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第4版答案6
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资格证书有用吗 2025-05-14 22:16:05
电脑桌面登录网络异常 2025-05-14 22:03:17

计算机网络第4版答案6

发布时间: 2022-05-09 05:28:37

‘壹’ 高悬赏!!!有经验者进!!!紧急!!!

给你一份我们考试的试卷基本的都在里面!!我们是电子商务专业的!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OIS(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是( C )。
A)传输层 B)网络层 C)物理层 D)应用层
2.当个人计算机以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B)。
A)网卡 B)调制解调器 C)电话机 D)浏览器软件
3.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D )。
A)数据处理 B)信息传输与数据处理
C)文献查询 C)资源共享与数据传输
4.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把提供并管理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称为(A)。
A)服务器 B)工作站 C)网关 D)网桥
5.下列四项内容中,不属于Internet基本功能的是( D )。
A) 电子邮件 B)文件传输 C)远程登录 D)实时监测控制
6.路由选择是OIS模型中( C )层的主要功能。
A)物理 B)数据链路 C)网络 D)传输
7.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的形式,叫做网络的( A )。
A)拓扑结构 B)协议 C)分层结构 D)分组结构
8.衡量网络上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 C )。
A)信号每秒传输多少公里 B)信号每秒传输多少公理
C)每秒传送多少个二进制位 D)每秒传送多少个数据
9.互联网的主要硬件设备有中继器、网桥和( D )。
A)集线器 B)网卡 C)网络适配器 D)路由器
10.局域网的简称是( A )。
A)LAN B)WAN C)MAN D)CN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1.计算机网络是负责信息处理并向全网提供可用资源的资源子网和负责信息传输的 通信 子网。
2.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定,称为 协议 。
3.在传输数字信号时为了便于传输、减少干扰和易于放大,在发送端需要将发送的数字信号变模拟信号,这种变换过程称为 调制 。
4.如果按分布的地理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 局域网 、 城域网 和 广域网 三类。
5.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双方的数据传输方向来看,主要有 单工 、半双工 、 全双工 三种通信方式。
6.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是 语法 、语义、时序三种通信方式。
7.OIS模型中最低的两层主要是通过硬件来实现,它们是 物理层 和数据链路层 。
8.局域网的网络软件主要包括 网络操作系统 、 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 和 网络应用软件 。
9.Ineternet是1969年由美国军方高级研究计划局的 ARPANET 发展起来的。10.网卡又叫 网络接口 和 网络适配器 ,它是计算机和通信线路之间的桥梁。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答:它的基本含义是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终端及附属备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按照一定的规约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误码率
答: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或信道传输的可靠性的一个指标,它一般指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码元的个数占总码元个数的比例。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
1.简述星形网络的结构的优缺点。
答:星形拓扑结构的优点为:1)方便服务;2)可做到实时通信;3)故障诊断容易;5)可靠性高;6)访问协议简单。
星形拓扑结构的缺点为:1)电缆长安装费用高;2)扩展困难;3)对中央结点的依赖性强。
2.OIS协议参考模型共分哪几层?
答: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
五、论述题:(共20分)
试述Windows98对等型网络的安装步骤和设置方法。
答:对等型网络的安装步骤:1)安装网络适配器;2)安装网络协议;3)安装网络用户和组;4)安装并设置网络客户;5)安装服务组件;6)设置访问控制;7)设置网络资源共享。
(设置方法略)步骤7分,设置方法13分。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TCP/IP体系结构有4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应用层。
2、系统存在漏洞,因而需要进行修补,要给系统打补丁,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下载_______,一种是下载_______。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的不同,局域网分为_______和_ _两种。
5、OSI参考模型共分了____层。主要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完成计算机期望的数据格式与网络需要的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等功能的是_______层。
6、在曼彻斯特码中,用一个信号码元中间电压跳变相位的不同来区分数据1和0,用 表示1, 表示0。
7、数据交换技术有三种: 、报文交换方式和____________。
8、网络管理的5大功能: 、计费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 。
9、IP地址由 和 两部分组成。
10、在以太网标准中就约定了一个以太网上只允许出现 个网段,最多使用 个中继器。
11、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类型有网状拓扑、 、环型拓扑及 。
12、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______、_______。
13、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________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______________。
14、多路复用技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码分多路复用 。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5、可网管型集线器在前面板或后面板会提供一个( )端口。
A Passive B Active
C Intelligent D Console
16、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按一定密度相互绞在一起的铜导线组成,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不易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误码率较低
B、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C、安装方便,价格较低
D、通常只用作局域网通信介质
17、ATM网络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传送数据,信元长度为( )。
A、1024B B、53B C、128B D、64B
18、下列网卡中( )适用于中高档服务器上。
A PCMCIA网卡 B USB接口网卡
C ISA网卡 D PCI-X网卡
19、下列哪个不是网络操作系统?____
A、Windows 98 B、UNIX C、NetWare D、Windows XP
20、对讲机、共享式局域网等设备采用的是( )操作方式。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混合
21、在DNS域名系统中,下面( )代表商业组织。
A、COM B、NET C、GOV D、EDU
22、要把学校里教学楼和科技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 )实现。
A、交换机 B、MODEM C、中继器 D、网卡
23、一个B类地址中,有( )位用来表示主机地址。
A、8 B、24 C、16 D、32
24、单模光纤采用( )作为光源。
A、发光二极管LED B、CMOS管
C、半导体激光ILD D、CCD
25、以下哪一类IP地址标识的主机数量最多?( )
A、D类 B、C类 C、B类 D、A类
26、子网掩码中“1”代表( )。
A、主机部分 B、网络部分 C、主机个数 D、无任何意义
27、Internet是在(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ARPANET B、DNA C、DCA D、Intranet
28、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 )。
A、广播地址B、回环地址C、本地链路地址D、网络地址
29、HTTP的会话有四个过程,请选出不是的一个。( )
A、建立连接B、发出请求信息C、发出响应信息D、传输数据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 10 分)
30、UTP
31、DNS
32、FTP
33、SMTP
34、ADSL
四、简答题(35、36每题5分,其余每题10分,共 30 分)
35、在传统以太网10BASE-5中,“10”、“BASE”、“5”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36、Internet主要信息服务有哪些
37、解释什么是奇偶校验?并举例说明。
38、判定IP地址分别为172.16.112.27及172.16.117.100的两台主机是否属于同一网络,其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
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总计30分)
1、 传输层 互联网层
2、 修补程序(hotfix) 补丁包(SP)
3、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4、 对等网 基与服务器的网络
5、 7 表示层
6、 正的电压跳变 负的电压跳变
7、 电路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方式
8、 故障管理 安全管理
9、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10、 5 4
11、 总线型 星型
12、 城域网 局域网
13、 存储转发式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4、 频分多路复用 波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
二、选择(每题2分,总计30分)
15、D 16、A 17、B 18、D 19、A 20、B 21、A 22、A 23、C 24、C
25、D 26、B 27、A 28、B 29、D
三、名词解释
30、非屏蔽双绞线 31、域名系统 32、文件传输
3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34、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四、简答(总计30分)
35、10代表工作速率10Mbps,采用基带信号传输,最大支持网段长500m。
36、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牌(BBS)、信息浏览(Gopher)、超文本超媒体浏览(WWW)
37、奇偶校验的工作方式是当接收方收到含有附加位的数据后,它会对收到的数据做与发送端一致的“奇校验” 或“偶校验”,在奇校验中,如果该字符串中1的个数为奇数,则将增加的附加位设置为0,否则置为1,使该字符串中1的个数为奇数。偶校验的附加位要保证字符串中的1为偶数个。
38、112=01110000B
117=01110101B
240=11110000B
112与240=01110000B
117与240=01110000B
网络号一致,所以在一个子网

‘贰’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4版)第3-08题答案是什么呀

算法流程:

发送方:
1)从主机去一个数据帧,送交发送缓存.
2)V(S) 0{发送状态变量初始化}
3)N(S) V(S){将发送状态变量值写入数据帧中的发送序号}
4)应答序号初始化
5)判断发送缓冲区以满,却未收到应答帧.是则到(6),否则到(8)
6)出现差错,唤醒超时计数器,将所有帧重新全部发送到缓存
7)若收到应答帧,则到(9);再次超时并未收到应答帧,则返回(6)
8)收到应答帧后,从上层获取数据,并写入发送缓冲区当前位置
9)组装发送帧编码
10)发送数据帧,并加发送序号加1
11)设置超时计数器
12)在所设置的超时时间收到确认帧,则转到(8);若出现差错,则转到(13)
13)超时计数器往回走,将未收到的第n个帧及以后的所有帧全部进行重传
14)若仍产生差错则继续(13),若受到确认帧则继续传数据帧,则转到(15)
15)接受帧,取得接收方希望接受的帧编号,返回(1)

接收方:
1)V(R) 0{接受状态变量初始化,其数值等于与接收的数据帧的发送序号}
2)等待
3)收到一个数据帧,若N(S)= V(R),则执行(4),否则,丢弃此数据帧
4)发送确认帧ACKn
5)检查收到的帧是否按序,进行V(R)'=(V(R)+1)mod 8检验.若不按序则丢弃第n-1帧后的所有帧,重新发送ACKn
6)重新接收未收到的帧
7)将收到的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送交上层软件
8)更新接受状态变量V(R) [V(R)+1]mod 8,转到2)

算法代码:

#define MAX_SEQ 7 /* 应该为2^n-1 */
typedef enum {frame_arrival, cksum_error, timeout, network_layer_ready} event_type;
#include protocal.h
static boolean between(seq_nr a, seq_nr b, seq_nr c)
{ /* 如果b落在a和c之间(含a不含c)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if (((a<=b) && (b<c)) || ((c<a) && (a<=b)) || ((b<c) && (c<a)))
return(true); else return(false); }

static void send_data(seq_nr frame_nr, seq_nr frame_expected, packet buffer[])
{/* 构造和发送数据帧
frame s; /* 起始变量 */
s.info=buffer[frame_nr]; /* 插入分组到帧中 */
s.seq=frame_nr; /* 插入序号到帧中 */
s.ack=(frame_expected+MAX_SEQ) % (MAX_SEQ+1) /* 捎带应答 */
to_physical_layer(&s); /* 传送该帧 */
start_timer(frame_nr); }
/* 启动定时器 */
void protocal5(void)
{seq_nr next_frame_to_send; /* MAX_SEQ>1; 用于外出流 */
seq_nr ack_expected; /* 还没有得到应答的最早的帧 */
seq_nr frame_expected; /* 进入流期望的下一帧 */
frame r; /* 初始变量 */
packet buffer[MAX_SEQ+1] /* 外出流的缓存 */
seq_nr nbuffered; /* 当前正在使用的输出缓存 */
event_type event;
enable_network_layer(); /* 允许 network_layer_ready 事件 */
ack_expected = 0; /* 下一个期望进入的应答 */
next_frame_to_send = 0; /* 下一个要送出的帧 */
frame_expected = 0; /* 期望进入的帧的序号 */
nbuffered = 0; /* 初始没有分组被缓存 */
while (true) {
wait_for_event ( &event); /* 四种可能的事件,见上面event_type定义 */
switch (event) {
case network_layer_ready; /* 网络层有一个分组要发送 */
/* 接收, 保存, 以及发送一个新的帧 */
from_network_layer(&buffer[next_frame-to_send]); /* 获得一个新的分组 */
nbuffered = nbuffered + 1; /* 增加发送方的窗口 */
send_data(next_frame_to_send, frame_expected, buffer); /* 发送帧 */
inc(next_frame_to_send); /* 发送方的窗口上界向前移动 */
break;
case frame_arrival: /* 一个数据帧或控制帧到达 */
from_physical_layer(&r); /* 从物理层得到一个进入的帧 */
if (r.seq == frame_expected) {
/* 所有的帧只能按序接收. */
to_network_layer(&r.info); /* 传递分组到网络层 */
inc(frame_expected); /* 接收方的窗口下界向前移动 */ }
/* Ack n 意味着n-1,n-2,
while (between(ack_expected, r.ack, next_frame_to_send))
{ /* 处理捎带应答 */
nbuffered = nbuffered + 1; /* 减少一个缓存的帧 */
stop_timer(ack_expected); /* 帧完好到达, 停止定时器 */
inc(ack_expected); /* 压缩发送窗口 */
}
break;
case cksum_err: break; /* 丢弃坏帧 */
case time_out: /* 重传所有超时的帧 */
next_frame_to_send = ack_expected; /* 开始重传 */
for (i = 1; i <= nbuffered; i ++) {
send_data(next_frame_to_send, fram_expected, buffer); /* 重发1帧 */
inc(next_frame_to_send); /* 准备发送下一帧 */
if (nbuffered < MAX_SEQ)
enable_network_layer();
else
disable_network_layer();

注: 算法中所有调用的未说明的过程和函数在protocal.h中定义。

‘叁’ 高分求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四版(谭浩强 吴功宜 吴英编着)(电子工业出版社)课后题答案

你是想买这本书吗?

‘肆’ 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谢钧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明天上课别来了

‘伍’ 求计算机网络教程(第4版)复习题答案 Greg Tomsho编着,急求

你好,已发送,你看下是不是有用。

‘陆’ 求: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中文版)

http://lib.verycd.com/2006/07/28/0000112659.html

eMule资源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装eMule后,您可以点击这些文件名进行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潘爱民版.rar 18.4MB
eMule主页 下载eMule 使用指南 如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