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电脑房的路由器命名为路由器A,客厅里的路由器命名为路由器B,路由器B为TP-LINK路由器,先查看一下路由器B的IP地址(看说明书或路由器背面标签),如果路由器的IP地址相同,就要修改其中一个路由器的IP,我修改路由器A的IP为例。
(1)无线网络中继参考文献扩展阅读:
无线中继器,在空间广阔的环境中,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比带宽和速度更重要。无疑使用中继器来扩展基站的覆盖范围是较佳的选择。在网络中无线中继器,可以简单的狭义的说是无线AP。
AP即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的简称,它相当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或交换机,不过,这是一个具备无线信号发射功能的集线器,它可为多台无线上网设备提供一个对话交汇点。
通过使用中继器技术扩展802.11网络的范围是可行的。事实上,IEEE 802.11协议已经明确规定通过几种模式支持中继。例如,无线分布式系统( WDS )允许一个接入点不仅在无线链路上与另一个接入点相连接,而且还可同时为802.11设备提供服务。要是带宽对应用的关系不大,如果用802.11b扩展范围,它就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如果服务用户和双向传输正在使用同一个无线通信信道,可用带宽实质上已降低了一半。
其实,在网络中无线中继器,可以简单的狭义的说是无线AP。
AP即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的简称,它相当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或交换机,不过,这是一个具备无线信号发射功能的集线器,它可为多台无线上网设备提供一个对话交汇点。
无线AP是一个含义很广的名称,它不仅包含单纯的无线接入点(无线AP),同样也是无线路由器等设备的统称,不过,为了区别这两类设备,我们一般把只具备AP功能的设备称为无线AP,把具备路由器功能的AP称为无线路由器。
简单的说AP就是无线网络中的延长线、中继器、放大器。起到一个加强信号、延长距离的作用。
为了,大家更好的知道这个词,所以我把它分开来说,而不是用AP这个专业名词。
Ⅱ 路由器中无线中继模式是什么意思
无线中继模式,即是无线AP在网络连接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A 楼到B楼中间相隔较远,无法使用网线连接,利用无线路由中继功能 (无线数据接力)把A跟B之间的网络连通。
(2)无线网络中继参考文献扩展阅读:
无线分布系统(WDS)通过无线电接口在两个 AP 设备之间创建一个链路。此链路可以将来自一个不具有以太网连接的 AP 的通信量中继至另一具有以太网连接的AP。WDS最多允许在访问点之间配置四个点对点链路。一般情况,中心AP最多支持四个远端无线中继模式的AP接入。
无线中继模式虽然使无线覆盖变得更容易和灵活,但是却需要高档AP支持,而且如果中心AP出了问题,则整个WLAN将瘫痪,冗余性无法保障。
所以在应用中最常见的是“无线漫游模式”,而这种“中继模式”则只用在没法进行网络布线的特殊情况下,可适用于那些场地开阔、不便于铺设以太网线的场所,像大型开放式办公区域、仓库、码头等。还有就两个网络隔离太远,网络信号无法传送到,就在中间设置一个中继AP,此AP只起中继的作用。
参考资料:无线中继 网络
Ⅲ 关于wds和无线中继模式的使用区别,一直搞不清楚,求解答!
一、模式不同
1、wds:是建构在FHSS或DSSS底下,可让基地台与基地台间得以沟通,比较不同的是有WDS的功能是可当无线网路的中继器。
2、无线中继:无线AP在网络连接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二、组网方式不同
1、wds:在WDS上可以让无线AP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桥接中继,在这同时并不影响其无线AP覆盖的功能,提供了全新的无线组网模式。
2、无线中继:对带宽要求较高的用户,可采用背靠背两个处于不同频段的桥接器工作于无线网桥模式,每个无线网桥分别连接一个天线构成桥接中继,保证高速无线链路通讯。
三、作用不同
1、wds:是充当无线网络的中继器,通过在无线路由器上开启WDS功能,让其可以延伸扩展无线信号,从而覆盖更广更大的范围。
2、无线中继:只用在没法进行网络布线的特殊情况下,可适用于那些场地开阔、不便于铺设以太网线的场所,像大型开放式办公区域、仓库、码头等。
Ⅳ WIFI中继是什么意思
是将收到的信号再发射出去。
WIFI中继是将收到的WIFI信号再发射出去,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无线中继模式,即是无线AP在网络连接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中继就是将两台以上无线路由器组合,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让WIFI网络传输覆盖范围更广。中继的多台无线路由器,通过间隔一定的距离,从而实现每部无线路由器都具备各种的信号覆盖范围,从而起到扩展WIFI信号的作用。
(4)无线网络中继参考文献扩展阅读:
无线中继的模式:
1、无线分布系统通过无线电接口在两个 AP 设备之间创建一个链路。此链路可以将来自一个不具有以太网连接的 AP 的通信量中继至另一具有以太网连接的AP。WDS最多允许在访问点之间配置四个点对点链路。一般情况,中心AP最多支持四个远端无线中继模式的AP接入。
2、无线中继模式虽然使无线覆盖变得更容易和灵活,但是却需要高档AP支持,而且如果中心AP出了问题,则整个WLAN将瘫痪,冗余性无法保障,所以在应用中最常见的是“无线漫游模式”。
3、这种“中继模式”则只用在没法进行网络布线的特殊情况下,可适用于那些场地开阔、不便于铺设以太网线的场所,像大型开放式办公区域、仓库、码头等。还有就两个网络隔离太远,网络信号无法传送到,就在中间设置一个中继AP,此AP只起中继的作用。
Ⅳ 数据通信基础的目录
第1章 概述
1.1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1通信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1.2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2计算机通信的发展
1.2.1计算机通信产生的背景
1.2.2计算机通信的发展过程
1.3计算机通信的应用
1.4数据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
1.4.1数据通信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数据通信的层次结构
1.5数据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6制定数据通信标准的机构
习题1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1信息、数据与信号
2.1.1信息
2.1.2数据
2.1.3信号
2.2数据通信系统分析
2.2.1通信系统模型
2.2.2通信系统分析
2.3编码与码型
2.3.1编码
2.3.2码型
2.4信道
2.4.1信道的类型
2.4.2信道的容量
2.5光纤信道
2.5.1引言
2.5.2光纤的传光原理
2.5.3光纤信道的组成
2.5.4光纤信道的传输特性
2.6微波信道
2.6.1地面微波中继信道
2.6.2卫星中继信道
2.6.3铱星移动通信系统
习题2
第3章 传输技术
3.1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3.1.1模拟传输
3.1.2数字传输
3.2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3.2.1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
3.2.2脉冲编码调制(PCM)
3.2.3语音压缩编码技术
3.2.4数字复接技术
3.3数字调制技术
3.3.1数字幅度调制
3.3.2数字频率调制
3.3.3数字相位调制
3.3.4调制解调器
3.4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3.4.1数字基带信号
3.4.2基带脉冲传输的相关技术
习题3
第4章 同步技术
4.1同步的基本概念
4.1.1计算机数据通信同步的分类
4.1.2同步通信方式与异步通信方式
4.1.3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方法
4.2载波同步
4.2.1插入导频法
4.2.2直接法
4.3位同步
4.3.1外同步法
4.3.2自同步法
4.4群同步
4.4.1异步通信系统中的群同步——起止同步法
4.4.2连贯式插入法
4.5网同步
习题4
第5章 数据透明传输技术
5.1数据透明传输的基本概念
5.2转义字符填充法
5.3零比特填充法
5.4采用特殊的信号与编码法
5.4.1IEEE 802.3标准: CSMA/CD
5.4.2IEEE 802.5标准: 令牌环
5.4.3IEEE 802.4标准: 令牌总线
5.5确定长度法
5.5.1面向字节计数的规程
5.5.2固定数据段长度法
习题5
第6章 差错控制
6.1差错的类型
6.2差错控制的基本方法
6.3差错控制的方式
6.3.1反馈重发纠错
6.3.2前向纠错
6.3.3混合纠错
6.3.4不用编码的差错控制
6.4采用检错码的差错控制
6.4.1奇偶校验码
6.4.2定比码
6.4.3循环冗余校验码
6.4.4其他校验码
6.5采用纠错码的差错控制
6.6不用编码的差错控制
6.7关于帧或分组顺序的差错控制
习题6
第7章 信道共享技术
7.1信道共享技术的原理
7.2信道共享技术的分类
7.3时分多路复用
7.4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7.5频分多路复用
7.6波分多路复用
7.7码分多路复用
7.8总线结构多机系统的信道共享技术
7.8.1选择型总线接入控制
7.8.2预约型总线接入控制
7.8.3竞争型总线接入控制
7.8.4令牌总线的接入控制
7.8.5有限冲突接入控制
习题7
第8章 数据交换技术
8.1数据交换技术概述
8.1.1什么是数据交换
8.1.2公用交换电话网
8.1.3公用数据网
8.1.4租用线路网
8.1.5数据交换技术的类型
8.2电路交换
8.3报文交换
8.4分组交换
8.4.1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
8.4.2分组交换的特点
8.4.3分组交换网的构成
8.4.4分组传送业务和用户业务类别
8.4.5X.25建议书
8.5帧中继
8.5.1帧中继概述
8.5.2帧中继所提供的服务
8.5.3帧中继的体系结构
8.5.4帧中继的接入控制
8.5.5帧中继的帧格式
8.5.6帧中继的优点与应用
8.6ATM交换
8.6.1引言
8.6.2ATM技术的基本特点
8.6.3ATM网的体系结构
8.6.4ATM的信元格式
8.6.5ATM交换原理
8.6.6服务质量(QoS)
习题8
第9章 寻址与路由技术
9.1计算机通信的地址
9.1.1IP地址的理解
9.1.2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9.1.3IP地址的扩展
9.1.4Internet的组播
9.1.5Internet群组管理协议
9.2端口与套接字
9.2.1端口
9.2.2套接字
9.3域名系统
9.3.1Internet的域名
9.3.2正式与非正式的Internet域名
9.3.3已命名项目与名字的语法
9.3.4将域名映射到地址
9.3.5域名转换
9.3.6高效率的转换
9.4路由技术
9.4.1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
9.4.2路由选择算法
9.5路由原理及路由协议
9.5.1路由原理
9.5.2路由选择协议
9.6路由表
9.6.1什么是路由表
9.6.2路由表的生成
9.7路由器
9.7.1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
9.7.2路由器的功能
9.7.3路由器的分组处理
9.7.4路由器的应用
9.7.5新一代路由器
习题9
第10章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10.1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基本概念
10.2拥塞控制
10.2.1拥塞产生的原因
10.2.2拥塞控制的策略
10.2.3拥塞所产生的危害
10.3分组交换网的拥塞控制
10.4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10.4.1帧中继拥塞控制的目标与方法
10.4.2许诺的信息速率
10.4.3利用显式信令避免拥塞
10.4.4利用隐式信令进行拥塞恢复
10.5ATM网的拥塞控制
10.5.1ATM通信量与拥塞控制的要求
10.5.2信元时延偏差
10.5.3通信量与拥塞控制框架结构
10.5.4通信量控制
10.5.5拥塞控制
10.6流量控制
10.6.1引言
10.6.2结点?结点流量控制
10.6.3源结点?宿结点流量控制
10.6.4结点与主机之间的流量控制
10.6.5源主机?宿主机流量控制
习题10
第11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11.1引言
11.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1.2.1ISDN的发展
11.2.2ISDN的国际标准
11.2.3ISDN的业务和功能
11.2.4ISDN的结构
11.2.5ISDN的协议模型
11.3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
11.3.1SDH的产生背景
11.3.2SDH的概念与特点
11.3.3SDH的帧结构与开销功能
11.3.4SDH基本复用原理
11.3.5同步复用基本结构
11.3.6映射方法
11.3.7定位与指针
11.3.8复用方法
11.47号信令系统简介
11.4.1从信令到控制
11.4.2SS7的体系结构与协议集
习题11
第12章 信息安全与保密技术简介
12.1引言
12.2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12.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缺陷
12.4怎样实现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
12.5密码技术
12.5.1现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12.5.2密码攻击概述
12.5.3网络加密方式
12.5.4几种着名的加密算法
12.5.5数字签名
12.5.6报文的鉴别防火墙简介
12.6.1防火墙的基本知识
12.6.2防火墙产品设计的要点
12.6.3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2.6.4防火墙的关键技术
12.7虚拟专用网技术简介
12.7.1引言
12.7.2虚拟专用网分类
12.7.3虚拟专用网安全协议
习题12
附录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Ⅵ 无线路由器中继设置方法步骤
无线中继模式,顾名思义,即是无线AP在网络连接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那么具体设置方法是什么呢?下面一起看看!
无线路由器中继的设置方法
中继也是拓展无线信号覆盖的一种方式,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只需要第二个设备支持中继模式即可。
1、进入到路由器的管理界面,点击 设置向导,点击“下一步”。
2、工作模式选择“中继模式”,点击“下一步”。
3、点击“扫描”,查找无线信号。
4、在扫描页面中找到主路由器的SSID,点击“连接”。
注意:如果扫描不到主路由器的信号,请确认主路由器已开启无线功能,且尝试减小主路由器与AP之间的距离。
5、在密钥位置输入主路由器的无线密码,点击“下一步”。
6、关闭DHCP服务器,AP的管理IP地址是192.168.1.254,为了便于后续管理,修改管理IP地址与当前网络同网段。如当前网络的网段是192.168.0.x,则修改管理IP地址为192.168.0.254,点击“下一步”。
注意:修改之后需要使用修改后的IP地址管理AP。
7、点击“重启”,弹出对话框点击“确定”。
8、电脑扫描无线信号并确定信号强度已经增强,连接中继后的无线信号(zhangsan),尝试上网。如果可以成功访问,说明Repeater模式设置成功。
补充:路由器提速技巧
重启
重启后的路由器由于释放了系统资源,效率最优化,运行速度更快。我们重启路由器方式并不多,通过管理IP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后台管理界面,然后点击重启路由,还有就是强拔电源,我们并不建议这种野蛮操作。一键重启功就像摁开关一样简单。
扩大信号
WIFI信号会随着距离长短渐渐衰弱,有时候就是一堵墙的距离,你在这头它却在那头就是不能愉快玩耍,不管你是乡下的小洋楼还是城里的大HOUSE,加装个路由器简单又实惠。360度无死用全覆盖。只需两步轻松实现。
干掉蹭网的
火热的蹭网软件,占用你的路由、你的网络、你的资源。而这一切就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潜伏着的敌人,我要代表月亮消灭你。
相关阅读:路由器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1、验证电缆是否安全连接
这可能听起来像一个没有脑子,但大部分用户们有时忘记检查最明显的解决方案,然后再转到更复杂的解决方案。有人可能意外地拉扯或踢了一根电缆,导致电缆拔掉或松动。所以应检查所有涉及的电缆,并确保它们已牢固连接。
2、检查过热
像任何其他电子设备一样,路由器可能会成为过热的牺牲品。这种过热可能会损坏路由器,或者使其不稳定。检查路由器的温度,看看它是多么热。如果过热的话,请确保气流充足。
3、路由器摆放位置很重要
如果你无法使用Wi-Fi,则需要尝试重新摆放路由器。应确保没有阻塞无线信号,特别是可能干扰的金属物体或设备,如微波炉和无线电话等。还应确保路由器的天线位于垂直方向而不是水平位置,因为垂直天线将提供最大的覆盖区域。
Ⅶ 无线ap和无线中继 的区别 简单明了 不要长篇大论啊。
1、定义不同
无线接入点(无线AP)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接入点,俗称“热点”。主要有路由交换接入一体设备和纯接入点设备,一体设备执行接入和路由工作,纯接入设备只负责无线客户端的接入,纯接入设备通常作为无线网络扩展使用,与其他AP或者主AP连接,以扩大无线覆盖范围。
无线中继模式,即是无线AP在网络连接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2、方式不同
无线AP是使用无线设备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园区内部以及仓库、工厂等需要无线监控的地方,目前最远的可以达到30KM左右,主要技术为IEEE802.11系列。大多数无线AP还带有接入点客户端模式(AP client),可以和其它AP进行无线连接,延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无线分布系统(WDS)通过无线电接口在两个 AP 设备之间创建一个链路。此链路可以将来自一个不具有以太网连接的 AP 的通信量中继至另一具有以太网连接的AP。WDS最多允许在访问点之间配置四个点对点链路。一般情况,中心AP最多支持四个远端无线中继模式的AP接入。
(7)无线网络中继参考文献扩展阅读:
无线AP的作用:
1、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中心点,供其它装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通过它接入该无线局域网。
2、通过对有线局域网络提供长距离无线连接,或对小型无线局域网络提供长距离有线连接,从而达到延伸网络范围的目的。
无线中继的作用:
1、无线中继技术是针对于那些有线骨干网络布线成本很高,还有一些AP由于周边环境因素,无法进行有线骨干网络的连接的环境而提出的,利用无线中继与无线覆盖相结合的组网模式,可实现扩大无线覆盖范围,达到无线网络漫游。
2、无线中继技术就是利用AP的无线接力功能,将无线信号从一个中继点接力传递到下一个中继点,并形成新的无线覆盖区域,从而构成多个无线中继覆盖点接力模式,最终达到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的目的。
Ⅷ 无线路由器的中继功能
无线中继的功能是什么意思,以及设置无线中断的方法如下:
一、无线中继的功能是什么意思:
无线中继模式,顾名思义,即是无线AP在网络连接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中继一般又叫做Repeater ,一般只需在第二个路由器也就是副路由器上面设置,主路由器只需要配置好能上网就可以。
二、设置无线中继的方法如下:
中继也是拓展无线信号覆盖的一种方式,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只需要第二个设备支持中继模式即可。
1、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在浏览器中,输入登陆附路由器(或者中继器)的IP地址,进入到路由器的管理界面,点击 设置向导,点击“下一步”。
上文便是关于无线路由中继的设置介绍,如果你只使用一个路由器,那就无需考虑这些问题了,但是用了两个以上路由器,并且路由器之间相隔的比较远,那就可以使用无线中继的方法将其连接起来,让无线网络覆盖面积大大提高。
Ⅸ 无线网络中的桥接模式跟中继模式分别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区别
所谓中继就是在两个无线点间把无线信号放大一次,使得远端的客户端可以接受到更强的无线信号。例如我在a点放置一个AP,而在c点有一个客户端,之间有120米的距离,从a点到c点信号已经削弱很多,于是我在中途60米处的b点放一个AP做为中继,这样c点的客户端的信号就可以有效的增强,保证了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桥接就是链接两个端点,实现两个无线AP间的数据传输,想要把两个有线局域网连接起来,一般就选择通过AP来桥接,例如我在a点有一个15台电脑组成的有线局域网,b点有一个25台电脑组成的有线局域网,但是ab两点的距离很远,超过了100米,通过有线连接已不可能,那么怎么把两个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呢?这就需要在a点和b点各设置一个AP,开启AP桥接功能,这样ab两点的局域网就可以互相传输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