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 » 中国联通无线网络招标集采落地
扩展阅读
苹果电脑图片导入到硬盘 2025-09-29 23:30:58

中国联通无线网络招标集采落地

发布时间: 2023-05-21 03:16:36

⑴ 联通大规模基站招标 集采42万台大超预期

据C114讯,中国联通发布无线网络整合项目招标公告,采购内容主要包括:L900及L1800基站41.6万站、L1800整合、软件功能等。此项目金额合计达348亿元,来源于自筹资金,预计中标人3-4个。

据悉,本次集采并非市场所预期的5G设备,正如此前在年度策略中强调的,为了满足当前快速增长的流量需求,在2019年上半年,运营商将以扩容4GFDD为主,所以本次雀姿滑中国联通选择在900M、1800M重耕。

国盛证券指出,根据三大运营商数据,中移动、中电信、中联通2017年分别拥有4G基站187万台、117万台、85万台,18H1,中移动、中电信、中联通新增4G基站19万台、3万台、6万台。本次42万站的量与2015-2016年4G建设高峰期中移动、中电信的年建设规模相当。在4G与5G过渡期,对比18H1的建站规模,本次中联通集采可谓“天量”。

利好主设备商及其产业链上下游如天线射频、光模块等公司。因为本次集采的是4G设备,相关设册首备的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所以利好在既有市场中拥有稳定份额的厂商,例如主设备商中兴通讯。同时提振华为、中兴产业链公司,例如天线射频:鸿博股份、世嘉 科技 、*ST凡谷、大富 科技 等;光模块: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 科技 、中际旭创等。

因为临时牌照+国庆70周年献礼等多重因素叠加,所以运营商的5G集采有望提前。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将是两个重要观察时点。该机构判断,一季度末相关设备就会开启规模集采。此前市场担心频谱落地后到发牌之前缺乏催化剂,现在看来临时牌照+规模集采有望提前将给2019上半年新增催化剂,主设顷腊备及其上下游弹性明显。

投资机会方面,国盛证券建议关注业绩+5G两大主线。(1)业绩线:近期是业绩预告披露期,优选年报、一季报业绩确定性高+现金流、质押率、负债率等指标都较佳的标的,踩雷风险较低。推荐关注:亿联网络、天孚通信、太辰光、新易盛。(2)5G线:看好天线射频和物联网、车联网方向。推荐关注: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沪电股份、深南电路、光迅 科技 、高新兴、移为通信、日海通讯、东山精密。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⑵ 重磅:五大设备商集体中标380亿5G 700M集采(附全份额图)

7月18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华为、中兴、中国信科(大唐移动)、爱立信、上海诺基亚贝尔五大设备商集体中标本次总额约为380亿元的48万站5G 700MHz无线网主设备集采。

本次招标份额为: 华为60%,中兴通讯31%,上海诺基亚贝尔4%,中国信科(大唐移动)3%,爱立信2%。

据公告,此次集采共划分了三个标包。

标包一为190061站5G 700M宏基站

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体, 投标报价为15171410021.00元(不含税),中标份额为61.12%;

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15131919569.00元(不含税),中标份额为28.77%;

第三中标候选人为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133 0419 9846.56元(不含税),中标份额为10.11%;

标包二为190061站5G 700M宏基站。

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体, 投标报价为15171410021.00元(不含税),中标份额为58.89%;

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15131919569.00元(不含税),中标份额为33.53%;

第三中标候选人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14247860837.97元(不含税),中标份额为7.58%;

标包三为100275站5G 700M宏基站。

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体, 投标报价为8004518064.00元(不含税),中标份额为59.98%;

第二中标候乱圆选人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7983731096.00元(不含税),中标份额为30.44%;

第三中标候选人为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7420350000.00元(不含税),中标份额为9.58%。

综合来看,此次华为共中标28.8万站为最大赢家,中标总份额为哗磨塌60%;中兴通讯次之,中标14.9万站,中标总份额为31%;上海诺基亚贝尔、大唐移动、爱立信分列第三、四、五位,分别中标1.9万站、1.4万站和9606站,中标总份额分别为4%、3%、2%。

此次招标华为报价最高,为151.7亿元;爱立信最低,为74.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五家设备商投标报价来看,此次700M 5G无线网主设备集采耗资总额平均约150亿元,约合3万元/站。相较以往5G主设备集采,此次单价下降较多。

此次集采招标受中国广电委托,招标工作由中国移动代表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进行。

此前6月25日,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联合发布了招标信息,在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统一发布了《5G 700M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多频段(含700M)天线产品集中采购》两份采购招标公告,明确此次5G 700M基站(共建共享)采购规模约为480397站,多频段天线集采规模约174万面。

上述招标公告明确该项目设置最高投标限价,投标人投标报价高于最高投标限价的,则该投标人高于最高投标限价的标包的投标将被否决。明确于7月16日09时00分在中游嫌国移动电子采购与招标投标系统进行开标。

为5G 700MHz网络建设,中国广电也开展了清频工作。7月5日,继首次招标失败后,中国广电启动了全国地面数字电视700MHz频率迁移项目工程总承包(EPC)(第2次)招标。此次招标项目共涉及台站6026座,涉及频道12350个,预算金额18亿元。该次清频招标拟于7月26日公布招标结果。

此前,在5月29日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期间,中国广电董事长宋起柱指出,中国广电已经与中国移动签署共建共享协议,制定了两年内实现网络全覆盖的建设计划,完成了设备选型和技术测试,正在按计划推进广电5G 700MHz网络建设,同时对“边建设、边运营”方案进行细化完善,将有序实施192号段全国放号商用。

同期,中国广电副总经理曾庆军表示,中国广电将在2021年计划开通40万座5G基站,2022年上半年开通48万座,并全面支持5G NR广播业务。

此次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5G 700MHz无线网主设备联合集采开标,则正式拉开了中国5G 700MHz规模建设的大幕。

今年1月26日,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5G 700MHz网络共建共享工作。

截至目前,除了5G试验网建设时期,以及部分运营商未公开集采的5G无线主设备招标项目,中国四大运营商已经进行了三次5G无线网主设备规模集采:2020年3月27日开标的中国移动2020年5G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4月24日开标的2020年5G SA新建工程无线主设备电信联通联合集中采购,以及这一次移动广电的5G 700MHz无线网主设备联合集中采购。

综合统计,在这三次规模集采中,华为总份额为59%,中兴通讯总份额为30%,爱立信总份额为6%,中国信科(大唐移动)总份额为3%,上海诺基亚贝尔总份额为2%。

随着中国5G网络的持续部署,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5G产业链市场,在5G主设备方面形成了五家设备商集体参与、中外合作、华为领衔、中兴第二的基本格局。

据了解,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2021年5G SA建设工程无线主设备(2.1G)联合集中采购正在路上,预计7月30日揭晓。(高超)

⑶ 200亿大单!电信&联通2.1GHz集采结果来了


8月1日,中国电行姿信和中国联通2021年5G SA建设工程无线主设备(2.1G)联合集中运带芹采购项目公示中标候选人。


公告显示,本项目共5名投标人参与投标,最终 华为 中兴 大唐移动 爱立信 4家厂商入围,而之前不少人看好的 诺基亚意外出局 ,再度无缘电信、联通5G无线网络部署。



根据评审结果,中标候选人推荐如下:


1.第一中标候选人

(1)单位名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体

(2)投标报价:20,527,088,466.28元人民币


2.第二中标候选人

(1)单位名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投标报价:19,505,520,732.70元人民币


3.第三中标候选人

(1)单位名称: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2)投标报价:19,093,018,656.63元人民币


4.第四中标候选人

(1)单位名称: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2)投标报价:17,883,763,009.38元人民币



根据招标文件,本次集采规模约 24.2万站 ,最高投标限价为 2053200万元 (不含税)。


对于 中标份额分配 方案,本次项目中标人数量原则上为4个,由综合评分排名前4的中标候选人中旁毕标,中标份额占比为 数量份额占比 ,具体份额分配方案为:



尽管本次未公示各厂家的具体中标份额,但从中标份额分配方案和投标报价不难看出, 华为和中兴 报价高、份额高,毫无疑问是 最大的赢家




由此,在华为和中兴被全面排除出瑞典5G市场之后,爱立信却仍然能够全面中标中国运营商的5G采购项目,结果确实非常出人意料,但也证明了其 顽强的求生能力 。


而有业内人士分析爱立信在电联的2.1GHz集采中 给出了比移广700MHz还要低的价格 ,可以确定其采取的就是 罔顾设备成本 的低价策略。



或许也正是爱立信这种脱离成本考量的 低价策略 , 迎合了电信和联通低成本建设 5G网络的初衷和诉求,最终导致电联甘冒舆论风险做出了“录用”爱立信的决策。


⑷ 2020年新基建促进5G发展 三大运营商取得哪些成绩

2020年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5G“新基建”被寄予厚望。为此国家就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要求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在疫情和新基建的催化下,中国5G建设按下快进键。

作为推动5G发展的主力军,2020年通信运营商在推进5G基站建设部署、商用落地上取得一系列显着成绩,5G产业规模也日益扩大。据5G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20年中国5G通信产业规模将达到5036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跨越式发展。

岁末年初,流媒体网从5G网络、应用、终端等几个层面着手,汇总2020年运营商具体建设进展和成果,文章分三大运营商、广电机构两部分,供业界参考。本篇文章先主要围绕三大运营商5G建设现状和发展轮友动向展开。

5G网络建设步伐加快,技术创新成关键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5G基站建设工作曾一度放缓。不过基于国家层面的支持,在国内复工复产逐步展开后,三大运营商紧抓5G建设进度。(相关链接:疫情大考下,各方在5G新基建中能否交出“满意答卷”?)

2月22日,工信部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5G发展和复工复产工作,努力完成2020年发展目标任务。随后,三大运营商陆续公布2020年5G基站建设规划,中国联通方面称,2020年上半年与中国电信力争完成10万基站的建设任务,三季度力争完成全国25万基站建设;中国移动方面则表示,力争2020年底5G基站数达到30万。

半年多以来,5G基站建设跑出了加速度。最新的消息显示,中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三大运营商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超出预期。以中国移动为例,在2020中国移动全球合作腊纳槐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已提前完成2020年的5G建设目标,目前已开通5G基站38.5万个,在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提供5G SA服务。

另一方面,5G建网过程中,基站共建共享已成趋势。毕竟,和4G基站相比,5G基站频点高,单站覆盖范围更小,同等覆盖下,5G需要的站点更多,同时,5G基站的电费等运营成本也较高。而运营商的共建共享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省投资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还能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应对不同无线、承载网络场景以及规划、建设、维护等挑战。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共建共享上取得积极进展,在11月7日举行的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宣布与中国联通已提前完成2020年5G共建共享建设任务,累计开通超过32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年底前双方还要增加5.8万个5G基站的建设任务。为保障共建共享工作的高效开展,双方还在工作机制上进行了创新,在广西、黑龙江、江苏、上海等地都设立5G共建共享小组。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5G共建共享的合作也在推进中,不过,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2020年中期财报会上表示,对于如何共同投资建设700MHz 5G无线网络,双方正在就有关细节问题进一步商谈,预估2020年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在5G合作方面将不会有实质性的网络建设部署。

2020年在三大运营商积极推动下,中茄悉国5G网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12月15日,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5G发展和经济 社会 影响白皮书(2020年)》指出,商用一年来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商用网络,独立组网率先规模商用,网络性能显着提升。2021年,新一轮5G建设正蓄势待发,近日三大运营商竞先启动2021年5G设备招标采购工作,在世界5G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也表示,将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目前工信部正同运营商制定2021年的基站建设计划。加上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的合作若也能如期开展,2021年5G建设将全面提速。不过5G建设也仍面临建设运维、服务运营、重大能力重塑等挑战。而5G带来的大规模云化、虚拟化实施也对运营商自身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依靠技术进行多维度创新尤为关键。

加速5G套餐推广和垂直应用创新

5G商用一年多来,5G发展正在从政策主导、技术推动向产业主导、业务驱动转换,得益于网络成片覆盖,5G应用全面开花。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拓展5G应用便被着重提及,同时《关于推动5G发展的通知》中也多次强调5G应用。

面向TO C市场,随着5G商用规模推进,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持续走高。根据11月份三大运营商发布数据来看,5G套餐用户总和已突破2.2亿。与此同时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已经提前完成预先设定的2020年目标。

具体来看,中国电信的5G套餐用户总数为7948万户,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电信能实现5G套餐用户破亿,此前规划2020年5G用户发展为6000-8000万。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累计达到1.47382亿户,先前计划2020年发展5G套餐用户突破1亿户。而中国联通并未公布具体的5G套餐用户数量。(相关链接:三大运营商11月成绩单 中国移动4G用户负增长)

三大运营商也通过一系列举措吸引用户升级5G套餐,首先是推出优惠的套餐价格,在“6·18”前夕,三大运营开启自 5G 商用以来的首次降价潮,中国移动最低档套餐从128元降至88元,中国电信129元套餐折后为103元,中国联通由129元降到90元。11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也显示,三大运营商的5G套餐资费,均已下调至百元以内。

同时三大运营商着眼进行品牌化建设,争夺Z时代用户群体,深度布局粉丝时代下的全新产品生态体系。6月22日,中国移动联合蔡徐坤启动动感地带M-ONE卡预约活动;7月11日,中国联通携手鹿晗正式推出“福鹿相伴卡”;9月26日,中国电信正式发布“青派”品牌,推出z代专属产品“π卡”。

拓展应用场景也是吸引用户的有效利器,三大运营商也在 探索 VR/AR、超高清视频、云 游戏 、视频彩铃、5G消息等特色应用。以5G消息为例,2020年4月8日,三大运营商联合推出《5G消息白皮书》;5 月,中国移动率先推出了5G消息 App;7月,中国移动开展5G消息系统设备集中采购招标;10月,中国移动透露,5G消息已面向15个试点省份的部分客户开放试商用;11月19日,中国移动联手中兴通讯推出5G消息平台;11月底,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开启 5G 消息中心联合公开测试;12月17日消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已开始5G消息规模化部署。(相关链接:三大运营商合推“5G消息”,要抢占移动应用高地和信息服务入口?)

另一方面在5G应用场景中,约20%面向消费者,80%面向企业,即5G主要应用场景在于垂直行业。而行业市场对于运营商而言也是商业转型的重要机会。目前在TO B市场,三大运营商对各类5G行业应用开展了大量试点示范项目,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涉及智能制造、医疗 健康 、能源、农业、教育、 旅游 、媒体等领域,矿山和港口等也有望实现进一步落地推广。

中国电信方面,岳阳电信5G互联网+智慧金融、厦门电信/福州电信/北京电信/新疆电信5G+MEC智慧商业综合体、深圳电信5G智慧交通示范路、新疆电信5G 智慧监管平台、上海电信5G VR小镇、广东电信5G 工业互联网、梅州电信5G智慧公路、青岛电信5G智能电网等等;

梅州电信5G智慧公路

中国移动方面,内蒙古移动5G医疗会诊中心、云南移动5G+幼儿教育应用、河北移动5G 边缘计算智慧工地/5G+智慧校园、山东/北京移动5G+8K+卫星2020全国两会直播、江苏移动5G无人仓、厦门移动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海南移动5G AR机务远程维修应用、安溪移动/福建移动5G+智慧园区、福建移动5G融媒体智慧党建、四川移动5G网联无人机测试示范基地、浙江移动5G智能 汽车 /智慧出行/智慧文旅、广州移动5G智慧高铁应用/5G+智慧电网、苏州移动5G教育中心云、东莞移动5G融媒体等等;

四川移动5G网联无人机测试示范基地

广州移动5G +智慧电网

中国联通方面,海南联通5G无人驾驶车、浙江联通5G智慧园区/5G智能制造、广东联通5G全景VR任君游玩/5G+智慧医院/MEC边缘云+智能制造、河南联通5G智慧便民服务中心、上海联通5G+未来工厂、石家庄联通5G 工业互联网、保定联通5G智能工厂、山西联通5G智慧同煤、江苏联通5G 智慧交通、青岛联通5G 融媒应用、宁波联通5G+智慧景区等等。

山西联通5G+智慧同煤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初抗击疫情中,从5G直播“云监工”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到5G远程会诊、远程办公、远程教育,再到5G热成像测温、智能机器人等应用,5G也发挥出重要作用。(相关链接:从蓝图到现实,5G垂直应用如何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5G应用融合步伐加快,7月3日,5G标准的R16版本冻结,进一步增强了5G更好服务行业应用的能力,为5G行业应用前景带来更多可想空间。但目前5G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深度还不够,大多数融合应用处于尝试 探索 阶段。如何加速释放5G行业应用红利也将是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

终端营销和生态建设

5G终端的普及对5G成功商用也尤为重要。2020年运营商在疫情期间推出积极举措,提振5G终端发展,并携手产业链不断丰富5G终端形态,增加终端数量。

在疫情期间,中国联通向合作伙伴做出五大承诺,不仅开放“总部集采+省级自采”两级权限,可以先采后审,还给予商务条件支持,包括且不限于面向供应商预付款、缩短付款周期,面向渠道商提供账期等;中国移动开放信用购、顺差让利等终端营销资源及能力,共享中国移动线上渠道触点资源,建立终端入库绿色通道,还积极协同终端厂家、渠道开展终端促销活动,帮助代理渠道开展终端销售,缓解库存压力;中国电信坚持全网通策略,同时推出了多项支持措施,包括给予渠道商资金方面支持等措施,还加强厂商合作,开放自由渠道能力,加快产品的供货保障。

从整体来看三大运营商还积极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的方式,搭建5G终端生态。中国联通方面,3月11日,中国联通推进5G XR终端生态联盟建设,9月联合25家领军企业、科研机构力量成立联盟5G行业终端专业委员会;中国移动方面,5月15日,中国移动启动5G行业终端扬帆计划,11月还启动了5G+终端能力升级计划;中国电信方面,5月,中国电信携手35家产业链伙伴共同开启5G创新终端商用合作行动计划……

2020年年末三家运营商也纷纷总结终端发展成绩和发布下一年规划。2020年中国移动合作机型超150款,计划2021年实现网内新增5G手机2亿部、合作销售智能硬件1亿部、联合打造数字生活店5万家,同时将携手合作伙伴持续推动5G手机成本下降,实现1000元以上机型全覆盖;中国电信年度终端接入量1.7亿部,同比增长12%,预计2020年终端接入总量将超过2亿,其中手机1.3亿(5G手机3200万),家庭终端2000万(路由器1400万),物联设备2400万(气表水表占比73%),2021年计划发展5G终端1亿,智家终端6000万,行业终端3000万;中国联通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14个品牌141款5G手机,13个品牌32款模组以及22款5G数据类终端,并持续在 游戏 类、视频类、XR类、云化类等应用领域深耕。

⑸ 联通4G的重要事件

2015年全年,中国联通(4.15,0.140,3.49%)有11个月份出现用户大规模下滑,移动用户累计流失1252万,用户流失率接近5%。同期,移动、电信用户数均保持增长。4G建设的踌躇不前是联通遭遇滑铁卢的原因之一,如今,中国联通希望通过这次大规模建设亡羊补牢。
2016年2月15日,规模接近47万个基站、金额达240亿元的中国联通的LTE FDD采购项目终于启动答标。一位来自电信设备厂商的知情人士透露,该招标项目于春节前夕开始,“这次集采规模极大,我们从除夕前一天就开始在准备标书。”接受记者采访时,该人士正在参与答标。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联通于今年2月5日在其采购官网发布了LTE FDD三期工程无线主设备集中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公告指出,本期采购规模为46.9万个基站,涉及全国334个城市。其中,106个招标城市采购规模为16.7万站,228个扩容城市采购规模为30.2万站。有知情人士透露:“处境堪忧的中国联通要依靠这次大规模集采进行反击,这次招标的建设量超过了之前两年联通4G的招标总额,招标金额预计在240亿元左右。”
2015年全年,中国联通有11个月份出现用户大规模下滑,移动用户累计流失1252万,用户流失率接近5%。同期,移动、电信用锋悉运户数均保持增长。4G建设的踌躇不前是联通遭遇滑铁卢的原因之一,如今,中国联通希望通过这次大规模建设亡羊补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公布了2016年1月运营数据。公告显示,中国联通4G业务发展势头良好,1月净增526.5万户,用户数达4942.1万户。 众所周知,中国联通是三大运营商中4G基站最少的一家。
据记者了解,截至2015年底,中国联通4G基站数共计42万个,其中包括在2014年建设的约10万个基站。在正式获得4G牌照、本该重点投资4G的2015年,中国联通仅建设了30余万个基站。
相比之下,拥有雄厚现金流的中国移动在2014年建设4G基站72万个,2015年又新增38万个。即便是资金匮乏的中国电信,也在2014、2015年建设了总计超过46万个4G基站。
事实上,根据2015年初规划,中国联通应该建设约50万个4G基站。一位北方联通高层透露:“一方面由于4G决策失误,联通在3G、4G建设上一直犹犹豫豫,舍不得3G,在4G上也没有移动、电信的狠劲;另一方面,中央巡视组进驻联通,严格审查下,整个集团很少有高管敢对资金投资的事拍板,4G建设、运营都被大幅拖延了。”
而在宣传推广上,中国联通也在刻意回避4G,坚持“3G/4G一体化战略”。在面向用户宣传时,中国联通的网络、终端还是资费,都刻意模糊3G/4G的区别,财报统计中也不单独统计4G用户,而是以陆物3G/4G用户出现。后来,中国联通又提出了“移动宽带一体化”策略,希望借助WCDMA网络的优势来弥补4G短板。这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选择,联通只是希望拉长3G网络的使用时间窗口,减轻3G/4G双线作战的资本压力。美国运营商AT&T曾经尝试过这种策略,但同样以失败告终。
4G建设、运营的失误导致中国联通在两年时间里仅发展了6000万4G用户。同期,中国移动的4G用户已经超过3亿,这些保持着较高用户黏性、月ARPU值、流量使用的4G用户,也给中国移动带来了更高的收入。
2015年8月,中国联通新任董事长王晓初走马上任,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造联通银梁的4G决策,明确向各省表示将所有投资重心转向4G,并立刻停止了2G、3G网络的投资。这一点,从本次投资240亿元采购46.9万个基站的招标中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在联通技术发展路标中,联通还引入了CA、VoLTE、VoWiFi等新技术,并规划在2016年底试商用。”前述知情人士介绍。
除此之外,王晓初还力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相互合作——先是启动了4G基站资源深度共建共享,以充分利用两家网络资源提高4G覆盖;后又联合发布了《六模全网通终端白皮书》,以提高电信、联通4G终端产业成熟度。此外,两家运营商还在创新业务、国际漫游、渠道资源等多个领域启动了“一揽子合作计划”。
一位参与制定合作计划的联通人士告诉记者,为了尽快达成与电信的合作,联通还做出了不少让步,“加快自身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合作尽快落地,以缩小与移动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 不过,目前来看,中国移动4G的网络覆盖、用户、终端、资金规模均已遥遥领先,短期之内电信、联通很难追上移动。
而且,在联通启动集采的同时,中国移动也启动了第四期的4G基站集采。这一次,中国移动要再新建30万个4G基站。根据计划,中国移动在2016年将拥有超过140万个4G基站,4G用户超过5亿,4G用户占总用户比超过60%。
除此之外,中国移动还宣布在2016年投入超过1000亿元进行手机补贴、折扣折让、渠道酬金等终端补贴,并联合展讯、高通公司、MTK三家芯片厂商以及闻泰通讯、深圳辉烨、上海华勤等19家ODM厂商签约《中国移动VoLTE &CA公版项目》,计划使目前售价1599元的VoLTE手机价格迅速下降至399元。
4G手机价格的迅速下降,可以推动目前消费能力较低的用户从2G网络切换至4G.2015年底,中国4G用户总数3.86亿,而2G用户总数超过5亿,可以预见,移动用户市场已经完全饱和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4G之战的关键就在于谁能吸引更多的2G用户转移到4G网络。
根据记者了解,中国移动将在2017年启动2G用户退网规划,届时中国移动大部分用户均已切换至4G网络,一位移动人士透露:“伴随着2G用户和网络使用的减少,会腾出来不少频率资源,可以重新规划给4G使用。”而在中国联通(4.15,0.140,3.49%)的网络规划中,2G的退网也将在2018年开始启动。
与中国移动的终端补贴政策类似,中国联通计划在2016年投入550亿元补贴4G,中国电信则计划投入70亿补贴终端产业。三家运营商均希望通过巨额资金补贴实现4G网络的迅速普及。
不过,多位设备商人士透露:“可以明显感觉到,联通资金压力非常大,这次答标过程中,商务标的占比已经达到了60%,技术、服务标分别占20%。”商务标占比过高意味着价格最低的竞标企业会得到最高的份额。在此之前,运营商招标过程中商务标占比基本维持在50%左右,联通此次提高商务标占比,显然是希望通过鼓励价格竞争来缓解资金压力。

⑹ 电信、联通启动24.2万个5G基站集采 招标总金额最高205亿元

继上个月移动、广电700MHz 5G基站集采启动后,5G三期招标再下一宴码侍城。7月9日晚,电信、联通发布了2.1GHz 5G基站集采公告,两家电信运营企业计划合计采购24.2万站,本次集采最高投标限价为205.32亿元。

5G商用以来,电信运营商的共建共享模式愈发成熟,并形成了移动、广电与电信、联通两大阵营。其中,移动、广电拥有700MHz+2.6GHz的频谱资源,电信、联通则是采用2.1GHz+3.5GHz的双频组网。

一般而言,频段越低越有利于运营商低成本建网,由此可见,移动、广电在频谱资源上更具优势,但由于3.5GHz更为通用,适宜全球漫游,电信、联通阵营也有其优势。两大阵营之间,谁能抢先完成对应频段的5G网络覆盖,谁就有望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电信、联通集采逾24万个5G基站

7月9日,电信和联通同时发布招标公告,启动《2021年5G SA建设工程无线主设备(2.1G)联合集中采购项目》。根据公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5G SA建设工程所需2.1G无线主设备,共约24.2万站。本次集采最高投标限价为205.32亿元(不含税)。

本次招标由综合评分排名前4的中标候选人中标,中标份额占比为数量份额占比,具体份额分配方案为:第1-4名基础份额分别为53.1%、31.9%、3.56%和2.56%。此外,1、2名动态调整份额未7.44%,合计份额92.44%;3、4名动态调整份额为1.44%,合计份额7.56%。

根据中国电信的计划,计划在2021年底累计开通70万座5G基站,全年新建32万座5G基站,目标5G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县城和部分乡镇。由于电信、联通采取共建共享方案,中国联通公布的基站建设目标与中国电信一致。

随着电信、联通集采方案的披露,5G三期招标的面纱已基本揭开。6月25日,中国移动代表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发布了700MHz无线网主设备和多频道天线产品的集中采购招标。

在主设备集采中,采购产品为5G 700MHz宏基站,采购规模超过48万站。公告显示,该项目采用混合招标,划分3个标包,允许模颂投标人同时中标的最多标包数为3个。其中,标包1需求数量为190061站,标包2需求数量为190061站,标包3需求数量为100275站。

就3个标包的中标份额划分来看,中标人数量均为3家,且3个标包的第一名都将拿下六成左右的份额。具体而言,标包1前三名中标份额分别为61.12%、28.77%、10.11%;标包2中标份额分别为58.89%、33.53%、7.58%;标包3中标份额分别为59.98%、30.44%、9.58%。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五个月,国内新建基站仅12万站,建设进程不足全年计划的20%,市场对今年的5G基站完晌吵成度有一定忧虑。根据华西证券的预测,移动、广电2021年底完成40万站700MHz基站的建设目标难度非常大,预计实际落地规模不会超过30万站,平滑了整个产业链业绩确认周期。

两大共建共享阵营谁将胜出?

电信、联通本次集采2.1GHz 5G基站是基于今年3月工信部对2.1GHz频段实施了解绑,这也使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此前制定的“3.5GHz+2.1GHz”双频5G战略继续实施。

就5G频谱分配而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2.1GHz频段上是连续的,而中国电信的5G频段是3400MHz-3500MHz,中国联通是3500MHz-3600MHz,频段也是连续的,有利于两家合建5G网络,资源禀赋整合实现了1+1 2的效应。

正如前述,随着运营商在5G共建共享领域逐渐达成共识,现已形成移动、广电与电信、联通两大阵营。其中,移动、广电采用“700MHz+2.6GHz”双频组网,电信、联通则是采用“2.1GHz+3.5GHz”的双频组网方案。

700MHz素来被成为黄金频段,该频段频谱低、覆盖远、深度覆盖能力强;数据显示,700MHz频段覆盖半径约为2.6GHz频段的3-4倍,覆盖面积是后者的10倍。这就意味着,要使5G网络覆盖相同面积的区域,需要的700MHz基站数量更少,建网成本更低。

从目前主要运营商的资源、用户禀赋来看,截至今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移动业务用户数分别为9.43亿户、3.61亿户、3.10亿户,中国广电则是计划适时发放192号段。

如果移动、广电700MHz 5G网络迅速铺开,本就处在用户数量劣势的电信、联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电信、联通此时启动2.1GHz 5G基站招标同样意在以较低频段组网。事实上,两大阵营低频段建网的覆盖对象也有重叠,即在县城和部分乡镇实现广覆盖。

当然,由于电信、联通拥有3.5GHz这一全球通用的5G频段,更适宜于用户在不同国家漫游,因此,在竞争中同样具有优势。从两大阵营的情况来看,谁能抢先完成各自所属频段的5G网络覆盖,谁就有望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⑺ 超200亿!电联5G集采华为无悬念,中兴或虎口夺食

不久伍誉前中国移动5G 700M集采已经结束。华银咐为拿下六成份额成最大赢家,中兴也分得了一杯羹,拿下三成份额。令人瞩目的电联集采又即将开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布与7月9日晚间公布了2021年5G SA建设工程无线主设备(2.1G)联合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据了解,本次集采项目为双方5G SA建设工程所需2.1G无线主设备,共约24.2万站,并设置最高投标限价为205.32亿元(不含税)。

毫无悬念的是, 国内5G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华为和中兴集中,超过92%的份额将被前两名瓜分。如果这一格局继续维持,华为和中兴都没有必要比拼价格,直接按照最高投标限价出牌即可;所以在基础份额之外,电联又在前两名之间设定了7.44%的份额来根据其由报价水平决定的排名作动态调整。简单测算,这7.44%的份额是一根价值约为15亿的肉骨头,以华为的狼性,岂愿与他人分享?于中兴而言,又怎么甘心于仅3成的份额?所以双方必然要在报价水平上进行一番搏杀,限价水平由此拉低,电联进一步降低建网成本的目标也得以完成。个人最终看法:华为可以拿下约百分之58的份额,中兴可以夺得约34%的订单。

而第三第四名共同分享约7.56%的订单。其中中国信科必定会占据招标第三名。那么问题来了,你看好谁获得第四名呢?爱立信或者诺基亚谁会被淘汰出局呢? 鉴于爱立信发表过不指望赢得锋橘纯中国5G的言论,可能其早有预料。因此个人分析,爱立信将大概率被淘汰出局,由诺基亚独享这最后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