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論壇是最好的方法。不然就選擇QQ群吧
Ⅱ 沈陽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推動政務數據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規范政務數據資源的歸集、共享、開放及其安全管理,提高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政務數據資源的歸集、共享、開放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政務部門,是指本市政府部門以及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
本條例所稱政務數據資源,是指政務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文件、資料、圖表、音視頻等各類數據資源,包括政務部門直接或者通過第三方依法採集的、依法授權管理的和因履行職責需要依託政務信息系統形成的數據資源等。
本條例所稱政務數據資源共享,是指政務部門因依法履行職責需要使用其他政務部門的政務數據資源或者為其他政務部門提供政務數據資源的行為。
本條例所稱政務數據資源開放,是指政務部門依法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開放政務數據資源的行為。第四條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作,統籌協調本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作的重大事項;區、縣(市)人民政府負責領導本轄區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作。
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第五條市大數據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管理和監督本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作,指導本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平台(以下簡稱共享平台)和政務數據資源開放平台(以下簡稱開放平台)的建設、運行和管理;區、縣(市)大數據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管理和監督本轄區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作,業務上接受市大數據主管部門的監督指導。
其他政務部門負責本部門政務數據資源的採集匯聚、目錄編制、數據提供、共享、開放、更新維護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第六條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應當以需求為導向,遵循統一標准、統籌建設、便捷高效、無償提供、依法管理、安全可控的原則。第七條本市共享平台和開放平台由市人民政府統一建設,用於匯聚、存儲、共享、開放本市政務數據資源。
共享平台是發布本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目錄、支撐政務部門進行政務數據資源共享交換的基礎平台,應當按照國家網路安全相關制度和要求,依託本市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和管理。
開放平台是發布本市政務數據資源開放目錄和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開放政務數據資源的基礎平台。
共享平台和開放平台建設、運行、維護、管理和安全保障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八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對市級政務部門和區、縣(市)人民政府開展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作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和改進意見向社會公布。
評估工作可以委託具備評估能力的第三方機構開展。第九條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作應當依法接受監督。第二章政務數據資源歸集第十條政務部門的政務信息系統建設應當納入市級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作統籌管理。
政務部門新建政務信息化項目應當符合共享開放要求。
政務部門應當提供符合技術標準的系統訪問介面,與共享平台和開放平台對接。第十一條政務部門非涉密的政務信息系統應當通過本市電子政務外網承載,本部門已經建立的專網承載的非涉密政務信息系統應當遷移到本市電子政務外網。第十二條政務數據資源實行目錄管理。市大數據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目錄和開放目錄的編制和審核,並建立目錄更新機制。
政務部門應當按照法定職責對本部門的政務數據資源進行梳理,編制本部門的政務數據資源目錄。第十三條政務部門負責本部門與共享平台、開放平台的聯通,向共享平台和開放平台發布政務數據資源目錄,提供相應的政務數據資源,並從共享平台獲取、使用共享政務數據資源。
使用國家和省級政務信息系統的政務部門,應當根據本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的需要,留存本市政務數據資源,並保證其准確性、及時性。第十四條政務部門應當按照統一的標准規范採集和處理政務數據資源,可以通過共享方式確認或者獲取的信息,不得另行重復採集或者擅自超范圍採集。
Ⅲ 學校想做一個共享文件資料的網路平台,怎麼弄呢
最簡單的就是做一個FTP伺服器。
1、找一台伺服器(Windows/Linux)
2、安裝一款FTP伺服器軟體(Windows 下的Server-U Linux系統本身集成ftp服務)
3、設置賬戶及安全策略。
4、在內網發布FTP伺服器就可以了,
5、做好備份。
Ⅳ 工業互聯網網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是做什麼用的
工業互聯網網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是由浙江鵬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浙江省電子信息產品檢驗研究院、浙江工業大學聯合體共同建設和運營。
平台包含安全防護、入侵防禦、安全檢測、風險預警、數據保護、風險診斷、專家研判、應急處置等安全服務全能力。支持雲服務企業為租戶提供網路安全增值服務。
具備提供工業互聯網安全漏洞、威脅信息、通用安全工具、標准規范、解決方案實踐等信息資源共享等功能。提供在線測試和防護等全流程服務能力,面向工業互聯網企業提供微服務和應用檢測、系統檢測評估、租戶動態許可權保護、數據安全保護、風險診斷與研判、應急處置等安全公共服務。
Ⅳ 區域網內共享文件安全性如何才能保障
公司內網沒有文件伺服器的,經常採用共享文件來實現文件共享和分發,但是弊端很多,特別是共享文件的安全性沒有辦法保障。
合力天下內網安全監管平台,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網路下
合力天下內網安全監控平台基於系統管理思想和安全實踐經驗,全面考慮區域網和互聯網可能造成信息破壞及外泄的各個方面,保護企業信息不被人為外泄、非法盜取、惡意篡改,幫助企業對信息安全進行系統規劃及管理。
合力天下內網安全監控平台通過靈活有力的管理,在保持企業活力的前提下規范終端行為,提升企業執行力;管理人員通過區域網中單一控制台隨時了解各台計算機運行日誌及員工工作狀態,並進行系統數據安全管理及實時管控。
Ⅵ 安全共享交流服務平台的好處
能夠保護數據,避免黑客攻擊,也避免數據丟失。
1.網路安全共享交流服務平台是面向國內企業、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提供技術咨詢與支持、網路安全培訓、威脅情報共享等服務的平台。目前服務約120多家大型企業,涵蓋電力、能源、軍工、通信、金融等重要行業。
2.網路安全與信息化服務共享平台將提供更多專業的服務,目前推出了央安學院和威脅情報共享服務兩個產品。央安學院通過舉辦線上線下培訓課程,提高成員單位員工的網路技術水平。
Ⅶ 工信部暫停阿里雲信息共享平台合作,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工信部這次暫停阿里雲信息共享平台合作是因為阿里雲在Web伺服器阿帕奇下的開源日誌組件log4j中發現了重大漏洞時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報給工信部,而是上報了阿帕奇開源基金會。違反了工信部的規定將暫停阿里雲作為信息共享平台的合作單位六個月,期滿後根據阿里雲的整改情況,在決定是否需要恢復阿里雲合作單位的身份。log4j作為一款JAVA開發的開源日誌記錄工具,能夠有效的記錄程序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對於分析系統存在的問題或者運行狀態具有很大的作用,正因為log4j功能強大,所以在全球的使用性極其廣泛。正因為其使用的范圍很廣,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造成特別嚴重的後果。
你知道工信部暫停阿里雲信息共享平台合作,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歡迎留言討論。
Ⅷ 工信部暫停阿里雲信息共享平台合作,這是為什麼
原因是相關組件存在著安全漏洞,阿里集團並未向工信部報告該問題。
事實上,雲計算確實可以為各大平台帶來更高的收益,保證平台的正常運行。可是大型公司與工信部及其他部門進行合作時,更應該秉持著誠信合作的方案。當平台出現了眾多的安全漏洞時,相關公司就應該立刻向有關部門報告此事,減少安全漏洞對整個平台造成的影響。
除此之外,阿里雲和工信部展開合作後,相關平台的安全性一直得到了網友的重視。除此之外,共享信息平台的安全性比較重要,當某個平台出現安全漏洞時,隱瞞不報只會使雙方的合作告吹,或者阻礙雙方的進一步合作。
總的來說,既然阿里集團選擇與工信部進行合作,那麼阿里集團面對信息共享平台的組件安全漏洞時,更應該進行報告。 合作本都該呈現出互利共贏,隱瞞不報只會影響雙方合作。
Ⅸ 導致阿里雲被暫停合作的漏洞 究竟是什麼
新京報貝殼 財經 訊(記者 羅亦丹)因發現安全漏洞後的處理問題,近日阿里雲引發了一波輿論。
據媒體報道,11月24日,阿里雲安全團隊向美國開源社區Apache(阿帕奇)報告了其所開發的組件存在安全漏洞。12月22日,因發現Apache Log4j2組件嚴重安全漏洞隱患後,未及時向電信主管部門報告,阿里雲被暫停作為工信部網路安全威脅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單位6個月。
12月23日,阿里雲在官方微信公號表示,其一名研發工程師發現Log4j2 組件的一個安全bug,遂按業界慣例以郵件方式向軟體開發方Apache開源社區報告這一問題請求幫助,「隨後,該漏洞被外界證實為一個全球性的重大漏洞。阿里雲因在早期未意識到該漏洞的嚴重性,未及時共享漏洞信息。」
「之前發現這樣的漏洞都是直接通知軟體開發方,這確實屬於行業慣例,但是《網路產品安全漏洞管理規定》出台後,要求漏洞要同時通報給國家主管部門。由於上述法案頒布的時間不是很長,我覺得漏洞的發現者,最開始也未必能評估到漏洞影響的范圍這么大。所以嚴格來說,這個處理不算冤,但處罰其實也沒有那麼嚴格,一不罰錢,二不影響做業務。」」某安全公司技術總監鄭陸(化名)告訴貝殼 財經 記者。
漏洞影響有多大?
那麼,如何理解Log4j2漏洞的嚴重程度呢?
安全公司奇安信將Apache Log4j2漏洞的CERT風險等級定為「高危」,奇安信描述稱,Apache Log4j 是 Apache 的一個開源項目,通過定義每一條日誌信息的級別,能夠更加細致地控制日誌生成過程,「Log4j2中存在JNDI注入漏洞,當程序將用戶輸入的數據進行日誌記錄時,即可觸發此漏洞,成功利用此漏洞可以在目標伺服器上執行任意代碼。」
安域雲防護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中午12點,已發現近1萬次利用該漏洞的攻擊行為。據了解,該漏洞影響范圍大,利用方式簡單,攻擊者僅需向目標輸入一段代碼,不需要用戶執行任何多餘操作即可觸發該漏洞,使攻擊者可以遠程式控制制受害者伺服器,90%以上基於java開發的應用平台都會受到影響。
「Apache Log4j RCE 漏洞之所以能夠引起安全圈的極大關注,不僅在於其易於利用,更在於它巨大的潛在危害性。當前幾乎所有的技術巨頭都在使用該開源組件,它所帶來的危害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影響深遠。」奇安信安全專家對貝殼 財經 記者表示。
「這個漏洞嚴重性在於兩點,一是log4j作為java日誌的基礎組件使用相當廣泛,Apache和90%以上的java應用受到影響。二是這個漏洞的利用入口非常多,幾乎達到了(只要)是這個漏洞影響的范圍,只要有輸入的地方就受到影響。用戶或者攻擊者直接可以輸入的地方比如登錄用戶名、查詢信息、設備名稱等等,以及一些其他來源的被攻擊者污染的數據來源比如網上一些頁面等等。」從事多年漏洞挖掘的安全行業老兵,網友「yuange1975」在微博發文稱。
「簡而言之,該漏洞算是這幾年來最大的漏洞了。」鄭陸表示。
在「yuange1975」看來,該漏洞出來後,因為影響太廣泛,IT圈都在加班加點修補漏洞。不過,一些圈子裡發文章為了說明這個漏洞的嚴重性,又有點用了過高評價這個漏洞的詞語,「我不否認這個漏洞很嚴重,肯定是排名很靠前的漏洞,但是要說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網路漏洞,就是說目前所有已經發現公布的漏洞里排第一,這顯然有點誇大了。」
「log4j漏洞發現者恐怕發現漏洞時對這個漏洞認識不足,這個應用的范圍以及漏洞觸發路徑,我相信一直到阿里雲上報完漏洞,恐怕漏洞發現者都沒完全明白這個漏洞的真正嚴重性,有可能當成了Apache下一個普通插件的一個漏洞。」yuange1975表示。
9月1日起施行新規 專家:對於維護國家網路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據了解,業界的開源條例遵循的是《負責任的安全漏洞披露流程》,這份文件將漏洞披露分為5個階段,依次是發現、通告、確認、修復和發布。發現漏洞並上報給原廠商,是業內常見的程序漏洞披露的做法。
貝殼 財經 記者觀察到,白帽黑客建立漏洞發現與收集的平台並告知企業的做法一度在圈內流行。根據《 財經 天下》的報道,把漏洞報給原廠商而不是平台方,也會有潛在的好處。包括微軟、蘋果和谷歌在內的廠商對報告漏洞的人往往會有獎勵,「最高的能給到十幾萬美元」。更重要的是名譽獎勵。幾乎每一家廠商對第一個報告漏洞的人或者集體,都會公開致謝。「對於安全研究人員而言,這種名聲也會讓他們非常在意。
不過,今年9月1日後,這一行業「常見程序」就要發生變化。
7月13日,工信部、國家網信辦、公安部印發《網路產品安全漏洞管理規定》,要求任何組織或者個人設立的網路產品安全漏洞收集平台,應當在兩日內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網路安全威脅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報送相關漏洞信息。該規定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規定》中也有漏洞發現者需要向產品相關提供者通報的條款。如《規定》第七條第一款顯示,發現或者獲知所提供網路產品存在安全漏洞後,應當立即採取措施並組織對安全漏洞進行驗證,評估安全漏洞的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對屬於其上游產品或者組件存在的安全漏洞,應當立即通知相關產品提供者。第七條第七款則表示,不得將未公開的網路產品安全漏洞信息向網路產品提供者之外的境外組織或者個人提供。
奇安信集團副總裁、補天漏洞響應平台主任張卓在接受新京報貝殼 財經 記者采訪時表示,《網路產品安全漏洞管理規定》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我國將首次以產品視角來管理漏洞,通過對網路產品漏洞的收集、研判、追蹤、溯源,立足於供應鏈全鏈條,對網路產品進行全周期的漏洞風險跟蹤,實現對我國各行各業網路安全的有效防護。在供應鏈安全威脅日益嚴重的全球形勢下,《規定》對於維護國家網路安全,保護網路產品和重要網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大意義。
張卓表示,《規定》第十條指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設立的網路產品安全漏洞收集平台,應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同時在第六條中指出,鼓勵相關組織和個人向網路產品提供者通報其產品存在的安全漏洞,還「鼓勵網路產品提供者建立所提供網路產品安全漏洞獎勵機制,對發現並通報所提供網路產品安全漏洞的組織或者個人給予獎勵。」這兩條規定規范了漏洞收集平台和白帽子的行為,有利於讓白帽子在合法合規的條件下發揮更大的 社會 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