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 » 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网络原理
扩展阅读
苹果电脑这么显示桌面 2025-07-19 05:38:48

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网络原理

发布时间: 2022-06-22 14:02:59

❶ 无线电通讯原理是什么

1、无线通信是利用电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简单讲,无线通信是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电子信号从发射器到达天线,然后天线将信号作为一系列电磁波发射到空气中,信号通过空气传播,直到它到达目标位置为止。在目标位置,另一个天线接收信号,一个接收器将它转换回电流。
2、无线电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s)是将需要传送的声音、文字、数据、图像等电信号调制在无线电波上经空间和地面传至对方的通信方式,利用无线电磁波在空间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wifi数据传输原理

wifi在无线电技术中是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度)的缩写。现在,WI-FI这个词已经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的代名词了。
使用wifi 传输数据的原理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集线器、无线网桥天线和网卡等设备便可实现无线方式上网。它是将用户发出的信息分组(包),然后转换为微波信号,实现无线局域网的各种功能
中国电信提供最优质的网络通讯服务,如需相关业务,可以直接通过电信网上营业厅或者实体营业厅查询。安徽电信竭诚为您服务。

❸ 无线通信的工作原理

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

罗杰

摩托罗拉的双向无线电通信系统于五十余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军方率先采用,让军人在行动时以无线电对讲机彼此通话,当时的手机称为步话机(walkie-talkies)。

双向无线电在军方使用非常普遍,在无电话线路的地区,军方人员就采用无线电。在今天,无线电已经广泛地用于保安、公共服务和公用事业,以及商业和个人等用途。

双向无线电的主要优点是直接点对点,不须任何基本设施,只要双方调到相同的频率,便可彼此通话。

双向无线电通信的原理

双向无线电对讲机是用于发射和接收语音信息。每一部双向无线电对讲机包含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受器、一个麦克风和一个扩音器、一条天线和一组电源。手提式双向无线通讯以电池为电源,而车装式无线电可使用汽车的电源。

用户对着麦克风说话,语音信号即转换为电子信号。此信号经发射器处理放大为无线电信号,再传送至天线,由天线把无线电信号发射至空中。

受信方的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把此信号送到接收器。接收器将此无线电信号转变为原来的语音,再由无线电对讲机的扩音器放出来,此时就可听见原来的信息。

简单的双向无线电系统

两部以上的无线电对讲机彼此“对话”时,它们必须在同一个频率上运作。在单一频率单工系统,每位无线电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发射或接收信息。这与电话系统不同,电话是双工系统,可以同时发言和聆听。

因而,用户在发话前,必须注意无线电系统的频道是否开放。

高效率双向无线电通信步骤

如果所有无线电用户都遵守下列规则,就可达成高效率的双向无线电通信。

1.不打断其它用户的发言。随时注意频道上的通话情形。大部份双向无线电对机上都有一个监听按钮。压下此按钮便可听到频道上的通话情形。发送前频道必须是空白的。

2.把对讲机维持在垂直位置,扩音器??麦克风维持在嘴巴正前方三寸处。

3.发话时,对着麦克风缓慢地、清楚地说话。长话短说,才不会霸占语音频道太久。

噪音抑制

噪音抑制是指降低、抑制或消除无用的无线电信号或噪声,让它们不会从扩音器传出来。无线电对讲机所出现的背景噪声是未使用噪音抑制的结果。大部份无线电对讲机都配备噪音抑制模式(载波抑制或编码抑制)和抑制水准的选择开关或按钮。

载波抑制和编码抑制

载波抑制在不发射时防止噪声自扩音器出来,因而属于安静的备用作业。

编码抑制让无线电以编码方式只听到他们所要的信息。换言之,它过滤了转往特定无线电用户以外的所有其它信息,只有编码相同的无线电对讲机在编码模式下才能听到所发的信号。编码抑制分为PL(Private Line专用线路)的单音编码抑制和DPL(Digital Private Line 数字化专用线路)的数字化编码抑制两种。

大部份无线电对讲机都配备一个监听按钮,让客户取消噪音抑制、解除编码抑制模式。压下此按钮时,扩音器即传出频道上的所有语音通话。以相同的频率而以不同的抑制编码通话时,发话前必须先聆听、确定频道上无其它语音通话。否则,同时发话会破坏已经在进行中的通话。 PL和DPL编码噪音抑制系统

单音编码抑制系统使用次音频,可使用42种不同的单音编码。数字化编码抑制系统的功能和单音编码抑制系统相同,但可使用84种不同的数字编码,不使用音频来“开启”扩音器。

虽然这些系统都称为“专用线路”,但实际上不具保密功能。如果用户遵守规律,多少还有点隐密性,但任何用户接听时,都可以在频率上听见。因而,用户必须了解编码抑制的效益和限制。

频率和频道

频率和频道是无线电通信中常用的术语。每一部双向无线电产品的规格上都会清楚地列出其作业频率。同时,主管机构发出的使用执照上也列出其作业的特定频率。 无线电用户增加、频谱愈来愈拥挤时,频率使用管制愈为必要。

简言而之,频道就是无线电发射和接收信息的频率。然而、频道负载是指同一频道所指定的用户数目。在无线电使用频繁的地区,频道负载可能有效地限制了可使用的频道数和客户的通话能力。

无线电对讲机可使用数条频道时,用户就可一条一条地测试,找到可以使用的空白频道。同时、可使用的频道较多时,用户群组的组织更方便。

如无线电对讲机具备PL/DPL编码噪音抑制功能,如果用户群组都具有相同的PL?DPL编码,就可加以组合,从而在同一条频道上作业。除非他们要转换频道,转到其它频率,他们就可设定在其通话小组的频率上。

涵盖范围

无线电涵盖范围指它的可能通话距离。涵盖范围视许多因素定,诸如:

■无线电对讲机的功率,即发射无线电信号的强度:1W-5W

■无线电信号所必须经过的地形:郊外/市区

■作业频率:VHF/UHF

低频率无线电涵盖的距离大于高频率。一般而言,无线电信号受各种障碍物以及空气中各种颗粒、例如水蒸气和灰尘的影响。树木、浓密的树叶、 建筑物和混凝土地板也会限制涵盖范围。总之,郊区的无线电通话距离比都市内远。

户外

一瓦特功率输出的UHF无线电在户外的涵盖范围、即在非常开阔的环境、山岗和树木等障碍物非常少时,一般可达两公里。如地形上的障碍增加,则涵盖范围缩短。

大楼建筑

在大楼建筑中,一瓦特功率输出的UHF无线电的涵盖范围可达二至二十层楼,但涵盖范围会受建筑物造形和建筑材料的影响。

❹ 网络摄像头视频信号传输原理

网络摄像头视频信号传输原理有三大类:模拟信号传输原理、数字信号传输原理和综合无线电传输原理。

  1. 模拟信号传输。属于短距离传输方式。就是将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号直接通过线缆进行传输,模拟信号是随时间变化的正玄波信号,其传输过程受导线的截面和线间电容影响,会随着传输距离的越长,信号衰减越厉害,通常只能在千米级范围内应用。

  2. 数字信号传输。属于长距离方式。就是将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号(图像信号),经过量化、采集、编码而形成视频数字编码,区别于模拟信号是数字信号是不随时间变化的脉冲编码(视频数字编码)。其特点是抗干扰性强,由于数字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数字化编码),传输、存储都变得简单和高效。可以用于计算机网络传输,距离不受限制。

  3. 综合无线电传输。是指模拟信号可以用无线电波为载体,不用导线直接从一个空间传输到所有空间或另一个空间。数字信号也是如此,可以使用无线电波为载体,将数字信号,从一个空间传输到所有空间或专门的空间。他们的传输距离视无线电波功率大小和频率高低而定。

❺ 无线通信的原理是什么

您好,无线通信是利用电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简单讲,无线通信是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谢谢。

❻ 短距离无线通信 1. 数字数据应该怎样传输 2. 信道容量和什么相关 3. 复用技术有哪些

一、数据信号数字传输的概念及特点

在数字信道中传输数据信号称为数据信号的数字传输,简称位数字数据传输。所位数字信

道就是通过对语声信号进行 PCM 处 理后的数字化语声信号的多路复用信道。

数字数据传输主要有下述两个优点:

(1)传输质量高,由于数据信号本身就是数字信号,直接或经过复用即可在数字信道上传

输,无需经过调制和解调变换,另外, 用数字传输的方法可以通过再生中继传输,无噪声积累

,这都是 将导致数据传输质量都大大提高。

(2)信道传输效率高,一个话路道传输速率可为 64 kbit/s 的数据,较低速率的数据可

通过时分复用到 64 kbit/s ,占用一个话路的速率来传输,显然这比采用调制解调的传输方式

的传输效率高。

二、数字数据传输的实现方式

1 、同步方式

这里的“同步”时值数据终端设备 DTE 发出的数据信号和待接入的 PCM 信道的始终是相

互同步的。采用这种方式可实现同步时分复用,能充分利用 PCM 信道的传输量,这种同步传

输方式的缺点是,由于所有的 DTE 都处于受控的从属地位,数据传输系统的灵活性较差。

2 、异步方式

如果 DTE 发出数据信号的始终与 PCM 信道时钟是异步的, 即没有相互控制关系,则成

为异步方式。异步传输方式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代码变化的取样法和脉冲塞入调整法。

这种实现方式较简单、灵活,但出书效率低,不能充分利用 PCM 信道的传输量,并会使传

输信号有较大的时间抖动。

三、数字数据的时分复用 —TDM

1 、时分复用的概念及复用方式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在传输过程中一般拆用多路复用的传输方式。所位多路复用九十多

个信号在同一条信道上传输。所位时分就是用不同的时间段来去分布同信源的信号。

数字数据传输中的时分复用九十将多个低速的数据流合并成高速的数据流,而后在一条信

道上传输。

根据旋转开关在低速信道上停留时间的长短 , 可以把 TDM 分为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两种

方式。比特交织服用又称按字复用。再高数数据信号集合帧里,没送完一个低速信道的一个字

符,在送下一个低速信道的字符。

2 、数字数据传输的包封复用方式

在数字数据传输中, CCITT( 现为 ITU-T) 颁布了 X.50 建议和 X.51 建议来规范将用户

数据流复用成 64bit/s 的复用信号包封方法。 其中 X.50 建议规定采用 6+2 的包封格式,

X.50 建议规范是采用 8+2 的包封格式,其两种包封格式如图 3-86 所示。

由于目前的 PCM 通信系统是以 8 比特位传输单位 , 因此 , 采用 6+2 包封格式形成的复

用帧更易于与现用的 PCM 数字通信系统配合 , 有利于实现 , 所以 , 当前国际上较多采用

X.50 的 6+2 包封复用。

四、数字数据传输的构成

数字数据传输系统构成示意图如图 3-87 所示。从信号传输等方面看主要包括本地传输系

统和交叉连接与服用两个部分。

1 、本地传输系统

本地传输系统是指从用户终端至本地句之间的数字传输系统, 即通常所称的用户环路传输

系统。

DSU 是 DTE 与用户线路的接口设备。 DSU 完成数据信息的包封、线路信号的形成、发送

与接收、定时信号的提取与形成以及各项接口控制功能等。

经包封以后再降速率调整为 64bit/s 以下的四种承载速率中的一 种,及 3.2bit/s ,

64bit/s , 12.8bit/s 或 64bit/s 之一送往线路传输。

经线路传输后送与本地句内的用户线路终结设备,图中记作 OCU (局内信道单元)以及它

的公共控制部分 OCUCOM 。 OCU 完成与用户新路的接口、发送与接收线路信号, OCUCOM 完成

用户线路信号与局内信号的相互转换。为了便于转接,不论用户线路的承载速率是 3.2bit/s

, 64bit/s , 12.8bit/s 或 64bit/s 中的哪一种速率,在局内经 OCUCOM 统一转换成

64bit/s 的通用信号 DSO ,图 3-89 所示 12.8bit/s 的线路承载速率信号转换成 64bit/s 的

通用信号 DSO 的示意图。

2 、交叉连接和服用

由 OCUCOM 输出的具有填充数据包封的 64bit/s 的通用信号 DSO 送入交叉连接系统,或

者相互间进行交叉连接或一点到多点多分支联接,即可送入道复用器 DO-MUX 的输入端。经交

叉连接后送入 DO-MUX 输入端的信号仍然是 64bit/s 的通用信号 DSO , DO-MUX 的作用时取

出填充的包封并实施多路复用,复用合成后 即为 PCM 的 64bit/s 的零次群数据流,即

64bit/s 的多路复用信号,其 DO-MUX 信号变换示意图如图 3-90 所示。从通用信号中取出 5

个吸 纳共同的数据包封的一个,并与其他的信道取出的包封组合合成, 就能实现 5 个信道

的多路复用,如图 3-87 所示,第二及服用就是将 DO-MUX 输出的 64bit/s 的零次群信号送入

01-MUX 进行多路复用, 复用后即为一次群速率 2.048bit/s ,即可送于局间数字传输线路。

信道容量:根据信道的统计特性是否随时间变化分为: ①恒参信道(平稳信道):信道的统计特性不随时间变化。卫星通信信道在某种意义下可以近似为恒参信道。 ②随参信道(非平稳信道):信道的统计特性随时间变化。如短波通信中,其信道可看成随参信道 信道容量是信道的一个参数,反映了信道所能传输的最大信息量,其大小与信源无关。对不同的输入概率分布,互信息一定存在最大值。我们将这个最大值定义为信道的容量。一但转移概率矩阵确定以后,信道容量也完全确定了。尽管信道容量的定义涉及到输入概率分布,但信道容量的数值与输入概率分布无关。我们将不同的输入概率分布称为试验信源,对不同的试验信源,互信息也不同。其中必有一个试验信源使互信息达到最大。这个最大值就是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有时也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可传输的二进制位的位数(称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位速率),以位/秒(b/s)形式予以表示,简记为bps。
复用技术:复用技术是指一种在传输路径上综合多路信道,然后恢复原机制或解除终端各信道复用技术的过程。复用技术基本实现过程如下所示: 频分复用(FDM) ― 载波带宽被划分为多种不同频带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可以并行传送一路信号。FDM 用于模拟传输过程。 时分复用(TDM) ― 在交互时间间隔内在同一信道上传送多路信号。TDM 广泛用于数字传输过程。 码分复用(CDM) ― 每个信道作为编码信道实现位传输(特定脉冲序列)。这种编码传输方式通过传输唯一的时间系列短脉冲完成,但在较长的位时间中则采用时间片断替代。每个信道,都有各自的代码,并可以在同一光纤上进行传输以及异步解除复用。 波分复用(WDM) ― 在一根光纤上使用不同的波长同时传送多路光波信号。WDM 用于光纤信道。WDM 与 FDM 基于相同原理但是它应用于光纤信道上的光波传输过程。 粗波分复用(CWDM) - WDM 的扩张。每根光纤传送4到8种波长,甚至更多。应用于中型网络系统(区域或城域网) 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 - WDM 的扩展。典型的 DWDM 系统支持8种或以上波长。显现系统支持上百种波长。

❼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概念

优点 :

“低功耗蓝牙”模式下实现了低功耗,覆盖范围增强,最大范围可超过100米。支持复杂网络:针对一对一连接最优化,并支持星形拓扑的一对多连接等。

智能连接:增加设置设备间连接频率的支持,Ipv6网络支持。

较高安全性:使用AES-128 CCM加密算法进行数据包加密和认证。蓝牙模块体积很小,便于集成。

可以建立临时性的对等连接(Ad-hoc Connection):根据蓝牙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可分为主设备(Master)与从设备(Slave)。

缺点:

蓝牙的各个版本不兼容,组网能力差;网络节点少,不适合多点布控。

(7)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网络原理扩展阅读
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

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无线电空中接口(Radio Air Interface),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3C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

简单的说,一种利用低功率无线电在各种3C设备间彼此传输数据的技术。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使用IEEE802.11协议。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有力地推动着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络的发展。

❽ 无线传输的方式及原理

也是使用tcp/ip协议通信传输网络,和有线网大同小异,只是传输介质不同,有线使用铜线介质传输,无线使用无线电波传输,这样无线电有频率和波段,大多数咱们使用的无线路由器WiFi都是2.4G或5G 波段的信号传输。

与有线传输相比,无线传输具有许多优点。或许最重要的是,它更灵活。无线信号可以从一个发射器发出到许多接收器而不需要电缆。所有无线信号都是随电磁波通过空气传输的,电磁波是由电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组成的能量波。
在无线通信中频谱包括了9khz到300000Ghz之间的频率。每一种无线服务都与某一个无线频谱区域相关联。无线信号也是源于沿着导体传输的电流。电子信号从发射器到达天线,然后天线将信号作为一系列电磁波发射到空气中。
信号通过空气传播,直到它到达目标位置为止。在目标位置,另一个天线接收信号,一个接收器将它转换回电流。接收和发送信号都需要天线,天线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信号的传播中由于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响,无线信号会沿着许多不同的路径到达其目的地,形成多径信号。
无线通信原理——基本原理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简单讲,无线通信是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
1,无线频谱
所有无线信号都是随电磁波通过空气传输的,电磁波是由电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组成的能量波。声音和光是电磁波得两个例子。无线频谱(也就是说,用于广播、蜂窝电话以及卫星传输的波)中的波是不可见也不可听的——至少在接收器进行解码之前是这样的。
“无线频谱”是用于远程通信的电磁波连续体,这些波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波长。无线频谱包括了9khz到300 000Ghz之间的频率。每一种无线服务都与某一个无线频谱区域相关联。例如,AM广播涉及无线通信波谱的低端频率,使用535到1605khz之间的频率。
当然,通过空气传播的信号不一定会保留在一个国家内。因此,全世界的国家就无线远程通信标准达成协议是非常重要的。ITU就是管理机构,它确定了国际无线服务的标准,包括频率分配、无线电设备使用的信号传输和协议、无线传输及接收设备、卫星轨道等。如果政府和公司不遵守ITU标准,那么在制造无线设备的国家之外就可能无法使用它们。
2,无线传输的特征
虽然有线信号和无线信号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包括协议和编码的使用——但是空气的本质使得无线传输与有线传输有很大的不同。
正如有线信号一样,无线信号也是源于沿着导体传输的电流。电子信号从发射器到达天线,然后天线将信号作为一系列电磁波发射到空气中。信号通过空气传播,直到它到达目标位置为止。在目标位置,另一个天线接收信号,一个接收器将它转换回电流。
3,天线
每一种无线服务都需要专门设计的天线。服务的规范决定了天线的功率输出、频率及辐射图。
无线信号传输中的一个重要考虑是天线可以将信号传输的距离,同时还使信号能够足够强,能够被接收机清晰地解释。无线传输的一个简单原则是,较强的信号将传输的比较弱的信号更远。
正确的天线位置对于确保无线系统的最佳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用于远程信号传输的天线经常都安装在塔上或者高层的顶部。从高处发射信号确保了更少的障碍和更好的信号接收。
4,信号传播
在理想情况下,无线信号直接在从发射器到预期接收器的一条直线中传播。这种传播被称为“视线”(Line Of Sight,LOS),它使用很少的能量,并且可以接收到非常清晰的信号。不过,因为空气是无制导介质,而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路径并不是很清晰,所以无线信号通常不会沿着一条直线传播。当一个障碍物挡住了信号的路线时,信号可能会绕过该物体、被该物体吸收,也可能发生以下任何一种现象:发射、衍射或者散射。物体的几何形状决定了将发生这三种现象中的那一种。
(1)反射、衍射和散射
无线信号传输中的“反射”与其他电磁波(如光或声音)的反射没有什么不同。波遇到一个障碍物并反射——或者弹回——到其来源。对于尺寸大于信号平均波长的物体,无线信号将会弹回。例如,考虑一下微波炉。因为微波的平均波长小于1毫米,所以一旦发出微波,它们就会在微波炉的内壁(通常至少有15cm长)上反射。究竟哪些物体会导致无线信号反射取决于信号的波长。在无线LAN中,可能使用波长在1~10米之间的信号,因此这些物体包括墙壁、地板天花板及地面。
在“衍射”中,无线信号在遇到一个障碍物时将分解为次级波。次级波继续在它们分解的方向上传播。如果能够看到衍射的无线电信号,则会发现它们在障碍物周围弯曲。带有锐边的物体——包括墙壁和桌子的角——会导致衍射。
“散射”就是信号在许多不同方向上扩散或反射。散射发生在一个无线信号遇到尺寸比信号的波长更小的物体时。散射还与无线信号遇到的表面的粗糙度有关。表面也粗糙,信号在遇到该表面是就越容易散射。在户外,树木会路标都会导致移动电话信号的散射。
另外,环境状况(如雾、雨、雪)也可能导致反射、散射和衍射
(2)多路径信号
由于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响,无线信号会沿着许多不同的路径到达其目的地。这样的信号被称为“多路径信号”。多路径信号的产生并不取决于信号是如何发出的。它们可能从来源开始在许多方向上以相同的辐射强度,也可能从来源开始主要在一个方向上辐射。不过,一旦发出了信号,由于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响,它们就将沿着许多路径传播。
无线信号的多路径性质既是一个优点又是一个缺点。一方面,因为信号在障碍物上反射,所以它们更可能到达目的地。在办公楼这样的环境中,无线服务依赖于信号在墙壁、天花板、地板以及家具上的反射,这样最终才能到达目的地。
多路径信号传输的缺点是因为它的不同路径,多路径信号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不同距离上传播。因此,同一个信号的多个实例将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器,导致衰落和延时。
5,固定和移动
每一种无线通信都属于以下两个类别之一:固定或移动。在“固定”无线系统中,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是不变的。传输天线将它的能量直接对准接收器天线,因此,就有更多的能量用于该信号。对于必须跨越很长的距离或者复杂地形的情况,固定的无线连接比铺设电缆更经济。
不过,并非所有通信都适用固定无线。例如,移动用户不能使用要求他们保留在一个位置来接收一个信号的服务。相反,移动电话、寻呼、无线LAN以及 其它许多服务都在使用“移动”无线系统。在移动无线系统中,接收器可以位于发射器特定范围内部的任何地方。这就允许接收器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同时还继续接受信号。
具体的数据传输原理是一样的:数据是0和1 任何复杂的数据都是通过0和1表达出来的 比如说 发送 您好 两个字 还原成最本质的数据就是一串0和1混在一起的数字 而0和1对于物理层来说 就是两种状态 所以理论上 任何能表示两种状态的物理现象并且可以传播的都可以用于传输数据 包括光 电 电磁波等等

比如说 可以用灯灭表示0 灯亮表示1 那我在远处对着你恍恍手电筒就完成了一次无线传输。
而对于日常用到的无线传输 采用的是电磁波的方式
电磁波的传输原理大概是:电流流过导体时 会对周围产生电磁波 而导体在电磁波环境中 会产生电流
这样 我这边用一根铁棍 两边接上电 然后控制铁棍中的电流 就会在空间中产生一定规律的电磁波 而对应的 另一方在我产生的电磁波的范围内 放另一根铁棍 这根铁棍里就会产生有规律的电流 这样就完成了物理层面上最基本的两种状态的表达 从而传输了数据。
通常我们管这样的铁棍叫做天线

❾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华为Hlilink协议、WIFI(IEEE802.11协议)、Mesh、蓝牙、ZigBee/802.15.4协议、Thread/802.15.4协议、Z—Wave、NFC、UWB、LiFi等10大类。

各自特点如下:

1、华为Hlilink协议

兼容性好,能自动发现设备并一键链接。

2、WIFI(IEEE802.11协议)

IEEE802.11适用在区域环境下,如需要自由行动支援的办公室,能使用无线传输节省办公室成本;只需要架设一个基地台,以及在这个区域内的电子产品都安装网路卡,利用IEEE802.11无线传输技术,在没有任何连接线的情况下,资料在室内传输距离可达100公尺(无障碍可达300公尺)。

3、Mesh

网络部署快,稳定性好,但有一定延迟性,网络容量有限。

4、蓝牙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低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讯标准,以取代红外线传输距离过短、不具穿透性等问题。蓝牙的发展计划中,是将其定位为低功率、涵盖范围小的跳频RF系统,其设计适用于连结电脑与电脑、电脑与周边以及电脑与其他行动数据装置,如行动电话、呼叫器、PDA等。

5、ZigBee/802.15.4协议

安全性高,功耗低,组网能力强,容量大,但成本高,抗干扰性差,通信距离短。

6、Thread/802.15.4协议

传输安全,可靠性高,兼容性好,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7、Z—Wave协议

结构简单,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但标准不开放。

8、NFC

近场通信,与蓝牙技术类似,但传输速率和距离没有蓝牙快和远,功耗和成本低,保密性好,适用于移动支付和消费类电子。

9、UWB

抗干扰性强,速率高,带宽大,功率小,功耗低,但目前标准化争议大,发展也因此收到限制。

10、LiFi

LiFi是用可见光来实现无线通信,即利用电信号控制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且不会产生电磁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