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书馆无线网ap的部署步骤,地勘时怎么做
图书馆的人口密度非常大,要使用带机量比较大的无线AP,根据AP的覆盖范围进行信号强度实测,一般是几十米放一台无线AP,到手机或者笔记本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只有-65dbm的点比较合适。根据这个原则进行布点就可以了。
2. 无线地勘的文字报告还要包含cad画图内容吗
一般情况下来说,这种文字报告最好可以包括CAD的画图内容,这样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把内容书写清晰。
3. 无线网络是怎么产生的
无线网络发展历史
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朔到五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代(1G)移动通信系统
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G系统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实现语音业务,使用频分多址FDMA接入技术划分信道。
第二代(2G)移动通信网
由于1G系统存在诸如频谱利用率低、语音质量差、接入容量小、保密性差和不能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等先天不足,目前已被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取代,形成了覆盖全球的第二代(2G)移动通信网。
目前2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和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两大移动通信标准。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网
国际电信联盟ITU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第三代(3G)移动通信的雏形。因此,统一标准和频段、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支持多媒体移动通信正是3G移动通信与2G的主要区别。欧洲提出的宽带WCDMA采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plex)信道。WCDMA的支持者主要是欧洲、日本等国家的GSM网络运营商和生产厂商,能够在现有GSM网络基础上,途径GPRS逐步过渡到3G移动通信。
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很多朋友家里更换了无线路由器以后,总是感觉信号和网速比以前慢了很多,其实路由器的摆放位置和信号息息相关的,一起来看下我整理的内容。
具体分析
无线路由器的天线一般为全向天线,即在水平方向上360°都均匀辐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无方向性。全向天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辐射范围如下图所示:
图中Z轴方向即为天线方向,水平方向(红色区域)无线信号最强,竖直方向(深蓝色区域)无线信号最弱。
由此可见,当路由器的天线与地面垂直90°摆放时,水平方向的无线信号最强,且无线覆盖范围最广,而天线的上方或下方为信号覆盖的薄弱点,接收效果会受到影响。
注意:部分终端的内置天线可能角度不同,或者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摆放角度不同,会对无线信号接收产生差异,可尝试调整路由器的部分天线与地面夹角为0°(即调整为水平)。
在大多数家庭网络环境中,一般仅使用一台无线路由器进行无线网络覆盖,而单台无线路由器的覆盖能力有限。
以上我们说的是一些关于大众知识相关的内容,下面我们从更多的技术层面分析一下:
拥挤的信道
如果你曾经进入“192.168.1.1”或“192.168.0.1”这个网址设置自家的路由器,你可能会发现类似的选项。
13个信道,该选哪个?
这里的信道是什么?顾名思义,它就是无线信号的道路。条条大道通罗马,对于国内绝大部分路由器来说,Wi-Fi信号到达你的手机共有13条道,它们是怎么划分出来的?
路由器以发射电磁波的形式传输Wi-Fi信号,而电磁波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频率。目前,绝大多数的路由器工作在2.4GHz的频段。
有的路由器也同时工作在5.8GHz的频段,这样的路由器叫做双频路由器。
如上图,2.4GHz这个频段又被细分为14个不同的信道,对于咱们国家来说,只有13个不同的信道。
从2.412GHz到2.472GHz,每隔5MHz就划分为一个信道。有的国家可以使用14个信道。
通俗一点讲就是,各家各户的Wi-Fi信号是在一条叫做“2.4G”的大道上飞奔,为防止互相干扰和冲撞,又把这条大道分成了13车道,隔壁老张家的路由器可能使用1车道,楼上老李家的路由器可能使用6车道,就是这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你的路由器使用6信道,而你的左邻右舍,楼上楼下,加起来几十个路由器,里面有十几个路由器也行驶在6信道上,此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问题就是,你的Wi-Fi信号会变得差一些,有时甚至会掉线,那是因为,你使用的6信道太拥挤了,互相干扰比较厉害。
图为笔者使用软件检测到的,左邻右舍使用各信道的情况。
上图中,为什么独独只有1、6、11信道飘红?换言之,为什么那么多路由器要选择1、6和11信道?
如上图,虽然2.4G频段划分成了13个信道,但每一个相邻的的信道其实是部分重叠的。而上图中的1、6和11信道,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3个信道之间没有交集。也
就是说,鉴于这种原因,如果你楼上邻居使用1信道,楼下邻居使用6信道,而你使用11信道,那么,你们的干扰将会是最少的。
当然还有别的原因,路由器的信道在自动选择上,常会默认选择这3个信道。
为对比路由器选择不同信道时对Wi-Fi信号的影响,我把信道改成拥挤的“信道1”。检测到的网络信号强度如下图所示:
这里的信号强度为“-65dBm”,需要注意的是,其数值越大,信号就越好,比如-60dBm代表的信号强度大于-65dBm。
当选择“信道1”时,我的无线信号比较差的时候是“-65dBm”,逐渐好转时,信号强度会跳到“-57dBm”,而最差的时候则是完全没信号,也就是掉线,当然掉线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接着,我又把信道改成“13”,此时,信号强度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信号强度变强了不少,达到“-45dBm”,这样的信号强度是较为不错的。
通过上面的实验,基本上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路由器选择不同的信道时,Wi-Fi信号会有所不同。
然而,咱们还得强调一下,路由器不同,网络环境不同,时间段不同,其实验结果也会不同。比如说,在大商场里面,如果里面的商户都有自己的路由器,那么这种干扰情况会更加严重,实验结果也会变得明显,这样的场景还有大办公区。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干扰你Wi-Fi信号的,不止是别人的路由器,还有你自己和别人的蓝牙耳机、蓝牙键盘以及微波炉等,因为蓝牙和微波炉也工作在2.4GHz频段附近。
经过多次实验,改变不同的信道时,信号最少能增加5dBm以上。
若Wi-Fi信号非常棒,你无须操心信道选择的事。还有,如果是因为距离路由器过于遥远,穿墙较多,那么信道的影响相对来说就很小了,你也可以不用担心。但若你搜到的自家Wi-Fi信号,其强度还赶不上邻居家的,则可尝试一下不同的信道,比如“13”,前提是,距离你最近的左邻右舍没有太多人手动选择信道“13”。
你的终端更重要
影响Wi-Fi信号的,除了上面的“信道”外,还有别的吗?当然,而且,这是很重要的,经过笔者的实验,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它是什么?你的终端。
上面的实验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些相同的条件,即,在信道“13”上,笔者台式机接收到的Wi-Fi信号在“-45dBm”左右波动。当时,台式机上的无线网卡,其天线是水平放置的
现在,我把天线从水平放置改成垂直
结果让我大感意外。平时,为了让天线不碍手碍脚,不少人跟我一样,喜欢将天线水平放置,认为这不会有什么影响。然而,此时我改成垂直放置后,信号一下增强了不少。如下图:
Wi-Fi信号从之前的“-45dBm到-50dBm”之间一下子跳到了“-30dBm到-34dBm”之间。可以肯定的是,从此以后,笔者台式机上的网卡天线,它再也不会躺下了。
以上实验告诉我们,终端不同,或者说终端的摆放位置不同,Wi-Fi信号就会有不同。
这种感受其实很多人都有过,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相同的位置,笔记本和手机连接同一个Wi-Fi,笔记本无论是浏览网页还是看视频都很流畅,而手机打开网页的速度和播放视频的流畅度都赶不上笔记本,这当然是因为笔记本的无线网卡性能更强的缘故。
因为需要省电,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热,所以手机接收Wi-Fi信号的能力是普遍弱于笔记本的。当然,如笔记本超级老旧,而手机又是今年刚出的高端款,那么这种感受可能不会那么明显。
以上说明,家里Wi-Fi信号的强与弱,你的终端影响也很大。试着从这方面入手,有助于提高您的Wi-Fi信号。
最后,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两种情况是在路由器位置固定的情况下采取的补救措施之一,最根本的办法应该是从路由器下手。
很多次,笔者曾暗暗发誓,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下一次装修房子时,我一定要好好布线,给家里的路由器一个最好的位置!
不少家庭的Wi-Fi信号,常常是此屋欢乐那屋愁。对于占多数的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的房屋布局,路由器放哪儿才皆屋欢喜?
要了解这个,我们首先得清楚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事实——光是直线传播!
Wi-Fi信号不是可见光,但它跟光一样都是电磁波,都喜欢走直线,也只有走直线,信号的衰减才是最少的,而反射和衍射后,信号衰减的程度,比起距离增加带来的衰减要大得多。
相关阅读:路由器安全特性关键点
由于路由器是网络中比较关键的设备,针对网络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路由器必须具有如下的安全特性:
(1)可靠性与线路安全 可靠性要求是针对故障恢复和负载能力而提出来的。对于路由器来说,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接口故障和网络流量增大两种情况下,为此,备份是路由器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当主接口出现故障时,备份接口自动投入工作,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当网络流量增大时,备份接口又可承当负载分担的任务。
(2)身份认证路由器中的身份认证主要包括访问路由器时的身份认证、对端路由器的身份认证和路由信息的身份认证。
(3)访问控制对于路由器的访问控制,需要进行口令的分级保护。有基于IP地址的访问控制和基于用户的访问控制。
(4)信息隐藏与对端通信时,不一定需要用真实身份进行通信。通过地址转换,可以做到隐藏网内地址,只以公共地址的方式访问外部网络。除了由内部网络首先发起的连接,网外用户不能通过地址转换直接访问网内资源。
(5)数据加密
为了避免因为数据窃听而造成的信息泄漏,有必要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只有与之通信的对端才能对此密文进行解密。通过对路由器所发送的报文进行加密,即使在Internet上进行传输,也能保证数据的私有性、完整性以及报文内容的真实性。
(6)攻击探测和防范
路由器作为一个内部网络对外的接口设备,是攻击者进入内部网络的第一个目标。如果路由器不提供攻击检测和防范,则也是攻击者进入内部网络的一个桥梁。在路由器上提供攻击检测,可以防止一部分的攻击。
(7)安全管理
5. 电脑Wi-Fi图标变成地球图标 连不上Wi-Fi怎么办
1、确认无线功能是否有开启,通过快捷键(热键)开启或关闭无线功能
2、确认设备管理器内的无线网络装置是否异常开始-->控制台-->设备管理器,检视"网络适配器"是否出现惊叹号下图绿框是正常的网络卡,红框出现惊叹号则是异常的网络卡
需重新启动计算机。
6. 设计一个小型网络并画出网络拓扑图(给定设备:4口无线宽带路由器、5口家用交换机、5台台式电脑、1
你是小白吧,这么简单都画不出来,要多想多做实验。
7. 笔记本无线上网故障现象及解决
笔记本无线上网故障现象及解决
在长时间接触无线网络的日子里,我们有时会不小心遭遇无线网卡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现象,面对这些故障现象,很多接触无线网络不多的朋友常常会束手无策,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进行应对。下面是我整理的笔记本无线上网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无缘无故无线网络不能使用
单位办公室有一台“服役”了几年的笔记本电脑,该电脑内置有无线网卡设备,以前单位领导使用该无线网卡设备可以使用、访问无线网络,可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该无线网卡设备始终无法连接到单位的无线局域网中;不得已,单位领导只好电话“邀请”笔者迅速赶到故障现场,帮助其解决无线网络不能使用的故障现象。
接到领导的命令,笔者丝毫不敢怠慢,立即三步并成两步地赶到故障现场,并对故障现场进行了按部就班地勘查,发现该笔记本电脑经典的老式IBMT30,其内置的无线网卡设备传输速度达到了11M;为了查看该无线网卡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笔者依次单击“开始”/“设置”/“网络连接”命令,在弹出的本地网络连接列表窗口中,找到目标无线网络连接图标,并用鼠标右键单击该连接图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目标无线网络连接的属性设置界面。从该界面中笔者看到无线上网信号不是很强,起初笔者还以为是无线上网受到了外界干扰,特地将笔记本电脑转移到上网信号非常强的位置(也就是测试时信号满格的位置),结果发现笔记本电脑还是不能访问无线网络,看来这台笔记本电脑的确不能访问无线网络了。
检查无线路由设置
既然笔记本电脑已经能够探测到无线上网信号,那它为什么不能从局域网中的无线路由器那里获得IP地址呢?会不会是无线路由器设置了访问加密的缘故呢?想到这一点,笔者立即以系统管理员身份远程登录进无线路由器的后台管理界面,从中找到无线加密的设置选项,取消了无线加密的功能设置,结果还是不行。难道是无线路由器内置的DHCP服务功能出现了意外,或者干脆没有正常启用?为了检验自己的猜测,笔者从无线路由器的后台管理界面中找到DHCP服务功能选项,仔细查看该选项的数值时,发现DHCP服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这说明笔记本电脑的无线网卡设备不能上网的原因与无线路由器的DHCP服务功能没有任何关系。在无线路由器的后台管理界面中,笔者偶然发现了该设备自带的防火墙功能、MAC地址过滤功能都处于启用状态,看来单位网络管理员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偷偷访问无线局域网,对无线路由器设备进行了一些安全限制,会不会是这些安全设置影响了单位领导的笔记本电脑正常访问无线网络呢?为了排除无线上网的一切干扰,笔者打算暂时取消这些安全设置,可是当笔者尝试将无线路由器的防火墙功能、MAC地址过滤功能全部关闭后,发现老式IBMT30笔记本电脑仍然还不能正常访问单位的无线局域网。后来,笔者查找了一下无线路由器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发现该设备能够正常支持802.11g、802.11b等无线通信标准,看来问题不在局域网的无线路由器设备上,而很可能是笔记本电脑自身有问题。
检查本地系统设置
如果本地笔记本电脑有问题,那究竟是哪些因素会影响无线网卡设备正常访问无线网络呢?首先笔者想到的是无线上网设置,因为要是无线网络的SSID名称或其他一些设置不正确时,无线网卡可能就无法准确搜索到局域网中的无线路由器;在检查无线上网设置时,笔者先是按照前面的操作步骤打开目标无线网络连接的设置窗口,单击其中的“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打开如图2所示的选项设置页面,在该设置页面中将“用Windows配置我的无线网络设置”项目选中,同时单击“查看无线网络”按钮,从其后界面中找到目标无线局域网网络,然后单击“属性”按钮,进入具体的无线网络配置对话框,在这里笔者并没有找到可疑的地方,这说明无线上网配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有没有可能是Windows系统自身设置不当呢?考虑到无线上网时,需要使用无线访问服务、远程调用服务等,要是这些系统服务运行状态不正常时,那么无线上网操作可能就会失败,想到这一点,笔者决定对上面几个系统服务的运行状态进行一下检查。在进行这项检查操作时,笔者先是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系统运行文本框中输入字符串命令“services.msc”,单击“确定”按钮后,打开笔记本电脑系统的服务列表窗口,从中找到可疑的目标系统服务,再用鼠标双击该服务选项,打开如图3所示的服务属性设置窗口,在该设置窗口的“常规”标签页面中,笔者看到无线访问服务、远程调用服务等工作状态都正常,这就意味着不能无线上网的故障现象与笔记本电脑系统的服务状态也无关。在此期间,笔者还顺便检查了Windows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参数,以及对Windows系统尝试了文件修复操作,结果发现一切正常,至此,无线上网故障排查工作陷入了僵局。
检查无线网卡设置
在排除了上面各项因素后,笔者开始将怀疑重点转移到笔记本电脑自带的无线网卡设备上了,难道是该无线网卡设备发生了硬件损坏?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笔者只有重新更换新的无线网卡设备才能解决问题,但转念一想,平时单位领导不怎么使用无线网卡设备,按理来说该设备发生硬件损坏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为此笔者打算先从该无线网卡设备的设置着手,来看看该设备是不是出了问题。于是,笔者立即打开笔记本电脑的设备管理器窗口,从中找到目标无线网卡设备,并用鼠标右键单击该网卡设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目标网卡设备的属性设置界面;当笔者检查到“高级”标签页面时,偶然发现“802.DControl”选项的`数值被设置为了“Strict”,看到这项设置时笔者感到非常奇怪,因为笔者知道,先前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通信标准主要是802.11b标准,并且工作在2.4G赫兹频段,而目前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通信标准主要是802.11g标准,那么安装在这台老式笔记本电脑中的无线网卡设备怎么会使用802.11d标准呢?
到Internet网络中搜索了相关信息后,笔者发现802.11d无线通信标准主要是针对类似跳频模式、信道化等物理层面定义了一些要求,以便让通信设备满足国家无线电制定的一些特殊管制要求。再返回到老式IBMT30笔记本电脑的无线网卡设置对话框,笔者发现“802.DControl”选项的数值既然为“Strict”,那就表示无线网卡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802.11d这一通信标准,而局域网无线路由器设备却只能支持802.11g、802.11b等无线通信标准,看来问题很可能是无线网卡设备的工作标准设置错误了。
弄清楚了故障原因后,笔者立即尝试着将目标无线网卡设备的“802.DControl”选项数值重新修改为了“None”或“Flexible”,再单击“确定”按钮保存好上述设置操作,这时再上网访问单位的无线局域网时,发现终于能够正常上网了,至此老式笔记本电脑不能进行无线上网的故障现象就被彻底地解决了。
小结
一些有着专业用途的笔记本电脑或早期的老式笔记本电脑,其自带的无线网卡设备很容易出现一些无线通信标准与目前局域网无线路由器使用的通信标准不相兼容的现象,这些现象由于平时我们很少碰到,因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我们在解决这类无线网络故障时很容易多走弯路,所以我们日后一定要对无线网卡设备的工作标准多加注意,一旦发现无线通信标准异常时,不妨尝试将其修改成兼容802.11g、802.11b等无线通信标准,相信这样就能解决一些莫名其妙的无线上网故障。
;8. 笔记本电脑完全连接不上网络,网络图标显示为一个地球
这是网络未正确连接导致,解决办法如下:
1、首先,单击计算机左侧的[开始图标],然后在弹出菜单中单击[控制面板],如下图所示,然后进入下一步。
9. 画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图用的什么软件
拓扑结构图是指由网络节点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网络结构图。
一般这种平面的结构图都用coreldraw来制作,简单的用WORD,EXCEL就能完成,对图片色彩和视觉感官要求高的可以结合PHOTOSHOP来完成
专业性要求使用VISIO5专业版,图库比较多,并且安装一次后只需COPY安装目录即可。VISIO2000专业版,除了图库多外,使用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