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 » 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有哪几种
扩展阅读
为什么视频网站会烧钱 2025-05-15 02:49:05
苹果电脑图片打包压缩 2025-05-15 02:45:18
网络被wifi杀手 2025-05-15 02:42:21

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有哪几种

发布时间: 2022-05-05 17:45:43

A. 无线局域网的结构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概述: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允许在局域网络环境中使用可以不必授权的ISM频段中的2.4GHz或5GHz射频波段进行无线连接。它们被广泛应用,从家庭到企业再到Internet接入热点。
简单的家庭无线WLAN:在家庭无线局域网最通用和最便宜的例子,如图1所示,一台设备作为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和无线接入点。这些无线路由器可以提供广泛的功能,例如:保护家庭网络远离外界的入侵。允许共享一个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的单一IP地址。可为4台计算机提供有线以太网服务,但是也可以和另一个以太网交换机或集线器进行扩展。为多个无线计算机作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基本模块提供2.4GHz802.11b/g操作的Wi-Fi,而更高端模块将提供双波段Wi-Fi或高速MIMO性能。
双波段接入点提供2.4GHz802.11b/g/n和5.8GHz802.11a性能,而MIMO接入点在2.4GHz范围中可使用多个射频以提高性能。双波段接入点本质上是两个接入点为一体并可以同时提供两个非干扰频率,而更新的MIMO设备在2.4GHz范围或更高的范围提高了速度。2.4GHz范围经常拥挤不堪而且由于成本问题,厂商避开了双波段MIMO设备。双波段设备不具有最高性能或范围,但是允许你在相对不那么拥挤的5.8GHz范围操作,并且如果两个设备在不同的波段,允许它们同时全速操作。家庭网络中的例子并不常见。该拓扑费用更高但是提供了更强的灵活性。路由器和无线设备可能不提供高级用户希望的所有特性。在这个配置中,此类接入点的费用可能会超过一个相当的路由器和AP一体机的价格,归因于市场中这种产品较少,因为多数人喜欢组合功能。一些人需要更高的终端路由器和交换机,因为这些设备具有诸如带宽控制,千兆以太网这样的特性,以及具有允许他们拥有需要的灵活性的标准设计。 中等规模的企业传统上使用一个简单的设计,他们简单地向所有需要无线覆盖的设施提供多个接入点。这个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最通用的,因为它入口成本低,尽管一旦接入点的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它就变得难以管理。大多数这类无线局域网允许你在接入点之间漫游,因为它们配置在相同的以太子网和SSID中。从管理的角度看,每个接入点以及连接到它的接口都被分开管理。在更高级的支持多个虚拟SSID的操作中,VLAN通道被用来连接访问点到多个子网,但需要以太网连接具有可管理的交换端口。这种情况中的交换机需要进行配置,以在单一端口上支持多个VLAN。
尽管使用一个模板配置多个接入点是可能的,但是当固件和配置需要进行升级时,管理大量的接入点仍会变得困难。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每个接入点必须被配置为能够处理其自己的接入控制和认证。RADIUS服务器将这项任务变得更轻松,因为接入点可以将访问控制和认证委派给中心化的RADIUS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可以轮流和诸如Windows活动目录这样的中央用户数据库进行连接。但是即使如此,仍需要在每个接入点和每个RADIUS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RADIUS关联,如果接入点的数量很多会变得很复杂。 交换无线局域网是无线连网最新的进展,简化的接入点通过几个中心化的无线控制器进行控制。数据通过Cisco,ArubaNetworks,Symbol和TrapezeNetworks这样的制造商的中心化无线控制器进行传输和管理。这种情况下的接入点具有更简单的设计,用来简化复杂的操作系统,而且更复杂的逻辑被嵌入在无线控制器中。接入点通常没有物理连接到无线控制器,但是它们逻辑上通过无线控制器交换和路由。要支持多个VLAN,数据以某种形式被封装在隧道中,所以即使设备处在不同的子网中,但从接入点到无线控制器有一个直接的逻辑连接。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员只需要管理可以轮流控制数百接入点的无线局域网控制器。这些接入点可以使用某些自定义的DHCP属性以判断无线控制器在哪里,并且自动连结到它成为控制器的一个扩充。这极大地改善了交换无线局域网的可伸缩性,因为额外接入点本质上是即插即用的。要支持多个VLAN,接入点不再在它连接的交换机上需要一个特殊的VLAN隧道端口,并且可以使用任何交换机甚至易于管理的集线器上的任何老式接入端口。VLAN数据被封装并发送到中央无线控制器,它处理到核心网络交换机的单一高速多VLAN连接。安全管理也被加固了,因为所有访问控制和认证在中心化控制器进行处理,而不是在每个接入点。只有中心化无线控制器需要连接到RADIUS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在图6显示的例子中轮流连接到活动目录。
交换无线局域网的另一个好处是低延迟漫游。这允许VoIP和Citrix这样的对延迟敏感的应用。切换时间会发生在通常不明显的大约50毫秒内。传统的每个接入点被独立配置的无线局域网有1000毫秒范围内的切换时间,这会破坏电话呼叫并丢弃无线设备上的应用会话。交换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缺点是由于无线控制器的附加费用而导致的额外成本。但是在大型无线局域网配置中,这些附加成本很容易被易管理性所抵消。

B. 无线局域网有那些拓扑结构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也只有AP、桥接、中继模式了。

C. 常见的无线网络结构有哪些

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 无中心的分布对等方式、有中心的集中控制方式、以及上述方式的混合方式。 常见的无线网络协议: IEEE802.11 是第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之一。该标准定义了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 (MAC) 协议的规范,允许无线局域网及无线设备制造商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互操作网络设备。 802.11 是 IEEE 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 2Mbps 。 由于它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 IEEE 小组又相继推出了 802.11b 和 802.11a 两个新标准。 2003 年 IEEE 还通过了 802.11g 技术标准。 802.11b 标准是 IEEE 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它工作在 2.4GHz 免执照的 ISM 频带,物理层速率可达 11M ,传输层可达 5.5Mbps 。该标准采用 DSSS 直序扩频技术。 802.11a 标准是 802.11b 的后续标准。它工作在 5GHz 频带 (5.2GHz,5.4GHz,5.8GHz) ,物理层速率可达 54M ,传输层可达 25Mbps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 OFDM )技术。 802.11g 标准结合了 802.11b 和 802.11a 两种标准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局限性。它工作在 2.4GHz 免执照的 ISM 频带,可以比工作在 5GHz 的 802.11a 覆盖更大的区域,同时,采用正交频分复用( OFDM )技术,物理层速率可达 54M ,传输层可达 25M ,传输速度比 802.11b 要快 5 倍左右。 802.11n 计划采用 MIMO (多入多出技术)与 OFDM 相结合,使传输速率成倍提高。另外,新的天线技术及无线传输技术,使得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相对 802.11g 标准,新标准计划在保障 100M 的传输速率下使传输距离增加 10 倍左右。 802.11n 标准对 802.11 标准做了多项修改,不仅涉及物理层标准,同时也采用新的高性能无线传输技术提升 MAC 层的性能,优化数据帧结构,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性能。不过目前这类 MIMO 产品还相当稚嫩。实际性能在 100 米以内大约是 802.11g 产品的 2 倍,而超过 100 米后,其性能将非常接近 802.11g 产品。

D. 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结构有哪些

扁平化网络架构

E. 在无线城域网中包含哪两种结构特点是

1、无固定基站的WLAN

这种无固定基站的WLAN结构为一种无中心的拓扑结构,通过网络连接的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关系是平等的,但仅适用于较少数的计算机无线连接方式(通常是5台主机或设备之内)。

这种组网模式不需要固定的设施,只需要在每台计算机中安装无线网卡就可以实现,因此非常适用于一些临时网络的组建。

2、有固定基站的WLAN

当网络中的计算机用户到达一定数量时,或者是当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无线网络平台的时候,一般会采用以AP为中心的组网模式。

以AP为中心的组网模式也是无线局域网最为普遍的一种组网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需要有一个AP充当中心站,所有站点对网络的访问都受该中心的控制。

F. 局域网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4种,是哪四种

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有:环形拓扑、星行拓扑、总线拓扑三个。

  1. 总线拓扑结构 是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公共总线上,结点之间按广播方式通信,一个结点发出的信息,总线上的其它结点均可“收听”到。 优点: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可靠性较高,易于扩充,是局域网常采用的拓扑结构。缺点:所有的数据都需经过总线传送,总线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出现故障诊断较为困难。最着名的总线拓扑结构是以太网(Ethernet)。

  2. 星型拓扑结构 每个结点都由一条单独的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结。 优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便于管理,连接点的故障容易监测和排除。缺点:中心结点是全网络的可靠瓶颈,中心结点出现故障会导致网络的瘫痪。

  3. 环形拓扑结构 各结点通过通信线路组成闭合回路,环中数据只能单向传输。 优点:结构简单,适合使用光纤,传输距离远,传输延迟确定。缺点:环网中的每个结点均成为网络可靠性的瓶颈,任意结点出现故障都会造成网络瘫痪,另外故障诊断也较困难。最着名的环形拓扑结构网络是令牌环网(Token Ring)

G. 无线局域网有那些组件构成,分别有什么作用

无线局域网的组件:无线网卡、AP和无线路由器。

1、无线网卡:用户用来接收发送射频信号

2、AP:将无线客户端(或工作站)连接到有线局域网。

3、无线路由器:其可充当AP、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角色。同时它还直接有执行接入、连接有线设备、连接其他网络基础架构的功能。



(7)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有哪几种扩展阅读

优点:

1、它能够方便地联网,因为WLAN可以便捷、迅速地接纳新加入的雇员,而不必对网络的用户管理配置进行过多的变动;

2、WLAN在有线网络布线困难的地方比较容易实施,使用WLAN方案,则不必再实施打孔敷线作业,因而不会对建筑设施造成任何损害。

H. 局域网常用的几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

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主要有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结构、分布式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等。

1、星形网络拓扑结构:

以一台中心处理机(通信设备)为主而构成的网络,其它入网机器仅与该中心处理机之间有直接的物理链路,中心处理机采用分时或轮询的方法为入网机器服务,所有的数据必须经过中心处理机。星形网的特点:

(1)网络结构简单,便于管理(集中式);

(2)每台入网机均需物理线路与处理机互连,线路利用率低;

(3)处理机负载重(需处理所有的服务),因为任何两台入网机之间交换信息,都必须通过中心处理机;

(4)入网主机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中心处理机的故障将导致网络的瘫痪。

适用场合:局域网、广域网。

2、环形网络拓扑结构:

入网设备通过转发器接入网络,每个转发器仅与两个相邻的转发器有直接的物理线路。环形网的数据传输具有单向性,一个转发器发出的数据只能被另一个转发器接收并转发。所有的转发器及其物理线路构成了一个环状的网络系统。环形网特点:

(1)实时性较好(信息在网中传输的最大时间固定);

(2)每个结点只与相邻两个结点有物理链路;

(3)传输控制机制比较简单;

(4)某个结点的故障将导致物理瘫痪;

(5)单个环网的结点数有限。

适用场合:局域网,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环境。

3、总线形网络拓扑结构:

所有入网设备共用一条物理传输线路,所有的数据发往同一条线路,并能够由附接在线路上的所有设备感知。入网设备通过专用的分接头接入线路。总线网拓扑是局域网的一种组成形式。总线网的特点:

(1)多台机器共用一条传输信道,信道利用率较高;

(2)同一时刻只能由两台计算机通信;

(3)某个结点的故障不影响网络的工作;

(4)网络的延伸距离有限,结点数有限。

适用场合:局域网,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环境。

4、分布式结构

分布式结构的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一种网络形式。分布式结构的网络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采用分散控制,即使整个网络中的某个局部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全网的操作,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网中的路径选择最短路径算法,故网上延迟时间少,传输速率高,但控制复杂;各个结点间均可以直接建立数据链路,信息流程最短;

(3)便于全网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缺点为连接线路用电缆长,造价高;网络管理软件复杂;报文分组交换、路径选择、流向控制复杂;在一般局域网中不采用这种结构。

5、树型结构

树型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与星型相比它的特点如下:

(1)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路径比较方便,

(2)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意节点或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6、网状网络拓扑结构:

利用专门负责数据通信和传输的结点机构成的网状网络,入网设备直接接入结点机进行通信。网状网络通常利用冗余的设备和线路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因此,结点机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信息流量有选择地将数据发往不同的线路。

适用场合:

主要用于地域范围大、入网主机多(机型多)的环境,常用于构造广域网络。

7、蜂窝

蜂窝拓扑结构是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结构,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等)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征,是一种无线网,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

I. 无线局域网有哪两种组网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无线局域网有两种组网模式,Ad-hoc模式(点对点无线网络)和Infrastructure模式(集中控制式网络)。

1、Ad-hoc模式(点对点无线网络)

点对点无线网络是一种点对点的对等式移动网络,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的支持,网络中的节点均由移动主机构成。网络中不存在无线AP(无线接入点),通过多张无线网卡自由的组网实现通信。

2、Infrastructure模式(集中控制式网络)

集中控制式模式网络,是一种整合有线与无线局域网架构的应用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无线网卡与无线AP进行无线连接,再通过无线AP与有线网络建立连接。实际上Infrastructure模式网络还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建立连接的模式;一种是无线AP+无线网卡建立连接的模式。


(9)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有哪几种扩展阅读:

WLAN的实现协议有很多,其中最为着名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无线保真技术——Wi-Fi,它实际上提供了一种能够将各种终端都使用无线进行互联的技术,为用户屏蔽了各种终端之间的差异性。

在实际应用中,WLAN的接入方式很简单,以家庭WLAN为例,只需一个无线接入设备-路由器,一个具备无线功能的计算机或终端(手机或PAD),没有无线功能的计算机只需外插一个无线网卡即可。

有了以上设备后,具体操作如下:使用路由器将热点(其他已组建好且在接收范围的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接入家庭,按照网络服务商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路由配置,

配置好后在家中覆盖范围内(WLAN稳定的覆盖范围大概在20 m~50 m之间)放置接收终端,打开终端的无线功能,输入服务商给定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接入WLAN。

J. 局域网按照拓扑结构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有什么优点

1、总线拓扑结构

总线拓扑结构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公共总线上,结点之间按广播方式通信,一个结点发出的信息,总线上的其它结点均可“收听”到。

优点: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可靠性较高,易于扩充,是局域网常采用的拓扑结构。

2、星型拓扑结构

每个结点都由一条单独的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结。

优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便于管理,连接点的故障容易监测和排除。

3、环形拓扑结构

环形拓扑结构各结点通过通信线路组成闭合回路,环中数据只能单向传输。

优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适合使用光纤,传输距离远,传输延迟确定。

4、树型拓扑结构

是一种层次结构,结点按层次连结,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之间进行,相邻结点或同层结点之间一般不进行数据交换。

优点:连结简单,维护方便,适用于汇集信息的应用要求。

5、网状拓扑结构
又称作无规则结构,结点之间的联结是任意的,没有规律。

优点:系统可靠性高,比较容易扩展,但是结构复杂,每一结点都与多点进行连结,因此必须采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目前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