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 » 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中国
扩展阅读
网络电视机顶盒能接wifi 2025-05-06 07:27:13
手机像素一样的软件 2025-05-06 07:05:23

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中国

发布时间: 2023-06-01 13:00:24

哪里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的论文

[信息与通信工程]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方法研究
http://tabobo.cn/soft/20/233/2007/04955217459.html

摘 要

在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网和最大的移动用户数,移动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4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快速增长。现有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无论是在频谱资源,还是在所能提供的业务方面,都已经不能满足移动通信用户的需求。
本文所讨论的TD-SCDMA是一项完全由我国自主研究的3G技术,论文中将从TD-SCDMA的技术特点、无线网络规划流程、覆盖和容量规划、组网方案和小区规划、以及TD-SCDMA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及协调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其中对于覆盖和容量规划将在理论方法上进行较为详细地论述;而与其它系统间的干扰问题将通过与WCDMA网络间的干扰分析来进行。
在文章的最后,将通过对自己亲身参与的部分规划工作的叙述来对本论文做一个结束,这个也是本论文中对于自己在实践中所学比较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TD-SCDMA,覆盖规划,容量规划,链路预算,干扰分析

ABSTRACT

Mobile subscriber's rate of rise goes far beyond the fixed telephone user's rate of rise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the world.At present already we had the global biggest migratio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 our country and the biggest mobile subscriber number,and mobile subscriber's quantity already approached four hundred million, moreover this number also is growing fast.The existing secon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gardless of is in the frequency spectrum resources or in the service aspect which can provide,all already could not satisfy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development demanded.
Here what the article discusses is the technology of TD-SCDMA which is completely and independently studied by our country,we will study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of TD-SCDMA,wireless network planning flow,cover and capacity planning,network plan and plot plan,disturbance and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etween.For coverage and capacity planning which will be carried out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exposition in more details.As for the issue of interference with other systems,we will talk about it with the WCDMA network.
In the final article, through my personal involvement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to make a conclusion,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practice what I have learnt in my comprehensive review.

KEY WORDS: TD-SCDMA, cover planning, capacity planning, link budgeting, disturbance analysis

目 录
前 言 - 1 -
第1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发展[1][5][6] - 2 -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三大主流标准 - 2 -
1.2 TD-SCDMA标准的形成 - 3 -
第2章 TD-SCDMA技术概述[3][5] - 6 -
2.1 TD-SCDMA简介 - 6 -
2.2 TD-SCDMA采用的主要技术 - 7 -
2.2.1 智能天线技术 - 7 -
2.2.2 综合采用各种多址方式 - 9 -
2.2.3 同步CDMA - 10 -
2.2.4 联合检测(Joint Detection)技术 - 11 -
2.2.5 接力切换(Baton Handoff) - 14 -
2.2.6 动态信道分配(DCA) - 15 -
第3章 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4][8][10][11] - 18 -
3.1 无线网络初步规划的流程 - 18 -
3.2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内容及流程 - 19 -
3.3 TD-SCDMA网络覆盖规划 - 21 -
3.3.1TD-SCDMA 覆盖规划理论准则 - 21 -
3.3.2 TD-SCDMA覆盖规划的链路预算方法 - 23 -
3.4 TD-SCDMA网络容量规划 - 27 -
3.4.1 TD-SCDMA 的容量规划流程 - 28 -
3.4.2 TD-SCDMA容量规划预算的数学模型 - 30 -
第4章 TD-SCDMA的组网[2][7][9][12][13] - 33 -
4.1 TD-SCDMA独立组网 - 33 -
4.1.1 TDD-TSM 向TDD-LCR的演进方案 - 33 -
4.1.2 覆盖方式分析 - 34 -
4.1.3 终端移动速度分析 - 36 -
4.2 TD-SCDMA与WCDMA网络联合组网 - 36 -
4.2.1 双网切换 - 37 -
4.2.2 网间漫游 - 38 -
4.2.3 网络版本 - 38 -
4.3 组网方案 - 39 -
4.4 TD-SCDMA与WCDMA混合组网干扰分析 - 40 -
4.4.1 邻频干扰分析原理 - 41 -
4.4.2由ACIR计算WCDMA系统容量损失的方法 - 41 -
4.4.3 TD-SCDMA BS 对 WCDMA BS干扰分析 - 43 -
第5章 罗沙岛的两种建站方案 - 49 -
总 结 - 53 -
致 谢 - 55 -
参考文献 - 56 -
附 录A 中文翻译 - 57 -
附 录B 英文原文 - 63 -

❷ 无线网络技术及特点

无线网络技术及特点

无线网络因其灵活性强、可扩展、可移动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可以说现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无法离开无线网络系统。下面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及特点,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无线网络技术及特点 篇1

一、无线网络的分类

1.无线个域网

无线个人区域网(或无线个域网)。就是在个人工作地方把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整个网络的范围大约为10米。

2.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络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入。

3.无线城域网

无线城域网络是指用户在一定的城区多个场所之间建立无线连接,不必花费很高的费用铺设光缆、电缆和对外租用线路。此外,在有线网络宽带的租赁线路不能完好使用时,WMAN可以充当备用网络使用。WMAN 的使用是通过无线电波、红外线光波传送数据。尽管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各种不同技术,如多路多点分布式服务 (MMDS) 和本地多点分布式服务 (LMDS),但负责制定网络宽带无线访问标准的 IEEE 802.16 技术人员仍在开发规范以便实现这些技术的标准化。

4.无线广域网络

无线广域网络是指用户通过远程公用网络或者专用用户网络建立的无线网络技术。其主要是通过使用由无线服务供应商负责维护的若干天线基站或者卫星系统,可以覆盖广大的地理区域。目前的无线网络技术被称为第二代系统(我们俗称为2G)。第二代系统(2G)包括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SM)、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CDPD) 和码分多址 (CDMA)。目前正努力从 第二代(2G )网络向第三代 (3G) 技术过渡。

二、无线网络的特点分析

1.更具灵活性

无线网络可以更方便地照顾到有线网络不能顾及的地方,而且架设很方便。对经常需要变动网络布线结构和用户需要更大范围移动计算机的地方,使用无线局域网可以克服线缆限制引起的不便性,对于时间紧、需要迅速建立通讯而使用有线网架设不便、成本高或耗时长的情况也可使用无线局域网。

2.速度只有百兆,但使用更方便

千兆有线网虽然在骨干网络中早已跨入应用主流,但在实际家庭或小型办公应用中,百兆有线网络仍是绝对主流。所以从实际应用来看,目前的无线网络已能提供接近与有线网络的速度。虽然这种速度的保障对距离的要求更为苛刻,但便利性和性能间的矛盾对目前的整个网络技术来说,都是需要突破的。

3.安全性已能保障普通应用

现在的无线产品已能提供多重安全防护。支持64/128/152位WEP数据加密,同时支持WPA、IEEE 802.1X、TKIP、AES等加密与安全机制。支持SSID广播控制,支持基于MAC地址的访问控制,再配合强大的防火墙特性,可有效防止入侵,为无线通信提供强大的安全保护。

4.价格虽高于有线,但已可接受

对于普通的家庭用户和小型办公用户来说,无线的主要比较对象就是百兆有线家庭网络。同样以组建一个4台电脑的小型家庭无线网络为例,其投入可分为两类。组建Ad-Hoc对等网络,不需要投入无线AP,只需要购买无线网卡。以已有笔记本电脑集成有两块无线网卡为例,还需要为其它电脑购买两块网卡。虽然一些11M的产品60-80元就能拿下,但54M产品仍需要100元以上。

如果组建Infrastructure中心式无线网络,那么无线AP就是必需。由于市场中单纯性SOHO级无线AP已被淘汰,所于集无线AP和宽带路由器与一身的无线路由器成为必选。

三、无线网络主流技术及特点分析

1.无线宽带

Wi-Fi俗称为无线宽带,就是IEEE 802.11b的别称,它是一种短程的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几百米的地理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一种无线电信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IEEE 802.11a 和IEEE 802.11g等标准的出现, IEEE 802.11 这个标准已被统称作无线宽带(即Wi-Fi)。从实际应用上来说,要使用无线宽带(Wi-Fi),用户先要有 与Wi-Fi 相互兼容的用户端装置。

无线网络技术及特点 篇2

1.前言

通信网络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从传统的布线网络发展到了无线网络,作为无线网络之一的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LocalArea Network),满足了人们实现移动办公的梦想,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由天空。

2.WLAN的概念

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入。

3.WLAN的特点

WLAN开始是作为有线局域网络地延伸而存在的,各团体、企事业单位广泛地采用了WLAN技术来构建其办公网络。但随着应用的进一步发展,WLAN正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局域网技术发展成为“公共无线局域网”,成为国际互联网INTERNET宽带接入手段。WLAN具有易安装、易扩展、易管理、易维护、高移动性、保密性强、抗干扰等特点。

4.WLAN的标准

由于WLAN是基于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结构中,逻辑链路控制(LLC)层及其之上的应用层对不同的物理层的要求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因此,WLAN标准主要是针对物理层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涉及到所使用的无线频率范围、空中接口通信协议等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

4.1IEEE802.11X

(1)IEEE802.11

1990年IEEE802标准化委员会成立IEEE802.11WLAN标准工作组。IEEE802.11(别名:Wi-Fi(WirelessFidelity) 无线保真)是在1997年6月由大量的局域网以及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该标准定义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规范。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输的信号特征和调制,定义了两个RF传输方法和一个红外线传输方法,RF传输标准是跳频扩频和直接序列扩频,工作在2.4000~2.4835GHz频段。

IEEE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访问,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由于它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IEEE802.11标准被IEEE802.11b所取代了。

(2)IEEE802.11b

1999年9月IEEE802.11b被正式批准,该标准规定WLAN工作频段在2.4-2.483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1Mbps,传输距离控制在50-150英尺。该标准是对IEEE 802.11的一个补充,采用补偿编码键控调制方式,采用点对点模式和基本模式两运作模式,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11 Mbps、5.5 Mbps、2 Mbps、1 Mbps的不同速率间自动切换,它改变 了WLAN设计状况,扩大了WLAN的应用领域。

IEEE802.11b已成为当前主流的WLAN标准,被多数厂商所采用,所推出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家庭、宾馆、车站、机场等众多场合,但是由于许多WLAN的新标准的出现,IEEE802.11a和IEEE802.11g更是倍受业界关注。

(3)IEEE802.11a

1999年,IEEE802.11a标准制定完成,该标准规定WLAN工作频段在5.15-8.82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54Mbps/72Mbps(Turbo),传输距离控制在10-100米。该标准也是IEEE 802.11的一个补充,扩充了标准的物理层,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独特扩频技术,采用QFSK调制方式,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支持多种业务如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一个扇区可以接入多个用户,每个用户可带多个用户终端。

IEEE802.11a标准是IEEE802.11b的后续标准,其设计初衷是取代802.11b标准,然而,工作于2.4GHz频带是不需要执照的,该频段属于工业、教育、医疗等专用频段,是公开的,工作于5.15-8.825GHz频带需要执照的。一些公司仍没有表示对802.11a标准的`支持,一些公司更加看好最新混合标准――802.11g。

(4)IEEE802.11g

目前,IEEE推出最新版本IEEE802.11g认证标准,该标准提出拥有IEEE802.11a的传输速率,安全性较IEEE802.11b好,采用2种调制方式,含802.11a中采用的OFDM与IEEE802.11b中采用的CCK,做到与802.11a和802.11b兼容。

虽然802.11a较适用于企业,但WLAN运营商为了兼顾现有802.11b设备投资,选用802.11g的可能性极大。

(5)IEEE802.11i

IEEE802.11i标准是结合IEEE802.1x中的用户端口身份验证和设备验证,对WLANMAC层进行修改与整合,定义了严格的加密格式和鉴权机制,以改善WLAN的安全性。IEEE802.11i新修订标准主要包括两项内容:“Wi-Fi保护访问”(Wi-Fi Protected Access:WPA)技术和“强健安全网络”(RSN)。Wi-Fi联盟计划采用 802.11i标准作为WPA的第二个版本,并于2004年初开始实行。

IEEE802.11i标准在WLAN网络建设中的是相当重要的,数据的安全性是WLAN设备制造商和WLAN网络运营商应该首先考虑的头等工作。

(6)IEEE802.11e/f/h

IEEE802.11e标准对WLANMAC层协议提出改进,以支持多媒体传输,以支持所有WLAN无线广播接口的服务质量保证QOS机制。

IEEE802.11f,定义访问节点之间的通讯,支持IEEE802.11的接入点互操作协议(IAPP)。

IEEE802.11h用于802.11a的频谱管理技术。

4.2HIPERLAN

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的宽带无线电接入网络(BRAN)小组着手制定Hiper(HighPerformanceRadio)接入泛欧标准,已推出HiperLAN1和HiperLAN2。HIPERLAN1推出时,数据速率较低,没有被人们重视,在2000年,HIPERLAN2标准制定完成,HIPERLAN2标准的最高数据速率能达到54Mbit/s,HIPERLAN2标准详细定义了WLAN的检测功能和转换信令,用以支持许多无线网络,支持动态频率选择、无线信元转换、链路自适应、多束天线和功率控制等。该标准在WLAN性能、安全性、服务质量QOS等方面也给出了一些定义。

HiperLAN1对应1EEE802.11b,HiperLAN2与1EEE082.11a具有相同的物理层,他们可以采用相同的部件,并且,HiperLAN2强调与3G整合。HIPERLAN2标准也是目前较完善的WLAN协议。

4.3HomeRF

HomeRF工作组是由美国家用射频委员会领导于1997年成立的,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为家庭用户建立具有互操作性的话音和数据通信网,2001年8月推出HomeRF2.0版,集成了语音和数据传送技术,工作频段在10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Mbps,在WLAN的安全性方面主要考虑访问控制和加密技术。

HomeRF是针对现有无线通信标准的综合和改进:当进行数据通信时,采用IEEE802.11规范中的TCP/IP传输协议;进行语音通信时,则采用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标准。

除了IEEE802.11委员会、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和美国家用射频委员会之外,无线局域网联盟WLANA(WirelessLAN Association)在WLAN的技术支持和实施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WLANA是由无线局域网厂商建立的非营利性组织,由3Com、Aironet、Cisco、Intersil、Lucent、Nokia、Symbol和中兴通讯等厂商组成,其主要工作验证不同厂商的同类产品的兼容性,并对WLAN产品的用户进行培训等。 4.4 中国WLAN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信息产业部正在制订WLAN的行业配套标准,包括:《公众无线局域网总体技术要求》和《公众无线局域网设备测试规范》。该标准涉及的技术体制包括IEEE802.11X系列(IEEE802.11、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 IEEE802.11h、 IEEE802.11i)和HIPERLAN2。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承担了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并联合设备制造商和国内运营商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同时,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建成了WLAN的试验平台,对WLAN系统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兼容性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测评。

此外,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公司批准成立的“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www.chinabwips.org)”在移动无线IP接入、IP的移动性、移动IP的安全性、移动IP业务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工作。2003年5月,国家首批颁布了由“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的WLAN两项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MAC)和物理(PHY)层规范》、《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 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MAC)和物理(PHY)层规范:2.4GHz频段较高速物理层扩展规范》。这两项国家标准所采用的依据是ISO/IEC8802.11和ISO/IEC8802.11b,两项国家标准的发布,将规范WLAN产品在我国的应用。

5.WLAN网络结构

一般地,WLAN有两种网络类型:对等网络和基础结构网络。

对等网络:由一组有无线接口卡的计算机组成。这些计算机以相同的工作组名、ESSID和密码等对等的方式相互直接连接,在WLAN的覆盖范围的之内,进行点对点与点对多点之间的通信通信。

基础结构网络:在基础结构网络中,具有无线接口卡的无线终端以无线接入点AP为中心,通过无线网桥AB、无线接入网关AG、无线接入控制器AC和无线接入服务器AS等将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网络连接起来,可以组建多种复杂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网络,实现无线移动办公的接入。

6.WLAN应用

作为有线网络无线延伸,WLAN可以广泛应用在生活社区、游乐园、旅馆、机场车站等游玩区域实现旅游休闲上网;可以应用在政府办公大楼、校园、企事业等单位实现移动办公,方便开会及上课等;可以应用在医疗、金融证券等方面,实现医生在路途中对病人在网上诊断,实现金融证券室外网上交易。

对于难于布线的环境,如老式建筑、沙漠区域等,对于频繁变化的环境,如各种展览大楼;对于临时需要的宽带接入,流动工作站等,建立WLAN是理想的选择。

6.1销售行业应用

对于大型超市来讲,商品的流通量非常大,接货的日常工作包括定单处理、送货单、入库等需要在不同地点的现场将数据录入数据库中。仓库的入库和出库管理,物品的搬动较多,数据在变化,目前,很多的做法是手工做好记录,然后再将数据录入数据库中,这样费时而且易错,采用WLAN,即可轻松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在超市的各个角落,在接货区、在发货区、货架、中仓库中利用WLAN,可以现场处理各种单据。

6.2物流行业应用

随着我国WTO的加入,各个港口、储存区对物流业务的数字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物流公司一般都有一个网络处理中心,还有些办公地点分布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对于那些运输车辆、装卸装箱机组等的工作状况,物品统计等等,需要及时将数据录入并传输到中心机房。部署WLAN是物流业的一项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6.3电力行业应用

如何对遥远的变电站进行遥测、遥控、遥调,这是摆在电力系统的一个老问题。WLAN能监测并记录变电站的运行情况,给中心监控机房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也能够将中心机房的调控命令传入到各个变电站。这是WLAN在电力系统遍布到千家万户,但又无法完全用有线网络来检测与控制的一个潜在应用。

6.4服务行业应用

由于PC机的移动终端化、小型化,一个旅客在进入一个酒店的大厅要及时处理邮件,这时酒店大堂的InternetWLAN接入是必不可少的;客房Internet无线上网服务也是需要的,尤其是星级比较高的酒店,客人可能在床上躺着上网,客人希望无线上网无处不在,由于WLAN的移动性、便捷性等特点,更是受到了一些大中型酒店的青睐。

在机场和车站是旅客候机候车的一段等待时光,这时打开笔记本电脑来上上网,何尝不是高兴的事儿,目前,在北美和欧洲的大部分机场和车站,都部署了WLAN,在我国,也在逐步实施和建设中。

6.5教育行业应用

WLAN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对教与学的时时互动。学生可以在教师、宿舍、图书馆利用移动终端机向老师问问题、提交作业;老师可以时时给学生上辅导课。学生可以利用WLAN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访问校园网。WLAN可以成为一种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

6.6证券行业应用

有了WLAN,股市有了菜市场般的普及和活跃。原来,很多炒股者利用股票机看行情,现在不用了,WLAN能够让您实现实时看行情,时时交易。股市大户室也可以不去了,不用再为大户室交纳任何费用。

6.7展厅应用

一些大型展览的展厅内,一般都布有WLAN,服务商、参展商、客户走入大厅内可以随时接入Internet。WLAN的可移动性、可重组性、灵活性为会议厅和展会中心等具有临时租用性质的服务行业提供了盈利的无限空间。

6.8中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应用

WLAN可以让人们在中小型办公室或者在家里任意的地方上网办公,收发邮件,随时随地可以连接上Internet,上网资费与有线网络一样,有了WLAN,我们的自由空间增大了。

6.9企业办公楼之间办公应用

对于一些中大型企业,有一个主办公楼,还有其他附属的办公楼,楼与楼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需要通信,如果搭健有限网络,需要支付昂贵的月租费和维护费,而WLAN不需要,也不需要综合布线,一样能够实现有限网络的功能。

7.WLAN安全

WLAN应用中,对于家庭用户、公共场景安全性要求不高的用户,使用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s)隔离、MAC地址过滤、服务区域认证ID(ESSID)、密码访问控制和无线静态加密协议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可以满足其安全性需求。但对于公共场景中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将有线网络中的一些安全机制引进到WLAN中,在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实现复杂的加密解密算法,通过无线接入控制器AC,利用PPPoE或者DHCP+WEB认证方式对用户进行第二次合法认证,对用户的业务流实行实时监控。这方面的WLAN安全策略有待于实践与进一步探讨并完善。

;

❸ 无线网络历史

无线局域网的历史(全面的)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技术可以非常便捷地以无线方式连接网络设备,人们可随时、随地、随意地访问网络资源。

在推动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无线局域网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极其理论基础,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阐述了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探讨了无线局域网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以太网 无线局域网 扩频 安全性 移动IP 一、引 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局域网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尽管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独立于有线网络,但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的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正以它优越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在网络应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宽带化。

通俗地讲,无线局域网就是在不采用网线的情况下,提供以太网互联功能。 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市场需求以及技术上的可实现性,促进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完善和产业化,已经商用化的802.11b网络也正在证实这一点。

随着802.11a网络的商用和其他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无线局域网概述 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美国陆军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技术,采用无线电信号进行资料的传输。这项技术令许多学者产生了灵感。

1971年,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建了第一个无线电通讯网络,称作ALOHNET。这个网络包含7台计算机,采用双向星型拓扑连接,横跨夏威夷的四座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

从此,无线网络正式诞生。 1.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1)灵活性和移动性。

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位置的限制,而无线局域网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无线局域网另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其移动性,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可以移动且能同时与网络保持连接。

(2)安装便捷。无线局域网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局域网络。

(3)易于进行网络规划和调整。对于有线网络来说,办公地点或网络拓扑的改变通常意味着重新建网。

重新布线是一个昂贵、费时、浪费和琐碎的过程,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4)故障定位容易。

有线网络一旦出现物理故障,尤其是由于线路连接不良而造成的网络中断,往往很难查明,而且检修线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无线网络则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换故障设备即可恢复网络连接。

(5)易于扩展。无线局域网有多种配置方式,可以很快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扩展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节点间"漫游"等有线网络无法实现的特性。

由于无线局域网有以上诸多优点,因此其发展十分迅速。最近几年,无线局域网已经在企业、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无线局域网的理论基础 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主要有两种,即红外线和无线电波。按照不同的调制方式,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媒体的无线局域网又可分为扩频方式与窄带调制方式。

(1)红外线(Infrared Rays,IR)局域网 采用红外线通信方式与无线电波方式相比,可以提供极高的数据速率,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设备相对便宜而且简单。但由于红外线对障碍物的透射和绕射能力很差,使得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都受到很大限制,通常IR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只限制在一间房屋内。

(2)扩频(Spread Spectrum,SS)局域网 如果使用扩频技术,网络可以在ISM(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内运行。其理论依据是,通过扩频方式以宽带传输信息来换取信噪比的提高。

扩频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强、保密性好、多址通信能力强的特点。扩频技术主要分为跳频技术(FHSS)和直接序列扩频(DSSS)两种方式。

所谓直接序列扩频,就是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而跳频技术与直序扩频技术不同,跳频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的控制,其频率按随机规律不断改变。

接收端的频率也按随机规律变化,并保持与发射端的变化规律一致。跳频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频系统的性能,跳频越高,抗干扰性能越好,军用的跳频系统可达到每秒上万跳。

(3)窄带微波局域网 这种局域网使用微波无线电频带来传输数据,其带宽刚好能容纳信号。但这种网络产品通常需要申请无线电频谱执照,其它方式则可使用无需执照的ISM频带。

3.无线局域网的不足之处 无线局域网在能够给网络用户带来便捷和实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无线局域网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能。

无线局域网是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这些电波通过无线发射装置进行发射,而建筑物、车辆、树木和其它障碍物都可能阻碍电磁波的传输,所以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2)速率。无线信道的传输。

关于无线网络的发展历史有哪些

蜂窝无线移动网络么?目前发展了4代

第一代是模拟技术的,就是手机是大哥大的那一代,目前早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代是以g *** 和cdma为代表的数字蜂窝技术,严禁版本加入了gprs,edge,cdma1x等数据业务网络。

第三代是以wcdma,tdscdma,cdma2000位主流的网络技术

第四代是我们所说的4G,或者LTE,也是目前商用了的最先进的技术

第五代还在研究中预计2020前后出商用系统

无线网络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安全是什?无线网络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安全

Part1 无线网络的进化史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让我们对现实应用有了更高的期望。

千兆网络技术刚刚与我们会面,无线网络技术又悄悄地逼近。不可否认,性能与便捷性始终是IT技术发展的两大方向标,而产品在便捷性的突破往往来得更加迟缓,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更多,也因此而更加弥足珍贵。

历史的脚印说到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能比各位想象得还要早。无线网络的初步应用,可以追朔到五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陆军采用无线电信号做资料的传输。

他们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科技,并且采用相当高强度的加密技术,得到美军和盟军的广泛使用。 这项技术让许多学者得到了一些灵感,在1971年时,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无线电通讯网络。

这被称作ALOHNET的网络,可以算是相当早期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它包括了7台计算机,它们采用双向星型拓扑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

从这时开始,无线网络可说是正式诞生了。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都仍旧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

在学术界、医疗界、制造业、仓储业等,无线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无线网络技术与Inter相结合时,其迸发出的能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估计的。

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无线网络。从概念上理解,红外线传输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只不过红外线只能进行数据传输,而不能组网罢了。

此外,射频无线鼠标、WAP手机上网等都具有无线网络的特征。因此,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对无线网络技术抱着一种神秘感,可以宽泛地理解为没有网线束缚的网络技术,仅此而已。

前车之鉴 并非任何技术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自身技术上的优势以外,客观存在的客户群体、成本因素、业界支持度,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然而WAP更像是空中楼阁,在经过短短一年的火爆之后就偃旗息鼓了。

联想到WAP的惨败,不少人不禁为这新一轮的无线网络大潮捏了一把汗。 从技术角度来看,当初的WAP完全不能让人满意。

可怜的带宽几乎将用户的兴致消磨殆尽,而下载昏暗的手机屏幕让人丝毫提不起兴趣。相对而言,与电脑以及移动数码设备结合更加紧密的wifi、CDMA、GPRS等技术反倒更具实用价值。

如今,各种与CDMA和GPRS相应的配套产品不断涌现,也由此带动了成本的下降。 经验证明,如果过分宣传无线技术的能力和质量而到时不能兑现,必然要受到各方面的严厉抨击;反过来,如果过于谨小慎微,市场也会发出抱怨。

从WAP与蓝牙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当初显然有炒作过猛的迹象。而如今业界对待无线应用的态度却更加务实,硬件成本降低成为一种共识,相应软件的大力开发也正在进行。

WiFi点燃导火索 从最早的红外线技术到被给予厚望的蓝牙,乃至今日最热门的IEEE 802。11(WiFi),无线网络技术一步步走向成熟。

然而,要论业界影响力,恐怕谁也比不上WiFi,这项无线网络技术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业界。对于任何一项技术而言,能够被垄断级厂商整合进主流产品是最为幸福的,这样才能迅速普及。

在如今Intel最新的迅驰笔记本电脑中,无线网络模块成为平台标准。到目前为止,Intel在移动个人处理器市场握有80%左右的市场份额,形成令人不可低估的用户群体。

标准之争并非水火不容 CDMA与GRPS的无线技术大战让我们闻到了浓烈的火药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无线技术都是针锋相对的。 从某种程度而言,各种无线技术标准是弥补的,它们共同撑起整个无线技术大局。

目前最为热门的三大无线技术是WiFi、蓝牙以及HomeRF,它们的定位各不相同。WiFi在带宽上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达到11~108Mbps,而且有效传输范围很大,其为数不多的缺陷就是成本略高以及功耗较大。

相对而言,蓝牙技术在带宽方面逊色不少,但是低成本以及低功耗的特点还是让它找到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另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HomeRF,是专门为家庭用户设计的。

它的优势在于成本,不过它的业界支持度远不及前两者。 总体而言,WiFi比较适于办公室中的企业无线网络,HomeRF可应用于家庭中的移动数据和语音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通信,而蓝牙技术则可以应用于任何可以用无线方式替代线缆的场合。

目前这些技术还处于并存状态,而从长远看,它们将走向融合。除此以外,红外线技术也并没有彻底消失,甚至射频技术也活跃在市场上。

Part2 无线技术的新契机 电信运营商热热闹闹地在2。5G/3G网络上叫卖“手机电视”,可是效果不敢恭维;广电运营商想借助地面数字广播进行推广,可惜少了交互功能和对IP的支持;缺乏了顺畅的网络环境,内容巨头和大大小小的增值服务商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实力的可以先跑马圈地,没实力的只能干等。

然而,这仅仅是我们的抱怨与短视。目前,无线视频传输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尽管当前的效果令人怨声不断,但是其前景无疑非常广阔,并且已经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完成 丢弃。

路由器怎么查看蹭网历史记录

路由器保存电脑的MAC地址(以前链接的历史记录)吗? …… MAC是网卡的真实地址,路由保存MAC地址是用来设置没保存MAC地址的限制上网的

TP-link 无线路由器 历史记录 网站访问 …… 在家庭或小型办公室网络中,通常是直接采用无线路由器来实现集中连接和共享上网。路由器没有浏览网站的。

自家用的wifi路由器,可以查到浏览的内容吗?(就是上网历史记录内容 …… 路由没有这个记录功能。可以查看浏览器历史里面有记录。

具有限制网站的路由器能查到浏览记录吗? …… 看不到历史记录,路由器只是通过对比,然后让禁止访问的数据,禁止通过路由器。 第三方局域网监控软件太多。

手机用WIFI 路由器会有历史记录么 …… 这个说不定,现在的路由器里面不知道厂家往里面添加什么程序了都

家里的路由器 怎么查看有几个人用 还有怎么看用wifi的在浏览的历史记录 …… 用360里面有个路由器卫士可以查看几个人用,还有限制网速的功能

路由器会记录浏览器历史吗 …… 不会的

路由器历史拨号记录可以查到吗? …… 登录192.168.1.1 也就是登录上你的电脑连接的那个路由器 路由器上面由一个系统日志那里可以看。

路由器上网有浏览记录吗 …… 路由器上网有浏览记录吗有的有。有的没有。有的有,可以选择开启或者关闭上网记录!。

无线路由“蹭网”的历史记录可以被监控么? …… 绿坝软件全部都给你记录下来了,呵呵。 如果路由器开启网络访问监控的话,你的使用记录都在路由器日志里面。

什么叫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 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

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当时美军首先开始采用无线信号传输资料,并且采用相当高强度的加密技术。这项技术让许多学者得到了一些灵感,1971年,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开创出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被称作ALOHNET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可以算是早期的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

这最早的WLAN包括了7台计算机,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从那时开始,无线局域网络可说是正式诞生了。

七十年代中期,无线局域网的前景逐渐引起人们注意,并被大力开发,而在八十年代,以太局域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希望能帮上你。

无线网状网路由技术应用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无线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由于不再受到线缆铺设的限制,配备移动计算机设备的用户能够方便而自由地移动,并可以与其他人在没有固定网络设施的情况下进行通讯。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们可以组成一个移动Adhoc网络,或者组成移动的无线网状网。

移动的无线网状网是一个无线移动路由器(及其连接主机)组成的自主系统。该系统能够随机移动,可自动适应网络拓扑更新,甚至不需要任何骨干网或者网络基础设施。

除了移动无线网状网外,最近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固定无线网状网的商业应用。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社区无线网络”。

它用于为先前没有因特网宽带接入的社区提供接入。在这些固定“社区无线网络”中,每一个无线路由器不仅为其用户提供因特网接入,并且是这个网络基础结构中的一部分——将数据在无线网状网络中无线路由到其目的地。

一个基于3层路由的无线网状网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与生俱来的容错性。 该网络简化了视距传输问题,并以最小量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互联成本扩展网络的规模和覆盖。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混合型的无线网状网存在:网络中一部分网状网路由器是移动的,而其他网状网路由器是固定的。 无论是哪种情况(移动或固定或混合),无线网状网络都有一些显着的特性,例如:高动态性,智能性,端对端最佳路径选择,多跳性,通常带宽有限和计算能力不足。

无线网状网络的高动态性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路由器本身可能移动(如在移动或混合无线网状网络中),并造成网络拓扑结构的快速变动。第二,即使路由器本身不移动(如在固定无线网状网络),由于干扰、地理和环境等因素,无线电链路的质量仍可能发生快速变化。

从以上这些特性可以知道,完备的无线网状网路由协议必须需要具备一下特点: * 分布式操作 * 快速收敛(保证更快的移动) * 可扩展性 * 适用于大量的小型设备 * 只占用有限的带宽和计算能力 * 主动式操作(减少初始延迟) * 在选择路由时考虑无线电链路的质量和容量 * 避免环路 * 安全性等 注1:社区无线网络概念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常流行,在中国还处于开发阶段。 除了为有线网络设计的传统路由协议外(如OSPF,RIP),也有大量为移动adhoc网络设计的路由协议,这类路由协议一般被分为两个大类: 反应式路由协议(如AODV、DSR、TORA)。

该类协议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发现并维持路由。为了适应流量的需要,它们能够更有效地使用电源和带宽资源,其代价是增加路由发现的延迟。

主动式路由协议(如DSDV、OSLR)。该类协议总是维持到达每个可能的目的地的路由——协议假设这些路由都可能被用到。

在某些情况下,由反应式路由协议所造成的额外延迟可能是不可接受的。对于这些情况,如果带宽和电源资源允许,那么主动式路由协议更受欢迎。

❹ 无线网络技术

可能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应用于军事!

❺ 需要一个无线校园网络规划设计的参考方案~~用Cisco Packet Tracer做的

无线校园网建设方案
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学校意识到校内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建设完善的校园网络平台,才能够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现在学校办学条件的日趋完善,近年来实现了与 Internet互联,同时建成了校园网络,实现校内外信息的共享、传递,而网络信息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价格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了笔记本电脑,因此学生要求在校园内实现移动上网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校内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因建成时间较早,没有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类似的原因制约了学校现代化办学的指导思想,伴随着IEEE802.11标准的出台,解决这一矛盾在无线技术发展成熟的今天已不是问题,同时,无线局域网(WLAN)还拥有传统网络所不能比拟的扩容性和移动性,在校园内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实施校园网络工程,可适应在校学生移动性强、数量大等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上网需求,并且对于创建较早的学校来说,年代较久的教学楼不宜拉网布线,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布署无线局域网。
需求
在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需求中,主要存在四种典型的应用:
l 实现以地区教育局为中心的整个地区教育系统的无线网络连接;
l 校园内的户外公共区域覆盖;
l 局部开放的室内大环境,如典型公共教室、图书阅览室等无线覆盖;
l 用户数量不多但分布较散的楼宇,如教学办公楼、宿舍等的无线网络覆
应用方案
室内覆盖:
在室内根据覆盖需要,放置若干个无线局域网访问点,用户在移动时,系统会自动漫游,在不同的访问点之间进行信号的切换。这些访问点连接到各楼的校园骨干网。也就是将多个AP形成的各自的无线信号覆盖区域进行交叉覆盖,各覆盖区域之间无缝连接。所有AP通过双绞线与有线骨干网络相连,形成以有线网络为基础,无线覆盖为延伸的大面积服务区域。所有无线终端通过就近的AP接入网络,访问整个网络资源。
方案采用高灵敏度的Orinda无线AP设备,配合吸顶天线,以一个AP配合一个天线,或一个AP配合多个天线,以保障高质量的无线信号能够覆盖更远的距离,同时增强设备在干扰较大的频率环境中使用的能力,从而完成室内区域的完全覆盖要求。
侧面图 俯视图
室外覆盖:
室外区域覆盖一般包涵,体育场,校内花园,中心广场,教学楼,实验楼楼宇间等。根据需覆盖的室外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
(1)设备的选择:AP、全向天线、定向天线。
(2)室外考虑因素:环境、天气。
设计建立多个无线覆盖点,均采用Orinda电信级室外型AP2411E0,根据客户要求每个覆盖点覆盖范围半径达到200米,信号强度在70dbm,速率达到54mbps,采用重叠交叉无线覆盖的方式,完成区域的无缝无线覆盖。配合室外大夹角定向天线或高增益全向天线,成功实现系统设计目标。使用户在区域内任何角落都可以通过无线访问校园网络。
室外覆盖示意图

❻ 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计算机网络 第7版 pdf

摘要:在这个网络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我国的信息化程度也日益完善,国民经济总值也在日新月异的增长着,这种飞速发展的前景,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首要的功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巨大特点是结构比较复杂多变,并且规模相当大,翻新程度特别快,所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变得愈发的重要。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研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让我国的计算机领域在世界也逐渐赢得一席角落,慢慢的得到全球网络信息界的认可与好评。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研究,体现了当代信息化社会的迅速与蓬勃发展,同时也衬托了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越发的完善,设计也有着质的突破和飞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芦凳规划研究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100-02
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结构特点
1.1 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的分布形式
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是由分布式逐渐向集中式慢慢过度的发展过程,为了充分的适应我国国情,计算机网络逐渐有分布式慢慢的向更加具体化更加易于管理的集中式做详细调整。由于网络分布式过于散乱,在整体规划和布局过程中会出现麻烦或者偏差,所以更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的资源浪费,以及成本的无谓提高。所以,趋向集中式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必然转折过程。
这种形式的转化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还可以在经济水平等方面逐步完善节约的理念以及风险意识。统筹兼顾计算机网络的运营成本以及运营方式,让计算机运营理念可以进步一得到快速更新交叠,向集中式管理模式逐渐转换。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的基本特点以及功能
随着计算机领域的革新和逐步调整,在逻辑上的网络转换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高效稳定的群集集中式的网络系统,这样的系统在业务的具体需要上不断的扩充并适当的延伸,各地区的局域网也可以通过路由器与集中式管理的控制中心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以及数据剖析和上传。
数据库的清点以及审核已经变成了客户管用的模式,为了随时更新方便客户的操作,计算机网络系统必须拥有及时反馈并提供最新信息的功能特点,第一时间总汇所有的信息内容并且实现资源共享。由网络总部进行统一管理并且严格筛选,然后迅速传送。
在网络每天的点击率和信息传播速度等方面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集群网络的一些特点,供求环境在网络的大平台上进行综合以及迅速迅哗枝收集新信息并且重新扩散,迅速并准确,第一时间把所有的信息网重组而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方式发布。
1.3 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的实际运行效果
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进一步组建并且整个网络平台的管理模式得到了新的改善以及网络业务管理系统的初具规模,所以集中式分布网络系统的发展已经如火如荼。促使了很多企业和运用网络了解资源信息的领域都被带动起来,所以,集中分布的网络系统与各项业务关系以及业绩的提升都紧密相联。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作用不断的被认可并且得到进一步的积极发展运用。
无论是商界,金融界,以及证券和交易市场,乃至于学校或者娱乐场所等都以及得到了越来越强大的市场经济水平的占有量。尤其是有关金融行业的发展更是史无前例的在曾经一贯的经济竞争中如鱼得水,运行效果极佳,口碑早已不再是一个完美的句子,而是变成了数以万计甚至亿万计的庞大数字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研究具体原则
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总体原则
局域网的设计原则是根据越来越被人们认可的,现代科技速度以及前沿经济能力建设发展方向亩敏还有理念所实施的。(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首要原则要遵循当代网络的实用性,统一性以及灵活时效性。(2)还有兼顾其开放性的具体运营手段和可扩充性及安全性的基本运营理念。设计原则要根据标准规范作为系统分析的研究策略要求掌握,还要同时开展各项可持续运营的网络利用新型行业,以高效节能并且迅速时效的最基本原则作为奠基理由,再通过网络渠道制定适合于计算机局域网可以展开的发展方向。这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才能真正的服务社会,成为全球公用首要的利用渠道。
2.2 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的具体实施
其计算机网络系统开放性的发展原则提前是符合国际化标准网络平台的各项统一规则,同时局域网通过网络之间的互通原则实现开放的总体理念。以规范化作为先决条件才能真正的把开放性原则实施到位,并且在运用中表现的更加合理井井有条。
可扩充性原则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施中的体现同样十分明显,使之变得更具良好的网络服务平台,基础优秀并且符合现代的前沿服务信息化的标准理念。同时更需要注意的是时刻遵循可靠性原则,这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网络规划研究设计的基础,只有具备这一项实质性原则,并且落实的翔实有效才是不中断用户正常使用的条件,所以把容错率降低到最小,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本职任务。
同时,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于可管理性原则也必须无条件遵循。只有在一定的管理强度下,计算机网络才能真正意义上为大家更好的服务,才能便于随时维护并且监管运行状态和运行速率。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方案
3.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用已然十分广泛,其广域网接入方式也不再单一,主要接入方式有三种:(1)电话线调制解调器接入法,这种方法比较传统,接入方式简单。(2)电缆调制解调器,这种方法也越来越普遍。(3)无线微波接入法,这种接入方法比较适于大家方便快捷的应用,方便大家在出行或者会议等各种场合随时随地使用,这种方式特别受到广大计算机研究爱好者的赞誉。
目前,计算机在校园或者在室内应用的广域网在结构或者安全方便具备极高的性能,网络结构完好,可以基本上保证连接过程中无断点,无故障。可以自觉的均衡网络服务器使用流量,大大减少甚至杜绝了网络杜塞的现象,可以使网络变得更加畅通更加快捷、方便,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减少数据的丢失现象。
3.2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存在的安全问题
为了可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可以合理的通过路由器进行微控制,有效的充当外部防火墙,阻止或者直接屏蔽了很多外部的不良信息侵扰,还可以通过加密的形式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设计规划进行内部保护,防止更多的恶性信息滋扰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还要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布线设计可靠强度,这种布线设计避免了电磁波的干扰,同时在布线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来自于各种方面想干扰情况,除此之外,电源和消防报警系统也需要同步进行完善。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计算机网络遭到外界入侵的干扰现象,正确的报警信号以及传输至消防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一项研究课题。
在正确修正报警以及放侵扰的设计同时,对于病毒的防范意识需要同步加强,这一点对于网络安全性不可小觑。因为网络病毒也同样会受到网络使用的限制,所以,DOS病毒是比较需要用户注意的一种常见网络病毒现象,是病毒入侵的主要防范对象。当然,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同时,也要逐步完善计算机网络的更新,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计算机的使用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使我们对计算机的应用更加行之有效,更加的安全、方便、快捷。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所以对于计算机是使用也适当的越来越重要,人们的目光多数都自然而然的慢慢聚焦在了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上面。所以在事态万千的年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更是要必须配合当代人发展的眼光,来为各项服务系统提供日益扩张的需求以及平台。

参考文献:
[1]黄海水,黄贞益,王大龙.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1).
[2]周兴东,普钢.数据管理和网络备份设计[J].云南电力技术,2000(03).
[3]吴迪,陈贵生,王学珍,等.数字图书馆资源远程访问模式与共享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9(03).
[4]闫晓弟,耶健.基于VPN的电子资源远程访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情报杂志,2009(08).

❼ 大学校园网设计方案_校园网建设规划

校园网建设和规划

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和实现桥宽型各项管理的物质基础;是建立远程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可见,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是一项灵魂工程。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纳入我国的"十五"计划中。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巧游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

近期国家教育督导团日前发布《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此次《报告》的发布旨在强化各级政府依法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责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就发布《报告》与部分省份分管负责同志约谈,共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无疑地说明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校园网建设规划是一项技术性、系统性敏猜很强的工程。它由计算机网络系统、安防系统等组成。表面上看是一个综合布线系统,已及覆盖学校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应用软件组成,同时还要考虑到技术的可行性、资金的可行性、拓展的可行性等诸多因素。下面就来谈谈校园网建设和规划。

我校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可大致分为七个大方面:

 校园网络硬件建设

 校园安防系统建设

 校园VOD视频智能点播系统建设

 校园一卡通

 校园网络软件建设

 校园网络安全建设

 校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建设

一、校园网络硬件建设

目前,就校园网网络建设中,采用先进的千兆以太网及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构架。千兆交换式以太网是网络实施中最成熟的方式之一,具有结构简单、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维护方便等特点,为大多数学校所采用。

随着近几年来,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浪潮在全球蔓延: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纷纷建立起无线校园网络环境。我国的无线校园网络建设步伐也紧跟着技术的发展。上海中学、北京大学都是无线校园网络建设的典范。无线局域网以其灵活布设、高带宽和无线接入的优势,可以突破有线网络节点限制、实现多人同时上网的问题,大大地增加了校园网络信息点,方便在校师生获取信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此外,无线网络环境的引入,为崭新的无线多媒体提供了应用平台,从而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拟采用千兆以太网和无线网络相结合

的网络架构,保证学校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灵活性等。

通过网络的建设,可以实现:

 校园网络的快速接入,强大的核心交换机为整个校园网提供了一

颗乃至数颗强大的心脏。

 全面支持兼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通用服务、互联

网络和图书馆管理等分系统。

 通过高带宽实现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为现代化教学提

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 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站,与Internet互连后,校园网用户在权限

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使用Internet上的Web访问、Email收发、FTP、Telnet、BBS、新闻组、讨论组、个人主页等服务。

 校园网站连接Internet,用于宣传学校形象、教学信息发布、

提供信息查询等,以后可成为网上教学的渠道。

 无线网络与千兆以太网络环境互为补充,扩展网络使用范围,取

消了传统网络接入上的端口限制问题,为移动多媒体教学应用提供移动平台,进一步便于笔记本电脑用户随时随地的使用网络。  支持个人数字助理(PDA)的网络应用,使得校园网络的应用更为

灵活多变。

 为外来的宾客提供便捷灵活的网络接入服务。

 学校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进行教学管理,教务管理等日常工作,

突破了传统办公管理模式。

 ……

二、校园安防系统建设

伴随着平安重庆工作的不断深入,“平安校园”作为“平安重庆”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利用校园安防系统来解决学校安全防卫工作的后顾之忧,来解决学校诸如画面质量、成像效果、设备可靠性等疑虑。采用一套具有合理性、先进性、可操作性的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手段。

为确保学校教育安全工作,我校拟采用百万高清监控系统、周界报警、门禁系统等几个子系统来对整个校园实现全方位防卫,同时可与110实现联网,运用3G网络等技术手段来实现更为高效、快捷、灵活的管理应用。

百万高清监控系统是业界目前一致认同的发展方向。百万高清摄像机与模拟摄像机最大的差别在于画质上的飞跃,使用者所得到的画面更清晰、更流畅,从而在发生意外突发性事件(例如盗窃、打架、失火等)时,校园领导能够迅速查知现场情况,从而快速进行全校人员安全疏散等工作,最大程度上保护学校安全。

周界报警及门禁系统作为校园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能更好地做到对校园周界的防卫工作。

通过安防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

 实时监控:通过本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了解校园内所有情况及动态。

特别是园区的安全等重点防护点位,加强园区内部的安全监控,发挥高效的管理机制。

 安全管理:通过该系统的动态检测录像功能,把正常校园生活进

行全面管理,包括人员流动、财物监管等。

 远程浏览:使用最简便的通讯手段实现实时远程视频监控,让每

一名管理者不管在本地教室,还是在旅途中,甚至全球任何一处有通讯的地方,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PDA等来实现视频监控。  校园周界入侵移动检测:自动检测进入校园周界的人、动物、汽

车等移动目标。对翻越、破坏等行为进行预警监测。

 解决在雪天,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下无法监控报警的情况。  门禁系统实现学校各个区域的安全通行管理:对于学校不同的区

域,按权限进行有效的通行管理,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车库等重点建筑。

 徘徊检测:在校园部分区域内,如重要实验室、围墙、财务室等

区域当有人徘徊一段时间后,系统将会自动识别并报警。同时在监视屏上自动弹出徘徊人及其运动轨迹。

 联动报警:报警装臵和视频监控系统与110联网,当发生偷盗、

抢劫、师生被侵害或重大自然灾害性事故时,联网学校可通过报警系统,以声音提示和颜色显示的方式予以报警。

 强大的系统兼容能力: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行下一步建,兼容多

家主流产品,从而实现在一个系统平台上实现统一集中管理。  ……

三、校园VOD视频智能点播系统建设

校园网VOD视频智能点播系统在现有校园网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实时、交互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点播教学课件完成教学,从而突破了传统的集体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个性化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将会是传统的校园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真正实现了以素质教育为本的教育目标。

所谓VOD(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系统,也称交互式多媒体视频点播业务,即通过高速上网技术连上各种宽带多媒体服务器进行网上教学、视频会议等各种交互式活动;是集动态影视图像、静态图片、声音、文字等信息为一体的,为用户提供实时、高质量、交互性服务的多媒体通信业务。VOD的本质是交互性,即信息的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获得多媒体信息,它区别于传统信息发布的最大不同:一是主动性、二是选择性。

系统通过专业的宽带视音频解决方案,优秀的视频流技术,卓越的整体性能,分布式架构体系,支持视频服务器集群接入和负载均衡,轻松实现大流量视频流并发点播。

通过此系统,我们可以轻松实现:

 互动式教学视频点播,包括课件、教学视频、娱乐等,自由截取

网络动态视频流、前后拖动播放、停止、快进、快退。

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视音频编辑工具系统。

 服务器端实现零管理,数据可随意备份,保证用户数据安全;管

理员可在本地或异地进行系统维护和后台管理。

 在校园内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区音、视频管理,可与安防系统联机

管理,根据权限分级使用。

 实现在同一区域内,不同音、视频的播放,用户可根据语言、自

身喜好、专业需求等不同方式,进行互动点播。

 ……

四、校园一卡通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它能将数量庞大、流动频繁的师生群体科学地管理起来,它代表了当今校园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学校现代化管理和校园数字化的重要标志。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将采取银行卡金融功能与非接触式电子钱包、电子化校务管理相整合的方式,由指定银行与贵校联合发行校园银行卡,师生们可以在各地银行网点或自动终端实现存取款、消费、转帐等金融功能;可以代替教职员工和学生等在校内的所有个人证件(如学生证、工作证、图书证、医疗证、临时证),应用于需要身份识别的各个MIS系统,也可以通过设在非接触式IC芯片内的电子钱包实现餐饮、校内购物、上机上网、医疗等校内的各种消费。

校园一卡通系统将极大的提升学校在社会上形象,鼓舞广大师生员工的士气,提升师生、员工作为学校一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通过校园一卡通,我们可以实现:

 资金自由流转:实现校园卡上从银行帐户向校园卡帐户的资金转

入,实现银行卡直接充值。解决学校资金管理问题

 IC卡多种情况应用,如食堂售餐管理、辅助教务/教学管理、学

籍管理、上机/上网管理、图书借阅管理、考勤管理等

 IC卡POS机消费:可校内消费(如开水、饮水机、小卖部购物、

打字、复印、传真、电话等)管理。要求各消费点必须设臵POS机,可实现联网或脱机消费。

 IC卡辅助校内医疗管理:用于校内医疗管理系统。将校园卡用于

师生在学校各校区的医务所就诊的身份凭证。

 IC卡辅助身份认证系统:可以在独立式IC卡身份识别器上显示

持卡人的身份信息,用于学校辨认人员身份,并且可以通过短信方式告之学生家长,学生到校时间、离校时间、在校情况等。  ……

五、校园网络软件建设

稳定强健的硬件基础,必须要与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相配合,才能使校园网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软件规划就必不可少。一个完善的软件规划可以减少事后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 网络系统平台规划:

目前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UNIX、LINUX等。WINDOWS系列具有操作界面友好,易于维

护,应有软件丰富的特点。但对于访问量较大的服务器来说,要求有较高配臵。UNIX平台具有优秀的网络性能,但一台配臵优良的UNIX服务器价格惊人,软件的安装相对复杂,自从X-WINDOWS问世以来,它的可操作性有所改善。LINUX是网络操作系统中的新秀。与UNIX一样,它的网络性能卓越,并且LINUX支持现今几乎所有的连网技术(以太网、高速以太网、ATM、调制解调器、ISDN、令牌环)和网络协议(TCP/IP、PPP、SLIP等)。在相同的硬件上其性能已超过WINDOWS系列及其它的UNIX。同时LINUX以近乎免费的价格和高性能的应用体系已为大多数网站所采用。目前,有许多软件开发商为其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其中包括基于WEB的校园网应用软件。因此,它已成为基于WEB应用软件的最理想的网络平台。

 应用平台规划:

在应用平台规划之前必须了解整个校园网要实现的功能。一个典型的校园网络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 校园WEB站点。其中应包括教育论坛(提供国家的教育方针、

政策,教学科研成果,研究性学习,并根据各自学校的教育教

学实践创办特色版面)、聊天室(提供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

在线交流的空间)。

2. 校园电子邮件系统。方便学生、教师校内外的信息交流。

3. 电子图书系统和电子阅览室。

4. 教学课件库。

5. OA办公系统、日常行政管理系统、教师学生评估系统。

6. INTERNET接口。

六、校园网络安全建设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校园网络特别是已与INTERNET相连的校园网络,对于网络的安全防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一次的恶意破坏或管理人员的误操作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及使用者的技术培训及有关法律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软、硬件的监控、防护体系。学校可以采用高性能的防火墙软、硬件。它应具有强大的包过滤功能、图形化的配臵界面、建立URL的访问限制、流量分析、实时入侵检测、入侵告警及网络数据流量分析等功能。

七:校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建设

新校园的建设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应引入智能化的概念。在传统的楼宇自控系统中,一般只包括了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安防、消防、闭路电视监控等子系统。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灯具节能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照明控制在智能化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新校区的建设热潮中,各

类院校和他们的建设者也意识到了智能照明的重要性。相对商业楼宇而言,校园里的大功率动力和制冷设备比重较少,照明灯具则相对比重更多。使用照明控制系统,更能体现其在节能与管理方面的优势,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

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我们可以看到与传统照明系统的区别:  智能照明系统更能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延长灯具寿命。

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的人流量,进行时间

段、工作模式的细分,把不必要的照明关掉,在需要时自动开启。  系统还能充分利用自然光,自动调节室内照度。控制系统实现了

不同工作场合的多种照明工作模式,在保证必要照明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灯具的工作时间,节省了不必要的能源开支。

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地选用光源、灯具及性能优

越的照明控制系统,提高照明质量,有效地控制各种照明场所的平均照度值,从而提高照度均匀性

 实现多种的照明效果:多种照明控制方式,可以使同一建筑物具

备多种艺术效果,为建筑增色不少。现代建筑物中,照明不单纯地为满足人们视觉上的明暗效果,更应具备多种的控制方案,使建筑物更加生动,艺术性更强,给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以自动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系统。在

一般的情况下,不需要有人的参与,照明系统自动实现开关和调光功能。

 合理配臵照明系统,从长远利益来看,既倡导了环保,又确实的

节约费用开支,还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实为一举多得。

结束语

在我国学校日益加大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步伐,许多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都被引入校园,它为数字化校园提供信息采集,涉及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教育与信息技术真正地融合,逐步实现以人为本,从校园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管理。本文通过以上对学校校园网的初步规划,在总结多种校园网的建设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千兆以太网和无线网络为构架校园主干网络的解决方案,更包含了安防、VOD点播、一卡通等子系统,必定能为学校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学校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名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