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技术四级考试题
扩展阅读
怎么设置网络购物 2025-05-14 15:22:48

计算机网络技术四级考试题

发布时间: 2022-05-10 07:35:45

1. 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四级考试的过关技巧(比如哪些章节要牢记,哪些理解)

一 .准备充分

(1)四级考考试笔试部分知识量较大,考试难度较高。准备四级考试一定要有一个详细且周密的复习计划,笔试部分的集中复习时间以两个月为宜,时间太长效果不一定好,主要是识记的东西可能发生遗忘。备考过程中我有一个原则是“以题为本,以纲为纲”。也就是说做练习一定要贴近考题,不要什么题都做,复习要按考试大纲制定计划,以达到大纲要求为准,不要做无用功。
(2)四级考试涉及的知识量很大(看看那厚厚的教材就知道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点主要在离散数学和计算机英语 。对于离散数学,如果有机会旁听一下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离散数学》会很有帮助,另外要作一定数量的习题,因为仅仅通过识记是无法提高水平的。计算机英语没有有些人想象中的困难,常用的单词只有几百个,只要把近五、六年的试题中英语题过一遍就差不多了,手头最好有一本专业词典。笔试中比较灵活的是论述题,建议买一本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每年国家考试中心都出版),仔细研究一下,掌握答题方法。论述题通常有四道,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
(3)C语言上机考试,笔者的感觉难度并不比三级大。较复杂的部分,如文件读写、函数调用等,通常题目已给出,因而所考的依然是比较基本和典型的算法。虽然难度并不大,但仍然要对C语言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尤其要留意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选择法、冒泡法等)。一般来说,如果能独立做出大部分课后题就可以了。平时自己多做一些小程序会有很大帮助的,另外编程时注意要尽量符合规范,否则很容易丢分。

二 . 三遍读书法
(1)复习过程中要扣住教材,按笔者的亲身经历,看三遍书的复习效果比较好。第一遍要通读教材,不要纠缠于艰难的部分,要注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结合以前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注意各种原理的理解,不必太注意细节。所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到两周时间好。
(2)第二遍是攻坚阶段,要结合手中的辅导书进行,一本好的辅导书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帮助,由于四级考试已经举行多年,各出版社出的辅导书内容都比较翔实。我强烈推荐大连理工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典(四级)》,这本书贴近考试,解答详尽。选好辅导书之后开始一章一章地作题,遇到不懂的部分就到教材相关的地方找答案,帮助自己理解和识记相关知识。复习过一章之后要整理一下本章的知识点。
(3)最后一遍复习以辅导书为主,将辅导书从头到尾的看一遍,对辅导书中出现的知识作一下强化记忆,并开始每隔一两天作一套模拟题或以前的考题,最好是近五年以内的试题。最后一周结合教材把第二遍复习时整理的知识点看一看,主要是为论述题做准备。最后一轮复习对考试成绩影响最大,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认真对待。

三 . 临场发挥
四级的笔试时间比较长,有三个小时,时间很充足,对论述题一定要深思熟虑。四级上机考试和三级一样,只有一道编程题,注意别紧张,一定要存盘,否则没有成绩。当时跟我一个考场的同学就有人因为慌乱忘记存盘,造成下午的考试没有通过。另外答案要写得简洁明了,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一些最基本的用语一定要记住,对于自己把握不准的千万不能胡编乱造,自创词汇,弄巧成拙。
四 . 四级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
3.熟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和应用知识。
4.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5.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
6.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知识。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基本概念:

⑴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⑵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⑶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运算方法基础与运算器:

⑴ 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⑵ 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⑶ 数据校验码。
⑷ 基本的算术运算。
⑸ 基本的逻辑运算。
⑹ 运算器的组成。

3.指令系统及控制器:

⑴ 指令格式和指令的寻址方式。
⑵ 指令类型。
⑶ 控制器的组成。
⑷ CPU的总体结构。
⑸ 中断系统。

4.存储系统

⑴ 存储系统原理。
⑵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⑶ 主存储器的组成与读写操作。
⑷ 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5.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

⑴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⑵ 程序查询方式。
⑶ 程序中断方式。
⑷ DMA方式。
⑸ 通道方式。
⑹ 典型总线。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基本概念:

⑴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⑵ 算法的定义、性质、描述与算法分析。

2.线性表:

⑴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⑵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

3.数组:

⑴ 数组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操作)。
⑵ 数组的存储方法。
⑶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4.堆栈与队列:

⑴ 堆栈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⑵ 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 堆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⑷ 队列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⑸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⑹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5.树和二叉树:

⑴ 树的基本概念(定义,名词术语)和存储方法。
⑵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⑶ 二叉树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
⑷ 二叉树的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按层次遍历)。
⑸ 线索二叉树。
⑹ 二叉排序树(建立与查找)。

6.图:

⑴ 图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名词术语)。
⑵ 图的存储方法(邻接矩阵存储方法,邻接表存储方法)。
⑶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⑷ 最小生成树。
⑸ 最短路径问题。
⑹ 拓扑排序。

7.文件及其查找:

⑴ 数据文件的基本概念。
⑵ 顺序文件及其查找方法(顺序查找方法,折半查找方法)。
⑶ 索引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⑷ 散列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8.内排序:

⑴ 排序的基本概念(定义,功能,分类)。
⑵ 插入排序方法。
⑶ 选择排序方法。
⑷ 起泡排序方法。
⑸ 希尔排序方法。
⑹ 快速排序方法。
⑺ 堆排序方法。
⑻ 二路归并排序方法。

三、离散数学

1.数理逻辑:

⑴ 命题、联结词及其命题符号化。
⑵ 命题公式及其分类。
⑶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⑷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⑸ 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⑹ 谓词与量词。
⑺ 谓词公式与解释。
⑻ 谓词公式的分类。
⑼ 谓词逻辑等值演算与前束范式。
⑽ 谓词逻辑推理理论。

2.集合论:

⑴ 集合基本概念。
⑵ 集合的运算。
⑶ 基本的集合恒等式。
⑷ 有序对与卡氏积。
⑸ 二元关系。
⑹ 关系的逆、限制及象。
⑺ 关系的性质。
⑻ 关系的闭包。
⑼ 关系的复合。
⑽ 等价关系与划分。
⑾ 偏序关系与哈斯图。
⑿ 函数及其性质。
⒀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
⒁ 自然数与自然数集合。
⒂ 集合之间的等势与优势。
⒃ 集合的基数。

3.代数结构:

⑴ 代数运算及其性质。
⑵ 代数系统。
⑶ 代数系统的同态与同构。
⑷ 半群与群。
⑸ 子群与陪群。
⑹ 正规子群与商群。
⑺ 循环群与置换群。
⑻ 环与域。
⑼ 格与布尔代数。

4.图论:

⑴ 无向图与有向图。
⑵ 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
⑶ 图的矩阵表示。
⑷ 二部图与完全二部图。
⑸ 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
⑹ 平面图。
⑺ 无向树及其性质。
⑻ 生成树。
⑼ 根树及其应用。

四、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⑴ 操作系统的功能。
⑵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⑶ 操作系统的接口。

2.进程管理:

⑴ 进程、线程与进程管理。
⑵ 进程控制。
⑶ 进程调度。
⑷ 进程通信。
⑸ 死锁。

3.作业管理:

⑴ 作业与作业管理。
⑵ 作业状态与调度。

4.存储管理:

⑴ 存储与存储管理。
⑵ 虚拟存储原理。
⑶ 页式存储。
⑷ 段式存储。
⑸ 段页式存储。
⑹ 局部性原理与工作集概念。

5.文件管理:

⑴ 文件与文件管理。
⑵ 文件的分类。
⑶ 文件结构与存取方式。
⑷ 文件目录结构。
⑸ 文件存储管理。
⑹ 文件存取控制。
⑺ 文件的使用。

6.设备管理:

⑴ 设备与设备分类。
⑵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⑶ 通道技术。
⑷ 缓冲技术。
⑸ 设备分配技术与SPOOLing系统。
⑹ 磁盘调度。

7.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

⑴ UNIX的特点与使用。
⑵ Linux的特点与使用。
⑶ Windows的特点与使用。

五、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⑴ 软件与软件危机。
⑵ 软件工程定义。
⑶ 软件生命周期。
⑷ 软件过程模型。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⑴ 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
⑵ 软件需求分析。
⑶ 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
⑷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⑸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⑹ 模块结构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
⑺ 用户界面设计。

3.原型化开发方法:

⑴ 原型化开发的基本原理。
⑵ 原型化开发模型。
⑶ 原型化开发过程。
⑷ 软件复用。

4.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⑴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⑵ 面向对象分析。
⑶ 面向对象设计。
⑷ 统一建模语言(UML)。

5.软件测试:

⑴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⑵ 软件测试方法。
⑶ 测试用例设计。
⑷ 软件测试过程。

6.软件维护:

⑴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
⑵ 软件维护活动。
⑶ 软件可维护性。
⑷ 软件维护的负作用。

7.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⑴ 软件开发工具。
⑵ 软件工程环境。


8.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质量度量:

⑴ 软件质量概念。
⑵ 软件质量保证。
⑶ 软件质量度量与评价。
⑷ 软件技术的评审。
⑸ 软件可靠性。

8.软件管理:

⑴ 软件管理职能。
⑵ 软件项目组织与计划。
⑶ 风险分析。
⑷ 项目进度与跟踪。
⑸ 软件配置管理。
⑹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
⑺ 软件工程标准化与软件文档。
⑻ 软件产权保护。

六、数据库

1.数据库基本概念:

⑴ 信息处理与数据库。
⑵ 数据模型。
⑶ 数据库系统结构。
⑷ 数据库系统组成。

2.关系数据库:

⑴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⑵ 关系数据模型。
⑶ 关系的完整性。
⑷ 关系代数。
⑸ 元组关系演算
⑹ 域关系演算。

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⑴ SQL语言的特点。
⑵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
⑶ 数据定义。
⑷ 数据操纵。
⑸ 视图。
⑹ 数据控制。
⑺ 嵌入式SQL。

4.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⑴ 函数依赖。
⑵ 多值依赖。
⑶ 关系模式分解。
⑷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5.数据库保护:

⑴ 数据库恢复。
⑵ 并发控制。
⑶ 完整性。
⑷ 安全性。

6.数据库设计:

⑴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
⑵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⑶ 需求分析。
⑷ 概念设计。
⑸ 逻辑设计。
⑹ 物理设计。
⑺ 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

7.数据库管理系统:

⑴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⑵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
⑶ 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

8.数据库新技术:

⑴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⑵ 分布式数据库。
⑶ 并行数据库。
⑷ 多媒体数据库。
⑸ 对象和对象-关系数据库。
⑹ 数据库仓库。
⑺ 数据挖掘。
⑻ Web数据库。

七、计算机体系结构

1.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⑵ 体系结构的定义。
⑶ 体系结构的分类。
⑷ 体系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
⑸ 体系的定量分析。

2.存储体系:

⑴ 存储层次。
⑵ Cache工作原理。
⑶ 虚存工作原理。

3.指令与时间并行性:

⑴ 指令优化策略。
⑵ 流水线技术。
⑶ RISC。

4.并行处理技术:

⑴ 并行性概念。
⑵ 超流水线与超标量技术。
⑶ 向量处理机。
⑷ 阵列处理机。
⑸ 多处理机。
⑹ 机群处理机。

5.系统性能评价:

⑴ 性能评价概念。
⑵ 基准测试程序。

八、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1.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

⑴ 网络发展与网络用户。
⑵ 网络硬件。
⑶ 网络软件。
⑷ 参考模型。
⑸ 网络实例(Internet)。

2.应用层:

⑴ 应用层概述。
⑵ 万维网:HTTP。
⑶ 文件传输:FTP。
⑷ 电子邮件。
⑸ 域名系统:DNS。
网络安全

3.传输层:

⑴ 传输层概述。
⑵ 传输协议的要素。
⑶ 无连接传输:UDP。
⑷ 面向连接传输:TCP。
⑸ 拥塞控制。

4.网络层与路由:

⑴ 网络层概述。
⑵ 路由原理。
⑶ Internet协议。
⑷ Internet路由。
⑸ 服务质量。
⑹ 网络互联。

5.链路层与局域网:

⑴ 数据链路层概述。
⑵ 流量控制。
⑶ 差错控制。
⑷ Internet链路层与HDLC。
⑸ 多路访问协议与ETHERNET。
⑹ 数据链路层交换。

上机测试内容

1.计算机操作能力。
2.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3.项目开发能力。
4.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

考试方式

1.考试形式包括笔试(180分钟)和上机测试(60分钟)。
2.笔试的试题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两种类型,其中在五分之一的选择题用英文书写,其余选择题和论述题用中文书写。

2. 计算机4级都考什么

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
3.熟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和应用知识。
4.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5.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
6.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知识。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基本概念:

⑴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⑵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⑶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运算方法基础与运算器:

⑴ 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⑵ 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⑶ 数据校验码。 ⑷ 基本的算术运算。 ⑸ 基本的逻辑运算。 ⑹ 运算器的组成。

3.指令系统及控制器:

⑴ 指令格式和指令的寻址方式。 ⑵ 指令类型。 ⑶ 控制器的组成。 ⑷ CPU的总体结构。 ⑸ 中断系统。

4.存储系统

⑴ 存储系统原理。 ⑵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⑶ 主存储器的组成与读写操作。 ⑷ 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5.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

⑴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⑵ 程序查询方式。 ⑶ 程序中断方式。 ⑷ DMA方式。 ⑸ 通道方式。 ⑹ 典型总线。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基本概念:

⑴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⑵ 算法的定义、性质、描述与算法分析。

2.线性表:

⑴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⑵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

3.数组:

⑴ 数组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操作)。 ⑵ 数组的存储方法。 ⑶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4.堆栈与队列:

⑴ 堆栈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⑵ 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 堆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⑷ 队列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⑸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⑹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5.树和二叉树:

⑴ 树的基本概念(定义,名词术语)和存储方法。 ⑵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⑶ 二叉树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 ⑷ 二叉树的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按层次遍历)。 ⑸ 线索二叉树。 ⑹ 二叉排序树(建立与查找)。

6.图:

⑴ 图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名词术语)。 ⑵ 图的存储方法(邻接矩阵存储方法,邻接表存储方法)。 ⑶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⑷ 最小生成树。 ⑸ 最短路径问题。 ⑹ 拓扑排序。

7.文件及其查找:

⑴ 数据文件的基本概念。 ⑵ 顺序文件及其查找方法(顺序查找方法,折半查找方法)。 ⑶ 索引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⑷ 散列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8.内排序:

⑴ 排序的基本概念(定义,功能,分类)。 ⑵ 插入排序方法。 ⑶ 选择排序方法。 ⑷ 起泡排序方法。 ⑸ 希尔排序方法。 ⑹ 快速排序方法。 ⑺ 堆排序方法。 ⑻ 二路归并排序方法。

五、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⑴ 软件与软件危机。 ⑵ 软件工程定义。 ⑶ 软件生命周期。 ⑷ 软件过程模型。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⑴ 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 ⑵ 软件需求分析。 ⑶ 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 ⑷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⑸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⑹ 模块结构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 ⑺ 用户界面设计。

3.原型化开发方法:

⑴ 原型化开发的基本原理。 ⑵ 原型化开发模型。 ⑶ 原型化开发过程。 ⑷ 软件复用。

4.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⑴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⑵ 面向对象分析。 ⑶ 面向对象设计。 ⑷ 统一建模语言(UML)。
5.软件测试:

⑴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⑵ 软件测试方法。 ⑶ 测试用例设计。 ⑷ 软件测试过程。

6.软件维护:

⑴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 ⑵ 软件维护活动。 ⑶ 软件可维护性。 ⑷ 软件维护的负作用。

7.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⑴ 软件开发工具。 ⑵ 软件工程环境。

8.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质量度量:

⑴ 软件质量概念。 ⑵ 软件质量保证。 ⑶ 软件质量度量与评价。 ⑷ 软件技术的评审。 ⑸ 软件可靠性。

8.软件管理:

⑴ 软件管理职能。 ⑵ 软件项目组织与计划。 ⑶ 风险分析。 ⑷ 项目进度与跟踪。 ⑸ 软件配置管理。 ⑹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 ⑺ 软件工程标准化与软件文档。 ⑻ 软件产权保护。

3.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都有哪些题型

1.选择题 1*40=40分
2.填空题 2*20=40分
3.分析题 一个大题20分

选择题考的范围比较广
填空题考交换机或路由器配置和网络信息服务设置如DHCP,FTP等等
分析题一般是子网划分,几年没变了

4. 计算机网络四级,题目,求解

JACKINZHUHAI 你好
如题:
1Byte=8bit
那么(1518+8)Byte=(1518+8)*8 bit
那么发送时间就为9.6us + ( 8 + 1518 ) * 8 / 10Mb/s = 1230.4us
就是说要注意到Mb/s这个单位 1MB/s=8Mb/s
祝好~!再见!~

5. 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四级考试

1、B 2、C 3、D 4、A 5、D

6、D 7、C 8、B 9、A 10、C

11、C 12、B 13、C 14、D 15、A

16、D 17、B 18、D 19、D 20、B

21、C 22、D 23、C 24、D 25、A

26、B 27、C 28、A 29、A 30、C

31、B 32、C 33、A 34、B 35、C

36、C 37、B 38、B 39、A 40、D

1、B类
2、191.25.128.0
3、191.25.191.255
4、0.0.51.7
5、191.25.128.1

6、G2/2
7、mode trunk
8、dot1q
9、vlan 2-5
10、

11、202.102.1.30
12、202.102.1.26
13、0.0.0.0
14、255.255.255.255
15、DHCP ack

16、ping mail.tj.e.cn
17、202.113.64.137
18、30
19、dns
20、211.81.20.208

应用题
1、152.19.63.192/30
2、152.19.63.196/30
3、152.19.63.0/29
4、152.19.63.8/29
5、152.19.0.0/22
6、152.19.56.0/22

2、router(config)#interface e1 router(config-if)#ip access-class group 130 in

3、255.255.255.240 152.19.58.129-142
255.255.255.240 152.19.58.145-158
255.255.255.224 152.19.58.161-190

我的答案不全

6. 计算机四级考试内容题目

计算机四级分别都要考:

一、数据库工程师

考核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数据库存储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

获得该证书表明考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管理,具备利用工具软件开发基本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型数据库的维护、管理和应用开发。

二、网络工程师

考核网络规划与设计,局域网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考生要了解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与管理方法,具备中小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中小型网络系统组建、设备调试的基本技术。掌握企事业单位中小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技术。

三、软件测试工程师

考核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结构覆盖测试、功能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软件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面向对象软件测试、Web应用软件测试以及兼容性测试、构件测试、极限测试和文档测试。

考生要能结合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平台和软件分析与测试工具增加软件测试工程的实践经验,胜任软件测试岗位的要求。

7. 历年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真题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最新版)及历年真题 基本要求
1.了解大型网络系统规划、管理方法;
2.具备中小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中小型网络系统组建、设备配置调试的基本技术;
4.掌握企事业单位中小型网络系统现场维护与管理基本技术;
5.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考试内容
一、网络规划与设计
1.网络需求分析。
2.网络规划设计。
3.网络设备及选型。
4.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5.接人技术方案设计
6.IP地址规划与路由设计。
7.网络系统安全设计
二、网络构建
1.局域网组网技术。
(1)网线制作方法、
(2)交换机配置与使用方法。
(3)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4)交换机VLAN配置。
(5)交换机STP配置。
2.路由器配置与使用。
(1)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2)路由器接口配置
(3)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4)RIP动态路由配置。
(5)OSPF动态路由配置。
3.路由器高级功能。
(1)设置路由器为DHCP服务器。
(2)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3)配置GRE协议。
(4)配置IPSec协议。
(5)配置MPLS协议。
4.无线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三、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
1.网络环境配置。
2. WWW服务器安装调试)
3.E—mail服务器安装调试
4. FTP服务器安装调试。
5. DNS服务器安装调试。
四、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管理
1.网络安全。
(1)网络防病毒软件与防火墙的安装与使用。
(2)网站系统管理与维护。
(3)网络攻击防护与漏洞查找。
(4)网络数据备份与恢复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5)其他网络安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网络管理。
(1)管理与维护网络用户帐户。
(2)利用工具软件监控和管理网络系统。
(3)查找与排除网络设备故障。
(4)常用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五、上机操作
在仿真网络环境下完成以下考核内容:
1、交换机配置与使用。
2、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3、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
4、网络管理与安全设备、软件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
考试方法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120分钟。
注:上机考试暂不要求,上机操作考核在笔试中体现这是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的大纲,是2008年开始(全国统考,教育部)
历年真题: http://www.examda.com/soft/zhenti/netpro/(软考,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