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中smartBox网络是什么
是机顶盒网络,既可以用来看电视,又能当做无线网使用。
Smartbox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创意礼品,2003年诞生于法国,之后行销全球21个国家。2010年Smartbox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名称叫做“心意宝”。
有别于传统礼品,它所赠送的是一段段独一无二的美妙体验。 它的外形就是一种精心包装的礼品,外观精美、简单易用,同时它还提供多种不同主题的礼盒,而且每个礼盒都提供几十家优质商家,供用户选用。
衍生历程
2003年4月, Smart&Co公司的创始人皮埃尔·史坦利先生,与一位比利时企业家合作,创立了Weekendesk法国公司,将礼盒概念引入法国市场。
公司的愿景是推出一种精心包装的礼品,它外观精美、简单易用,同时它还提供多种不同主题的礼盒,而且每个礼盒都提供几十家优质商家,供用户选用。
很多人在选购礼品时,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可到头来购买的却还是一些老掉牙的东西,诸如:鲜花或是巧克力。皮埃尔·史坦利先生,渴望提供一些新鲜有趣的礼品,供消费者选购。Weekendesk法国公司,即应运而生。
2007年9月皮埃尔·史坦利先生收购了他的比利时合作伙伴的股份,并将公司从Weekendesk更名为Smart&Co公司。
不久之后,Weekendesk产品晋升为欧洲市场上销量最大的礼盒产品。出于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需求,Weekendesk产品变更为Smartbox。
② 5g网络是什么意思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是4G之后的延伸,目前正在研究中。目前还没有任何电信公司或标准订定组织(像3GPP、WiMAX论坛及ITU-R)的公开规格或官方文件有提到5G。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4年还没有一个具体标准。不过在有消息报道韩国成功研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手机在利用该技术后无线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6G。这一新的通信技术名为“流浪本地无线接入”(外语:NOmadic Local Area wireless access、外语缩写:NOLA)。
缺点
同许多技术进步一样,802.11ac是非常复杂的。这肯定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通用消费者市场的技术来说更是如此。到目前为止,厂商以及Wi-Fi联盟等行业协会在向最终用户隐藏复杂性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因此,这里还有希望。然而,802.11ac增加了传输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设置和选择数量。因此,设置用户对于每一台设备的功能的预期是很困难的。
我们刚刚把电源形容为好事之一。但是,电源在802.11ac中仍然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对于那些作为高带宽数据源的设备来说更是如此。要实现802.11ac中最高的可用带宽最多需要使用8台RD传输设备。相比之下,目前的802.11n最多允许4个传输流,但是,具有4个传输流的能力的设备很少,这主要是由于电源和其它RF的挑战。802.11ac功能的全部实现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传输设备的数量和驱动这些设备的电源并不是唯一的实施的挑战。802.11n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供的一个功能Beamforming(波束形成)也是802.11ac的一部分。这只是这个复杂的技术的一个例子。这个技术需要实施以实现最大的数据速率,因为这个技术是在文件中说明的,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技术很容易实施。
③ 我是时尚新概念酒店的网管,请问无线路由不接WAN口能不能用
④ 华为q1路由器的子母路由概念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买各种信号扩展设备,
但是各种复杂的连接方式让你花时间又抓狂?
很耽误事有木有!
解决大户型Wi-Fi信号覆盖问题的神器来了!
路由 Q1 是一款专为家庭用户打造的大户型无线路由器
以新概念子母路由器
通过电力线连接子母路由,即插即用
为大户型用户提供更好的无线上网体验
普通路由器Wi-Fi信号覆盖范围有限
路由器 Q1中的母路由负责拨号上网,覆盖家庭大部分区域
子路由通过电力线连接母路由,覆盖房间角落、洗手间等原有 Wi-Fi 死角,无需配对即插即用
若房子较大,可购买多个子路由继续扩展信号覆盖
子母路由器均支持 HiLink 协议
子路由即插即用,自动学习母路由的 Wi-Fi 名称和密码
保证家中统一 Wi-Fi 名称和密码
手机、平板自动切换连接信号最好的 Wi-Fi 热点
8
不用复杂的配置,不用专业的知识,即买即用
简直是总裁男神的神器!
⑤ 诺基亚E63支持Wi-Fi无线网络通讯技术是什么概念了有什么用处了
wifi就是可以像笔记本一样使用无线网络
你可以用无线路由器的信号上网,可以用笔记本自己构建wifi局域网使手机共享网络,也可以在wifi热点使用wifi免费上网,我使用wifi速度平均在200kb以上,最高达到400多kb,简直和3g不是一个概念的
wifi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更不是遥远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宁愿买水货带wifi,也不买国行的阉割机
⑥ WiFi 7为何成巨头角逐场
提起Wi-Fi,大家并不陌生。智能终端普及至今,Wi-Fi已经成为电子设备接入网络的主流方式之一。近年来,Wi-Fi技术的代际不断演进。如今,Wi-Fi 5尚属主流,Wi-Fi风头正盛,如此中天,而Wi-Fi7也悄然来临。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上演的不像是“我方唱罢你登场”的大戏,而像是“同台竞技”。
尽管在2022年初,作为Wi-Fi 6 的升级版,Wi-Fi 6E显然已经处于技术的前沿阵地。然而,就在Wi-Fi 6E并没有商用,甚至Wi-Fi 6还处于风口浪尖之时,为了抢占下一代无线网络技术市场,高通、联发科、瑞昱等厂商已经开始布局WiFi 7。如今,Wi-Fi 7已经成为巨头的角逐场。
技术演进,Wi-Fi 7将带来绝佳体验
1997年第一代Wi-Fi标准协议802.11制定。时隔20余年,802.11标准协议发展壮大,并演进到如今的第七代802.11b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Wi-Fi 7。据悉,Wi-Fi 7是在Wi-Fi 6的基础上的引入了320MHz带宽、4096-QAM、Multi-RU、多链路操作、增强MU-MIMO、多AP协作等技术,使得Wi-Fi 7相较于Wi-Fi 6将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
在制定的时候,IEEE将Wi-Fi 7划分为两个阶段R1和R2,共4个草案,预计2024年中发布正式版本。目前,虽然第一个草案已发布,但从时间表来看,Wi-Fi 7离正式发布还比较遥远。从已经发布的草案1来看,Wi-Fi 7将带来以下变革:
首先,支持Multi-RU机制,类似在高速公路上将多个空闲的车道分配给一辆坦克使用,将进一步提升频谱利用率,对带宽和时延有较大的提升。其次,支持Multi-Link多链路机制,重新定义了多链路聚合相关的技术,对带宽、时延和可靠性有很大的提升。再次,支持更多空间流,其中单射频最大空间流的数量高达16个,理论上相比Wi-Fi 6,物理传输速率提升两倍以上。
此外,Wi-Fi 7还支持多AP间的协同调度,可以在整网AP中统一协调时域、频域等资源及干扰。包括协同空间复用(CoSR)、协同正交频分多址(Co-OFDMA),协同波束赋形(CoBF)等特性,这将极大的提升空口资源的利用率。
基于上述特性,Wi-Fi 7可以助力工业制造的全无线产品实现柔性生产,助力矿区实现无人化采矿,可以实现机器人自动巡检。同时,借助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Wi-Fi 7也将极大推动元宇宙、边缘计算等场景应用的快速发展。
即便现阶段全球Wi-Fi 7技术规范尚未落定,但在元宇宙、自动驾驶、AIOT等新概念、新应用的推动下,业界自然普遍看好后续市场的发展。
巨头抢滩,上演新一轮角逐
Wi-Fi 6角逐方兴未艾,Wi-Fi 7已经迎来新的巨头角逐。2022年以来,联发科、博通、高通三家大厂接连发布了Wi-Fi 7主控芯片或者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其中,联发科在今年1月份现场演示了其Wi-Fi 7。据悉,联发科Wi-Fi 7可通过320MHz信道和4K正交幅度调制(QAM)技术,传输速度比Wi-Fi 6快2.4倍,峰值速度可以达到30Gbps。
同时,联发科Wi-Fi 7展示了多链路操作(MLO)技术,同时聚合不同频段上的多个信道,即使频段受干扰或出现拥塞,数据仍可无缝传输,从而实现更快、更可靠的网络连接。此外,联发科Wi-Fi 7拥有多用户资源单元(MRU)功能来降低和避免信号干扰,满足多人同时、高速连接。
2022年4月份,博通推出了WiFi 7 SoC,采用了四核心Armv8处理器,能够提供24 DMIPS性能,并且发布了Wi-Fi 7生态系统产品组合,包括用于消费产品和企业产品,以及用于移动设备的多个型号。据悉,博通正在为客户提供Wi-Fi 7样品。
高通则发布全球首款Wi-Fi 7芯片商用解决方案FastConnect 7800,支持高频多连接并发技术、4K QAM调制技术、支持2.4GHz、5GHz、6GHz三大频段,峰值传输速度可达5.8Gbps,峰值下行高达5.8Gbps,支持低于2ms的时延。
另外,近段时间,中兴5G在MWC大会推出Wi-Fi 7标准的5G CPE产品MC888 Flagship,该产品集成了Wi-Fi 7高并发技术和5G高速率,网络下载峰值速率高达10Gbps。无独有偶,新华三也发布企业级智原生Wi-Fi 7 AP,支持iRadio、iStation、iEdge和iHeal技术,据悉,信道利用率提高56%、终端接入效率提高33%、业务传输通道提升220%以及网络运维时间缩短30%。
路有坎坷,何时方能商用?
据IDC中国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网络无线市场规模预测显示,2019年Wi-Fi 6标准发布,同年市场处于观望期,Wi-Fi 5仍未市场主流。2020年,Wi-Fi 6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Wi-Fi 5占比仍超过半数。2021年,Wi-Fi 6首次超越Wi-Fi 5,Wi-Fi 5仍占一定的市场份额。
我们可以看出,从2019年标准发布,到2021年首次超越Wi-Fi 5,Wi-Fi 6用了2年的时间。不少观点认为,Wi-Fi 7也会遵循此规律,预计2024年发布标准,于2026年前后达到大规模商用。换言之,Wi-Fi 6至少还有4年时间占据市场主流位置。
来源IDC
另外,Wi-Fi 7拥有至少30Gbps超大带宽能力,主要原因是用了Wi-Fi 6E标准下的6GHz频段,这个全新的频段带来了1200MHz的频谱带宽,目前,6GHz频段几乎无任何干扰。然而中国尚未对6GHz频段给出明确的政策,6425-7125MHz授予5/6G移动通信还是Wi-Fi,目前尚未敲定。
此外,终端方面,虽然Wi-Fi 7向后兼容Wi-Fi 6/5/4等终端,但只有终端支持Wi-Fi 7才能释放全部潜力。也许,现阶段上市的Wi-Fi 7 AP无法发挥Wi-Fi 7标准带来的带宽、时延、容量等多方面的提升。Wi-Fi 7的商用步履维艰。
写在最后
从Wi-Fi 5到Wi-Fi 6,再到Wi-Fi 7,Wi-Fi技术标准不断演进,相应的芯片、解决方案,以及硬件终端必将会随之而来。并且AIoT的发展,要求Wi-Fi有着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大的传输带宽。站在通往Wi-Fi 7的节点,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着巨头们不断参与、角逐,WiFi 7在未来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
⑦ 关于WiFi 6技术,这篇说得最详细
12 个空间流与 256-QAM 调制。
2 2 个空间流与 256-QAM 调制。
3 3 个空间流与 64-QAM 调制。
Wi-Fi 已成为当今世界无处不在的技术,为数十亿设备提供连接,也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上网接入的首选方式,并且有逐步取代有线接入的趋势。为适应新的业务应用和减小与有线网络带宽的差距,每一代 802.11 的标准都在大幅度的提升其速率。
1997 年 IEEE 制定出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 802.11,数据传输速率仅有 2Mbps,但这个标准的诞生改变了用户的接入方式,使人们从线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随着人们对网络传输速率的要求不断提升,在 1999 年 IEEE 发布了 802.11b 标准。802.11b 运行在 2.4 GHz 频段,传输速率为 11Mbit/s,是原始标准的 5 倍。同年,IEEE 又补充发布了 802.11a 标准,采用了与原始标准相同的核心协议,工作频率为 5GHz,最大原始数据传输率 54Mbit/s,达到了现实网络中等吞吐量(20Mbit/s)的要求,由于 2.4GHz 频段已经被到处使用,采用 5GHz 频段让 802.11a 具有更少冲突的优点。
2003 年,作为 802.11a 标准的 OFDM 技术也被改编为在 2.4 GHz 频段运行,从而产生了 802.11g,其载波的频率为 2.4GHz(跟 802.11b 相同),原始传送速度为 54Mbit/s, 净传输速度约为 24.7Mbit/s(跟 802.11a 相同)。
对 Wi-Fi 影响比较重要的标准是 2009 年发布的 802.11n,这个标准对 Wi-Fi 的传输和接入进行了重大改进,引入了 MIMO、安全加密等新概念和基于 MIMO 的一些高级功能 (如波束成形,空间复用......),传输速度达到 600Mbit/s。 此外,802.11n 也是第一个同时工作在 2.4 GHz 和 5 GHz 频段的Wi-Fi 技术。
然而,移动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高密度接入对 Wi-Fi 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3 年发布的 802.11ac 标准引入了更宽的射频带宽(提升至 160MHz)和更高阶的调制技术(256-QAM),传输速度高达 1.73Gbps,进一步提升 Wi-Fi 网络吞吐量。另外,在 2015 年发布了 802.11ac wave2 标准,将波束成形和 MU-MIMO 等功能推向主流,提升 了系统接入容量。但遗憾的是 802.11ac 仅支持 5GHz 频段的终端,削弱了 2.4GHz 频段下的用户体验。
然而,随着视频会议、无线互动 VR、移动教学等业务应用越来越丰富,Wi-Fi 接入终端越来越多,IoT 的发展更是带来了更多的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甚至以前接入终端较少的家庭 Wi-Fi 网络也将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接入而变得拥挤。因此 Wi-Fi 网络仍需要不断提升速度,同时还需要考虑是否能接入更多的终端,适应不断扩大的客户端设备数量以及不同应用的用户体验需求。
下一代Wi-Fi 需要解决更多终端的接入导致整个Wi-Fi 网络效率降低的问题,早在2014 年 IEEE 802.11 工作组就已经开始着手应对这一挑战, 预计在 2019 年正式推出的802.11ax(下个章节介绍为什么叫 Wi-Fi 6)标准将引入上行 MU-MIMO、OFDMA 频分复用、1024-QAM 高阶编码等技术,将从频谱资源利用、多用户接入等方面解决网络容量和传输效率问题。目标是在密集用户环境中将用户的平均吞吐量相比如今的 Wi-Fi 5 提高至少4 倍,并发用户数提升 3 倍以上,因此,Wi-Fi 6(802.11ax)也被称为高效无线(HEW)。
Wi-Fi 6 是下一代 802.11ax 标准的简称。随着 Wi-Fi 标准的演进,WFA 为了便于 Wi- Fi 用户和设备厂商轻松了解其设备连接或支持的 Wi-Fi 型号,选择使用数字序号来对 Wi- Fi 重新命名。另一方面,选择新一代命名方法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 Wi-Fi 技术的重大进步, 它提供了大量新功能,包括增加的吞吐量和更快的速度、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等。根据 WFA 的公告,现在的 Wi-Fi 命名分别对应如下 802.11 技术标准:
和以往每次发布新的 802.11 标准一样,802.11ax 也将兼容之前的 802.11ac/n/g/a/b 标准,老的终端一样可以无缝接入 802.11ax 网络。
4G 是移动网络高速率的代名词,同样,Wi-Fi 6 是无线局域网高速率的代名词,但这个高速率是怎么来的,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1.空间流数量 空间流其实就是 AP 的天线,天线数越多,整机吞吐量也越大,就像高速公路的车道一样,8 车道一定会比 4 车道运输量更大。
表 2 不同 802.11 标准对应的空间流数量 2.Symbol 与 GI Symbol 就是时域上的传输信号,相邻的两个Symbol 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空隙(GI),以避免 Symbol 之间的干扰。就像中国的高铁一样,每列车相当于一个 Symbol, 同一个车站发出的两列车之间一定要有一个时间间隙,否则两列车就可能会发生碰撞。不同 Wi-Fi 标准下的间隙也有不同,一般来说传输速度较快时 GI 需要适当增大,就像同一车道上两列 350KM/h 时速的高铁发车时间间隙要比时速 250KM/h 时速的高铁发车间隙要大一些。
表 3 802.11 标准对应的 Symbol 与GI 数据
3.编码方式 编码方式就是调制技术,即 1 个 Symbol 里面能承载的 bit 数量。从 Wi-Fi 1 到 Wi-Fi 6,每次调制技术的提升,都能至少给每条空间流速率带来 20%以上的提升。
表 4 802.11 标准对应的 QAM 4.码率 理论上应该是按照编码方式无损传输,但现实没有这么美好。传输时需要加入一些用于纠错的信息码,用冗余换取高可靠度。码率就是排除纠错码之后实际真实传输的数据码占理论值的比例。
表 5 802.11 标准对应的码率 5.有效子载波数量 载波类似于频域上的 Symbol,一个子载波承载一个 Symbol,不同调制方式及不同频宽下的子载波数量不一样。
表6.802.11 标准对应的子载波数量
至此,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802.11ac 与 802.11ax 在 HT80 频宽下的单条空间流最大速率:
Wi-Fi 6(802.11ax)继承了Wi-Fi 5(802.11ac)的所有先进 MIMO 特性,并新增了许多针对高密部署场景的新特性。以下是Wi-Fi 6 的核心新特性:
下面详细描述这些核心新特性。
图 2-1 OFDM 工作模式 802.11ax 中引入了一种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模式,叫 OFDMA(因为 802.11ax 支持上下行多用户模式,因此也可称为 MU-OFDMA),它通过将子载波分配给不同用户并在OFDM 系统中添加多址的方法来实现多用户复用信道资源。迄今为止,它已被许多无线技术采用,例如 3GPP LTE。此外,802.11ax 标准也仿效 LTE,将最小的子信道称为“资源单位(Resource Unit,简称 RU)”,每个 RU 当中至少包含 26 个子载波,用户是根据时频资源块 RU 区分出来的。我们首先将整个信道的资源分成一个个小的固定大小的时频资源块 RU。在该模式下,用户的数据是承载在每一个 RU 上的,故从总的时频资源上来看,每一个时间片上,有可能有多个用户同时发送(如下图)。
图 2-2 OFDMA 工作模式 OFDMA 相比 OFDM 一般有三点好处:
图 2-3 不同子载波频域上的信道质量
因为 802.11ac 及之前的标准都是占据整个信道传输数据的,如果有一个 QOS 数据包需要发送,其一定要等之前的发送者释放完整个信道才行,所以会存在较长的时延。在OFDMA 模式下,由于一个发送者只占据整个信道的部分资源,一次可以发送多个用户的数据,所以能够减少 QOS 节点接入的时延。
表 7不同频宽下的 RU 数量
图 2-4RU 在 20MHz 中的位置示意图 RU 数量越多,发送小包报文时多用户处理效率越高,吞吐量也越高,下图是仿真收益:
图 2-5 OFDMA 与 OFDM 模式下多用户吞吐量仿真
图 2-6 SU-MIMO 与 MU-MIMO 吞吐量差异
图 2-7 8x8 MU-MIMO AP 下行多用户模式调度顺序
图 2-8 多用户模式上行调度顺序 虽然 802.11ax 标准允许OFDMA 与 MU-MIMO 同时使用,但不要 OFDMA 与 MU- MIMO 混淆。OFDMA 支持多用户通过细分信道(子信道)来提高并发效率,MU-MIMO 支持多用户通过使用不同的空间流来提高吞吐量。下表是 OFDMA 与 MU-MIMO 的对比:
表 8 OFDMA 与 MU-MIMO 对比
图 2-9 256-QAM 与 1024-QAM 的星座图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 802.11ax 中成功使用 1024-QAM 调制取决于信道条件,更密的星座点距离需要更强大的 EVM(误差矢量幅度,用于量化无线电接收器或发射器在调制精度方面的性能)和接受灵敏度功能,并且信道质量要求高于其他调制类型。
图 2-10 802.11 默认 CCA 门限
例如图 12,AP1 上的 STA1 正在传输数据,此时,AP2 也想向 STA2 发送数据,根据Wi-Fi 射频传输原理,需要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CCA 门限值默认-82dBm,发现信道已被STA1 占用,那么 AP2 由于无法并行传输而推迟发送。实际上,所有的与 AP2 相关联的同信道客户端都将推迟发送。引入动态 CCA 门限调整机制,当 AP2 侦听到同频信道被占用时,可根据干扰强度调整 CCA 门限侦听范围(比如说从-82dBm 提升到-72dBm),规避干扰带来的影响,即可实现同频并发传输。
图 2-11 动态 CCA 门限调整 由于 Wi-Fi 客户端设备的移动性,Wi-Fi 网络中侦听到的同频干扰不是静态的,它会随着客户端设备的移动而改变,因此引入动态 CCA 机制是很有效的。802.11ax 中引入了一种新的同频传输识别机制,叫 BSS Coloring 着色机制,在 PHY 报文头中添加 BSS color 字段对来自不同BSS 的数据进行“染色”,为每个通道分配一种颜色,该颜色标识一组不应干扰的基本服务集(BSS),接收端可以及早识别同频传输干扰信号并停止接收,避免浪费收发机时间。如果颜色相同,则认为是同一 BSS 内的干扰信号, 发送将推迟;如果颜色不同,则认为两者之间无干扰,两个 Wi-Fi 设备可同信道同频并行传输。以这种方式设计的网络,那些具有相同颜色的信道彼此相距很远,此时我们再利用动态CCA 机制将这种信号设置为不敏感,事实上它们之间也不太可能会相互干扰。
图 2-12 无BSS Color 机制与有BSS Color 机制对比
图 2-13 Long OFDM symbol 与窄带传输带来覆盖距离提升
前面的几大核心技术已经足够证明 802.11ax 带来的高效传输和高密容量,但802.11ax 也不是 Wi-Fi 的最终标准,这只是高效无线网络的开始,新标准的 802.11ax 依然需要兼容老标准的设备,并考虑面向未来物联网络、绿色节能等方向的发展趋势。以下是 802.11ax 标准的其他新特性:
下面详细描述这些新特性。
我们都知道 2.4GHz 频宽窄,且仅有 3 个 20MHz 的互不干扰信道(1,6 和 11),在 802.11ac 标准中已经被抛弃,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 2.4GHz 仍然是一个可用的 Wi-Fi 频段,在很多场景下依然被广泛使用,因此,802.11ax 标准中选择继续支持 2.4GHz,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一频段特有的优势。
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较高的信号比频率较低的信号更容易穿透障碍物,而频率越低, 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穿透能力越差,信号损失衰减越小,传输距离越远。虽然 5GHz 频段可带来更高的传播速度,但信号衰减也越大,所以传输距离比 2.4GHz 要短。因此,我们在部署高密无线网络时,2.4GHz 频段除了用于兼容老旧设备,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边缘区域覆盖补盲。
现阶段仍有数以亿计的 2.4GHz 设备在线使用,就算如今成为潮流的 IoT 网络设备也使用的 2.4GHz 频段,对有些流量不大的业务场景(如电子围栏、资产管理等),终端设备非常多,使用成本更低的仅支持 2.4GHz 的终端是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
图 2-14 广播目标唤醒时间操作
为什么要 Wi-Fi 6(802.11ax)
802.11ax 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适用于高密度无线接入和高容量无线业务,比如室外大型公共场所、高密场馆、室内高密无线办公、电子教室等场景。
图 3-1 高密高带宽应用场景 在这些场景中,接入Wi-Fi 网络的客户端设备将呈现巨大增长,另外,还在不断增加的语音及视频流量也对 Wi-Fi 网络带来调整,根据预测,到 2020 年全球移动视频流量将占移动数据流量的 50%以上,其中有 80%以上的移动流量将会通过 Wi-Fi 承载。我们都知道 4K 视频流(带宽要求 30Mbps/人)、语音流(时延小于 30ms)、VR 流(带宽要求 50Mbps/人,时延 10~20ms)对带宽和时延是十分敏感的,如果网络拥塞或重传导致传输延时,将对用户体验带来较大影响。而现有的Wi-Fi 5(802.11ac)网络虽然也能提供大带宽能力,但是随着接入密度的不断上升,吞吐量性能遇到瓶颈。而Wi-Fi 6 (802.11ax)网络通过 OFDMA、UL MU-MIMO、1024-QAM 等技术使这些服务比以前更可靠,不但支持接入更多的客户端,同时还能均衡每用户带宽。比如说电子教室,以前如果是 100 多位学生的大课授课形式,传输视频或是上下行的交互挑战都比较大,而802.11ax 网络将轻松应对该场景。
5G 与 Wi-Fi 6(802.11ax)的共存关系
这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在 1999 年~2000 年间,就有人提出 2G 将替代 Wi-Fi 的观点;2008 年~2009 年也出现了 4G 将代替 Wi-Fi 的猜测;现在又有人开始讨论 5G 代替 Wi- Fi 的话题了。可是,5G 与 Wi-Fi 的应用场景模式是不相同的。Wi-Fi 主要用于室内环境, 而 5G 则是一种广域网技术,它在室外的应用场景更多。所以我们相信 Wi-Fi 和 5G 将长期共存下去。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一步分析:
假设 5G 技术取代 Wi-Fi,那么就必须推出无限流量的套餐,否则费用会远远大于宽带的使用的费用,更何况目前宽带的价格一年比一年低,谁也不会去选择更贵的 5G。在目前的 4G 时代无限流量的套餐就是个噱头,三大运营商都纷纷推出过无限流量的套餐,当时流量超出套餐的流量之后,网络会自动将为 2G 模式,最高速度只有 128Kbps,这个速度看视频不如看漫画,因此所谓的无限流量只是个无稽之谈。
5G 网络技术采用的是超高频频谱(5G 网络频段: 24GHz~52GHz;4G 网络频段:1.8GHz~2.6GHz,不包括 2.4GHz),前面已经提到,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弱,穿越障碍的 能力也就越弱,所以 5G 信号是很容易衰弱的。如果保持 5G 信号的覆盖需要比 4G 建设更多的基站。而且由于信号的衰减,如果在大楼的内部,隔着几道墙,信号衰减就更加严重了。 再有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地下室,Wi-Fi 网络可以将路由器通过有线连接放入地下室产生信号, 但是 5G 网络是不可能覆盖到所有大楼的地下室的,单就这一个弊端,5G 也无法取代 Wi- Fi。另外,现在几乎所有智能设备都有 Wi-Fi 模块,大多数物联网设备也配备了 Wi-Fi 模块, 出口只用一个公网 IP 地址,局域网内部占用大量地址也没关系,用户在自己的 Wi-Fi 网络下管理这些设备都很方便,而用 5G 势必会占用更多公网的 IP 地址。
带宽 x 频谱效率 x 终端数量 = 总容量。
5G 的优点在于它的载波聚合技术,提升了频谱利用率,大大提升了网络容量。在 3G/4G 时代,当用户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地铁、车站等地方使用手机上网时,可以明显感觉到上网延迟变大,网速变慢。而在 5G 时代,随着网络容量大幅提升上述现象带来的影响明显降低。也正是这样的特性,让人们觉得 5G 网络下可以无限量接入,但很多人忽视了一点,那就是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入网设备的数量也在大幅提升,如果真的所有的上网设备都直连区域内的基站,这条 5G 高速路再宽也得堵死啊!而要想降低基站塔的负担,就必须依靠Wi-Fi 来做分流。
移动设备厂商宣传的 5G 最重要的 3 个特征是高速度、大容量、低时延,其实最新一代的 Wi-Fi 速率比 5G 还要快,最新的 802.11ax(Wi-Fi 6)单流峰值速率 1.2Gbps(5G 网络峰值速率 1Gbps),平均来看,Wi-Fi 每升级一代所用的时间大约只是移动网络的一半左右,所以从最新的Wi-Fi 6 开始,速率会持续领先于移动网络。
办公、物流、商业、智能家居等各行各业都在走向无线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设备、人员、终端等全部联网使用。假设 5G 替代了 Wi-Fi 的存在,那么未来的所有联网终端都需要配备一张类似手机 SIM 卡的东西才可以上网。这一个理由也注定了目前在室内场景 5G 是不可能取代Wi-Fi 的。类似的设备还有 VR、游戏机、电子阅读器、机顶盒等等……
大家都知道手机、pad 等移动终端都是用的电池,大家通常都认为电池的耐用性与安装的业务,和使用频率有关,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终端的各种移动信号接入质量好与差也 与电池耗电量有关。当信号变差时,移动终端为了确保给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会自动增加发射功率来提升信号质量,这就导致电池耗电量增加。由于 Wi-Fi 的信号源基本是在室内范围,而 5G 信号在室外几十公里外的基站,这样就导致移动终端上传数据时,Wi-Fi 的传送距离远远小于 5G 信号。通常情况下 5G 的通信距离是 Wi-Fi 的几千倍以上,这样就需要手机的信号发射强度大大增加,这就增加了耗电量。曾经有人做过实验,以 4G 为例,使用网络数据半小时,Wi-Fi 会比移动网络节省 5%的电量。另外,最新一代的 Wi-Fi 6 (802.11ax)支持 TWT 功能,可以在业务需要时自动唤醒,在业务不适用时自动休眠,进一步节省了电量。
因此,目前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使得 5G 还无法彻底取代 Wi-Fi,更多的是与 Wi-Fi 进行深度融合,因此使用 Wi-Fi 的企业和用户并不用过于慌张。今天的 Wi-Fi 已不再是一个提供无线网络的设备,更多的应该被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备设施或中央枢纽。例如目前绝大部分的智慧零售、智慧物流、智慧办公等解决方案的中央枢纽就是 Wi-Fi 网络。
参考:
关于WiFi 6技术,这篇说得最详细
不同的 Wi-Fi 协议和数据速率
HZ (物理单位
⑧ 华为q1新概念子母路由器 长城宽带能用么
可以的,路由器不分运营商的
线路连接路由器及设置步骤:
1、将网线—路由器—电脑之间的线路连接好,启动电脑和路由器设备;
2、启动设备后,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192.168.1.1进入无线路由器设置界面。(如进不了请翻看路由器底部铭牌或者是路由器使用说明书,不同型号路由器设置的默认都不一样。)
3、设置界面出现一个登录路由器的帐号及密码,输入默认帐号和密码admin,也可以参考说明书;
4、登录成功之后选择设置向导的界面,默认情况下会自动弹出;
5、选择设置向导之后会弹出一个窗口说明,通过向导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直接点击下一步即可;
6、根据设置向导一步一步设置,选择上网方式,通常ADSL用户则选择第一项PPPoE,如果用的是其他的网络服务商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面两项,如果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的话,直接选择第一项自动选择即可,方便新手操作,选完点击下一步;
7、输入从网络服务商申请到的账号和密码,输入完成后直接下一步;
8、设置wifi密码,尽量字母数字组合比较复杂一点不容易被蹭网。
9、输入正确后会提示是否重启路由器,选择是确认重启路由器,重新启动路由器后即可正常上网。
使用无线网络办理宽带推荐您使用电信宽带使用。
由于中国电信的服务器、网络架设等较完善,且每年都在不断完善和升级服务器和线路,因此中国电信的网速较稳定,网速较好,一般不会出现高峰期网络堵塞等情况,是实打实的独享宽带,因此中国电信的宽带最好,同时费用也会相对高一些。
中国电信是最新开通宽带服务的运营商,技术较为成熟,另外其他运营商一般也是租用中国电信的骨干网络,一般电信网络要比其他运营商宽带要稳定。
⑨ 安卓系统的手机,想下载新概念英语,下载了沪江新概念英语软件,但还要在手机上再下载课本、MP3等,太费
可以通过天翼流量活动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