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家指出,黑客攻击免费WiFi,其技术门槛之低、操作之简便让人惊出冷汗,因此消费者免费上网必须谨慎。
随着我国公共场所免费WiFi的不断增多,蹭个网、转个账、淘个宝等,成为不少网民的习惯动作。然而,由于免费WiFi存在路由器和网络漏洞,也成为黑客攻击的对象,导致网民个人隐私泄露、网银被盗等案例时有发生。
利用简单技术,盗窃个人信息
北京锒先生用手机通过公共WiFi登陆一家网上银行,一小时后他的银行资金被17次转账或取现,损失3.4万元;陈先生在南京一酒店住宿时,连接不设密码的WiFi打了一晚上手机游戏,天亮时发现游戏账号里的装备全部消失……
近期,石家庄、扬州、大连等地连续发生网民财产损失案件。尽管当事人不同、上网地点不同,但其财产损失的原因相似,都是连接免费的WiFi。
网络专家指出,免费的WiFi很容易受到黑客攻击,个人隐私泄露是大概率事件,而网民对此却一无所知。“此类案件反映了当事人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和防范技巧缺失。”艾媒咨询CEO张毅说,餐饮店、酒店、咖啡厅等普通商家是WiFi的高风险区。“一根网线加一台无线路由器组成的免费WiFi,往往‘后门’大开,没有安全防范设置,这为黑客打开了方便之门。”
某公司移动安全实验室工程师陈湘玲介绍,在公共场所接入免费WiFi的安全风险包括用户的社交软件账号、密码被劫持和恶意利用;手机或电脑中的文件及照片等个人信息泄露;用户网银和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资金被盗刷等。根据2014年猎豹免费WiFi对全国8万个公共WiFi热点进行的抽样调查,有21%的公共热点存在风险,其中绝大多数WiFi热点加密方式不安全,包括黑客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侦听到该局域网内的数据通讯,如账号、密码、个人信息等。
公共WiFi,黑客如影随形
在某公司的WiFi风险实验室,陈湘玲向记者演示了黑客最常见的三大“阴招”。
域名劫持。在实验室,记者用手机连上了一个不设密码的WiFi后,输入正确的工商银行网站,跳出的网页却是个与之相似度很高的山寨钓鱼网站。
陈湘玲说,在当前的WiFi环境下,她可以进入无线路由器的管理后台,并对域名系统进行修改。当记者输入工行网址时,服务器直接把IP跳到她设置的工行钓鱼网站。
钓鱼WiFi。陈湘玲说,黑客往往选择在繁华商业区构建一个不加密的WiFi,并把WiFi的名字起为“CMCC”、“KFC”等众所周知的热点名称,引诱网民“上钩”。
值得关注的是,架设一个钓鱼虚假WiFi毫不费力。网络专家说,黑客只要把一个3G网卡插入到巴掌大的便携迷你无线路由器,就能释放WiFi信号。设置好无线路由和网络共享后,黑客“就能喝着咖啡守株待兔了。”
ARP(地址解析协议)欺骗。陈湘玲和记者各自用手机连接了同一个WiFi,记者登陆了自己的新浪微博开始浏览,陈湘玲则在其手机上打开了一款黑客软件。记者看到,该黑客软件很快就进入路由器的WEB管理界面,并将记者的手机信息读取出来。
陈湘玲在其手机上发出一条微博测试,不到5秒钟,记者手机上就显示了这条“新微博”。“这意味着,你在手机上的所有操作我都能一览无余。这样的会话劫持软件在网上可以轻易下载。”陈湘玲说。
增强风险意识,防范信息泄露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当前免费WiFi服务的接入标准不一,市场缺乏规范,安全隐患明显。一些公共WiFi热点无需办理任何手续,也没有安全检查措施,政府监管相对滞后,亟待引起重视。“通信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公共WiFi的准入和审批备案制度,以保障用户信息和资金安全”,张毅说。
金山毒霸安全中心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网民不清楚公共场所接入免费WiFi存在安全隐患。记者在广州街头随机采访发现,多数网民不知道如何识别钓鱼网站以及防范黑客攻击。专家建议,用户登录公共WiFi时,一是不要盲目地“见网就连”,防止钓鱼的虚假WiFi;二是不要进行网购和网银操作,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有的用户习惯于WiFi开关设置在打开状态,这会导致手机自动连接,存在很大风险。”陈湘玲说。
张毅表示,当用户发现账户被劫持后,应在第一时间退出账户,随后退出WiFi。如果直接退网而不先退出账户,缓存的网络数据则不会被清空,将导致黑客可以继续操控用户。
2. 手机连接公共wifi安全吗
手机连接公共wifi是不安全的。
因为通常商家通过普通路由器进行网络覆盖,设置密码并公开密码。极个别商家会设置无密码直接进行连接,但同时用户传输的数据很容易被同网络的黑客监听窃取。
商用WiFi会在连接网络之前会跳转到账号登录页,要求输入手机号码,并通过短信验证下发上网账号密码。这一过程商家会记录用户的手机号码,可能导致二次广告推销行为,存在一定的信息泄漏风险。
连接公共wifi的介绍:
黑客会通过模仿商家店名,进行创建免费WiFi网络进行监听与分析,并通过访问虚拟网站取用户的支付账号和密码。还可能利用手机系统漏洞、应用程序漏洞等直接获取用户的账号密码信息,意味着公共场所的WiFi接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不少不法分子,通过免费的公开WiFi进行钓鱼,获取蹭网者的个人社交信息,如手机、QQ、微信等社交通讯录。之后明目张胆地编造各种理由,对蹭网者的周边亲友进行诈骗,诱导汇款等。
3. 公共场所连网安全吗谁知道
不要在公共场合就试着连接wifi。
wifi上网的安全隐患一直都是存在的。为了保证手机安全上网最好的条件就是不要随便开启wifi。有的人有点贪图小便宜,或者是好奇,就会不自觉地开启手机上的wifi,试着去蹭网,一旦连接上了不安全的网络或者黑客进攻的网络,就有可能丢失一些珍贵的隐私信息和账号信息哦。
尽量选择政府或者企业提供的免费wifi。
在一些火车站,高铁站,广场,当地政府,或者电信企业会推出免费的wifi账号,供人们使用。不是说使用这些wifi网络就没有安全隐患了,只是这些公众账号的危险性要小很多。所以尽量选择这样的wifi。
4. 免费WiFi有哪些安全隐患
免费WiFi有这些安全隐患:个人信息泄露、被大数据圈钱、被无线WiFi“褥羊毛”、利用免费WiFi犯罪等。这些安全隐患不仅针对普通使用者,还囊括了一些商家。下面我就详细说说关于免费WiFi的事。
首先得了解什么是WiFi:网络-WiFi
如何规避风险的建议
第一,在点击网站前要注意站点开头,有“http”和“https”两种。而以“https”开头的是安全性更高的网站。然后,要定期进行浏览器的更新。最新版的会加进更完善的安全防护对策。另外,在无法确定连上的WiFi的安全性的时候,如果你没能找到可以确保安全性的无线网,那就最好不要用。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保护,及时清除金融数据,最好不在公共WiFi状态下使用金融功能。(针对个人)
第二,各地应对所辖区域内的公众WiFi进行有效管理,利用路由监管技术,通过认证技术实现实名上网,同时在接入网络时发送安全通告。(针对政府)
第三,对WiFi提供者的经营场所进行管理可借鉴对网吧管理规定,在有线网络时代,网吧是提供上网的服务场所,那么在无线网络时代,对公众通过WiFi形式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也应该进行管理。(针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