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的电磁波基本上只能直线传播,衍射现象很微弱。雨天、雾天对无线电波的吸收、散射影响是比较大的, 雨天的衰减主要是由于雨点所引起的电波散射和吸收作用,雾天里对无线电波的吸收比散射更起主要作用。
自然界天气变化莫测,大风、寒潮、雷电、雨、台风、高温、霜冻、冰雹、大雾、雪等变化无穷,而无线通讯在某种条件下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雷电和暴雨影响比较大,其他天气对微波通讯影响不大。
一、雷电
无线通讯属于电子通讯范畴,雷电对于电子设备有着强大的摧毁力,无线通讯由于天线架设位置比较高,所以必须要做好设备防雷,一般情况下被雷击中的概率一般会极低,即便某个建筑物被雷击中,也是之中了大楼的避雷针,强大的电流会在瞬间流入地下,在无线设备上会产生感应电压,通过射频防雷器将电流泻入地下。基带电缆也会受到一些影响,通过安装网络防雷器,卸掉基带电缆的瞬间高电压。
二、暴雨
当电波穿过降雨的区域时,雨滴会对电波产生吸收和散射,故而造成衰减。雨衰的大小与雨滴半径与波长的比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雨滴的半径则与降雨率有关。实测结果表明雨滴的半径约在0.025cm~0.3cm之间,但无线电波长越接近此波长时,雨衰值越大。雨衰对电波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吸收衰减,大部分表现为热损耗。2.4Ghz 的波长为12.5厘米左右,3.5Ghz的波长为8.3厘米, 5.8Ghz的波长为5.5厘米左右,在Ku波段(11G~12Ghz)内电波的波长在2.5cm左右,从上述波长中可以看出,Ku波段雨衰的大小与雨滴的物理模型比较接近受影响最大,其他频率的雨衰我们一般根据实验结果估算为 40公里6dbi ,采用高增益天线和高发射功率是抵抗雨衰的有效手段。无线通讯要求信号的净增益储备,一般2.4Ghz 要求必须达到10dbi以上,5.8Ghz必须达到15dbi以上,我们在设计无线链路时一般会把净增益储备设计到30dbi以上,即便有暴雨减去6dbi的损耗,系统得增益储备还在20dbi以上,所以无线通讯系统不会受到雨天的影响。
2. 无线网是怎样做到信号穿墙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无线信号是利用电磁波频率的变化进行传播的,而电磁波是一种非常规的物质,电磁波可以利用有形的导电体进行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如果电磁波的波长够长,电磁波就可以越过障碍物依旧继续传播。和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确实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人们再也不会为有线网络的局限性烦恼,可以更加自由的实现无线信息的传输,无线网络的灵活性为人们带来了更丰富多姿的生活。
如果想要家里的WiFi信号更好一些,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路由器的摆放位置,增加信号的穿墙能力,让路由器和手机电脑等接收设备之间的障碍物更少一些。至于通过增强电磁波的波长改变信号的穿墙能力,最好还是不要任性而为,毕竟电磁波的辐射很容易对人体产生伤害。
3. WiFi信号是什么波
是电磁波。
随着智能手机飞速的发展,除了带动手机周边产业链发展之外,还有就是带动手机数据的发展。无线上网除了可以运用无线上网数据之外,还有就是运用 wifi信号无线上网。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市面上的 Wi-Fi 除了有大家所熟悉的 2.4Ghz 信号之外,还有一个就是 5Ghz 信号,也就是为大家所知的 al-band Wi-Fi。
什么是wifi信号?其实 wifi信号 本质就是电磁波,和无线网络服务供应商一样,透过电磁波方式将信号传递到设备上,以让设备实现无线上网能力。为什么 5Ghz 信号上网能力会比 2.4Ghz 信号还来得强?相较起 2.4Ghz 的信号, 5Ghz 的信号会更好的信号穿透能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号传递到设备上。由于大量的能量用在穿透力上,长距离会导致 5Ghz 的信号慢慢衰减,也就是为什么 5Ghz 在远距离会产生信号中断的问题发生。
相较起 5Ghz,2.4Ghz 的信号穿墙能力就没有像 5Ghz 那么强,但是 2.4Ghz 的信号反射和衍射能力就会比 2.4Ghz 还来得强,也就是说 2.4Ghz 信号遇见障碍物的时候,会产生反射或者衍射,绕过障碍物直接传播。相较起 5Ghz, 2.4Ghz 的信号传递距离虽然更长,但是没有运用很多能量来穿墙,能量损失更少,所以传递的距离会更长。在较远的距离,都可以由比较稳定的上网体验。
对于有 al-band 接收能力的设备,到底要怎样选择无线上网呢?如果在比较短的距离,运用 5Ghz 上网会比较快速和流畅;比较远的地方,2.4Ghz 的上网信号会比较优秀,上网更稳定。
4. wifi信号太强对身体有影响吗
首先,我们都知道,WIFI信号属于电磁波,它其实与手机信号并无本质区别,都属于电磁波中的微波波段,一般位于800兆赫-2500兆赫的波段,目前还没有真正有力的科学依据表明它会破坏人体DNA或蛋白质结构,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通常我们把电磁波对物体的作用叫做辐射,辐射又分为电磁辐射(光,微波,WIFI信号等)和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等)。前者的能量很低,只有长时间大剂量接受(比如日光浴)才有可能对人造成伤害,即使是后者,只要注意防护,也是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电磁波根据频率不同可以分为FM信号、手机信号、WIFI信号、可见光、X射线及伽马射线等,下图为不同频率下的电磁波的通用名称,WIFI的频率为2400兆赫,它属于下图中的分米波,而毫米波、厘米波和分米波统称为微波。
电磁波频率、波长、能量及其应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WIFI信号是怎么跟人体作用的呢?WIFI信号是微波的一种,微波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为热效应。热效应主要是生物体内极性分子在微波高频电场的作用下反复快速取向转动而摩擦生热,对人体而言主要是人体中的水。WIFI信号的功率非常小,生物体组织吸收的微波能量较少,它可借助自身的热调节系统通过血液循环将吸收的微波能量(热量)散发至全身或体外。
那么,WIFI辐射对人体有害吗?我们已经知道WIFI信号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产生的热可以通过人体的调节系统恢复,因此对人体影响非常小。同时,我们可以与其他的电磁波进行对比,由于电磁波的能量与其电磁波频率成正比,可见光的频率是电磁波的20万倍左右,也就是说,同样强度下,可见光的能量是WIFI信号的辐射能量的20万倍左右,WIFI的辐射远不及光对人体的辐射。再拿WIFI信号辐射和微波炉对比,WIFI信号的频率与微波炉的电磁波频率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辐射强度上微波炉的辐射强度是WIFI信号的10万倍左右,微波炉内的辐射要远远的大于WIFI信号辐射。
可见,WIFI信号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只要不是长时间紧贴WIFI信号发生器,WIFI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指出,根据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WIFI辐射水平是国家标准的百分之一,环保部没有将其作为监管对象,也就是豁免管理。这说明管理部门同样认为WIFI信号对人是安全的。
5. wifi是电磁波吗
WIFI是电磁波,但电磁波不全是无线电波。
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辐射,波长大约在380至780纳米之间,称为可见光。只要是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
6. WiFi信号是电磁波,那WIFI信号可以凸透镜聚焦吗
不可以。
许多人应该知道光是电磁波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光实际上是指一种特殊的电磁波,因为我们眼中的视锥细胞只能感受到这种频率的电磁波,因此,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电磁波的这一部分,所以我们称之为可见光,人类看到的光只是电磁波的一小部分。WIFI信号发出的电磁波波长较长,玻璃的折射率较低。
在顶部,紫色的光在底部,那么WIFI发出的电磁波波长就更长了,大约是可见光波长的几十万倍。因此,折射角更小,如果你想在短距离内的某一点收集WIFI电磁波,你需要增加弧面的切角 增加镜面的曲率,也就是说,你需要加厚镜片。由于WIFI信号中的电磁波波长较长,如果凸透镜尺寸较小,则会发生衍射,导致电磁波直接绕过凸透镜进行传播,无法起到聚焦作用,因此需要将凸透镜的尺寸做得非常大。
7. 无线网络信号是电磁波吗
是的,WiFi是2.4GHZ载频的无线电磁波信号,跟其相同的还有微波炉和蓝牙耳机都是相同电频率,也是2.4GHZ。
.
8. wifi无线信号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吗
WiFi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 8 m/s.
故答案为:电磁波;3×10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