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軟體 » 手機社交軟體泛濫

手機社交軟體泛濫

發布時間: 2025-08-06 14:08:26

『壹』 禁黃那麼嚴重,為何網上涉黃app卻一樣泛濫不止呢

大家好,我畢業於國內大學,後來去了德語系國家留學,並最終回國創業。我在國內並未接觸過涉黃APP,但我在國外見過不少涉黃的APP和網站。
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國內對涉黃的管理是嚴格的。雖然公共廁所或街頭的小廣告不少,但這些和國外那種完全不禁的狀況是兩回事。
我在國外有很多同學,他們用過國外的一些社交軟體找朋友,有男有女。我曾幫一個女同學修電腦,發現她電腦上有不少這類軟體,如「臉書成人版」、「歐洲性板塊」等。這些軟體大多基於安卓或iOS系統,但蘋果手機的管理相對嚴格些。
這些APP和網站的傳播途徑之一是掃碼安裝。如果這些二維碼被帶到國內,手機掃碼後就可以安裝。
第二,很多APP在設計時並不涉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通過暗示、廣告等方式逐漸涉黃。這些APP起初以直播、婚戀、交友等為目的,通過審核後進入應用商店。
第三,國外對涉黃的管理相對寬松。很多國家只要APP能驗證用戶年齡,就允許其使用。有些國家甚至對這類APP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只要有市場需求,這些APP和網站就會存在。
我國的法律明令禁止傳播色情內容,但背後的利益鏈條非常驚人。馬克思曾說:「如果有10%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他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他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黃,成本低廉、易上手,但利潤驚人。比如直播,只需對著手機鏡頭搔首弄姿,就有錢拿。利益驅動人心,淹沒人性。
我國有2.4億的成年單身人口,他們都是這類APP的可能推廣對象。因此,市場需求量大。
追責困難。這些APP的開發和運營者通常在國外,監管和抓捕困難。
APP開發簡單。現在網上有很多軟體製作教程,即使對電腦知之甚少,也可以做出軟體。因此,很多人湧入這個行業,導致產品泛濫。
以上是我能想到的所有原因。你們覺得,除此之外,這類APP的泛濫和屢禁不止還有其他原因嗎?
歡迎討論。下次再見!

『貳』 為什麼我覺得現在很多社交軟體都很惡心

我覺得社交APP的功能日益增多,有些功能讓我感到困惑和難以接受。除了顯示"已讀不回"功能,還有一些其他功能也讓我感到疑惑。首先,一些社交APP的廣告策略讓我無法接受。我理解廣告是為了支持平台運營和盈利,但有些APP過度依賴廣告,並將其融入到用戶的社交體驗中。例如,在聊天對話中插入廣告消息,這讓我感覺被打斷和侵入了隱私空間。我認為廣告應該更加謹慎地集成到APP中,以避免給用戶帶來困擾和煩惱。其次,一些社交APP過度強調個人信息的公開和分享,這也是我無法理解的地方。雖然社交APP的初衷是幫助人們連接和交流,但有些APP要求用戶提供過多的個人信息,並默認將其公開展示給其他人。我認為保護個人隱私是非常重要的,而這種過度的信息公開可能導致用戶數據被濫用或用於不良目的。另外,一些社交APP存在著虛假信息和不良內容的問題,這也是我難以接受的地方。雖然平台可能會採取一些措施來防止虛假信息和不良內容的傳播,但這些措施往往不夠完善。這可能導致用戶受到誤導、信息泛濫或者暴露於令人不適宜的內容之中。我希望社交APP能夠更加嚴格監管內容,確保用戶可以獲得真實、有價值和安全的社交體驗。最後,我覺得一些社交APP的設計過於依賴短暫的即時交流,忽視了更深入的溝通和連接。盡管快速的信息傳遞對於某些場景非常有用,但它也可能導致溝通變得膚淺和缺乏親密感。我認為建立有意義的關系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深度,而一些社交APP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持來促進這種深層次的交流。總之,除了顯示"已讀不回"功能外,我對一些社交APP的廣告策略、個人信息公開、虛假信息和不良內容的問題以及溝通方式的膚淺性感到困惑和難以接受。我希望未來的社交APP能夠更加關注用戶的體驗和需求,致力於提供更安全、更有意義的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