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2020西南大学计算机网络管理
扩展阅读
手机网络禁止页面访问 2025-09-20 07:51:29
小米手机连无线网络加快 2025-09-20 07:45:28

2020西南大学计算机网络管理

发布时间: 2022-04-25 21:57:53

‘壹’ 重庆西南大学今年的自考专科有哪些

新增的6个专科专业为:材料成型技术,主考院校是重庆科技学院;商务策划,主考院校是重庆工商大学;通信技术及应用专业,主考院校为重庆邮电大学;物业管理,主考院校是重庆师范大学;水产养殖、畜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方向),主考院校为西南大学。

‘贰’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理工学院的专业设置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制本科)
( 1 )软件设计与开发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宜到各 IT 企业从事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程序员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工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C++ 程序设计、 SQLserver 开发、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等。
( 2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宜到各 IT 企业从事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工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管理、 TCP/IP 技术等。
( 3 )微机系统与结构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宜到 IT 企业从事硬件设计与制造、单片机应用、电子电路设计、计算机维修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工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微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电路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2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方向)(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 : 培养适宜到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或者从事现代电子设备生产制造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图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级程序设计( C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技术、现代检测技术与仪表、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电路 CAD 等。
3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制本科.师范类)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中等或者初等学校数学教育工作和其它行业部门数学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一、二、三)、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一、二)、大学物理、数学建模、计算数学、复变函数论、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学实验、高等几何、数理统计学、近世代数、运筹学、初等数论、数学教学概论、初等代数研究、初等几何研究等。
4 、汽车服务工程 ( 汽车服务营销方向、汽车检测维修方向)(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 培养能在相关车辆制造企业、维修企业、车辆及配件营销企业、保险公司从事现代汽车的营销、管理和汽车检测、维修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两方向共有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应用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材料、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液压传动、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等。
(1) 汽车服务营销方向
主要课 程 :汽车信贷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鉴定实务、现代汽车营销、汽车物流、汽车电子商务、汽车商品国际贸易、汽车市场调查与分析等。
(2) 汽车检测维修方向
主要课 程 : 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 、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汽车发动机和底盘理论与维修技术、汽车养护与美容、汽车售后服务、汽车维修质量检测与评定、汽车车身钣金与涂装工艺等。
5 、园林(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 培养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等部门、园林公司、花卉企业、建筑景观设计公司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风景区、 森林公园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生态学、观赏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艺术、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设计初步、建筑测量学、建筑结构与构造、园林工程、园林建筑、园林经济管理学等。
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熟悉现代机械科学技术,具备现代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能在工业企业从事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制造、运行管理、设备维修和市场营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 高等数学、英语、普通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及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造工艺、互换性原理及检测技术、机械电气控制及自动化、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机械电子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液压传动与控制、数控技术及应用、工业企业管理。
7 、计算机应用技术(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 : 培养适宜到各 IT 公司从事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测试与维护等计算机软件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工基础、离散数学、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汇编语言、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
8 、计算机通信(网络通信方向)(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 : 培养适宜到各 IT 公司从事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系统的应用、维护和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工基础、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网络管理、 TCP/IP 技术等。
9 、应用电子技术(自动化方向)(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 : 培养适宜从事与电子电气工程有关的电力系统,智能测控系统、计算机与自动控制装置,电子装置的设计、运行与维护、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过程检测与仪表、自动控制原理等。
10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相关车辆制造厂、维修企业、车辆及配件销售公司、保险公司从事现代汽车的生产、营销、维修技术服务、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 :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识图、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 汽车营销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构造、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 市场营销、 汽车企业管理、汽车电子商务、汽车商务专业英语、 公共关系学、会计学基础等。
1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工业企业及机械产品营销企业从事机械制造、设备维修、运行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制工艺、数控技术及应用、互换性原理及检测技术、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设备电气自动控制、液压传动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 、企业管理等。
12 、建筑设计技术(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建筑行业从事多层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装修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工程概预算以及相关管理和施工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建筑物理、建筑力学、 建筑美术(素描、色彩)、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装饰装修设计、室内设计、建筑环境景观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天正建筑、 3DMAX 、 Photoshop )、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构造、建筑结构与选型、住宅小区规划、建筑概预算、中外建筑史、建筑法规、建筑防火设计、建筑设备等。
13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组织和管理并实施建筑装饰施工、工程概预算以及监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建筑装饰美术(素描、色彩)、建筑制图及阴影透视、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装饰设计原理、建筑防火设计、建筑工程监理、建筑法规、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建筑装饰施工与组织、建筑设备与安装等。

‘叁’ 西南大学衔接学院有哪些

西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9年各类专科衔接本科和中专中职衔接专科招生简章 一、各类专科衔接自考本科和中专衔接专科简介
各类专科衔接自考本科和中专衔接自考专科(以下简称:“衔接”)是重庆市自学考试委员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所创办的自学考试模式,它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完善专科与本科、中专与专科的对应衔接课程,加修8-10门专业课程,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搭建起高等教育本科与各类专科和中专的互通式立交桥,为高速发展的重庆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西南大学作为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考学校,是重庆市率先开展“衔接”工作的高校之一。由于管理规范,教学得力,“衔接”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现开设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工商企业管理、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美术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英语、社会工作与管理、公共关系、机电一体化工程、建筑工程、畜牧兽医、农学”等二十一个专科衔接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园林设计与花卉”等两个中专衔接专科专业。
二、就读“衔接”各专业的报考资格
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各类高等学校专科或中专中职在读学生。
三、“衔接”各专业的学制和学习方式
“衔接”各专业的学制为两年,助学方式主要为业余学习。
四、“衔接”的考试
1.各门自考专业课程考试,“衔接”的考生可参加每年1、4、7、10月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举行的自学考试,考试报名在主考学校、教学点或就近的各区县招生自考办公室。
2.“衔接”考生专科与本科或中专与专科同专业的,有名称相同的“对应衔接”课程,由专业主考学校按考办规定要求在每年5月、11月组织“对应衔接”课程统一考试,考办认定其成绩。专科与本科或中专与专科不同专业的,有“对应课程”的,按上述办法办理;无对应课程的,考生则参加重庆市自考办公室统一举行的每年1、4、7、10月的专业课程考试,取得合格成绩。
3.实践性环节考核和毕业论文答辩,由我校负责组织。
4. 参加“衔接”各专业的考生,不能转专业,也不能办理考籍转移。考生学习期满,如有部分课程未合格,可继续报名参加考试,我校保留其考籍。
五、“衔接”毕业证书的申领及毕业待遇
考生考完自考“衔接”专业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规定的毕业论文或其它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试)任务,并取得合格成绩;政治思想鉴定合格,每年6月和12月,持专科或中专毕业证,可到主考学校申请办理自考本科或专科毕业证书。全部材料经审核符合要求者,颁发由重庆市考委签署、西南大学副署的国家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享受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同等待遇。
六、学位证书的申办
自学考试本科(含专接本)毕业生,其课程平均成绩达65分以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它毕业实践环节)达到优良者,向我校学位办公室申请参加重庆市学位办统一组织的学士学位外语考试,成绩合格者,可授予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
七、“衔接”的收费标准
1.学费按重庆市物价局当年核定的自考助学收费标准,按学年收取,考生中途退学,概不退费。
2.教材费预收400.00元,学习期满时结算,多退少补。
3.电子注册费(48元/人)、课程考试费(30元/科次)、论文指导答辩(300元/人)、实践性环节考核(36元/人)、毕业审定费(56元/人)等费用,按重庆市考办批准、重庆市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收取。
八、报考咨询
关于自考“衔接”的问题,如有疑惑,可咨询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公室,各教学点所举办的自考“衔接”专业,请咨询各教学点。
西南大学自考办公室咨询电话:(023)68252297 联系人:郑老师 张老师 邮编:400715
西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衔接”专业及承办学院一览表衔接专业承办学院衔接专业承办学院衔接专业承办学院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学院6825389560800800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68254001汉语言文学文学院68252144旅游管理计算机网络英语外语学院68252135会计学计算机及应用美术教育美术学院68254074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专科)数字媒体艺术传媒学院68252707金融学社会工作与管理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68253526农学农学院68251264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园林设计与花卉(专科)园林学院68251274学前教育教育科学学院68253368机电一体化工程工程技术学院68251265畜牧兽医动物科技学院68251196小学教育建筑工程详细资料请查询西南大学校园网(swu.e.cn)机构部门下继续教育学院网页

‘肆’ 学长学姐,西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专硕都有哪些小专业

西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设有以下小专业: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商务系、教育技术系、信息管理系、教师教育系、计算机基础系、实验教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12个二级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软件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现代教育技术三个专业硕士领域。

西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1984年开始招生,原属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的一个专业,1988年独立成为计算机科学系。从1984年开始,一直招收师范类学生。 2001年开始招收非师范学生,2008年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1995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授权点,2000年获得软件与理论硕士授权点。

2005年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时对两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整合而成的一个系,对两个学院的师资力量进行了优化整合,目前,计算机科学系依然是新学院中学科优势最突出的系。200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1年获得复杂网络与复杂计算二级学科博士点。

‘伍’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专业简介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
本专业是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和跨学科特点的工程科学专业,主要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控制、管理和信息处理,为工业控制、电力电子、检测、仪表、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处理等领域培养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应用和控制为主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运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具体要求:
1.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2.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3.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
4.较好地掌握工业过程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运动控制、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动化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研究、开发和设计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6.具备本专业领域内一定的科技研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好的科技写作、专业知识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不列入学期排序。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自动化概论、大学物理、工程图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微处理器。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能够在组织机构的信息活动中有效地从事信息搜集、加工组织、检索、咨询、开发研究,以及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管理维护和评价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备组织机构管理所需的广泛的管理学知识背景,特别应当在信息技术领域经过良好的技能训练,有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实际能力。
具体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体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组织机构的基本业务过程,重点掌握组织机构的基本信息活动过程,能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开展信息活动的规划、组织、控制与评价,从而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信息流。
2.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具有从事信息搜集、加工、组织、检索、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相关的方法、技术和工程技能,具备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维护、管理和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毕业时拥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或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师证书。
4.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备健全的心理素养、审美素养和健康的体魄。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不列入学期排序中。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导论、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生产运作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
本专业办学的宗旨是面向软件产业培养高素质工程型软件实用人才,通过依托软件行业,立足重庆,面向全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厚基础、宽专业、素质高、能力强、重德育、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围绕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程方法、关键技术和相关工具展开培养。本专业经过长期的建设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夯实编程技术、数据结构、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设计开发与测试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以提升外语能力和国际化办学为突破口,重点培养企业级软件、手机移动软件、游戏与数字娱乐、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软件分析、设计和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和软件开发的实践技术和能力:包括各类软件设计、开发和实现、测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软件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有在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服务商及企业信息技术部门等工作的相应竞争力,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把握软件发展的趋势具有进入新领域的能力,能够掌握英语和第二外语进行国际化工作。
具体要求:
1.掌握以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技术为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基本观念和工具环境,有坚实的软件开发和设计能力。
2.具备软件开发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本观念并具有一定的相应能力。
3.了解软件发展动态,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
4.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不列入学期排序中。
标准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2+2”学制:在西南大学学习2年,迪肯大学学习2年,学习期限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0学分,英语雅思成绩6.0分及以上或通过日语3级及以上水平。
“2+2”毕业学分:在西南大学前两年获得90个学分以上,英语雅思成绩6.0分及以上,在迪肯大学完成获得学士学位所需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科学导论、类库与算法、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开发概述、软件开发基础、软件开发实践、软件测试等。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
计算机类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思想品德,在工作能力、文化修养、社会交际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全面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初步的创新意识的国家建设人才。计算机类既培养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学术型人才,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分类培养通过专业分流和模块化选修课程加以实现。
培养目标:
培养的学生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现代通信基础理论、网络工程、网络系统集成与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较全面地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较全面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IT服务外包企业对国际化高级软件人才的需要,在IT服务外包企业从事计算机软件项目研发;适合到科研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公司、企业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开发、管理和维护工作;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专业培训工作;可到高、中等学校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能从事计算机与网络通讯硬件、计算机与网络通信软件等方面的设计开发,能从事网络系统的集成和管理工作;能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功能设计和内容设计;能够对网络营销、物流配送流程设计、客户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持,并能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具体要求:
1.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
3.具有较强的研发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实践能力,符合IT服务外包企业对高级国际化软件人才的需要;
4.具备网络通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网络设备的设计、通信软件开发;具有网络系统集成和管理的能力。
5.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具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能利用外语查询和阅读相关专业的技术资料;
6.掌握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功能设计和内容设计知识;具有对网络营销、物流配送流程设计、客户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持、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的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解信息产业的发展动态。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不列入学期排序中。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计算机类学制4年,实行2+2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在前2年完成计算机类本科生课程结构体系中基础课程学习,后2年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志愿情况可选择到本大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服务外包)、网络工程和电子商务各专业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基础学习阶段(前两年)按大类培养,采用同一培养方案,使学生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专业学习阶段(后两年),根据学生所选专业,分别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服务外包)、网络工程和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特长。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毕业学分:170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服务外包):
毕业学分:170学分。
网络工程专业:
毕业学分:170学分。
电子商务专业:
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计算机科学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
本大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两个师范专业。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立足重庆,面向全国;培养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地方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人格健全、素养深厚、基础扎实、理念先进、技能突出”的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师;和能够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从事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教育技术专业人员。
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与实践技能基础,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3.具备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4.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信息化教学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具有教学媒体制作的基本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大学英语能力水平考试;
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具体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与实践技能基础,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3.具备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4.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信息化教学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具有教学媒体制作的基本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大学英语能力水平考试;
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务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不列入学期排序中。
学制:标准学制四年,学习期限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理(工)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电子技术基础、信息化教育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心理发展与教育、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学、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现代远程教育等。

‘陆’ 我是西南大学自考的计算机网络本科专业毕业的,我很多次去报考公务员或事业人员,各招考办说在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包含计算机网络技术,都属于计算机类。只要用人单位找计算机类你就可以考

‘柒’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系所简介

西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是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整合而成的一个系。合并前,该系在两校中都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合并时,对两个学院的师资力量进行了优化整合,计算机科学系依然是新学院中学科优势最突出的系。
计算机科学系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计算机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硕士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1个。
计算机科学系现有人工智能、软件、硬件和数学四个教研室,有专职教师5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讲师13人、助教16人,90%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16人。
计算机科学系拥有完备的软硬件实验条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高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联合培养学生项目。
系主任:周竹荣
副系主任:杨明 教育技术系:主要培养能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自1985年建系以来,已经培养了教育技术本、专科毕业生千余人,为高等院校、中等学校、电教机构、广播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及音像制作与出版单位输送了大量教学、技术和管理人才。
全系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研究生导师5人,45岁以下的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系主任:瞿堃 信息管理系成立于1987年,其前身是1950年西南师范学院的图博专修科。自1987年起正式招收图书馆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后改名为信息管理系,并于2000年并入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信息管理系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一个,信息管理系还有情报学和图书馆硕士授予点两个。本科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理论和技能,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及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等专门信息机构从事信息搜集、加工组织、检索、咨询、开发研究,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维护和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系现有教师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硕士导师4名,45岁以下的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系主任:郑宏 自动化系成立于2002年,同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自动化专业并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授工学学士学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80余人,其专业特色是控制理论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实现对各个领域、过程、设备、对象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应用和控制。该专业培养能在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运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材。
自动化系拥有一支团结向上、充满活力、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队伍,建有西南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等多个专业教学实验室。该系在教学上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应用和控制为主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其知识体系为:以控制理论为基础、电子技术和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包括嵌入式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内的过程控制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自动化系发挥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教学实验改革,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科技活动,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重庆市一等奖、中英机器人创意大赛重庆市二等奖等奖项。
在科学研究方面,自动化系的科研教学人员以西南大学自动化所、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分委会,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西南大学西门子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实验室为依托,主持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等纵向科研项目21项,横向科研项目11项,科研经费1098万元。
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上,自动化系与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德国Esslingen应用科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实习基地)、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设有罗克韦尔自动化奖学金。
自动化系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4人,设有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计算机控制、过程控制、PLC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拖动实验室、检测技术与仪表实验室、嵌入式控制系统实验室。
系主任:祁虔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无污染的软件产业的大背景下,考虑教育先行的策略,我校于2002年成功申报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于2006年成立软件工程系。
软件工程系每年招生规模超过100人,面向信息技术领域内各种企业、研究机构和部门,培养与国际接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质量软件开发、生产和管理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软件过程观念、中大型软件的开发和设计能力,具备软件企业质量保证基础和软件测试技术,并具备一定的软件项目管理才能。在培养计划和为学生提供的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特色:实行全新的教学构架:大量课程实现双语授课,课程的教材直接采用原版(影印本)的教材;课程设置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从进校开始就学习与软件开发实践密切结合的一系列课程。
软件工程系拥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助教4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6人。相关硕士点“软件与理论”拥有在读硕士生20余人,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和产业开发团队,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超过20项,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
软件工程系拥有完善的实验条件。能够提供配置齐全的PC机外,还为学生提供包括IBM RS6000小型机、IBM P5 520小型机、Apple MAC计算机等企业级计算平台;在软件方面,为学生提供IBM Rational Suite CASE工具、800用户Oracle数据库系统,Segue SilkPerformer性能测试平台、网络综合测试平台、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5、IBM Websphere Studio Developer Java开发平台等一系列极具特色和价值的实验软件配置。此外,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采用面向真实生产过程体验的实验环境配置,使学生的学习经验与以后的工作环境无缝接合,同时应用视频、网络和Web教学站点等教学手段。
软件工程系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与澳大利亚Deakin大学开展“2+2”学分互认计划,与澳门联合国大学软件研究所和奥地利维也纳科技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等长期合作。通过与国际院校共用教学计划,开发设计具有国际水准的课程,推动学生的国际交流,探索出一套适合于软件产业化和国际化要求的课程体系。所有本专业教师到国外合作院校进行轮训,使所有教师都具有很强的教学、科研方面的实力和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与培养计划相适应。
系主任:周彦晖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能力:具备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学理论、现代管理学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熟悉国际、国内贸易法规和商务活动规范及营销知识,能熟练应用国际互联网、电子通信等工具进行商务运作;具有比较扎实的电子商务知识和商贸英语实务能力,具有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涉外文秘等方面的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导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概论、经济学、国际贸易、客户关系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结构、网络营销、电子金融与支付、电子商务安全、企业资源管理等。
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4人,研究生导师1人,45岁以下的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主要教学科研人员:
张虹、张旭祥、李融、汪璇、王晓芳、王英、李艳梅、蔡志刚、于同奎、谢中、许敏、何俊辉
系主任:张虹 网络工程系:是从事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制定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建设,制定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理论与实验大纲,从事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以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网络课程的教学,从事网络通讯硬件、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的研究开发,以及网络软硬件的应用研究。
全系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讲师7人,研究生导师1人,45岁以下的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专职教学人员:
于显平 张自力 王柯 吴春明 杨夏 蒲讯 张林 彭喜华 伍胜 陈善雄 陶丽
系主任:于显平 计算机基础系主要负责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的计算机公共课管理与工作教学,并协助计算中心实施课程实验。同时还负责研究生、本科生的部分选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系现有教师19人、计算机中心实验及管理人员14人。计算机基础系设正副主任,教学秘书各1人,下设6个课程负责人。为了更好地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强化课程建设,特制定各岗位工作职责。
系 主 任:邹显春
副系主任:杜 云 教师教育系优化整合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和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的优质资源,招收信息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教育技术三个专业的免费师范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和教育技术专业(师范)有较长的办学历史,长期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育,为全国中小学、教育机构培养了大量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教研、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
教师教育系主要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思想,掌握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具有教学设计基本技能,能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研究;能够在信息化教育领域承担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和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专业人才。
系主任:周竹荣
副系主任:李倩

‘捌’ 关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相关考题

我是学网络安全的,对于一些比较熟悉,希望能帮你
1.B, 2.A, 3.C, 4.A 5.A 6.B 7.B 8.不会.9.D 10.C
填空题回去后给你写,现在在教室

‘玖’ 计算机网络管理需要学什么

计算机网络管理需要学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广的问题。作为一个出色的管理员,不管是哪方面的,他都要经历不同的时期,在工作上经历不同的职位、职称。而在这些不同的时期,要具备的素养根据情况而不同。另外网络管理也可以分为不同方面,需要不同的技能。但最基础的是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这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础。你要进这个门槛,就要掌握这个。既然你问的是:计算机网络管理需要学什么?
那我建议你学:
1)计算组成原理,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这种设备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设备和它在原理上是一样的。
2)网络原理,了解网络设备是怎样相互通信的。重点是理解保障网络通信的协议。
有了这两点,你才能进行其它方面的深入学习。
另外,在实际的工作中,网络管理员不仅要管理网络这个逻辑环境,还要管理网络中的实体设备。因此,作为一位网络管理员,还应该了解常用的网络设备和他们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离不开应用,因此操作系统的应用也是学习的方向。
再另外,作为资深计算机网络管理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学的知识。
要想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思科的CCNA参考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仅供参考!在网上可以找到该系列丛书,一共四本,讲述了网络的几个不同的主题。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