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层下面的网络层是不可靠的传输,而运输层想变得可靠就必须保证两点。其一是传输信道不产生误差,而是发生方以多快的速度传输,接收方都要来得及处理。为了满足这样的条件可以使用可靠传输协议,这样的协议有好多。
⑵ 计算机网络哪些层属于可靠传输,哪些属于不可靠传输
计算机网络TCP属于可靠传输,udp属于不可靠传输。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在因特网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层是位于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的中间层。
UDP 是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在网络中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的传输,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 IP 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由于 UDP 在传输数据报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
⑶ 在Internet的通信协议中,可靠的数据传输是由什么协议来保证的
B
TCP控制传输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协议.
TCP通过下列方式来提供可靠性:
1、应用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这和UDP完全不同,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长度将保持不变。由TCP传递给IP的信息单位称为报文段或段(segment)。
2、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当TCP收到发自TCP连接另一端的数据,它将发送一个确认。TCP有延迟确认的功能,在此功能没有打开,则是立即确认。功能打开,则由定时器触发确认时间点。
3、TCP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检验和,目的是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收到段的检验和有差错,TCP将丢弃这个报文段和不确认收到此报文段(希望发端超时并重发)。
4、既然TCP报文段作为IP数据报来传输,而IP数据报的到达可能会失序,因此TCP报文段的到达也可能会失序。如果必要,TCP将对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将收到的数据以正确的顺序交给应用层。
(3)可靠传输计算机网络扩展阅读
主要特点
1、基于流的方式;
2、面向连接;
3、可靠通信方式;
4、在网络状况不佳的时候尽量降低系统由于重传带来的带宽开销;
5、通信连接维护是面向通信的两个端点的,而不考虑中间网段和节点。
⑷ 在计算机网络中,表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什么
是误码率 。
误码率=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100%。如果有误码就有误码率。 IEEE802.3标准为1000Base-T网络制定的可接受的最高限度误码率为10-10。这个误码率标准是针对脉冲振幅调制(PAM-5)编码而设定的,也就是千兆以太网的编码方式。
误码的产生是由于在信号传输中,衰变改变了信号的电压,致使信号在传输中遭到破坏,产生误码。噪音、交流电或闪电造成的脉冲、传输设备故障及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误码(比如传送的信号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各种不同规格的设备,均有严格的误码率定义,如通常视/音频双向光端机的误码率应该在:(BER)≤10E-9。
(4)可靠传输计算机网络扩展阅读:
频带利用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指标。它是单位频带内所能传输的信息速率,可表示为:
nb = Rb / B (bps/Hz) (设B为信道所需的传输带宽, Rb为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则频带利用率)
或 n = Rb / B(Baud/Hz)
根据比特率与波特率的关系,进一步可推得: n = RB log2M / B (bps/Hz)
从上可以看出,若码元速率相同,加大M或减少B都可使频带利用率提高。前者可采用多进制调制技术实现,后者可采用单边调制、部分响应等压缩发送信号频谱的方法 。
⑸ 在端到端之间提供可靠数据传输的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
C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传输层在端到端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⑹ 计算机网络原理选择题: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是指( )
例如:TCP/IP协议中TCP负责提供可靠的传输协议,那么TCP就使用了确认机制来体现可靠性
设立题目要求是让你解释为什么面向连接是可靠的?其中就有使用确认机制。
⑺ 在计算机网络中,表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 )。 ( )
是误码率 。
误码率=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100%。如果有误码就有误码率。 IEEE802.3标准为1000Base-T网络制定的可接受的最高限度误码率为10-10。这个误码率标准是针对脉冲振幅调制(PAM-5)编码而设定的,也就是千兆以太网的编码方式。
误码的产生是由于在信号传输中,衰变改变了信号的电压,致使信号在传输中遭到破坏,产生误码。噪音、交流电或闪电造成的脉冲、传输设备故障及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误码(比如传送的信号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各种不同规格的设备,均有严格的误码率定义,如通常视/音频双向光端机的误码率应该在:(BER)≤10E-9。
(7)可靠传输计算机网络扩展阅读:
频带利用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指标。它是单位频带内所能传输的信息速率,可表示为:
nb = Rb / B (bps/Hz) (设B为信道所需的传输带宽, Rb为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则频带利用率)
或 n = Rb / B(Baud/Hz)
根据比特率与波特率的关系,进一步可推得: n = RB log2M / B (bps/Hz)
从上可以看出,若码元速率相同,加大M或减少B都可使频带利用率提高。前者可采用多进制调制技术实现,后者可采用单边调制、部分响应等压缩发送信号频谱的方法 。
⑻ 计算机网络中可靠传输中的编号指什么
计算机网络中可靠传输中的编号指建立连接,传输数据,断开连接,三次主机A中的TCP将隐式地对数据流中的编号。
⑼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是通过什么和确认机制来保证可靠传输的
是通过 TCP/IP 协议的三次握手信号实现可靠传输的。
⑽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协议按是否面向连接,是否可靠传输归类
面向连接的叫做可靠传输,一般传输比较大的数据 。在传输层叫TUP。应用层有ftp http等
无连接的叫做不可靠传输,一般传输比较小的数据。在传输层叫UDP。应用层有icmp,
teln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