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 » 有障碍物怎么无线传输网络
扩展阅读
流量卡网络设置cmiot 2025-09-23 23:45:25
怎么进入粘贴的网站 2025-09-23 23:43:03

有障碍物怎么无线传输网络

发布时间: 2022-11-21 01:34:13

无线网络的传输方式,要具体,详细的。每种传输的特点及作用。麻烦了~

无线传输分为:模拟微波传输和数字微波传输。

一、模拟微波传输

模拟微波传输系统原理图
模拟微波传输就是把视频信号直接调制在微波的信道上(微波发射机,HD-630),通过天线(HD-1300LXB)发射出去,监控中心通过天线接收微波信号,然后再通过微波接收机(Microsat 600AM)解调出原来的视频信号。如果需要控制云台镜头,就在监控中心加相应的指令控制发射机(HD-2050),监控前端配置相应的指令接收机(HD-2060),这种监控方式图像非常清晰,没有延时,没有压缩损耗,造价便宜,施工安装调试简单,适合一般监控点不是很多,需要中继也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其弱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差,易受天气、周围环境的影响,传输距离有限。目前,已逐步被数字微波、COFDM、3G、CDMA等取代。

二、数字微波传输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原理图
数字微波传输就是先把视频编码压缩(HD-6001D),然后通过数字微波(HD-9500)信道调制,再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端则相反,天线接收信号,微波解扩,视频解压缩,最后还原模拟的视频信号,也可微波解扩后通过电脑安装相应的解码软件,用电脑软解压视频,而且电脑还支持录像,回放,管理,云镜控制,报警控制等功能;现在随着数字存储方式的普及,接收下的来的信号可以直接通过NVR存储显示或者直接进存储服务器,配合磁盘阵列存储;这种监控方式图像有720*576、352*288或更高的的分辨率选择,通过解码的存储方式,视频有0.2-0.8秒左右的延时。数字视频监控价根据实际情况差别很大,但也有一些模拟微波不可比的优点,如监控点比较多,环境比较复杂,需要加中继的情况多,监控点比较集中它可集中传输多路视频,抗干扰能力比模拟的要好一点,等等优点,适合监控点比较多,需要中继也多的情况下使用,客观地讲,前期投资较高。
无线图像传输系统从应用层面来说分为两大类,一是固定点的图像监控传输系统,二是移动视频图像传输系统。

1.固定点的图像监控传输系统

固定点的无线图像监控传输系统,主要应用在有线闭路监控不便实现的场合,比如港口码头的监控系统、河流水利的视频和数据监控、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城市安全监控、建筑工地等。下面按频段由低到高对不同的图像传输技术进行介绍。

1.1--2.4 GHz ISM频段的多种图像传输技术

2.4 GHz的图像传输设备采用扩频技术,有跳频和直扩两种工作方式。跳频方式速率较低,吞吐速率在2 Mbit/s左右,抗干扰能力较强,还可采用不同的跳频序列实现同址复用来增加容量。直扩方式有较高的吞吐速率,但抗干扰性能较差,且多套系统同址使用受限制。

2.4 GHz图像传输可基于IEEE802.11b协议,传输速率为11 Mbit/s,去掉传输过程中的开销,实际有效速率为5.5-6 Mbit/s左右。后来制订的IEEE802.11g标准,速率上限达到54 Mbit/s,在特殊模式下可达108Mbps,该标准互通性高,点对点可传输几路MPEG-4的压缩图像。

应用在2.4 GHz频段的还有蓝牙技术、HomeRF技术、MESH、微蜂窝技术等。随着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2.4 GHZ这个频段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其速率问题、安全问题、干扰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1.2--3.5 GHz频段的无线接入系统

3.5 GHz的无线接入系统是一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技术,采用FDD双工方式,用16QAM、64QAM调制方式,基于DOCSOS协议。其工作频段相对较低,电波自由空间损耗小,传播雨衰性能好,接入速率足够高,且设备成本相对较低。该系统具有相对良好的覆盖能力,通常达到5 km~10 km,适合地县市级单位低价位、较大面积覆盖的应用场合;还可与WLAN、LMDS互为补充,形成覆盖面积大小配合、用户密度稀密配合的多层运行的有机互补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带宽不足,只有上下行各30 MHz,难以大规模使用。

1.3--5.8 GHz WLAN产品

5.8 GHz的WLAN产品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此频段的WLAN产品基于IEEE802.11a协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4 Mbit/s,在特殊模式下可达108Mbps。根据WLAN的传输协议,在点对点应用的时候,有效速率为20 Mbit/s;点对六点的情况下,每一路图像的有效传输速率为500 kbit/s左右,也就是说总的传输数据量为3 Mbit/s左右。对于无线图像的传输而言,基本上解决了“高清晰度数字图像在无线网络中的传输”问题,使得大范围采用5.8 GHz频段传输数字化图像成为现实,尤其适用于城市安全监控系统。

ZWD-2422无线高清传输器

图册无线传输设备(10张)
的工作频率4.9GHz-5.9GHz,当它收到其它RF设备或讯号干扰时能自动调整至适当的频率,所以一般不在5G左右频段的2.4G,3G不会干扰到ZWD-2422的无线高清传输。

WLAN传输监控图像,目前比较成熟的是采用MPEG-4图像压缩技术。这种压缩技术在500 kbit/s速率时,压缩后的图像清晰度可以达到1CIF(352×288像素)~2CIF。在2 Mbit/s的速率情况下,该技术可以传输4CIF(702×576像素,DVD清晰度)清晰度的图像。采用MPEG-4压缩以后的数字化图像,经过无线信道传输,配合相应的软件,很容易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化城市安全监控系统。

2.4/5.8GHz 基于802.11n的产品,11n产品分为AN和GN分别工作于5.8GHz和2.4GHz,传输速率可达150、300、600Mbps,有效传输速率分别为60、160、300Mbps.随着高清摄像机的发展,这种高带宽的11N模式非常适合高清摄像机的传输。高清摄像机和高带宽无线传输设备的配合会逐渐成为无线视频监控的趋势。

1.4--26 GHz频段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

LMDS系统是典型的26 GHz无线接入系统,采用64QAM、16QAM和QPSK三种调制方式。LMDS具有更大的带宽以及双向数据传输能力,可提供多种宽带交互式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解决了传统本地环路的瓶颈问题,能够满足高速宽带数据、图像通信以及宽带internet业务的需求。LMDS系统覆盖范围3公里~5公里,适用于城域网。由于世界各国对LMDS的工作频段规划不同,所以其兼容性较差、雨衰性能差,成本也较高。

2.移动视频图像传输系统

除了对固定点的图像监控的需求外,移动图像传输的需求也相当旺盛。移动视频图像传输,广泛用于公安指挥车、交通事故勘探车、消防武警现场指挥车和海关、油田、矿山、水利、电力、金融、海事,以及其它的紧急、应急指挥系统,主要作用是将现场的实时图像传输回指挥中心,使指挥中心的指挥决策人员如身临其境,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富士达就移动视频图像传输采用公网和专用技术两种情况作相关介绍。

2.1 利用CDMA、GPRS、3G公众移动网络传输图像

CDMA无线网络的移动传输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抗多径衰落、系统容量的配置灵活、建网成本低等。CDMA采用MPEG-4压缩方式,用MPEG-4的CIF格式压缩图像,可以达到每秒2帧左右的速率;如果将图像调整到QCIF格式,则可以达到每秒10帧以上。但是,对于安全防范系统来说,一般采用低传输帧率而保证传输的清晰度,因为只有CIF以上的图像清晰度才可以满足调查取证的需要。如果希望进一步提高现场图像的实时传输速率,一个简单的方案是采用多个CDMA网卡捆绑使用的方式,用来提高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目前市场上有2~3个网卡捆绑方式的路由器,增加网卡的代价是增加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随着视频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个网卡上3~4帧/秒图像传输速率是可以实现的,如果每秒钟可以传输3~4帧CIF格式的图像,可以满足一般移动公共交通设施的安全监控的要求。

GPRS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支持特定的点对点和点对多点服务,以“分组”的形式传送数据。GPRS峰值速率超过100 kbit/s,网络容量只在所需时分配,这种发送方式称为统计复用。GPRS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永远在线和按流量计费,不用拨号即可随时接入互联网,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资源利用率高。

3G技术目前已经取代GPRS和CDMA逐渐,目前可以实现的有效速率达384 kbit/s,在网络部署的城区,可以实时传输一路CIF图像,每秒可达到20帧。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速率提高了很多,也不要认为所有的移动交通设施可以同时将图像传输回监控中心,因为同时概念对于公网图像传输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2.2 用于应急突发事件的专用图像传输技术

对于一些应急指挥中心的图像传输系统,往往要求将突发事件现场的图像传输回指挥中心。例如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水灾、火灾现场,群众的大型集会和重要安全保卫任务现场等。这类应急图像传输系统不宜使用公众网络传输,最好采用专业的移动图像传输设备。但目前我国对此尚未专门规划频率。可用于移动视频图像传输的技术有以下几种。

2.2.1 WiMAX

WiMAX是点对多点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采取了动态自适应调制、灵活的系统资源参数及多载波调制等一系列新技术,并兼具较高速率传输能力(可达70 Mbit/s~100 Mbit/s)及较好的QoS与安全控制。WiMAX802.16e覆盖范围可以达到1~3英里,主要定位在移动无线城域网环境。然而802.16e获得足够的全球统一频率存在一定难度,且建设成本和设备价格较高。

2.2.2无线网格(MESH)技术

无线“网格(MESH)”技术,可以实现较近范围内的高速数据通信。利用2.4 GHz频段,有效带宽可以达到6 Mbit/s,这种技术链路设计简单、组网灵活、维护方便。支持MeshController集中方式管理,终端数据无需配置,自动生成解决方案。支持MeshController热备份链路、自动漫游切换等功能。支持MeshController用户终端集中管理、多种验证方式使系统更安全。支持MeshController用户流量控制功能,可根据用户类型自由分配流量,支持限速,限流量,限制上网时间等功能。

对于固定无线图像传输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WLAN技术产品;对于移动视频图像传输可以采用公众移动网络或专用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再进一步关注无线图像传输问题,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传输方式

视频基带传输

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系统稳定。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适合小系统。

光纤传输

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好,适合远距离传输。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网络传输

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2/4、H.264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只要有Internet网络的地方,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目前的ADSL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微波传输

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其优点是:综合成本低,性能更稳定,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图像传输清晰度不错,而且完全实时;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维护费用低。其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如果在大城市使用,无线电波比较复杂,相对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如果有障碍物,需要加中继加以解决,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比较严重的雨衰现象。不过现在也有数字微波视频传输产品,抗干扰能力和可扩展性都提高不少。

双绞线传输

(平衡传输):也是视频基带传输的一种,将75Ω的非平衡模式转换为平衡模式来传输的。是解决监控图像1Km内传输,电磁环境相对复杂、场合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将监控图像信号处理通过平衡对称方式传输。其优点是:布线简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忧性能强。其缺点是:只能解决1Km以内监控图像传输,而且一根双绞线只能传输一路图像,不适合应用在大中型监控中;双绞线质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不适于野外传输;双绞线传输高频分量衰减较大,图像颜色会受到很大损失。

宽频共缆传输

视频采用调幅调制、伴音调频搭载、FSK数据信号调制等技术,将数十路监控图像、伴音、控制及报警信号集成到“一根”同轴电缆中双向传输。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同轴电缆的资源空间,三十路音视频及控制信号在同一根电缆中双向传输、实现 “一线通”;施工简单、维护方便,大量节省材料成本及施工费用;频分复用技术解决远距传输点位分散,布线困难监控传输问题;射频传输方式只衰减载波信号,图像信号衰减比较小,亮度、色度传输同步嵌套,保证图像质量达到4级左右;采用75Ω同轴非平衡方式传输使其具有很强抗干扰能力,电磁环境复杂场合仍能保证图像质量。其缺点是:采用弱信号传输,系统调试技术要求高,必须使用专业仪器,如果干线线路有一台设备有问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没图像,另外宽频调制端需外加AC220V交流电源供电(但目前大多监控点都具备AC220V交流电源这个条件)。

无线SmartAir传输

SmartAir技术是目前通信业界唯一的单天线模式千兆级无线高速传输技术。其采用多频带OFDM空口技术,TDMA的低延时调度技术,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混合自动重传HARQ等高级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到达1Gbps的传输速率

优势

1、 综合成本低,性能更稳定。只需一次性投资,无须挖沟埋管,特别适合室外距离较远及已装修好的场合;在许多情况下,用户往往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工作内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开阔地等特殊地理环境,对有线网络、有线传输的布线工程带来极大的不便,采用有线的施工周期将很长,甚至根本无法实现。这时,采用无线监控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有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扩容能力强,迅速收回成本的优点。

2、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将新的无线监控点加入到现有网络中,不需要为新建传输铺设网络、增加设备,轻而易举地实现远程无线监控。

3、 维护费用低。无线监控维护由网络提供商维护,前端设备是即插即用、免维护系统。

4、无线监控系统是监控和无线传输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传送到无线监控中心,并且自动形成视频数据库便于日后的检索。

5、 在无线监控系统中,无线监控中心实时得到被监控点的视频信息,并且该视频信息是连续、清晰的。在无线监控点,通常使用摄像头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采集,摄像头通过无线视频传输设备相连,并通过由无线电波将数据信号发送到监控中心。

❷ 干扰无线路由器信号的因素有哪些

无线信号传输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家庭的空间都比较拥挤,空间不够开阔,其中房间中的墙壁是最主要的障碍物;由于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是无线微波频段,微波的最大特点就是近乎直线传播,绕射能力非常弱,因此身处在障碍物后面的无线接收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会比较的弱,甚至没有信号;(选择比较适合摆放路由器的地方)

2、物理的障碍物,不仅阻挡微波无线信号,它还能把电磁的能量给吸收掉,生成弱电流泄流掉,因此,无线信号在家庭环境中,最大的障碍物是内有钢筋网的楼板,这样很大程度的衰减了无线信号的接受;(避免穿越高难度的障碍物)

3、IEEE802.11b/g/n标准的工作频段为2.4GHz,而工业上许多设备也正好工作在这一频段如:微波炉、蓝牙设备、无绳电话、电冰箱、音箱等。如果附近有较强的磁场存在,那么无线网络肯定会受到影响;(避免与以上设备混合放在一起,劲量远离)

4、如果在无线环境中存在多台无线设备还有可能存在频道冲突,无线信号串扰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环境的无线频道)

5、距离无线设备及电缆线路100米内的无线电发射塔、电焊机、电车或高压电力变压器等强信号干扰源,也可能会对无线信号或设备产生强干扰;(远离信号干扰源)

6、信号在室外传播时,天气情况对无线信号的影响也很大,如果是在雷雨天或天气比较阴沉的时候信号衰减比较厉害,而晴天里信号能传输的距离会更远。

如何改善信号传输质量问题:

1、为无线AP选择一个最佳的放置地点。这个放置点的要求如下:a、位置应偏高一些,以便在较高地方向下辐射,减少障碍物的阻拦,尽量减少信号盲区;b、位置点选择应是使信号尽量少地穿越隔墙(如:玻璃、金属物体),最好是房间中的无线客户端能与无线AP之间可视;

2、修改无线频道,减少无线串扰。注意:设置自己无线信号发射频道时也要尽量保证离别人无线信号频道3-5个以上;

3、减少居家电器干扰,保证信号畅通无阻;放置无线AP时尽量远离上述设备;

4、如果无线AP天线是可拆卸的,可以通过更换天线达到增强无线信号的目的。

❸ 求500米远距离有障碍无线AP接入方案

影响无线信号传输距离的因素则主要有——空间不够开阔,特别是墙壁和金属物体是无线传输的主要的障碍物;工作频段同为2.4GHz的微波炉、蓝牙设备、无绳电话、电冰箱等也会对无线网络传输距离产生影响;多台无线设备间存在同频道的冲突和无线信号串扰问题;天气情况对无线信号影响也很大,特别是雷雨天或天气比较阴沉的时候。很多场合需要无线能在超百米距离进行应用,只要避免了上述因素,无线产品在可直视的室外两点间传输100-300米。当然,这种传输肯定不是在全速状态下获得的,如无线设备为了保证在信号很弱的情况下也能维持稳定连接,且能处于最优状态,会自动将速度降为6M、3M、2M、1M等等。虽然这样的速度与其最佳连接速度有很大差距,但毕竟突破了双绞线以太网一百米的限制,很多情况下可确保200米左右的连接距离,其速度满足一般宽带共享的需求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无线要想获得更远的传输距离,天线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家用无线设备只采用了天线增益1-3dBi的配备,如果能将其换为天线增益5-7dBi或更高的产品(需要其天线是可拆卸的),其连接距离自染会增长。这是因为增益表示天线功率放大倍数,数值越大表示信号的放大倍数就越大,也就是说当增益数值越大,信号越强,传输质量就越好可传输距离就越远。

除了无线局域网内的连接外,无线还有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可通过无线桥接(WDS)来获得两点间的远距离连接。

这种功能也被称为WDS(无线分布式系统),在WDS上可以让无线AP或路由器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桥接(中继),在这同时并不影响其无线AP覆盖的功能,WDS最多允许在访问点之间配置四个点对点链路。

在无线功率足够的情况下,只要无线路由器或AP都支持WDS功能,就能实现百米强的连接。在具体设置时注意以下几点即可:将组建WDS网络的无线路由器或AP所选择的无线频段设为相同,如都是1或6或11;将组建WDS网络的无线路由器或AP所设置的SSID设为相同,以实现两点间的无线通信;安全设置中所设置的密码和安全机制需相同,即可。

在面积比较大的无线组网环境下,选择无线WDS解决方案,可以在本区域内做到无线信号覆盖同时又能桥接远端支持WDS的同类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网络结构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达到低成本扩展无线网络覆盖距离的效果。

无线桥接设备可在较远距离将两个网络连接起来

目前常见的此类无线桥接设备有很多,比如TP-LINK新推出的TL-WA501G+接入器便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其提供AP、AP Client、Bridge、Multi-bridge、Repeater、AP+Bridge等工作模式,可以方便地搭建集中控制式网络(AP模式);可以用无线方式连接两个有线局域网(Bridge);可延长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距离(Repeater模式),扩展无线局域网的网络覆盖范围。提供可拆卸天线,让无线传输范围更广阔。

而对于需求较高的用户,也可考虑类似Linksys WAP54GPE这类企业级的桥接产品,其电源供应符合802.3af标准,可通过以太网电缆提供电力。最大可支持8个无线虚拟局域网(VLAN),并也支持基于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分布式系统)的无线桥接。内置有patch-style天线,在顶部还有一个N类型的公头接口,可安装大功率外置天线以获得更远的连接距离。

实际操作:A楼楼顶上安装一个远距AP如腾达TWL5401A和一个16DB定向天线,天线的方向指向B教学楼,这时就实现B楼的无线覆盖

❹ 两家想共用一个宽带,间隔250米,有什么好方法

最好的方法还是安装一个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增强器,可以提高WiFi信号的范围,以便于相隔250米,也可以更好享受到无线网络。

❺ 无线网桥的抗障碍物能力怎么

无线网桥:顾名思义就是无线网络的桥接,它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搭起通信的桥梁;无线网桥从通信机制上分为电路型网桥和数据型网桥。

无线电波遇到各种反射物体会产生反射波和折射波,这些反射波与折射波会使原信号产生波形展宽、波形重叠和畸变,这被称为多径干扰。

多径干扰是常规通信难以解决的问题,直扩技术具有很强的抗多径干扰能力。在无线通信中,抗多径干扰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利用扩频编码之间的相关特性;在接收端可以用相关技术从多径信号中提取分离出最强的有用信号,也可以把多个路径来的同一码序列的波形相加使之得到加强,从而达到有效的抗多径干扰。

总之,无线网桥的抗障碍能力很强。

❻ 远距离有阻挡宽带如何无线传输,需要什么设备谢谢!

那要看距离有多远?有什么样的障碍物(厚度多少、金属?)距离远,有很多金属物,那么成本会很高,家用很不划算!

❼ 无线网桥的抗障碍物能力

不可视的环境不好判断,谁也不敢保证,除非你买专业的工程非视距的,但是那个价格一般家庭不可能去弄,中间的房屋如果不是很高,可以在自己家房顶架东西高于其他房屋,如果有条件,可以在中间最高的房屋楼顶架一个中继,这样是可以实现,一旦连接成功,稳定性还是比较高的

❽ 远距离、近距离无线数据采集传输技术有哪些适用在什么地方

手机、平板等显示终端,达到监测的目的。如你所说的车间温度控制,就是将几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分布在重要的监测地点,当然无线温度传感器之间也可以相互传输,传输有网状网络和星状网络信立科技无线传感器在行业内是非常有口碑的,其实就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收集并传输相当一段距离到达电脑,要问无线传感器原理,然后通过无线管理装置将无线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收集并传输到终端。相对而言当然比互联网简单,但是非常的适用,远距离传输,不需要人员经常去测试

❾ 高分!200分求教搭建一公里点对点无线网络!

连接距离,也可以用来连接两段局域网段,以实现两局域网间的通讯协议。而现在日益广泛使用的无线网络技术中无线网桥是远距离网络连接中必须用到的产品。

目前,楼宇之间的局域网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很多单位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公司可能希望将邻近的生产、运输子网和管理中心连接在一起;在大学校园区中,教学楼、学生宿舍中独立的内部局域网与计算中心联网后,可以方便学生和教师接入校园网和Internet;总之,大家都希望网络可以实现在两个或多个邻近的建筑物间的局域网连接,提供高速互连网络接入以及实现移动获得网络服务等功能。按照传统的思路,要实现两栋大楼的互联,即使是近在咫尺,也需要牵线挖管,采用铺设线缆或租用线路的方法。

如果遇到周围环境的条件限制,铺设线缆的工程可能无法实施;租用DDN线路会面临着租用费用太高和线路带宽太低等诸多困难。不过,现在无线技术已经有了解决上面诸多问题的答案。

搭建远距离无线局域网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点对点型、点对多点型、桥接中继型和混合型。各种结构都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大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慎重选择。

点对点型

该类型常用于固定的要连网的两个位置之间,是无线连网的常用方式,使用这种连网方式建成的网络,优点是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这种类型结构一般由一对桥接器和一对天线组成。

点对多点型

该类型常用于有一个中心点,多个远端点的情况下。其最大优点是组建网络成本低、维护简单,其次,由于中心使用了全向天线,设备调试相对容易。该种网络的缺点也是因为使用了全向天线,波束的全向扩散使得功率大大衰减,网络传输速率低,对于较远距离的远端点,网络的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

此外,由于多个远端站共用一台设备,网络延迟增加,导致传输速率降低,且中心设备损坏后,整个网络就会停止工作。其次,所有的远端站和中心站使用的频率相同,在有一个远端站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其他站都要更换相同的频率,如果有多个远端站都受到干扰,频率更换更加麻烦,且不能互相兼顾。

桥接中继型

当需要连接的两个局域网之间有障碍物遮挡而不可视时,可以考虑使用无线中继的方法绕开障碍物,来完成两点之间的无线桥接。如图所示,无线中继点的位置应选择在可以同时看到网络A与网络B的位置,中继无线网桥连接的两个定向天线分别对准网络A与网络B的定向天线,无线网桥A与无线网桥B的通讯通过中继无线网桥来完成。

构建中继网桥可以有两种方式:

单个桥接器可以通过分路器连接两个天线。由于双向通讯共享带宽的原因,对于对带宽要求不是很敏感的用户来说,此方式是非常简单实用的。对带宽要求较高的用户,可采用背靠背两个处于不同频段的桥接器工作于无线网桥模式,每个无线网桥分别连接一个天线构成桥接中继,保证高速无线链路通讯。

混合型

这种类型适用于所建网络中有远距离的点,近距离的点,还有建筑物或山脉阻挡的点,在组建这种网络时,综合使用上述几种类型的网络方式,对于远距离的点使用点对点方式,近距离的多个点采用点对多点方式,有阻挡的点采用中继方式。

如何选购设备

虽然由于无线网络的带宽和传输距离等因素决定了组建的无线网络规模的大小,但组建网络需选用的设备都是相同的,只是规模越大的网络所需设备的价格和参数越高而已。下面笔者就通过一个相距200米的点对点型无线网络的组建过程来说明如何选购设备。

在实施室外无线桥接方案时,我们通常需要以下几种设备:

1.无线网桥

无线网桥是整个实现方案中的最核心的部分。这是无线网络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设备;在选择无线网桥设备时,不仅要对产品的特点要有所了解,而且要针对特定的安装要求进行挑选。例如点对点型无线网桥设备可用来连接分别位于不同建筑物中两个固定的网络。它们一般由一对桥接器和一对天线组成。两个天线必须相对定向放置,室外的天线与室内的桥接器之间用电缆相连,而桥接器与网络之间则是物理连接。另一种单点对多点型(PTMP)无线网桥设备, 能够把多个外围建筑物的网络连成一体,但结构更为复杂,需要使用全方位天线。现在很多商家提供的产品中有许多网桥设备能够兼具上述两种桥接功能。

2.无线室外定向天线

无线室外定向天线也是整个实现方案最重要的部分。能否实现更远距离的信号稳定传送,依赖于天线的质量。天线有两个参数非常关键:增益和方向性。增益表示天线功率放大倍数,数值越大表示信号的放大倍数就越大,也就是说当增益数值越大,信号越强,传输质量就越好。方向性指的是天线辐射和接收是否有指向,即天线在是否对某个角度过来的信号特别灵敏和辐射能量是否集中在某个角度上。

根据天线水平面方向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天线在垂直方向一定具有方向性),全向天线的最大增益一般无法做得很大,但是在安装的时候不需要考虑两端天线安装角的问题,安装起来比较方便,适合于距离要求不高的环境;而定向天线可以将增益做得很高,一般的方向性越尖锐的天线增益就越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就越远,但是方向性过于尖锐的天线在安装和调整的难度就越大,两边的天线必须对准才能保证信号的传输;适合于距离要求比较高的环境。

3.室外天线避雷器/浪涌保护器

室外天线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容易感应雷击,如果没有保护措施而在雷雨天气很容易烧毁设备,并带来危险。天线避雷器/浪涌保护器串联在无线设备和室外天线之间,可以防止雷击对设备和人员带来的损害。对于这类设备需要注意的是两个参数:通流容量和插入损耗,通流容量指的是在避雷器可以泻放的最大雷击电流,该值越大越好。插入损耗指的是在避雷器对信号的衰减,该数值越小越好。另外避雷器必须正确有效地接地,否则没有任何防雷效果。

4.室外天线馈线

室外天线馈线(简称天馈线)是连接室内网桥和室外天线的信号线,如果网桥和室外天线距离太远则需要增加天馈线。但是这样会带来信号的衰减,为了将这种衰减尽量减少,需要尽量缩短网桥和天线的距离,并且选择损耗较少的天馈线。例如XINGNET的NE-5006的馈线损耗可以做每5米衰减1dbi,比普通的馈线(每3米1dbi)质量要好得多。

5.SMA-N 无线接头转换线

将SMA端子转换成N端子,主要用于无线AP&BR与室外天线的连接。

6.馈线转换头

用于馈线和天线之间的连接,是一个N端子公、母端子的转换接头。

注:通常他们的连接顺序是:无线室外定向天线——〉馈线转换头——〉室外天线馈线——〉室外天线避雷器/浪涌保护器——〉SMA-N 无线接头转换线——〉无线网桥

以上的一些经验,仅是笔者自己室外无线桥接解决方案设备采购的经验。当然如果大家需要实现大型的无线网桥连接还需要委托有实施无线网络工程经验的公司来设计施工。

总结

虽然无线网络是解决目前远距离联网的好办法,但在架设无线网络之前,我们大家还需要根据实际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进行科学的规划。

尤其需要大家注意以下事项:

1.将要连接的建筑物必须要能保持空阔,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等障碍物都会直接影响无线电波的传输。

2.在减少带宽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建筑物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行远距离传输。目前,无线传输的距离在无障碍的情况下最长可以达到80公里,但是在应用中,实际距离可能会远小于80公里,因此在多山地区,或者有障碍物的时候,距离不宜过长,实在需要的话,可以在中间设立中继中转站,绕过障碍。

3.无线局域网近距离传输时,为了获得最大的带宽,可以将无线网桥连接到支持冗余通道的路由器上,这样就可将三个无线网桥集成在一起,并且天线高度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❿ 500米的距离,无线路由如何实现连接,中间有障碍物(树林、电线、建筑物)。

很难,就算是能连上,也是连了短,断了连的,基本上开个小网页大概需要1-2分钟信号丢失率达到50%,如果是下雨天,或天气不好,那你这一天就光忙乎联网去吧 ,如果考虑接网线,那么我告诉你,网线长度300米有效 , 希望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