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
电脑无线传输数据跟蓝牙是差不多的,读懂蓝牙无线传输技术就知道是回事了。
所谓蓝牙( Bluetooth )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终端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为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SIG组织于1999年7月26日推出了蓝牙技术规范1.0版本,可以实现10米内设备之间的无线互联,传输速度大概为1MB/秒,利用2.4GHz的ISM(工业、科学、医学)频带,在其上设立79个带宽为1MHz的信道,用每秒钟切换1600次的频率、滚齿方式的频谱扩散技术来实现电波的收发.简而言之,蓝牙技术就是采用低能耗无线电通信技术来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从而将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数码相机、手机、家电等,使用无线微波的方式将它们连成一个微形无线局域网,多个局域网之间也可以互连,从而方便快速地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通信。
② wifi数据传输原理
wifi在无线电技术中是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度)的缩写。现在,WI-FI这个词已经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的代名词了。
使用wifi 传输数据的原理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集线器、无线网桥天线和网卡等设备便可实现无线方式上网。它是将用户发出的信息分组(包),然后转换为微波信号,实现无线局域网的各种功能
中国电信提供最优质的网络通讯服务,如需相关业务,可以直接通过电信网上营业厅或者实体营业厅查询。安徽电信竭诚为您服务。
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和网络计算的新时代等4个阶段。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连接多个终端,组成一个远程联机系统。只有中心计算机具有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将多台计算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这里的多台计算机都有自主处理能力,不存在主从关系。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的特点是计算机互连,并具有统一的体系结构,遵守统一的国际标准化协议,这样可以使不同的计算机方便地互连在一起。
网络计算机的新时代的特点是网络的发展和应用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计算机已经进入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每台计算机必须以某种形式连网,并共享信息或协同工作,否则就无法充分发挥其效用。
④ 无线电技术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能传输声音、文字、数据和图像等。与有线电通信相比,不需要架设传输线路,不受通信距离限制,机动性好,建立迅速。无线电的传输质量不稳定,信号易受干扰或易被截获,保密性差。
⑤ 要一份无线电比赛总结!!!急!!!
自己还要修改一下
我校无线电测向代表队于2007年4月代表龙泉驿区参加成都市首届中学生综合运动会无线电测向比赛。因为这是我区第一次参加这项运动的比赛,我校在训练上只能依靠自己摸索。在体育教师的精心训练下,在全体参赛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代表队共有两名队员取得了个人第六名的成绩(共有二十一支队伍,189名运动员参赛)。这个成绩不是很令人满意。回过头想想,也许我们能够做得更好。我们的教训具体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不够充分。我校在接到参加比赛的通知时,已经是三月份。当我们把参加的人员名单定下来时,已经是三月二十号了 。这给我们的压力是很大的 。
2.间隙发报寻找电台训练得过于晚。在无线电测向的训练中,如果让学生找一台一直在发信号的电台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当电台像比赛一样间隙发信号,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在比赛中,是五个电台在循环发信号,每一个电台只发一分钟,这就不好确定电台离你大概有多远,比如我队取得第六名那位同学,找五个电台总用时三十一分钟,但有一个电台她就找了十分钟左右,因为当他找到那台电台的大体位置时,该电台停止发信号,只好在那里等电台下一次的信号。所以,我区明年要参加这一项比赛的学校要较早的练习学生找循环发报的电台。这对能否取得好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3.不熟悉比赛的场地。我们是在比赛前一天的下午四点过到达比赛场地的,由于时间较短,队员不可能有很长的时间来熟悉场地,这让我们在比赛中吃了很大的亏。我建议明年参加的学校可以提前一到两天的时间去熟悉比赛场地。
我的总结就在这里。明年要参加的学校有什么不解之处可于我们联系,希望我们的经验和教训能为你们取得好的成绩助一臂之力!
⑥ 无线电通信需要哪些基本技术
无线通信包含内容很多,不知你具体关注哪方面。一般来说无线通信包括陆地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等,大家常用的是陆地移动通信,就是我们使用的手机。
如果特定指陆地移动通信,其需要的基本技术有:
1、无线传播原理:介绍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方式、传播模型、传播损耗等;
2、数字通信原理:介绍数字通信基本知识,如通信系统组成,基带传输、载波传输、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多址方式、抗干扰技术等;
3、具体制式相关技术原理:如3G、4G技术,市面上比较多的介绍WCDMA(3G),LTE(4G)书籍,会介绍这些制式的组网原理,关键技术,网络优化技术等。具体制式通信网络的建设或研发,是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实际工作关注焦点,也是学习无线通信知识的重点。学习1、2的内容是为了更好的学习3。
⑦ 无线网络协议802.11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简要介绍一下WIFI6技术
大的来说,经历来6代,但是在Wi-Fi 5时代实际上还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wave1阶段和wave2阶段,Wi-Fi 6是2017年的。
⑧ 无线局域网微波技术介绍
微波的发展是与无线通信的发展是分不开的。1901年马克尼使用800KHz中波信号进行了从英国到北美纽芬兰的世界上第一次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波的通信试验,开创了人类无线通信的新纪元。无线通信初期,人们使用长波及中波来通信。
20世纪20年代初人们发现了短波通信,直到20世纪60年代卫星通信的兴起,它一直是国际远距离通信的主要手段,并且对目前的应急和军事通信仍然很重要。
用于空间传输的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其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无线电波可以按照频率或波长来分类和命名。我们把频率高于300MHz的电磁波称为微波。由于各波段的传播特性各异,因此,可以用于不同的通信系统。例如,中波主要沿地面传播,绕射能力强,适用于广播和海上通信。而短波具有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适用于环球通信。超短波和微波的绕射能力较差,可作为视距或超视距中继通信。
微波的发展历史(一)
微波通信是二十世纪50年代的产物。由于其通信的容量大而投资费用省(约占电缆投资的五分之一),建设速度快,抗灾能力强等优点而取得迅速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产生了传输频带较宽,性能较稳定的微波通信,成为长距离大容量地面干线无线传输的主要手段,模拟调频传输容量高达2700路,也可同时传输高质量的彩色电视,而后逐步进入中容量乃至大容量数字微波传输。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频率选择性色散衰落对数字微波传输中断影响的发现以及一系列自适应衰落对抗技术与高状态调制与检测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微波传输产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特别应该指出的是80年代至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整套高速多状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解调技术与信号处理及信号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现今的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全数字HDTV传输,通用高速有线/无线的接入,乃至高质量的磁性记录等诸多领域的信号设计和信号的处理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外发达国家的微波中继通信在长途通信网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0%以上。据统计美国为66%,日本为50%,法国为54%。我国自1956年从东德引进第一套微波通信设备以来,经过仿制和自发研制过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在京津之间的同轴电缆全部断裂的情况下,六个微波通道全部安然无恙。九十年代的长江中下游的特大洪灾中,微波通信又一次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在当今世界的通信革命中,微波通信仍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通信手段之一。
卫星通信方面,从1945年克拉克提出三颗对地球同步的卫星可覆盖全球的设想以来,卫星通信真正成为现实经历了20年左右的时间。先是诸多低轨卫星的试验,而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成功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距地球高度约1600km的人造地球卫星,实现了对地球的通信,这是卫星通信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65年4月6日发射的“晨鸟”(EarlyBird)号静止卫星标志着卫星通信真正进入了实际商用阶段,并纳入了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卫星组织INTELSAT的第一代卫星系统IS-I。GEO商用卫星通信以INTELSAT卫星系统为典型,从1965年IS-I以来,至今正式商用的卫星系统历经八代12种,目前正在研制第九代卫星系统IS-IX,预计2001年发射
⑨ 无线的WIFI相关简述
全称Wireless Fidelity。802.11b有时也被错误地标为Wi-Fi,实际上Wi-Fi是无线局域网联盟(WLANA)的一个商标,该商标仅保障使用该商标的商品互相之间可以合作,与标准本身实际上没有关系。但是后来人们逐渐习惯用WIFI来称呼802.11b协议。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离也很长,同时也与已有的各种802.11 DSSS设备兼容。笔记本电脑技术——迅驰技术就是基于该标准的。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该技术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该频段在2012年尚属没用许可的无线频段。其在2012年可使用的标准有两个,分别是IEEE802.11G和IEEE802.11b。该技术由于有着自身的优点,因此受到厂商的青睐。 IEEE([美国]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802.11b无线网络规范是IEEE 802.11网络规范的变种,最高带宽为11 Mbps,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带宽可调整为5.5Mbps、2Mbps和1Mbps,带宽的自动调整,有效地保障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米,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为76米到122米,方便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的成本更低。
802.11a
802.11a采用5.8GHz工作频段,采用OFDM调制技术,传输速率达54Mbps。
802.11g
802.11g采用2.4GHz工作频谱,当传输速率在20Mbps以下时,在物理层采用802.11b相同的DSSS技术和CCK技术,当传输速率超过20Mbps时,在物理层使用802.11a相同的OFDM技术。 802.11n将MIMO(多入多出)与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而应用的MIMO OFDM技术,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也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由2012年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高到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在覆盖范围方面,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过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可以动态调整波束,覆盖范围更大。在兼容性方面,802.11n采用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技术,它是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件平台,使得不同系统的基站和终端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的不同软件实现互通和兼容,因此,802.11n可以向前后兼容,而且可以实现WLAN与无线广域网络的结合,比如3G。
无线相关专业术语: 1. European radio messaging system (ERMES)
欧洲无线电信息系统,欧洲无线发报系统 2. cellular phone
蜂巢式无线电话 3. cordless telephone--first generation (CT-1)
第一代无线电话 4. cordless phone
室内无线电话 5. cordless telephone--second generation (CT-2)
第二代无线电话 6. enhanced GPRS
增强型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7.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通用无线包业务 8. phone, cordless
室内无线电话 9. phone, cellular
蜂巢式无线电话 10. personal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PWT)
个人无线远程通信 11. radio wave
无线电波 12. radio resources management entity (RRME)
无线资源管理组织,无线资源管理机构 13. transceiver cable
无线收发机电缆,收发器电缆 14. wireless message format
无线信息格式,无线报文格式 15. wireless local loop (WLL)
无线本地环[路] 16. wireless drops
无线分接,无线分支,无线引入 17. wireless cable
无线电缆 18. wireless access point
无线接入点 19. wireless LAN
无线区域性网络 20. wireless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