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壯族三月三特色美食有哪些
壯族三月三特色美食有烏米飯、蕉葉糍、艾葉糍、蒿子粑、五色糯米飯等。
1、烏米飯:將楓葉熬成紫烏黑色的水,和糯米煮在一起,使糯米飯帶著楓葉的清香。
2、蕉葉糍:吃起來有芭蕉葉的香味,也有糯米的香甜。
3、艾葉糍;三月三的主要傳統美食之一,艾葉有著獨特的清香味,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4、蒿子粑:傳說可以驅邪避災,是人們對一種善良願望的表達。
5、五色糯米飯:五種顏色的米做成的,壯族人把五色糯米飯看做是「吉祥如意」和「五穀豐登」的象徵,是用來招待客人的絕佳美食,也是用來祭掃先祖的供品之一。
三月三:
是壯族最為隆重的日子。其早期歷史可追溯到氏族部落時期,源於先民們祭祀神靈祈求生育和豐收的宗教活動,而後逐步演變成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原野,「以歌代言」、「以歌擇偶」的一種社交活動,又進而發展成為群眾性的游樂節日。
② 廣西民族節日三月三,一般會有什麼活動
坐標廣西梧州,三月三放假,但是在活動上,倒是不多,或許是因為漢族比較多的關系。但是有些節日以外的習俗,還是有的。
一、茶園山歌。在廣西梧州,就有一個地域的茶——六堡鎮的六堡茶,而在這個鎮的周邊,也有各種的茶園,在三月三前後,正是第二茬的春茶採摘的時候,基本上茶山上都是人。在採茶的時候,就有山歌的對唱,在老一輩帶著的情況下,幾乎所有人都會。
總的來說,廣西的三月三在不同的城市都是不同的,在梧州這個水城,它的風俗就是上述所說的活動,因為這個節日是農忙時期,是不會太熱鬧的。
③ 廣西三月三有什麼美食五色飯少不了
廣西是眾多少數民族匯聚之地,源自不同民族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令廣西充滿了別樣的魅力,而各民族富有特色的美食更是令人慾罷不能,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廣西 三月三 有什麼美食?快把紙巾准備好,口水不要滴下來啦。
你可能喜歡》》 盂蘭盆節念什麼經
五色糯米飯
黑、紅、黃、白、紫5種顏色的糯米飯,五彩繽紛的,讓人看著都覺得好想吃,雖顏色鮮艷,它用的都是天然的植物色素——楓葉、黃姜、紫飯葉、紅藍草等植物的汁液,每逢清明節、農歷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端午節等民間傳統節日,壯族家家戶戶都喜歡做五色糯米飯吃,以作趕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寄託著人們五穀豐登的祝願。五色糯米飯有「堅筋骨、益腸胃、能行、補髓」的作用之說。三月三當天,南寧的街頭早餐店也可以見到。
烏米飯
在廣西梧州,吃烏米飯是「三月三」的傳統習俗,很多人會選擇在市場上買楓葉,自己在家裡做烏米飯,三月三當天,街道上烏米飯飄香。烏米飯的口味分為咸、甜兩種,有人說烏黑發亮的烏米飯有祛邪扶正,健身暖胃的功效,吃起來也是相當美味。
憑祥竹筒飯
廣西生活中,常常會見到竹筒飯。嶺南一帶盛產竹子,憑祥的氣候和環境十分適宜竹子的生長,竹筒飯是把大米和水放到竹子的節中,密封後烤熟,吃起來粒松軟,既有米香,又有竹香,清爽可口,很受人們的喜愛。
八寶魚生
武鳴兩江鎮的八寶魚生最出名,用花生、木瓜絲、蘿卜絲、酸姜絲、香菜、紫蘇,還有自腌的檸檬、酸梅,這些配料與魚生拌在一起,吃起來可謂五味雜陳。
艾葉糍粑
清明節前後,是艾草生長茂盛且最為鮮嫩的時節,由於農歷三月三與清明節靠近,艾葉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俗話說,「年年艾葉綠,歲歲餜泛香,當天,艾葉糍粑遍布南寧街頭巷尾,得到很多人喜愛和追捧,艾葉糍粑清涼香甜,味道鮮美,有消除膩意,增進食慾的作用。
④ 廣西三月三的風俗活動一覽
廣西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三月歌圩節,大家會聚集在一起唱民歌、趕廟會。據記載,廣西的歌圩節已有上幾百年、甚至千年的歷史了。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廣西三月三的風俗活動,歡迎閱讀!
三月三吃什麼
薺菜煮雞蛋
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而薺菜的諧音是「聚財」。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薺菜煮雞蛋不僅可能祛風濕、清火,令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因此,民間有著「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民諺。
五色糯米飯
每年農歷三月三或 清明 節,壯族人家家戶戶都蒸五色糯米飯過節。五色糯米飯,因呈黑、紅、黃、紫、白五種顏色而得名。壯族人把五色糯米飯看做是「吉祥如意」和「五穀豐登」的象徵,是用來招待客人的絕佳美食,也是用來祭掃先祖的供品之一。壯族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但因語言差異,不同地域的壯族人對五色糯米飯有不同的稱。有的叫餱能,還有的叫烏米飯、青精飯、五色飯、花飯等。
蒿子粑粑
傳統江南——蒿子粑粑又稱蒿子粑。是傳統江南青團衍生出來的另一種做法。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安徽江淮,江南一帶漢族民間傳統風俗。每年三月,家人采來粑粑蒿的嫩葉,洗凈,然後拌以粘米和糯米粉,做成扁平溜圓的粑粑,放入鍋內,用旺火蒸熟,吃起來軟糯香甜可口。而吃蒿子粑粑的習俗是為的是紀念死者,同時祝願人人健康長壽,不為邪靈所侵。
艾葉粑粑
三月三是壯族人的歌節,是家庭祭祖祈福的節日,這一天也會吃艾葉粑粑。艾葉是一種中草葯,是一種廣泛應用的食材,南方人素來就有食用以艾葉為原料製作的美食。用糯米粉做的艾葉粑粑就是今天我們要吃的傳統美食。
雞屎藤
農歷三月三吃雞屎藤是廣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將雞屎藤葉與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雞屎藤面。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愛的特色小吃。相傳農歷三月初三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誕辰,北海人以此紀念這位偉人。
三月三有哪些禁忌
一、三月三前後不要買車,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二、三月三前後不要購屋,免得好兄弟住進來。
三、三月三前後不要結婚,免得遭好兄弟眼紅。
四、三月三前後晚上不要出門,這是好兄弟們的活動時間。
五、三月三前後不要去海邊,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
六、女人在三月三前後如果正好是生理期,那麼,一些動工、祭祀活動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
七、三月三當天走在荒郊野外,如果感覺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好兄弟。
八、三月三這天不要撿路邊的錢,這些錢可能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九、三月三這天晚上不要穿戴綉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
十、三月三這天晚上,別亂靠牆休息,沒事不要亂靠牆,因為好兄弟平時最喜歡依附在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鬼上身。
廣西三月三節日風俗活動
1、祭祖
有些地方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為主,他們會所有人出動帶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墳,其儀式主要有:除草添土,修整墓地,燒香上墳,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焚燒錢物,插標掛錢,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幸福安康。祭拜完了大家會聚在一起吃飯,這種聚餐的方式很融洽,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家族感。
2、五色糯米飯
「三月三」節慶開始前,家家戶戶都會選出優質的糯米,用不同草葯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後蒸熟,即為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除了象徵著五穀豐登、幸福吉祥外,因為五種顏色代表著陰陽五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用於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莊稼豐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體寒氣最重的時候,而五色糯米飯有驅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適當進食一些五色糯米飯,有利於驅趕身體內的寒意。
3、撞彩蛋
在節慶期間,各家各戶精選出雞蛋,煮熟之後用各種顏料上色,其中大部分以紅色為主,因為紅色代表著紅紅火火的好兆頭。小孩們會將彩蛋掛在身上,在外出遊玩時,碰見相同掛彩蛋的夥伴,便可以玩起「撞彩蛋」的游戲,將兩只雞蛋對碰,沒有裂痕的一方則為勝者,在民間,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著撞到好彩頭。
4、綉球傳情
歌圩的綉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制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綉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綉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綉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廣西三月三的風俗活動一覽相關 文章 :
★ 三月三廣西有什麼風俗活動
★ 廣西三月三的習俗
★ 廣西三月三節日風俗
★ 三月三有什麼風俗活動
★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風俗有哪些
★ 三月三風俗活動有哪些
★ 廣西壯族三月三傳統習俗有哪些
★ 廣西壯族「三月三」相關的文化習俗
★ 壯族三月三有什麼習俗
⑤ 三月三吃什麼傳統食物
在廣西梧州,吃烏米飯是「三月三」的傳統習俗,很多人會選擇在市場上買楓葉,自己在家裡做烏米飯,三月三當天,街道上烏米飯飄香。烏米飯的口味分為咸、甜兩種,有人說烏黑發亮的烏米飯有祛邪扶正,健身暖胃的功效,吃起來也是相當美味。
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了這種作用,每年的農歷三月又正是地菜花開得正茂的時候,每年農歷三月,大家都紛紛去採集地菜花煮著雞蛋吃,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俗,為了方便記憶和把這種好的傳統傳下來,人們就把三月初三定為吃地菜花。
在湖南湖北等地,每逢農歷三月初三,都有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說吃了薺菜煮的雞蛋,一年當中腰腿不疼、頭不疼。
⑥ 烏米飯的營養
補益脾腎,止咳,安神,明目,烏發,適宜體質衰弱者食療調補。
做烏米飯的植物可以有南燭(古名楊桐,又名烏飯,屬杜鵑科常綠灌木,葉草質,橢圓狀卵形,新葉鮮紅,老葉深綠;總狀花序腋生,花冠白色;漿果球形,成熟時紫黑色。注意這不是南天竹)、烏桕(這是喬木)、楓等。
烏米飯原為民間食品,唐代即有。江蘇宜興、溧陽、金壇和皖南一帶農村每逢農歷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已成習俗。在中國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貴州、安徽等地,人們仍保留著農歷四月吃烏米飯這一古老的習俗。
(6)三月三到了什麼網站可以買烏米飯擴展閱讀:
有關烏米飯的傳說:
福建、浙南的畲族也吃烏米飯,他們是在三月三吃。
畲族烏米飯的傳說不一:
其一,「三月三」為米穀生日,畲民要給米穀穿上衣服,故塗上一層顏色,祈祝豐年。
其二,三月三蟲蟻不作,畲民吃了烏飯,上山下山不怕蟲蟻。
其三,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領畲民與敵兵交戰時,敵人常來搶米飯,雷萬興命畲民用烏稔樹葉汁將米飯染黑,敵人怕中毒,不敢問津,畲民便安穩把米飯送上山。第二年三月三義軍一鼓作氣,合理突圍,大獲全勝,後來畲民為紀念勝利,在每年的三月三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門「踏青」,採集烏稔葉,家家戶戶做烏米飯,長此流程。
⑦ 三月三傳統節日吃什麼
三月三傳統節日吃五色糯米飯、薺菜煮雞蛋、薄餅、蒿子粑、烏米飯等等。
1、五色糯米飯
五色糯米飯是「三月三」的特色食品。五色糯米飯看起來很簡單,但工序卻有些復雜。製作五色糯米飯的原料是紅藍草、楓葉、紫藍草、黃飯花、糯米。
2、薺菜煮雞蛋
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漢族在這日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
3、薄餅
農歷三月初三吃薄餅,是同安人的傳統習俗之一。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其子鄭經繼承父業,繼續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閩南一帶,因清軍頑抗造成百姓傷亡慘重。在鄭軍反攻下,清軍投降,鄭軍進入城內,老百姓一邊迎鄭軍,一邊製作薄餅祭祀死難的親友。後來民眾就用薄餅在農歷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4、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與傳統習俗有關。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民間又稱為「鬼節」。傳說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東游西盪的鬼迷惑,朴實憨厚的鄉民們認為,必須吃這種帶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兒「粑」(粘)住,不為邪惡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這種美好心願代代相傳,使這種千年舊俗延續至今,演變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風俗。
5、烏米飯
畲族,家家都做烏米飯,全家共餐,饋贈親友,歡度「烏飯節」。傳說,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畲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烏米飯的習俗。
⑧ 烏米飯什麼超市有賣
您所在當地大型綜合超市都會有。如果當地大型超市沒有,也可以選擇在網上進行購買,天貓、淘寶、一號店等都會有賣的。足不出戶也可以買的到。
若有幫助,還望不吝採納【天昌元·米飯伴侶】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