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主流新聞網站如何做好輿論引導
主流新聞網站如何做好輿論引導?
我國,輿論引導工作一直以來是新聞與傳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近年來,隨著網路媒體和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為民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輿論多元的空間。廣州網站建設公司結合多年工作經驗,通過對當前我國網路輿論引導中存在的問題和影響的分析,進而對新媒體時代主流新聞網站如何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做初步探索,以期更好地發揮網路媒體在傳播先進文化、推動經濟發展、培育社會風尚、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由於網路媒體信息來源復雜,傳播地域廣泛且傳播速度快,參與人員眾多,互動性強,極易在短時間內形成強大的輿論,因此也會造成很多負面影響。主流新聞網站擔負著引領社會輿論健康發展的責任,通過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和網民輿論,不斷增強網路媒體的凈化力,推動我國互聯網又好又快發展。
一、當前我國網路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網路高度發達的當下,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著對網路輿論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無法適應網路媒體,也對網路輿論認識不足,要麼心存偏見,要麼認為網路聲音來自於「虛擬世界」,認識度不夠,要麼對一些問題的反應緩慢,消極對待,沒有預判、應對、引導的措施和機制,以至於最終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比如,有的地方或者單位在遇到突發事件或者負面信息時,第一時間考慮的不是怎麼發布真實、權威的信息,而是採取被動的「堵捂蓋」,或者試圖通過踢皮球來擺脫。這些不當的措施不僅沒有消除誤會,反而還擴大了事態,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也對國家和政府造成消極的影響。
另一方面,如果對網路媒體輿論引導把關不嚴,監管不到位,就會造成虛假的、黃色的、格調低下甚至有損社會形象的信息在網上流傳。因此,主流新聞網站不僅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還要認真對待網路媒體輿論引導工作,形成網上正面輿論的強勢。
二、主流新聞網站提高輿論引導的途徑
現如今,新媒體發展迅速,自媒體發展迅猛,雖然它們來勢洶洶,但主流新聞網站仍然占據著主導位置,甚至是不可以替代的。因此,主流新聞網站要做好輿論宣傳,引導社會大眾多關注真、善、美,做好這些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內容為王,引導大眾多關注真、善、美
輿論引導包含了對社會認知、價值、態度和行動的全面引導,主流新聞網站要堅持正面的、積極的宣傳,多關注真善美,向上向善的力量,做好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二)採取動態引導的方式,提高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突發事件發生,每當這時,總會引起公眾對事件發生的起因、過程、危害的關注,以及對調查過程,處理結果和善後事宜的關心。因此,主流新聞網站要不迴避、不遮掩,主動出擊還原事實,解讀熱點,要以大局為重,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主要出發點,精心引導,圍繞突發性事件引起的社會熱點和網民的關注點做新聞,滿足民眾對事件了解的慾望和訴求,也使媒體自身的信息與觀點富有社會價值。此外,對突發事件要有前瞻性、預判力,把堅持正面宣傳與疏導公眾情緒結合起來,發揮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還可藉助多瑞科輿情監測監測系統高度關注網路上的信息、事件與言論,對於一些不實的傳言,主流新聞網站要及時澄清,用大量事實攻破,改善輿論環境。
(三)把握時機,精準掌握時、度、效的問題
做好網路輿論引導是一門大學問,不僅需要科學的方法,還要把握時機,掌握主動權。
網路時代,如果對一些新聞事件不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就可能時時落後、處處被動。因此,主流新聞網站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推出一些真實的,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防範不良信息泛濫造成負面影響。當然,重視「時」並非是說越快越好,做出快速反應並不等於匆忙表態,有些事件剛剛發生,後續究竟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主流新聞網站不能盲目跟風,甚至推波助瀾,而是要形成成熟獨特的判斷,根據輿情變化作出調整,適時適度引導輿論導向。
在「度」的把控上,主流新聞網站要提高對輿情的研判能力,認真琢磨、仔細拿捏,切記一木成林,一葉障目,也不能把點說成面,把個別問題當成整體問題。與其他自媒體相比,主流媒體擁有更豐富的采訪資源和便利條件,也更容易獲得來自官方的第一手權威消息,因此更要進一步加強對新聞評論的跟帖引導,正面回應社會質疑和糾正錯誤信息,有效的主導輿論導向,引導受眾明辨是非,認清形勢。當然,在「度」的把控上,還應解決好「說多少、說多久、怎麼說」的問題。輿論引導貴在把握度,「火候」太過或者不到,都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拿捏分寸、掌握火候,講究適時適度。「效」就是要把准輿論引導的實效和質量,既要尊重受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回應大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又要善於因勢利導,引導受眾正確認識事物真相,確保取得最佳輿論引導效果。
三、結語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海量信息充斥著輿論場,主流新聞網站擔負著引領社會輿論健康的發展的責任,了解受眾需求,主動設置議題,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不斷提高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力。
㈡ 在中國新聞網工作的人做什麼
編輯網站,寫新聞,當記者
㈢ 新聞網站建設及運營都需要什麼人員來做例如新聞文字、圖片、視頻的編稿需要什麼樣多少人來做
一、新聞網站的建設由網路公司來做是最好的,專業、快速、有保障。
二、(1)運營方面,由於現在的網站是全後台管理,所以稍微懂點網路的人都會向網站內發布新聞、圖片、文字、視頻等。
(2)、如果你對新聞的專業性要求比較高,那麼就用新聞專業的人來管理網站。(編輯)
(3)、如果網站內的圖片需要自己製作,那麼就需要一個會作圖的人。(美工)
三、(1)人數在2個人就差不多了。
(2)如果是大的門戶網站,類似網易等,那就工作量大了,需要團隊的。
㈣ 網路編輯的職業規劃如何定
網編,全稱網路編輯或者網站編輯,是網站內容建設者,通過網路對信息進行收集、分類、編輯、審核,然後通過互聯網向世界范圍的網民進行發布,並且通過網路
從網民那裡接收反饋信息,產生互動。網路編輯利相關專業知識及計算機和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從事互聯網網站內容建設,對網站新聞的專業度、質量以及瀏覽量
(UV和PV)負責。網路編輯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興職業,2006年首次被列入國家職業大典,據統計目前我國從事網路編輯的人員已經高達300萬人,遠遠
超過了傳統媒體報紙的編輯數量,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
1、網編進階,向主編、總編方向發展
雖然網站編輯不比傳統編輯輕松且職業發展方向明確,但很多人仍然通過自身的努力,成功在網編職業生涯中進階,或者幫助東家把網站做好自己做了總編輯,
或者積累了一定經驗,去自己心儀的大網站做了主編、總監甚至是總編,這對於我們來說,也算成功。但這個過程是崎嶇的,互聯網公司的總編輯,除了需要具備傳
統媒體總編的專業性和政治、新聞敏感性,還要懂得大量互聯網技術知識,程序、資料庫、網路新聞傳播規律、網民心理行為偏好……這些都考驗個人的意志力與能力。但有新聞理想,想在新聞領域展現自己才華的網編們完全可以一試,請問各位,你們不覺得互聯網環境下,新聞職業更加有趣,更富挑戰性嗎?
2、網編轉型,向產品、運營方向發展
某網站年薪10萬招聘產品經理、某網站年薪20萬招聘運營總監……看到這類招聘越來越多,再看看網路編輯的平均薪資水平,我們心裡能平衡嗎?產品經
理、運營專員是任何一家成熟的互聯網公司必備的職位,而網路編輯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必然要接觸到新聞內容之外的工作,比如產品的試用與需求建議、產品的推
廣運營、社區論壇的管理、活動推廣與策劃……這些都是和產品經理以及運營人員相近的工作,我們為什麼不能去做這樣一些含金量更高且顯得更富技術含量的工作
呢?據我所知,產品以及運營人員也沒有要求大家是程序高手或者代碼狂人,相信我們都能勝任,只是,其中難度與要求,也許只有我們去了才知道,但不挑戰一下
自己,又如何突破職業瓶頸呢?
3、網編創業,向站長、自由創業發展
現在互聯網技術門檻越來越低了,也許我們今天看到的互聯網明星公司,去年才只是幾個互聯網創業青年隨便搭建的論壇或者個人博客。作為網編,我們不能把
自己局限在新聞與資訊,關注一下技術,關注一下業內動態吧,你會發現,你已經落伍了,你做了2年網編,而有人已經用2年時間完成了創業,而你,就在人家剛
剛創業成功的公司里打工,每個月拿著少的可憐的薪水,做著老牛老馬一樣的工作,呵呵,心裡不平衡吧,去創業吧,站長,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復雜,當然,站
長要求我們的「技術」更全面,既要懂代碼,又要懂網站建設、伺服器搭建,之後是網站運營、網站推廣,還要思考合作以及網站盈利……但沒有這樣的辛苦,誰又
能隨隨便便成功呢?
4、網編轉身,離開互聯網去做實體行業
也許真的有人,可能是你,可能是我,真的有一天會發現,哦,我原來不適合搞互聯網,那麼,請決絕的離開吧,互聯網門檻不高,但互聯網成功的門檻很高,
沒有互聯網基因就不要做互聯網,呵呵,這不是故作高深,所謂的互聯網基因也沒有特別的判斷標准,就問大家簡單幾句,你能長時間的堅持在電腦旁看IT新聞而
不是打魔獸、玩鬥地主、開心農場嗎?你能一天24小時有20個小時呆在電腦旁而不覺得疲倦嗎?你能在有靈感的時候連著好幾個通宵嗎……如果都沒有,那麼,
請去做實體吧,給大家一個安慰自己的理由:實體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而互聯網則是虛無飄渺的東西,走吧,朋友,別耽誤了我們的青春,趁著年輕,
找個「好人家」嫁了吧.
㈤ 網站編輯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1、發現新的信息源。在這個Copy的時代里,不知道到哪Copy是件惱人的事。別只盯著新浪或者DoNews滾動,這樣是省事,但永遠慢一步。而且,別人的選擇未必適合貴媒體的定位。
a)定期查看導航網站是否增加了新的內容網站。各門戶網站、網址站都有專人搜集、整理、分類並權重重要網站。不要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斷,要相信更多的眼睛看得更多、更准。
b)從Google新聞中,發現新的信息源。Google全靠機器演算法篩選新聞決定了它必須盯住所有有價值的內容站。並給所有內容網站權重。
c)到各種論壇中,特別是本站論壇中淘內容。論壇中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很多原創被埋沒在了大量的垃圾內容中。論壇內容源能有效解決網站內容日益同質化的問題。
d)和同行交換內容源。同行和你一樣關心、發現內容源,同行有一半的可能性比你搜集的內容源質量高。
e)將搜集而來的內容源整理、分類、積累、不斷在原有基礎之上增加。
2、選擇文章時,反復揣摩這篇文章是編給誰看的。心中要始終有讀者。否則讀者眼中也沒你。只有選准了讀者,你才知道怎樣處理標題,以及這篇文章的權重。
a)每類讀者都選出一個典型。本站有幾類讀者,就對應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人。將讀者分類具象為具體的人。自己容易想清楚,也容易和同事交流讀者問題。從概念到概念的交流,意義不大。
b)和這個典型讀者保持聯系,問他們感受。
3、快速製作導讀。導讀和摘要不同。如果全文是美女圖,摘要是縮小版的美女圖,導讀則是美女的一個袖腳,引導讀者點擊進去。摘要是為了快速閱讀,導讀的目的是誘發點擊。所以,導讀要放在目錄頁。摘要要放最終頁。
a)最直接的導讀是直接選取文章中能引起閱讀和思考的段落。
b)編輯按式的導讀要避免故意製造懸念。
4、標題是導讀?還是摘要?網路媒體的標題首先是摘要。70%是摘要,如果能在摘要的同時,使用30%的文字兼顧導讀,那就是好標題。否則,讀者只看標題,不點擊。
a)和報紙標題以詞為基本單位不同,網站標題以主謂賓齊全的句子為基本單位。盡量不用倒裝句。
b)所有標題的字數必須控制在規定范圍內:不能超過20字,不能折行;也不能少於15字,不能長短不齊。
c)和報紙標題追求簡練、驚人不同,網站標題更像新聞的導語。
d)和通訊社標題類似,網站標題可在標題中註明類型,如評論、觀點、分析、圖文、通訊、特寫、長篇、快訊、詳訊、綜述等,在類型後加冒號。這是避免長標題單調,說明文章性質的有效手段。
e)以圖片為主或圖片精美的新聞標題開頭註明「圖文:」,以文字為主的文章在標題後註明「(圖)」,一張以上可標「(多圖 )」或「多圖:」或「組圖:」。
f) 有後續報導的熱點新聞題目可註明「『某某事件』後續:」。
g)標題中盡量避免各種簡稱。中國地名省一級避免出現魯、豫等;市、縣地名如不知名,在其前面加上省或自治區的名稱。涉及國家名,約定俗成的可用簡稱,比如美、英、俄;容易混淆的不要用簡稱,比如巴(巴基斯坦、巴勒斯坦 ),阿(阿富汗、阿根廷)等。標題中提及的人名如果不為受眾熟知,應在不折行的條件下註明他的職務或頭銜。
h)標題中不得出現港台用語。比如飛彈、軟體、華文等等。
i)使用標點時要區分全形、半形:破折號、括弧用半形,其餘(冒號、頓號、引號、書名號、嘆號、問號等)為全形。標題中不要出現逗號、句號,有疑問、加重的語氣可適當使用問號、嘆號。數字用半形,標題中間斷開要用半形空格。
5、發展互動作者,通過更顯著版位、版主「頭銜」、置頂貼、精華貼等手段進行精神鼓勵。留言者、BBS發帖者、Blogger、Wiki作者時時需要鼓勵,否則,他們沒義務為網站產生內容,他們受高興支配。這些互動作者,即是你的忠實讀者,也是你的免費作者。重要。
a)網路媒體不是紙媒體的電子版,也不是文摘報。它是用戶手中的媒體。只有用戶手中的媒體,用戶才會熱愛。
b)互動作者不是你的員工,不可以用員工的標准要求他們。要遷就他們,再遷就他們。互動作者的所作所為都是有道理的,都是需要妥協的現實,決不要抱怨互動作者,而是要善於發現積極的一面,提倡積極的一面。
c)篩選用戶是個復雜的長期的過程。再難也要做,花再多的時間也要做。
d) 每天都能從互聯網上請到免費的編輯、記者,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
6、製作大型專題,即留得住的專題。這樣的專題相當於一個頻道。值得下功夫的做的專題一年不會超過5個。
a)用Google搜索一下,自己做的這個專題,如果能排在第一位,這個專題就是成功,如果連第一頁都排不上,那就是在浪費網站稀缺的編輯力量。
b)一個季度,至少要維護一次以前做的專題。
c)專題一定要有自動更新模塊。保持48小時內,一定要能從日常更新中獲得相關的更新。
7、製作長期知識庫。知識庫從長期看,其訪問量遠遠大於新聞。製作知識庫過程,也是編輯學習行業知識的過程。在工作中學習,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a) Wiki是製作知識庫的好工具。Wiki不僅可以製作知識庫,而且可以將這個知識庫變成社區,引發更多的人用戶參與製作知識庫。
8、寫編輯日誌。既然不能關起門來辦報,當然更不能關起門來辦網站。記者往外跑,編輯通過Blog往外跑。編輯通過Blog到讀者中去。Blog是編輯的反饋系統,編輯靠這個反饋系統,不斷調整自己的編輯工作,日臻完善。
a)編輯的Blog是編輯團結網站忠實讀者,發展免費編輯隊伍的陣地。
b)寫出來,才可以積累。只是想,想起這個,忘記了那個。
c)寫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
d)所謂編輯心得,不僅是自我的感悟,更是相互討論啟發的結果。
9、編譯外電。這是編輯練筆的最好手段,同時,能豐富本站內容。有了材料,會寫之後。配上采訪,就是好記者了。
a)編譯是向原文作者學習寫作的過程。
b)學習寫作沒有好的辦法,只有多寫。編譯是讓練筆和習作有用的好途徑。
10、提出發布系統的修正方案。目的是提高效率,將三個步驟合並為一個步驟等等。
a)發布系統是程序員開發的,但程序員並不怎麼使用發布系統,對發布系統感受不多;編輯每時每刻都在使用發布系統。編輯一定要將自己使用發布系統的感受及時通知程序員,以便程序員改進發布系統。
b) 將抱怨寫改進意見,發給程序員,將喜歡的功能也發給程序員,程序有可能這個功能改進得更好。不管怎樣,盡快讓程序員知道你對發布系統的喜好。
㈥ 在一個網站的新聞中心主要工作是什麼
如果是大型的網站 新聞中心主要是采寫新聞 如果是記者的話就出去采訪給網站供稿 如果是編輯的話就是編輯記者採的新聞做網頁 當然還有 采編一體的。
㈦ 新媒體運營日常工作是怎樣的
新媒體的工作很復雜,很瑣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新媒體絕對不是簡單的碼字,「復制+粘貼」。新媒體的日常工作步驟如下:
選題定題、素材搜集、內容編輯、圖文排版、封面配圖、內容校對、推送發布、監測數據、處理留言、用戶反饋互動、定期總結……
以上任何一個步驟都會讓一個自媒體人陷入無盡的煩惱。而根據各大招聘網站招聘需求,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職責有:
1、負責互聯網自媒體平台的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
2、獨立運營各種平台,策劃優質文章和宣傳模式,有內容的文章和服務;
3、數據分析:新媒體工作也是數據運營的工作,每天都要盯著後台數據。閱讀、互動、分享、留言評論……你要了解每個曲線的峰、谷出現的原因,預測它的趨向,並能對著後台那堆看起來枯燥乏味的數據講出一大堆故事來。
4、運營增加粉絲數,提高平台關注度和粉絲的活躍度,經常性與粉絲互動;
5、 分析網友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更新掌握新聞熱點,有效完成專題策劃活動;
6、緊跟各種平台的發展趨勢,與用戶互動互關,創新運營模式;
7、用戶運營: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分析用戶行為及需求;這樣才能把握用戶需求,了解受眾群體,勾勒用戶畫像,然後針對性地強化與用戶的溝通交流,才懂得怎樣跟他們聊天,也知道被用戶撩的時候怎麼應對。
8、 有獨到的眼光,撰寫宣傳文章,定期更新產品相關的最新活動,推進與用戶之間的互動。
㈧ 新聞工作最重要的職能是什麼
新聞工作最重要的職能是輿論監督。
㈨ 對網路新聞編輯的認識,主要工作是什麼
網路新聞編輯不能做單純的「搬運工」、「粘貼匠」,不能做進行簡單操作的「理貨員」,網路新聞編輯完全有必要對入選的新聞稿件進行編改,以消除謬誤,方便網友閱讀。對文稿的編改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把好是非關
網路新聞非常講究時效性,如一味地追求時效性,不去進行認真的核實,勢必會造成假新聞,網路新聞編輯要對入選的稿件進行認真的核實,嚴把是非關,主要包括事實把關、政策把關、知識把關、文字把關,此外,還有技術性把關,如在編輯的過程中,有關內容的鏈接是否正確等。
2、強化接近性
網路新聞編輯在編改文稿時要注意稿件內容與網友的接近性,從而引起網友的興趣,這里的接近性主要是地域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生活上的接近等,凡是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都有必要在稿件中進行強化。例如中國徐州網作為一家地方性網路新聞媒體,其文稿的編改都充分注意到與徐州市民的接近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3、方便網友閱讀
通過電腦屏幕閱讀新聞比較費力,長稿件網友很難堅持閱讀下去,所以網路新聞編輯編改文稿時要盡量使篇幅簡短,控制在500字左右比較適合。對正文進行刪節時,首先要刪除非新聞內容和次要的新聞要素,其次還要對主題進行提煉,刪除過多或重復的議論,刪除過多的或重復的例子等。
在結構上要多用倒金字塔結構,按照新聞內容的重要性,進行內容排序,將最重要的內容放在正文的最前面,這樣就容易吸引網友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