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才是網站正確的交互設計方式
交互指的是產品與它的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過程,而交互設計師則是秉承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以用戶體驗度為原則,對交互過程進行研究並開展設計的工作人員。
交互設計(InteractionDesign)是指設計師對產品與它的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機制進行分析、預測、定義、規劃、描述和探索的過程,即定義人造物的行為方式。作為一門關注交互體驗的新學科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產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創始人比爾·莫格里奇在1984年一次設計會議上提出,他一開始給它命名為「軟面(SoftFace)」,他後來把它更名為「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師善於表達,以網頁語言表達產品所要告訴用戶的信息,同時顯示用戶的操作功能。
所以,凡是涉及到表達、傳達的問題,都可以找交互設計師來做,也應該由交互設計師來做。產品經理考慮要做什麼產品才有價值,交互設計師考慮怎麼把這個想法最有效的轉化成一系列的界面展現給用戶。除了展現,還有和用戶的交互。這個展現、交互的過程就需要一定的表達能力。這種表達能力並不是我們平時所特指的口頭表達,而是使用網頁語言表達。我們經常會討論一個按鈕的位置,討論某個狀態下游標的樣式,討論應該寫成「登錄」而非「登陸」等等:這些都是網頁語言表達。
Ⅱ 實現網頁交互性的核心技術
交互技術類型有:
1、無聲語音(默讀)識別
通過默讀識別,使用者不需要發出聲音,系統就可以將喉部聲帶動作發出的電信號轉換成語音,從而破譯人想說的話。但該技術尚處於初級研發階段。
2、眼動跟蹤
眼動跟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圖像處理技術,使用能鎖定眼睛的特殊攝像機連續地記錄視線變化,追蹤視覺注視頻率以及注視持續時間長短,並根據這些信息來分析被跟蹤者。
3、電觸覺刺激
通過電刺激實現觸覺再現,可以讓盲人「看見」周圍的世界。
4、仿生隱形眼鏡
既可以讓佩戴者擁有將遠處物體「拉近放大」的超級視力,顯示出全息圖像和各種立體影像,甚至還可以取代電腦屏幕,讓人們隨時享受無線上網的樂趣。
5、人機界面
人機交互技術(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
(2)網站怎麼最有效的實現交互擴展閱讀:
交互是指自然與社會各方面情報、資料、數據、技術知識的傳遞與交流活動,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方誌匯集了一定地域內各種信息資料,是一種有形的文字信息載體。
交互技術則是利用一定手段達到交互目的,逐漸步入多領域應用時代。
互動設計,又稱交互設計,(英文Interaction Design, 縮寫 IxD 或者 IaD),是定義、設計人造系統的行為的設計領域。人造物,即人工製成物品,例如,軟體、移動設備、人造環境、服務、可佩帶裝置以及系統的組織結構。
互動設計在於定義人造物的行為方式(the "interaction",即人工製品在特定場景下的反應方式)相關的介面。
Ⅲ 網站開發過程中,前後端是如何進行交互的
通過對資料庫的調用管理進行交互。
前台一般是對資料庫內容按照頁面代碼控制進行撿索並展示出來形成頁面。
後台主要是對資料庫進行管理,增、刪、改。
Ⅳ 關於頁面打開的交互方式,這篇堪稱最全面的總結!
本篇文章分別從頁面打開方式的類型、當前頁打開&新開頁面、彈出框三方面對頁面鏈接打開方式進行了探討,給大家提出一些意見以供參考。
頁面打開方式作為鏈接產品路徑的基礎,在設計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選擇的困擾,尤其是產品功能復雜,層級較多時,如何讓用戶按照自己的意願清晰的瀏覽信息,保持操作連貫性,是值得體驗設計仔細思考與分析的。
近期在所負責的設計項目中,團隊對鏈接操作的打開方式產生了分歧,藉此機會整理了一些案例與資料,就這個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也給遇到同樣問題的同行一些參考意見。
一、頁面打開方式的類型
網頁中可操作的鏈接,主要有按鈕、icon 以及文字鏈接,設計中常用的打開方式則主要有以下三種:
1. 當前頁打開
點擊操作鏈接後,在當前的瀏覽器頁面中進行內容顯示與操作。
[caption id="attachment_294110" align="alignnone" width="1199"]
極創課堂 頁面打開 交互方式 最全面的總結!交互設計[/caption]
2. 新開頁面
點擊操作鏈接後,在瀏覽器中新開一個獨立的標簽頁面,進行內容顯示與操作。
3. 彈出框
點擊操作鏈接後,在當前的瀏覽器頁面中,彈出一個小尺寸的對話框,進行內容顯示與操作。
二、當前頁打開 & 新開頁面
首先來說說最具爭議的新開頁面&當前頁打開。在 HTML語言中,target目標有「target=_blank」和「target=_self」兩種屬性,分別代表「新窗口打開」和「當前窗口打開」,下圖是這兩個參數的屬性描述。
從這兩個參數的屬性上來看,「當前窗口打開」是系統默認的處理方式。這個打開方式在國外的網站中實現方式比較統一,用戶也形成了一致的習慣,但國內的形式則不盡相同,以至於一直頗具爭議,不同類型網站之間、同一網站不同場景之間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則標准可供大家學習和參照。
針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可以聽到兩種不同的用戶聲音,並且都站在各自的角度闡述其道理。]
舉個例子,我們以同類型網站(淘寶和亞馬遜)的打開處理方式進行對比,來看一下用戶習慣、功能場景對鏈接打開方式選擇的影響。
首先,我們確定一致的功能場景:用戶從首頁中根據各種篩選條件,查找到心儀的商品。來看一下兩個網站的處理方式:
可以看出基本是兩個極端,差異非常明顯,再來看個有意思的現象,亞馬遜中國的商品搜索方式竟然又和淘寶一致了,難道鏈接打開方式的差異竟是中外用戶習慣的差異?
這確實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那麼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有:
早期的 W3C標准不支持 target=」_blank」(HTML語言中,在新窗口中打開鏈接)的屬性,國外互聯網普及也比國內早,於是用戶慢慢養成了習慣。
默認當前頁面打開讓國外用戶覺得更有「禮貌」。如果用戶想新開頁面,可以滑鼠中鍵、按住ctrl點擊鏈接或者右鍵新窗口打開,此時用戶更有選擇權,可以自己決定打開方式;如果默認新開頁面,則讓用戶失去了選擇權。
早期國內互聯網發展較為浮躁,網站想通過新標簽頁打開方式,提高PV。
國內網路普及晚,部分用戶尤其很多老年人不習慣甚至或許不知道,頁中有個後退前進按鈕、麵包屑可用,新開頁面便於他們的操作。
那麼,淘寶中所有的頁面打開方式都是新開嗎?不是。像「我的收藏」、「已買到的商品」、「購物車」等功能頁面就是當前頁打開。
同一個產品內部,如此區別設計的原因我認為有:
用戶的目的較為明確,查找對象確定。(用戶想要查看的對象是確定的,如購物車中的產品,用戶有明確的目標,找到鏈接打開頁面即可,不像搜索查找商品,需要一步步縮小范圍甚至比對查看)
鏈接入口常駐在網站的信息欄,用戶可以隨時切換,操作方便,且不存在重新輸入的成本。
關於這兩種打開方式,到底哪種操作更順暢,確實難分高下,就跟「確定和取消哪個在左,哪個在右」是一種性質的問題,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要看在哪種場景下使用更合適。
新頁面打開適用的場景:
頁面內容沒有關聯性,且從邏輯上沒有從屬關系,相對獨立。如:產品中的外鏈。
存在多頁面「比較」的操作,需要經常切換。如:淘寶商品詳情。
需要保留住前一頁的操作不丟失。如:知乎上過濾出來的結果列表。
功能分支存在穿插,當路徑發生交叉時,最好新開頁面。如:產品內部的跳轉鏈接,導致信息關聯的層級發生改變。
具有輔助功能的操作。如:使用文檔(PDF、圖片等)需要來回參照。
當前頁打開適用的場景:
流程性的功能頁面,前後操作存在關聯和影響。如:下單支付、按步驟新增。
同一層級內容間的操作。如:tab欄的切換。
同一路徑中的操作,用戶當前的操作會對主頁的內容產生影響。如:編輯一個配置,用戶操作完,會回到當前頁查看最新結果。
用戶具有明確目的性的操作,當前頁有利於鎖定用戶注意力。如:淘寶中「我的收藏」。
以上是結合功能場景進行的選擇側重,如果就「用戶體驗」一定要分出個高下,我個人還是比較支持默認「當前頁打開」,從體驗角度分析,「當前頁打開」略勝一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
尊重用戶的決定。當前頁打開,將更多選擇機會留給用戶(滑鼠中鍵、按住ctrl點擊鏈接或者可以右鍵新窗口打開),一個具有良好用戶體驗的產品,在用戶做操作的時候,總是能讓他們按自己的意志做出決定。網站對每個鏈接強制打開新頁面則剝奪了用戶的選擇權,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瀏覽習慣和使用需求。
體驗一致。保持一致體驗的設計才能讓用戶產生信任感與安全感。當用戶在操作界面元素的時候,可以順暢的知道、理解,並且能預料到將會發生什麼,不會被分神,也不會被打斷。任何違反這個原則的設計都將會演變成一種「以設計方意志為導向」的設計,而不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
小結
當我們不知道兩種方式如何選擇時,或許「不強制用戶」才是最好的體驗。因為我們面臨的用戶多樣,電腦操作熟悉程度多樣,因此不同用戶對於打開方式的習慣也具有多樣性,這個是設計者無法揣測和調查清楚的。
在「兩害取其輕」的情況下,在當前窗口打開鏈接,不失為一個選擇,尊重用戶自己的決定,讓用戶對交互界面自主可控。
三、彈出框
彈出框(彈層)又叫模態對話框,是指在用戶想要對當前對話框以外的應用程序或內容進行操作時的提示方式。它一般覆蓋在整體頁面之上,避免了頁面跳轉。
彈出框通常是為了顯示一個單獨的內容,在不離開整體頁面的情況下有一些互動,提供信息和交互。
如下圖知乎中的「寫想法」,用戶可以快速的在彈出框中記錄個人想法,記錄發布後,很順暢的回到之前的路徑上繼續操作,便捷高效,操作思路清晰。
△ https://www.hu.com/
現在很多產品中的新增、創建,也都會採用彈出框的交互方式,當然前提是在彈出框中編輯的內容不是很多,此時彈出框不僅承載了信息編輯的功能,還可以作為上下文的跳轉,幫助用戶銜接路徑。
如 iconfont 中的新建項目,用戶新增後,頁面會直接跳轉到新的項目空間。
△ http://www.iconfont.cn
彈出框適用的場景:
內容簡單,沒有復雜的操作,且具有臨時性。如:新增一個收貨地址,進行簡要的輸入編輯。
更為詳細的輔助說明,是對當前內容的快速擴展。如:縮略圖,點擊放大查看。
因此,彈出框可以較好的實現上下內容層疊的感知,不打擾用戶的主路徑,同時作為頁面承載元素和用戶操作的補充,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總結
本文結合這三種鏈接打開方式的頁面交互關系,進行適用場景舉例,並總結每種方式的優缺點,方便在設計中更好的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合適的頁面打開方式。
當然,以上總結也是基於我個人的理解與經驗,沒有統一的用法和標准,在具體設計實踐中,仍要靠設計者的直覺和經驗來進行綜合考量與判斷。
作為體驗設計師,如何規劃用戶瀏覽路徑,是個需要嚴肅對待的命題。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但一定要結合產品類型、場景、目標用戶等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參考文獻
《鏈接打開方式間的博弈:新標簽頁vs當前標簽頁》
《鏈接應該在新窗口打開嗎?》
知乎討論→ https://www.hu.com/question/22431678
《3種常見的頁面打開方式》
《新窗口打開 VS 當前窗口打開 — 淺談頁面鏈接打開方式》
知乎討論→ https://www.hu.com/question/19563426/answer/12234132
---來自阿里巴巴體驗技術團隊(TXD)
Ⅳ 如何實現頁面間的交互
交互性就是網頁和瀏覽者之間的息傳遞的雙向性。
網站它不是一個「被動」的媒體。和電視,電台等媒體不一樣的是,網頁是需要我們用滑鼠去點擊的。
瀏覽者點擊連接,網頁顯示出需要的內容然後在傳遞給瀏覽者。這就是網頁的交互性。
Ⅵ 怎麼做好網站頁面交互性
1、注意網站的鏈接、按鈕和LOGO
一個網站的鏈接和按鈕都應該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目前鏈接文字通用的表現方式是字色藍色並帶下劃線的文字。而按鈕應當是有一定的立體感,看上去就是一個突出的按鈕,一看就知道是可以點擊的。而LOGO是與其它網站鏈接以及讓其它網站鏈接的標志和門戶。在通常情況下,通過點擊LOGO可以返回到網站的首頁。所以,LOGO即是一個網站的名片,LOGO更是網站的靈魂所在,除此之外它還具有一個重要的導航功能。網站的LOGO作為一個重要的網頁元素,當滑鼠移上去或者劃過等事件,應該有相關的信息響應。
2、網站頁面載入進度
網站的每個鏈接,包括網站的首頁打開都需要時間載入的,只是某些網站功能較為簡單,載入起來很快是而無需擔心頁面延遲。但某些網站的載入往往不能一次性完成,例如淘寶這種大型購物平台,頁面有很多的商品圖片,載入需要一定時間,這個時候是需要一定的響應式的,所以頁面更應該給出提示,否則讓用戶等待太久是很不友好的做法。
事實上,有很多的因素會影響到網頁初次載入的響應時間:HTML文件的文檔的大小;頁面中的各種元素例如代碼、圖片、flash、音頻、視頻等元素文檔的大小;HTML頁面的復雜程度(瀏覽器可以很快的展現簡單的頁面);用戶反應的快慢也會影響瀏覽速度;被網頁頁面調用的其他內容所在的伺服器的訪問速度;網站的域名和外部域名的DNS的解析速度也會影響網頁的載入速度;用戶所使用的計算機的各種性能(如果計算機的資源消耗過多,或者配置過低,瀏覽器也會變得響應緩慢);伺服器的配置的高低。
除了上述因素會導致網站響應的快慢以外,一些人為的因素及一些硬體也會影響網頁載入的速度。例如:伺服器端、客戶端和網速。伺服器端主要包括:伺服器的地域,是否雙線,處理能力等。
3、網頁中應隱藏不常用的操作
網站中不經常使用的操作可以不用突顯出來,將其弱化或隱藏。例如,網站中有某個彈出層是幾乎不用到的,為了不對用戶造成干擾,我可以在當滑鼠經過的時候才出現這個彈出層。這個是基於上文提到的不幹擾用戶注意力角度出發的。比如,在新浪微博中,微博的屏幕功能只有在滑鼠移到對應某條微博的右上角並單擊滑鼠的時候才會彈出操作提示框,否則是看不到屏蔽操作的,這個就是一個隱藏操作的具體體現。
4、盡量減少彈出信息
為什麼要盡量減少彈出信息呢,這里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當你正在看一部精彩的電影或看一本精彩的書,這時接到一個無實質內容的電話,你肯定會非常惱火。網頁設計也是一樣,如果能在當前頁面顯示完成就盡量在當前頁面載入完成。對於那些彈出信息,例如彈出層、跳轉頁面、模態窗口等都影響用戶體驗。
5、網站對用戶需要引導-網站導航
一個好的網站是能夠讓用戶全面瀏覽,所以網站導航十分重要。每個用戶在瀏覽頁面時往往都是不確定性的、無規律的,同時用戶更不喜歡選擇。所以,網站需要時刻讓用戶看清當前的位置。如果瀏覽者不能快速、便捷地找到它,他們就很有可能去別的網站。例如,很多博客網站除了首頁導航之外,還將分類作為第二導航放在頁面的邊欄。此外,網站的頁腳也很重要,因為有部分用戶瀏覽時接觸到的是網站的底部,這個時候網站的頁腳可以方便的讓用戶找到當前的站點位置。
一直以來,網頁界面設計的研究主要針對於視覺方面,而設計的內容、流程和原則虛擬了實物產品的設計,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和人機交互技術的成熟,交互界面的設計已經成長為一個獨立的行業。本文闡述了基於增強現實的交互界面概念,分析了其突出特點,總結歸納交互界面設計的流程與原則。交互界面設計是一個全新而又復雜的研究領域,本文的研究僅僅是交互界面設計的冰山一角,如何將交互界面設計的理論特性分析清楚、理解透徹,還得依靠同行們的不懈努力和大量實踐,使用戶和網路的信息交流更加簡便、高效和人性化。
Ⅶ 網頁可以實現一定的交互功能嗎
可以。網頁用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書寫的純文本文件,存放在與互聯網相連的計算機上,用統一資源定位符URL進行標識和存取,通過瀏覽器進行閱讀,可以實現一定的交互功能。網頁中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字和圖片,另外還有動畫、聲音、視頻、程序等。網頁通過HTML語言規定的格式和標記方法進行描述,確定顯示對象的字體、顏色、大小、位置等修飾信息,瀏覽器對這些標記進行解釋並按規定的格式生成大家所看到的網頁畫面。
Ⅷ 怎麼實現python寫網頁後台實現與資料庫交互
1、批處理腳本中,要想與用戶實行交互,需要用到命令set配合/p參數一起使用。
2、set命令是用來定義變數並賦值的,而使用/p參數後,set並不馬上在命令中給變數賦值,而是另起一行,等待用戶的輸入,並用戶的輸入內容做為值賦給變數。
3、而且在set/p後,可以加入提示語句,讓用戶知道,程序正在等待輸入。
4、與用戶交互,雖然已經實現了用戶輸入的接收。但還需要對接收到的內容進行處理,這時可以利用if語句來完成。
5、運行後的效果如下,用戶輸入admin時,顯示「輸入正確」,否則,顯示「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
6、再來完善一下腳本代碼,做一個簡單的用戶登錄判斷。主要用到goto語句和if語句,實現python寫網頁後台實現與資料庫交互。
Ⅸ 如何實現客戶端與伺服器的交互
C/S模式和B/S各有其有點也各有其缺點,B/S模式在開發中需要考慮數據如何從客戶端提交到伺服器端,數據又如何返回到客戶端,這些是B/S模式所特有的,在去年之前,開發B/S模式的程序,我都是利用form來交互數據,當我看到XML之後,發現XML是個好冬冬,有很多優點,有好的東西當然不能獨享啦,想當年為了實現XML交互數據,幾乎把網路翻了個遍。咚,一塊磚頭上來了。呵呵,廢話少說,下面我們就進入正題。
B/S模式分為伺服器端和客戶端,客戶端接受用戶的請求,客戶端向應用服務提出請求,應用服務從資料庫服務中獲得數據,應用服務將數據進行計算並將結果提交給客戶端,客戶端將結果呈現給用戶。這樣,我們就看到了數據從客戶到伺服器,經過伺服器的處理再返回到客戶端,由客戶端軟體(如IE)顯示結果。
(以ASP教本語言為例,其它的語言一樣哈。)
1.Form方式
Form方式是最基本的向伺服器提交數據的方式。
test.asp文件代碼:
<%@ Language=VBScript %>
<%
Response.Expires=-1
Response.CharSet="UTF-8"
Session.CodePage="65001"
%>
<form name="frmTest" id="frmTest" action="test.asp" method="POST">
<input name="name" id=" name" type="text" value="">
<input type="hidden" name="number" id="number" value="10">
<input type="submit" value="Submit" name="B1">
</form>
<%
dim intnumber
dim strname
if IsEmpty(Request("name")) then
strname =""
else
strname =Request("name")
end if
if IsEmpty(Request("number")) then
intnumber =0
else
intnumber =Request("number")
end if
Ⅹ 實現網頁交互性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資料庫數據的調用。
通過網站的提示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站的人性化,讓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網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輕松地獲得網站提供的服務,讓用戶更快捷更方便地使用網站,大部分功能性網站、論壇等站點為了擴大網站的影響,提高點擊率,培養用戶的忠誠度,都是需要用戶注冊的,很多用戶為了獲得更多的許可權或者更好的體驗,只能硬著頭皮去填寫注冊信息。
(10)網站怎麼最有效的實現交互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當頁面或應用會向後台下載數據較慢時,載入過程應該有提示。如果我們不考慮載入時的信息反饋,會讓頁面呈現假死的狀態。
用戶應掌握控制權。一般而言用戶希望自己去控制系統交互,在執行任務中,用戶應該可以隨時中止或退出,而不是無奈的看著系統繼續。
界面的轉場交互動效設計。網站建設越來越強調沉浸式的體驗,頁面和頁面之間切換也需要更加的流暢,轉場動效需要更加的極致和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