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站性能測試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常見的性能測試方法有以下幾種:
1.負載測試
在這里,負載測試指的是最常見的驗證一般性能需求而進行的性能測試,在上面我們提到了用戶最常見的性能需求就是「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少吃草」。因此負載測試主要是考察軟體系統在既定負載下的性能表現。我們對負載測試可以有如下理解:
(1)負載測試是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觀察在一定條件下軟體系統的性能表現。
(2)負載測試的預期結果是用戶的性能需求得到滿足。此指標一般體現為響應時間、交易容量、並發容量、資源使用率等。
2.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是為了考察系統在極端條件下的表現,極端條件可以是超負荷的交易量和並發用戶數。注意,這個極端條件並不一定是用戶的性能需求,可能要遠遠高於用戶的性能需求。可以這樣理解,壓力測試和負載測試不同的是,壓力測試的預期結果就是系統出現問題,而我們要考察的是系統處理問題的方式。比如說,我們期待一個系統在面臨壓力的情況下能夠保持穩定,處理速度可以變慢,但不能系統崩潰。因此,壓力測試是能讓我們識別系統的弱點和在極限負載下程序將如何運行。
例子:負載測試關心的是用戶規則和需求,壓力測試關心的是軟體系統本身。對於它們的區別,我們可以用華山論劍的例子來更加形象地描述一下。如果把郭靖看做被測試對象,那麼壓力測試就像是郭靖和已經走火入魔的歐陽峰過招,歐陽鋒蠻打亂來,毫無套路,盡可能地去打倒對方。郭靖要能應對住,並且不能丟進小命。而常規性能測試就好比郭靖和黃葯師、洪七公三人約定,只要郭靖能分別接兩位高手一百招,郭靖就算勝。至於三百招後哪怕郭靖會輸掉那也不用管了。他只要能做到接下一百招,就算通過。
思考:
我們在做軟體壓力測試時,往往要增加比負載測試更多的並發用戶和交易,這是為什麼?
3.並發測試
驗證系統的並發處理能力。一般是和伺服器端建立大量的並發連接,通過客戶端的響應時間和伺服器端的性能監測情況來判斷系統是否達到了既定的並發能力指標。負載測試往往就會使用並發來創造負載,之所以把並發測試單獨提出來,是因為並發測試往往涉及伺服器的並發容量,以及多進程/多線程協調同步可能帶來的問題。這是要特別注意,必須測試的。
4.基準測試
當軟體系統中增加一個新的模塊的時候,需要做基準測試,以判斷新模塊對整個軟體系統的性能影響。按照基準測試的方法,需要打開/關閉新模塊至少各做一次測試。關閉模塊之前的系統各個性能指標記下來作為基準(Benchmark),然後與打開模塊狀態下的系統性能指標作比較,以判斷模塊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5.穩定性測試
「路遙知馬力」,在這里我們要說的是和性能測試有關的穩定性測試,即測試系統在一定負載下運行長時間後是否會發生問題。軟體系統的有些問題是不能一下子就暴露出來的,或者說是需要時間積累才能達到能夠度量的程度。為什麼會需要這樣的測試呢?因為有些軟體的問題只有在運行一天或一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暴露。這種問題一般是程序佔用資源卻不能及時釋放而引起的。比如,內存泄漏問題就是經過一段時間積累才會慢慢變得顯著,在運行初期卻很難檢測出來;還有客戶端和伺服器在負載運行一段時間後,建立了大量的連接通路,卻不能有效地復用或及時釋放。
6.可恢復測試
測試系統能否快速地從錯誤狀態中恢復到正常狀態。比如,在一個配有負載均衡的系統中,主機承受了壓力無法正常工作後,備份機是否能夠快速地接管負載。可恢復測試通常結合壓力測試一起來做。
提示:每種測試有其存在的空間和目的。當我們接手一個軟體項目後,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選擇去做哪一種測試,這應該根據當前軟體過程階段和項目的本身特點來做選擇。比如,在集成測試的時候要做基準測試,在軟體產品每個發布點要做性能測試。
⑵ 製作好的網頁如何在瀏覽器上測試
1、如果是html或是htm的靜態網頁,直接雙擊網頁就可以瀏覽到效果的。
2、如果是asp的動態網頁需要在本地搭建asp運行環境,就是配置iis,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配置方法;或是找個網上的asp空間上傳,然後瀏覽。
3、如果是php的動態網頁,本地需要搭建php運行環境,可以使用phpnow,配置方法網上搜;或是上傳到網上的php空間,瀏覽即可
⑶ 網站測試。我想在本地配置一個PHP的網站環境進行測試
准備一個web伺服器,windows可以使用iis或者apache,linux可以用apache,再裝一個php解釋器,一個mysql資料庫程序,現在有很多集成的一鍵安裝環境。
如ComsenzEXP就是一個集成環境的安裝包,裡面至少包含以下軟體:
下載地址:http://www.comsenz.com/downloads/install/exp
DiscuzX1
Apache 2.2.10
MySQL 5.0.67
PHP 5.2.8
Zend Optimizer 3.3.3
eAccelerator 0.9.5.3
phpMyAdmin 2.10.0.2
⑷ 網站的運行環境指的是什麼
網站的運行環境包括硬體環境(伺服器用的cpu,內存等)與軟體環境(伺服器安裝的操作系統,Web伺服器軟體,資料庫等)。
網站的開發技術是指你用哪種編程語言編寫網站程序,用的是哪個資料庫,使用到哪些數據交換技術等
⑸ 如何測試一個網站
這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測試的
一、網站的功能,主要看原計劃的模塊實現了沒有,如果沒有,後台是不是可以隨時增加;
二、每一個模塊的更新是否是正常的,比如添加新聞、上傳文件等;
三、最好找個網站注入程序檢測一下網站是否有漏洞,否則一旦有漏洞,可能網站正式啟用以後經常會讓搞黑;
四、檢查網站的資料庫路徑和名稱是否是常規的路徑和名稱,如果是,應該改為自已特定的路徑和名稱,以增加網站的安全性;
五、檢查網站的資料庫備份功能,看能否備份資料庫;
六、就是關於風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你的域名、FTP用戶名及密碼以及網站備案等必須的信息。
⑹ 如何檢測網站性能
網站的性能一直是影響瀏覽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如何時刻了解網站的情況,讓網站始終保持良好的性能卻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一個典型的Web訪問通常要受到10至20個甚至更多路由的影響,同時還要受到防火牆、Web伺服器和用戶瀏覽器的影響,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延長訪問響應時間。游龍科技的Dragonwatch監測服務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網站性能管理解決方案,可以從用戶端和伺服器端同時對網站進行實時監測。
諸多因素造成響應時間延長
在很多情況下,互聯網是一個沖突的環境。一個普通的數據包從企業的Web伺服器到達用戶的瀏覽器將面臨下列問題:
1.路由擁堵:在高峰時期,互聯網經常會強制路由器在相對長的時間內滯留一些數據包,直到帶寬足夠用,這會增加Web訪問的延時;情況更糟的是,路由器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耗盡了內存,就會丟掉這些數據包。由於客戶和伺服器系統在重新傳輸之前必須等到計時器終止,這將大大降低響應時間。
2.長距離和多個Hop:一個數據包從倫敦的伺服器到達香港的客戶端必須穿過大西洋、南美大陸和太平洋才能到達目的地。它必須經過20個甚至更多的路由器。即使沒有擁堵,如此長的距離也會大大延長響應時間。
3.許多不同的ISP: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要經過許多不同ISP的網路,對網站管理者來說,控制服務質量是非常困難的。
4.客戶端較差的帶寬連接:網頁在客戶撥號端的下載速度比在公司內部100Mbps網卡的下載速度要慢得多,因此網頁設計者需要在網頁內容設計的豐富化和最小的下載時間之間進行權衡。
5. 協議問題: 有許多Web協議很難使用戶訪問達到好的響應時間。
上述問題都會延長用戶訪問的響應時間,解決它們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但是只要我們能夠發現這些問題,就有可能盡早解決這些問題。
網站性能監測管理
根據游龍科技的經驗和市場調查,成功的網站經營者通常通過以下8個具體步驟對其網站性能進行監測管理:
1.設定量化目標
任何項目的第一步都是設定明確的目標,沒有預定的目標,就沒有評估性能好壞的標准。例如: 響應時間的目標可以是「95%的時間里下載時間不能超過10秒,99%的時間里下載時間不能超過25秒」等,同時可以對特定的項目設定特定的目標,如:
(1)基於不同的地區設置不同的目標:希望全球不同地區的客戶有相同的響應時間是不現實的。
(2)對大的、復雜的網頁設置期望目標:對於包含許多圖形、Java腳本等組件的網頁希望其和純文本網頁有相同的響應時間也是不現實的。
(3)對動態網頁設置目標: 如實時更新的動態資料庫網頁。
2. 監測自身狀況, 准確了解網站客戶的真實感受
一旦設定了性能標准,下一步就是監測當前的狀況,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樣,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調整設定的標准。
有三個基本的方法來監測網站當前的性能:
(1)客戶端監測: 使用這種方法需要在客戶端安裝一套特製的軟體,來測量用戶的訪問時間並實時傳到中央管理系統。這種方法的主要優點是測量准確,缺點是不可能所有的終端用戶都安裝一套軟體。
(2)模擬監測: 將監測系統放置在骨幹網的節點上,模擬實際用戶。監測系統測量Web伺服器的響應時間並將之實時傳到中心資料庫,這種方法對網站進行縱向(網站升級前後)和橫向(網站之間)比較非常有用。
(3)伺服器端監測:監測系統安裝在伺服器上,監測所有的數據包,通過分析HTTP、TCP/IP協議可以很准確地估計用戶的響應時間。但是這種監測方式的准確性比客戶端的准確性低。
3.通過比較,尋找差距
收集到測量數據後,下一步就是找到實際數據和目標之間的差異,這些差異對診斷問題的根源非常有用。性能問題通常被歸為下列幾類:
(1)網站/網頁設計問題: 網頁設計問題是影響響應時間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後面將詳細討論;網站設計問題包括交換設備、伺服器、防火牆等; 更為嚴重的是協議問題,如防火牆或Web伺服器不支持持久的連接,後面將會詳細地討論。診斷性能問題需要分析工具來表明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是路由器、防火牆還是交換機等。診斷協議問題需要靠捕獲或協議分析工具才能知道問題的根源在什麼地方。
(2)客戶的問題: 客戶的問題可以通過測量客戶訪問網站的響應時間來進行分析,網站上出現的問題同樣可能在客戶端發生,如在WAN節點沒有足夠的帶寬、路由器和防火牆的問題、協議問題等。
(3)ISP/Internet的問題: 這類問題是最難診斷和解決的,而且當前各級ISP的服務能力極不平衡且非常有限。診斷的方法就是分析響應時間,通過Traceroute命令來分析各級ISP的響應時間, 從而確定影響響應時間的瓶頸在什麼位置。
4. 通過預警系統,實時發現網站性能問題
通過模擬客戶端的實際訪問, 將遇到的性能問題實時報告給網站管理人員,便於網站管理人員立即進行處理,一旦發現性能問題,就應該立即尋求解決方案。
5. 解決網站和網頁設計問題
(1)對網站的性能優化有很多途徑,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保證伺服器、防火牆和ISP之間的連接有足夠的帶寬。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帶寬問題經常發生在WAN連接處,網路管理者最常使用的規則是不要讓網卡的使用率超過50%。當然,速度越快的網卡使用率越高。隨著使用率的上升,網卡的延時會越來越長,因此應該避免讓網卡的使用率超過90%,保持在50%以下是比較安全的。路由器和Web伺服器的內存不足將嚴重影響網站的性能,另外,後台資料庫處理的復雜性也對網站的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2)如果網站的性能經過優化後,客戶仍然感覺響應速度慢,那麼有可能是網頁設計存在著問題。要想讓網頁的下載速度快,必須讓網頁變小,特別是減少圖形文件、幀和Java applets; 但並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越少越好,下列網頁下載由快到慢的順序是:
● 沒有圖形文件;
● 有一些小的圖形文件;
● 有一些大的圖形文件;
● 有許多小的圖形文件;
● 有許多大的圖形文件。
6. 管理ISP/IDC
如果在第三步中發現是ISP的問題,你還需要確定是哪些ISP影響網站的性能: 你的ISP、客戶的ISP,還是客戶訪問經過的ISP;
(1)如果問題出在你的ISP,你可以直接和你的ISP談判,要求它提供更好的服務或者考慮更換ISP。
(2)如果問題出在客戶的ISP,你需要通過客戶去說服它提供更好的服務,你也可以將監測的結果提供給客戶作為談判的依據。
(3)如果問題出在客戶訪問途中的ISP,你就要通過你的ISP向它們逐級尋求解決辦法,否則你可以要求你的ISP改變訪問指向。
7.幫助終端用戶正確地使用
如果你的網站和網頁設計非常好,ISP的服務質量也很優秀,那麼這時性能不好的原因就是有一些特殊的問題影響了你的終端用戶的訪問速度。
8. 繼續監測, 收集數據,獲取解決方案,逐步改進
經過上面的解決過程,你的網站性能應該非常優秀,但是千萬不要放鬆警惕。Web應用、諸如TCP和HTTP等各種協議在互聯網上的運行方式非常復雜,問題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另外,由於ISP要支付昂貴的帶寬費用,因此絕大多數ISP總是出租有限的帶寬,從而造成網路的擁擠。網站需要長期持續不斷地監測性能情況,並且讓你的ISP知道你時時刻刻在監視它的服務質量。
繼續進行監測的一個最重要方面就是測量業務流程的響應時間,以便與目標進行比較,逐步改進網站的性能.
⑺ 怎麼測試開發的系統的運行環境啊
1、搭建獨立的軟體測試環境有利於重現開發環境無法重現的BUG。這樣說也許會顯得抽象,我們不妨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某個軟體系統由模塊A、B、C組成(對應開發人員A、B、 C)。起初開發人員比較偷懶,不想重新搭建獨立的測試環境(特別是搭建過程比較復雜的情況下),而是讓測試人員連到他們各自的開發機器上分別測試他們各自負責的模塊。各自的模塊功能很正常,但一旦整合作為一個系統向用戶提供功能時,就不一定正常了,有可能在模塊A錄入的數據在模塊B查詢不到,或是模塊間的介面有問題等。除此以外,還可能有其他因素妨礙開發環境重現BUG。總之,搭建一個與典型用戶環境配置一致的測試環境是有效測試的重要前提。 2、搭建獨立的測試環境便於開發人員並行地修復BUG。如果對開發環境進行測試,開發人員要修復BUG必須先重現BUG,然後修改相關代碼,並進行程序調試。而在測試人員還未測試完系統前,開發人員是不能對程序進行修改、更新。只有等測試人員測試完後才能進行BUG修復(現實中也有這樣的情況:測試員還未測試完開發人員就更新修復部份BUG的程序。這種做法比較危險,開發人員若修復得不好可能會導致程序無法運行,勢必影響測試進度)。串列的工作方式也很耗費時間,甚至影響進度。正確的做法應該搭建獨立的測試環境,測試人員提出BUG後開發人員在開發機上重現並修復,並驗證修復後的效果,兩種環境互不幹擾。 3、搭建獨立的測試環境可以驗證安裝軟體的全過程。即進行安裝測試,用以檢查安裝文件是否有錯漏,軟體在指定的操作系統下能否正常安裝,各種配置項是否有錯漏等。 4、搭建獨立的測試環境可以避免環境被破壞導致測試無法進行的意外。如果選擇開發環境來進行測試,開發人員進行某項誤操作後發生系統崩潰或者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意外,此時測試工作也不得不停止。 請採納
⑻ 怎麼檢測一個網站是否支持ipv6
1 網址域名是否有AAAA的解析,用命令 dig AAAA 域名
2 如果有AAAA解析,還得可以訪問,配置好web。例如訪問 4ipv6.com 這個ipv6 only的網址,可以查看到自己的ipv6地址,就說明網站已經支持ipv6了。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有AAAA記錄,而且可訪問(你自己也是ipv6環境)!
⑼ win8系統的IIS怎麼進行本地網站的測試
首先需要先安裝IIS,第一步打開電腦的控制面板。
單擊「控制面板」里的「程序」,再單擊「程序」里的「啟用或關閉windows功能」。
彈出下圖,剛打開系統需要緩存時間,等待十幾秒。
彈出「啟用或關閉windows功能」點擊Internet信息服務。
勾選圖示所指的子目錄,打鉤的為子目錄全選,如下圖,選完,單擊確定。
安裝好後,可以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里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務(IIS)管理器「。
雙擊」Internet 信息服務(IIS)管理器「,出息IIS界面,點擊」網站「,windows系統下有個默認的站點。
單擊右側的」管理網站「目錄下的」瀏覽*:80(http)。
瀏覽器會出現IIS8的頁面,說明IIS安裝成功。
想添加自己的個人網站,如圖,選中」網站「 在右側單擊」添加網站「。
網站名稱隨便取自己想用的,」物理路徑「即網站在本地電腦的路徑,埠號為防止跟默認站點沖突,改成81或82等,配置好後,確定,即可在IIS頁面」網站「目錄下出現站點。
⑽ 如何對一個web電子商務網站進行測試,有什麼具體方法沒,比方說舉個例子
最簡單的,直接發布,該點的地方都點點,看正常不,要求輸入信息的,亂輸入一些東西,看能驗證不,能不能很好的防止用戶攻擊,sql注入等等
找多人,越多越好,同時登陸,試試壓力測試等等;
很多方法,具體自己網路一下吧,親,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