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答题(共20分)
1、写出下列交换机配置命令实现的作用。(10分)
(1)Swith(config)#access-list 101 deny icmp 2.2.2.2 3.3.3.3 0.0.0.0 echo
拒绝主机2.2.2.2 ping 3.3.3.3的数据。
(2)Swith(config)#access-list 102 permit udp any 5.5.5.5 0.0.0.0 eq 1600
允许任何主机访问5.5.5.5的UDP1600号端口
(3)Swith(config-if)#plex half
将接口改为全双工模式。
(4)Swith(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8.18.18.18
指定默认路由下一跳地址为18.18.18.18
(5)Swith#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将运行的配置保存到NVRAM
2、写出下列路由器配置命令实现的作用(共20分)
(1)routre(config)#interface ethernet0
routre(config)#ip address 29.1.1.1 255.255.255.0
将e0口的IP设置为29.1.1.1
(2)routre#show ip nat translation
查看NAT转换表。
(3)routre(config-if)#speed 100
更改以太口的速率为100Mbps
(4)routre(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
将串口数据封装为PPP格式
(5)routre(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将接口加入到vlan2
六、理解题
1、有2个接口,f0/0ip为218.1.1.134 掩码为255.255.255.192,f0/1IP为200.4.3.8 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路由为 218.1.1.133,路由器的名字为 border-Router
,IOS的版本是 13.1
2、(10分)
阅读下列某交换机的配置,说明其中包含的信息。
SW#config t 进入全局模式
SW(config)#interface vlan 2 进入vlan接口
SW(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给vlan接口配置IP
SW(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2.254 指定DHCP的IP为192.168.2.254
SW(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vlan端口
3、(10分)
有一台CISCO3550交换机的快速以太网端口F0/1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1,让其作为192.168.1.0/24网段的网关,快速以太网端口F0/2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2.1,让其作为192.168.2.0/24网段的网关,交换机的名称为Swutch,从Swutch>提示符开始写出具体配置命令。
这个题好像有问题。
㈡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运算器和控制器属于计算机的(C ) A、外部设备B、内存C、CPUD、系统软件2、数据传输速率是Modem的重要技术指标,单位为( A )A、b/sB、Bytes/SC、KB/SD、MB/S3、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是( C )A、操作系统B、硬盘XC、CPUD、内存4、Intranet采用的协议为( A)A、TCP/IPB、PX/SPXC、SET/SSLD、X.255、显示器和打印机属于计算机系统中的( C )A、辅助存储器B、输入设备C、输出设备D、软件系统6、( D)是随机存取存储器。A、CPUB、内存C、ROMD、RAM7、按照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SQL2000属于(D )A、通用软件B、操作系统C、语言处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系统8、( B)的实际名称叫非易失随机访问存储器(NVRAM),特点是断电后数据不消失,因此可以作为外部存储器使用。A、闪存B、内存C、ROMD、硬盘9、大多数局域网采用以中央结点为中心与各结点连接的方式,按拓扑结构分,这属于( B )结构。A、环型B、星型C、总线型D、多边型10、一条实际的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可包含( D )信道。A、1个B、2个C、3个D、多个1 (多选) (B )和(C )统称为外部设备。P1
A.存储器 B.外存储器 C.输入输出设备 D.外围设备
2 (多选)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ABC)和其它外围设备等。P1
A.存储器 B.输入输出设备 C.CPU D.扫描仪
3 (单选) (C)是指组成计算机的任何机械的、磁性的、电子的装置或部件。 P1
A.计算机软件 B.计算机软件系统 C.计算机硬件 D.计算机硬件系统
5 (多选) 不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还是微型计算机,都是由( A)和(B )两大部分组成。 P1
A.计算机硬件系统 B.计算机软件系统 C.计算机系统 D.计算机辅助工具
6 (多选) 微型计算机的内存根据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A )和( D) P3
A.RAM B.DVD C.CD-ROM D.ROM
7 (单选) CPU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是主频,主频越(B ),表明CPU的运算速度越快,当然性能也越好。 P2
A.低 B.高 C.中等 D.一般
8 (单选) (B )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等操作。 P2
A.控制器 B.运算器 C.计算器 D.存储器
9 (多选) 中央处理器称为CPU,它主要由( C)和( A)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P1
A.控制器 B.计算器 C.运算器 D.调制解调器
10 (多选) 文字处理软件按功能分,大致有以下几大类( BAC)。 P8
A.具有较完备功能的文字处理软件 B.简单的文本编辑程序
C.专业印刷排版系统 D.表格处理软件
11 (多选) 根据开发方式和适用范围,应用软件又可分为(B )和(C)。 P8
A.文字处理软件 B.通用应用软件 C.定制应用软件 D.管理系统软件
12 (单选) 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 C)具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P7
A.语言处理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操作系统 D.常用服务程序
13 (单选) ( B)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常用服务程序等。 P7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定制软件 D.辅助开发软件
14 (单选) 在Internet上所有主机都有一个”名字-地址”及”地址-名字”的映射,完成这一映射的系统叫做域名系统。那么,完成”名字-地址”映射的过程叫( D)。 P16
A.反向解析 B.逆向解析 C.顺向解析 D.正向解析
15 (单选) 每个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 ( B)两部分组成。 P15
A.服务器地址 B.主机地址 C.客户机地址 D.域名地址
16 (单选) 局域网作用范围小,分布在一个房间、一个建筑物或一个企事业单位。地理范围在10m~1km。传输速率在( C)以上。P10
A.1.5Mbps B.2Mbps C.1Mbps D.10Mbps
17 (多选) 决定局域网 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有:(ABC )。 P12
A.网络拓扑 B.传输介质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局域网传输协议
18 (多选) 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距离可分为(ACD )。P10
A.局域网 B.互联网 C.广域网 D.城域网
19 (多选) 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ABD )。P20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端到端交换 D.分组交换
20 (单选) 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与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执行( A)的系统。P16
A.数据通信 B.线路通信 C.单工通信 D.双工通信
21 (单选) (C )是将组成字符的各个比特按顺序逐位地在信道上传输。 P18
A.并行传输 B.基带传输 C.串行传输 D.频带传输
22 (多选) 通信的目的是信息传输。那么,通信的三要素是( ABC)。 P16
A.信源 B.载体 C.信宿 D. 信道
㈢ 配置路由器试题...实在是没财富了...QAQ
211.70.248.0 211.70.248.1 211.70.248.30 211.70.248.31 255.255.255.224
*.*.*.32 *.*.*.33 *.*.*.62 *.*.*.63 255.255.255.224
*.*.*.64 *.*.*.65 *.*.*.94 *.*.*.95 255.255.255.224
*.*.*.96 *.*.*.97 *.*.*.126 *.*.*.127 255.255.255.224
*.*.*.128 *.*.*.129 *.*.*.158 *.*.*.159 255.255.255.224
㈣ 路由器、路由表试题
N1 5 E
N2 2 C
N3 8 C
N4 3 E
N6 4 C
N8 4 E
N9 3 C
------------
说明:
上面是解答,原因如下:
路由器自己有路由表,在收到路由更新后会将收到的路由信息和本地的路由表进行比较:
1. 如果新发的路由信息原路由表中无,于是添加,如此处的N1,N3,N4
2. 如果新发的路由信息原路由表中已有,则比较管理距离(AD):
1)、如果新路由信息中AD比原有AD大,则不进行更新,如此处的N2
2)、如果新路由信息中AD比原有AD小,则进行更新,如N6
3. 依次比较完所有的新路由信息后,就更新完了路由表,如上所示
希望对你有用!,祝你好运!
㈤ 计算机网络试题(就一道)
RIP路由协议及工作原理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的一个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RIP协议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 Vector Algorithms,DVA)的。它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文档见RFC1058、RFC1723。它是一个用于路由器和主机间交换路由信息的距离向量协议,目前最新的版本为v4,也就是RIPv4。
至于上面所说到的“内部网关协议”,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的 INTERNET 网被组成一系列的自治系统,各自治系统通过一个核心路由器连到主干网上。而一个自治系统往往对应一个组织实体(比如一个公司或大学)内部的网络与路由器集合。每个自治系统都有自己的路由技术,对不同的自治系统路由技术是不相同的。用于自治系统间接口上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简称EGP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而用于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简称 IGP。内部网关与外部网关协议不同,外部路由协议只有一个,而内部路由器协议则是一族。各内部路由器协议的区别在于距离制式(distance metric, 即距离度量标准)不同,和路由刷新算法不同。RIP协议是最广泛使用的IGP类协议之一,着名的路径刷新程序Routed便是根据RIP实现的。RIP协议被设计用于使用同种技术的中型网络,因此适应于大多数的校园网和使用速率变化不是很大的连续线的地区性网络。对于更复杂的环境,一般不使用RIP协议。
1. RIP工作原理
RIP协议是基于Bellham-Ford(距离向量)算法,此算法1969年被用于计算机路由选择,正式协议首先是由Xerox于1970年开发的,当时是作为Xerox的“Networking Services(NXS)”协议族的一部分。由于RIP实现简单,迅速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关键作用是用于网络的互连,每个路由器与两个以上的实际网络相连,负责在这些网络之间转发数据报。在讨论 IP 进行选路和对报文进行转发时,我们总是假设路由器包含了正确的路由,而且路由器可以利用 ICMP 重定向机制来要求与之相连的主机更改路由。但在实际情况下,IP 进行选路之前必须先通过某种方法获取正确的路由表。在小型的、变化缓慢的互连网络中,管理者可以用手工方式来建立和更改路由表。而在大型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人工更新的办法慢得不能接受。这就需要自动更新路由表的方法,即所谓的动态路由协议,RIP协议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
在路由实现时,RIP作为一个系统长驻进程(daemon)而存在于路由器中,负责从网络系统的其它路由器接收路由信息,从而对本地IP层路由表作动态的维护,保证IP层发送报文时选择正确的路由。同时负责广播本路由器的路由信息,通知相邻路由器作相应的修改。RIP协议处于UDP协议的上层,RIP所接收的路由信息都封装在UDP协议的数据报中,RIP在520号UDP端口上接收来自远程路由器的路由修改信息,并对本地的路由表做相应的修改,同时通知其它路由器。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全局路由的有效。
RIP路由协议用“更新(UNPDATES)”和“请求(REQUESTS)”这两种分组来传输信息的。每个具有RIP协议功能的路由器每隔30秒用UDP520端口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机器广播更新信息。更新信息反映了该路由器所有的路由选择信息数据库。路由选择信息数据库的每个条目由“局域网上能达到的IP地址”和“与该网络的距离”两部分组成。请求信息用于寻找网络上能发出RIP报文的其他设备。
RIP用“路程段数”(即“跳数”)作为网络距离的尺度。每个路由器在给相邻路由器发出路由信息时,都会给每个路径加上内部距离。在如图9-31中,路由器3直接和网络C相连。当它向路由器2通告网络142.10.0.0的路径时,它把跳数增加1。与之相似,路由器2把跳数增加到“2”,且通告路径给路由器1,则路由器2和路由器1与路由器3所在网络142.10.0.0的距离分别是1跳、2跳
㈥ 宽带ip网络考试试题路由器交换结构的交换方式有哪些
高性能路由器交换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吞吐量,报文丢失率,报文延时,缓冲空间和实现的复杂性等。1.交换结构的实现 从实现手段来看,交换芯片一般有两种实现方式:Crossbar方式和共享内存方式。Crossbar方式相当于一个开关阵列,入口数据通过自寻路方式到达出口,当然还需要周边的控制部件对寻路方式进行设置。而共享内存芯片则像一个功能单一的CPU,有控制部件和寄存器部件,控制部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控制算法来操作寄存器。相对来说,共享内存方式实现起来更为复杂。 交换芯片对于外部接口的处理方式也有两种:不包括接口功能,或者将接口功能集成在交换芯片内。2.构造大型路由器交换结构 共享存储和共享介质的方法受访存时间的影响,吞吐量受限。空分结构对吞吐量没有特殊的制约,影响规模扩展的是一些物理因素,例如引脚的数目,电路的密度等。但是随之出现的互连复杂性,功耗以及可靠性,可维护性等问题复杂。为了提高Crossbar结构的吞吐量,需要解决HOL阻塞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实现的复杂性。 一般认为,实现T比特及其以上的交换性能只靠扩大规模和增大尺寸是很难做到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将一组交换模块互连,通过小型的交换模块互连实现更高性能的交换结构。3.容错和可靠性 通过对关键部件的冗余备份来实现,在路由器中,报文路由和缓冲结构是关键部件。除了冗余,还要考虑故障的检测,隔离和恢复。4.多播的支持 新闻,商业数据,音频,视频信息的分发和多方会议等新型应用或服务具有多播特性,要求路由器支持多播。在基于共享介质和分布式输出缓冲交换结构中,多播支持非常自然,可以通过广播发送和输出接口过滤的方法实现。但是需要附加的控制逻辑,有两种方法,一是对报文进行复制,这样需要更多存储空间;而是从同一个存储位置多次读取一个报文,这要求控制逻辑将报文在存储体内保存较长时间,直到送到所有多播接口。 在Crossbar交换结构中实现多播并不复杂。但是会带来问题。在基于输入缓冲的Crossbar交换结构中,将到达的报文从一个接口广播到多个接口非常简单,但是会加剧输入缓冲区的HOL阻塞问题。缓解此问题要增加缓冲控制的复杂性。但是,如果采用报文复制方法,会降低交换结构的有效吞吐量。还有其他一些方法,提高多播转发性能,这是业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5.缓冲区管理和QoS IP电话,视频会议以及其他一些关键应用要求路由器交换结构提供优先级支持。这些应用对绝对时延和延迟变化(即抖动)非常敏感。这可以通过划分优先级来实现。例如,在输出缓冲交换结构中,每个输出端口一般有多个缓冲区,每个缓冲区与一个QoS级别的数据相对应。这些缓冲区可以是物理上彼此分离的缓冲区,也可能是一个物理缓冲区逻辑划分的结果。 缓冲区管理包括输入端口的报文丢弃策略和输出端口的报文调度策略。IP路由器中的缓冲区管理涉及时间(报文调度)和空间(报文丢弃)两个方面。不同QoS级别的报文在时空二维的差异分别表现为转发时延和丢弃优先级。6.定长和变长报文 报文通过背板进行交换时可以作为长度可变报文,或者分割为定长的信元,到输出端口再重新组装。由于变长会影响交换性能,所以高性能路由器一般都采用信元模式进行交换。原因:如果将时间均分成一个个时槽,在每个时槽结束的时候,所有的输出和输入会同时空闲,调度器将检查那些等待通过交换开关的报文。然后,选择一种配置,决定在下一个时槽哪些输入和哪些输出互连。这种做法很容易在连接间实现公平性,不会饿死输入或输出,维持Crossbar交换开关的高效利用。7.报文延时控制 输入阻塞和输出阻塞都会造成报文延时不可预测。有两种方法可以克服这个问题:优先级方法和提高加速比的方法。8.大容量交换芯片的实现 对于CPU,Intel已经有了2GHz以上的微处理器。在交换芯片产品方面,Vitesse也推出了160G容量的芯片。杰尔系统面向城域和核心网络推出了OC-768C的交换芯片。2003年9月,Vitesse推出业界首个时隙交换的340G交换芯片VSC9195。9.波长交换和IP路由的综合
㈦ 关于华为路由器的一个试题
回答这个问题要理解一下出题人的心理,其实这也是做选择的题的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如果,分析TCP/IP过程的话,实际情况是这一题是很不严密的:
我们看题目:“路由器会怎样处理发自这台PC的数据包?”
这里没有说明是什么样的数据包,PC有可能能发送到路由的数据包邮很多种,如果是广播包路由器是有可能会有解释和响应的,如果PC的IP地址为192.168.1.X,PC也是有可能建立于路由器的通信的。
但是分析出题人的心理,这里的数据包应该是指一个需要路由转发的数据包,现在我们假设PC发出了一个需要路由转发的数据包,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实际上如果PC准备发送一个需要路由转发的数据包时,它第一步需要做的是使用ARP协议,找到网络中 192.168.2.1这个地址所对应的MAC地址。它会发送一个ARP广播包,要求网络中地址为192.168.2.1的设备进行响应,这个广播包会被同一子网内的所有设备接收,但仅仅地址为192.168.2.1的设备会响应,其它设备会直接丢弃。
因为网络中根本没有192.168.2.1这个设备,所以PC会反复发送ARP广播包,真正需要发送的数据包会卡在这一步,根本不会发送。
现在来看题目选项:A)的错误在于里面提到了网段的概念,实际上路由器根本就没有判断网段,他直接丢弃了那个ARP广播包
D)是比较贴切的描述。
㈧ 关于路由器与交换机的考试题
1至3台PC——17交换——20路由——20路由——17交换——1至3台PC
1台PC——20路由——17交换——20路由——17交换——3台PC
1台PC——20路由——20路由——17交换——17交换——3台PC
不能出现1台以上的PC直接接路由,2004只有两个固定以太网端口,又没给扩展模块,因此一个端口接对端的前提下只能直接接一台PC
㈨ 求"计算机网络原理与使用技术"试题
一、单项或多项选择题(红色标记的为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哪种交换方法实时性最好?C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线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2.下列传输介质中,哪种传输介质的抗干扰性最好? B
(A)双绞线
(B)光缆
(C)同轴电缆
(D)无线介质
3.下列说法哪些正确:B
(1) 虚电路与电路交换没有实质不同
(2) 在通信的两站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
(3) 虚电路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拆除三个阶段
(4) 虚电路的各结点不需要为每个分组作路由选择判定
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三个主要技术是: ABC
(A)拓扑结构
(B)传输介质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链路距离
5.按照路径选择算法,连接LAN的网桥通常分为A 。
(A)透明网桥
(B)协议转换网桥
(C)源路径选择透明网桥
(D)源路径选择网桥
6.在Web的Client/Server工作环境中, 起着控制的作用。 B
(A)Web服务器
(B)Web浏览器
(C)HTTP协议
(D)HTML语言
7.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分组交换技术,它与X .25建议的主要关系是 。 B
(A)对X.25协议进行了扩充
(B)对X.25协议进行了简化
(C)与X.25协议进无关
(D)都不是
8.在OSI/RM中,一个层N与它之上的N+1层的关系是什么? A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把从第N接收的信息添一个报头
(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9.两个不同计算机类型能通信,如果: ABC
(A)它们符合OSI/RM
(B)它们都使用TCP/IP
(C)它们都使用兼容的协议组
(D)它们一个是WINDOWS,一个是UNIX工作站
10.域名与下面哪个一一对应? B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网络
(D)以上都不是
11.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
(A)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解析IP地址为主机名
12.以下哪个IP地址属于C类地址?BC
(A)10.2.3.4
(B)202.38.214.2
(C)192.38.214.2
(D)224.38.214.2
13.下列哪些分段可能是数据长度为336字节的IP数据报的分段? AD
(A)数据长度=320,偏移=0,M标志=1
(B)数据长度=320,偏移=0,M标志=0
(C)数据长度=16,偏移=320,M标志=0
(D)数据长度=16,偏移=40,M标志=0
14.WWW服务器把信息组织成 。 B
(A)集中网页
(B)分布式超文本/超媒体
(C)关系数据库
(D)主页
15.网络的配置主要是安装和配置 。 D
(A)用户
(B)IP地址
(C)网卡
(D)协议
16.无论是SLIP还是PPP协议都是 协议。 D
(A)物理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
17.在计算机网络中 只隔离冲突,但不隔离广播。 C
(A)中继器
(B)路由器
(C)网桥
(D)网关
18.当相邻高层的实体把 传到低层实体后,被低层实体视为 。 D
(A)IDU,PDU
(B)PDU,IDU
(C)IDU,SDU
(D)PDU,SDU
19.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了 等四大特性。 ABCD
(A)机械(B)功能 (C)电气(D)过程
20.任何一层的报文由 组成。 AD
(A)报头
(B)协议
(C)数据报
(D)上一个相邻高层的实体的数据
21.描述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 。 D
(A)报文
(B)分组
(C)数据报
(D)帧
22.下述哪个选择正确地描述了OSI/RM的分层次序。C
(A)PH、DL、T、N、P、S、A
(B)PH、DL、N、T、P、S、A
(C)PH、DL、N、T、S、P、A
(D)DL、PH、T、N、P、S、A
23.在载波侦听与总线访问方法上,CSMA/CD类似------CSMA协议。 A
(A)1-坚持式
(B)P-坚持式
(C)非坚持式
(D)都不是
24.路由器通过 层进行网络互连。 D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运输层
(D)网络层
25.下面 网络技术最适合多媒体通信的需求。 C
(A)X.25
(B)ISDN
(C)ATM
(D)帧中继
26.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____。 ABC
(A)总线型
(B)星型
(C)环型
(D)不规则型
27.下列哪种交换方法最有效地使用网络带宽? A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线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28.数据通信中,利用编码来进行差错控制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 AB
(A)自动重发请求ARQ
(B)前向纠错FEC
(C)混合纠错HEC
(D)纠错编码
29.OSI/RM的三个主要概念是: C
(A)architecture、model、switch
(B)subnet、layer、primitives
(C)services、interface、protocol
(D)WAN、MAN、LAN
30.决定HDLC帧类型的字段是: C
(A)A字段
(B)B字段
(C)C字段
(D)F字段
二、(本题12分)三个网络经网桥B和路由器RT互连在一起,如图1所示。若主机S向主机T发送数据。主机S发送数据帧F1,经路由器RT后变成F2,再经过网桥B达到主机T后变成F3。在每个数据帧中,包含有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那么请根据这四个地址在帧中的实际位置,用图中所给定的地址将它们标识在数据帧F1 、F2、和F3中。
F1
F2
F3
三、(本题12分)如图2所示的是TCP连接管理有限状态机。图中客户端的状态变换用实线,服务器端的状态变换用虚线。请以 事件/动作 的形式,直接在图中的粗实线和虚线上标出其状态变换的条件(本题答案做在试题卷上)。
四、(本题16分)请根据图3所示的网络,描述使用RIP协议时路由表的建立过程(注:只要给出各路由器在建立路由表的过程中使用的路由表)。
路由表样板:
㈩ 【计算机网络考题】一个网段划分为3个子网,并用2个路由器把它们连接起来,怎么分配IP
c类子网划分,划分三个子网的话,根据要求那么必须划分4个子网,那么每个子网可划分62主机,四个子网IP是192.168.1.1,192.168.1.64,192.168.1.128,192.168.1.192。主路由子网掩码255.255.25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