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檢察院案件進展可以網上查嗎
可以的。
在人民檢察院網站念態寬案件信息查詢系統。該系統是檢察院在網上開設的案件信息查詢平台,可以為訴訟參與各方(包括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等)提供案件最新辦理情況的實時查詢功能,提高辦案透明度,擴大群眾知情權。
一、刑事案件查詢網上查詢可以嗎?
公安立案查詢是可以在網上進行查詢的,但是必須是有相關授權的辦案民警才可以查詢。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
1、在公安部門或者檢察院可以查到,但是必須是對有相關授權的辦案民警才可以查詢。
2、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刑事案件只有公安局內網可以查詢。對於網上通緝的案犯,可以網上查詢。通緝令、懸賞通告應當廣泛張貼,並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刊、計算機網路等方式發布。
二、刑事案件怎麼查看案件進展?
刑事案件,個人無法查看案件進展。如果想了解案件的進程,方法如下:
1、委託律師,部分地區開通有律師網上查詢通道,律師通過專業資格認證,可在網上查詢該案件進展情況;
2、自行與公安、檢察院、法院承辦人員聯系,了解案件進展,但是一般次途徑相對較委託律師可行性稍差。人民法院、人民檢閉蔽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三、刑事案件立案的條件
1、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
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另一個條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才具有立案的價值。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對於網上通緝的案犯,可以網上查詢。在公安部門或者檢察院可以查到,但是必須是對有相關授權的辦案民警才可以查詢。
其實在我國的案件信息公開的規定中,無論是我國的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此時都是有案件公開的規定的,只是在不同的訴訟階段中,公開的范圍和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就比如說在刑事案件處理階段中,檢察院審查起訴的起訴書是不公開的。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印發《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工作規定》的通知》
第二條人民檢察院公開案件信息,應當遵循依法、便民、及時、規范、安全的原則。
第三條人民檢察院應當通過互聯網、電話、郵件、檢察服務窗口等方式,向相關人員提供案件信息查詢服務,向社會主動發布案件信息、公開法律文書,以及辦理其他案件信息公開工作。仔亮
最高人民檢察院建立「12309中國檢察網」,各級人民檢察院依照本規定,在該平台辦理案件信息公開的有關工作。
B. 如何查詢北京朝陽檢察院案件進展
1、進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案件查詢系統界面。
2、點擊進入啟派世系統,選擇案件查詢。
3、進入查詢人信息界面。查詢人悄肢必須將查詢人姓名、查詢人身份證號碼、查詢人聯系電話三項信息全部填寫清楚。
4、三項內容填好後,點擊下一步,即可開始查詢。查詢人也可以通過身羨敬份證掃描器直接掃描二代身份證,再填寫聯系電話進行查詢。
C. 有案件號怎麼查詢進度啊
有案件號可以通過下列方式查詢到部分案件的信息。
1、可巧畢凱以上當地法院網站查詢
登陸當地法院網站,按照步驟一步步輸入案號、查詢碼、驗證碼等信息就可以查詢案件狀態了。按照《受理通知書》上的操作就可以了。自受理之日(2014年1月1日後受理)至結案文書送達最後一名當事人之日止,可查詢信息。如果不知道當地的網站,可以直接上省一級查詢。
2、到孝喚法院人工或自助查詢機查詢
攜帶自己的身份證,到當地的法院找到人工的櫃台,把案件的查詢碼告訴櫃員,讓櫃員直接幫忙查詢。或是到法院的自助查詢機自己查詢,根據自助查詢機上的提示依次輸入自己的案件查詢碼,這樣也能查到。
3、打法院服務電話12368查詢或其他法院電話查詢
直接撥打法院的服務電話12368,告知自己的案件查詢碼就可以查詢;或是撥打別的法院電話查詢也可以。
注意:
1、部分地區有案件編號可在當地檢察院網站查詢,在網上開設的案件信息查詢平台,可以為訴訟參與各方,包括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
2、也可以憑本人身份證,去法院查詢或者與代理人及承辦法官聯系。法院沒有判決的案件是查不到的。案號是法院等司法機關立案後,對收到案件根據案件的性質進行分類並進行登記,所分配的案件號碼。案號的基本要素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類型代字、案件編號。
3、注意一般的案件在公開的網上查不到,除非該院把案件信息發到公開的網上。如果是當事人,可以持本人證件,到法院查詢該案,得知具體辦案人員後,與其聯系。
4、案件號是司法審判機關即法院在審理案件時,為了更好的統計查詢,責任到人及受數老理案件的數量和結案情況等而排列的編碼順序,一般只能在法院內部做到高效率的查詢、統計等內容,還可以根據案號查出那個法院審理,判決內容等情況,但是不能夠查出在哪裡服刑。
D. 查案件進展情況怎麼查
一、查詢案件進展情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去法院立案庭查詢
案件訴訟雙方當事人若想查詢法院案如山悉件,可以去法院的立案大廳的案件查詢窗口查詢案件進展。
2、打電話向法官咨詢
案件訴訟雙方當事人也可以通過給承辦案件的法官直接打電話的方式向法官了解案件的進展。
3、通過法院的官網查詢案件
法院在案子成功立案後,一般會給民事訴訟當事人雙方一個案號,雙方當事人可通過法院給的立案號去法院的官網上查詢案子的進展。
4、委託代理人去查詢案件
民事訴訟雙方當事人若覺得訴訟的過程很繁瑣,也可以委託律師作為案子代理人負責案子的所有事宜,當然查詢案子這件事也就是由律師代辦了。刑事訴訟案子,也只有律師才能去查詢案件的進展和具體情況。
5、通過法院網、裁決網、檢察網查詢
一般生效的判決,且不是不能公開的案子,當事人也可通過法院網、裁決網、12309中國檢察網查詢已生效判決的判決書。再次回顧案情。
6、通過微信公眾號查詢
現在有些法院已開始創新使用微信公眾號公開案子的受理及開庭事宜,當事人也可以選擇通過微信公眾號查詢法院案子了。但這種方法僅限於已開始使用微信公眾號的法院。
二、案件信息公開信息來源
案管作為檢察工作的前端,絕大多數的檢察機關辦理的刑事案件,都是由公安機關移送給案件管理部門受理。案件管理部門會將案件製作成電子卷宗,方便辦案部門承辦人辦案和律師閱卷的需要。
在信息公開過程中嚴把內容核查,為了確保公開信息質量,辦案部門負責人會對文書進行保密渣乎審查和技術處理的審核,再交由案管部門對照審核,層層把關,確保公開的法律文書內容准確,格式規范。
二、案件信息公開哪些內容
1、程序性信息公開
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及時履行法律規定的通知、告知、送達、公開宣布等職責。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規定,向辦理該案件的人民檢察院查詢案由、受理時間、辦案期限、辦案部門、辦案進程、處理結果、強制措施等程序性信息。
2、重要案件信息公開
人民檢察院應當及時向社會發布下列重要案件信息:
(1)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職務犯罪案件的決定逮捕、提起公訴等情況;
(2)社會廣泛關注的刑事案件的批准逮捕、提起公訴等情況;
(3)已經辦結的典型案;
(4)重大、專項業務工作的進展和結果信息;
(5)其他重要案件信息。
3、法律文書公開
人民檢察院製作的下列法律文書,應當在人民檢察院案件12309檢察服務中心網站上發布:
(1)人民法院所作判決、裁定已生效的刑事案件起訴書、抗訴書;
(2)不起訴決定書;
(3)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4)最高人民檢察院認為應當在該系統發布的其他法律文書。
三、哪些人可以了解到案件情況
1、申請人——跟案件「有關系」的人:
2、刑事案件的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3、申訴案件的當事人、委託人;
4、國家賠償案件的當事人、近親屬、代理人;
5、民行案件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
第一百三十八條公告唯鋒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2020修訂)》
第二十八條檔案館應當通過其網站或者其他方式定期公布開放檔案的目錄,不斷完善利用規則,創新服務形式,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積極為檔案的利用創造條件,簡化手續,提供便利。
單位和個人持有合法證明,可以利用已經開放的檔案。檔案館不按規定開放利用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檔案主管部門投訴,接到投訴的檔案主管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人。
利用檔案涉及知識產權、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E. 如何查檢察院的案子
可以通過12368自助查詢,也可以通過審判流程公開網站查詢,可以通過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告知書上提供的密碼或簡訊發送的密碼進行查詢,查詢內容包括案件進展、合議庭組成人員、審理期限、開庭公告。
法律依據: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七十五條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但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案件,應當立即報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製作移送案件通知書,在二十四小時以內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並告知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辦理手續,移送主管機關。對不屬於公安機關職責范圍的事項,在接報案時能夠當場判斷的,應當立即口頭告知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向其他主管機關報案。對於重復報案、案件正在辦理或者已經辦結的,應當向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作出解釋,不再登記,但有新的事實或者證據的除外。
F. 怎麼查案件進度查詢
1.首先,在手機桌面打開並登陸微信APP。2.微信主界面,點擊右下角「我」—「支付」。3.支付界面,點擊「騰訊服務」下方「城市服務」。4.城市服務界面,點擊「政務綜合」下方「法院」。 5、法院列表中, 點擊案件所在地區受理的法院。6、法院服務界面,點擊「個人中心」。
【法律分析】
到法院立案後就等著開庭了,到時法院會把開庭時間書面通知被告人及其辯護律師,作為親屬和家人也可以到法院咨詢一下。法院激差培立案後多久通知被告要看是什麼案件的:1、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2、行政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3、刑事案件: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明唯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慶咐的規范性文件,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