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手机信号/wifi信号)信号差时对人体的影响,求权威解答!!谢谢
无线网卡发射信号是有辐射的,和手机一样! 辐射比手机弱很多! 现在很多东西都有辐射,电视,电脑,手机... 辐射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辐射不过大,一般没事! 所以放离老人远点的地方用,不用了关了!平时注意点就OK了! 另外多说一句,现在当红的802.11g其实辐射指数比802.11b更低,所以大家在使用无线产品时也不必过多顾虑;如果实在觉得不放心的,不妨参考一些专家的指导: 一: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远离电磁辐射,如果实在无法远离,就尽量缩短近距离接触的时间。 二:安装不锈钢纱窗,屏蔽效果好,可以将辐射降低数十倍。 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海带、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给您的建议,杜绝使用手机家庭内手机放置在比较远的地方 总的来说就是wifi信号对人体有伤害,到可以忽略
2. wifi信号对人体有害吗
科学实验证明,wifi对人体实际上是没有明显的伤害的。
曾有清华大学的工程物理系的一位实验室工程师与一家植物种子机构一同进行了一次无线局域网情况下种子发芽率的实验。
而这次的实验就选取了八百多颗种子品种,也就是中国经常见的那种绿豆的植物的种子。
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这两个房间,都配置了同样的适宜的光照温度,还有适合的湿度等适合种子发芽的因素,两个房间之中只有一个房间有wifi的电磁场辐射,其他模拟所提供的环境都是一模一样的。
通过该实验,得出来的结果就是两个房间的绿豆的发芽率是一样的。因而表明,合格的无线无线路由器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没有明显的伤害。
况且,我们平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wifi,即无线局域网。该网络的无线设备所发出来的辐射都是很微弱的。
与此同时,在我们中国对这些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发射功率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并且要求每个辐射值不能够超过10毫瓦每平方米,远远达不到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大家可以放心的使用wifi。
当然,虽然说wifi对人的身体没有什么危害,但并不是所有带有电磁辐射的设备对人体都是无害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要使用那些合格的设备。
其实相对于3G或者4G的网络,无线路由器所发出来的辐射会更加的弱。尽管如此,我还是建议大家的无线路由器还是不要太靠近床头。
因为当一个人在睡眠的时候,最好就远离一些电器。因为一个人在白天长期对着电视和电脑等电器,怎样影响都会有一点。所以在我们晚上睡眠的时候,无线路由器等设备最好离我们一米多的地方。
虽然wifi的本身对我没有伤害,但是我们不能随便的连接别人的wifi,因为这样很容易泄露个人的信息,而且wifi并不总是安全的。
另外,wifi对我们虽然是没有什么危害,但是,有了wifi,我们就能够无限制的上网,阅览等,很多很多的东西,这样子我们就会熬夜,熬夜可能才是对你最大的危害。
3. 信号对人身有没有伤害
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
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
```````````````````````````````````````````````````````````````````````````````````````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一、何为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electromag net ic radiation):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它的传播速度即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光速。电磁辐射可按其波长、频率排列成若干频率段,形成电磁波谱。频率越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越大,其生物学作用也越强。
二、电磁辐射的来源:
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有两类:
1天然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
2人工电磁辐射,如空调机、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卡拉OK机、电热毯、移动电话、微波发射站、高压电线、X光放射线发生器、激光发射器等,在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
三、电磁辐射的危害:
电磁辐射会造成所谓的“电磁波污染”,即电磁辐射的强度超过人体或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所产生的危害现象。它无色、无味、无形、无踪,无任何感觉,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无处不在,被科学家称之为“电子垃圾”或“电子辐射污染”,有专家称这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第四污染。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实在不可小觑。
1.对人体的危害:
近年来,电磁波对人体危害的例子多有发现,只不过其影响程度与所受到的辐射强度及积累的时间长短有关,目前尚未较大范围地反映出来,所以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有关研究表明,电磁波的致病效应随着磁场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频率超过10万赫兹以上,可对人体造成潜在威胁。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生活过久,电磁波的干扰,使人体组织内分子原有的电场发生变化,给组成脑细胞的各种生物分子以一定程度的破坏。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等有害代谢物,甚至使脑细胞的DHA密码排列错乱,制造出一些非生理性的神经递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人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一些受到较强或较久电磁波辐射的人,已有了病态表现,主要反映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头痛,心悸,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等。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容易激动,失眠等。
(3)对视觉系统的影响:表现为使眼球晶体混浊,严重时造成白内障,是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影响视力;
(4)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质量降低,使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5)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激素分泌、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诱发癌症,以及糖尿病,遗传性疾病等病症,对儿童还可能诱发白血病的产生。
(6)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2.其他危害:
(1)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破坏建筑物和电气设备;
(2)在长期存在电磁辐射的区域,如微波发射站所面向的山坡,会造成植物的大面积死亡。
(3)电磁辐射有可能泄露你的电脑机密 ,电磁波向外泄漏的途径有:电脑本身、电源线、连接到电脑的电缆(包括网络电缆)、电脑的外围设备。它们所起的作用就跟发射天线一样。电源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泄漏渠道,因为它连接到公共的电网上,因此就会跟有线电缆有一样把电脑里头的信号交连传送出去。
四、电磁辐射有危害的依据:
1.事实依据:
(1)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受到严重电磁污染所致;
(2)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
(3)电磁辐射对孕妇的危害更大,据最新调查显示,在中国每年出生的约35万残缺儿童中,有25万为智力残缺。
(4)中国内陆某省对某专业系统十六名女性电脑操作员追踪调查发现,接触组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八人十次怀孕中就有四人六次出现异常妊娠。
(5)有关研究报告指出,孕妇每周使用计算机超过二十小时,其流产率增加百分之八十,同时畸形儿出生率也有所上升。
(6)几年前,在风景名胜峨眉山发生过一起微波污染事件,在面向微波发射站的坡面上,由于长期遭受辐射,松树等自然植被全部枯萎而死,而山的另一面,植被却郁郁葱葱。
(7)1995 年 4 月,日本冈山红十字医院一位患者的自动点滴器突然停止,经多方调查,最后发现事故的真正“兇手”是同病房病友打手机时产生的电磁波。
(8)1997 年 8 月 13 日在深圳机场发生的我国第一起因无线电干扰航空通信导致机场关闭两个小时的严重事件,系深圳机场附近的山头上无线寻呼台的发射功率过高所致。
2.实验依据(白鼠试验):
900 MHz微波辐射对小白鼠脂质过氧化作用及神经递质含量影响
射频微波辐射,特别是高强度的辐射,能引起机体致热效应,造成健康危害。但也有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人体在反复接触低强度微波照射后,体温虽无上升,但也能造成机体的健康危害。为探讨移动电话手机电磁辐射对使用者健康影响,我们对900MHz微波电磁辐射对小白鼠脑神经递质含量及全血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对人的心血管有所影响)、丙二醛(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含量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
[attachment=168]
表1 各组动物全血GSH-Px、MDA及GSH-Px/MDA比值(x±s,n=12)与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1 几何均值
2 结果
2.1 GSH-Px活性:由表1可见,辐射强度为1 mW/cm2实验组全血GSH-Px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别。
2.2 MDA含量:由表1可见,辐射强度为1 mW/cm2实验组全血MD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别。
2.3 全血GSH-Px和MDA比值:由表1可见,辐射强度为1 mW/cm2实验组比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别。
2.4 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由表2可见,辐射强度为1实验组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N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项指标(5-HT、5-HIAA、D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别。
表2 各组动物大脑神经递质含量(x±s,n=12)
[attachment=169]
与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1
2.4 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由表2可见,辐射强度为1实验组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N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项指标(5-HT、5-HIAA、D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别。
有研究发现,915MHZ照射小鼠使其腹腔温度升高3.6-4℃,本研究表明,小鼠在功率密度为1mW/cm2的900MHZ的电磁辐射暴露下,全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增加,但暴露的功率密度增加(2mW/cm2、5mW/cm2)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
在强度为0.05-0.5 mW/cm2时,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而1 mW/cm2时未见改变,作者认为这是机体的代偿反应所致。并经过一系列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免疫实验证实,短期微波辐射,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刺激作用,长期微波作用,其免疫效应可以转向抑制,呈现代偿-适应-代偿不全的动力学过程。
移动电话手机对神经行为影响调查
随着无线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移动电话手机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健康影响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有或无移动电话手机的公司职员共144人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为移动电话手机用户81人,对照组非手机用户为63人。
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1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吸烟、年人均收入和睡眠规律性方面有显着性差异,在分析健康影响时应进行多因素分析。其他指标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环境因素暴露情况等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
* p<0.05 ** p<0.01 (1)几何均值
两组人群神经行为功能操作测试结果比较
经协方差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简单反应时间测试,两组人群平均反应时间分别为446.5和425.0 ms。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反应时间延长(p<0.01)。其他操作测试指标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行为操作测试结果协方差分析(x±s)<1>
[attachment=170]
2.3 两组人群神经行为测试情感状态结果比较
经协方差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行为测试情感状态得分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行为情感状态得分比较(x±s) 协方差分析
[attachment=171]
2.4 神经行为测试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神经行为测试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简单反应时间测试--正确反应次数与使用手机年限呈负相关(p<0.01),说明使用手机年限越长,其平均正确反应次数越少;观察组平均反应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1);最快反应时间和最慢反应时间与每日使用手机时间呈正相关(p<0.01, p<0.05),表明每日使用手机时间增加,其最快和最慢反应时间延长。说明使用移动电话手机可能造成神经行为功能简单反应时间不良影响。其他神经行为指标与手机使用情况无显着性差异。
造成神经行为功能改变的其他主要因素有工作压力、与同事关系、睡眠规律性等。
3 讨论
射频微波对人体神经行为的影响近年也有不少报道,有人对74名职业微波接触人群(平均场强:0.053 mW/cm2)进行核心行为测试,结果表明每日接触微波剂量在0.3mW.h/cm2的职业人群神经行为功能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影响[2]。
尚未见移动电话手机电磁辐射对机体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测试调查报道。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移动电话手机可引起使用者出现神经行为反应时间方面的不良反应。
移动电话尚处于发展阶段,移动电话手机使用者随使用时间的增长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健康危害,所以应加强移动电话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必要的手段,降低移动电话手机电磁辐射强度。
五、如何防止电磁辐射所产生的危害:
1.防止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1)屏蔽室:由金属(片、网)所构成,多用于对大型机械组或控制室的主动场屏蔽;
(2)屏蔽衣屏蔽头盔和屏蔽眼镜:这些均是个人防护具,可以有效地降低磁辐射强度,以保护从事接触电磁辐射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屏蔽罩:这是对小型仪器的主动场屏蔽的主要方法,屏蔽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是电阻率小的导电性材料,如铜、铝等;
(4)对于手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可以戴耳机来减小电磁辐射,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泰尔实验室的实验证明使用耳机通话时头部受到的辐射量处在直接用手机通话辐射量的 1/100 到 1/200 之间。
2.防止电磁辐射泄露你的电脑机密的方法主要有:
(1)被动模式:进行电磁屏蔽,防止电磁波向外泄漏。单一使用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如果屏蔽不能彻底,高灵敏度的电磁接收设备还是可以获取信息;
(2)主动模式:发射电磁波,使得用于窃密的电磁接收设备接收到被干扰了的信号。单一使用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如果使用设计得非常好的软件对接收到的被干扰了的信号进行分析,还是有可能和还原出有用的信息。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同时混合使用这两种模式。
因此,采取被动模式防止电磁波向外泄漏,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单一对显示器进行屏蔽,还不足够。当要在保密情况下使用电脑的时候,应当把所有不必要的电缆和外围设备除去。
使用电池供电的手提电脑就能够免除这种连接。但如果非得要使用公共电源的话,被动模式的滤波设备或者再加上主动模式的干扰信号注入电源线,就成是可考虑采用的措施。
六、电磁辐射的功用:
1.工农业:如测厚、探伤等;
2.医学:X射线,CAT扫描;
七、尾声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的是一种潜在的积累型危害。如不重视,不仅对这一代人,而且对后代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除了宣传、普及电磁辐射及防护知识,增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外,从劳防用品这一方面入手,以“防微杜渐”,显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尽快制定有关法规和制度并加以实施,这确实已是不容等待。
但是公众对电磁辐射不应该过度的恐慌,要在对电磁辐射有完整、清醒的前提下避开一些不必要的电磁辐射对自己的伤害。
http://www.emcbbs.com/simple/index.php?t134.html
4. 家里的wifi信号对人体的影响吗
只要是无线传输就有一定量的电磁辐射,无线网络也是一样。但是,无线路由器的功率非常小,因此辐射也非常小。
有的无线路由器的辐射量仅为一台手机的1/200,因此对于人的身体来说,使用无线网络并不会危害健康。
无线路由器有电磁辐射,因此肯定会对人体健康有所影响。
目前比较常用的IEEE 802.11b无线设备在2英寸距离处产生的辐射约为每平方厘米2微瓦,IEEE 802.11g产品的辐射量更小.
而FCC中的相关安全辐射限度为每平方厘米1000微瓦,所以即使同一个房间内存在多个WiFi无线网络设备,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的影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个别无线路由器或AP为了提高覆盖范围而增加了发射功率,有些办公环境中还会使用无线信号功率放大器,如此一来其发射功率可以达到5000毫瓦到10000毫瓦,对于靠近发射源的用户而言,这无疑对其健康带来了隐忧。
5. 无线路由器及无线网络信号对人体伤害大不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关心生活的环境,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看到了无线上网带来了自由自在的体验,同时也有部分朋友提出,无线辐射是否对人体有辐射呢?是否若干年后各种受辐射的症状就会慢慢显露出来,不由得不让人在体验无线冲浪得时候,心存一丝顾虑。今天就和大家来谈谈这个问题。
区别两个概念
首先大家要区别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两个概念,电磁辐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电磁辐射只有在能量达到一定数值时,才会成为电磁污染,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小量辐射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完全可以抵消其影响。
适当的电磁辐射不但对人无害,而且对人体有益。(嗯,实事求是,唯物主义)
与同类比较
现在几乎是人手“一机”了,不管你是GSM、CDMA还是小灵通,都存在电磁辐射的问题,你如果敢放心的使用他们,那么你大可以更放心的去使用无线设备了,因为与上述设备对人体的辐射要比无线设备大的多,下面还是让数据来说话吧。
目前普遍使用的GSM手机900MHz频段最大发射功率为2W,,1800MHz频段最大发射功率为1W,手机接通的时候功率比普通情况下要大一些,我们就算它是700毫瓦吧。被称为绿色手机的CDMA其实也并不环保,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认识,CDMA手机在接听来电的时候不会对身边的电话、音箱和屏幕产生干扰,就断定其辐射要比GSM的低很多,其实据专家经过严格的测试,两者对人体辐射不相上下。与前两者相比,小灵通确实可以被称为绿色精灵,其突发发射功率大约80毫瓦。
而与之相比WLAN无线网卡的发射功率就更小了,一般在40毫瓦左右,而且离人体的距离也比较远,不像手机一样贴在身体上,到达人体一般都不到1毫瓦。
有的朋友提出微波炉与802.11b的无线设备同处在一个工作频段,所以担心无线网卡的辐射也大,可是一个微波炉的功率都能达到700瓦,而无线网卡才多少啊,所以不用有此担心。
无线网络中另一对人体的辐射来自于发射无线信号的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但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的发射功率一般都不超过100毫瓦,这个功率仅相当于小灵通基站的1/5。所以对人的影响要少的多。(看来家庭使用的WLAN无线网络和手机的电磁辐射不是一个级别的,要小很多。)
总结和一些小建议
看到这儿,您应该相信通过无线联入互联网带给您的只会是无线束缚、自由自在的享受,不会影响您和您的家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您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如果您还是不放心,笔者整理了一些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辐射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 无线设备不用就关上
无线路由器或AP如果暂时不用的话就关掉电源,一方面可以减少辐射,一方面可以节约电能。还有现在大多数笔记本都内置无线网卡,如果不使用无线网络的话就把它禁用掉,操作方法是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在属性的设备管理器里面找到无线网卡,选择禁用。(好的,今后不用无线网络时,俺就关了路由器的无线功能。)
2. 室内不要使用大功率无线AP
为了增大无线设备的传输距离,很多厂家提供了大功率无线AP,这些设备一般是供室外使用的,但是有的朋友一味追求传输范围和穿透能力,室外AP作室内用,这无疑加大了无线设备对人的辐射,不可取。(好的,上次我买的AP是室内家庭用的,今后也注意不买大功率的。)
3. 笔记本无线上网不要离身体太近
有的朋友体验到无线上网的乐趣,抱着笔记本随便找个地方一坐,把本本往腿上一放就开始无线上网冲浪、看电影,这样笔记本的无线网卡就离身体比较近,辐射就略大一些,而且也容易摔坏本本,应尽量避免。(嗯,这个俺要特别注意。因为家里使用笔记本的场合大多是很随意,一般人们都不是正襟危坐,不然就在台式机上干活了,躺着或半倚半躺的场合一般多把笔记本放腿上。今后要注意,离开身体一段距离。)
4. 接手机时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用分离耳机可以避免此时与头部近距离接触,可以减少此时手机对人体的辐射。(这个我不担心,现在我一个星期都接不到两个手机。收到的都是些垃圾短信,呵呵。)
5.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自身抵抗力
同样能量的辐射,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抵抗力强的人自身的能力可以抵消的辐射要比抵抗力弱的人大很多,因此正确认识无线设备辐射的问题的同时,还要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抵抗力。
6. 家里的无线wifi信号对人体有影响吗晚上睡觉需要关闭吗
无线WiFi信号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当然这个基于晚上睡觉的时候,你不要把路由器放在你脑袋旁边1米的距离之内。
说在最后每个品牌的路由器设置位置不同,刚才是以华为路由举例子的,其他品牌的大家自行查找。传统的路由器没有智能管理的功能,如果大家觉得手动操作比较麻烦,可以购买一款智能插座,连接上路由器,然后设置智能插座的开关时间。
7. 手机上接收的网络信号对人体有害没有啊
你好,任何一款手机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只是辐射大不大,特别是在用直充充电的时候不要打电话,充电中接打电话中产生的辐射是平时的好多倍呢,你说的网络信号问题不大…
8. 无线网络信号对身体有害吗
超过6DB的无线信号对人体有影响,一般的无线路由的功率是2-5dB,理论上没害。
无线电信号和光、声波和引力一样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即距离加倍,能量减少为四分之一。换言之,信号强度随距离增加衰减的很快。
在通常的距离上,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弱到根本无需担心:他只是收音机、电视信号、交流电、家用电机和广阔的宇宙形成的“无线电烟尘”中的一部分。理论上只要同设备保持在1M开外,受到的辐射影响便近乎于零。波长一样的Wi-Fi信号,同理。当然,就算设备在你身边,也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这样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