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站資訊 » 智聯招聘網站多少錢一年
擴展閱讀
國外怎麼訪問國內網站 2025-09-16 12:03:11
手機刷機後沒有連接網路 2025-09-16 11:47:49

智聯招聘網站多少錢一年

發布時間: 2022-09-07 23:51:32

㈠ 上海智聯招聘一年多少

2400元一年。現在的優惠價吧,跟他講講,估計還有折。

㈡ 智聯招聘費用是多少

摘要 智聯招聘費用以下是滄州智聯招聘的費用套餐。費用金額分別是2580元、2580元和4880元。其中,如果單獨購買,省內職位發布20元/個,全國職位發布25元/個,省內職位搜索30元/個,全國職位搜索30元/個。單獨購買,必須職位發布在150份,合同期限可以為一年,所以按套餐購買最合適。

㈢ 智聯招聘發布消息一年費用是多少有什麼套餐。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3-27

㈣ 智聯招聘費用是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16

㈤ 智聯招聘網上的費用是多少呢

不是全國統一價格哦。長春市的1800元一季度50個職位限制下載簡歷數量。99一個職位系統自動定價。

㈥ 在智聯招聘上發布招聘信息的收費的標準是什麼呢

發布招聘信息的收費標準是按套餐收費的,每個城市的收費水平不一樣,套餐規格也不一樣,在此僅以全國統一價的套餐為例:

1、月度會員 :全國統一價一個月500 元,可發布15個職位, 簡歷可下載量為30個;

2、季度會員:全國統一價三個月1200元,可發布40個職位, 簡歷可下載量為80個;

3、半年會員:全國統一價六個月2000 元,可發布60個職位, 簡歷可下載量為120個;

4、年度會員A型(標准型):全國統一價一年4000 元,可發布150個職位, 簡歷可下載量為300個;

5、年度會員B型(簡歷豐富型):全國統一價一年10000 元,可發布150個職位, 簡歷可下載量為1000個;

6、年度會員C型(職位豐富型):全國統一價一年10000 元,可發布500個職位, 簡歷可下載量為300個。

對企業招聘收取費用是按照你需要發布的職位,展示的時間,是否有下載簡歷的需要等進行收費,具體的分月度、季度、年度,詳細收費情況可聯系當地智聯的客服詳細咨詢。

(6)智聯招聘網站多少錢一年擴展閱讀:

1、一個職位的定義:職位發布至該職位下線計為一個職位;相同或不同職位每發布一個地區計為一個職位;修改一次職位名稱或發布地區計為一個職位;

2、 購買職位單價為20元/個,最低起購數量10個,必須在購買套餐的基礎上購買;

3、購買簡歷下載單價為10元/份,最低起購數量50份;

4、所有套餐服務,若因為購買方自身原因未履行完服務,不可以延期使用。

5、企業招聘作為企業方從企業用戶入口登陸,可以通過後台,搜索查閱相關求職人。

㈦ 51job,和智聯招聘,企業會員申請要收費嗎,具體多少

要收費,有不同檔次,有包年的,半年的,有發布一次的,在上面掛一周的

包年你實在招不到人,智聯還能提供人才庫讓你查。

一般需要收取一定費用 具體就要看招聘效果和套餐資源了!

(7)智聯招聘網站多少錢一年擴展閱讀:

職位列名 會員名稱 全國統一價(元) 服務期限 職位發布數 簡歷下載數量

月度會員 500 一個月 15 30

季度會員 1,200 三個月 40 80

半年會員 2,000 六個月 60 120

年度會員A型(標准型) 4,000 一年 150 300

年度會員B型(簡歷豐富型) 10,000 一年 150 1,000

年度會員C型(職位豐富型) 10,000 一年 500 300

備註: ◆ 一個職位的定義:職位發布至該職位下線計為一個職位;相同或不同職位每發布一個地區計為一個職位;修改一次職位名稱或發布地區計為一個職位;

◆ 購買職位單價為20元/個,最低起購數量10個,必須在購買套餐的基礎上購買;

◆ 購買簡歷下載單價為10元/份,最低起購數量50份;

◆ 所有套餐服務,若因為購買方自身原因未履行完服務,不可以延期使用。

㈧ 智聯招聘企業招聘是不是要錢呢

企業招聘作為企業方從企業用戶入口登陸,可以通過後台,搜索查閱相關求職人員的簡歷
智聯招聘作為招聘網站中的老牌勁旅,當然是對企業收費的。
對企業免費的招聘網站也有,看看當地有什麼新開設的人才網站吧,一般剛開業的時候是不收取費用的

㈨ 智聯招聘里薪資待遇為八千、一萬甚至到一萬五的工作是真的嗎

就這么跟你說吧,薪資待遇里寫2000-4000的,最終敲定的薪資一般是2000;


寫4000-8000的,最終敲定的薪資一般是4000;如果是個范圍值,你就默認那個最小值,別往大了幻想,大的那個數,根據HR的說法就是「看你的績效和能力」;

至於一萬以上的工作,你在智聯和51上輕易是找不到的,趕集和58同城更是想都不要想…… boss、拉勾和獵聘 上倒是會有上萬薪資的工作,且職位真實,但基本都是互聯網、金融類的,門檻較高,就看你實力如何了。我們同行找工作基本都是上面這三家,簡歷投遞之後回復很快(不管是拒絕還是邀請面試都很及時,找工作效率還是可以的)。

根據我的經驗,智聯和51上所謂的高薪職業大多是銷售,底薪很低流動性很高,把你忽悠去面試了,談薪資時告訴你底薪只有一兩千,三四千……那為什麼在網上寫一萬五?「看你能力啊!」——HR一般會這么說……

智聯這種平台,面向的用戶是 兼職大學生、零工作經驗的應屆生、還有想隨便找個工作、先立足的人。 如果你不是這幾種情況,其實不用在這里大海撈針的。專業性人才要麼是boss,要麼獵頭來主動挖,去智聯反而不怎麼多見。

再一個就是在智聯上你可能會看到那些所謂高薪工作,發布時間都是好幾年前了,這種有可能只是掛在上面搜集簡歷的,你投了也沒反應,浪費時間;

還有聲稱給幾萬幾萬但是職位描述很模糊很簡單,看上去好像是個人都能來做,那就要小心了,一般沒有這種好事兒,時刻告訴自己「我沒有那個命」,可以減少很多上當受騙的危險。

八千一萬其實不算多,智聯招聘作為傳統招聘網站這個薪酬價位的職位還是一堆一堆的。

而像獵聘這種打中高端人才的,要求年薪至少10萬以上,也能看到不少應屆畢業生甚至還沒畢業的學生在上面掛簡歷。

對於招聘量大,招聘的職位層次都比較高的公司,用智聯和獵聘的時候沒什麼區別,總比獵頭便宜多了。

至於職位的真實性,有兩個標准。一個是公司和職位都是真的,只是有可能已經招到了但是招聘信息暫時還沒撤下來。一個是純粹的騙子,為了吸引人應聘去做傳銷之類的。第一種其實還好,第二種就非常可惡了,但畢竟還是少數,找工作時也要提高警惕,多做做企業的背景調查再去應聘。

但是也不能因為少數不實信息懷疑沒有8000到10000的崗位,這種崗位還是很多的,可能確實如其他答主所說,題主可能沒在這個層次上。

比如大概半年前我老家一個親戚就問我,某網站上(非智聯獵聘前程無憂,是一個綜合信息網站)發布的好多8000塊錢以上一個月工資幫忙看別墅的,是不是真的,想去應聘。我說別傻了,人家憑什麼給你這么多。

所以如果是非常基礎的崗位掛出來特別高的薪酬,那你也要小心了。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對於網路招聘「亂象」, 曾經被很多媒體報道過,甚至有些招聘平台上面發布大量虛假招聘信息,將求職者騙到傳銷當中去等等也經常見諸於報端,所以對於網路招聘信息,我個人意見是要慎重又慎重。

記得以前我在大學期間,也曾經在智聯這些招聘網上投過簡歷,也看過一些發布的職位信息,但是我總體的感覺,就是智聯招聘上面的用人單位和所發布的職位,我覺得更適合一些大學生找兼職或者沒有工作的人想暫時找份工作過渡一下這樣的情形,因為你會發現,很多所謂的「好工作」,比如事業單位、央企國企還有學校、醫院等等這類單位壓根不會去這些招聘網上發布招聘信息,一般都是在當地人才招聘網或者本單位官網上才有會招聘信息,而智聯招聘這類網站上發布的,我覺得更多的是一些中小企業甚至創業階段的小微企業比較多,甚至是一些門店招聘職員或者一些工廠招聘操作工人之類的好像更多。

那麼既然說到招聘,自然繞不開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而作為招聘網站來說,由於只是發布的信息,而且只是發布信息的一個平台,信息的發布方和接收方都相互不認識,那麼自然就給了不實信息的空子可鑽,比如有些公司為了吸引求職者注意,往往會誇大甚至發布虛假的公司簡介和業績實力等等,當然也包括工資水平和工作地點等,因為這些網上的信息主要是吸引人注意公司然後聯系公司,至於具體的工作內容,包括工作職位、工資水平甚至工作地點等等很可能都是面談以後才能確定,而且經過了解發現,很多網上招聘說的工資4000到8000,實際可能就是4000,而如果說5000到10000的,往往就是5000,因為你去面試以後,用人單位可能會告訴你,這是起薪,至於其他的收入,還是要看你以後的工作表現和績效收入等等。而且,一般這類網上的招聘信息,我看了一下智聯或者BOSS直聘上發布的一些信息,往往只提到了工資,但是沒有談到「五險一金」的情況,也沒有提到用工合同的簽訂方式等等,所以對於這類信息,我覺得一定要學會辨別真偽。

其實說到招聘信息的辨別真偽,很多人覺得可能很難,但是我覺得也沒那麼難,最簡單的也是最管用的辦法,其實就是直接網上找到這家公司的官網電話,然後打個電話去核實一下最好,或者將一些招聘信息找相關的人員或朋友去幫忙給核實一下。比如之前有學生家長給我們公司打電話問是不是在某地方有招聘,然後我們澄清了沒有,並且順藤摸瓜將一些冒用公司名義發布的虛假招聘信息給舉報處理並要求網站下線了,避免了有更多人上當受騙。

總之,這年頭其實找份工作很容易,但是找份好工作卻不容易,對於海量網上招聘信息,一定要有判斷真偽的能力,要有識別虛假信息的本領,畢竟找工作重要,但是人身安全更重要,尤其是自己的未來發展經不起各種虛假信息的折騰。

從工作到現在有將近10年了,從最早用趕集,同城。然後是智聯,51。再到後面用獵聘。這個過程我想也能夠說明一些情況。

作為求職者,我會發現趕集,同城上大多數公司都是不知名小公司(就本人從事的行業來說)而且職位都很虛。各種高大上名字,實際就是銷售。所對應的薪資也就可想而知了。一般給出的薪資范圍主要以最低為准即可。比如說3000-6000那就是3000了。相對來說智聯,51就會好得多。可能因為廣告,推送成本高,所以會淘汰一些沒有實力的公司。所以這兩個平台上公司實力相對比較強,所對應的薪資也會更高,可信度也更高。而比如獵聘,拉勾這種,個人體會就是比前面那些平台更高端,公司相對屬於實力最強的那波。人力招聘的目的也很明確。不像趕集,同城上公司魚龍混雜,很多借著招聘名義干別的。比如獵聘上招聘人才多數集中為中高層管理層以及資深技術人員。那麼月薪上萬也就很正常了。

還記得自己當初找工作時的艱難。特別是去面試後才發現跟自己看到的招聘信息完全不符,確實非常難受。衷心祝願每位求職者都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

過完春節馬上就要迎來每年的畢業季,不管是應屆還是 社會 跳槽的,都開始忙著找投簡歷和面試。相信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在網上投簡歷,那麼智聯招聘肯定是不容錯過的,畢竟裡面提供的崗位很多而且信譽都挺好的。

雖然本人沒有跳槽的計劃,但有時也會瀏覽一下相關崗位,看看市場行情,這里就發現一個現象,智聯招聘里有不少崗位的薪酬待遇很好,有八千、一萬甚至到一萬五的,條件都很誘人,但這些招聘都是真實存在的嗎,有沒有水分呢?

我特地調查了一下,調查的結果有以下兩種情況:

大家都知道,智聯招聘面對的招聘人群主要是應屆畢業生和初入 社會 的打工者,這類人群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有待提高,企業是很難給到太高工資的,就算是在一線城市,工資一般也就5-6000元。

但是大家都知道現在企業招工也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條件一般的企業,所以企業為了吸引找工者前來應聘,只好用高新條件來吸引眼光,但實際薪酬卻是達不到這個水平的。

這類崗位通常是銷售類崗位,薪酬都是底薪加績效獎金。這就不難理解了,一般績效獎金都是薪酬的大頭,如果你的業績很好,提成很高,那麼別說一個月一萬元了,就是兩萬都可能,畢竟 社會 從來不缺牛人。說這種崗位的薪酬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有最高就可能有最低,如果你的能力不行,也有可能就2-3000的底薪了。

所以說,智聯招聘上的那些高薪要分開看,如果是一般類的行政工作或者是技術要求較低的崗位,很難會有超過一萬的薪酬,但是如果是銷售類的崗位,確實薪酬是有可能超過一萬甚至是兩萬。可能也有人說了,像那些高技術含量的崗位,工資不是一般都很高的嗎?但是像智聯招聘這樣的網站,很少有招聘這類崗位,而且這類應聘者都很少會在網上找工作,一般是通過獵頭公司搞定了。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智聯招聘網站上的招聘信息,也是有真有假,關於給出的薪資待遇一般選面議的比較多,一般會把薪資標准展示到網頁上的,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錢任性,一種是沒錢大腫臉充胖子。所以說,網站上給出的薪資待遇寫的8000、一萬甚至一萬什麼的,大家也就當看個熱鬧就行了,不必特別當真。

但是這個信息我們在選擇投遞目標的時候還是可以利用的。如果你想招月薪一萬五以上的工作,那麼你還是可以選擇這個薪資區間,篩出目標公司,但是不要完全相信,要不要投遞這個職位,還要結合以下兩點綜合評估後再做決定。

公司實力

投遞簡歷之前一定要抽時間看一下公司簡介,那些成立不久的小公司,很難真正給出高薪。

崗位價值

有些公司招聘的崗位很多,有時從主管到總監都招,工資也寫得很多,好像這樣的公司,如果接到面試通知,一定要多問問,多了解,然後再決定是否去面試。想想一家公司管理崗位從主管到總監都沒有,那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要麼就是啥人也沒有,要麼就是啥人都可以。

市場水平

薪資是有市場價的,那些明顯高於市場價格的崗位招聘信息,多半是以吸引候選人為目的的,特別是一些銷售管理崗位,其實說的都是最高薪資。

找工作,招聘信息只是個參考,要不要信,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多方判斷,切記不要以高工資為唯一選擇標准,以免落入招聘陷阱。

全是假的。請不要相信。如果實在需要可以考慮boss。

我上個月找工作,通過智聯,51,boss,拉鉤全都投過簡歷。其中boss直聘大多數是私企並且工資不符,寫的6-8k,電話也是這么說,面試還沒開始就說我就給你5k,你看行不行吧。還有一家寫的8-10k,面試什麼都沒問題,面試官說行我先看你簡歷,以後再定。具體大約差1000左右。

51,回復慢,工資水平不真實,大約差800左右。

拉鉤,基本沒有回復,裡面的工資水平差的特別多,而且很多都是投遞了沒有回饋甚至查都沒查看,有一家初篩過了說等面會通知,結果一個半月都沒回信。

最後說智聯,全是保險銷售職業聯系你,要不然就是賣簡歷,一大堆什麼獵聘公司找你,不停地給一大堆教育機構發你的簡歷,沒投過都有人打電話找你,煩得要死。

所以個人簡歷還是boss吧,工資稍微有點問題,公司可能有一些比較差的,需要自己去認真查一下。

有真有假,這個還是靠自己去爭取,當然前提是你有過硬的實力。

本人非互聯網行業,找工作基本都是智聯,上次找工作,標的薪資待遇是15-20k。然後去公司面試,前台會先讓你填一個表格,當前工資以及期望薪資。因為感覺自己技術一般,然後在期望薪資一欄弱弱的填了一個15k。

面試到最後談到薪酬部分,面試官看了下表格,說給不了你15k,最多14k。當時心想:靠,期望值果然寫低了。談工資也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公司會盡量壓低成本,給你一個你大致可以接受的薪資。

最後跟hr談,心想能不能再爭取15k,然後hr就跟我玩起了心裡戰術,說你期望值是15k,但是我們公積金是全額繳的,12%也有一千多,實際要比15k多。後來死活沒談上去,一般技術主管定好了價格就很難在hr這改變了。

我本身技術不是很好,面試情況也一般,所以沒有爭取更高薪資的資本。我感覺如果你是公司急需的人才,肯定可以爭取到更高20k+都沒問題。

我親身經歷過,去年我在網上應聘了一個某 汽車 品牌的銷售顧問,網上寫的是8000-1000,去面試的時候銷售經理也把過去一年的銷售平均工資給我看,基本上在8000左右,基本的面試過後沒過幾天我就去上班去了,上了差不多一個月以後我就發現裡面工資達到8000以上基本就一個人,其餘的普遍在5000左右徘徊甚至更低,而且這是工資,平時銷售中每個月都有業績考核,如果不達標就會扣錢,算下來基本上感覺上一個月班在這期間就是在提前透支收入而已,只不過期間扣款是分攤在一段時間不覺得明顯而已。當然也這個都是有行業工資是穩定的,這個都是不一定的,所以具體看自己從事什麼行業,還有就是如果工資標的較低那麼投簡歷的人也會少,所以公司在招人的時候也是有一定策略,當然公司標出來的工資你去面試的時候或者實際去了解的時候也會有人能夠達到那個高度!

前幾天我也碰見這個事情~

淮安一家給企業做培訓的公司~在線跟我說,底薪8000~10000招聘營銷總監~

本想著離家近點~在外地同行業的這個崗位,我親自去面試開的是無責底薪9000加提成~

一大早開車過去,面試很順利~讓我第二天就可以去上班,最後我又特意問了下工資待遇~卻跟我講,底薪3500,當時我就懵逼了~我說你們人事在電話里不是跟我這么講的~後來還把貼在牆上的績效考核標准拿給我看~頓時一萬個草泥馬飄過~騙子

㈩ 我們公司想在智聯或前程無憂上做一個招聘網站,不知道這兩家費用如何,哪家更好

智聯招聘的費用是3800元一年;
前程無憂的費用是2000元一個季度,並且現在沒有免費試用時間,簽合同就才可以用的,這樣看來是智聯招聘更加便宜一些……
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