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防範網路病毒
1、不點擊不明的網址或郵件、不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較多木馬是通過網址鏈接、二維碼或郵件傳播,當收到來歷不明的郵件時,也不要隨便打開,應盡快刪除。智能客戶端不要隨意掃描未經認證的二維碼。
2、不下載非官方提供的軟體。如需下載必須常備軟體,最好找一些知名的網站下載,而且不要下載和運行來歷不明的軟體。而且,在安裝軟體前最好用殺毒軟體查看有沒有病毒,再進行安裝。
3、及時給操作系統打官方補丁包進行漏洞修復,只開常用埠。一般木馬是通過漏洞在系統上打開埠留下後門,以便上傳木馬文件和執行代碼,在把漏洞修復上的同時,需要對埠進行檢查,把可疑的埠封關閉,確保無法病毒無法傳播。
(1)防毒網路共享擴展閱讀:
從網路病毒功能區分。可以分為木馬病毒和蠕蟲病毒。木馬病毒是一種後門程序,它會潛伏在操作系統中,竊取用戶資料比如QQ、網上銀行密碼、賬號、游戲賬號密碼等。蠕蟲病毒相對來說要先進一點,它的傳播途徑很廣,可以利用操作系統和程序的漏洞主動發起攻擊,每種蠕蟲都有一個能夠掃描到計算機當中的漏洞的模塊。
一旦發現後立即傳播出去,由於蠕蟲的這一特點,它的危害性也更大,它可以在感染了一台計算機後通過網路感染這個網路內的所有計算機,被感染後,蠕蟲會發送大量數據包,所以被感染的網路速度就會變慢,也會因為CPU、內存佔用過高而產生或瀕臨死機狀態。
⑵ 區域網怎麼防毒
你可以做個殺毒軟體的伺服器!然後每一台電腦從伺服器上安裝殺毒軟體就行,再用伺服器統一殺毒!
要不你就把你的電腦和區域網的電腦的連接都斷了就行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作個伺服器就行!
⑶ 區域網共享系統怎麼防病毒呀
你好,
你可以在你的電腦上安裝電腦管家來防護。
可以使用電腦管家的arp防火牆來防護,
可以有效預防:
1) 攔截外部ARP攻擊;
2) 攔截本機對外的ARP攻擊;
3) 攔截IP沖突。
同時電腦管家的殺毒功能,應用了騰訊自研第二代反病毒引擎「鷹眼」,資源佔用少,基於CPU虛擬執行技術能夠根除頑固病毒,大幅度提升深度查殺能力。
更多問題可以去電腦管家平台提問!
⑷ 如何防範網路病毒入侵
1.普通病毒的防範方法 拓展視頻
查殺計算機及手機病毒不如搞好預防,防患於未然。如果能夠採取全面的防護措施,則會降低被感染的可能,預防為主是避免大規模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之一。
首先用戶要在思想上有防病毒的警惕性,依靠使用防病毒技術和管理措施,部分病毒就無法攻破計算機安全保護屏障,不能廣泛傳播。個人用戶要及時升級操作系統以及防病毒產品,因為病毒以每日4-6個的速度產生,防病毒產品必須適應病毒的發展,不斷升級,才能識別和殺滅新病毒,為系統提供較為的安全環境。
每一位計算機使用者都要遵守病毒防治的法律和制度,做到不製造病毒,不傳播病毒。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如定期備份系統數據文件;外部存儲設備連接前先殺毒再使用;不訪問違法或不明網站,不下載傳播不良文件,不連接未知的WiFi,不隨意掃描二維碼等。
2. 木馬病毒的防範
木馬的清除可以通過手動清除和殺毒軟體清除兩種方式。在檢測清除木馬的同時,還要注意對木馬的預防,做到防範於未然。
(1)不點擊不明的網址或郵件、不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較多木馬是通過網址鏈接、二維碼或郵件傳播,當收到來歷不明的郵件時,也不要隨便打開,應盡快刪除。智能客戶端不要隨意掃描未經認證的二維碼。
(2)不下載非官方提供的軟體。如需下載必須常備軟體,最好找一些知名的網站下載,而且不要下載和運行來歷不明的軟體。而且,在安裝軟體前最好用殺毒軟體查看有沒有病毒,再進行安裝。
(3)及時給操作系統打官方補丁包進行漏洞修復,只開常用埠。一般木馬是通過漏洞在系統上打開埠留下後門,以便上傳木馬文件和執行代碼,在把漏洞修復上的同時,需要對埠進行檢查,把可疑的埠封關閉,確保無法病毒無法傳播。
(4)使用實時監控程序。在網上瀏覽時,最好運行反木馬實時監控查殺病毒程序和個人防火牆,並定時對系統進行病毒檢查。還要經常升級系統和更新病毒庫,注意關注關於網路安全的相關新聞公告等,提前做好預案防範木馬有效措施。
⑸ 如何防止區域網病毒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其實,不僅野草是如此,企業內部網路中的病毒也是如此。不少網路安全管理人員都有類似的煩惱。各個客戶端與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已經部署了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而且已經升級到最新的版本,為什麼區域網內部還是會不斷出現殺不盡的病毒呢? 其實,這是因為現在的病毒越來越會捉迷藏。他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隱藏自己,不被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發現。如有些病毒經常採用反客為主的方式,來躲避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的查殺。如現在在系統的任務管理器中有一個svchost.exe的進程。這個進程名字和操作系統名稱一模一樣,大小寫也相同。那是否說明這個進程就是安全了的呢?其實不然。現在有些病毒利用了任務管理器無法查看進程對應的可執行文件這一缺陷,來隱藏自己。通常情況下,系統的svchost.exe進程對應的可執行文件存儲系統操作系統的系統目錄根目錄下面的一個文件夾中。而病毒就可以把自身的病毒文件復制到系統目錄根目錄中,並改名為svchost.exe。病毒運行後,我們在任務管理起重看到的也是svchost.exe這個進程。看起來和系統的正常進程無異,其實,此時病毒已經反客為主,以操作系統合法主人的身份光明正大的出現在我們面前。 所以,現在病毒軟體隱蔽性越來越好。真正具有危害性的病毒,不會像熊貓病毒那樣,那人一看就知道你網路中毒了。俗話說,會咬人的狗不叫。那些危害性大的病毒,只會躲在幕後,監視著你。在必要的時候,如得到他們所需要的信息之後,就悄然隱退。這種病毒才是我們安全管理人員中的心頭大患。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把病毒暴露在陽光之下,如何才能夠不讓病毒春風吹又生呢?為此筆者有如下建議。 一、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斷開網路後定時查殺。 說句實話,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確實給企業的信息化辦公與資源共享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其也往往是病毒的最大傳染源。一方面企業網路管理員在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上許可權設置不當,很多共享文件夾為了工作方便,用戶在訪問時不需要經過身份認證。或者在操作系統啟動時會自動利用用戶名與密碼登陸文件服務起。這些措施,確實可以讓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身份驗證對用戶透明,節省了用戶驗證的程序開銷。但是,無疑也給了病毒可乘之機。若用戶所在的操作系統有病毒的話,則其就可以輕易感染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上其具有寫操作許可權的文件與文件夾。而其他員工出於一種信任,在訪問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上的文件也會特別注意。如對於一些記事本或者DOC文件直接在文件服務起上打開。為此,用戶就在無形之中充當了幫凶,在企業內部傳染病毒。 另外,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上的病毒由於環境復雜,往往很難查殺。因為即時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查到某個文件有病毒,但是其顯示的是無法直接刪除病毒,除非連文件帶病毒一起刪除。但是,我們安全管理人員往往不能夠輕易下這個決定。因為這個文件可能是員工的重要文件。往往很多種情況都會導致病毒無法被查殺。如有可能病毒一直在對病毒文件進行寫操作,有時也可能是因為有員工在訪問這個帶病毒的文件。無論是出於什麼情況,我們安全管理人員都不能夠冒這么大的風險把病毒帶其感染的文件一起刪除。 為此,筆者建議,在對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進行病毒查殺的時候,最好能夠中斷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跟企業網路的連接。或者說,把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上的共享文件都取消掉。然後在針對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的所有硬碟(硬碟HDD存儲媒介之一)、內存進行查殺。筆者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是一個月一次。公司實行的是雙休日,所以筆者每個月都要加一天班。先把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跟網路斷掉,重新啟動後再查殺病毒。如此的話,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把一些隱藏的比較好的病毒殺死。此時,若發現無法刪除病毒時,也可以放心大膽的先把病毒文件隔離開來,然後再進行一一排查。因為此時沒有員工連接到文件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上,所以,就不會對員工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一鍵還原成為了病毒很好的處身之地。
不少網路管理員為了系統維護的方便,都會在操作系統中設置一鍵還原。當配置好用戶操作系統之後再對其進行一鍵備份。如此的話,即使下次操作系統出現問題了,也只需要通過一鍵還原,從而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操作系統。要實現這個功能,往往需要在系統的硬碟(硬碟HDD存儲媒介之一)上專門劃出一個空間用來存儲這個備份文件。同時,為了保護這個文件的安全性,系統往往會採取一些保護措施。此時,即使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發現這個備份文件有問題,也束手無策。有時候,我們在還原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備份文件已經不可用。其實,這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這個備份文件已經被病毒感染。平時用戶很難發現備份文件被病毒感染,而只有在還原的時候才會發現。這就給病毒留下了一個安全的處身之地。 另外,在一些微軟的操作系統中,也帶有備份還原功能。通常情況下,他們也會利用硬碟(硬碟HDD存儲媒介之一)中的一個專門文件夾,如RESTORE文件夾來管理這些文件。操作系統也會為此采一些取保護措施。然後,這些所謂的保護措施往往不能夠防止病毒的入侵;但是,卻可以防止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對病毒的查殺。所以,一般情況下,病毒寄宿在這些文件夾中,就會高枕無憂。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在企業網路中的病毒才會屢殺不盡。為此,筆者建議,若沒有特殊必要,可以不用為操作系統設置備份還原功能。對於有專業管理人員的企業來說,這的用處不大。對於一般用戶的操作系統來說,可以不用備份還原管理。當然,對於應用伺服器(server網路資源)等重要設備,有這個必要。若企業IT運維人員確實喜歡利用這個備份還原功能的話,那麼我們安全管理人員就需要麻煩一些。在定期對這些設備進行查毒的時候,需要把這些備份還原的功能先關掉,釋放對這些特殊文件夾的保護。這可以讓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可以查殺隱藏在這些文件夾內部的病毒。等到查殺成功後,再開啟這些功能。 三、對於壓縮文件的強制查毒。 壓縮文件以前也一直是病毒很好的載體。因為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剛出現的時候,對於壓縮文件中的病毒是手足無措的。不過,現在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對於壓縮軟體的殺毒技術已經相當完善,可以輕易的清除壓縮軟體中的病毒。 但是,其仍然有一些功能上的限制。如這些壓縮文件如果設置了密碼的話,則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就不能夠判斷其裡面的文件是否帶有病毒。另外,一些特殊類型的壓縮文件,殺毒軟體(反病毒軟體或防毒軟體)也無能為力。如微軟在前些年推出了NTFS分區格式。這個分區格式可以提供比較高的安全性。同時也提供了一種文件壓縮的功能。這個中間就有一段真空期。那時,殺毒人員對於這種壓縮格式的文件,也只能夠望而遠之。不能夠對其進行病毒查殺。 所以,到現在為止,壓縮文件仍然是我們安全管理人員所關注的重點。對於壓縮文件的管理,主要是要做到一點。就是對於壓縮文件,一定要先進行解壓縮,特別是那些帶有密碼保護的壓縮文件。用戶在得到這個文件之後,要先用專門的壓縮攻擊解壓開來。而不能夠通過雙擊的形式直接運行這個解壓文件。否則的話,很可能會遭來滅頂之災。因為像一些強制格式化磁碟等命令可以很輕易的加入到可執行壓縮文件中。 筆者在企業管理中,就規定任何員工從任何渠道接受到的壓縮文件,都不能夠直接打開。而必需先進行解壓縮。在必要的情況下,如是一些應用程序的話,還必須進行專門殺毒。否則的話,造成一切損失都要有員工自己承擔。同時,也在一些技術手段上進行一些控制。如對於ZIP等壓縮文件,不能夠通過雙擊的方式打開。從而提高對壓縮文件的管理。 另外,在配合郵箱系統,在郵箱客戶端上進行設置,若郵件中帶有RAR等壓縮文件的附件時,要對其進行強制殺毒。防止這些帶病毒的壓縮文件進入到企業內部網路。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現在在企業網路病毒的防止上,筆者認為,重點就應該放在這些隱秘的病毒上。明箭易防,暗箭難躲。如何防止這些病毒死而復生,將是我們今後網路安全工作的一個重點。為此,我們需要想盡方法,把病毒趕盡殺絕。上面幾個建議,或許大家可以借鑒一下。
⑹ 如何規劃企業網路防病毒系統
這里的多層次病毒防護體系是指在企業的每台客戶端計算機上安裝防病毒系統,在伺服器上安裝基於伺服器的防病毒系統,在Internet網關安裝基於Internet網關的防病毒系統。對企業來說,防止病毒的攻擊並不是保護某一台伺服器或客戶端計算機,而是從客戶端計算機到伺服器到網關以至於每台不同業務應用伺服器的全面保護,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網路不受計算機病毒的侵害。 一、 防病毒系統總體規劃 防病毒系統不僅是檢測和清除病毒,還應加強對病毒的防護工作,在網路中不僅要部署被動防禦體系(防病毒系統)還要採用主動防禦機制(防火牆、安全策略、漏洞修復等),將病毒隔離在網路大門之外。通過管理控制台統一部署防病毒系統,保證不出現防病毒漏洞。因此,遠程安裝、集中管理、統一防病毒策略成為企業級防病毒產品的重要需求。 在跨區域的廣域網內,要保證整個廣域網安全無毒,首先要保證每一個區域網的安全無毒。也就是說,一個企業網的防病毒系統是建立在每個區域網的防病毒系統上的。應該根據每個區域網的防病毒要求,建立區域網防病毒控制系統,分別設置有針對性的防病毒策略。從總部到分支機構,由上到下,各個區域網的防病毒系統相結合,最終形成一個立體的、完整的企業網病毒防護體系。 1. 構建控管中心集中管理架構 保證網路中的所有客戶端計算機、伺服器可以從管理系統中及時得到更新,同時系統管理人員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瀏覽器對整個防毒系統進行管理,使整個系統中任何一個節點都可以被系統管理人員隨時管理,保證整個防毒系統有效、及時地攔截病毒。 2. 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防毒體系 結合企業實際網路防毒需求,構建了多層次病毒防線,分別是網路層防毒、郵件網關防毒、Web網關防毒、群件防毒、應用伺服器防毒、客戶端防毒,保證斬斷病毒可以傳播、寄生的每一個節點,實現病毒的全面布控。 3. 構建高效的網關防毒子系統 網關防毒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一方面消除外來郵件SMTP、POP3病毒的威脅,另一方面消除通過HTTP、FTP等應用的病毒風險,同時對郵件中的關鍵字、垃圾郵件進行阻擋,有效阻斷病毒最主要傳播途徑。 4. 構建高效的網路層防毒子系統 企業中網路病毒的防範是最重要的防範工作,通過在網路介面和重要安全區域部署網路病毒系統,在網路層全面消除外來病毒的威脅,使得網路病毒不再肆意傳播,同時結合病毒所利用的傳播途徑,結合安全策略進行主動防禦。 5. 構建覆蓋病毒發作生命周期的控制體系 當一個惡性病毒入侵時,防毒系統不僅僅使用病毒代碼來防範病毒,而是具備完善的預警機制、清除機制、修復機制來實現病毒的高效處理,特別是對利用系統漏洞、埠攻擊為手段癱瘓整個網路的新型病毒具有很好的防護手段。防毒系統在病毒代碼到來之前,可以通過網關可疑信息過濾、埠屏蔽、共享控制、重要文件/文件夾防寫等多種手段來對病毒進行有效控制,使得新病毒未進來的進不來、進來後又沒有擴散的途徑。在清除與修復階段又可以對發現的病毒高效清除,快速恢復系統至正常狀態。 6. 病毒防護能力 防病毒能力要強、產品穩定、操作系統兼容性好、佔用系統資源少、不影響應用程序的正常運行,減少誤報的幾率。 7. 系統服務 系統服務是整體防毒系統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防病毒體系建立起來之後,能否對病毒進行有效的防範,與病毒廠商能否提供及時、全面的服務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這一方面要求軟體提供商要有全球化的防毒體系為基礎,另一方面也要求廠商能有精良的本地化技術人員作依託,不管是對系統使用中出現的問題,還是用戶發現的可疑文件,都能進行快速的分析和方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