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查詢自己的保單
要查詢個人保險購買情況,可以通過電話查詢、網上查詢、業務員查詢、櫃台查詢等方式,以下是相關介紹:
1、電話查詢:通常情況下,消費者會選擇電話查詢保險保單,只需撥打保險公司服務電話,告知保單號和證件號即可。
2、網上查詢:有上網條件的消費者,可以登錄保險公司官網或第三方保險網站查詢。
3、業務員查詢:若您是通過保險業務員購買的產品,可以先找到為您服務的業務員,讓其代為查詢。
4、櫃台查詢:如果您距離保險公司的營業網點較近,不妨攜帶保單、身份證等資料前往櫃台查詢,這樣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保單情況。
保險個人保單怎麼查詢?
第一步:驗證保單
1、接收電子合同
投保成功後,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官方渠道進行驗證,看看自己的保單真偽。通過線下投保成功的話,會收到投保確認函或紙質合同。而網上投保,收到是保險公司確認簡訊或發送到郵箱的電子保單。
其中電子保單的內容與紙質保單無異,就和電子發票一樣有據可循,大家不用太糾結電子保單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數據電文是合法的合同表現形式,電子保單與紙質保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在官方渠道驗證保單
收到投保確認簡訊或郵件之後,為了以防被騙,大家可以通過官方渠道驗證。根據中國保監會的規定,各大保險公司都要提供電話驗證服務。
所以大家投保之後別忘了撥打保險公司的官方客服電話,根據客服提示輸入相關信息,查詢名下對應的保單。
如果大家不想打電話驗證,也可以直接在網上驗證。目前,很多保險公司都開通了在線保單驗真渠道,通過官方網站、官方微信,都可以查詢保單真偽。
3、保留業務人員的聯系方式
如果是通過代理人或經紀人投保的保險產品,大家記得保留好聯系方式,這樣方便後期服務咨詢。有了專業人士的協助,理賠過程會相對簡單些。
第二步:查詢保單
一般投保之後,會有15天左右的猶豫期,如果大家在這個期間對產品不滿意,或發現其他問題,可以全額退保,沒什麼經濟損失。
如果超過猶豫期再去申請退保,只能退還保單現金價值,會有一定的經濟損失。所以大家投保之後,需要做好這幾點:
1、檢查保單信息
收到保單之後,我們需要著重看下保單信息是否有誤。所謂的保單信息,也就是被保人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生效時間、保障時間、大概的保障內容等等。
如果發現有誤,記得及時聯系保險公司修改。
2、看清保障內容
很多
Ⅱ 誠泰電子保單怎麼下載
關於電子保單怎麼下載,這里我有三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1. 投保人首先需要知道保單屬於哪個保險公司,進入其官方網站,在官網登錄後,在首頁保單服務中找到保單下載選擇自己想要下載的保單,進入頁面後根據提示輸入保單和投保人相關信息就可以下載電子保單了。
2. 如果手機安裝了該保險公司的app也可以在app中找到服務,再進行保單下載,如果未找到保單下載的入口,可以聯系人工客服咨詢。
3. 微信公眾號**。關注相關保險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的菜單欄選項可以找到個人中心,在個人中心之中輸入相關的信息就可以找到**的保單,同時也可以將電子保單進行**。
下面列舉幾家大家常見的老牌保險公司下載方法,有興趣地可以看一下:
1、中國人保:打開中國人民保險的官方網站,點擊首頁的【保單服務】--【電子保單下載】,選擇需要下載的電子保單類型並填寫保單信息。
2、中國人壽:打開中國人壽的官方網站,點擊首頁的【在線自助服務】--【電子保單查詢下載】,根據要求選擇類型並填寫保單信息。
3、太平洋:打開太平洋保險官方網站,點擊首頁的【服務大廳】--【電子保單驗真與下載】,按照要求填寫保單信息,點擊下載就可以了。
4、中國太平:打開中國太平官方網站,點擊首頁的【網上營業廳】--【電子保單】,按照要求填寫保單信息
操作環境:iPhone XR14.7.1打開手機端網路app12.26.5
拓展資料:
電子保單是指保險公司藉助遵循PKI體系的數字簽名軟體和企業數字證書為客戶簽發的具有保險公司電子簽名的電子化保單。 保險單簡稱為保單,保險人與被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的正式書面證明。保險單必須完整地記載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及責任。保險單記載的內容是合同雙方履行的依據。保險單是保險合同成立的證明。
根據我國《保險法》規定,保險合同成立與否並不取決於保險單的簽發,只要投保人和保險人就合同的條款協商一致,保險合同就成立,即使尚未簽發保險單,保險人也應負賠償責任。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以出立保險單為合同生效條件的除外。 保險單一般是紙質憑證,但是隨著互聯網保險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保單開始出現,電子保單沒有紙質憑證,只有一個保單號,通過保單號,可以在保險公司網站或者投保的保險電子商務網站上查詢。 電子保單相對於傳統的紙質保單來說,節省了紙質印刷和投送成本。
Ⅲ 保單在網上怎麼查詢
http://one.pingan.com/youhui/efuwu/index.jsp?WT.mc_id=Ctoa-BD-33-001-a1fe8d12b91b3b99&WT.srch=1&bdclkid=Hq__
Ⅳ 怎樣查詢自己的保單
一、保單查詢的方式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
1、撥打保險公司的客戶服務電話,提供個人保單號或者其他身份證明信息進行查詢。注意不要向他人泄露保單號及其它相關信息。
2、登錄保險公司官網進行保單查詢。網上平台查詢如果是新用戶需要先注冊,然後查詢。對於保單信息、賬戶信息、分紅信息都可以快速清楚的查詢到。同時可進行網上理賠進度查詢,隨時掌握賠付信息等。
3、如果是通過第三方網上保險平台進行投保的,可以通過第三方保險平台代為查詢。
二、保險實踐中,一般是投保人交納保費後,保險公司才簽發保險單,但在特殊情況下,保險公司也願意事先簽發保險單,允許投保人在事後一段時間內交納保險費(如保險公司為了挽留住大客戶,允許其在保險單簽發之日起多少天內交納保險費),其在保險單中對投保人的交費情況與保險單的效力也作了相應的說明。就筆者了解的情況而言,保險公司在保險單中就上述事項的說明有幾種不同的表述,雖然字詞相差不大,但對保險單會產生不同的法律效力,繼而影響保險公司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4)誠泰網站保單如何查詢擴展閱讀
保險實踐中,一般是投保人交納保費後,保險公司才簽發保險單,但在特殊情況下,保險公司也願意事先簽發保險單,允許投保人在事後一段時間內交納保險費(如保險公司為了挽留住大客戶,允許其在保險單簽發之日起多少天內交納保險費),其在保險單中對投保人的交費情況與保險單的效力也作了相應的說明。
1、保險費交清之前發生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責任
該特別約定為免責條款,投保人交清保費之前,保險合同已經成立並合法有效,保險費交清之前發生的事故屬於保險合同中約定的賠償范圍,但是由於有以上規定,保險公司享有免責事由,保險公司可以此免責事由拒絕賠償。而且,保險公司可以根據已生效保險合同的約定,向投保人繼續索要保險費。投保人補交保險費後,對之後還在保險期間內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則應該承擔賠償責任。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免責條款應該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否則不產生法律效力。
2、保險費交清之前,保險單不生效
該特別約定為附生效條件的條款,保險費交清之前,保險單已經成立,但是並沒有生效。也就是說,只有投保人交清了保險費,保險單才生效,保險單生效的條件就是投保人向保險公司交納保險費。對保險費交清之前發生的事故,由於保險單並沒有生效,保險公司無須承擔賠償責任。當然,保險公司也不能以沒有生效的保險合同向投保人索要保險費。
3、保險費交清之前,保險單無效
該特別約定是當事人意思表示錯誤的結果,保險單是否無效,只能看保險單約定的內容是否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如果是,則保險單無效,否則,保險單不會產生無效的法律後果。也就是說,保險單的無效不是當事人所能約定的,其只能根據相應的法律、行政法規來判斷。實踐當中,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來解釋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如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為保險費交清之前,保險單不生效的,則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為保險合同附生效條件的條款。
4、投保人自起保之日起五日內交清保險費
該特別約定為合同終止條款,保險合同自保險公司簽發保險單之時生效。投保人在起保之日起(保險單簽發之日)五日內沒有交清保險費的,保險合同還是生效的,在此期間發生的保險事故的,保險公司依然要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從起保之日第六日起,投保人還沒有交納保險費的,保險合同的效力就終止了,在此期間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公司無須承擔賠償責任,其也無權向投保人索要保險費。
Ⅳ 查詢保單的具體步驟是什麼
很多人買了保險,透露查詢保單的步驟復雜,不會操作,下面就來詳細跟大家解答。
目前最常用的查詢保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
1.保險公司官網查詢:
先進入保單所屬的保險公司官方網站,接著找到服務中心,輸入個人賬戶名及密碼,登錄成功後就可以查保單了,賬戶名通常為用戶名/身份證/手機號/郵箱等。
2.保險公司APP查詢:
有些保險公司已經有自己的官方APP了,在APP也是可以查詢的。比如平安保險有一個"平安金管家",可以選擇用身份證號碼注冊,也可以選擇手機號注冊,注冊成功並登錄後就能查詢了。
3.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方公眾號查詢:
或許有的人保險是分散買的,這個保險公司的買了,那個保險公司的也買了,為了讓大家省事,我國保險行業協會開發微信公眾號"中國保險萬事通",裡面可以查詢我們在境內保險公司買的所有保險的保單。
具體查詢步驟如下:
Ⅵ 如何在網上進行保單查詢
1、登陸購買保險的保險公司的官網,通過注冊賬戶登陸查詢。
2、選擇個人保單查詢-輸入保險號和投保人的個人信息就可以在網上查到個人的保單情況。
3、假如您購買的是中國人壽的保險可以在人壽保險的官網注冊個人郵箱後就可以登錄官網查詢個人的保單信息。也可以通過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95519查詢保單信息。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