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路由器在纯净环境(无障碍和干扰的理想环境)中的无线传输距离为室内100米,室外300米。
在实际家庭环境中,无线信号穿过墙体、玻璃、门、家具、隔断等障碍物时,这些障碍物会衰减无线信号,影响路由器的无线传输距离,其中墙体对无线信号的衰减最大。例如无线信号经过普通砖墙衰减8~15dB,终端上搜索的无线信号可能减少1格,穿过钢筋混凝土墙衰减15~30dB,终端上搜索的无线信号可能减少2格以上,更多障碍物对无线信号的衰减值请参考附录。
家庭无线WiFi使用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在购买到路由器之后,就要及时修改路由器的登录密码。如果路由器的登录密码还是默认密码,那么蹭网者和黑客就很容易进入路由器后台,对连接该路由器的设备恶意入侵。
还要预防网关地址的泄露。无线路由器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就是DHCP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存放IP地址、网关、DNS的数据库,如果不是必要,最好关闭这一功能,防止他人通过DHCP获得网关地址等信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无线网络、人民网-WIFI无线路由器怎么设置 三步轻松搞定
㈡ WIFI网络覆盖是什么意思
1、WIFI网络覆盖是指的WIFI的信号源发射范围,在该区域内可以接收WIFI热点信号,实现上网。
2、WIFI网络覆盖受限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墙体过厚
通常我们听说的某某品牌的无线路由器覆盖范围是多少多少,实际上是在没有障碍的理想状态下测试出来的。实际上,WiFi信号的频率频率比较高,因此衍射能力较差,在穿越承重墙体、玻璃或者水的时候会造成信号的大幅度衰减,并且理论和事实均已正面5GHz的wifi信号穿墙能力更弱。因此如果室内有多个房间并且实墙较多较厚,无线信号降低一半甚至超过三分之二也是正常的现象。
2)无线路由器的摆放位置
我们见到的无线路由器都是采用内置或者外置全线天线的产品。全向天线的特点是没有指向性,在天线直立的时候会形成以天线为中心的信号覆盖面,四周信号最强,天线上下效果最弱。因此为了实现更大更好的无线覆盖,摆放无线路由器的时候保证让信号覆盖的面积达到最大即可。但是楼上或者楼下的无线覆盖注定是个杯具,即使所谓的“别墅级”无线路由器效果也不明显。
天线的增益低
千万不要小看了天线的作用。天线分为定向和全向两种,路由器上使用的都是全向天线。早期的无线路由器使用的都是增益为2dbi的全向天线,因此无线信号覆盖的效果比较一般。现在的无线路由器基本都是配备了两根或三根的5dbi天线,因此信号覆盖范围和效果有有效得到增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更换更高增益的天线或者带有高增益天线的无线路由器,这类路由器所带的天线多为9dbi,但是长度也显得比较夸张。当然,也不要走入“天线数目多信号一定好天线数目少信号一定差”的误区。
3)无线路由器发射功率低
谈到路由器的发射功率,这就引出了一个我们非常敏感的话题,那就是信号辐射。根据国家规定,无线路由器的发射功率不得高于100毫瓦,但是有些路由器默认的发射功率仅为80%,因此我们可以尝试适当增加发射功率的方式来提高无线信号的覆盖质量。另外,有些无线路由器产品采用了all in one芯片方案,无线部分没有功放模块,从而导致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不佳,当然这就是路由器的问题了。
4)周围信号的干扰
我们现在用的无线路由器基本都是2.4GHz的,但是工作在此频段的产品众多,例如无线键盘鼠标,甚至连微波炉也工作在这一频段。现在无线路由器已经非常普及了,因此在我们的周围经常会搜到两个以上的无线热点,加上2.4GHz只有个3个完全不重叠的信道,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从而造成信号质量低下、网络传输速率缓慢的情况。因此解决的根本办法只有升级到5GHz的无线路由器并升级设备的无线网卡,但是这也势必带来购买成本的升高。而5GHz穿墙能力较差也是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设备离无线路由器过远
5)这个问题如果非要说是问题的话,也有解决的办法,购买一个无线中继即可解决问题。无线中继的作用就是可以放大搜索到的已知的无线热点的信号,不过无线传输速率会降低一半,这可能对于无线数据传输来说有不小的影响,但是如果只是单纯上网的话完全没问题的。
6)终端无线网卡接收灵敏度低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无线信号不好其实是错怪了无线路由器。由于受到网络设备的体积、芯片的功率和天线的增益影响,导致我们的产品接收无线信号的能力也不同。一些智能移动终端的无线接收效果往往要低于我们的计算机,而另一些比较奇葩的设备,例如前几年流行的破解无线密码的“卡王”、“卡皇”等无线网卡,接收信号的灵敏度甚至高出我们其他设备的数倍。
因此,影响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受制于众多因素,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总的来说,无线信号弱,影响用户上网,最简单的解决方法还是更换功率大的无线路由器,终端设备尽量不要离无线路由器太远,保持近距离。
㈢ 无线wifi覆盖解决方案
我自己做过很多无线wifi覆盖解决方案,一个一个坑爬出来的,把我做的方案分享出来。
技术要求
户外WiFi覆盖解决方案和室内相比差距较大,室外是由多种特性鲜明的环境组成,要考虑气温、雷雨、安装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户外覆盖方案也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还是要根据实际的环境、面积、人流量、气候等因素做出最佳的WiFi覆盖解决方案。最后我选择了小博无线的覆盖方案,一方面他们的开放平台比较易于管理,另外还带有较大的营销功能,就小博无线的户外WiFi覆盖解决方案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点:
1、户外环境复杂,WiFi覆盖方案必须兼顾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面积大,对无线网络设备的传输及覆盖能力提出了巨大考验;
3、室外客流量大,设备的带机量必须过硬;
4、户外设备稳定运行需能对抗风雨雷电等环境因素;
5、户外WiFi覆盖工程庞大,对设备后期运营和管理提出较大挑战;
6、户外WiFi营销功能是很多工程用户要求具备的;
针对无线WiFi覆盖工程,通过小博无线大功率AP超强的WiFi覆盖范围,在解决了基础的户外wifi覆盖后,还使用了小博无线的流量主变现及营销的功能,还获取了一部分收益。
㈣ 怎样让家里wifi全覆盖
多路由器组网方式。
通常情况下,单台无线路由器可能无法实现家庭无线WiFi的全覆盖,那么可以增加一台或者多台无线路由器,多台无线路由器组网实现家庭无线WiFi的全覆盖。
多台无线路由器组网,其中性能较好的一台无线路由器连接到光猫,其他无线路由器作为无线交换机使用,通过LAN端口(切记不是WAN端口)连接到主路由器,作为具有无线功能的交换机使用,这种连接方式,网络负荷较小。
㈤ 不换路由器也能无线全覆盖3个技巧让WiFi信号提升200%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Go-on
【友情提示】前方干货满满,不妨按【 】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朋友新居入伙刚几天,就找到我。说新家的宽带和路由器刚装好,但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新的路由器用着还不错, 但还有几个信号死角 。想改网络部署已经晚了,刚买的路由器换掉又觉得浪费。 有没有可能在不换设备的情况下,把WiFi覆盖稍微提升一点?
这不巧了么?还真的可以!
这个广泛流传于网络上的方法,各位应该有所耳闻。刚开始我也是半信半疑,直到对路由器相关的原理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才明白其中的原理。
路由器的WiFi芯片将数据处理好后,需要通过FEM(前端模块)对数据进行收发。 FEM的品质直接影响路由器的信号好坏。
而FEM的工作频宽越大,对应的放大功率就会变小。比如上面 Skyworks 和 Qorvo 的两颗FEM。保持其他参数不变, 频宽从160MHz下调到80MHz,输出功率就增加了2dBm。 这也就是收窄频宽增强信号的依据。
那具体怎么调?我们先明确一点—— 2.4GHz和5GHz频段在家庭环境中的用途。 现在绝大部分的手机、平板、笔电等需要高速率的设备,以5GHz频段为主。
而2.4GHz主要给智能家居、老设备,或者作为信号补盲。 这也就决定了2.4GHz频段对速率的要求不高,而更应该强调信号覆盖以及抗干扰。
所以2.4GHz频段我会直接 将频宽调到最低 ,也就是20MHz。除了增强信号,还可以大大减少2.4G-WiFi和其他设备之间的干扰,优化信号质量。
此时2.4GHz的WiFi速率会下降大约1/2。 但智能家居产品数据量都很小,72Mbps完全够用。
手机平板在5GHz信号覆盖不了的位置,以2.4GHz作为补充。这个速率刷刷视频、聊聊微信也是完全OK的。
5GHz作为数据传输的主力频段,用速率换覆盖的代价显然会更大。但也不是完全不可以。
目前流行的入门级AX3000路由器。在160MHz模式下,5G WiFi可以达到2.4Gbps。但目前家庭宽带还是千兆以内为主,对应的路由器也缺少2.5G网口。再高的无线速率意义也很小。
把频宽下调到80MHz,可以显着改善信号,减少干扰体验更好。此时速率仍然有1.2Gbps,对于千兆以内的宽带速率也没差别。
如果继续下调到40MHz,信号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但理论速率就剩下400~574Mbps,已经不能跑满300兆以上的宽带了。除非你对信号覆盖要求很高、或者不太在意网速,否则应慎重考虑。
调整信道改善信号,这事在互联网上争议不小。以2.4GHz为例, 一派认为使用1、6、11信道可以减少干扰。但也有观点认为信道的影响不大,而跟使用的环境有关。 在翻阅各种资料后,总算找到了一个较为可靠的说法:
这个建议来自Intel一篇标题为 《为改善网络连接而配置Wi-Fi 通道和通道宽度指南》 的文档中。(原文地址)
考虑到Intel在WiFi相关的专利中的深厚积累,个人倾向于采用这种方法。
虽然Intel推荐使用1、6、11信道。 但还要结合你所处的网络环境,从中选一个拥挤程度最低的。
反观5GHz频段的传播能力不强,一般不存在很严重的干扰问题。那是不是调节信道就没有作用了呢?
还真不是!虽然我们经常说“5GHz”频段,但这个频段由5.2GHz、5.5GHz(国内不开放)、5.8GHz三小块组成。
根据经验, 选择2位数的信道(36~64,也就是5.2GHz),往往会比3位数的信道(149~165,5.8GHz)信号覆盖更好。 这可能跟5.2GHz的频率较低有关。
甚至有测试显示,不同路由器在不同信道下的信号强度也有所不同。 例如Redmi AC2100在44信道时信号会明显更强。
所以对于5GHz频段,大家可以 尝试在36~64信道之间手动切换 ,找到你的路由器最好的信道。
虽然听起来有些“神棍”,但 路由器各个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其实是不同的 。比如我常用的这台XDR3010,它的前后方向信号就比左右要强不少。
家里如果有个别地方信号弱,就可以沿着这个思路—— 把路由器信号强的一侧,对准信号差的位置。 起到一个补盲的效果。
至于不同路由器信号各个方位上的信号强度,可以参考【知电实验室】相关的测试数据。
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么一顿折腾之后, 信号到底改善了多少,信号死角的问题解决了吗?
先来测测5GHz频段,位置是原本信号差的书房,500兆电信光纤。
经过频宽设为80MHz、锁定36信道、调整摆位等一顿操作之后, 网速从原本的不到20兆,增加到了70兆,提升足足273%!
虽然离满速还很远,已经不影响正常使用了。
至于2.4GHz频段,我更在意他的极限覆盖能力。
所以这里换一种测试方式——连上WiFi后,一边Ping路由器,一边往屋外走。直到Ping中断为止。 记录下此时走出去的距离,大致估算WiFi的覆盖范围。
最终结果,第一次网络在19米处断开,调整后则是25米; 增加了约6米的覆盖范围 。
OK, 单个路由覆盖全屋的目标get 。 最后总结一下优化WiFi信号的几个操作:
实测这几个方法效果不错。 如果你对家里的WiFi信号不太满意,又嫌换路由器、搞组网太折腾。 不妨试试看!
㈥ 无线覆盖都需要什么设备
无线网络一般需要无线控制器、无线、连接无线的交换机等设备。
但如果距离较远还需要光纤传输设备,如光纤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如是企业的无线网络覆盖则一般都采用AC+AP的架构模式
AC即无线控制器,管理无线AP用,即无线控制器,也就是用来集中化控制无线AP,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核心,负责管理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AP。
对AP管理包括:下发配置、修改相关配置参数、射频智能管理、接入安全控制等。
因此,理论上,当网络中增加一个无线AP之后,即可成倍地扩展网络覆盖直径;还可使网络中容纳更多的网络设备。每个无线AP基本上都拥有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实现无线与有线的连接。
㈦ 无线WiFi信号怎么实现全覆盖
要想wifi信号做到全覆盖,就需要用到多个无线wifi设备安装,分布不同的位置。用AC+AP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