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算機網路的數據交換技術有四種,分別是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信元交換
電路交換:端對端通信質量因約定了通信資源獲得可靠保障,對連續傳送大量數據效率高。
報文交換:無須預約傳輸帶寬,動態逐段利用傳輸帶寬對突發式數據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分組交換:具有報文交換之高效、迅速的要點,且各分組小,路由靈活,網路生存性能好。
信元交換又叫ATM(非同步傳輸模式),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是通過建立虛電路來進行數據傳輸的。
(1)計算機網路有關的技術知識擴展閱讀:
報文交換的原理是當發送方的信息到達報文交換用的計算機時,先存放在外存儲器中,待中央處理機分析報頭,確定轉發路由,並選到與此路由相應的輸出電路上進行排隊,等待輸出。一旦電路空閑,立即將報文從外存儲器取出後發出,這就提高了這條電路的利用率。
報文交換雖然提高了電路的利用率,但報文經存儲轉發後會產生較大的時延。分組交換也是一種存儲轉發交換方式,但與報文交換不同,它是把報文劃分為一定長度的分組,以分組為單位進行存儲轉發。
這就不但具備了報文交換方式提高電路利用率的優點,同時克服了時延大的缺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數據交換
②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學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學習網路基本原理、網路協議、網路設備、網路安全等方面的知識。
一、網路基本原理
學習計算機網路技術,首先要了解網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網路的定義、網路的分類、網路的拓撲結構等。理解這些基本原理有助於更好地認識網路的基本構成和功能。
二、網路協議
網路協議是計算機網路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也是學習的重點。網路協議規定了計算機之間如何通信,包括數據的傳輸格式、傳輸速度、傳輸方式等。常見的網路協議如TCP/IP、HTTP、FTP、DNS等都需要深入學習。
三、網路設備
計算機網路中包含許多網路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伺服器等。學習網路技術,需要了解這些設備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此外,隨著技術的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對網路設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也是學習的重點之一。
四、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計算機網路技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習網路安全需要了解如何保護網路免受攻擊、如何防止數據泄露、如何處理病毒等。掌握網路安全技能對於保護個人和組織的信息安全至關重要。
總之,計算機網路技術涉及的內容廣泛,不僅要求掌握網路的基本原理和協議,還需要了解網路設備和網路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學習這些內容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③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需要學習哪些計算機知識
專業計算機技能:操作系統基礎知識,各種操作系統的使用(包括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組建,基礎小型區域網,簡單的網路管理。編程(基礎C,C#,C++,java),資料庫的組建(包括ado.net的網頁製作),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技術等等。
1、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英語:operating system,縮寫作OS)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序,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內核與基石。
操作系統需要處理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統也提供一個讓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操作界面。
2、編程
編程是編寫程序的中文簡稱,就是讓計算機代為解決某個問題,對某個計算體系規定一定的運算方式,使計算體系按照該計算方式運行,並最終得到相應結果的過程。
為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人的意圖,人類就必須將需解決的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過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形式告訴計算機,使得計算機能夠根據人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這種人和計算體系之間交流的過程就是編程。
3、計算機網路技術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專業:通信,網路安全與管理等),界定很寬泛,網路領域和計算機一樣,發展方向細化的很詳細了,完全可以獨立劃出計算機專業行列,主要涉及領域有通信協議,網路信息安全等等。
4、網頁製作
網頁製作要能充分吸引訪問者的注意力,讓訪問者產生視覺上的愉悅感。因此在網頁創作的時候就必須將網站的整體設計與網頁設計的相關原理緊密結合起來。
網站設計是將策劃案中的內容、網站的主題模式,以及結合自己的認識通過藝術的手法表現出來;網頁製作通常就是將網頁設計師所設計出來的設計稿,按照W3C規范用html語言將其製作成網頁格式。
5、資料庫的組建
資料庫,簡而言之可視為電子化的文件櫃——存儲電子文件的處所,用戶可以對文件中的數據運行新增、截取、更新、刪除等操作。
所謂「資料庫」是以一定方式儲存在一起、能與多個用戶共享、具有盡可能小的冗餘度、與應用程序彼此獨立的數據集合。
④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
什麼是網路技術?我們將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互相連接起來,使用功能完整的網路軟體來實現網路資源共享的大系統,稱為計算機網路。下面跟我一起學習了解一些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
計算機網路是什麼?
這是首先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絕對是核心概念.我們講的計算機網路,其實就是利用通訊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現資源共享(包括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的共享);二是在用戶之間交換信息。計算機網路的作用是:不僅使分散在網路各處的計算機能共享網上的所有資源,並且為用戶提供強有力的通信手段和盡可能完善的服務,從而極大的方便用戶。從網管的角度來講,說白了就是運用技術手段實現網路間的信息傳遞,同時為用戶提供服務。
★計算機網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們是資源子網、通信子網和通信協議.所謂通信子網就是計算機網路中負責數據通信的部分;資源子網是計算機網路中面向用戶的部分,負責全網路面向應用的數據處理工作;而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和約定就稱為通信協議,它的存在與否是計算機網路與一般計算機互連系統的根本區別。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應該更能明白計算機網路為什麼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發展的產物了。
★計算機網路的種類怎麼劃分?
現在最常見的劃分方法是:按計算機網路覆蓋的地理范圍的大小,一般分為廣域網(WAN)和區域網(LAN)(也有的劃分再增加一個城域網(MAN))。顧名思義,所謂廣域網無非就是地理上距離較遠的網路連接形式,例如聞名的Internet網,Chinanet網就是典型的廣域網。而一個區域網的范圍通常不超過10公里,並且經常限於一個單一的建築物或一組相距很近的建築物.Novell網是目前最流行的.計算機區域網。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是什麼?
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中,網路的體系結構指的是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的目的是為網路硬體、軟體、協議、存取控制和拓撲提供標准.現在廣泛採用的是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它是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送層、對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七個層次描述網路的結構.你應該注重的是,網路體系結構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匯流排、介面和網路的性能.而網路體系結構的要害要素恰恰就是協議和拓撲。目前最常見的網路體系結構有FDDI、乙太網、令牌環網和快速乙太網等。
★計算機網路的協議是什麼?
剛才說過網路體系結構的要害要素之一就是網路協議。而所謂協議(Protocol)就是對數據格式和計算機之間交換數據時必須遵守的規則的正式描述,它的作用和普通話的作用如出一轍。依據網路的不同通常使用Ethernet(乙太網)、NetBEUI、IPX/SPX以及TCP/IP協議。Ethernet是匯流排型協議中最常見的網路低層協議,安裝輕易且造價便宜;而NetBEUI可以說是專為小型區域網設計的網路協議。對那些無需跨經路由器與大型主機通信的小型區域網,安裝NetBEUI協議就足夠了,但假如需要路由到另外的區域網,就必須安裝IPX/SPX或TCP/IP協議.前者幾乎成了Novell網的代名詞,而後者就被聞名的Internet網所採用.非凡是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就是開放系統互連協議中最早的協議之一,也是目前最完全和應用最廣的協議,能實現各種不同計算機平台之間的連接、交流和通信。
;⑤ 計算機網路技術學什麼
主要課程
資料庫原理與SQLSERVER,Oracle資料庫管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路安全管理與維護技術,HTML與JavaScript,網路後期維護與運營,網路規劃、設計方向:Linux系統及網路管理、網路伺服器配置與管理、路由器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構建企業網路、網路綜合布線技術;
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網路入侵的檢測與防範;網站設計方向:ASP動態網站建設、JAVA網路程序開發,php伺服器端腳本語言,Dreamwearver firework Flash網頁設計,div+css網頁布局。
(5)計算機網路有關的技術知識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指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具有一定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開發技術,具備從事程序設計、Web的軟體開發、計算機網路的組建、網路設備配置、網路管理和安全維護能力的網路高技術應用型人才。
相關院校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唐山市對外經濟貿易學校、太原計算機學校、廣東工業學校、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大學、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⑥ 計算機網路原理詳解學生必看
計算機網路原理詳解
計算機網路基礎
線路(網線,光纖,無線。。。)
計算機終端(伺服器, 電腦設備, 終端機, POS機,
ATM機。。。)
網路設備(路由器,交換機,中繼器,光電轉換器,負
載均衡,防火牆,中繼器。。。)
軟體和協議
網路通信的目的:通信和資源共享
網路的七層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
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物理層
目的:保證原始數據比特流的無誤傳輸;
任務:確定與物理媒體相關的機械特性,電氣特性、機械
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規程特性
機械特性:連接器形式與插針分配電氣特性:介面電氣信號
特性。
功能特性:數據傳遞、控制、定時、接地規程特性:介面電
路所使用的規程
國物理層-寬頻
帶寬的單位:bps(比特率) , 即bits/sec
帶寬的大小,指的是每秒能吞吐多少個「位」(0/1)
文件的大小,指的是1位元組=8位(8個0/1)距離與寬頻
成反比,距離越遠,帶寬越低
例如:區域網的帶寬比廣域網大;
物理層:將二進制的數字信息比特流從一個節點傳輸到
下一個節點
設備:線路(網線、光纖,無線,同軸電纜等),網卡,
無線(3G, 4G, 5G, 藍牙, 紅外, WiFi)
物理層-網卡的作用:
將數字信息進行串/並轉換;
地址標識;
數據幀的封裝和拆卸;
MAC地址:又叫網卡地址, 48bits(8個位元組) , 0~23位
是廠商代碼,24~47位是產商自行分派
口計算機內部:CPU, 內存, 硬碟, 鍵盤
例如代碼程序,已知:定義變數a=1.b=2求:X=a+b
的結果。
回計算機計算原理:
第一步,計算機會在內存中,劃分-塊區域,表示為
a,大小為1,表示為b,大小為2;
第二步, CPU從內存中取到到數據進行計算, 再把計
算結果存儲到內存中,表示為X,大小為3:
緩存:
由於CPU, 內存和硬碟傳輸效率不同, CPU>內存>
硬碟,所以需要緩存進行數據暫存,緩存大小不同,影
響電腦性能;
內存和硬碟的區別:
斷電下,硬碟的數據會保存下來,但是內存/緩存的
數據會丟失;
CPU:
位數:一位按照8位的倍數,32位,64位表示一個脈沖可
以傳輸64個bits;
主頻:2.6GHZ, -秒鍾傳輸2.6G, 1k=1024KB1M=
1000K1G=1024M1G=10億bits 2.6GHZ相當於一秒鍾
64*26億bits
數據鏈路層
目的:保證數據在物理鏈路上實現可靠的傳輸
數據的封裝和拆卸
地址標識
數據校驗,如:1101101100,在尾部加上數據准確性
檢查,如果1為偶數就是1,奇數為0.接收端看接收到的
數據中1是不是為偶數,是則表示數據接收是對的,存往一
點風險955
網路層
網路層數據傳輸單位(包),其作用有:
路由選擇;
實現數據跨網路的鏈接;
IP協議
網路層包含:版本號,頭部長度,伺服器類型,數據包總
長度,生存期,源地址,目標地址等
IP協議--地址
IPV 4地址由32位二進制數字組成, 每8位為一段, 共
分為4段,段間用"."隔開,為了便於閱讀,每一段表示為
其對應的十進制數字,稱為「點分十進制」表示形式;
IPV 4地址由類型, 網路號和主機號三個部分組成,
路由定址時,首先根據地質的網路號到達網路,然後利
用主機號達到主機;
IPV 4地址分為5類, 不同的類型適用於不同規模的網路
IP地址在0~255之間,255為廣播地址,0表示網段
網路號:IP地址和子網掩碼進行邏輯與計算的結果
例如:IP:10.102.129.158子網掩碼:255.255.255.0
十進制轉換成二進制:除二取余數,一位數不夠時,補0
傳輸層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實現數據從原主機的網卡送
到目標主機的網卡中;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實現數據從源主機
的進程送到目標主機的應用程序進程(埠號)
傳輸的目的:
實現數據從源進程到目標進程的傳輸;
斷點續傳;
擁塞控制
傳輸層的兩個協議:UDP協議, TCP協議, 兩個協議區別
如下:
UDP無連接協議, TCP是面向連接的協議;
TCP比UDP更可靠;
UDP比TCP要佔用的網開銷小很多
埠號的概念:
對於TCP或UDP的應用程序, 都有標識該應用程序
的埠號,即埠號用於區分各種應用;
埠號的長度是16位,可提供65536(2的16次方)個
不同的埠號;
埠號1-255是公共埠號, 256-1024是用於Unix
服務;
埠號的另一種分配方法叫本地分配,使用1024以
上的埠號,本地分配方式不受網路規模限制,但是通
信雙方要預先知道。
網路連接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斷開,例如A和B的進行通
信,三次握手四次釋放過程如下:
三次握手:
1.A發請求給B(希望對方可以一起吃飯, SYN, seq=0)
2.B回復A(可以一起吃飯, , SYN, seq=0,ACK ACK
number=1)
3.A確認收到B的確認消息(ACK ACK number=1)
四次斷開:
1.A告訴B, 數據發送完了(序號n, FIN=1)
2.B告訴A, 收到最後一個消息了(ACK number=n+1,
ACK flag=1)
3.B的數據發送完了後,B告訴A,數據發送完了(序號m,
FIN=1)
4.A告訴B, 收到了最後一個消息(ACK number=m+1,
ACK flag=1)
應用層
應用層,確定數據格式,數據加密,數據壓縮等;
應用層常用的協議:
HTTP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
協議,是應用層協議,請求和響應應有固定的格式,
請求由四部分組成:請求行,請求頭,空行,請求體;
響應也是有四部分組成:響應行,響應頭,空行,請求體;
介面請求的方式有:GE獲聯資源) , POS PE傳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