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无线网络MAC层仿真求助
有线可以参考ethernet_mac进程模型,无线可以参考TDMA、WLAN的MAC 层协议。 系统自带的CSMA_CA进程模型比较简单,可以参考学习。
㈡ 请比较IEEE 802.16与IEEE 802.11的MAC层的主要区别
IEEE 802.16与IEEE 802.11的MAC层区别为:使用网络不同、控制方式不同、访问控制协议不同。
一、使用网络不同
1、IEEE 802.16的MAC层:IEEE 802.16的MAC层在传统局域网中被使用。
2、IEEE 802.11的MAC层:IEEE 802.11的MAC层在无线局域网中被使用。
二、控制方式不同
1、IEEE 802.16的MAC层:IEEE 802.16的MAC层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
2、IEEE 802.11的MAC层:IEEE 802.11的MAC层采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方式。
三、访问控制协议不同
1、IEEE 802.16的MAC层:IEEE 802.16的MAC层使用随机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2、IEEE 802.11的MAC层:IEEE 802.11的MAC层使用有序的访问控制协议。
㈢ 无线传感网mac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MAC,顾名思义,就是介质访问控制,是用来控制无线介质的访问的,由于无线传输是共享空中资源的,必然存在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对传输介质的争用,MAC层协议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包括冲突的检测与处理、信道与通信资源的分配,等等
㈣ MAC层和物理层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区别
不一样。
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通信通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0”或“1”)。实际的比特传输必须依赖于传输设备和物理媒体,但是,物理层不是指具体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体,而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定义了数据包怎样在介质上进行传输。在共享同一个带宽的链路中,对连接介质的访问是“先来先服务”的。物理寻址在此处被定义,逻辑拓扑(信号通过物理拓扑的路径)也在此处被定义。线路控制、出错通知(不纠正)、帧的传递顺序和可选择的流量控制也在这一子层实现。
㈤ 问两个关于无线网络MAC层的问题,专业的来!
1、没懂你说的802.11没有分层子信道是什么意思,802.11是分信道的,目前传输数据一般用的是20MHz带宽,11n支持20/40MHz。OFDM分子信道是将这20MHz又划分成312.5KHz的子信道,多个子信道再单独传输数据。是否划分子信道跟调制方式有关,比如早期802.11的调频,信道就是1MHz,没有必要分子信道。你说的浪费,是因为某个站点传输数据时,在该信道里不可能再传输数据吧,如果两站点在同一信道传输,数据冲突,接收点收到数据也没法使用了。
2、CDMA不懂,来点参考
CDMA系统是基于码分技术(扩频技术)和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各自特定地址码。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准正交性,从而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都可以重叠;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的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接收端进行相反的过程,进行解扩,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CDMA系统属于自干扰系统。
CDMA系统只接收地址码一样的部分,其他部分变成噪音。
㈥ 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有哪些特点
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有哪些特点?
802.11无线以太网在MAC层使用CSMA/CA协议。CSMA/CD协议有两个要点:一是发送前先检测信道,信道空闲就立即发送,信道忙的时候就随机推迟发送;二是边发送边检测信道,一发现碰撞就立即停止发送。协议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小碰撞发生的概率。mac协议
电力线通信通常采用csma/ca协议,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防止。由于电力线通信技术基于民用家庭(办公)电线,因此无法为每一个端站划分独立的物理信道,从而plc只能基于共享方式。这样冲突就不能避免。而电力线的拓扑环境比较随意无序,因此传统的冲突检测难以进行,因此引入了新的协议:csma/ca,该协议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测冲突,而是籍由划分时间段的方法来避免冲突。
㈦ 无线局域网的MAC层使用什么协议
使用MAC协议,其协议包括如下:
信道划分的MAC协议:
时间(TDMA)、频带(FDMA)、码片(CDMA)划分
随机访问MAC协议:
ALOHA,S-ALOHA,CSMA,CSMA/CD,其中CSMA/CD应用于以太网,CSMA/CA应用于802.11无线局域网
轮转访问MAC协议:
主节点轮询;令牌传递
蓝牙、FDDI、令牌环网
(7)无线网络的mac层扩展阅读
该协议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分为上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下层的MAC(介质访问控制),MAC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
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逻辑链路控制)层。
IEEE 802标准规定MAC地址字段可采用6字节(48位)或2字节(16位)这两种中的一种。
不管是在传统的有线局域网(LAN)中还是在流行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协议都被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局域网中,各种传输介质的物理层对应到相应的MAC层,普遍使用的网络采用的是IEEE802.3的MAC层标准,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而在无线局域网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802.11,其工作方式采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MAC协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MAC层
㈧ 常见的无线局域网 mac 层优化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没有统一的MAC协议分类方式,但是大体依据标准分为三种,如根据网络拓扑结构方式(分布式和集中式控制);使用单一或多信道方式;采用固定分配信道还是随机访问信道方式。已有的参考文献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分为三类:确定性分配、竞争占用和随机访问。前两者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理想选择。因为TDMA固定时隙的发送模式功耗过大,为了节省功耗,空闲状态应关闭发射机。竞争占用方案需要实时监测信道状态也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随机介质访问模式比较适合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节能要求。下面介绍根据信道分配使用方式,将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分为基于无线信道随机竞争方式和时分复用方式及基于时分和频分复用等其他混合方式三种。1)无线信道随机竞争接入方式(CSMA)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采用随机方式使用无线信道,典型的如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的MAC协议,需要注意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尽量减少节点间的干扰。2)无线信道时分复用无竞争接入方式(TDMA)采用时分复用(TDMA)方式给每个节点分配了一个固定的无线信道使用时段,可以有效避免节点间的干扰。3)无线信道时分/频分/码分等混合复用接入方式(TDMA/FDMA/CDMA)通过混合采用时分和频分或码分等复用方式,实现节点间的无冲突信道分配策略。
㈨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有哪些基本分类
没有统一的MAC协议分类方式,但是大体依据标准分为三种,如根据网络拓扑结构方式(分布式和集中式控制);使用单一或多信道方式;采用固定分配信道还是随机访问信道方式。
已有的参考文献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分为三类:确定性分配、竞争占用和随机访问。前两者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理想选择。因为TDMA固定时隙的发送模式功耗过大,为了节省功耗,空闲状态应关闭发射机。竞争占用方案需要实时监测信道状态也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随机介质访问模式比较适合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节能要求。
下面介绍根据信道分配使用方式,将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分为基于无线信道随机竞争方式和时分复用方式及基于时分和频分复用等其他混合方式三种。
1) 无线信道随机竞争接入方式(CSMA)
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采用随机方式使用无线信道,典型的如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的MAC协议,需要注意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尽量减少节点间的干扰。
2) 无线信道时分复用无竞争接入方式(TDMA)
采用时分复用(TDMA)方式给每个节点分配了一个固定的无线信道使用时段,可以有效避免节点间的干扰。
3) 无线信道时分/频分/码分等混合复用接入方式(TDMA/FDMA/CDMA)
通过混合采用时分和频分或码分等复用方式,实现节点间的无冲突信道分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