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第3版电子书

计算机网络第3版电子书

发布时间: 2022-05-01 17:33:22

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VS和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

第一本书我觉得不适合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朋友读,而应该适用于有一定网络基础的朋友。

这本书比较注意让你明白原因吧,而不是去让你理解协议的过程等。后面那本没看过

❷ 急求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吴功宜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一 L M B N P C W F G R T E U J X D K O Y S
二 D C B A D C C B D A A D C B D A C C B D
三 长度 8B的传输效率 7.5%
长度 536 B的传输效率 85.9%
发送延时 10ms,传播延时 5ms
发送延时 10ms,传播延时 5ms

❸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版) 陈妍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哪个网站能买到这本书

亚马孙上就有啊,网络原理是西交的精品课程

❹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❺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第3版)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第3版)》全面系统地讲解了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的各种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所以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适量的修改与增删.全书以实用性为指导原则,着重讲解网络技术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作者首先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另外还介绍了如何组建一个局域网,如何共享网络资源以及网络常用服务器的设置方法,如:WWW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和域名服各器等;同时介绍了如何组建一个局域网,如何共享网等.

❻ computer networking(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James 中文版

玩网游的话,什么都不要换,玩单机的话,把显卡换成700块的GTS250就可以了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❼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该要看什么书

买清华版教材.非入门及实用,相信看懂!
我帮收集资料:
(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语言版),版期:2005-5-1,严蔚民,清华.---推荐
《数据结构习题与解析(C语言版)》,李春葆.---比严简单点通俗易懂
《数据结构》(用面向象与C++描述)》,版期:19997月,殷昆 王京,清华版社.
(2)算:
《算设计与析(高等校计算机教材)》,郑宗汉,清华版社.
《算导论(影印版)》(Introction to Algorithms, Second Edition
Thomas H. Cormen, Charles E. Leiserson, Ronald L. Rivest and Clifford Stein MIT)高等教育版社.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The Art of Programming Language), 清华版社
《算设计与析基础》(Intr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US)Anany Levitin)潘彦 译清华版社.
3)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概论》,1983,萨师煊 王珊,高等教育版社版.
《数据库原理与》,1983,郑若忠 王鸿武,湖南科技术版社版.
《数据库系统原理》,1988,俞盘祥 沈金发,清华版社.
(4)操作系统原理
《现代操作系统》,孙钟秀等,高等教育版社.
《操作系统原理》,谢青松,民邮电版社.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张尧主编,清华版社版.
(5)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张晨曦等,高等教育版社.
《计算机系统结构》,郑纬民 汤志忠,清华版社版.
《计算机组与结构》,王英,清华版社.
(6)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冯博琴,高等教育版社.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张尧,清华版社.
《计算机网络》,蔡裕等,机械工业版社.
(7)离散数
《离散数》,孙吉贵 杨凤杰,高等教育版社.
《离散数教程》,耿素云 屈婉玲 王捍贫,北京版社.

❽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3版 影印版) 中文版

基本没有可能的.

❾ 谁有熊桂喜译的《计算机网络》(第3版)的答案啊

大学学习资料免费下载网 有

在 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 版块

标题:计算机网络_中文+英文_课后答案/习题解答 Andrew S.Tanenbaum 熊桂喜译

下载不用积分

❿ 谁有《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中文版的电子版啊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 中文版 第三版》点评
解放军理工大学 陈鸣(博导)
当我在1986年第一次研读Andrew S. Tanenbaum教授着的《计算机网络》时,计算机网络在我国尚未出现.1988年,我国引进国外设备构建了第一个全国性的X.25数据网络,使我第一次对网络和协议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由于应用不多,虽然该网的国家主干速率仅有4.8kb/s,但网络仍然很空闲;在随后的几年中,个人计算机的性价比大幅度提高,采用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的10Mb/s以太网迅速升温并普及,证券,金融等部门和国家大型企业率先推行计算机化,从而引发了学习,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热潮,高校普遍感到有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必要性了,尽管那时因特网好像离我国还非常遥远.现在,因特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逐步走向研究生的课堂,走向计算机和通信大学生的课堂,直至走向许多专业大学生的课堂.国内外网络教材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质量良莠不齐;讲解着名的ISO OSI的七层体系结构逐步被讲解因特网体系结构所替代;网络新技术不断出现,知识点不断增多,网络书不断加厚,随之而来出现了教学重点被冲淡的问题……无论如何,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内容极为复杂,涉及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彼此交织的许多概念,协议和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是一门公认的较难教授和学好的课程.因此,很多教授和学者都致力于改进计算机网络的教材和教学法.
20年多来,我一直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几乎每年都担任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了从短训班学员,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各个教学层次.为此,我非常关心国内外计算机网络教材的最新发展,每当看到有价值的网络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阅读,每每都会有很大收获和体会.如果你一定要我用一句话来评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网络教科书的话,我会说(这可能会导致片面):知识全面,学术严谨是Andrew S. Tanenbaum教授的的风格(代表作《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原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Douglas E. Comer教授对TCP/IP联网基本思想和实现技术有深刻的诠释;Larry L. Peterson教授 (代表作《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 第三版》中文版,影印版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则强调网络整体的系统性和普遍原则,有大家风范;谢希仁教授撰写的网络教科书注重网络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与中文读者有天然沟通;James F. Kurose和Keith W. Rose教授撰写的网络教科书(代表作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三版即本书)最大亮点的则在于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独具匠心的教学法,是高质量的入门级经典之作.正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那样,该书不仅用作大学本科生和短训班的教材极为适合,而且对网络专业人员也是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网络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必然要导致网络教科书的变化:首先,因特网已经接掌了计算机网络,因此,今天有关计算机网络的问题都必然与因特网联系起来.第二,网络中的"高增长领域"目前是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因此必须强调网络应用程序开发.Kurose和Ross博士长期参与并见证了这种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以独创的自顶向下教学法解决现有网络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自从该书的第1版于2001年问世以来,已经被数以百计的大学和学院采用,被译为10多种语言提供给世界上数以万计的学生和专业人士使用.在国内,已有许多着名高校选其为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例如,解放军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自2002年起陆续使用该书第一版,第二版教材,2005年使用该书第三版前5章内容作为本科"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材,而后4章内容及前5章要点则作为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本教材,配合相关实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James F. Kurose和Keith W. Rose教授的《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一书的显着特点是:
1. 独创的"自顶向下"教学法.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复杂性,长期以来按分层体系结构自下而上讲授网络课程内容似乎已成一种定式.该书特别强调应用层,及早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及早强调DIY(Do-It-Youself) 开发网络应用程序.
2. 以因特网为研究对象.由于因特网的成功,因特网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代名词.该书以因特网体系结构的5层模型来组织材料,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供原动力.
3. 着眼原理.计算机网络领域的许多基础性的重要问题已经研究得较为清楚,重点研究这些原则,将使学生获得长"保质期"的知识,在飞速发展的网络研究开发中保持判断力和启发创造力.
4. 注重教学法.为帮助学生们理解关键的技术概念和激发学习积极性,本书包括了许多类比,幽默和实际的例子,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和实践原则,对网络领域声名卓着的创新家们的专访,以及网站上翔实的教学资料和实验内容等.
5.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2001年第一版到2003年的第二版,至2004年的第三版,本书及时引入重要的最新知识和放弃了许多过时的内容.本书第三版反映了网络领域的最新进展,如增加了包括无线网络移动网络一章,扩充了对等网络,BGP,MPLS,网络安全,广播选路和因特网编址及转发方面的新材料,并修订了习题.
6. 强调实验教学.新版教材增加了一套实用的Ethereal实验,讲解学生们如何亲眼观察网络协议的运行过程和产生的结果的方法;对多个难以理解的网络问题给出了原理性示教;给出编制网络应用程序的具体建议和部分源程序,鼓励大家用多实践的观点来解决网络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
在本书的教学中,由于学时有限和专业词汇的艰涩,学生们普遍感到使用原版教材经过老师讲解,虽然能够理解课程内容但却难以在短期内记住其中的内容,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该书的中译本能够为缓解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而不是英文本身)的矛盾能起到重要作用.
在该书第三版的翻译中,译者改正了书中存在的多处错误与排版错误并得到了原书作者的认可;译者和编辑们经常就某些网络术语的中文标准译法或更准确的译法展开讨论,力图使该教科书的网络专业词汇更加规范.机械工业出版社还就与该书配套的实验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该书的教学资料,实验设计等方面有一系列考虑,这将有助于我国高校教师教好这门课程,也有助于学子们学好这门重要的课,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其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色以及评论:

“本书是书中珍品——Kurose和Ross采用一种新颖的自顶向下方法,使得复杂的网络问题变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专业人士该书的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
——leonardKleinrock,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我认为Kurose和Ross与学生们沟通得很好,同时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原则上,而基本概念和原则从长远来看才是真正要紧的。”
——ShivkumarKalyanaraman,Rensselaer理工学院
“对于希望理解因特网实际运行原理的网络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是一个无价的资源。作者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解释了当今通信服务的底层技术,既引人入胜,又易于理解。这是一本必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