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使用分组交换
扩展阅读
平板电脑古风手绘 2025-05-14 18:46:26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使用分组交换

发布时间: 2022-05-09 21:19:44

1. 计算机网络什么使用包交换

包交换就是分组交换吧,IP网络应用的就是这种交换形式,兼具了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具体来说
线路利用率更高
因为结点到结点的单个链路可以由很多分组共享。
数据率转换
一个分组交换网络可以实行数据率的转换:两个不同数据率的站之间能够交换分组,因为每一个站以它的自己的数据率连接到这个结点上。
排队制
当电路交换网络上负载很大时,一些呼叫就被阻塞了。在分组交换网络上,分组仍然被接受,只是其交付时延会增加。
支持优先级
在使用优先级时,如果一个结点有大量的分组在排队等待传送,它可以先传送高优先级的分组。这些分组因此将比低优先级的分组经历更少的时延。
同时
分组交换也有一些缺点
第一就是交换节点时延,这在电路交换中是没有的
第二就是延时抖动,因为每一个分组走的路径不同,经历不同的时延到达目的节点造成时延的变化
第三就是分组头部占用的数据流量,造成实际数据利用率的下降
分组交换还分为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形式,具体不多说了
可以点击参考资料的链接

2. 计算机网络采用的主要数据交换方式的特性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之后传输。

报文交换:把要发送的数据当成一个整体(报文)传送出去。

分组交换:把要发送的数据分成组传送出去。

在实际应用中报文交换主要用于传输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通信业务,如公用电报网。报文交换比分组交换出现的要早一些,分组交换是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将报文分割成分组进行传输,在传输时延和传输效率上进行了平衡,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2)计算机网络为什么使用分组交换扩展阅读:

电路交换方式的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数据不会丢失,且保持原来的序列。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电路空闲时的信道容量被浪费;另外,如数据传输阶段的持续时间不长,电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时间就得不偿失。因此,它适用于远程批处理信息传输或系统间实时性要求高的大量数据传输的情况。这种通信方式的计费方法一般按照预订的带宽、距离和时间来计算。

3. 目前计算机网络通信普遍采用的交换方式是

目前计算机网络通信普遍采用的交换方式是分组交换。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交换的方式有:

(1)线路交换。在数据传送之前需建立一条物理通路, 在线路被释放之前,该通路将一直被一对用户完全占有。

(2)报文交换。报文从发送方传送到接收方采用存储转发 的方式。在传送报文时,只占用一段通路;在交换节点中需要 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因此,这种方式不满足实时通信的 要求。

(3)分组交换。此方式与报文交换类似,但报文被分成组传 送,并规定了分组的最长度,到达目的地后需重新将分组组装成报文。这是网络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交换技术。

(3)计算机网络为什么使用分组交换扩展阅读:

分组交换技术就是针对数据通信业务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交换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面向无连接而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将需要传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长度分割成许多小段数据,并在数据之前增加相应的用于对数据进行选路和校验等功能的头部字段,作为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即分组。

电路交换技术 网络交换技术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ATM技术。

4. 计算机网络采用什么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信元交换四种技术。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随着计算机及其互联技术(也即通常所谓的“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太网成为了迄今为止普及率最高的短距离二层计算机网络。而以太网的核心部件就是以太网交换机。

不论是人工交换还是程控交换,都是为了传输语音信号,是需要独占线路的“电路交换”。而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需要传输的是数据,因此采用的是“包交换”。但无论采取哪种交换方式,交换机为两点间提供“独享通路”的特性不会改变。就以太网设备而言,交换机和集线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当A发信息给B时,如果通过集线器,则接入集线器的所有网络节点都会收到这条信息(也就是以广播形式发送),只是网卡在硬件层面就会过滤掉不是发给本机的信息;而如果通过交换机,除非A通知交换机广播,否则发给B的信息C绝不会收到(获取交换机控制权限从而监听的情况除外。

5. 懂计算机的进,帮忙解释一下分组交换原理。

将数据分割成为一定长度的数据块,并赋于称为标题的标识信息,构成"信息分组",以信息分组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的交换方式称为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机将从发送终端传送来的信息分组存入存储器中,再按标题地址信息发送到接收端,这种交换称为存储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是以"统计式分时多路方式"为基本原理的。分组交换中,在所有终端都不同时互相传送数据的前提下,为了减轻对中继线路容量的抑制,当有可能发生通信量阻塞时,必须在通信节点之间进行流控制,分组交换是是1960年美国提出在1980年大会上承认了X.25建议,并制定了分组交换的标准框架。X.25的物理层使用X.21;数据链路层以LAP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为基础,所有的控制都是以帧的形式进行的。分组交换是一种广域通讯技术,它将数据分成小组后在共享数据网络中传输,而不使用专用线路。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区别在于它采用虚电路(数据报),即它是由从某一共享线路网络中按需分配的带宽构成的。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的两方之间并无直接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在虚拟线路中,为每个呼叫建立一个专门路径,该呼叫的所有分组均沿着这一路径通过网络传送。被传输的数据被分成短组,并通过网络分别传输。在目的地,分组被重新组装成原始格式。抑制对数据的发送。此外,地址信息的正确交接是通信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对每一通信节点进行错误控制。分组交换的一些优点:线路效率高,因为长距离线路可由多个呼叫和用户动态地共享;负载处理:网络提供缓冲能力来处理暂时的负载增加,不会造成阻塞;数据速率转换:数据以不同的速率在用户之间相互交换;成本较低,因为许多用户可以共享网络资源。

6. 分组交换技术为什么会提升网络的传输效率

有以下两种原因:

1、 分组交换技术也称包交换,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通过 传输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的一种技术。

2、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分组交换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7. arpnet分组交换为什么重要

题主应该是想问“ARPANET”吧。
arpa,“阿帕网”,全球互联网始祖。

回到正题:
三种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一个管道中进行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然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比较可靠,但是网络庞大的数据仅仅靠这种方式来传输不现实,需要大量的电话线、交换机、中继线,线路传输效率很低,以导致整个互联网体系数据交换效率低,因此不予采用。
报文交换,其实是分组交换的祖先。也就是说分组交换是基于报文交换发展而来的。
因此就讲一下分组交换吧。
分组交换有“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等特点。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就是将一个“报文”分成若干块进行分组转发。路由器暂存的是一个个分组而不是整个长报文。

8. 计算机数据通信业务主要采用分组交换方式,而不是电路交换来实现数据通信的原因。

数据通信的发展过程本来就是由电路交换发展到报文交换,最后发展到分组交换的,电路交换是早期数据通信的方式,起源于电话交换网,由语音交换发展而来,但随着数据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电路交换信道利用率低等缺点越来越突出,因此出现了报文交换,后来又发展到了更灵活、高效的分组交换。计算机数据通信作为数据通信的类型之一,且具有数据传输类型和规格复杂、多目标指向、网络拓扑结构复杂等特点,不适合用电路交换,如果用电路交换,则传输效率将非常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