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 » 网络信号解析及封装

网络信号解析及封装

发布时间: 2023-01-01 04:23:06

⑴ 解释计算机网络封装和解封装的含义

当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要进行通信时,数据由发送端的应用层向下,逐层传送,而且每一层都为原始数据添加报头(有的层除增加报头外,还需要添加报尾),这也称为数据封装的过程。当封装好的数据到达物理层后,就会根据连接两台设备所使用的物理介质类型,将数据帧的各个比特转换为电压、光源、无线电波等物理层信号,通过中间网络设备,发送端的数据会被送达接收端的物理层。在接收端,数据的还原需要进行一个封装的反过程,从物理层向上直到应用层,随着数据逐层向上传递,协议数据单元的报头及报尾被一层层剥离。最终实现了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递。

什么是数据封装和解封装

数据封装(Data Encapsulation),笼统地讲,就是把业务数据映射到某个封装协议的净荷中,然后填充对应协议的包头,形成封装协议的数据包,并完成速率适配。

解封装,就是封装的逆过程,拆解协议包,处理包头中的信息,取出净荷中的业务信息数据封装和解封装是一对逆过程。

数据封装是指将协议数据单元(PDU)封装在一组协议头和尾中的过程。在OSI7层参考模型中,每层主要负责与其它机器上的对等层进行通信。该过程是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中实现的,其中每层的 PDU 一般由本层的协议头、协议尾和数据封装构成。


(2)网络信号解析及封装扩展阅读:

数据包利用网络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时,为了可靠和准确地发送到目的地,并且高效地利用传输资源(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事先要对数据包进行拆分和打包,在所发送的数据包上附加上目标地址,本地地址,以及一些用于纠错的字节,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时,还要进行加密处理等等。这些操作就叫数据封装。而对数据包进行处理时通信双方所遵循和协商好的规则就是协议。与邮寄物品相比,数据包本身就如同物品,而封装就如同填写各种邮寄信息,协议就是如何填写信息的规定。

⑶ OSI模型的封装,怎样更好的理解

形象的说,两台主机进行连接通讯时,一端主机从上层到下层一层一层封装数据,并在数据之前加上自己的报头,就如同一封信上套7个信封,每个信封分别注明应用层、表示层等等,然后通过邮局发送到接收主机,再一层一层把信封打开,直到看到内容。
你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网络分析基础之OSI参考模型,比较通俗易懂:
http://www.csna.cn/viewthread.php?tid=10212

⑷ 网络机顶盒什么原理

1、网络机顶盒原理:具有开放结构的ITV机顶盒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设备。它由一个廉价的微处理器控制特制的VLSI芯片,提供上述功能,并完成查询、响应路由选择、解码、解压缩以及处理事物和控制等各项工作。它主要由微处理器、数字调制器、ATM处理单元(ADSL接口) 、图像解压缩器、音频解压缩器、NTSC/PAL/SECAM解码器、RGB编码器、远程控制接口、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和扩展接口等组成。
2、网络机顶盒(Network Set-Top Box)简称STB技术是目前信息家电中至关重要的技术设备。到目前为止机顶盒的功能已从一个多频率的调谐器和解码器跃升为大量电影、多媒体事件、新闻等 联机数据库的一个控制终端。因此,如何扩展机顶盒的功能,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对发展即将出现的交互式电视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⑸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封装关系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是:分组、帧

协议数据单元,物理层的 PDU是数据位,数据链路层的 PDU是数据帧,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传输层的 PDU是数据段,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报文。

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是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 )物理层的 PDU是数据位(bit),数据链路层的 PDU是数据帧(frame)。

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packet),传输层的PDU是数据段(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数据(data)。



(5)网络信号解析及封装扩展阅读

数据链路层属于计算机网络的低层。数据链路层使用的通道主要由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

从整个互联网范围来看的话,互联网仍然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范围。

1.数据链路层的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特点,以及这两种信道所使用的协议(PPP,以及CSMA、CD协议)特点。

2.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作用: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3.以太网MAC层的硬件地址。

4.适配器、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的作用场合。

⑹ 计算机网络中什么是信号

应用层处理信号,也就是打包,向下层传递,下一层依次封装对应的协议。最后到物理层,在物理层传输,中间遇到路由,解包,读取,打包,转发。然后到达目的主机,依次有底层解包向上层传递。到应用层显示。。

⑺ 写出OSI七层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把网络分为七层: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主要传输原始的比特流,集线器(Hub)是本层的典型设备;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节点间无差错的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本层的典型设备是交换机(Switch);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主要完成的工作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节点,网络层将数据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包头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典型设备是路由器(Router);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为两个端系统(即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回话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这一层传输的信息以报文为单位.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及以上层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会话层管理进程之间的会话过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通过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负责对上层数据进行转换,以保证一个主机的应用层的数据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层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对数据的加密,解密,压缩,解压和格式转换.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实际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