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 » 无线通信网络有哪些技术
扩展阅读
手机和手机怎样传送软件 2025-07-21 05:13:38

无线通信网络有哪些技术

发布时间: 2022-06-13 21:43:47

㈠ 目前最常见的”无线通信传输技术“有哪些

有WiDi,WHDI,WiHD,UWB,SmartAir等SmartAir技术是目前通信业界唯一的单天线模式千兆级无线高速传输技术。其采用多频带OFDM空口技术,TDMA的低延时调度技术,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混合自动重传HARQ等高级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到达1Gbps的传输速率。工作在3.1GHz~10.6GHz频段,500MHz带宽通道,符合FCC频谱规定,范围是20米之内,可穿透空心墙,并且延迟小于1ms。SmartAir具有高带宽,低成本,低功耗,低延时,低辐射等显着优势,适合无线高清视频,多媒体网络和手持设备的高速互联。SmartAir可以实现和USB3.0匹配的高速传输,用单天线和单芯片便可实现千兆传输。作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一个突破口,高清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三屏合一”的需求代表了未来家庭无线互联的趋势。各便携设备之间的高速信息共享也正成为用户的紧迫需求。速率高达1Gbps的SmartAir技术支持消费者轻松构建家庭多媒体无线互连娱乐中心,即通过无线的方式将各种高清信源终端(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机顶盒等)的视频内容呈现到投影仪或高清电视等设备上

㈡ 无线通信有哪些技术

有WiDi ,WHDI,WiHD,UWB,SmartAir等

SmartAir技术是目前通信业界唯一的单天线模式千兆级无线高速传输技术。其采用多频带OFDM空口技术,TDMA的低延时调度技术,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混合自动重传HARQ等高级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到达1Gbps的传输速率。工作在3.1GHz~10.6GHz频段,500MHz带宽通道,符合FCC频谱规定,范围是20米之内,可穿透空心墙,并且延迟小于1ms。

SmartAir具有高带宽,低成本,低功耗,低延时,低辐射等显着优势,适合无线高清视频,多媒体网络和手持设备的高速互联。SmartAir可以实现和USB3.0 匹配的高速传输,用单天线和单芯片便可实现千兆传输。
作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一个突破口,高清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 “三屏合一”的需求代表了未来家庭无线互联的趋势。各便携设备之间的高速信息共享也正成为用户的紧迫需求。

速率高达1Gbps的SmartAir技术支持消费者轻松构建家庭多媒体无线互连娱乐中心,即通过无线的方式将各种高清信源终端(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机顶盒等)的视频内容呈现到投影仪或高清电视等设备上

㈢ 无线通信网络有哪些技术

当前流行的无线通信技术有Bluetooth、CDMA2000、GSM、Infrared(IR)、ISM、RFID、UMTS/3GPPw/HSDPA、UWB、WiMAXWi-Fi和ZigBee。
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适用频段、调制方式、最大作用距离、数据率和应用领域。这些无线通信技术的作用距离与数据率的关系,数据率越高,作用距离就越短。可用网络技术扩展作用距离而仍然保持数据率。

㈣ 5g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关键技术1:高频段传输。
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 3GHz 以下,这使得频谱资源十分拥挤,而在高频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可以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 5G 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
关键技术2:新型多天线传输。
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源到有源,从二维(2D)到三维(3D),从高阶 MIMO 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将有望实现频谱效率提升数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 5G 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技术3:同时同频全双工。
最近几年,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吸引了业界的注意力。利用该技术,在相同的频谱上,通信的收发双方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与传统的 TDD 和 FDD 双工方式相比,从理论上可使空口频谱效率提高1倍。
关键技术4:D2D。
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是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而基站及中继站无法移动,其网络结构在灵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关键技术5:密集网络。
在未来的 5G 通信中,无线通信网络正朝着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关键技术6:新型网络架构。
目前,LTE 接入网采用网络扁平化架构,减小了系统时延,降低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未来5G 可能采用 C-RAN 接入网架构。

㈤ 无线通信技术分为哪些种类

,一点到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微波蜂窝的无线本地接入系统(phs、pas、pacs、dect)等。短距离之内的接入技术主要有蓝牙(blue tooth)、红外线、dect、ieee802.11和共享无线接入协议(swap)/homerf等系统。继广域网(wan、wind、area network或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之后,最近人们又提出了“无线个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这一新概念将小范围应用提升至网络理论的高度。在短短的时间,wpan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新热点,wpan的研究组成立不到1上,就演变为ieee的专门工作组ieee802.5(即wpan working group,于1999年3月成立),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比较而言,blue tooth系统更具有代表性,它正根据wpan的概念向前发展。事实上,blue tooth和wpan的概念相辅相成,blue tooth已经是wpan的一个雏形。从它最初由ericsson,ibm,inter,nokia和toshiba公司作为原始发起组织而推出,1年多时间已吸引了近2000个国际上有影响的公司参与。1999年底,美国的4家公司3com,lucent,microsoft和motorola,与上述5公司一样作为blue tooth的发起组织,使它在与swap、ieee802.11等类似应用标准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前景更加明朗。为了推动blue tooth的发展,blue tooth的标准是非专利的,blue tooth已成为目前通信领域的一个新热点,预计不远的将来就可成为小范围无线多媒体通信的国际标准。总之,无线通信技术前景一片光明。

㈥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华为Hlilink协议、wifi(IEEE802.11协议)、Mesh、蓝牙、ZigBee/802.15.4协议、Thread/802.15.4协议、Z—Wave、NFC、UWB、LiFi等10大类。

各自特点如下:

1、华为Hlilink协议

兼容性好,能自动发现设备并一键链接。

2、WIFI(IEEE802.11协议)

IEEE802.11适用在区域环境下,如需要自由行动支援的办公室,能使用无线传输节省办公室成本;只需要架设一个基地台,以及在这个区域内的电子产品都安装网路卡,利用IEEE802.11无线传输技术,在没有任何连接线的情况下,资料在室内传输距离可达100公尺(无障碍可达300公尺)。

3、Mesh

网络部署快,稳定性好,但有一定延迟性,网络容量有限。

4、蓝牙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低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讯标准,以取代红外线传输距离过短、不具穿透性等问题。蓝牙的发展计划中,是将其定位为低功率、涵盖范围小的跳频RF系统,其设计适用于连结电脑与电脑、电脑与周边以及电脑与其他行动数据装置,如行动电话、呼叫器、PDA等。

5、ZigBee/802.15.4协议

安全性高,功耗低,组网能力强,容量大,但成本高,抗干扰性差,通信距离短。

6、Thread/802.15.4协议

传输安全,可靠性高,兼容性好,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7、Z—Wave协议

结构简单,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但标准不开放。

8、NFC

近场通信,与蓝牙技术类似,但传输速率和距离没有蓝牙快和远,功耗和成本低,保密性好,适用于移动支付和消费类电子。

9、UWB

抗干扰性强,速率高,带宽大,功率小,功耗低,但目前标准化争议大,发展也因此收到限制。

10、LiFi

LiFi是用可见光来实现无线通信,即利用电信号控制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且不会产生电磁干扰。

㈦ 无线个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广域网分别包含哪些无线通信技术

摘要:无线通信技术自身有很多优点,成本较低,无线通信技术不必建立物理线路,更不用大量的人力去铺设电缆,而且无线通信技术不受工业环境的限制,对抗环境的变化能力较强,故障诊断也较为容易,相对于传统的有线通信的设置与维修,无线网络的维修可以通过远程诊断完成,更加便捷;扩展性强,当网络需要扩展时,无线通信不需要扩展布线;灵活性强,无线网络不受环境地形等限制,而且在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线网络只需要做很少的调整,就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方式及技术原理: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技术自身有很多优点,成本较低,无线通信技术不必建立物理线路,更不用大量的人力去铺设电缆,而且无线通信技术不受工业环境的限制,对抗环境的变化能力较强,故障诊断也较为容易,相对于传统的有线通信的设置与维修,无线网络的维修可以通过远程诊断完成,更加便捷;扩展性强,当网络需要扩展时,无线通信不需要扩展布线;灵活性强,无线网络不受环境地形等限制,而且在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线网络只需要做很少的调整,就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各种主流无线通信技术
常见的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方式及技术分为两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

1、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短(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信双方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并且传输距离在较近的范围内,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及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有:Zig-Bee、蓝牙(Bluetooth)、无线宽带(Wi-Fi)、超宽带(UWB)和近场通信(NFC)。

(1)Zig-Bee: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而建立的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Zig-Bee来源于蜜蜂群的通信方式,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来与同伴确定食物源的方向、位置和距离等信息,从而构成了蜂群的通信网络。其特点是距离近,其通常传输距离是10-100m;低功耗,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2节5号干电池可支持1个终端工作6-24个月,甚至更长;其成本,Zig-Bee免协议费,芯片价格便宜;低速率,通Zig-Bee常工作在20-250kbps的较低速率;短时延,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等。主要适用于家庭和楼宇控制、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农业信息收集与控制、公共场所信息检测与控制、智能型标签等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2)蓝牙(Bluetooth):能够在10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通讯介质为频率在2.402GHz到2.480GHz之间的电磁波。蓝牙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络中各类数据及语音设备,如PC、拨号网络、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和高品质耳机等,实现各类设备之间随时随地进行通信。

蓝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办公环境、汽车工业、信息家电、医疗设备以及学校教育和工厂自动控制等领域,蓝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芯片大小和价格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弱。

(3)无线宽带(Wi-Fi):它是一种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Wi-Fi)技术突出的优势在于它有较广的局域网覆盖范围,其覆盖半径可达100米左右,相比于蓝牙技术,(Wi-Fi)覆盖范围较广;传输速度非常快,其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1mbps(802.11b)或者54mbps(802.11.a),适合高速数据传输的业务;无须布线,可以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地方,比如火车站、汽车站、商场、机场、图书馆、校园等地方设置‘热点’,可以通过高速线路将因特网接入上述场所。用户只需要将支持无线网络的终端设备该区域内,即可高速接入因特网;健康安全,具有WiFi功能的产品发射功率不超过100毫瓦,实际发射功率约60-70毫瓦,与手机、手持式对讲机等通讯设备相比,WiFi产品的辐射更小。

(4)超宽带(UWB):UWB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其传输距离通常在10M以内,使用1GHz以上带宽,通信速度可以达到几百兆bit/s以上,UWB的工作频段范围从3.1GHz到10.6GHz,最小工作频宽为500MHz。

其主要特点是:传输速率高;发射功率低,功耗小;保密性强;UWB通信采用调时序列,能够抗多径衰落;UWB所需要的射频和微波器件很少,可以减小系统的复杂性。由于系UWB统占用的带宽很高,UWB系统可能会干扰现有其他无线通信系统。UWB主要应用在高分辨率"较小范围"能够穿透墙壁"地面等障碍物的雷达和图像系统中。

这种装置可以用来检查楼房、桥梁、道路等工程的混凝土和沥青结构中的缺陷,以及定位地下电缆及其它管线的故障位置,也可用于疾病诊断。另外,在救援、治安防范、消防及医疗、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都大有用途。

㈧ 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根据距离可以分为哪四个网络

你好,首先物联网的特性决定了其必须采用自组网的模式,也就是mesh或者ad hoc、zigbee,其中zigbee传输速率低,耗电低、传输距离短(100米左右,大功率可达500-1000米)主要用于终端传感器数据传输,mesh和ad hoc主要用于大数据传输,区别在于mesh偏向临时固定,adhoc偏向移动

mesh和ad hoc 根据无线调制方式来看,国内目前主要用的是wifi mesh(例如strix的mesh设备)和cofdm mesh(例如winet无线智能宽带网络),前者利用的是wifi技术速率可达几百兆,频率主要用2.4G和5.8G,使用全向天线距离大概3-5公里。cofdm调制的mesh速率大概几十兆,特点是传输速率比较稳定、延迟小,适合传输视频以及实时性较高的数据,使用全向天线距离大概5-10km

除了以上无线通信技术以外,还有gps定位、rfid射频识别等无线通信技术

㈨ 无线通信有哪些方向

目前在物联网应用服务中使用较广泛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802.11(Wi-Fi)和ZigBee技术。同时也诞生出还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距无线技术标准,它们分别是:短距通信(NFC)、超宽频(Ultra WideBand)、GPS、WiMedia、无线1394与DECT等。

蓝牙技术: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连接通信或功能性操作。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 ISM频段,提供最高24Mbps的传输速率和300m的传输离。

Wi-Fi技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Wi-Fi速率最高可达11Mb/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在普通用户的覆盖范围方面却略胜一筹,因为wifi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接入互联网络。

ZigBee技术:主要应用在近距离范围之内并且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 ZigBee可以说是蓝牙的同宗兄弟,应用跳频技术,也使用2.4 GHz波段。与蓝牙技术相比较,ZigBee传输速率较慢、使用更简单、它所具有的优势是可以比蓝牙更好地支持消费电子、游戏、仪器和家庭楼宇自动化应用。人们将ZigBee技术用于传感器网络、工业监控、家庭监控、安全系统和玩具等领域。

IrDA技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是第一个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PAN)的技术。 IrDA的优点主要集中在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所以红外通信成本费用较低。并且还具有移动通信所需的小体积、低功耗、连接更方便、简单易用的特点。另外,红外线发射角度幅度较小,传输安全性相对较高。

NFC技术:由NOKIA、Philips、和Sony主推的一种类似于RFID(非接触式射频识别)的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技术标准。和RFID不同,NFC则采用了双向的识别和连接。在20cm以内工作于13.56MHz频率范围。

UWB技术:超宽带技术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较宽。 UWB可以利用低复杂度、低功耗发射/接收机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