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 » 七颗星通信设备农村无线网络设备
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法监控主任责任 2025-07-05 16:29:00
世界上首个计算机网络 2025-07-05 14:15:44
电脑一扯就黑屏怎么办 2025-07-05 12:42:54

七颗星通信设备农村无线网络设备

发布时间: 2023-01-03 10:52:14

❶ 通信专业设备有哪些

光传输设备,如SDH(同步数字体系,如华为Optix2500+)、WDM(波分复用,如华为BWS 1600G)、OTN(光传送网,如华为OSN6800)、DXC(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如阿尔卡特1664)。配套设备有ODF(光配线架)、DDF(数字配线架)、列头柜
接入传输设备,如SDH(华为Metro1000,155/622H),配套设备有综合柜、光缆终端箱等
微波传输
卫星地面站
程控交换设备,如上海贝尔S1240、华为C&C08
移动交换中心MSC(移动交换中心)、HLR(归属地位置寄存器)、VLR(拜访者位置寄存器)
移动通信基站 BTS(基站收发信机)、Node-B(3G B节点)、BSC(基站控制器)RNC(无线网络控制器)、塔放(塔上的放大器)、室内分布的近端(BBU)、室内分布的远端(RRU),室内分布的放大器、配套设备有智能天线、馈线、防雷箱、室内室外保护地线排、跳线、交流配电箱、馈线窗之类。
电源设备,比如直流配电屏、交流配电屏、高频开关电源、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电源分支柜、UPS、柴油发电机组
数据通信设备,如路由器(Router)、网络交换机(Swicth)、集线器(HUB)、服务器(Server)、DDN节点机、FR节点机(帧中继)、ATM(异步转移模式)节点机、网络柜

❷ 通信设备包括那些

常用的有线通信设备有:电脑、电视、电话、PCM、光端机、服务器等。

1、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4、光端机,就是光信号传输的终端设备。由于目前技术的提高,光纤价格的降低使它在各个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安防监控),因此各个光端机的厂家就好比是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但是这里的厂家大部分技术并不是完全成熟,开发新技术需要耗资和人力、物力等,这些生产厂家多是中小企业,各品牌也先后出现。但是质量上还是差不多的,国外的光端机好但是价格昂贵,因此,国内厂家把生产光端机转型出路了,用来满足国内需要。

5、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服务器在网络中为其它客户机提供计算或者应用服务。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

根据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来说服务器都具备承担响应服务请求、承担服务、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作为电子设备,其内部的结构十分的复杂,但与普通的计算机内部结构相差不大,如:cpu、硬盘、内存,系统、系统总线等。

❸ 无线网络是怎么产生的

无线网络发展历史

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朔到五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代(1G)移动通信系统

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G系统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实现语音业务,使用频分多址FDMA接入技术划分信道。

第二代(2G)移动通信网

由于1G系统存在诸如频谱利用率低、语音质量差、接入容量小、保密性差和不能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等先天不足,目前已被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取代,形成了覆盖全球的第二代(2G)移动通信网。

目前2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和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两大移动通信标准。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网

国际电信联盟ITU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第三代(3G)移动通信的雏形。因此,统一标准和频段、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支持多媒体移动通信正是3G移动通信与2G的主要区别。欧洲提出的宽带WCDMA采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plex)信道。WCDMA的支持者主要是欧洲、日本等国家的GSM网络运营商和生产厂商,能够在现有GSM网络基础上,途径GPRS逐步过渡到3G移动通信。

❹ 中国移动的传输网络设备及基站设备分别有哪些

主要有BTS、BSC和MSC。

相关介绍:

1、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中文为基站收发台。一个完整的BTS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BTS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处理。

2、BSC:

是基站子系统的控制和管理部分,位于MSC和BTS之间,负责完成无线网络管理、无线资源管理及无线基站的监视管理,控制移动台与BTS无线连接的建立、持续和拆除等管理,目前国内主要有GSM和CDMA两类基站。

3、MSC:

是通信系统的核心网元之一,是在电话和数据系统之间提供呼叫转换服务和呼叫控制的设备。MSC 转换所有的在移动电话和 PSTN 和其他移动电话之间的呼叫。

(4)七颗星通信设备农村无线网络设备扩展阅读

BTS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

MSC从GSM系统内的三个数据库,即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和鉴权中心(AUC)中获取用户位置登记和呼叫请求所需的全部数据。

另外,MSC也根据最新获取的信息请求更新数据库的部分数据。作为GSM网络的核心,MSC还支持位置登记、越区切换、自动漫游等具有移动特征的功能及其它网络功能。

❺ 常见的无线网络设备有哪些

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与日俱增。基本的网络设备有:计算机(无论其为个人电脑或服务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网络接口卡(NIC)、无线接入点(WAP)、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中继器 (Repeater) 网络设备 中继器是局域网互连的最简单设备,它工作在OSI体系结构的物理层,它接收并识别网络信号,然后再生信号并将其发送到网络的其他分支上。要保证中继器能够正确工作,首先要保证每一个分支中的数据包和逻辑链路协议是相同的。例如,在802.3以太局域网和802.5令牌环局域网之间,中继器是无法使它们通信的。 但是,中继器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物理介质,并在各种物理介质中传输数据包。某些多端口的中继器很像多端口的集线器,它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介质。 中继器是扩展网络的最廉价的方法。当扩展网络的目的是要突破距离和结点的限制时,并且连接的网络分支都不会产生太多的数据流量,成本又不能太高时,就可以考虑选择中继器。采用中继器连接网络分支的数目要受具体的网络体系结构限制。 中继器没有隔离和过滤功能,它不能阻挡含有异常的数据包从一个分支传到另一个分支。这意味着,一个分支出现故障可能影响到其它的每一个网络分支。 集线器是有多个端口的中继器。简称HUB 网桥 (Birdge) 网桥工作于OSI体系的数据链路层。所以OSI模型数据链路层以上各层的信息对网桥来说是毫无作用的。所以协议的理解依赖于各自的计算机。 网桥包含了中继器的功能和特性,不仅可以连接多种介质,还能连接不同的物理分支,如以太网和令牌网,能将数据包在更大的范围内传送。网桥的典型应用是将局域网分段成子网,从而降低数据传输的瓶颈,这样的网桥叫“本地”桥。用于广域网上的网桥叫做“远地”桥。两种类型的桥执行同样的功能,只是所用的网络接口不同。 生活中的交换机就是网桥。 路由器 (Router) 路由器工作在OSI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多个网络上交换和路由数据数据包。路由器通过在相对独立的网络中交换具体协议的信息来实现这个目标。比起网桥,路由器不但能过滤和分隔网络信息流、连接网络分支,还能访问数据包中更多的信息。并且用来提高数据包的传输效率。 路由表包含有网络地址、连接信息、路径信息和发送代价等。 路由器比网桥慢,主要用于广域网或广域网与局域网的互连。 桥由器(Brouter) Brouter 是网桥和路由器的合并。 网关 (gateway)网关把信息重新包装的目的是适应目标环境的要求。 网关能互连异类的网络, 网关从一个环境中读取数据,剥去数据的老协议,然后用目标网络的协议进行重新包装。 网关的一个较为常见的用途是在局域网的微机和小型机或大型机之间作翻译。 网关的典型应用是网络专用服务器。 防火墙 (Firewall) 在网络设备中,是指硬件防火墙。 硬件防火墙是指把防火墙程序做到芯片里面,由硬件执行这些功能,能减少CPU的负担,使路由更稳定。 硬件防火墙是保障内部网络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它的安全和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内部网络的安全。因此,日常例行的检查对于保证硬件防火墙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系统中存在的很多隐患和故障在暴发前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苗头,例行检查的任务就是要发现这些安全隐患,并尽可能将问题定位,方便问题的解决。

❻ 无线通信网络如何分类

无线根据国际上所采用的通信技术种类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低速率无线个域网(LR-WPAN)。以下是对各类网络各自常见和常用的通信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1、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是指以无线电波、红外线等无线媒介来代替目前有线局域网中的传输媒介(比如电缆)而构成的网络。无线局域网内使用的通信技术覆盖范围一般为半径100m左右,也就是说差不多几个房间或小公司的办公室。当然实际的覆盖范围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通信区域中的高大障碍物。
2、IEEE
802.11系列标准是IEEE制订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对网络的物理层和媒质访问控制层进行规定,其中重点是对媒质访问控制层的规定。目前该系列的标准有:IEEE802.11、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IEEE
802.11d、IEEE
802.11e、IEEE802.11f、IEEE
802.11h、IEEE
802.11i、IEEE
802.11j等,其中每个标准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点。
3、WIFI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现时一般人会把Wi-Fi及IEEE
802.11混为一谈。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
4、IEEE
802.11g
IEEE
802.11g是对IEEE
802.11b的一种高速物理层扩展,它也工作于2.4GHz频带,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而且它采用了OFDM技术,使无线网络传输速率最高可达54Mbps,并且与IEEE802.11b完全兼容。IEEE802.11g和IEEE802.11a的设计方式几乎是一样的。

❼ 运营商通信子网的交换设备是指

运营商用的设备叫通信设备,通信设备一般分为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
有线通讯设备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网络设备是由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线、RJ45接头等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组成的,一般包括计算机或服务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网络接口卡(NIC)、无线接入点(WAP)、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光纤收发器、光缆等。

❽ 卫星通讯有什么用途卫星通讯日常用在什么地方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信号,从而实现在多个地面站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它是地面微波通信的继承和发展。卫星通信系统通常由二部分组成,分别是卫星端、地面端。卫星端在空中,主要用于将地面站发送的信号放大再转发给其它地面站。地面站主要用于对卫星的控制、跟踪以及实现地面通信系统接入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的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工作频带宽,通信质量好,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等。其主要用在 国际通信,国内通信,军事通信,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 ,卫星通信的主要缺点是通信具有一定的延迟,比如打卫星电话时,不能立即听到对方回话,主要原因是卫星通信的传输距离较长,无线电波在空中传输是有一定延迟的。

卫星移动通信凭借其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影响等优势,与地面通信系统形成互补,广泛应用于地面通信系统不易覆盖或建设成本过高的领域。

目前我国海洋渔业大马力渔船超过30万艘,中小马力渔船超过100万艘,现有各种通信手段(手机、超短波、短波、北斗短信)都存在各种弊端,无法满足渔船和渔政指挥的需要,尤其是对通话需求极高。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弥补这个业务空缺。

据统计,我国拥有40000个没有通信手段的水库。按2300个县计算,县一级防汛指挥部门配备1~2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手持终端,七大流域管理系统每流域配备20部手持终端,共需要约7万部卫星移动通信话音终端以及几十万水文自动监测数据终端。

在我国西部的很多地区,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很恶劣,地面通信已经无能为力。通过卫星方式解决特别偏远地区村通工作具有投资较少、安装简单灵活的特点。适合固定通信、移动通信难以覆盖的偏远区域,具有较好的 社会 效益。

在玉树抗震救灾中,由中国电信运营的卫星通信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卫星网络与移动通信网、固网、互联网相互补充和支撑的立体保障格局。国内部分专家呼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复杂,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频发,建设卫星应急通信系统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以石油勘探为例,石油队伍所在的探区多为沙漠和戈壁滩,地理位置偏僻,公共电信网络无法顾及。以往各油田野外作业队主要采用短波电台,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石油勘探开发的发展需要。卫星通信具有不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覆盖面广的特点,能够满足石油勘探的通信需求。

2006年年末台湾地震破坏海底通信电缆,造成了大规模的通信故障,影响重大。这一事件反映了“卫星通信作为备份手段”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结论: 卫星移动通信作为远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影响等优势,与地面通信系统形成互补,广泛应用于地面通信系统不易覆盖或建设成本过高的领域。

卫星通讯的用途:

传统移动电话因基站布局限制,受地理因素影响,出现无通话信号,无数据信号等问题,而卫星移动通信突破这一瓶颈。在没有手机信号覆盖的地区,会采用卫星通信,或者有时候把卫星电话当作备用,以防止走到无手机信号的地方带来危险。

目前使用卫星电话比较多的海员、野外勘探,居住在沙漠、草原、戈壁等人言必较少的居民,还有就是一些资深的驴友,再就是一些商务人员也可能配置卫星电话,主要目的就是在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手机信号无法覆盖的地方,能够保持和外界的联系,在遇到危险或者需要求助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

卫星的分类:

按服务区域不同分为国际通信卫星、区域通信卫星和国内通信卫星;

按用途的不分为军用通信卫星、民用通信卫星和商业通信卫星;

按通信业务种类的不同分为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电视广播卫星、海事通信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

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的信号需要通过卫星来传输吗?

目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手机的信号是不需要卫星进行转发的。移动通信的基站,最多的是使用光纤接入核心网。通常看到的卫星电话,都还配置有天线,但是咱们常用的智能手机,已经看不到天线了。原因是卫星电话由于需要更大的发射功率,所以天线也要比智能手机大一些,而且耗电量更高,功能也相对智能手机要少一些。

当然,也并不是手机完全用不到卫星通信信号,特殊情况有可能。我们比较广泛的了解卫星电话是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当时所有通讯中断,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但是只有借助卫星电话来通讯,再就是马航370的失踪,当时海事卫星公司根据机载卫星天线的角度计算了一个大概的范围,遗憾的是马航370当时没有购买卫星服务。

卫星通信能传输高质量的声音及画面信息,通信覆盖率高,设备简单,重量轻便于装在应急通信车上,不受天气影响,信息传输量大,是当代应急通信车中重要的通信手段。

近年来,商业航天发展迅速,卫星发射随着技术和产业的成熟也越来越容易,卫星应用的范围亦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大。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卫星观测……除了这些卫星应用,卫星还能用来做这些事

1:卫星可以用于海上维权

2016年8月10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高分三号卫星发射升空。

2016年8月,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高分三号卫星发射升空

作为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这颗卫星能够全天时、全天候进行覆盖全球的监测服务,将用于灾害预警、天气预报、水资源评价以及海上权益维护等领域。

这颗高分卫星不仅成像幅宽大,而且可以详查特定区域,还是中国首颗长寿命设计的低轨遥感卫星,寿命长达8年时间。

2:卫星测算就业增长情况

卫星数据使用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很好地洞悉大数据和新的分析方法今后将如何改变我们度量贫困的方式。

研究人员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即采用算法从数据中获得启示)和卫星影像对贫困人口分布情况进行预测。

组合使用卫星影像的时间序列数据和学习辨认建筑物、道路、车辆以及经济活动痕迹的计算机,可带来更准确、成本更低以及更便于推广的方法,用于测算消费支出、资产及财富。

3:卫星能用来测地震

张衡一号是首颗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将于2017年8月前后发射、投入使用。届时中国将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能力,也是唯一拥有在轨运行的多载荷、高精度地震监测试验卫星的国家。

4:卫星监测雾霾时空变化

风云四号由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公司八院总研制,主要功能是对大气、云层、空间环境进行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三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观测,为高精度的天气分析和预报、短期气候预测、环境和灾害监测、空间环境监测预警等提供服务。

5:卫星监测二氧化碳浓度

2016年12月22日中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搭载了一体化设计的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仪以及起辅助作用的多谱段云与气溶胶探测仪两台科学载荷,将观察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1%的细微变化。

6:卫星应用于生态环境和安全应急领域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新疆卫星应用中心的高分卫星数据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和安全应急两大领域,示范区域面积达377万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效益达3.32亿元

7:卫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这项研究始于2016年,研究者发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利用基于遥感的农艺模型进行农业生产力变化的预测。

要说卫星通讯的用途,先说说卫星通讯的优缺点:

优点:

1、通信距离远:在卫星波束覆盖区域内,通信距离最远为13000公里;

2、不受通信两点间任何复杂地理条件的限制;

3、不受通信两点间任何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的影响;

4、通信质量高,系统可靠性高,常用于海缆修复期的支撑系统;

5、通信距离越远,相对成本越低;

6、可在大面积范围内实现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和新闻的传输和数据交互;

7、机动性大,可实现卫星移动通信和应急通信;

8、信号配置灵活,可在两点间提供几百、几千甚至上万条话路和中高速的数据通道

9、易于实现多地址传输;

10、易于实现多种业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