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大系统是指哪六种
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
1、测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的功能一是“测”,即检测各种环境安全参数、设备工况参数、过程控制参数等;二是“控”,即根据检测参数去控制安全装置、报警装置、生产设备、执行机构等。
若系统仅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测,当安全参数达到极限值时产生显示及声、光报警等输出,此类系统一般称为监测系统;除监测外还参与一些简单的开关量控制,如断电、闭锁等,此桐烂类系统一般称为监测监控系统。
2、定位系统
井下人判大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国内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3、避险系统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有自救器、救生舱、避难所、防透水型固定式避难所。
4、自救系统
压缩空气自救装置是一种固定在生产场所附近的固定自救装置,当发生煤和瓦斯突出或突出前有预兆出现时,工作人员进入自救装置,打开压气阀避灾。
5、施救系统
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
井下供水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加强维护,保证正常供水。
6、联络系统
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局冲漏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设电话。
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要积极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发生险情时,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
B. 矿山六大系统(六大系统)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矿山六大系统,六大系统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具体如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矿山六大系统,六大系统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具体如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11月17日强调,我国已确定“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建设完善的时间表,最后期限是2013年6月底,否则将吊销营业执照。
2、此言或许预示,国内煤矿安全避难系统迎来集中建设时期,中国矿工在灾难面前无处求生的境地或许能从此改写。
3、要求达到的标准监测监控、系统主机必须双机备份,备机能在5分钟内启动。
4、主机或显示终端必须设在调度室。
5、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6、2、人员定位、机房及监控系统地面设备检查从系统内选择一个重点采煤工作面,找出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及其控制的断电控制器和相应的馈电设备,通过上隅角甲烷传感器每次调校时的甲烷超限断电情况,检查当甲烷超限时,上隅角甲烷传感器控制的断电器的执行情况和相应馈电传感器反馈状态,另外,可通过曲线图历宴的变化反应出断电与馈电稳定性。
7、模拟图显示。
8、在具有说明巷道、设备布置等背景图上,将实时监测到的开关量状态,用相应的图样在相应的位置模拟显示;将实时监测到的模拟量数值在相应位置显示。
9、同时用红色等标注报警、断电及馈电异常。
10、点击设备模拟图或模拟量显示值,可以弹出相关信息的选择菜单,供进一步查询3、通讯联络、通信距离系统的有效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km;无线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0m。
11、容量系统中信号装置数量、终端设备数量、信号装置或系统内终端设备并发数量由相关标准规定。
12、终端设备输出功率系统终端设备的输出功率由相关标准规定。
13、信号设备输出功率系统信号设备的输出功率由相关标准规定。
14、无线设备工作频率系统中无线设备的工作频率由相关标准规定。
15、备用电源工作时间电网停电后,系统中设备的备用电源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2小时。
16、4、紧急避险、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罩烂旁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17、所有矿井在各水平井底车场设置固定式避难硐室。
18、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
19、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20、避难物橡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
21、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22、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23、若必须设置在煤层中时,应有防瓦斯涌出、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
24、 井下避难硐室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
25、 矿井避灾路线图应包含井下所有避难硐室设置情况。
26、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
27、标识牌中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
28、 避难硐室内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5、压风自救、压风自救系统组成: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
29、3.2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的规定。
30、3.3压风自救装置配有面罩时,面罩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的规定。
31、3.4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32、3.5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33、3.6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
34、3.7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35、3.8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36、3.9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 MPa,在0.3 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 L/min范围内。
37、3.10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dB(A)。
38、3.11 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100mm;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50mm。
39、6、供水施救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AQ 1020-2006等标准的有关规定,系统中的设备应符合有关标准及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40、5.1.2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装配。
41、 5.1.3 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材料应符合GB.3836等相关规定。
42、5.1.4 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耐压材料不小于工作压力1.5倍。
43、5.1.5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44、5.1.6 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45、5.1.7 装置的外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46、5.1.8装置应具有减压、过滤、三通阀门等功能。
47、5.1.9饮用水质用应符合CJ94-2005的规定。
48、5.1.10供水水源应需要至少2处以确保在灾变情况下正常供水。
49、5.1.11供水施救。
50、供水应保持24小时有水。
51、5.1.12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保障阀门开关灵活、流水畅通。
C. 目前安监总局提出的“六大系统”具体指什么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一、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拦岩数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9.煤矿企业应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10.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11.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枣御,值班人员应在矿井调度室或地面中心站,以确保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12.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内外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二、人员定位系统基本要求13.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优先选择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定位精度高的产品,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14.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时,应按规定设置井下分站和基站,确保准确掌握井下人员动态分布情况和采掘工作面人员数量。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必须满足《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定位分站、基站等相关设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15.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16.矿井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均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17.煤矿紧急避险设施入口和出口应分别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对出、入紧急避险设施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测。18.矿井调度室应设人员定位系统地面中心站,配备显示设备,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三、紧急避险系统基本要求19.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20.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依靠其他避险系统的支持,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21.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条件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22.紧急避险设施的容量应满足服务区域所有人简首员紧急避险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按规定留有一定的备用系数。23.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24.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25.紧急避险设施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可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四、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26.煤矿企业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必须满足在灾变期间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27.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对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但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28.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应按矿井需风量、供风距离、阻力损失等参数计算确定,但主管路直径不小于100毫米,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50毫米。29.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有条件的矿井可设置压风自救装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应在各水平、采区和上山巷道最高处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30.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压风自救装置的设置组数。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人使用。其他矿井掘进工作面应敷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31.主送气管路应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与自救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证系统正常使用。32.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33.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的现象。34.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兆帕;在0.3兆帕压力时,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应在100~150升/分钟范围内。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分贝。35.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米以上,管路敷设高度应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36.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37.井下压风管路应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米的管路应采取保护措施(如在底板埋管或采用高压软管等)。五、供水施救系统基本要求38.煤矿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安全避险的需求,建设完善供水施救系统。39.供水水源应引自消防水池或专用水池。有井下水源的,井下水源应与地面供水管网形成系统。地面水池应采取防冻和防护措施。40.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应敷设供水管路,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应安装供水阀门。41.矿井供水管路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并设置供水阀,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险时的需要,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的2米供水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42.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六、通信联络系统基本要求43.煤矿必须按照安全避险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44.煤矿应安装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井下电话机应使用本质安全型。宜安装应急广播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安装的无线通信系统应与调度电话互联互通。45.在矿井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以及采掘工作面和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设电话。紧急避险设施内、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地方,必须设有直通矿井调度室的电话。46.距掘进工作面30~50米范围内,应安设电话;距采煤工作面两端10~20米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的巷道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巷道中部应安设电话。47.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及设施。48.井下基站、基站电源、电话、广播音箱应设置在便于观察、调试、检验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49.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D. 无线网桥,什么牌子好
网线 网桥是对无线网络进行连接的一种工具,它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能在网络直接搭起一座桥梁,为网络提供数据以及电路的桥接手段。无线网桥的连接方式分为了好几种——点对点连接、中继连接还有点对多点传输,每种连接方式都有相对应类型的无线网桥,也有相应的生产厂家。
无线网桥品牌推荐一:思科
思科是思科系统公司的一个品牌,该品牌于1984年的12月份创立,研发生产的无线网桥主要用来连接计算机电脑的无线网络系统,还能用作解决无线互联网的一系列问题。
无线网桥品牌推荐二:D-Link
无线网桥中使用D-Link这个品牌的用户应该是最多的,该品牌是世界无线网桥的领导品牌,致力于研发以及生产销售宽带网、无线网、局域网的相关网络设备。
无线网桥品牌推荐三:奥维通
奥维通提供宽带无线网络的单点对多点解决服务,该品牌还合并了FLOWARE和BREEZECOM两家公司,由此可以看出其雄厚的实力。奥维通先向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以及客户提供无线网桥设备及服务。
无线网桥品牌推荐四:H3C
H3C是杭州华三通通信技术品牌的简称,其一直致力于无线网桥以及IP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工作。该品牌的无线网桥设备还十分注重安全的管理,也为下一代互联网解决方案累积经验,打下基础。
无线网桥品牌推荐五:华为
华为是国际领先的通信与信息方案解决的供应商,该品牌也十分注重客户的需求,围绕客户的需要进行开拓创新,也十分乐意与合伙人进行合作,共同进步,构筑了无线网桥领域的新优势。
无线网桥品牌推荐六:锐捷
锐捷在无线网桥设备及技术的研发上一直坚持走自主的道理,因此在激烈的网络领域竞争市场中也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在为客户提供低廉的搭桥成本之外,也保障了网桥的可控性以及安全性。
六大无线网桥的运营商各具优势,各有各的特点。无线网桥通常是在室外使用的,可以进行点对点的搭桥,也可以进行点对多点的搭桥。无线网桥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里,不受环境磁场的影响,可以传输的距离比较远,也省去了有线连接的麻烦。无线网桥的安装算是一个工程项目,需要专业的工程人员进行测量施工,才能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E. 矿用无线通讯系统是什么意思啊KT37矿用无线通讯系统资质全吗
矿做悉用无线通讯系统就是基于煤矿井下的无线通讯系统。针对矿区信息化建设需求,兖州众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多种技术对比论证结果,以及现场实地勘察,研制了基于第四代通讯技术WIMAX的KT37矿用无线可视化通讯系统规划方案。本系统以光纤有线网络为骨干,以无线网络为延伸,在井下设立若干基站,通过无线通信手段,从而实现生产调度管理及信息交流等功能。兖州众邦科技有限公司具备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在六大系统建设中的所有资质,包括矿用手机煤安证、矿用煤安井芦胡悄下通讯基站煤安证、矿用煤安隔爆电源箱煤安证、矿用煤安本安型交换机煤安证、矿用煤安井下移动摄像仪煤安证;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用手机防爆证、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用通讯基站防爆证、矿用煤安隔爆电源箱防爆证、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用本安型交换机陪渣防爆证、矿用煤安井下移动摄像仪防爆证等证件,你可以登录国家安标中心网站,可查询资质。
我这有黑光wifi移动电源的说明书您好好看看,希望可以帮到你,记得采纳哦
3G 移动电源WIFI无线路由器具备的六大功能:
一、移动电源功能
二、网线转WIFI无线功能
三、3G转wifi无线功能
四、wifi无线数据传输功能( 云存储,读取U盘和硬盘)
五、ADSL家庭拨号上网功能
六、无线中继和 wifi信号增强功能
3G 移动电源WIFI无线路由器能解决的五大问题:
一、解决了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的电池续航能力。
二、解决了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方式和3G流量费用太高的问题。(网线很多是免费的,例如酒店的网线)
三、解决了家庭网线拨号上网的问题
四、解决了手机、平板电脑不能读U盘和硬盘的问题。
五、解决了手机、平板电脑多余数据的存储问题。
3G 移动电源WIFI无线路由器硬件和软件特点
一、内置台湾雷凌5350路由CPU芯片带宽150M
二、双通道高灵敏陶瓷天线
三、Linux系统架构,内存4M缓存16M
四、单片机驱动控制
五、内置128种3G网卡驱动(驱动列表进官方网站查询)
六、兼容六大系统: Macos、苹果ios 、安卓Android 、linux、Windows。
七、多协议存储系统:FTP DLNA Samba数据交换协议
八、单片机自动复位系统。过流保护系统、充电保护系统。智能输出兼容充电系统
3G 移动电源WIFI无线路由器 应用场景
一、手机没有电时,随时随地给手机等设备充电,再也不用到处找地方充电了
二、在酒店、办公室等有网线单没有WIFI的地方。这个产品配置有RJ45接口能立即为你搭建一个WIFI平台给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网还不需要流量费哦。
三、想查看U盘和移动硬盘资料,身边没有电脑的问题。将U盘和移动营盘插在3G 移动电源WIFI无线路由器上。手机和平板通过WIFI方式就能读取U盘和移动硬盘资料了
四、旅行中。可以让你玩游戏、拍照、录象岁枯、不担心电池问题了,还能提供数据资料的管理
五、在家中,很多家庭只有一台电脑使用的是拨号上网的方式,网线只能电脑用。我们产品具备ADSL拨号功能,可以将网线ADSL拨号族睁后转发WIFI信号,供全家手机、电脑、平板使用。
产品特点:
11000mA-13000mA高容量电池,56-70小时续航
极速充电模式,配有Micro USB充电1000MA/5V输入和DC2000MA双输入
双路充电输入.双路输入3A电流,4小时可充满
双USB输出设计,同时对多终端设备充电
双USB数据智能设计,可分别接U盘和硬盘以及3G网卡乎穗洞.
智能输出电路设计。最大5V/3000MA电流输出。通用手机及大尺寸平板
能对iPad、iPhone、iTouch等苹果全系列产品充电和供电。
能对5V输入的手机、平板电脑、相机、MP4等数码产品充电和供电。
支持国际标准802.11b/g/n协议,150Mbps带宽。支持20个用户同时在线上网
支持流量分享,轻松实现多台设备共享无线网络
支持HSPA/HSPA+、EVDO A/B、TD-SCDMA热点接入共享。
支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WIFI热点接入共享。
支持全球其他国家大部分3G网卡接入共享
支持ADSL、有线宽带自动识别接入及WAN/LAN口自动识别切换
支持3G上网卡、ADSL和WAN/LAN口自动识别切换节约3G流量。
适用系统:Windows、Macos、苹果ios 、安卓Android 、linux。
云存储功能:并支持苹果专用客户端
直插TF卡,手机平板及时共享文件.
即插即用。
硬件配置:
双输入电路设计
8M Flash*32M SDRAM 硬件配置
3路电子自动识别开关电路
软件支持:FTP DLNA Samba数据交换协议
外观尺寸
145.3MM*75.5MM*23MM
重量:293g
5*2600mA电池
规格:
裸机重量:293G
主机尺寸: 145.3MM*75.5MM*23MM
带包装重量:430G(外包装开窗+数据线+说明书+吸塑)
包装尺寸:188*106*43MM
G. 无线宽带主要功能
您好,电信无线宽带业务是中国电信将无线宽带(WLAN)、无线宽带(4G)与无线宽带(3G)进行融合后开发的新业务。
用户办理该业务后,即可在有中国电信无线网络覆盖的地方,通过中国电信无线宽带客户端软件,方便地选择无线宽带(WLAN)或无线宽带(4G)或无线宽带(3G)网络接入方式上网。
(一)无线宽带(WLAN)接入功能:使用电脑中内置或外置的WLAN设备,通过无线宽带客户端自动搜索到无线宽带(WLAN)网络,输入无线宽带帐号和密码,认证通过后即可成功连接互联网。
(二)无线宽带(3G)接入功能:使用数据卡,通过无线宽带客户端自动搜索无线宽带(3G)网络,点击“连接”按钮,认证通过后即可成功连接互联网。
(三)无线宽带(1X)接入功能:使用数据卡,通过无线宽带客户端自动搜索无线宽带(1X)网络,点击“连接”按钮,认证通过后即可成功连接互联网。
(四)客户端管理功能:包括主流数据卡驱动的安装/卸载管理、网络搜索、认证信息存储及在线自动升级等功能。
H. 谁知道六大系统简介的,要比较全的 规范的。。。谢谢。。。。
以下概述卷来源于 武汉鑫森博数码科技公司 http://www.whsanbo.com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简介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竖罩23号)精神,进一步提高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
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检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迪迈所推出的“六大系统”解决方案,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建成后可以实现矿山的井上和井下的语音通讯、人员、设备跟踪定位、井下关键设备(如风机、水泵等)的远程监控、井下关键位置的图像视频监测监控、以及各种环境参数(如CO、NO2等)的监测监控等。在此基础上实现统一生产指挥调度。即:管理和指挥调度人员可以无需下井,根据井下反馈到主控室的实时数据,统一进行生产调度指挥,提高生产效率,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的功能一是“测”,即检测各种环境安全参数、设备工况参数、过程控制参数等;二是“控”,即根据检测参数去控制安全装置、报警装置、生产设备、执行机构等。若系统仅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测,当安全参数达到极限值时产生显示及声、光报警等输出,此类系统一般称为监测系统;除监测外还参与一些简单的开关量控制,如断电、闭锁等,此类系统一般称为监测监控系统。
1、所有地下矿山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井下工作地点、主要场所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风速的动态监控。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装执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1)视频传感器的设置。
非煤地下矿山绞车房、主提升绞车道、井底车场、水泵房、主要机电峒室、采掘工作面、采空区地压监测点、井下炸药库等地点必须设置视频传感器。
(2)瓦斯传感器设置。
煤矿采掘工作面、位于回风流中的机电峒室及测风站、串联通风的下一工作面进风流中必须设置瓦斯传感器;采掘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数量不少于2个;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电浓度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并实现瓦斯电闭锁。
(3)风速传感器设置。
①矿井各采掘工作面、总回风巷应设置风速传感器。当风速低于或超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煤矿风速传感器要实启纤胡现风电闭锁。
②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顶部中央,距顶板不得小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措施,对行人行车不造成影响。
(4)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开采有自然发火倾向性矿床的地下矿山,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②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地点:采掘工作面、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外、采区回风巷、矿井总回风巷;各地点不少于1个。
③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应设定为0.0024%。
④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或措施,对行人行车不造成影响。
(5)温度传感器设置。
①开采有自然发火倾向性矿床的地下矿山,其采掘工作面、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外、采区回风巷、矿井总回风巷应设置温度传感器,各地点不少于1个。
②其它地下矿山主要机电峒室、矿井总回风巷测风站应设置温度传感器,各地点不少于1个。
③采掘工作面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0℃;机电硐室内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其它地点温度传感器报警值参照采掘工作面设置。
(6)其它传感器设置。
开采高硫矿床的地下悄拦矿山,应在采掘工作面设置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报警值为0.00066%,二氧化硫传感器报警值为0.0005%。
2、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底前建立完善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空区稳定性、顶板压力、位移变化等的动态监控。
3、监测监控系统要具有数据显示、传输、存储、处理、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实行24小时连续运行。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1、煤系地下矿山应执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于2011年底前建立并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其它地下矿山应于2013年6月底前建立并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监控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的功能,必须覆盖井下所有巷道及采掘作业点,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系统数据必须能够与监测监控系统集成、兼容,并接入统一的数据接口,实现专人监管。
3、单班井下作业人员少于30人的,可以不建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但必须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有自救器、救生舱、避难所、防透水型固定式避难所。
1、所有地下矿山应于2013年6月底前建立并完善紧急避险系统,其中,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于2012年6月底前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设置紧急避灾峒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
2、煤系地下矿山每个生产水平至少设置一个永久避灾硐室;其它地下矿山井下生产集中区域至少设置一个永久避灾硐室。
3、所有地下矿山应在紧急避灾峒室内贮存隔离式自救器,数量按井下单班最多出勤人数的120%配备,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其中,煤系地下矿山所有入井人员应随身配戴。
4、永久避灾硐室周边超过1000m以上的作业地点,应至少设置一个移动式救生舱。
5、避灾硐室应设置在岩石坚硬稳固的地方,采用喷浆、锚网喷等支护方式,配备有照明、通讯、供水、供气设施,灾变时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外部涌水浸入,并配备满足当班作业人员1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急救药品。避灾硐室总容量应能容纳井下最大班全部人员。
6、移动式救生舱选择经安全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规范产品。
7、在井口显着位置建立井下避灾指示图,主要巷道悬挂避灾指示标牌。
救生舱
矿用可移动式逃生救生舱(以下简称救生舱)是一种新型的煤矿
井下逃生避难装备。将其放置于采掘工作面附近,当煤矿井下突发重大事故时,井下遇险人员在不能立即升井逃生脱险的紧急情况下,可快速进入救生舱内等待救援,对改变单纯依赖外部救援的矿难应急救援模式,由被动待援到主动自救与外部救援相结合,使救援工作科学、有序、有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避难所
避难所建立在矿井下各危险工作区域的密闭空间,依托矿井巷道构筑而成,具备很好的防护性能,能够抵御一定的外力冲击;硐室内提供生存必需的氧气、水、食物、急救药品、废气处理等设施。当灾变发生时,遇险人员可迅速躲进避难所等待外部救援,是降低遇险人员伤亡率的最有效途径。对于挽救井下幸存人员的生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2009年8月,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委托龙安科技研究"矿山井下防透水型固定式避难所"课题,并在龙岩马坑矿业开展试点研究工作。根据2010年2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为国内首个防透水型固定式避难所。通过福建省安全监督管理局验收并通过科技局的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该技术具有新颖性,填补了国内矿山安全避险设施的空白,避难所,救生舱使用开创了国内矿山安全开采的新纪元。
自救器
其主要用途就是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供井下人员佩戴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死亡。自救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隔离式自救器又分为化学氧和压缩氧自救器两种。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压缩空气自救装置是一种固定在生产场所附近的固定自救装置,当发生煤和瓦斯突出或突出前有预兆出现时,工作人员近进入自救装置,打开压气阀避灾。它的气源来自于生产动力系统——压缩空气管路系统。由于管路内的压缩空气具有较高的压力和流量,不能直接用于呼吸,必须经过减压、节流使其达到适宜人体呼吸的压力和流量值,并要同时解决消声(由于减压引起)和空气净化问题。通过可调式气流阀调节节流面积,以适应不同供风压力下的流量要求,按健康人在静止状态吸气20L/min,在剧烈运动和紧张状态下吸气60~80L/min的标准,确定压风自救装置的供风量应≥100L/min。
1、所有地下矿山应于2011年6月底前建立压风自救系统。
2、矿山地面至少安装一台空气压缩机用于灾变时向各采掘工作面、避灾硐室(场所)供风,空气压缩机容量不少于10立方米。
3、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压风干管直径不少于100毫米,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气阀门,主要行人巷道每200米设置1个供气阀门。
4、井下不得使用柴油空气压缩机。
供水施救系统
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
井下供水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加强维护,保证正常供水。
1、所有地下矿山应于2011年6月底前建立并完善供水施救系统,确保灾变时能够为采掘作业地点、避灾硐室(场所)等处提供充足的水源。
2、井下供水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加强维护,保证正常供水。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等处应设置供水阀门,主要行人巷道每200米设置1个供水阀门。
3、矿山地面应建有供水水池,与井下供水管路相连接,水池容量不少于200立方米。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设电话。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要积极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发生险情时,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
1、所有地下矿山应于2011年6月底前建立并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确保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
2.地面调度室、主通风机房、主提升机房、井底车场、各中段信号峒室、井下绞车房、变电所、水泵房、炸药库、避灾硐室(场所)等地点,应设有可靠的通信联络系统。
3.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分设两条,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
4.采用无线通讯系统的地下矿山企业,通讯信号应覆盖有人员流动的井筒、运输巷道、生产巷道、采掘工作面和避灾硐室(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