⑴ 四层负载均衡和七层负载均衡的区别
四层和七层是针对计算机网络体系七层模型来说的。
四层即是传输层,四层负载均衡一般指根据传输层的包头字段如源端口、目的端口等来实现转发与负载均衡,如将同一源IP和同一源端口的报文转发到同一个端口。
七层是应用层,一般根据HTTP协议的头部字段如URL实现负载均衡。
另,四层与七层负载均衡在CDN中广泛运用,一般将两者结合使用
⑵ 计算机网络均衡负载相互协作什么意思
负载均衡是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他服务器的辅助。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对称结构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独立地回应客户的请求。均衡负载能够平均分配客户请求到服务器列阵,籍此提供快速获取重要数据,解决大量并发访问服务问题。
⑶ 两条网线同时用在一台电脑上网,均衡网络负载
把两条网线合并一起用有两种方法:
1、买个多WAN口的路由器,WAN口是接电信3M/4M的接口,然后在LIN口接一条网线,这样两条网线的带宽就汇聚到一起了。接下来在路由器里分别填写两条线的宽带的账号和密码。一般多WAN口有4个,所以如果你插的是第1和第2个口,那就在WAN1和WAN2选项那里填写账号密码。
2、用软路由,也就是海蜘蛛,多买两块网卡,把网卡插主机上以后,接上4M/3M网线,还要多出一个网卡接一条出来的线。然后进海蜘蛛里面设置。
⑷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有哪些呢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包括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计算机基本功能还包括数据通信、分布式处理、提供系统的可靠性,其中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划分计算机网络方式:
(1)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按传输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
(3)按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4)按通信方式:广播式传输网络、点到点式传输网络。
(5)按服务方式: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对等网
⑸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大致归纳为哪4个方面
计算机网络功能主要包括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可靠性,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集中管理以及综合信息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分布式处理。
1、信息交换
这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电子教育等。
2、分布式处理
一项复杂的任务可以划分成许多部分,由网络内各计算机分别协作并行完成有关部分,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大为增强。
3、资源共享
所谓的资源是指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包括软、硬件资源,如:计算处理能力、大容量磁盘、高速打印机、绘图仪、通信线路、数据库、文件和其他计算机上的有关信息,由于受经济和其他因素的制约,这些资源并非(也不可能)所有用户都能独立拥有,所以网络上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使用自身的资源,也可以共享网络上的资源。
4、提供系统的可靠性
在给定的时间内,计算机系统能实施应有功能的能力。由于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它们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影响呈现完全不同的特性:硬件和一般人工产品的机件一样,时间一长就要出毛病。软件则相反,时间越长越可靠。因为潜藏的错误陆续被发现并排除,它又没有磨损、氧化、松动等问题。所以,计算机的可靠性是指分别研究硬件的可靠性和软件的可靠性。
(5)计算机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扩展阅读
商业运用。
1、主要是实现资源共享(resource sharing)最终打破地理位置束缚(tyranny of geography),主要运用客户-服务器模型(client-server model)。
2、提供强大的通信媒介(communication medium)。如:电子邮件(E-mail)、视频会议。
3、电子商务活动。如:各种不同供应商购买子系统,然后在将这些部件组装起来。
4、通过Internet与客户做各种交易。如:书店、音像在家里购买商品或者服务。
⑹ 两台windows2003server怎么做web负载均衡
我也是菜鸟,给你个思路,不指望分
你可以试试在一台服务器做WEB和数据库,另外一台做WEB,两个WEB都连接那一个数据库,这样两个WEB内容就是同步的了,然后两台WEB间做负载,下边是我COPY的
网络负载均衡可以让客户端用一个逻辑Internet名称和虚拟IP地址(又称群集IP地址)访问群集,同时保留每台计算机各自的名称。下面,我们将在两台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的普通计算机上,介绍网络负载均衡的实现及应用。
这两台计算机中,一台计算机名称为A,IP地址为192.168.0.7;另一台名为B,IP地址为192.168.0.8。规划网络负载均衡专用虚拟IP地址为192.168.0.9。当正式应用时,客户机只需要使用IP地址192.168.0.9来访问服务器,网络服务均衡会根据每台服务器的负载情况自动选择192.168.0.7或者192.168.0.8对外提供服务。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在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每一台计算机上,只能安装TCP/IP协议,不要安装任何其他的协议(如IPX协议或者NetBEUI协议),这可以从“网络连接属性”中查看。
第一步,分别以管理员身份登录A机和B机,打开两台机的“本地连接”属性界面,勾选“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中的“负载均衡”项并进入“属性”对话框,将IP地址都设为192.168.0.9(即负载均衡专用IP),将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
第二步,分别进入A机和B机的“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设置界面,点击“高级”按钮后,在弹出的“高级TCP/IP设置”界面中添加IP地址192.168.0.9和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
第三步,退出两台计算机的“本地连接属性”窗口,耐心等一会儿让系统完成设置。
以后,如果这两台服务器不能满足需求,可以按以上步骤添加第三台、第四台计算机到网络负载均衡系统中以满足要求。
用IIS服务验证网络负载均衡
网络负载均衡配置好后,为了实现某项具体的服务,需要在网络负载均衡的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服务。例如,为了实现IIS网站的负载均衡,需要在相应的网络负载均衡服务器上安装IIS服务。为了让每个用户在通过网络负载均衡访问到不同的计算机时,能够访问到一致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负载均衡的每台计算机上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举例来说,实现了两个节点的IIS的网络负载均衡,为了保证两个网站内容的一致性,除了这两个IIS服务器的配置相同外,相应的网站数据必须一致。
为了检验网络负载均衡,我们可以通过IIS来进行验证,其他的一些应用如终端服务、Windows Media服务与IIS的应用与之相类似。在其他计算机上的IE浏览器中键入192.168.0.9,根据网络的负载,网络负载均衡会自动转发到A机或B 机。为了验证效果,你可以在浏览的时候,拔掉第一台计算机的网线或拔掉第二台机器的网线,将会发现浏览到的将是不同内容。当然,我们在测试的时候,为了验证网络负载均衡的效果,把两个网站设置成不一致的内容,而在正式应用的时候,网络负载均衡群集的每个节点计算机的内容将是一致的,这样不管使用哪一个节点响应,都能保证访问的内容是一致的。
⑺ 计算机网络主要具有哪些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
⑴信息交换
这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电子教育等。
⑵资源共享
所谓的资源是指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包括软、硬件资源,如:计算处理能力、大容量磁盘、高速打印机、绘图仪、通信线路、数据库、文件和其他计算机上的有关信息。
由于受经济和其他因素的制约,这些资源并非(也不可能)所有用户都能独立拥有,所以网络上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使用自身的资源,也可以共享网络上的资源。因而增强了网络上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提高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利用率。
⑶分布式处理
一项复杂的任务可以划分成许多部分,由网络内各计算机分别协作并行完成有关部分,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大为增强。
(7)计算机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扩展阅读: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只有两台计算机和连接它们的一条链路,即两个节点和一条链路。
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时延是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有时也称为延迟或迟延。网络中的时延是由以下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
① 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因此发送时延也叫做传输时延。发送时延的计算公式是: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it/s)/信道带宽(bit/s)
由此可见,对于一定的网络,发送时延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发送的帧长(单位是比特)成正比,与信道带宽成反比。
② 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是: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km/s。电磁波在网络传输媒体中的传播速率比在自由空间要略低一些。
③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例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或查找适当的路由等,这就产生了处理时延。
④ 排队时延。
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时,要经过许多的路由器。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
这样,数据在网络中经历的总时延就是以上四种时延之和: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⑻ 多台服务器如何做网络负载均衡
1:找分区或目录同步软件,某台服务器改动了自动把修改应用到别的服务器,比如红旗的HA。
2:换种建服务器的思路,后台用一台独立的服务器做数据库和文件服务器,用来存放数据库和上传的文件,另外的做负载均衡运行服务器,把不需要变动的网页程序放上面。
⑼ 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功能是指什么
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功能是指:利用多个网络设备通道均衡分担流量。
智能负载均衡模式基于访问WAN端带宽的比例,自动完成智能负载均衡,并进一步帮助实现带宽使用的优化。 在智能负载平衡模式下,Qno提供了两个选项,用于连接数平衡和IP平衡。 连接数量的平衡是基于WAN端带宽的比例,并且内部网络中所有联网计算机的数量是均匀分布的。
例如,如果WAN1访问4M,而WAN2访问2M,则将按照2:1分配连接数。此配置是网络管理员最常用的配置模式。
(9)计算机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扩展阅读:
与智能负载平衡相比,指定路由保留了更大的自由来设置灵活性和例外原则。 因为智能负载平衡是基于Intranet连接的总数或IP的总数。 不可能单独指定特定的应用程序服务,特定的IP,特定的URL以及要通过哪个WAN端口。
因此,有时可能会导致某些服务(例如电子邮件,VOIP等)或特定人员(公司老板,高管等)在享受优先或例外方面带来不便。 所以,提供了指定的路由以与协议绑定配合使用,并首先指定要使用哪个应用程序服务,哪个IP网段,哪个目标URL和哪个WAN端口。
最后,剩下的未绑定部分,再进行智能负载均衡,同样也有协议绑定模式或IP均衡模式两个选项。
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
计算机网络功能主要在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及用户间信息交换三个方面。计算机网络功能主要包括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可靠性,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集中管理以及综合信息服务。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10)计算机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扩展阅读:
硬件资源共享。可以在全网范围内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的共享,从而使用户节省投资,也便于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担负荷。
软件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允许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用户可以得到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从而避免软件研制上的重复劳动和数据资源的重复存贮,也便于集中管理。
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电子邮件传送、新闻消息发布及电子商务活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