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潜艇作战时在水下怎样进行通信联络
潜艇在水下的通讯联络方式有两种: 一、水中通讯——利用声呐设备: 为了达到隐蔽的目的,潜艇大部分时间是在深水活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40米,而在水中高达每秒1435米。有一种水下通信声呐,它能向水中发射长短不一的声波信号,组成电报的密码,或将语言和声波相互转换来通话,它的任务是保证潜艇的集群活动或配合其它兵力通讯联络需要。 敌我识别声呐是在水下偶然发现水面或水下潜艇时,用对口令的方式判断敌我,这种声呐发出一个特殊的信号(口令)询问对方,对方若是自己的潜艇,就回答一个信号,若不是就收不到信号,即使收到也不能正确回话。水中使用声纳是严格控制的,因为容易被敌方截获。 二、在水中与外界通讯——利用无线电波 潜艇要遂行军事任务必须要与外界有安全可靠的通信方式,短波在水中不能使用,因为短波在水中衰减得太快,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采用浮标天线或浮力天线,即把天线通过一根长长的绳索施放到水面,这样潜艇在水下也可发射信号。 实际上,这样仍然存在一个潜艇自我暴露的问题,因为潜艇在远距离用短波通信,其信号本身就不保密,可能被敌方截获破译,并测出潜艇的位置,而且露出水面的浮标天线也有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可能。 目前潜艇在水下如不施放通讯浮标,是无法主动与岸上联络的,所以核潜艇只能被动地单方面接收岸上的无线电超长波信号或极长波信号,这是岸上向潜艇通信的主要方式。超长波的波长为1万到10万米,它能从空中钻入水里,在水中的衰耗比较小,穿透海水的深度最大可达30米,使水下的潜艇接收到岸上发来的电波。 极长波的波长大于10万米,几乎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对潜通信,穿透水层的深度达200米以上,即使在最大距离上也可达到水下80米左右。美国海军威斯康星州极长波通信试验基地于1972年做发射试验,一艘远在4600千米以外的大西洋水下120米处的美国黑鲹号核潜艇接收到了该台的信号。 由于超长波和极长波发射设施非常庞大,占地达数平方千米,在潜艇上不可能安装,所以只能建在陆地,对潜艇来说,超长波通信和极长波通信只是单向广播式的通信,如果潜艇要接收岸上指挥机构的指令,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频率接收。潜艇在水下接收这种长波信号的深度是依据岸上长波发射台的发射功率大小决定的。 由于极长波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少,所以通讯速度很慢。据试验,发送20个英文字母需用几十分钟时间,只能给核潜艇发送一些预先规定好的简单易懂的信号,如给弹道导弹核潜艇发送发射核弹的命令等。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把目光投向卫星对潜激光通信。激光是极高频、频段在10千千赫以上(波长3—30微米)的电磁波,通过卫星将信息发送或反射至潜艇。激光通信传输速率快,比极长波系统快几十万倍,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能量集中、保密性强和有很强的抗核破坏能力等特性。 激光通信设备可以做得轻便而经济,尤其天线小,一般天线仅几十厘米,重量不过几千克。激光通信的这些特点,可使潜艇在水下最佳安全巡航状态完成通讯任务。
‘贰’ 水下100米怎么用无线电传输图像
2.4ghz的图像传输模块就足够。射频0.5瓦特就足够传输1公里。
‘叁’ 无线局域网怎样组建
前言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第三代互联网技术(3G)等无线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一种新型的网络——无线网络使人们的网上生活变得更加自如,那种拿着笔记本电脑,在智能大厦的任意位置行走,随时随地下载资料、打印文件等早已不是电影中的情节了,在上海召开APEC会议期间,一些大型的宾馆、酒店就已经实现了无线局域网。下面我们就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无线网络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来看看不受网线限制的网络是怎样一番模样。
无线网卡目前的价格
名称:Intel Anypoint 无线网卡(USB接口)
功能:像网卡一样使用,共享上网等。
系统平台:支持Windows9X系列、Windows ME、Windows 2000、Windows XP。
联网功能:最多同时联网20台电脑。
联网距离:有门或墙阻隔可达50米,空地120米,性能稳定。
外接电源:无须外接电源。
目前售价:350元人民币一对(两张网卡)
红外局域网组建实战
利用红外线作为传输手段的局域网络主要应用在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便于移动的终端设备上,目前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和掌上电脑都装有红外线传输设备,其最高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15.2kbps,传输距离一般在5米以内。
我们现在有两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掌上电脑,现在要在它们之间组建一个局域网络:
第一步:安装红外设备
一般Windows中都带有红外设备的驱动程序,系统会自动为检测到红外设备安装驱动程序,我们在控制面板中可以找到红外线图标。
第二步:设置红外设备
在控制面板中打开红外设备控制窗口,在选项标签下勾选启动红外线通讯,这时可以看到在状态栏里红外线图标开始红绿交替闪烁,表示红外设备已经开始工作。另外在选项标签下可以设置红外线搜索的速率和传输速率。
第三步:验证连接
在启动终端设备的红外设备后,将两台电脑的红外设备相对(注意并不是紧贴在一起),这时红外设备会提示发现新设备,并验证连接。
第四步:发送和接受文件
进入“我的电脑”中的“红外线接收者”,在这里显示连接的计算机的名称,我们可以在这里发送和接收文件。
由于红外传输在方向性的传输速率上的限制,所以目前大多应用于一些移动设备的网络连接上,主要的应用类型也只是网络连接。
组建办公室无线局域网
网络是现代办公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线网络在布线和改动方面存在弱点,使一些需要经常变动网络的办公室感到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以无线网络替代有线网络。下面将安装一个具有多台PC机和笔记本电脑,通过ADSL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无线计算机局域网络。
一、办公无线局域网原理
建立无线局域网络,实际上是把高速因特网联接到一个既能向终端发送无线电信号,又能联接到其他单独设备的设备上。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可分为两类:无中心对等式结构和有中心结构。无中心无线局域网要求网中任意两点均可直接通信。采用这种结构的网络一般使用公用广播信道,而信道接入控制(MAC)协议多采用载波监测多址接入(CSMA)类型的多址接入协议。在有中心拓扑结构中,要求一个无线站点充当中心站,所有站点对网络的访问均由中心站控制,也就是在网络中采取了桥接器。其中前者费用较低,而后者由于需要购买昂贵的中心控制设备,所以费用较高,但整个网络可以通过中心控制设备进行管理,诸如接入网络设备的身份验证,内部流量和服务质量控制等。我们下面要建设的网络,采用无中心结构,利用一台PC机作为服务器接入互联网。
二、安装步骤
第一步:安装无线网络服务器
安装设置作为服务器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给该计算机加装两块网卡,其中一块普通网卡用于连接ADSL设备,另一块为无线网卡(带宽为11M),用来连接局域网内的其他计算机,如果局域网的范围比较大,可以为无线网卡加装专门的天线,无线网卡的安装方法与安装其他硬件无异,你所做的就是把网卡插到PCI插槽内,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Windows将提示找到一个新硬件,提示你指出网卡驱动程序所在的位置。无线网络包中有一张光盘,上面有所需要的驱动程序和其他适用的工具。
第二步:配置网络服务
为该计算机配置NAT(网络地址转换)服务、DHCP(自动寻址)服务以及DNS(域名服务),具体设置在这里从略。
第三步:安装联网终端
在终端上安装无线网卡和驱动程序。这些设备既可以是PC机、笔记本,也可以是网络打印机、PDA等。
第四步:登录
启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并选择登录网络,可以测试局域网是否畅通。
到这里,一个简单的无线局域网就已经组建完成了。应该指出,网络技术的选择并不限定于无线网络和常规网络之间。把一个节点联接到有线网络中,或者把无线网络工作站增加到网络中,这两种技术都是非常常见的。事实上,在中等规模企业中,多数可能是几个无线节点添加到传统网络里。一般无线网络所能涵盖的范围取决于环境的开放与否,若不加外接天线,其范围约在视野所及之处250M,若属半开放性空间,有障碍物,则为35~50M,当然若加上外接天线,则距离可更大。
参考资料:http://arch.pconline.com.cn/pce/soft/lan/jywzj/10207/77118_2.html
‘肆’ 怎么才能让海上也有网络信号
简单说,网络信号其实就是数字化的信号被规律的发送,而发送需要载体就有线传输,不需要载体而在所有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就是无线电。无线电的具体发现发明和管理情况请见网络的无线电词条。
地球是一个赤道半径稍微大一些两极稍微小一些的球形,地球的尺寸很大,有线传输虽然也可以,穿越大洋的海底电缆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但影响范围太小成本太高。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有损耗,只能传播到一定距离和范围,无线电传输的时候是以发射源点为半径进行传播,传播半径是能量消耗到无法识别的距离。距离地面越近可以传播的距离越短,所以要建立信号发射塔基站。基站的发射天线越高能量越大,发射半径和信号传播半径越大。能建立一个通天高塔覆盖地球吗?目前成本上和技术上都很难实现,所以用卫星来作为网络数据信号的发射源点就成为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因此原来铱星计划、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定位系统和那些同步轨道上大量数据通信卫星、军事卫星等纷纷出现。为了避免信号源乱动需要固定卫星的位置,而位置又有限所以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定位点就成为稀奇资源,需要国际协调管理。
管理办法具体参见 网络的 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管理 词条
其中,卫星频率和轨道分配应遵守的国际法规,主要包括联合国《外层空间宣言》、《外层空间条约》、《国际电信联盟组织法》、《国际电信联盟公约》及ITU《无线电规则》、《程序规则》、《建议书》等。根据国际法规,各国拥有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活动的权利;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必须平等、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应采用有效的干扰控制机制以充分利用频率和轨道资源。卫星资源管理法规是协调、分配和使用卫星资源的基本依据和准则,包括国际法规和国家法规两大部分。遵循这些法规,是合理有序管理卫星资源的必要前提。
中国的卫星资源管理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卫星网络空间电台管理规定》、《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等。
现在当我们和海上船舶、岛屿上的船员、亲人通话或收发邮件、浏览对方的网页微博的时候,觉得这一切都习以为常,但这是通过百年来大量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达到的。
简单总结一下,先有人发现了无线电波,然后人们掌握并开始利用,进而发现传输距离的不足,找到初步的增高天线加大功率的办法克服了一定距离的网络信号传输。再进一步找到大气层的特殊电离层做反射面解决了断续无稳定的传输,接下来技术突破实现卫星方式竖起足够覆盖半个地球的超级天线。然后找到使超级天线稳定的同步轨道。各国制定好天线使用频率和位置。才能给大家通信。
‘伍’ wifi信号能从水下传出来么
wifi信号不能从水下传出来。
1、水对无线电波衰减能力远大于空气,何况海水导电能力比水强,对无线电波衰减能力更强;
2、WiFi工作频率为2.4GHz,属特高频微波范围,波长为分米级。而水做为较高频率的无线电波传输介质损耗很大。只有极低频率的长波、超长波,才被水下无线通讯使用。如用它做为潜水艇之间的通讯工具;
3、若水下设备的通讯距离很短,可通过实地试验测试结果,验证是否满足应用需求,再想法调整通讯距离,达到利用它的目的。
(5)水下无线电信号网络搭建扩展阅读
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Wi-Fi上网,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实际上就是把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就如在开头为大家介绍的一样。
使用无线路由器供支持其技术的相关电脑,手机,平板等接收。手机如果有Wi-Fi功能的话,在有Wi-Fi无线信号的时候就可以不通过移动联通的网络上网,省掉了流量费。
‘陆’ 自制无线电信号塔
看你想在什么地方架设了,如果是城区不太好办,郊区没问题啊,最好是在HAM的承包地里,或是取得无委会的支持。
祝玩得高兴,vy 73!
‘柒’ 请问各位海底与地面之间的无线通信用什么方式好有没有现成的设备
超长波( 1万公里到1千公里)极低频ELF(30—300Hz)和特长波(1千公里到100公里)音频VF(300—3KMz)由于波长频率低,在地下和水中传播衰减比其它波段都小,所以能够在水下很好的传播,在海上导航和水下通信中较常用,但缺点是需要大型天线,设备很昂贵。
甚长波(100公里到10公里 )甚低频VLF(3KMz---30KMz)传播衰减比音频小,传播稳定,且透入海水能力较强。
上述两种无线信号收发设备,多用于潜艇通信、水下信号传感、远洋导航等领域,在民用领域尚不多见。请您具体说明使用场所和目的,我将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推荐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请告知海区大概位置、测试深度,及基本海况和数据流量状况。
哈哈,这样的深度,不建议采用无线电数据传输,一是成本高,需要购买信号调制及收发设备,二是传输距离短,没必要。采用传统导线传输,布线方便,且在短距离内信号衰减更小,我相信应该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捌’ 无线网组建问题
组建无线网络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低预算的wi-fi网络已经是非常地流行了,但是它们并不是现在仅有的一种无线网络类型。实际上,如果从价格方面考虑的话,从不到100美元到几百万美元的无线网络有几十种。为了能在无线网络中达到最佳性能,有必要了解一些在wi-fi和非wi-fi无线网络中都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设备太多
对于无线网络来说,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通常会有非常多的无线设备。在安装无线装备之前,通过一个专业的站点调查就可以很容易的避免这个问题。不幸的是,好像大多数网络工程师都这样认为:如果他们能够安装一个wi-fi网络,那么其规则对于其他无线网络来说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就会试图自己来安装这些设备。 问题是在一个区域内可以放置多少个设备?这对于特定类型的无线设备来说是非常讲究的。ds-11直接扩频网络(direct spread spectrum network)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ds-11网络一共有11个可用的信道。因此,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仿佛就是只要各个网络不在同一个信道上,在这样的一个区域内你就可以使用11个不同的网络而不会相互产生干扰。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在扩频网络概念的背后,使用多个信道实际上是要尽可能地增加可用的带宽,并且要增加其安全性。在一个ds-11网络中,因为每个ds-11设备都是使用多个信道, 所以为了避免在这些频率相互干扰,只能形成3个无线网络。
但是,ds-11并不是唯一的受到这种限制的技术。也许你听说过这种叫做fhss(跳频扩频——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的无线网络技术。fhss是一种和ds-11非常相似的扩频技术,它的运行频率范围为2.4到2.483ghz 。在这个范围内,总共有79个信道和78个不同的跳频序列可以使用。即使是有这么多可以使用的信道,这种类型的网络仍然限制为只有15个。
在这里得到的教训是,在安装任何无线网络硬件之前,进行一次专业的站点调查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专业的站点调查将告诉你:在这个区域内是否有其他的设备,这些设备是否会对你准备安装的设备产生干扰。 可视距离的网络
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无线网络是可视距离的网络(line-of-sight networks )。可视距离的网络既可以使用无线电信号也可以使用激光在两点之间传输数据。顾名思义,可视距离的技术要求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必须没有障碍,能够相互看得见。
在使用可视距离的网络时还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视距离的网络的天线难以调整是非常出名的。当然,通过专业人士来安装这个网络或通过购买具有自矫正机制的硬件,你可以很容易的解决这个问题。
我比较喜欢具有自矫正机制的硬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比较容易安装。可视距离的网络常常用于在两个建筑之间发射信号。这种网络的问题是:在有风的天气中,高层建筑上的天线有可能会有点摆动。虽然在每个方向上的摆动可能只有几英寸,但是这种移动足以中断无线网络的信号。但即使是建筑发生了移动,自矫正的硬件也能够保证天线能够自动对准。 记住,建筑能够移动这是众人皆知的,发射塔也能够移动。大约在九年或者十年前,我进行了一个卫星互联网接入试验。我在其他州购买了一个碟型天线。通过长时间的调试之后,我认识到无法与卫星实现清晰的无障碍的可视距离通信。为了补救此事,一个朋友从外地赶来并帮助我构建了一个大约有20英尺高的铝制发射塔。在一开始的几天中,信号工作的很正常,但是,很快就刮起了大风。虽然肉眼感觉不到天线有太多的摆动,但是随着发射塔在风中来回的摆动,信号也随着减弱。
在可视距离的网络中,维护天线之间的矫正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这只是这场战争中的一部分。考虑菲涅耳区(fresnel zone)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想象一下,如果你站在一片原野的一端,试图使用一个很大的手电筒来照亮在原野另一端的一个目标的情形。在原野另一端的光束将比手电筒宽广得多。这个例子说明了光的散射原理,也就是说光随着它的传播在不断的扩散。但是激光就不会象手电筒中的光那样有很高的散射率,但是它仍然存在这种现象。无线电信号也遵守这种规律,将随着它的传播而不断扩散。
对于可视距离的网络而言,问题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考虑到这种散射现象。我曾看见许多人看着窗外,如果他们能够看到目标就认为他们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可视距离的网络。然而,随着信号的扩散,信号的力度在减弱。如果想要接收全部信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接收天线要有一个清晰的可视距离的网络来接收全部的进站信号,而不只是部分信号。包含信号的区域就叫做菲涅耳区(fresnel zone)。
如果在这个区域内,有一个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号的模糊,那么将会由于这个物体在中间而导致部分信号力度丢失。大多数可视距离的网络信号缺少穿透这些物体的力度。这也证明了进行站点调查的重要性。 不恰当的装备
另一个导致无线网络问题的原因在于使用了不恰当的装备。在此之前,我曾经说过目前
有几十种不同的无线网络。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网络的一个原因在于不同的安装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象期望的带宽、气候、距离以及障碍物等这些东西在装备的要求中都会起作用。如果你选择了错误的准备,你的网络将不能充分地运行。
在所有装备中,最需要你考虑的一个主要部件是天线。即使你购买了恰当的无线电发射装置,并且你有一个很好的网络规划,选择很差的天线将会破坏你的所有努力。虽然本文不准备成为一个全面的指导如何选择天线的文章,但是我想在此花一点时间来稍稍讨论一下比较常见的天线类型,这只是想让你知道为什么天线的选择非常重要。
天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抛物柱面反射器天线(parabolic dish)。这种天线看起来象一个圆盘式卫星电视天线(satellite dish),常常应用于可视距离的无线网络。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这种天线的网络信号力度虽然不能穿透障碍物,但是却可以进行长距离通信。这种天线的一种变异是栅格抛物面天线(parabolic grid)。栅格抛物面天线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抛物柱面反射器天线,但是这种天线更适合于多风的环境。
另一种类型的天线是板状天线(panel)或者扇形天线(sector antenna)。这种天线的功能和抛物柱面反射器天线的功能很相似,但是看起来更象一个比萨饼的盒子。这些类型的天线接收信号的范围可以从60度变化到180度,适合于广域范围的广播。
当然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天线是全向天线(omni)。全向天线看起来象一个cb天线或者象一个在小船上使用的无线电天线。全向天线可以360度覆盖整个区域,但是所覆盖的范围只能是一个平面。这意味着信号可以从不同的方向传播过来,但是却不能上下传播。 对于全向天线这种类型来说,可供选择的天线还有平板天线(patch antenna)。平板天线是一种小的环形天线,也能够从360度进行覆盖。但是和全向天线不同的是,平板天线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平面范围内的覆盖。平板天线主要用于室内网络。 天线连接问题
但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天线的连接问题。在离开接收器之前无线信号的力度是最强的。然而,在天线电缆和接收器之间有一个圆柱形连接器(barrel connectors),并且在天线和天线电缆之间有另外一个圆柱形连接器。这种圆柱形连接器将大大减弱信号的力度,当然天线电缆甚至是天线本身都会减弱信号。
你的安装目标应该是减少信号的损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在绝对需要的时候不要使用圆柱形连接器,天线电缆的长度也要尽可能最短。在此,我还需要指出的是:通常说来,使用放大器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想法。因为放大器不仅放大了信号,同时也放大了噪声。更重要的一点是,通常情况下,与直接连接天线相比较而言,使用放大器的方法会要求你使用
多的圆柱形连接器和更长的的电缆,因而这样也将逐渐减小信号的质量。即使信号失真不是问题,一个放大的信号也常常会超出fcc(联邦通信委员会)所能够管理的信号强度的范围。
最近,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曾经遇到这样一个网络,其信号质量很差。整个网络的连接如下:无线电发射装置连接了一个放大器,在放大器的另一端连接着一个分离器和两个天线电缆,它们将信号反馈到两个很大的天线。由于这三根天线电缆、六个圆柱形连接器、两个天线以及分离器的电阻的存在,实质上这个网络并没有产生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朋友只是简单的将无线电发射装置通过一根电缆和两个圆柱形连接器直接连接到天线上。这样一来,无线电发射装置的工作情况与最初设计要求的性能相同。
‘玖’ 怎么组建无线局域网
条件1;均有无线网卡(推荐买无线USB网卡,便宜方便,)
条件2;无线路由器一个(市场价大概100多一点。)
方法;
1、打开你的无线网络连接属性--点击"无线网络配置"--再点右下角的"高级"--选中下面的“仅计算机到计算机” 和最下面的“自动连接到非首选的网络”。
2 、关闭后回到"无线网络配置"中--点击"添加"输入SSID名(你的局域网名)如"HOME",再把"数据加密"改为"已禁用"再确定。
3、进入无线网卡的属性中将IP设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其他不用输入。
(其他的计算机只须按上面的一样设置就行了,只是要将IP设为其他的,或者自动获取IP也行。)
4、在主机再右击有线网卡选“属性”,点“高级”,勾选“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来连接”。
OK了,呵呵。
(本人手打,严禁复制!否则黑你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