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 » 信号跟踪网络跟踪电位跟踪的区别
扩展阅读
移动网络故障代码10071 2025-07-21 23:37:14

信号跟踪网络跟踪电位跟踪的区别

发布时间: 2022-09-08 15:19:38

什么是电位信号与脉冲信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谢谢!

所谓脉冲信号表现在平面坐标上就是一条有无数断点的曲线,也就是说在周期性的一些地方点的极限不存在,比如锯齿波,也有电脑里用到的数字电路的信号,0,1

❷ GPS跟踪器的跟踪原理

GPS接收机可接收到可用于授时的准确至纳秒级的时间信息;用于预报未来几个月内卫星所处概略位置的预报星历;用于计算定位时所需卫星坐标的广播星历,精度为几米至几十米(各个卫星不同,随时变化);以及GPS系统信息,如卫星状况等。
GPS接收机对码的量测就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由于含有接收机卫星钟的误差及大气传播误
差,故称为伪距。对0A码测得的伪距称为UA码伪距,精度约为20米左右,对P码测得的伪距称为P码伪距,精度约为2米左右。
GPS接收机对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解码或采用其它技术,将调制在载波上的信息去掉后,就可以
恢复载波。严格而言,载波相位应被称为载波拍频相位,它是收到的受多普勒频 移影响的卫星信号载波相位与接收机本机振荡产生信号相位之差。一般在接收机钟确定的历元时刻量测,保持对卫星信号的跟踪,就可记录下相位的变化值,但开始观测时的接收机和卫星振荡器的相位初值是不知道的,起始历元的相位整数也是不知道的,即整周模糊度,只能在数据处理中作为参数解算。相位观测值的精度高至毫米,但前提是解出整周模糊度,因此只有在相对定位、并有一段连续观测值时才能使用相位观测值,而要达到优于米级的定位 精度也只能采用相位观测值。
按定位方式,GPS定位分为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差分定位)。单点定位就是根据一台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接收机位置的方式,它只能采用伪距观测量,可用于车船等的概略导航定位。相对定位(差分定位)是根据两台以上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它既可采用伪距观测量也可采用相位观测量,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均应采用相位观测值进行相对定位。
在GPS观测量中包含了卫星和接收机的钟差、大气传播延迟、多路径效应等误差,在定位计算时还要受到卫星广播星历误差的影响,在进行相对定位时大部分公共误差被抵消或削弱,因此定位精度将大大提高,双频接收机可以根据两个频率的观测量抵消大气中电离层误差的主要部分,在精度要求高,接收机间距离较远时(大气有明显差别),应选用双频接收机。
在定位观测时,若接收机相对于地球表面运动,则称为动态定位,如用于车船等概略导航定位的精度为30一100米的伪距单点定位,或用于城市车辆导航定位的米级精度的伪距差分定位,或用于测量放样等的厘米级 的相位差分定位(RTK),实时差分定位需要数据链将 两个或多个站的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到一起计算。 在定位观测时,若接收机相对于地球表面静止,则称为静态定位,在进行控制网观测时,一般均采用这种 方式由几台接收机同时观测,它能最太限度地发挥GPS的定位精度,专用于 这种目的的接收机被称为大地型接 收机,是接收机中性能最好的一类。目前,GPS已经能 够达到地壳形变观测的精度要求,IGS的常年观测台站已经能构成毫米级的全球坐标框架。
GPS系统如何组成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❸ GPS接收机芯片按部件的集成度的不同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在线等呢

我给你复制一个吧。
GPS 接收机专用芯片组技术和产品发展

分立式器件
在GPS 系统走向应用的早期,即80 年代末90年代初,虽然最早出现的模拟相关器很快被淘汰,多通道的数字信号处理开始盛行,但受限于硬件设计水平和芯片制造工艺的制约,GPS 接收机从卫星信号接收到PVT 解算输出仍至少需要七、八块芯片协同完成。由Rockwell Collins 推出的广泛应用于美军武器装备的双频MAGR 接收机(Miniature airborne GPS receiver ) ,仅L1 通道RF 前端就包含六块芯片:LNA (低噪声放大器) ASIC ,L波段ASIC(含L 波段放大、下变频到中频、固定增益的中频放大) , PLL (锁相环) ASIC ,第一IF (中频)BPF (带通滤波器) ASIC ,宽带IF ASIC(含第一IF AGC、到最终IF 的正交下变频、三电平ADC) ,外部参考频率源。由于GPS 信号跟踪和处理是一种时间紧迫型任务,要求密集的数字信号处理,典型的GPS 接收机中需要一个专用于GPS 功能的CPU 。MAGR 中基带信号处理ASIC 与微处理器也是分开的两块芯片。MAGR 中有五块专门研发的核心ASIC ,包括采用Tekt ronix 的硅双极性晶体管工艺制造的L 波段ASIC、宽带IF ASIC 和PLL ASIC ,以及采用bulk CMOS 工艺制造的频率/时间同步ASIC 和基带信号处理ASIC。

片上系统
随着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微带滤波器、声表面波(SAW) 滤波器技术的成熟和电路制作工艺的进步, GPS RF 前端集成度大大提高, 如今集成了LNA 、TCXO(温补晶振) 和滤波器的射频前端芯片已经不再罕见。对于GPS 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尽管单独的并行多通道相关器ASIC 仍占据着一定的市场, 然而集成了GPS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CPU 的基带处理器已经逐渐成为厂商主推的产品。这符合当前IC 设计的一个主流———在单个硅片上实现更为复杂的系统,即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简称SoC ,又称单系统芯片) 。SoC 将许多功能单元结合在一块芯片上,其技术优势包括成本低、尺寸小、功耗小、处理速度快、系统噪声小、设计上的弹性等。SoC 的设计数据是可重复使用和可验证的,其核心模块可以作为IP (知识产权) 的形式为其它设计者所共享。

表1 中所列各厂商芯片组均可称之为含GPS IP 的SoC 产品。其中有些厂商的GPS SoC 构成两片式GPS 接收机,由GPS射频前端完成将接收的L 波段卫星信号放大、滤波、下变频到中频和数字化等一系列任务,而由内嵌CPU 的基带处理器及其上运行的固件和软件来完成接收机的其余任务,包括并行多通道相关器、卫星信号捕获与跟踪、必要的外围接口,以至导航定位解算。由于集成了LNA 的射频前端产品性能有待于提高,在许多对相位抖动比较敏感的高端GPS 接收机中仍采用LNA 与射频前端分立的设计。另外, TCXO 和SAW 的集成也给GPS RF 前端芯片的设计制造带来了挑战。故而市场上也不乏将LNA、TCXO 或SAW 单独分离出来的三片式、四片式接收机。

以表1 中一家专业致力于GPS 接收机专用芯片、IP 和软件的美国公司SiRF Technology (瑟孚科技) 的产品为例来看射频加基带芯片集的技术进展。其主推的SiRFstar 体系结构中第一代产品SiRFstar I 集成了12 个跟踪通道。第二代的SiRF2star II 系列在SiRFstar I 基础上集成了快捕和卫星信号跟踪引擎IP (1920 个相关器,12 个通道) 、差分GPS 处理器和减小多径的硬件、在片存储器,并内嵌50MHz 的ARM7 CPU 。其中SiRFstar IIe 家族和SiRFstar II/L P 家族( 低功率版本) 配套了GSW2 模块化软件, 其数字部分GSP 具有40MPIS 处理能力,集成了高精度RTC(实时时钟)和2 个UART (异步串行通信口) , 而RF 前端GRFi 主要由片内压控振荡器和基准振荡器、中频滤波器、LNA 和数字接口等组成; SiRFstar IIt 家族则着重于把SiRFstar II 技术加入到基于多个流行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系统中,通过对系统的主处理器、存储资源和RTC 的共享把GPS 功能加到电路板上,配套的SiRFNav 软件可以较容易地配置到运行其他主应用软件的主系统上。

第三代产品SiRFstar III 体系结构包含GRF3w 射频芯片,GSP3f 数字部分和GSW3 软件,面向无线和手持LBS(基于位置的服务) 应用的要求,具有多于200,000 个等效相关器,首次定位时间更短(有辅助时为1 秒) ,灵敏度更高( - 159dBm) 。另外,SiRF 还拥有从Conexant 系统公司(即原Rockwell 公司)收购的、为Jupiter 系列GPS 接收机板配套的Zodiac GPS 芯片组。在Zodiac 2000 芯片组中射频前端CX76502 RF MCM (多芯片模块) 为双管芯单LGA 封装, RF 部分采用GaAS MESFET 技术,IF-A/D 部分则采用Conexant 的模拟CMOS 技术,内置DTCXO 和温度传感器;基带处理器CX1157712 Scorpio 为一个156 脚BGA 表面贴装芯片,采用0. 6 微米bulk CMOS 设备技术制造,内嵌AAMP2-8 微处理器,含12个GPS 通道,两个UART , DMA 控制,片内微处理器地址解码和内存定时控制,RTC 接口,提供1 PPS 和10kHz 定时信号输出。

单片式GPS 接收机
随着军用和民用对小尺寸、低功耗的不断追求,以及硬件设计水平和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2002 年开始出现将GPS 射频与数字部分集成在一起的单芯片GPS 接收机,其中产品化的单片式GPS 接收机有Motorola 的“Instant GPS”(即时GPS) 和Sony Semiconctor 的CXD2951 系列。

Motorola 于2002 年发布一款单芯片GPS 接收机“Instant GPS”,体积仅有7×7mm ,可以置于手表中,集成到几乎所有的汽车电子装置、移动电话和手持设备中。其潜在应用包括带时间和位置戳的照相机,带地图和实时导航功能的PDA ,E_911 兼容的具备紧急救助功能的蜂窝电话等。“Instant GPS”在单芯片上集成了包含GPS L1 信号捕获跟踪、数据解码、定位解算等功能的GPS 接收机,片外仅需一个SAW(振荡器可以与其他系统复用) ,其功能框图如图1 所示。采用低中频的射频结构以改进抗干扰能力,且易于与GSM 和蓝牙收发机协同工作。由于消除了苛刻的中断要求,易于与主机系统集成。基于Instant GPS MG4100 器件的FSOncore 接收机板仅有12mm×16.6mm。Motorola 新近推出的MG4200 器件在MG4100 基础上增加了允许从串行FLASH 加载自启动程序的第二个SPI 口。

图1 Motorola Instant GPS 芯片功能框图

Sony 公司于“2003 年VLSI 专题研讨会”上公布其使用0.18um 纯CMOS 技术开发出一款完整的单片式GPS 接收机LSI (CXD2951GA/GA21/GH/GL) ,适合于汽车、蜂窝手机、手持导航、移动计算和其他基于位置定位服务的应用。CXD2951 的射频部分包括一个LNA ,镜像抑制混频器,PLL 合成器, IF 滤波器和数字转换器; 基带芯片内置一个UART 和一个内部RTC ,支持DGPS 功能(RTCMSC-104 输入) 和NMEA-0183 数据输出。Sony的单芯片GPS模块GXB5001 大小为14mm×23mm。 Motorola“Instant GPS”MG4100 与SonyCXD2951GA/GA-1芯片的其他比较见表2 :
表2 Motorola“Instant GPS”MG4100 与Sony CXD2951GA/GA-1 芯片的比较

单片式GPS 接收机不需要在主芯片之外再使用其他额外的处理芯片,与以前需要使用两三个芯片的解决方案有很大的不同。其设计难点首先是需要克服数字电路噪音对模拟电路的干扰。Sony在GPS 单芯片电路的布局设计上把对噪音最为敏感的LNA 部分配置到芯片的一角,同时在LNA和数字电路之间设计了两层保护频带(吸噪元件) ,另外在滤波器上设计触头以利于在硅底板电源和接地电位不稳定时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由于GPS 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要求在- 130dBm 以下(室内定位要求更高) ,故而较之接收灵敏度为-85dBm 左右的蓝牙芯片而言, GPS 射频和基带处理电路的单芯片化更难实现。

结束语

目前国外GPS 接收机专用芯片组研究的热点包括单芯片接收机,与欧盟Galileo 系统及其它平行系统的兼容,高灵敏度室内定位,与移动通信和手持设备的集成(包括改进射频频综以允许任意参考时钟) ,抗干扰,高可靠性,高的处理速度,好的跟踪性能,低功耗,小尺寸,低成本和多用途等。GPS接收机专用芯片产品和技术的发展,使得GPS 接收机功能更强大,性能更好,也更易于集成在手机、PDA 、PC 等设备中,为人们提供更为广泛的应用。

❹ 一个关于电视机维修的问题!

电视机的故障判断,维修要点和技巧(献给初学者)
一 进行故障检查的方法 为了迅速、准确地进行电视接收机的故障检查,必须理解系统的检查次序和灵活运用测量仪器(如万用表、电压表、示波器等),特别重要的是活用万用表。 为了高准备效率进行故障检查,通常是以如下的顺序进行: 仔细地注意图象和伴音等的变化,调节各个旋钮,很好地确认通过图象和伴音表现出来的故障症状。 判断确定故障的电路或部件。 根据故障判断的程序图,配合检查用的测量仪器,跟踪故障的位置。
替换故障的部件,确认其正常工作,最后必须确认各旋钮的工作范围是否正常。
1、通过调节各个旋钮以确认故障症状和确定故障电路 检查的步骤是调节各个旋钮,仔细地观察故障症状,如症状观察不好,则往往故障位置的确定会产生错误。 通过各个旋钮能够判断的有关电路:(1)频道转换开关和频率微调旋钮:可用以检查高频放大和本地振荡等的高频调谐器部分的电路以及场扫描电路(使用多谐振荡电器中)。其次,通过旋动频率微调旋钮就能判断图象中频放大电路的不良状况。
(2)AGC调节旋钮:因为AGC电压是加到高频调谐器和图象中放电路,所以能分别用以检查它们的不良状况。
(3)对比度调节旋钮:用以检查视频放大电路.
(4) 亮度调节旋钮:“用以检查电源电路、显象管电路、高压电源电路和行输出电路。
(5) 场同步调节旋钮:用以检查场 振荡电器和同步分离电路的积分电路。
(6)场幅度调节旋钮:用以检查场振荡电器、场激励和场输出电路。 该旋钮通常是接到场 振荡电器,用以改变所产生的锯齿波振幅。当该旋钮旋动时,其锯齿波的线性多少会变坏。

(7)场线性调节旋钮:用手以检查场激励和场输出电路。 调节该旋钮可修正渡过场偏转线圈的锯齿波电流的波形。
(8)行同步调节旋钮:用以检查行AFC电路、行振荡电器和行输出电路。
(9)音量调节旋钮:用以检查全部重现伴音信号的电路。
(10)其它旋钮:对于电视机来说,尚有聚集调整、电源开关等旋钮。 此外,当不出现图象时,可检查有无伴音,如有伴音则故障位于图象中放电路或视放电路;如无伴音则故障位于高频头。 对于彩色电视接收机,尚可利用频道选择开关检查“不出现准确着色”的故障。 由于对应于每种故障症状的电路不同,所以必须了解各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以确定故障电路。
2、跟踪故障的位置
即使确定了故障电路的范围,这还不行。还必须进一步将电路细分到某只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的前后,再使用万用表、工具和引接线等,检查各个测试点,以区分和确认各个部件。 为了进行迅速、准确的故障修理,必须记住其修理程序,并且注意到区分电路的测试点和测量方法。右图,表示“不出现光栅”的故障修理程序图。
3、发现和确认故障部件

有故障的电视机进行电试验之前,可利用视觉、嗅觉和触觉进行简单的检查。看元件有否被烧焦或灼热的表征,如电容器的封腊被熔化的淤积;电阻烧焦变色;嗅觉可检查变压器、扼流圈、电阻等有否过热而产生的异常味道;触摸管壳可检查过热元件等。通常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检测和导通实验,以发现和确认故障部件。当切断电源后进行导通实验时,从电路结构来说,会因受到其它部件的影响而不能指示出准确的数值,所以应尽可能脱开部件一方的接点,然后进行测定。
另外,由于某些部件的故障状态(例如电容器的容量减小或漏电等)用万用表不能确定时,应该用正品加以替换试试看,或是并联接上正品电容,看症状有否变化。如电容器绝缘不好或短路,检测时需将一端脱开。在换元件时,其要换的元件应尽可能和该机所用的元件相同,且要用好的。某些电路的元件参数若有不同,并不妨碍它的工作,重要的是需充分理解其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 进行故障检查的要点和技巧
1、关于电路各元件的检查方法 构成电路的元件:有晶体管、电阻、线圈、电容器等,各电路都是由这一些元件组成的。检查时只要掌握其方法,就能早发现有故障的元件。 检查方法:对于L、C、R而言,应知每个部件在交流(AC)电路和直流(DC)电路中是怎样工作的。 如电容器在AC电路中可看作是流过交流信号的导体,在DC电路中因为左右两端没有连接在一起,就没有电流流过,所以可看作是绝缘体。因此用万用表进行电容的导通测试时,是女子的应该指示开路状态,假如指示导通状态,则说明巳坏了。 晶体管的各电级如没有加上正常的电压就无法正常工作。晶体管有PNP和NPN型,它们的电压关系是相反的。要使晶体管工作,基极--发射极间应加正向偏置电压。对于普通的放大电路,该电压对硅管是0.6~0.7伏,对锗管应是0.2~0.3伏。
2、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
(1)测量直流电压时,应注意万用表的内阻。 ……(2)利用交流电压挡 ……3、迅速检查的技巧 按程序进行故障检查时,即使不使用万用表,还有如下几种可用来缩小故障范围的检查技巧。
(1)电压(AC6.3~220V)注入法 (2)信号跟踪法

❺ 电子电路故障排除技巧

电子电路故障排除技巧

对于一个电气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讲,其不但要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技能,还要能够掌握一定的电子电路故障排除技能。这是因为无论是哪种电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不出现故障问题。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电子电路故障排除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1、电子电路的几种常见故障

对于一个电气设备而言,要想在实际的电气工程中发挥作用,是需要其所有的电子电路正常运作才能实现的。而一个整机中所分布和涉及的电子电路种类非常多,且布局较为复杂,会涉及到大量的电子元件与线路。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就代表着这些复杂的电子线路中的某一部分出现了问题与故障。如何在众多的电子电路中快速准确的找到出现故障的线路是每个电气检修人员都很关注的问题。

常见的电子电路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

1.1测试设备的故障。

这种情况下,电子电路本身并没有问题,而电气设备之所以显示有问题是因为测试设备出现了故障,或者是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正确情况操作而导致故障发生,例如示波器在使用过程中,若所选择的档级不合理,就可能会使波形出现异常,显示设备有故障,但事实并非如此。

1.2元器件引起的故障。

电子电路本身是由较多的元器件与线路组成,若元器件本身出现问题,也会导致故障发生。一般电子元器件主要包括单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等,一旦这些元器件被烧坏,则其所处在的.线路就无法正常输入电流或输出电流。

1.3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

使得电子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操作者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例如电源连接出现错误,或者未将所有的元器件都安装起来。安装不合理都很有可能使电子电路出现故障。

1.4电路接触不良。

很多情况下电子电路出现的故障都是间歇式通电,或者是线路忽好忽坏,这种故障一般多是由电路接触不良而引起的,例如插接点的连接不牢靠等。

2、电子电路的故障检查排除方法

2.1直接观察法。

这是最基本的检查排除方法,主要是检查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在不借助任何工具或仪器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发现故障所在,并采取措施来有效排除。通电前主要检查元器件引脚有无错接、接反、短路,印刷板有无断线等。通电后主要观察直流稳压电源上的电流指示值是否超出电路额定值,元器件有无发烫,冒烟,变压器有焦味等。

2.2参数测试法

参数测试法是借助于仪器设备来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际分析找出故障原因。一般利用万用表检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在路电阻、支路电流及元器件就属该测试法的运用。当发现测量值与设计值相差悬殊时,就可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直至得以解决。

以图1所示电路为例,假定要测量由T2管组成的射极跟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在正常工作时,T2管的b、c、e电极上的静态电位就分别为VB2≈8.3V、VC2=15V、VE2≈7.6V,集电极电流IC2≈0.3mA。但实测结果为VB2≈0.19V,VCE2≈15V,考虑到硅管正常工作时VBE≈0.7V,可见管子已处于截止状态。那么T2管为什么会截止呢?进一步从决定VB2电位的电阻R6和R5去寻找,结果发现问题出在R5的选用上,把阻值就为150KΩ的R5误用了一个1.5KΩ的电阻,经更换后故障即可排除。

2.3信号跟踪法

在被调电路的输入端接入适当幅度与频率的信号(如f=1kHz的正弦波信号),利用示波器,并按信号的流向,从前级到后级逐级观察电压波形及幅值的变化情况,先确定故障在哪一级,然后即可有的放矢地作进一步检查。这种方法对各种电路普遍适用,在动态调试中应用更为广泛。

2.4对比法

怀疑某一电路存在问题时,可将此电路的参数和工作状态与相同的正常电路一一进行对比,从中分析故障原因,判断故障点。

2.5部件替换法

所谓部件替换法,就是利用与故障电路同类型的电路部件、元器件或插件板来替换故障电路中的被怀疑部分,从而可缩小故障范围,以便快速、准确地找出故障点。

2.6补偿法

当有寄生振荡时,可用适当容量的电容器,在电路各个合适部位通过电容对地短路。如果电容接到某点,寄生振荡消失,表明振荡就产生此点附近或前级电路中。

值得注意的是,补偿电容要选得适当,不宜过大,通常只要能较好地消除有害信号即可。

2.7短路法

短路法就是采取临时短接一部分电路来寻找故障的方法。例如图2所示电路,若用万用表测得T2管的集电极对地电压为零,则有可能L1所在的支路为断路,此时不妨将L1两端短路,如Vc2正常,那就说明故障发生在L1上。

短路法对检查断路故障最有效。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此法时,应考虑到短路对电路的影响,例如对于稳压电路就不能采用短路法。

2.8断路法

断路法用于检查短路故障最有效。这也是一种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的方法。例如,某稳压电源因接入一带有故障的电路,使输入电流过大,此时,我们可采取依次断开故障电路某一支路的办法来检查故障。如果断开该支路后,电流恢复正常则说明故障就发生在此支路。

在实际调试中,检查和排除故障的方法是多钟多样,上面仅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可根据设备条件、故障情况灵活掌握,对于简单的故障或许用一种方法即可查找出故障点,但对于较复杂的故障则需采用多种方法,并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最后才能找出故障点。在一般情况下,寻找故障的常规做法是:首先采用直接观察法,排除明显的故障。然后采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静态工作点。最后可用信号跟踪法对电路作动态检查。

应当指出,对于反馈环内的故障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只要闭环回路中有一个元器件或功能块出故障,则往往整个回路中处处都有呈现故障现象。此时首先应打开反馈回路,使电路开环,然后再接入一个适当的输入信号,并利用信号跟踪法逐一寻找发生故障的元器件或功能块。例如,图3是一个带有反馈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电路,A1的输出信号vo1;作为A2的输入信号,A2的输出信号vo2作为A1输入信号,也就是说,不论A1组成的过零比较器或A2组成的积分器发生故障,都将导致vo1、vo2无输出波形。

寻找故障的方法是断开反馈回路中的一点(如图中所示的B1点或B2点),假设断开B2点,并从B2点与R1连线端输入一幅值适当的三角波,用示波器观vo1应为方波,vo2就为三角波,如果比较器没有输出(即vo1为零),则说明了故障就发生在由A1组成的过零比较器部分。若比较器有输出而A2组成器部分没有输出,则反映了故障发生在A2组成器部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故障问题必须要尽快找出故障所在,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排除,不可使设备带病工作,以免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电子电路故障,并提出了一些检查排除方法,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

❻ 知识对比

http://..com/question/34069085.html?si=1
电子设计大赛猜题
http://..com/question/33674645.html?si=2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论文摘要要不要翻译成英文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9 天 1 小时
朋友们好,我是准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请问在写论文的时候要不要将摘要翻译成英文啊?谢谢各位了!
http://..com/question/33760914.html?si=2
简易智能电动车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0 天 2 小时
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
谁知道传感器选那个更好
http://..com/question/34084896.html?si=8
小型角度传感器型号及应用例子
悬赏分:10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3 小时
今年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公布元件清单里有角度传感器,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知道的朋友请不要吝啬,小弟在线等答案
http://..com/question/34106939.html?si=7
谁有角度传感器的资料啊,越详细越好。谢谢了
悬赏分:1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8 小时
今年的电子设计大赛有用到角度传感器,希望各位大虾能够帮帮忙,介绍介绍角度传感器,谢谢啊~~
http://..com/question/34121581.html?si=3
2007年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控制 群20898193
悬赏分:2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11 小时
控制群,方便大家讨论。申请加入请注明:07——控制
http://..com/question/32565995.html?si=5
数控电源的设计
悬赏分:8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 天 6 小时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现在在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在数控电源方面遇到了难题。
电亚要求是5```9v电流是40ma``100ma
通过PWM进行控制
请高手帮助设计一下
谢谢
问题补充: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做,请高手指导谢谢
http://..com/question/33379361.html
我想知道一下全国各个省份07年电子设计竞赛的仿真试题,有那位仁兄知道??
http://..com/question/34103730.html
电阻丝怎么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2 小时
用锰铜的还是康铜的好?有什么区别
请具体一点
锰铜一般用于制造传统电桥、标准电阻、分压器、精密仪器、衰减器。
锰铜脆性大些,温度系数小。
康铜一般用于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玻璃保险丝管内的保险丝。
康铜材质软,有一定的和稳定的电阻温度系数。
凭记忆即兴键入,还是请甘肃天水仪器厂的老前辈解说为正确。

http://..com/question/34308196.html
角度传感器种类(高分)急!!
http://..com/question/34235719.html
有谁知道角度传感器的原理
http://..com/question/34155542.html
电子设计竞赛的角度传感器资料谁有?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2 小时
电子设计竞赛的角度传感器资料谁有?共享下把,谢谢了阿!
http://..com/question/34164773.html
什么是角度传感器
http://..com/question/34081491.html
谁能提供几种角度传感器的型号??
http://..com/question/33383877.html
什么牌的角度传感器比较好

http://..com/question/34079219.html?si=1
2007电子竞赛猜题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17 小时
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基本仪器和主要元器件清单
精密温度测量,
精密电源给定,
用数字电路产生指定的精密电压;
用精密电阻产生指定的精密电压,由考官鉴定产生的电压是否准确,根据准确程度评分;
精密稳压电源,
动态测量坡度;
产生与倾斜度对应的电压信号、数字信号、频率信号;
对地面金属线光电跟踪运动,
将温度变化精密低转变为频率变化,
致2楼创新实验室,
致7楼创新实验室。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电动车能准确停在变化的斜面上的某个指定角度位置,不允许使用计算机,因为那样太容易了。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函数发生器的波形参数,时域和频域对应某个被测的物理量,而且要求是全模拟电路。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电动车辆释放的电阻线长度到达规定数值时制动,不得使用数字技术。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电动车上不得带动力电池。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电动车在向地面释放、展开导线或电阻线后,能无缠绕收回并整齐地卷绕。
角度传感器一般是指静态的,对于短期的竞赛不可能要求惯性仪表,要那样,除非教师上阵,学生都难倒一大片。
角度传感器标准的方法是在旋转编码器上加重锤,国内也有生产,在电梯轿箱位置测量上有应用,这是一种精密的光电编码装置,在传统结构上,是用格雷码输出,现在可以到进口机电拆解市场上购买二手的,挺便宜,缺点是没有使用指导,所以是用公款采购国产的好,立即可以索取解码方式,解码软件。
国外精度可以到每周4096个绝对编码。
角度传感器也有非绝对编码,是增量输出的,如果没有起始脉冲专门信道,就要用自己外加初始定位传感器,一般是用红外的标准产品,缺点是精度低。
如果赶在9月3日出题前,自己用红外位置开关做角度传感器阵列,估计要保证45度的测量范围,起码是30度,自己做可以加分哦。
我过去向某院士介绍过进口的标准倾斜传感器,模拟的要3000元人民币,数字的要6000元人民币,是三维的。
你们了临时找货,检索惯性仪表,检索工业器材都可以。
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在电位器上加重锤,问题是摩擦力矩小的,就是进口的军用电位器,工业用电位器,有带转角限制的,也有不限制的,一般是80元到300元一个,要紧急订货是来不及了,到各地的市场找现货吧。
然后对电位器进行标定,将模拟量用单片机编码,做好准备。
国产的电位器太紧,要求摆锤的半径大,重量大。
普通1元人民币的电位器是碳膜的,角度-阻值精度大约是5%,线绕的角度-阻值精度大约是1%,军用的和工业用的角度-阻值精度大约是0.1%。
无角度限制的角度传感器可以用齿轮传递方式积算里程,题目可能是在规定时间、里程和规定倾斜度做记录,做机动转向动作。
刁钻的题目是要求按照规定的速度,规定的加速度,在指定的里程做动作。
要抓紧时间,对总装完毕的小车进行里程标定,倾斜角度标定;在里程标定和时间标定的基础上进行速度标定,加速度标定;然后要能在指定的里程,在指定的速度掉头、转向,暂时停车,再重新运动。
从力学分类来看,角度传感器分两种,一种是在静态下工作的,例如吊车和塔吊的吊臂上就用重锤方式角度传感器,只能用于没有加速度运动的环境,通俗的理解就是不能在运动剧烈的环境上应用,只能用在静态的场合,是地球重力场直接作用下的倾斜仪器,类似的有气泡水准仪器,例如在经纬仪,全站仪,装修行业上使用,水平联通管也是类似的原理。
重锤是产生重力作用的元件,在车辆运动环境下,就要用空气阻尼、油池阻尼、电磁阻尼来抑制重锤的晃动以至振荡,就必然使角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响应速度下降。
使用地磁角度传感器基本上不受环境振动影响,又受电磁干扰影响,比赛车辆自身的电动机就要磁屏蔽。
航海、航空和航天器使用一种红外角度传感器,对环境的可见光或红外辐射进行立体的比较,最简单的是求出运载工具相对太阳的姿态,是广角和立体摄影和图像处理技术的综合,最简单地要分辨地平线;在比赛的空间,要受到小环境的光线干扰。
航海、航空和航天器也根据星历等,对预定星座进行测量,可以推算时间、地理坐标、运载工具的空间姿态,例如用古老的六分仪。
在比赛的环境,就要在现场的天顶设置频闪灯辅助测量角度和姿态。当然,也可以立几个信标定位杆。
而现代的科学技术的体现,是使用惯性仪表,例如在计步机上,就可以使用三维加速度计;通过对运载工具的三维加速度坐标变换,具体知识在空间解析几何的矩阵变换中,就能求出相对地球惯性系统的运载工具三维的倾斜角度,空间运动速度,空间姿态。
下面是一些参考资料:
现代汽车MRC电磁感应主动悬挂系统的控制方式Magnetic Ride Control 反应速度1mS、PTM牵引力控制系统、PDCC动态底盘系统、SRS安全气囊、EPS车速感应式助力转向系统;
动态稳定控制DSC,包含;ABS+EBD防抱死制动系统、自动稳定控制ASC、动态制动控制DBC(防滑系统ASR、紧急刹车辅助系统EVA)、弯道制动控制CBC、牵引力控制系统TRC、起步辅助系统BA、HAC上坡辅助控制系统、VSC、VSA(DSC)、STABILITRAK车身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DBW线控油门驱动装置;
汽车转弯时候侧向倾斜座位或车身(大型旅游车)水平位置补偿功能。
都是主动控制,在自动控制的术语就是闭环系统,用各种惯性仪表(就当是微型的陀螺)先测量汽车的运动状态,经过计算机分析后,通过功率和推力强大的电动执行装置、电控与液压复合装置,对沉重和在高速运动下有巨大动能的汽车进行控制。
光是有信息技术是远远不够的,都设及到产生和控制强有力的实际机械运动。在当今,
就统称为运动控制系统、先进控制技术APC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
当今,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材料、工艺、先进精密加工、半导体工艺、动力学、控制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进步,相关的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远距离互动The Application Of “A Remote Feeling Interaction System”,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微型惯性测量组合 Micro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微机械惯性仪表Micro mechanical Inertial instruments发展很快,空间科学技术,制导武器(例如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空间防御系统,末期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汽车运动状态控制(防侧滑、动态稳定控制,自主导航避撞),高端机器人(能步行,能腾空翻转,具有触觉)是常见的应用领域。
例如,直升飞机比固定翼飞机的控制困难,无论是军用的和模型的都一样,所以现在的自主控制直升飞机比赛,有着很高的难度。直升飞机的一个自不安定特点,就是在尾桨作用下使直升飞机自身旋转,要自动稳定,就要先安装角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反馈控制系统是它在无人工干预的时候,基本保持稳定。近年来,日本政府状告YAMAHA向中国出口小型直升飞机可以用于军事用途,也反映了直升飞机的控制复杂,和直升飞机的独到用途。
现在进口的模型直升飞机,无论是电动的,或者以燃烧混合油料的内燃机动力飞机,档次高的,都有角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反馈控制系统驱动舵机,稳定直升飞机的姿态。国内还没法制造体积这么小,精度这么高,价格这么低的惯性测量器件。
现代的军事战争力量,主体上还是实际的物理破坏能力,没有以上的基础能力,精确打击没可能实现,终归要将敌方的军事设施在物理意义上摧毁。信息战中,完全是依靠编制程序来无形攻击对方,毕竟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希望我的发言能增强民族意识,增进民族凝聚力。
赞助;
www.gpsarea.com 北京航宇测通技术有线公司 周建章

[赞助商链接] 航天长城科技公司专营

www.chinameasurement.com各种倾斜角度产品.陀螺仪,罗盘,寻北仪,倾斜...
http://www.tcsensor.com/Procts.asp
北京通磁伟业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赞助商链接] 利奥电子(北京)有限公司

www.leonelec.com我公司为三菱发动机开发配套提供了角度传感器、凸轮位...
角度传感器--深圳华夏磁..
公司主要产品巨磁电阻(GMR)芯片,角度传感器,磁头,磁接近开关,无..
www.hme.com.cn
角度位移传感器请到华扬..
我公司生产的角度位移传感器,我公司的角度位移传感器全部才用国..
www.hwayan.com
北京天海科无触点角度传..
采用新型磁敏感元件,无接触测量,输出模拟电压/电流信号及多种数..
www.bjthk.cn

❼ 电子故障是什么问题

一、电子电路常见故障产生原因
要想准确地判定电子电路故障发生位置,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除,首先应对故障产生的原因有基本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人骑瞎马”,做到有的放矢、“对症治疗”,提高电子电路故障排除的工作效率。

电子电路工作过程中受到自身或外界因素的干扰,容易引起各种类型的故障,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可谓五花八门,但是概括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形式,下面逐一对其进行介绍。

1.电子电路故障内因

电子电路故障产生的内因较多。首先,电子电路长期运行导致某些元件或线路性能老化极易发生故障,其中较为常见的故障有电阻值发生改变、晶体管击穿、电容漏电等;其次,电子电路工作过程中一些位置出现断线、松动、接触不良等情况,进而引发系统故障发生;最后,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安装了不符合规格的电子元件或接错线路等也容易引发故障。

2.电子电路故障外因

由外因引发的电子电路故障十分常见,其中非专业人士未按照规范标准操作,导致电子电路出现故障的机率较高。另外,没有严格的电子电路维护制度的约束,一些电子元件因长期处在非常温环境或潮湿、粉尘较多的环境中而生锈、腐蚀。一些电子电路防雷措施不够完善,结果遇到雷雨天气很容易因雷击而出现故障。

二、电子电路故障类型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对电子电路故障产生原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必须对电子电路常见故障类型进行探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电子电路的故障排除提供参考。

由电子电路内因引发的故障类型有:晶体管、电容、电阻等电子元件性能发生改变引发的故障;电子电路中有关线路接触不良引发的故障等。由外因引起的电子电路故障类型有:

技术人员使用电子电路时未按照说明要求进行操作;维修技术人员维修程序不规范不科学等。

需要注意的是,电子电路不同于其它设备,它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引发多种故障。所谓的干扰指外界因素对电子电路中的有用信号产生扰动,使电子电路电流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某些元件在忽高忽低电流影响下极易发生损坏。

因此,加强电子电路干扰源的研究,通过采取相关措施能够使其远离干扰,进而使电子元件保持最佳的工作性能。概括而言干扰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接地不合理造成的干扰

单电源供电电路中,通常将相反的电极当作其电位参考点,即如果采用正极性电源进行供电,那么电源的负极则为电位参考点。如果采用负电极电源进行供电那么电位的参考点则为正极。如果是双极性电源,那么电位的参考点则为正负极串节点。为了防止电子电路产生干扰,通常将电路中的接地元件与电源的地位参考点相连。此外,为了避免数字信号对模拟信号的干扰,数字信号地与模拟信号地应分别设置,再汇集于所选择的一点。如果地位参考点接地处理不当或接地的电阻值太大,就会产生地电位差噪声,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2)直流电源滤波效果欠佳

电子器件工作所用的纹波电压,通常由50Hz的交流电经过滤波、整流、稳压转化而来,如果电子电路工作过程中纹波电压突然增大,则会给电路带来干扰,这种干扰通常有规律可循,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干扰的产生,应选择低噪声、低输出阻抗的电源,也可以在电路和放大器中增设电源滤波电容。

(3)由感应引起的干扰

干扰源可以通过电感、分布电容等将干扰信号耦合到电路中,使电子电路出现寄生振荡。为了避免这种干扰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可以采用屏蔽措施,即将屏蔽壳与大地连接,抑制电磁干扰在空间的传播,并切断干扰信号的传导通路。另一方面,针对寄生振荡,可在电子电路合适位置接入阻容网络。

三、电子电路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要想及时地排除电子电路的故障必须建立在对故障的准确检测和判断的处理基础上,因此电子电路故障处理的重点工作应是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的位置,下面对故障检测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

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又称观察感知法或感官判断法,指不借助其他检测设备,而是通过人的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对电子电路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分析,进而定位故障发生位置,然后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使电子元件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直接观察法包括通电前与通电后观察,其中通电前主要观察电子电路中使用的元件是否正确,接线有无错接、接反现象等。通电后观察指观察判断元件有无出现烧焦异味、电路中有无冒烟现象、颜色有无变得焦黄或焦黑等。

直接观察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而且判断比较准确,可以将其作为处理复杂电子电路故障的基础环节,以提高排除复杂故障的工作效率。

2、电压、电流测量法

在进行电子设备检修时,常常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当电路电压不太高时,比较适合测量电子仪器设备各部分的相关电压值,并和正常工作电压值进行比较,判断故障情况。当电路工作呈现不稳定状态时,我们可以采用电流测量法判断电路故障部位。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我们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判断故障情况。也可电压测量和电流测量相结合判断故障部位。例如,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示数为零,则故障原因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既无电压也无电流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故障可能是主电路断路。

3、参数测试法

参数测试法需要借助专门的检测仪器,结合较强的理论知识判断电子电路中出现的故障。例如利用万用表检测某个线路的电流或检测某个元件的电阻值等,当检测数值与设计电流或元件的标准参数相差较大时,则故障可能出现在该位置,然后采用更换线路或电子元件的方法将故障排除。另外,检查电子电路静态工作点时,可以运用示波器进行测定,这是因为示波器拥有较高的输入阻抗,检测过程中给原电路带来的影响较小,而且通过示波器还能观察到被测位置处的干扰电压或信号,能够帮助技术人员迅速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

4、跟踪信号法

跟踪信号法就是将合适频率的信号接入可能出现故障的电子电路中,然后将示波器接入电路中,监测信号的变化和流向,并按照信号在电路的传播方向逐一进行监测,当监测到信号变化比较大时,可初步判定故障发生的大致位置,然后再进行仔细监测。该方法排除故障的工作效率比较高,因此是监测电子电路的常用方法,尤其在动态调试过程中应用更为广泛。

5、对比法

对比法即比照法。运用对比法的前提是拥有与故障电路相似且正常工作的电路,通过检测正常电路的性能参数,与发生故障的电路的性能参数进行对比、加以比照,进而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该种方法比较适合排除简单的电子电路故障。

6、替换法

替换法全称元件替换法。电子电路故障排除方法中,元件替换法能够对故障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即利用正常的元件逐一替换可能发生故障的电子元件,元件更换后如果电子电路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则说明正是被替换元件发生了损坏并导致了故障的发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已初步判定故障发生范围的情况下使用。如果还未判定故障的大致范围,那么更换元件的工作量就会比较大,犹如漫天撒网,又似满田找瓜,费时费力,因此不宜采用该方法。

7、补偿法

补偿法是一种常用的较为精密的检测方法。如果电子电路中出现寄生振荡现象,则可通过选择合适容量的电容器定位振荡位置,即在电子电路的合适位置利用电容器与地进行短路,如果发现电子电路中振荡现象消失,则说明振荡就发生在该段或上段电路中。使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容量的电容器,即保证 电容器能够抵消干扰信号。

8、断路法

采用断路法能够有效地检测电子电路中短路故障,即通过断路不断缩小故障发生范围,最终确定故障所在。例如,如果电子电路中运用稳压电源供电,当将某一线路与其连接时电路电流突然增大,则接入的电路中存在短路故障,此时可通过切断支路方法锁定短路位置,若切断某支路线路时电流恢复正常,则说明该支路短路。

电子电路故障判定的方法很多,有的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应用时会受到限制,有的虽然对设备要求较低,但工效也相对较低。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联合运用各种方法判断故障部位,高效快捷地、针对性地处理故障。

❽ 自动跟踪系统是什么有几种类型的自动跟踪系统

自动跟踪系统可提供运动目标的空间定位、姿态、结构行为和性能,是运动目标的多功能和高精度的跟踪和测量手段。
自动跟踪系统由位置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伺服系统和跟踪架等部分组成(图1)。自动跟踪系统依据传感器不同分类:利用电磁波特性的,称为无线电跟踪系 统;利用光波特性的,称为光学(光电)跟踪系统。
【资料来源】:中国自动化网CA800

❾ 基站定位和GPS全球卫星定位的区别

1、定位方式不同。

基站定位是根据看到的通信铁塔为基准进行的定位。任何一部手机,只要在信号覆盖的地方,随时随地都会接收到几个信号塔的信号,根据信号方向、强弱、信号传递时间等要素,可以交会得出手机的概略位置。

GPS定位是手机接收卫星信号通过交付计算进行的定位。美国人发射了24颗卫星,保证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同时接收到不少于4颗星的信号。手机GPS接收器根据4颗卫星信号的不同方向、信号到达时间,交会计算出自己当前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

2、精度不同。

基站定位的方法,在没有基站的位置上,误差范围会比较大,并且有些地方没有基站是不能实现定位功能的。GPS卫星定位准确、稳定,具有受环境影响小、定位迅速等优势,只要能接收到四颗卫星的信号,就可以进行误差在5米以内的定位,而在中国,一般都可以接收到6-10颗卫星。

3、成本和受影响程度上。

LBS定位的优势是方便、成本低,因为它是通过现有的基站进行定位的。理论上说,只要计算三个基站的信号差异,就可以判断出该设备所在的位置,而不受天气、高楼、位置等影响。GPS设备成本高、GPS受天气和位置的影响较大。

❿ 频谱分析仪的前置放大器和信号跟踪源各有什么用处二者有何区别

前置放大器是为了放大被测信号幅值,用于扩大动态范围和提高测试灵敏度。
信号跟踪源是一个扫频信号输出发生器(可以定频),用于测量被测器件的频率特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