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气对无线网络的影响
wifi的电磁波基本上只能直线传播,衍射现象很微弱。雨天、雾天对无线电波的吸收、散射影响是比较大的, 雨天的衰减主要是由于雨点所引起的电波散射和吸收作用,雾天里对无线电波的吸收比散射更起主要作用。
自然界天气变化莫测,雷电、雨、、风、雾、雪等变化无穷,而无线通讯在某种条件下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雷电和暴雨影响比较大,其他天气对微波通讯影响不大。
一、雷电
无线通讯属于电子通讯范畴,雷电对于电子设备有着强大的摧毁力,无线通讯由于天线架设位置比较高,所以必须要做好设备防雷,一般情况下被雷击中的概率一般会极低,即便某个建筑物被雷击中,也是之中了大楼的避雷针,强大的电流会在瞬间流入地下,在无线设备上会产生感应电压,通过射频防雷器将电流泻入地下。基带电缆也会受到一些影响,通过安装网络防雷器,卸掉基带电缆的瞬间高电压。
二、暴雨
当电波穿过降雨的区域时,雨滴会对电波产生吸收和散射,故而造成衰减。雨衰的大小与雨滴半径与波长的比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雨滴的半径则与降雨率有关。实测结果表明雨滴的半径约在0.025cm~0.3cm之间,但无线电波长越接近此波长时,雨衰值越大。雨衰对电波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吸收衰减,大部分表现为热损耗。2.4Ghz 的波长为12.5厘米左右,3.5Ghz的波长为8.3厘米, 5.8Ghz的波长为5.5厘米左右,在Ku波段(11G~12Ghz)内电波的波长在2.5cm左右,从上述波长中可以看出,Ku波段雨衰的大小与雨滴的物理模型比较接近受影响最大,其他频率的雨衰我们一般根据实验结果估算为 40公里6dbi ,采用高增益天线和高发射功率是抵抗雨衰的有效手段。无线通讯要求信号的净增益储备,一般2.4Ghz 要求必须达到10dbi以上,5.8Ghz必须达到15dbi以上,我们在设计无线链路时一般会把净增益储备设计到30dbi以上,即便有暴雨减去6dbi的损耗,系统得增益储备还在20dbi以上,所以无线通讯系统不会受到雨天的影响。
三、如何计算系统净增益储备根据用户对无线链路设计的具体要求:所有的联网节点设计要求达到客户需求的链路传输速率,系统余量至少为15bm,结合方案设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设无线定位系统_基于WiFi信号的定位解决方案_信锐技术计原则、用户提供的相关数据、点对多点组网模式、不同产品来进行整体方案设计。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理论计算算出在自由空间中不同的天线配置在满足15dBm的余量的前提下所能够传输的距离。已知的参数有LB产品的6Mbps时的接收灵敏度为-91dBm,设备的输出功率按最大输出功率计算为Pout=27dBm,发射端天线的增益为Gt,接收端天线的增益为Gr,发射端的馈线损耗为Ct,接收端的馈线损耗为Cr,空间的信号衰减为PL,1/2英寸的Andrew电缆的衰减为0.12dBm;接收端接收的信号强度为Si; 由于LB系列产品的室内/室外单元之间使用基带电缆相连,其最大允许长度为90米,所以对于馈线长度小于90米的网点,可以直接使用基带电缆,对无线信号不会产生损耗,所以在上述计算公式中馈线的损耗为0,在设计方案中没有站点的馈线长度超过90米,由此带来的馈线的损耗为0。
接收端的信号接收强度为(见附图): Si=Pout-Ct+Gt-PL+Gr-Cr 电磁波在空间传输时的信号功率衰减的计算公式为:32.4+20xLogFmhz+20xLogRKm 在5.8GHz时为:PL=108+20LogD[km] 将此公式带入上公式:Si=Pout-Ct+Gt-108-20LogD[km]+Gr-Cr 根据此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不同增益的天线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传输的距离: 以监控中心与各个监控点为例:监控中心采用120°扇区天线的增益为15dBi,在只使用基带电缆的情况下,远端站点采用外接28dBi定向天线,以距离15公里带入上面的公式: 接收灵敏度=27-0+15-(108+20LogD[km])+28-0=-61dBm 得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比6Mbps速率的接收灵敏度-91dBm有30dBm以上的储备量。
❷ 为什么一到刮风或者下雨天网络信号就变得很差这正常吗
下雨天网络信号不好,很正常,因为雨天可能对信号站影响造成设备不正常工作,信号受到了雨的干扰,刮风时也会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风大的时候信号就会变得差。
温馨小提醒:
由此可以看出,在恶劣的天气无线网络信号变差是非常正常的,因为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多,而且会有一些遮挡物影响信号的穿射,影响了效率,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❸ 下雨是不是会影响wifi信号
下雨会影响wifi,wifi是一种电波传输,只要是电波传输在空气这种介质中传输就会受到传输介质的各种干扰。
❹ 无线宽带信号和天气有关系吗
亲!
宽带信号跟天气确实是没有关系的!
信号的强弱问题,理论上讲,室内的气温、湿度对无线电的信号的传输是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就家用无线网络来说,这种影响微乎其微,则完全不用考虑。
如果你排除了所有的原因,例如周围电磁波干扰等环境原因后,认定是因为气温和湿度的影响的话,那么完全有可能是因为无线路由器或者无线网卡的电路板制造工艺问题或者就是无线宽带路由器已经老化的问题了。
❺ 路由器信号不到下雨天就不好,为什么
下雨天路由器信号不好是由于多数wifi网络需要采用缆线传输,在采用铜质的接口部分容易与空气接触,进而氧化产生铜锈,因此会造成讯号传输的不良状况,加上水汽会沿着外皮,渗透到线路,影响到里面的铜线,线路过于潮湿或遇到下雨天,就会影响网速。
❻ 网络是不是和下雨有关,信号不好,怎么解决。
网络信号不好与天气有关系。
天气晴朗的时候信号肯定很好 ,当云多的时候会干扰信号的。
信号的强弱问题,理论上讲,室内的气温、湿度对无线电的信号的传输是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就家用无线网络来说,这种影响微乎其微,则完全不用考虑。
❼ 无线网络天气一潮网速就很慢
当然了,无线网络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的,天气潮湿、甚至打雷下雨等不好的天气状况,都会对无线网络造成影响。你这个问题是因为空气湿度大,对信号传输造成的影响。
❽ 下雨天会影响家里Wi-Fi信号吗
对做室内覆盖的无线路由器没有基本影响。
下雨天如果室内无线信号不好了,可能是由于运营商的网络受到天气影响,造成路由器输入的信号不稳定从而影响你的无线信号,室内的无线信号本身不会受室外天气影响。
做室外覆盖的无线信号肯定要受到天气的影响。下雨天空气中湿度增加,无线信号在水中的传输肯定比空气损耗大,如果有雷电,那么空气中肯定有很多带电离子,也会影响到无线信号的稳定性。
❾ 湿度与无线网络信号的关系
无线电信号和温度、湿度、大气压和云的折射、大山的阻挡都有一定度关系,不过不像你所说的那么明显!湿衣服有屏蔽作用,再次应该是折射的作用。
❿ 无线网络为什么下雨天或阴天就会连接不上
网络的传输与介质有关。。无线也一样。。。我的经验是阴天比晴天信号好,丢包率也很低,尤其是蒙蒙细雨的时候。晚上比白天强,如果是阴天的晚上那更是好的不得了!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我也不太确定,不过我可以参考电离层对无线信号的传递作用作出解释,打字太累还是粘贴别人的答案吧,虽然罗嗦点,但是详细点,粘贴如下:
无线电可以在任何一种介质中传播,还被用于寻找外星人计划中去了。220伏特(V)只是电压,虽然电流也有电磁场,电磁波,有传播方向,不能够但电不是有线电波,没有像无线电传播的可能,不然我们就被电住了,像这里是120V的。仍是用导线传输供电,
频率从几十Hz(甚至更低)到3000GHz左右(波长从几十Mm到0.1mm左右)频谱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电波旅行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发信天线或自然辐射源所辐射的无线电波,通过自然条件下的媒质到达收信天线的过程,就称为无线电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频谱,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划分为表所示钓几个波段。根据频谱和需要,可以进行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和探测等,但不同波段电波的传播特性有很大差别。
电波主要传播方式
电波传输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
任何一种无线电信号传输系统均由发信部分、收信部分和传输媒质三部分组成。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媒质主要有地表、对流层和电离层等,这些媒质的电特性对不同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媒质及不同媒质分界面对电波传播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将电波传播方式分成下列几种:
地表传播
对有些电波来说,地球本身就是一个障碍物。当接收天线距离发射天线较远时,地面就象拱形大桥将两者隔开。那些走直线的电波就过不去了。只有某些电波能够沿着地球拱起的部分传播出去,这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就叫地波,也叫表面波。地面波传播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的传播方式,称为地面波传播。其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但电波频率愈高,地面波随距离的增加衰减愈快。因此,这种传播方式主要适用于长波和中波波段。
天波传播
声音碰到墙壁或高山就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光线射到镜面上也会反射。无线电波也能够反射。在大气层中,从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的高空有几层“电离层”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反射体,就象一只悬空的金属盖,电波射到“电离层’就会被反射回来,走这一途径的电波就称为天波或反射波。在电波中,主要是短波具有这种特性。
电离层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有些气层受到阳光照射,就会产生电离。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有6000℃,它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包含很宽的频带。其中紫外线部分会对大气层上空气体产生电离作用,这是形成电离层的主要原因。
电离层一方面反射电波,另一方面也要吸收电波。电离层对电波的反射和吸收与频率(波长)有关。频率越高,吸收越少,频率越低,吸收越多。所以,短波的天波可以用作远距离通讯。此外,反射和吸收与白天还是黑夜也有关。白天,电离层可把中波几乎全部吸收掉,收音机只能收听当地的电台,而夜里却能收到远距离的电台。对于短波,电离层吸收得较少,所以短波收音机不论白天黑夜都能收到远距离的电台。不过,电离层是变动的,反射的天波时强时弱,所以,从收音机听到的声音忽大忽小,并不稳定。
视距传播、散射传播及波导模传播
视距传播是指:若收、发天线离地面的高度远大于波长,电波直接从发信天线传到收信地点(有时有地面反射波)。这种传播方式仅限于视线距离以内。目前广泛使用的超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电波传播均属这种传播方式。
散射传播是利用对流层或电离层中介质的不均匀性或流星通过大气时的电离余迹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来实现超视矩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主要用于超短波和微波远距离通信。
超短波的传播特性比较特殊,它既不能绕射,也不能被电离层反射,而只能以直线传播。以直线传播的波就叫做空间波或直接波。由于空间波不会拐弯,因此它的传播距离就受到限制。发射天线架得越高,空间波传得越远。所以电视发射天线和电视接收天线应尽量架得高一些。尽管如此,传播距离仍受到地球拱形表面的阻挡,实际只有50km左右。
超短波不能被电离层反射,但它能穿透电离层,所以在地球的上空就无阻隔可言,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空间波与发射到遥远太空去的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取得联系。此外,卫星中继通讯,卫星电视转播等也主要是利用天波传输途径。
波导模传播电波是指:在电离层下缘和地面所组成的同心球壳形波导内的传播。长波、超长波或极长波利用这种传播方式能以较小的衰减进行远距离通信。
在实际通信中往往是取以上五种传播方式中的一种作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但也有几种传播方式并存来传播无线电波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使用波段的特点,利用天线的方向性来限定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