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帧中继网络全连接

帧中继网络全连接

发布时间: 2022-05-10 18:31:37

A. 帧中继的网络分为哪几层

帧中继网络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帧中继是在用户--网络接口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 并保持信息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帧中继网络的由帧中继节点机和传输链路构成的。网络提供两个或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以便进行通信。

在帧中继网中,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建设方面考虑目前难以使每个帧中继节点机两两相连,所以如何合理地组建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用于语音、数据通信,既可用于局域网(LAN)也可用于广域网(WAN)的通信。

每个帧中继用户将得到一个接到帧中继节点的专线。帧中继网络对于端用户来说,它通过一条经常改变且对用户不可见的信道来处理和其他用户间的数据传输。

(1)帧中继网络全连接扩展阅读

帧中继网的特点:

(1)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承载呼叫控制信令的逻辑连接和用户数据是分开的。例如,Ansi T1.603和ITU—T附件A都以DLCI=0作为信令信道。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发生在第二层,从而减少了处理的层次。

(2)硬件转发,超速传送。DLCI是一种标签,短小定长,便于硬件高速转发。

(3)大帧传送,适应突发。FR的帧长度远比x.25分组长度大,使用大帧传送、帧长可变,交换单元(帧)的信息长度比分组交换长,达1024~4096字节,预约帧长度至少达到1600字节,适合于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适合传送突发业务(如压缩视频业务、www业务等)。

(4)简化机制。帧中继精简了x.25协议,取消第二层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仅由端到端的高层协议实现。对用户一网络接口以及网络内部处理的功能大大简化,从而得到了低延迟和高吞吐率的性能。

B. 帧中继是什么样的

帧中继是于1992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公用数据网通讯协议,是一种有效的数据传输技术,它可以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应用中快速而低廉的传输数字信息。

它可以使用于语音、数据通信,既可用于局域网(LAN)也可用于广域网(WAN)的通信。

帧中继被设计为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现有的物理资源,由于绝大多数的客户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利用数据服务,因此允许可以给电信营运商的客户提供超过供应的数据服务。

正由于电信营运商过多的预定了带宽,所以导致了帧中继在某些市场中获得了坏的名声。目前正逐渐被ATM、IP等协议(包括IP虚拟专用网)替代。

(2)帧中继网络全连接扩展阅读:

帧中继特点:

1.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它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比X.25网络要分别高或低至少一个数量级。

2.因为采用了基于变长帧的异步多路复用技术,帧中继主要用于数据传输,而不适合语音、视频或其他对时延时间敏感的信息传输。

3.仅提供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4.仅能检测到传输错误,而不试图纠正错误,而只是简单地将错误帧丢弃。

5.帧长度可变,允许最大帧长度在1600B以上。

6.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

C. 帧中继的链接方法

大多数主要的电信公司像AT&T,MCI,US Sprint,和地方贝尔运营公司都提供了帧中继服务。与帧中继网相连,需要一个路由器和一条从用户场地到交换局帧中继入口的线路。这种线路一般是象T1那样的租用数字线路,但取决于通信量而定。两种可能的广域连接方法,如下面所述:
□专用网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每个场点将需要三条专用(租用)线路和相联的路由器,以便与其它每一个场点相连,这样总共需要6条专线和12个路由器。
□帧中继方法 在这种公共网方法中,每个场点仅需要一条专用(租用)线路和相联的路由器直至帧中继网。这时,在其它网间的交换是在帧中继网内处理的。来自多个用户的分组被多路复用到一条连到帧中继网上的线路,通过帧中继网它们被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站。
永久虚电路(PVC)是通过帧中继网连接两个端节点的预先确定的通路。帧中继服务的提供者根据客户的要求,在两个指定的节点间分配PVC。这些信道保持连续不间断地运行,并且保证提供一种客户洽商好了的指定级别的服务。交换式虚电路在1993年后期被加到帧中继标准:这样,帧中继就成为了真正的“快速分组”交换网。
Improved Packet Switching改善的分组交换
在过去的几年里,交换局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网上已经安装了大量的光纤电缆,这样可以增加带宽。为了充分利用高带宽的优点,新的通信方案去掉原有方案中固有的常规开销,变得更为切实可用。帧中继通过取消网络自身进行流控和错误处理做到这一点的,避免了因网络自身做这些事情而导致的延迟。比较而言,老的x.25网技术实行扩展检错是由于使用不可靠的电话线传输数据。
在帧中继中消除这个特性不会出现问题,即使是发生了错误。帧中继设想端节点设备是可编程的智能机器,它们能进行错误处理。端系统不会由于这种错误控制而超负荷,因为通常很少有错误。相对而言,X.25设想网络需要检错纠错是因为端节点是连到主机的终端。
在帧中继中,中间节点(交换器)仅仅沿着预定的通路中继帧。在X.25中,中间节点必须完整地接收每一个分组,并在转发之前进行检错,如果有错误发生,节点要求发送方重传。使用这种方法,一旦分组丢失,发送方就尽快地重发一个分组。在X.25中每个中间节点使用状态表来处理管理、流控和检错,而在帧中继中是不需要的。
如果一个分组由于帧中继网的拥塞而被破坏或丢失,检测帧丢失和请求重发是接收系统的工作。帧中继网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用来传递分组。在子网中的交换节点不会执行任何纠错,尽管它们能检测出被损坏的分组,一旦检测出,分组就会被丢弃了。
Setting Up Frame Relay Connections建立帧中继连接
为了建立帧中继连接,你需要与和US sprint,MCI,AT&T或本地的地方贝尔运营公司等电信公司联系,通常要象下面那样进行通信速度的选择,以及专用线通信或交换式通信的选择。
□由Switched-56服务或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提供56/64Kbps交换式访问;高级数字网(ADN)提供专用线访问。
□两条ISDN线路或两条ADN线路提供128Kbps的访问。
□通过T1线路或部分T1线路可使用384Kbps到1.544Mbps的连接。
一旦你选定了一种服务,你就要计划一条从你的场地到帧中继服务提供者的链结。在你的场地放置路由器和帧中继访问设备以建立到提供者的帧中继端口的联接,如图F-11所示。
帧中继端口一般用PVC连接。PVC是逻辑链路,它具有特定的端接点和服务特性。它们在网状拓扑结构上提供逻辑连接,且在使用前为交换局提供一种确定服务特性和速率的方法。它们也在端接点之间提供快速连接。在得到提供者的服务时,你可以为PVC规定一些服务特性,下面列举了一些服务特性。
□访问速率 这是线路的速度,它决定在网上的数据传输的速度。在美国,一般访问速率是1.544Mbps(T1)和56Kbps。
□承诺的信息速率(CIR)CIR是帧中继电路上最高的平均数据传输率。它通常比传输速率慢;当传输突发数据时,传输速度可以超过CIR。
□承诺的成组数据大小(CBS) CBS是网络提供者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和正常的网络条件下所允许传输的最大数据量(位数)。
□额外的成组数据大小(EBS)EBS是超过CBS的最大非提交数据量,CBS数据是网络将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发送出去的数据。EBS数据是被网络看作可以丢弃的数据。下面将列举另外一些由帧中继网提供的特性。
网络服务下面的管理特性和服务在帧中继网中可以采用:
□虚电路状态消息远程服务在网络和用户之间提供通信。它确保PVC的存在和报告被删除的PVC。
□广播 这种可选服务使一个用户能把帧发给多个目的站。
□全局寻址这种可选服务使帧中继网具有象局域网一样的能力。
□简单流控 这种可选服务为那些需要流控的设备提供XON/XOFF流控机制。
拥塞控制当帧中继网拥塞时,帧可以适宜地丢弃(端节点负责重发它们),或根据用户指定的级别丢弃。例如,用户可以指明一些对事务运作不是很关键的通信帧是可以丢弃的(DE)。路由器或帧中继交换器可以用DE来标识帧,DE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方法,确保重要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送,而不重要的信息可以在网络不太忙时重传。
安全性 帧中继中有几个安全性选项:
□仅用专用线路才能访问网。
□需要口令访问网。
□不活动的站点超过一定时间就被注销。
Frame Relay Specifications 帧中继规范
在公共分组交换网上,一个帧中继网可以连接两个局域网(LAN)。这个过程非常简单——来自LAN的帧被放到帧中继的帧中,且通过网络的底层(帧中继的网状连结)送到目的地。统计式多路实用技术把来自客户站点多个源的数据有效地交替放在一条单一线路上传到帧中继网。帧中继是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的改进,所以它能用于一些桥接器和路由器的升级。帧中继由于它的变长帧格式而不适合声音和视频通信。

D. 什么是FR(帧中继)

帧中继FR,即帧中继(FRAME RELAY),是在用户--网络接口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
帧中继FR是以帧为单位,在网络上传输,并将流量控制、纠错等功能,全部交由智能终端设备处理的一种新型高速网络接口技术。 帧中继是综合业务数字网标准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技术,它是在数字光纤传输线路逐渐代替原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情况下,由X25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传输技术。 帧中继和分组交换类似,但却以比分组容量大的帧为单位而不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它在网络上的中间节点对数据不进行误码纠错。帧中继技术在保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灵活及较低的费用的同时,缩短了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速度。

E. 什么是帧中继

帧中继 Frame Relay

帧中继是一种局域网互联的 WAN 协议,它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为跨越多个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用户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帧中继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与 X.25 类似。它可以使终端站动态共享网络介质和可用带宽。帧中继采用以下两种数据包技术:1)可变长数据包;2)统计多元技术。它不能确保数据完整性,所以当出现网络拥塞现象时就会丢弃数据包。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仍然具有可靠的数据传输性能。

帧中继帧通过“虚电路”传输到其目的地, 帧中继的虚电路是源点到目的点的逻辑链路,它提供终端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路径,并由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唯一标识。 帧中继采用 复用技术,将大量虚电路复用为单一物理电路以实现跨网络传输。这种能力可以降低连接终端的设备和网络的复杂性。虚电路能够通过任意数量的位于帧中继数据包转换网络上的中间交换机。

帧中继网络提供的业务有两种:永久虚电路(PVC)和交换虚电路(SVC)。永久虚电路由网络管理器建立用来提供专用点对点连接;交换虚电路建立在呼叫到呼叫(call-by-call)的基础上,它采用与建立 ISDN 相同的信令。

由于其高带宽和高可靠性,在局域网互连中,帧中继可以作为专线和 X.25 网络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F. 什么是帧中继

帧中继
Frame
Relay
帧中继是一种局域网互联的
WAN
协议,它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为跨越多个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用户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帧中继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与
X.25
类似。它可以使终端站动态共享网络介质和可用带宽。帧中继采用以下两种数据包技术:1)可变长数据包;2)统计多元技术。它不能确保数据完整性,所以当出现网络拥塞现象时就会丢弃数据包。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仍然具有可靠的数据传输性能。
帧中继帧通过“虚电路”传输到其目的地,
帧中继的虚电路是源点到目的点的逻辑链路,它提供终端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路径,并由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唯一标识。
帧中继采用
复用技术,将大量虚电路复用为单一物理电路以实现跨网络传输。这种能力可以降低连接终端的设备和网络的复杂性。虚电路能够通过任意数量的位于帧中继数据包转换网络上的中间交换机。
帧中继网络提供的业务有两种:永久虚电路(PVC)和交换虚电路(SVC)。永久虚电路由网络管理器建立用来提供专用点对点连接;交换虚电路建立在呼叫到呼叫(call-by-call)的基础上,它采用与建立
ISDN
相同的信令。
由于其高带宽和高可靠性,在局域网互连中,帧中继可以作为专线和
X.25
网络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G. 帧中继问题

分组交换方式有两类:数据报和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就是两个端用户之间互通信息之前必须建立一条逻辑连接(请注意是逻辑连接),即虚电路。帧中继中的虚电路分为交换式虚电路,永久性虚电路。交换式虚电路是一种临时连接,它只在DTE(终端)设备之间需要跨过帧中继网络传输突发性数据时使用。简称SVC。永久性虚拟电路是为了频繁,持续的传输数据,帧中继网络在DTE设备之间建立了一个永久的连接,简称PVC。它总是处于空闲或者数据传输状态。帧中继中还有拥塞控制机制。可以降低网络开销,帧中继采用简单的拥塞通知机制,而不是虚电路流控制机制。

H. 请问什么是帧中继(FR)

(一)帧中继简介 随着专用通信网的传输速率明显提高,接入广域网的局域网(LAN)之间的数据通信量增长迅猛。这就要求有一种高速率、高可靠、适应性强及低成本的传输方式。X.25分组交换网虽然成本较低,但其业务速率、网络时延、响应时间和吞吐量等方面均不能适应LAN远程互连的需要,因此帧中继技术应运而生。 帧中继是在数字光纤传输线路逐渐代替原有的模拟线路,且用户终端智能化的情况下,由X.25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传输技术。帧中继技术以简化的方式传送数据,它把流量控制、纠错、重发等第三层(网络层)及更高层的功能转移到智能终端中,从而大大简化了节点机之间的网络资源。因此,帧中继也被看作是简化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舍去了X.25协议的分组层,采用物理层和链路层二级结构,在网络中它们与数据通信的特点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以尺寸更大的帧(Frame)为单位而不是以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而且,它在网络上的中间节点对数据不进行误码纠错。帧中继技术在保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灵活及较低的费用的同时,缩短了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速度。 帧中继可支持多种数据业务,如LAN远程互连、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大型文件的远程传送、图像传送(如X光和CT扫描图像)、会议电视等。帧中继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快速传送数据信息,是提供数据通信业务的最佳途径。帧中继已成为当今实现局域网(LAN)互连、局域网与广域网(WAN)连接等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世界各国也都认为,发展帧中继是实现高速宽带远程通信的方向。其优点是: l 按需分配带宽,网络资源利用率高,提供高吞吐量,低时延,费用低廉。 l 采用虚电路技术,适用于突发性业务的使用。在业务量较小时,通过带宽动态分配技术,允许某些用户利用其他用户的空闲带宽传送自己的突发数据。 l 不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时延小,传输速率高,数据吞吐量大。 l 兼容X.25、SNA、DECNET、TCP/IP等多种网络协议,可为各种网络提供快速、稳定的连接。 l 长远性。帧中继不仅是今天网络的解决方案,将来ATM成为主要网络技术后,帧中继仍能与ATM相辅相成,成为ATM的用户接人层。 缺点: l 潜在的拥塞(丢帧); l 传输性能会受其他用户影响; l 不能保证传输质量。 (二)帧中继的基本业务类型 l PVC(永久虚电路):在发送和接受用户之间建立固定的虚电路连接。 l SVC(交换虚电路):根据用户的网络请求在发送和接受用户之间通过虚呼叫建立临时的交换虚电路。步骤是: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虚电路拆除三个阶段。 (三)提供帧中继业务的方式 l 利用分组交换网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 l 在数字数据网(DDN)上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 l 组建帧中继网:目前,帧中继业务主要应用于DDN,通过在DDN节点机上配置帧中继模块来实现,可以认为DDN上存在一个虚拟的帧中继网络。 (四)用户网络接口及接入规程 帧中继业务是通过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的标准接口来提供的,该接口称为用户网络接口(UNI)。在用户网络接口的用户一侧是帧中继接入设备,用于将本地用户设备接入帧中继网。帧中继接入设备可以是LAN设备前端处理机、集中器及传统的PAD等。在用户网络接口的网络一侧是帧中继网络设备,用于帧中继接口与骨干网之间的连接。帧中继网络设备可以是电路交换,也可以是帧交换或信元交换。 (五)用户接人电路及速率 目前,大部分用户采用直通用户电路接入帧中继网,也有些用户通过电话交换电路或ISDN交换电路接入,其方式有: l 二线(或四线)调制解调传输方式,支持的用户速率由线路长度、调制解调器型号决定。 l 基带传输方式,用户速率通常为16Kbps、32Kbps或64Kbps。这种基带传输设备中具有TDM复用功能,可为多个用户入网提供连接。 l 为节约用户接入线路,可采用基带传输加 TDM复接传输方式。这是在基带传输的基础上加上TDM复接为多个用户入网的传输方式。 l 2B+D速率线路终接(LT)单元传输方式,可为多个用户提供入网。 l PCM与其他业务合用数字线路传输方式。该方式可连到用户的光缆,接入帧中继网。 (六)用户接人方式 用户接入帧中继网的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1.局域网(LAN)接入 LAN用户一般通过路由器或网桥接入帧中继网,其路由器或网桥有标准的UNI接口规程。当LAN的服务器具有UNI接口规程时,LAN用户也可通过其他帧中继接入设备(如集线器、PAD和规程转换器等)接入。 2.计算机接入 大部分计算机是通过帧中继接入设备,将非标准的接口规程转换为标准的接口规程后,接入帧中继网的。例如,若干台PC机通过一个PAD接入。如果计算机自身具有标准的UNI规程,也可作为帧中继终端直接接入帧中继网。 3.用户帧中继交换机接入公用帧中继网 用户专用的帧中继网接入公用帧中继网时,将专网中的一台交换机作为公用帧中继网的用户,以标准的UNI规程接入

麻烦采纳,谢谢!

I. 帧中继连接有哪三个特点

帧中继网络有丢弃策略,拥塞避免和拥塞恢复三种方式。其中帧中继网络已经采用了cir相关概念。另外帧中继网络还采用了de字段,de=0表示此帧不允许丢弃。
de=1表示可丢弃。当然丢不丢弃是建立在传输速率超过cir的基础上。

J. 网络中的帧中继

帧中继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面向分组的通信方法。它主要用在公共或专用网上的局域网互联以及广域网连接。大多数公共电信局都提供帧中继服务,把它作为建立高性能的虚拟广域连接的一种途径。帧中继是进入带宽范围从56Kbps到1.544Mbps的广域分组交换网的用户接口。
-----------------------------------------
帧中继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帧中继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但是,帧中继不适合于传输诸如话音、电视等实时信息,它仅限于传输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