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蘋果筆記本電腦移動硬碟桌面顯示
這個東西可以自己調的,看自己的需求
② mac外接固態硬碟作為啟動盤
2015款27寸imac5k。4核i5 3.5GHz,8g內存,1t機械硬碟。
屏幕極致,內存偏小,硬碟搞不懂為什麼要配個機械硬碟,同時代的MacBook pro 都是固態,不愧是買屏幕送電腦,內存和硬碟嚴重拖了這塊屏幕的後腿。開機需要90s左右,打開各種app都很慢。有時候app打開的多了,直接卡死了,嚴重影響開發效率和心情。
後面就考慮給電腦升級,內存有4個插槽,原裝的2個4g內存已經佔用了兩個,後面從公司申請了一條8g的內存,裝進去之後打開多個app卡死的現象很少再出現了。但開機速度、打開app速度還是很慢。於是開始琢磨將內置硬碟升級成固態。
最好的方案肯定是用固態硬碟替換掉內置的機械硬碟。但是這樣就要拆機,需要把屏幕拆下來,裝上去的時候還要用膠粘,風險太大。如果找專業的人來裝,安裝費至少400也不便宜。如果外接硬碟的話需要考慮介面速度是否能發揮固態硬碟的速度(第3部分會說明),以及外接容易被碰掉等風險。但拆機的風險實在太大,而且是公司的電腦,所有最後我選擇了外接方案。
在確定外接方案之後,發現外接也有兩種方案。15款imac有雷電2,USB3.0介面,所以可以使用雷電介面外接雷電硬碟盒+固態硬碟,或者使用USB3.0介面外接移動固態硬碟(pssd)。雷電2速率10Gbps,也就是1.25GB每秒,USB3.0速率5Gbps,也就是625MB每秒。速度上雷電2介面占優勢,但雷電2硬碟盒很貴,都快超過硬碟本身的價格了。另一方面,現在的固態硬碟讀寫速度普遍在500~600M之間(內置機械硬碟速度實測在90M左右),所以USB3.0就夠了,而且雷電3協議已經出來了,使用的是type-c介面,雷電2協議使用的是mini-dp介面,蘋果的新設備已經拋棄了雷電2採用的mini-dp介面,全面轉入到type-c的懷抱(新ipad pro, 新mac)。所以我選擇了USB type-c介面方案,雖然我很喜歡雷電2採用的mini-dp介面,但蘋果已經放棄它了。最終硬碟選擇了三星T5 500G 移動固態硬碟,這個硬碟自帶兩根線,一根是一頭USB type-A,一頭type-c,另一根是兩頭都是type-c,當下和以後的介面兼容性會更好(以後ipad pro和mac可以直接插,雷電2就不行了)。
⚠️在此之前請備份好原內置硬碟和外接硬碟的數據
使用mac自帶的磁碟工具
打開磁碟工具之後要確保 「顯示」 菜單下選中「顯示所有設備」,而不是「僅顯示卷宗」,不然格式化會出不來分區方案的選項,後面在裝系統的時候會發現不能選外接的硬碟作為系統盤,會報「這個磁碟沒有使用guid分區表方案」。
選擇外置硬碟,點擊抹掉(請提前備份好硬碟里的數據),格式選Mac OS拓展(日誌式),方案選擇 GUID分區圖
格式化之後就可以在外接硬碟上裝系統了。
硬碟格式化之後來到裝系統步驟,在選磁碟是提示「這個磁碟沒有使用guid分區表方案」。網路搜了一下,發現很多人都遇到了這個問題,解決方案看了很多都不靠譜。這個問題搞了好久,差點在這步放棄了。有效的解決方案請看第4部分。
這個時候抹掉是沒有分區方案的選項的,這樣的格式化就會在後面裝系統是報:這個磁碟沒有使用guid分區表方案 錯誤
將系統裝到外置硬碟後,還可以將外置硬碟設為默認啟動盤。這樣就不用每次開機的時候按住option鍵去選擇從那個磁碟啟動。步驟:系統偏好設置-啟動磁碟-選擇你想要的默認啟動磁碟。
由於通過USB連接硬碟,會有一點擔心開著機硬碟被突然拔掉,這樣不知道系統會不會掛掉。而且硬碟通過線連接電腦並直接暴露在外面記不美觀也不安全,所以要做一些保護措施。
用上固態硬碟之後,實測硬碟讀寫速度在400M之間,比內置的機械硬碟快了4倍,USB3.0介面並沒有限制固態的速度。開機速度15秒以內,以前可是要90秒左右的。現在各種app也是秒打開,用了一周左右,目前幾乎見不到滑鼠loading的狀態,心情明顯舒暢了很多。我已經用這台電腦快2年了,真後悔沒有早一點外接固態。
在裝系統時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全盤拷貝,即將內置的硬碟所有的數據都拷貝到外接的硬碟上,這樣就不用重新裝系統了。另一個方案也就是本文所講的重新裝一個系統。之所以重裝主要考慮到兩個方面的原因:1,全盤拷貝可能需要很久,2,我希望有一個干凈的磁碟。
重裝系統後需要配置各種環境,正好把我工作這兩年學到一些東西復習了一遍。以前花了很久時間才配置好的東西,這次幾分鍾就配置好了,算是給了自己很大鼓勵吧。
最後還是要吐槽一下公司,為什麼不給開發配頂配的電腦,這是生產力工具,不是娛樂工具,多一分投入,多十分產出的工具,為什麼要在生產力工具上省錢。我要是老闆我肯定會給開發配頂配電腦,畢竟節約出來的開發的時間比低配和頂配之間的差價值錢多了。
1.蘋果Mac系統默認在Finder左側的邊欄是不顯示硬碟圖標的
2.首先點擊屏幕左上角蘋果標志右側的「Finder」或者中文叫「訪達」
3.選擇「偏好設置」
4.打開後,選擇「邊欄」選項
5.在裡面找到「硬碟」
④ mac系統下外接移動硬碟不顯示的原因
MAC OS下掛載U盤及移動硬碟時,提示 「卷名稱包含空格,因此不可重新掛載」。 出現這個提示不要慌,也不要認為是自己的U盤或者移動硬碟損壞了。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
1.找台windows的電腦,插入移動硬碟,確保移動硬碟可以打開,並且顯示正確的盤符。
2.在windows電腦的開始菜單中找到運行,輸入cmd回車,打開ms-dos窗口,在命令提示符下輸入 chkdsk 盤符 /f ,例如:我的移動硬碟在電腦顯示為G盤。命令是: chkdsk G: /F 輸入完成回車,等待磁碟修復,修復完成即可。
3.引起這種文件的最主要原因是硬碟使用完之後沒有正確拔出,而導致硬碟有錯誤信息和錯誤文件產生,MAC OS 下不能掛載此分區。
⑤ 蘋果電腦無法識別外接移動硬碟/U盤怎麼辦
工具/原料:1、蘋果電腦。2、U盤或移動硬碟。
1、在NTFSForMa官網上下載NTFSForMac軟體免費版,安裝到蘋果電腦上。
⑥ 蘋果筆記本接移動硬碟怎麼使用
蘋果電腦可以使用普通移動硬碟,具體方法如下:
1在使用移動硬碟之前,需要先打開引導,如圖所示:
⑦ 蘋果電腦怎麼顯示硬碟
蘋果電腦看磁碟的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我們進入到蘋果電腦的桌面以後,點擊屏幕底部 Dock 欄上的啟動台圖標。
⑧ 蘋果電腦連接移動硬碟沒有顯示
那這種情況很可能是你的一定盤壞了。因為這種情況呢。最多也就三四十個。
⑨ 蘋果電腦外置硬碟系統怎麼設置
如果您將 Mac 操作系統安裝在外置硬碟驅動器、快閃記憶體驅動器或其他儲存設備上,您的 Mac 可以從該設備而非內建啟動磁碟啟動。
確保您的儲存設備進行了正確的格式化
為獲得最佳效果,應該將您的外置硬碟驅動器、快閃記憶體驅動器、SDHC 或 SDXC 卡或者其他儲存設備格式化為 Mac OS 擴展格式,而非 FAT、ExFAT 或 NTFS。要用作啟動磁碟,您的外置儲存設備需要使用 GUID 分區圖。檢查方法如下:
1,將您的外置儲存設備連接到 Mac。
2,選取蘋果菜單 () >「關於本機」,然後點按「系統報告」按鈕。或者,按住 Option 鍵並選取蘋果菜單>「系統信息」。
3。從邊欄中選擇「儲存」,然後從宗卷列表中選擇您的儲存設備。確保針對您的儲存設備顯示的「分區圖類型」為「GPT(GUID 分區表)」:
⑩ 蘋果電腦外接硬碟
當我們把移動硬碟接入到 Mac 電腦時,在載入完成以後,會在桌面上顯示移動硬碟的磁碟,
此外,在 Finder 窗口的設備下,也可以看到當前所載入的移動磁碟,
當我們使用完了移動硬碟以後,在 Windows 下我們彈出這移動設備,避免造成數據丟失,以及損壞磁碟。同樣地,在 Mac 上使用完了以後,建議也是先將移動硬碟卸載掉,即「推出」設備,然後再撥出硬碟。
如果你當前所使用的移動硬碟是 FAT32 或 Mac 擴展式類型的,是可以直接在 Mac 系統上進行任意讀寫操作的。
在使用移動硬碟時,可能很多小夥伴都遇到過不能往硬碟里拷貝文件,也或是不能刪除文件的問題。這里因為移動硬碟的分區導致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的話,一般情況下是在 Windows 系統下使用的 NTFS 分區格式的硬碟。
蘋果系統Mac OS支持安裝系統到外接移動硬碟中,微軟Windows 系統暫時不支持,如果是要安裝MacOS 還是可以的,外接移動硬碟,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