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安縣屬於邯鄲市嗎
成安縣位於河北省南部,境域481.5平方公里,轄四鎮五鄉,234個行政村,人口36萬,成安縣屬邯鄲市領導。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和邯濟鐵路沿境而過,正在建設的青(島)紅(其拉甫)高速公路即將竣工通車。國家重點項目-邯鄲機場於2007年8月2日零時全天候對外開放,並於2007年8月8日正式開航。水運條件舉畢也較便利,與天津港的距離只有415公里,距青島港的距離61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直通。成安區位獨特,已經成為鐵路、公路、空中和水上的交通樞紐。
成安縣轄4個鎮、5個鄉:成安鎮、商城鎮、漳河店鎮、李家疃鎮、辛義鄉、柏寺營鄉、道東堡鄉、北鄉義鄉、長巷鄉。
成安,始建於春秋,得名於北齊。千年歷史積淀,文化底蘊深厚。佛教大乘禪宗第二代祖師慧可曾在成安講經說法,留下了元符寺、說法台等大量人文景觀。
成安素有"棉海、糧倉"之譽。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親臨成安視察棉花生產。近幾年來,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改造傳統產業,發展草莓、果蔬、養殖等特色高效產業,現已成為缺陪冀南最大的草莓生產基地縣,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草莓之鄉"和省級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縣、國家秸稈養羊示範縣。
邯大路兩側是我們縣的項目聚集區,沿縣的企業有億鑫冶金設備有限公司、邯鄲市升華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邯鄲市匯百川化工有限公司、邯鄲市宏海電力電器有限公司、河北漢柯辦公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等企業,它們都是我縣近兩年招商引資的重要成果。這些企業有的已竣工投產,有的正在緊張的施工建設中。近期,又有正大制管、金都食品、自控閥門、秸稈發電等20多個項目與我縣簽約,並將陸續開工建設。截止目前為止,我縣共引進項目116個,總投資30多億元,僅在邯大線兩側工業項目聚集區就落戶項目61個。其中,銀河軸承、仨和鋼構、華北不銹鋼等41個項目已竣工投產,其他項目建設也將在年底前後建成投產。
招商引資拉動了我縣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去年,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5.8%;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8.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8%。今年上半年,國、地兩稅均提前60天完成稅收任務;社會購電量同比增長33.3%,比全市用電量平均增幅高出10.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購電量同比增長32.2%,是全市工業電量平均增幅的2.7倍。據初步統計,這些項目全部投產後,年產值將達到60多億元,利稅可實現6億多元。
歷史沿革
成安春秋時期為翰封邑。春秋末,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5年)以後,為晉地,戰國時期,今成安地域處於魏趙邊界地帶,大部分為魏地,西部小部分為趙地。秦朝時屬邯鄲郡地。
西漢初為斥丘懿侯封地,不久改置斥丘縣,屬冀州魏郡。王莽新朝時改斥丘為利丘縣,東漢復名斥丘縣,均屬冀州魏郡。
三國時期入魏國,仍為斥丘縣,屬冀州魏郡,後改司州魏郡。兩晉依然。
南北朝北魏時斥丘縣屬相州魏郡。東魏天平初正扮芹(534年)並入臨漳縣,屬司州魏郡。
北齊天保年間(550年-559年)復置縣,更名成安,屬司州清都尹。
隋時仍名成安縣,屬相州。唐初屬河北道磁州。貞觀初(627年),改屬相州。天佑二年(905年)復名斥丘縣,三年(906年)改屬魏州。五代後唐復改斥丘縣為成安縣,仍屬魏州。
寧熙寧六年(1073年),將洹水縣並入成安縣(不久又劃出),屬河北東路大名府,金時屬河北西路洛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並入滏陽縣,後復置,屬廣平路磁州。
明洪武初(1368年)廢成安縣,四年(1371年)復置,屬直廣平府。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派任的知縣郭維垣曾改成安縣為漳安縣,清仍名成安縣,屬直隸廣平府。
民國2年(1913年)廢府,3年屬直隸省大名道。17年(1928年)改直隸省為河北省,並廢道,成安縣直屬河北省。25年(1936年)春,省下試辦行政督察專員區,成安縣屬大名區。
抗日戰爭時期,縣境內並立兩個政權:1938年6月,成立成安縣抗日民主政府(無固定駐地),先後屬冀南區二專區、一專區、三專區。1939年初成立的日偽縣政府,轄地則屬偽河北省冀南道。
1945年11月,成安縣與磁東縣(磁東含馬頭、商城二區)合並為成磁縣,屬晉冀魯豫邊區冀南區三專區。
1949年10月,成磁縣改稱成安縣,屬河北省邯鄲專區,1955年9月,將馬頭區、鎮分別劃入磁縣、峰峰。1958年12月,成安、臨漳並入磁縣,仍屬邯鄲專區。1960年實行市管縣,磁縣屬邯鄲市。1961年5月恢復成安縣,仍屬邯鄲專區。1970年邯鄲專區改稱邯鄲地區,成安縣屬邯鄲地區。1993年7月1日,邯鄲地區與邯鄲市合並為邯鄲市,成安縣屬邯鄲市領導。
中國·成安
成安,始建於春秋,得名於北齊,千年長河載「成就成功,安康平安」之名流傳至今。千年歷史積淀,文化底蘊深厚。佛教大乘禪宗第二代祖師慧可曾在成安講經說法,留下了元符寺、說法台等大量人文景觀。
成安,乾候邑、寇公居,改革興、大業舉,開放的成安歡迎您!
成安縣處於晉、冀、魯、豫接壤地帶,隸屬河北省邯鄲市。現轄4鎮5鄉,總人口35萬。
成安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暖,四季分明,年氣溫13。1度,年均降雨量529。9MM 。境域485平方公里,農業基礎相當雄厚,素有「棉海、糧倉」之譽,境內棉、麥、莓、果品質上乘,灌、喬、槐、楊四季郁蔥。
改革開放以來,先後被國家確定為「糧食高產達標縣」、「棉花生產百強縣」和「優質棉生產基地縣」全縣圍繞棉花、糧食、草莓、蔬菜、養殖等五大產業已經和正在形成五條龍型經濟。工業發展迅速,以紡織、印染、建材、傢具、服裝、機械、化工和日用系列衛生產品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日益壯大,高檔傢具、寬幅印染布、化工產品和服裝已打入國際市場。現兩年投資2。5億元,在舊城區建一座工貿新城,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1984年引進草莓,效益可觀,於1995年縣政府把草莓產業列為全縣主導產業之一,1998年成為本縣「標志性」產業加快發展,1999年邯鄲市將成安縣草莓產業列入全市重點發展的十大主導產業之一。
2000年全縣種植草莓面積已達4.7萬余畝,莓農3萬余戶,99年產鮮果7萬余噸,產值實現3.66億元,主要產品有「映雪紅」商標系列、星都系列、京成系列、豐香、土特拉、美香沙、靜香和龜怒甘等20多種。
1998年建立了草莓苗木組培中心,年可繁育優質草莓苗60萬株,1999年與邯鄲叢台酒業公司共同投資8000萬元建立了叢台酒業美苑有限公司,生產草莓干型酒,年產1萬噸,還生產「小紅帽」牌草莓醬1000噸。
【拼音】 Cheng'an Xian
【位置】 位於河北省南部,邯鄲市東南部。東徑114°29'-114°53',北緯36°18'-36°30'。
【面積】 485平方千米 481.5平方千米
【人口】 36萬(2001年)
【代碼】 130424
【郵編】 056700
【區劃】 轄4鎮5鄉:成安鎮 李家町鎮 商城鎮 漳河店鎮 長巷鄉 北鄉義鄉 辛義鄉 柏寺營鄉 道東堡鄉
【沿革】 1993年劃歸邯鄲管轄。 2003年底,成安縣轄4個鎮(成安、李家疃、商城、漳河店)、5個鄉(辛義、柏寺營、北鄉義、長巷、道東堡),1個居民委員會、234個村民 委員會。
❷ 邯鄲有什麼飲料
邯鄲華大食品飲料有限公司
邯鄲叢台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鳳城食品飲料廠
賈金河飲料廠
公司簡介:雪糕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武安鎮 南小河
曲周縣果品飲料廠
公司簡介:飲料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曲周鎮 袁庄
鳳城食品飲料廠
公司簡介:飲料加工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曲周鎮 西街
成安縣李家町鎮雪玲果酒飲料廠
公司簡介:飲料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李家疃鎮 鄭三
臨章柳園後三村冷飲廠
公司簡介:果肢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柳園鎮 後三村
臨漳縣柳園南街冷飲廠
公司簡介:製冷飲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柳園鎮
武安市命源飲品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礦泉水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活水鄉 秋樹坪
武安市長壽泉開發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活水鄉 秋樹坪
武安市福泉飲品廠
公司簡介:礦泉水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活水鄉 李家莊
綠洲純凈水廠
公司簡介:純凈水
公司地激漏迅址: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北皋鎮 北劉崗
邯鄲紫紅山飲品有限公司明此
公司簡介:礦泉水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南永合會鎮 冀窯
河北省永年縣長嶺礦泉飲品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礦泉水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西陽城鄉 鄧底
康爾體飲料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飲料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肥鄉縣·肥鄉鎮 北關
邯鄲市溢泉嶺礦泉水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礦泉水生產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路村營鄉 東武仕
邯鄲市康源生態水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生態水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講武城鎮 高庄村
符合礦泉水公司
公司簡介:礦泉水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西戌鎮 水益河村
大名縣農家山泉飲料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純凈水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鋪上鄉 鋪上村
邯鄲市鑫正純凈水搜陵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純凈水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成安鎮 南街
邯鄲市峰峰龍王礦泉飲料公司
公司簡介:礦泉水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界城鎮
曹庄冷飲廠
公司簡介:飲料生產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依庄鄉 曹庄
館陶縣新華飲料廠
公司簡介:飲料生產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館陶鎮 姜沿村
邯鄲叢台酒業美苑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干型草莓酒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成安鎮 寇公路
峰峰康寶佳飲料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簡介:果味飲料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彭城鎮 聯合村委會
邯鄲市名人啤酒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啤酒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武安鎮 南環路
魏縣隆海啤酒原料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啤酒原料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魏縣·魏城鎮 崗井
宣化鍾樓集團邯鄲啤酒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啤酒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 渚河路77號
河北宋祖酒業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白酒
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武安鎮 東關街
❸ 下派基層衛生院主要工作目的
一、指導思想
堅持和貫徹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積極推薦農村醫療救助工作,實施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快農村塵塌衛生建設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二、建立對口支援
建立對口支援李家町鎮衛生院、北鄉義衛生乎宏院、道東堡衛生院、成安鎮中心衛生院、柏寺營鄉中心衛生院的工作制度,逐漸提高衛生院的醫療技術水平、管理水平、醫務人員綜合素質和綜合服務能力,推動農村合作醫療建設,滿足廣大農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三、支援內容
1、提供服務:依照縣衛生局的統一安排,派出醫務人員以對口支援形式在李家町鎮衛生院、北鄉義衛生院、道東堡衛生院、成安鎮中心衛生院、柏寺營鄉中心衛生院直接向當地農民提供醫療服務,也可根據鄉鎮衛生院的需求展開專家門診、手術指導、專題講座、查房、會診等服務.
2、衛生管理:派出醫務人員負責幫助幫扶衛生院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和業務管理規范,業務院長和醫務人員定期到衛生院指導醫療質量管理,逐漸提升衛生院的管理水平.
3、培訓職員:派出職員要加強對常見疾病、多病發和傳染病等重點疾病的防治工作指導,幫助被幫扶衛生院開辟新業務、推廣新技術歲兄冊,加強農村診療能力.
4、在我院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的建設.
❹ 店門鎮的行政區劃
位於衡山縣西南部25公里處,東鄰永和鄉、賀家鄉和萱洲鎮,南接衡陽縣樟木鄉,西界衡陽縣界牌和岣嶁鄉,北抵開雲鎮和南嶽區。
傳說明朝末年,此地開有一家店鋪,供往返南嶽衡山朝聖者和旅客食宿。店鋪對面有座船形小山,山側長有兩株大楓樹,遠遠望去,宛如輕舟揚帆,當時人們給此地取名「店門船」,後演變為店門前。為鎮機關駐地,故名店門鎮。
店門鎮原為店門鄉,經省民政廳湘民行發(1993)第83號文批准,改為店門鎮。1995年5月9日經省民政廳(1995)第61號文批准,將原祝融鄉並入,而成現在的店門鎮。
全鎮總面積為92.3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229.93公頃,旱土23.13公頃,山林6280.2公頃,水面204公頃。轄1個社區,3個居民小組,21個建制村,264個村民小組,7323戶,27851人。其中非農戶口698人。均為漢族。
該鎮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擂缽嶺、三角坦、姊妹嶺聳立西南,以山地丘陵為主。農業生產水旱無憂,座落在店門鎮天鵝村內的九觀橋水庫,蓄水量2880萬立方米,是全縣容量最大的水庫。另有小型水庫3座,山塘1296口。九觀水庫左、右乾渠經過境內的渠道長31公里,鎮內旁山渠40公里,印山引水渠長12公里,有效灌溉面積1008.2公頃。有中小型水電站4座,年發電量為144萬千瓦/小時。
席草種植和加工是鎮內的支柱產業,逢源草藝有限公司年產草席3000萬條,已成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特產有楠竹、松杉、油茶、辣椒、茶葉等。竹木加工業和高品質茶葉遠近聞名。高嶺土(瓷泥)和花崗岩的開采、加工已初具規模。
鎮內交通便利,107國道和武廣快速鐵路南北貫通天鵝、前進、勝利、店門、祝融、繁榮、石門等村,境內全長17.5公里。公路村村相通。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已開發的有九觀橋和白泥景區、景點。
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3所,中小學教師152人,在校中小學生2481人。有衛生院2所。衡山縣眼科醫院坐落在境內107國道邊。 位於店門鎮南部,九觀橋水庫大堤外側。與白泥、源天、前進、萱洲鎮里石、衡陽縣樟木鄉九渡等村交界。距鎮機關駐地6公里。107國道經境內3公里。以境內「天鵝坪」而名天鵝村。駐地老悉嫌果場。總面積359.86公頃。其中水田35.27公頃,山林254.90公頃。轄界牌、桂子、托塘、龍家、白石、天鵝、李家、曾家、方家、柿子等10個村民小組,308戶,1090人。以種植水稻為主。
前進村】Qiánjìn cūn
位於店門鎮南部。與源天、天鵝、白泥、印山、勝利等村交界。1961年由流印大隊分出,以駐地何家坳而名何家大隊,1965年「社教」時改為前進大隊,後為前進村。總面積393.07公頃。其中水田46.33公頃,山林283.80公頃。轄譚家台、李家壠、方家壠、荷葉塘、何家、劉家、金家、曠家、何家灣、何家染鋪、南沖、北沖、朝東安等13個村民小組,331戶,1195人。 坐落在店門鎮北部。東與雙峰村相接,南與水桐村相連,西與衡陽縣將軍廟村搭界,北與南嶽區南嶽鎮光明村接壤。距鎮機關駐地10公里。村公路接107國道。有一條龍蔭港支流發源睜緩手於該村。
境內原有能仁寺而名能仁村。駐地大富。總面積614.27公頃。其中水田41.47公頃,山林513.60公頃。轄大茶、新大茶、上水、大富、新建、趙家、新鋪、毛鋪、上坳、上到洞、下到洞、長樂、袁家等13個村民小組,301戶,1038人。
該村種植水稻、席草哪大。產竹木。 【株樹坳】Zhūshù』ào 村側山坳原多株樹。
【芋頭沖】Yùtouchōng 【豐城町】Fēngchéngtǐng
【老木園】Lǎomùyuán 【竹葉沖】Zhúyèchōng
【花竹園】Huāzhúyuán 【大茶園】Dàcháyuán
【道士庵】Dàoshi』ān 【巷子沖】Xiàngzichōng
【正壠】Zhènglóng 【鐵爐沖】Tiělúchōng
【顏家沖】Yánjiāchōng 【宋家嶺】Sòngjiālǐng
【吳家壠】Wújiālóng 【株木沖】Zhūmùchōng
【崩 壠】Bēngkànlóng
【鳥棲岩】Niǎoqīyán 村後岩洞原為鳥類棲聚之處,故名鳥棲岩。
【上白泥】Shàngbáiní 【下白泥】Xiàbáiní
【白泥】Báiní 為一片村,此地原有一處白泥。
【蟒蛇山】Mǎngshéshān 村後一山,宛似一條大蟒蛇,故名。
【天鵝坪】Tiān』épíng 村側有一山,形似天鵝,山下並有一坪,遂得名。
【九觀橋】Jiǔguànqiáo 此村橋邊原有一庵,相傳為南嶽第九道觀,故名九觀橋。今其西側建有九觀橋中型水庫。
【柿子林】Shìzilín 【白石村】Báishícūn
【龍家坪】Lóngjiāpíng 【羅家村】Luójiācūn
【界牌灣】Jièpáiwān 此村是衡山與衡陽兩縣交界處,曾立界碑。
【何家坳】Héjiā』ào 【譚家台】Tánjiātái
【李家壠】Lǐjiālóng 【潘家嶺】Pānjiālǐng
【朝東庵】Cháodōng』ān 村後原有一庵,座西朝東,故名。
【龍王坪】Lóngwángpíng 以村前坪內原有一龍王廟而名。
【月山坳】Yuèshān』ào 村後山坳形如彎月,故名。
【王家灣】Wángjiāwān 【寧家灣】Níngjiāwān
【神山沖】Shénshānchōng 此村山沖有一奇峰,儼似一神仙立於雲靄之中,故得名。
【蝦子沖】Xiāzǐchōng 村側沖里一山象只蝦子,故稱。
【仙人石】Xiānrénshí 神話傳說一仙人在此村石邊留有足跡,故得名。
【曠家大屋】Kuàngjiādàwū
【五頭嶺】Wǔtóulǐng 村後嶺上有五個崗巒,故名五頭嶺。
【龔家灣】Gōngjiāwān 【橫池頭】Héngchítou
【周家坳】Zhōujiā』ào 【黃泥嶺】Huángnílǐng
【排山】Páishān 【西子沖】Xīzǐchōng
【樊家沖】Fánjiāchōng 【大屋沖】Dàwūchōng
【大富】Dàfùyè
【上水塘】Shàngshuǐtáng 村建塘側,神話傳說塘里有龍王上水,故名。
【趙家坳】Zhàojiā』ào 【新鋪子】Xīnpùzi
【裕家排】Yùjiāpái 【茅鋪子】Máopùzi
【油榨壠】Yóuzhàlóng 【上到洞】Shàngdàodòng
【下到洞】Xiàdàodòng 【長路沖】Chánglùchōng
【王家棚】Wángjiāpéng 【袁家台】Yuánjiātái
【大茶園】Dàcháyuán
【跌馬石】Diēmǎshí 傳說曾有人騎馬路過此村,跌於石級路下,故名。
【土王廟】Tǔwángmiào 村內原有土地神王廟。
【康家台】Kāngjiātái
【樂公祠】Lègōngcí 此村原有吳樂公祠。
【肖家】Xiāojiāyè
【湃水嶺】Pàishuǐlǐng 村側溪水從嶺上石壁飛瀉而下,俗稱湃水。
【羅家塘】Luójiātáng 【王家大】Wángjiādàyè
【聶家新屋】Nièjiāxīnwū
【石門】Shímén 村側路上建有一石頭門,故村沿名石門。
【娘娘廟】Niángniangmiào 村內原有一娘娘廟。
【長沖鋪】Chángchōngpù
【箭樓灣】Jiànlóuwān 此村曾為防盜設有一箭樓。
【黃泥】Huángníkàn
【注沖】Zhùchōngyè 原為鑄沖。
【排泥田】Páinítián 【戴家灣】Dàijiāwān
【王家老屋】Wángjiālǎowū 【王家灣】Wángjiāwān
【橫池頭】Héngchítou 【石頭】Shítouyè
【瓦屋場】Wǎwūchǎng
【蛇咀嶺】Shézuǐlǐng 因村側一山咀似蛇形而名。
【譚家屋場】Tánjiāwūchǎng 【羅家灣】Luójiāwān
【楊家屋場】Yángjiāwūchǎng
【大卿公】Dàqīnggōng 原為曠大卿公祠。
【秦家灣】Qínjiāwān 【槽門屋場】Cáoménwūchǎng
【沙子坳】Shāzi』ào 【皮家】Píjiāyè
【芥茅塘】Jièmáotángyè 此村內一塘,原來四周草芥蘆茅叢生,故得名。
【菜山沖】Càishānchōng 【石家大屋】Shíjiādàwū
【肖家沖】Xiāojiāchōng
【窗子坳】Chuāngzi』ào 村位坳上,遠看此坳似窗戶,故名。
【水口山】Shuǐkǒushān 兩條溪水匯於村側山口,遂名水口山。
【康家町】Kāngjiātǐng 【蔣家】jiǎngjiāyè
【崩塘】Bēngtángyè 此村邊內一小塘常年崩塌,故名。
【劉家町】Liújiātǐng 【成家灣】Chéngjiāwān
【螺絲塘】Luósitángyè 村前一塘,形似螺絲,故名。
【楊林頭】Yánglíntou 曾名推子頭。以其村邊一山形似推子(舊時磨谷的工具)而名,爾後又植有楊柳,現名楊林頭。
【曠家屋場】Kuàngjiāwūchǎng 【羅家灣】Luójiāwān
【曠家】Kuàngjiāyè 【李家屋場】Lǐjiāwūchǎng
【溫沖】Wēnchōng 此村背陰向陽,氣候溫和,故稱。
【左家坪】Zuǒjiāpíng 【大王廟】Dàwángmiào
【康家灣】Kāngjiāwān 【譚家老屋】Tánjiālǎowū
【譚家灣】Tánjiāwān 【萬工橋】Wàngōngqiáo
【卜公祠】Bǔgōngcí 村內一祠,以劉晚卜取名。
【陽家灣】Yángjiāwān
【易家灣】Yìjiāwān 【龍家灣】Lóngjiāwān
【反坳沖】Fǎn』àochōng 【周家台】Zhōujiātái
【竹枝坳】Zhúzhī』ào 村建坳上,原多斑竹,枝繁葉茂。故稱。
【周家沖】Zhōujiāchōng
【楠竹山】Nánzhúshān 村後山嶺楠竹多,故稱。
【陽家】Yángjiāyè 【千斤土皂】Qiānjīnzào
【青山庵】Qīngshān』ān 【石子沖】Shízichōng
【石龍坑】Shílóngkēng
【化人坪】Huàrénpíng 村側一坪,原為焚化和尚之所。
【雙峰寺】Shuāngfēngsì 村內原有一雙峰寺。遂為村名。
【後園】Hòuyuán
【野芋沖】Yěyùchōng 村建沖內,原多生野芋。
【水桐】Shuǐtóngzào 村建內,原有一水桐(即泡桐)樹。
【瓦屋場】Wǎwūchǎng 【小干沖】Xiǎogānchōng
【西塔】Xītǎ 此處原有和尚骨灰墓塔,因在雙峰寺西,故村名西塔。
【明月庵】Míngyuè』ān 此處原有一明月庵。村沿其名。
【老庵堂】Lǎo』āntáng 【紅花堂】Hónghuātáng
【筆咀岩】Bǐzuǐyán 村旁山岩尖聳,形似筆咀,故名。
【桎木岩】Zhìmùyán
【道子坪】Dàozipíng 村內一坪,原為道人習武之地。
【吳家灣】Wújiāwān
【馬頸坳】Mǎjǐng』ào 村建在形似馬頸的山坳下。
【劉家灣】Liújiāwān 【陳家灣】Chénjiāwān
【大禾沖】Dàhéchōng 【聶家新屋】Nièjiāxīnwū
【符家】Fújiāyè 【王家】wángjiāyè
【冷水井】Lěngshuǐjǐng【樟樹咀】Zhāngshùzuǐ
【白露塘】Báilùtáng 村側一塘,傳說曾有白鹿在此飲水,取名白鹿塘,後演變為白露塘。
【肖家坳】Xiāojiā』ào 【大茅沖】Dàmáochōng
【柿竹園】Shìzhúyuán 原村後有一柿竹叢生的園地。
【毛鋪子】Máopùzi 村前路邊原有一茅廬小鋪。後訛名毛鋪子。
【茶山灣】Cháshānwān 此灣屋後均是油茶山。
【肖家灣】Xiāojiāwān
【新田灣】Xīntiánwān 此灣原由荒坪新開成田,爾後建村,故名。
【劉家灣】Liújiāwān 【張家坪】Zhāngjiāpíng
【馬家沖】Mǎjiāchōng
【香木司】Xiāngmùsī 村側路上原有一亭,為香客買香木之所。
【毛坪台】Máopíngtái 【觀音堂】Guānyīntáng
【塔山沖】Tǎshānchōng 【許家灣】Xǔjiāwān
【楊柳沖】Yángliǔchōng
【龍塘】Lóngtáng 神話傳說村前塘內曾有神龍現身,故村沿名龍塘。
【陳家沖】Chénjiāchōng
【株樹蔸】Zhūshùdōu 村前原有兩棵大株樹(即櫧樹)蔸而名。
【煙竹沖】Yānzhúchōng 【財神殿】Cáishéndiàn
【鋸木沖】Jùmùchōng 【筧沖】Jiǎnchōng
【白獅庵】Báishī』ān 此村原有一庵,庵後一山形如獅,且多白石,故名白獅庵。
【曠家台】Kuàngjiātái 【康家老屋】Kāngjiālǎowū
【龍背灣】Lóngbèiwān
【大庾嶺】Bàyǔlǐng 傳說仙人將「禹王碑」豎此嶺上,名大禹嶺,後訛為大庾嶺。
【唐家寨】Tángjiāzhài 【李家坳】Lǐjiā』ào
【譚家灣】Tánjiāwān
❺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下河鄉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下河鄉下轄村委會包括王坡子村村委會、劉家馬村村委會、劉家岸村村委會、何家馬村村委會、米家崗村衫昌村委會、董家馬村村委會、李家馬村村委會、喬家馬村村委會、任家馬村村委會、棋盤村村委會、康家莊村村委會、宿家莊村村委會、新赤岸村村委會、占里村村委會、袁村村委會、驛頭村村委會、河北禪塌鉛村村委會、陳家町村村委會、下河村村委會、東鋪上村村委會、石橋頭村村委會、田家坎村村委會、上河東村村委會、朱家莊村村委會、上河西村村委賀好會。
❻ 衡山店是一個地方還是一個村
店門鎮位於南嶽 衡山南部, 山林資源十分豐富,林地面積8萬余畝,有著豐富的 楠竹、 杉樹、 松樹、 油茶、 茶葉等林業資源,高品質的茶葉和竹木加工已是遠近聞名,一直以來,當地村民用楠竹造紙或加工成竹木 工藝品粗胚;鎮內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花崗岩的開采、加工已初具規模。 勤勞的店門人民正憑著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 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經濟、人文環境,沿著「小康」之路,不斷開拓創新,建設自己美好的 家園。有2萬多畝 楠竹和大量的 木材,將豐富的山林資源變成一個巨大的綠色銀行。店門鎮計劃以產業化思路引進工藝技術,積極招商引資,發展竹木的精深加工。店門鎮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以 山地 丘陵為主。歷經多年建設,店門鎮各項基礎 設施較為完善。店門交通便利, 107國道貫穿店門鎮14公里路段,21條村級公路將村村相連。 通訊發達,店門鎮 程式控制電話均已開通。能源豐富,店門鎮除衡山電網供電外,另有鄉村小水電站4個,年發電總量30萬KWH,用電普及率達100%。 席草種植和加工是店門鎮的傳統產業和支柱產業。種植面積達13000畝(湘南種植面積最大),有草席自動編織機1000餘台,年編織能力逾千萬條,年產值過億元。店門鎮還有豐富的 竹木資源。店門人民憑借這些有利條件,正朝著 小康的道路奮進。由於店門鎮主產席草和草席,故有「席草之鄉」的美譽。
位於衡山縣西南部25公里處,東鄰永和鄉、賀家鄉和萱洲鎮,南接衡陽縣樟木鄉,西界衡陽縣界牌和岣嶁鄉,北抵開雲鎮碧尺旦和南嶽區。
傳說明朝末年,此地開有一家店鋪,供往返南嶽 衡山朝聖者和旅客食宿。店鋪對面有座船形小山,山側長有兩株大楓樹,遠遠望去,宛如輕舟揚帆,當時人們給此地取名「店門船」,後演變為店門前。為鎮機關駐地,故名店門鎮。
店門鎮原為店門鄉,經省民政廳湘民行發(1993)第83號文批准,悔擾改為店門鎮。1995年5月9日經省民政廳(1995)第61號文批准,將原祝融鄉並入,而成現在的店門鎮。
全鎮總面積為96.59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水田1229.93公頃,旱土23.13公頃,山林6280.2公頃,水面204公頃。轄1個社區,3個居民小組,困虧21個建制村,264個村民小組,26492人(2017年)。均為漢族。
該鎮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擂缽嶺、三角坦、姊妹嶺聳立西南,以山地丘陵為主。 農業生產水旱無憂,座落在店門鎮 天鵝村內的 九觀橋水庫,蓄水量2880萬立方米,是全縣容量最大的水庫。另有小型水庫3座,山塘1296口。九觀水庫左、右乾渠經過境內的渠道長31公里,鎮內旁山渠40公里,印山引水渠長12公里,有效灌溉面積1008.2公頃。有中小型水電站4座,年發電量為144萬千瓦/小時。
席草種植和加工是鎮內的支柱產業,逢源草藝有限公司年產草席3000萬條,已成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特產有楠竹、松杉、油茶、辣椒、茶葉等。竹木加工業和高品質茶葉遠近聞名。高嶺土(瓷泥)和花崗岩的開采、加工已初具規模。
鎮內交通便利,107國道和武廣快速鐵路南北貫通天鵝、前進、勝利、店門、祝融、繁榮、石門等村,境內全長17.5公里。公路村村相通。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已開發的有九觀橋和白泥景區、景點。
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3所,中小學教師152人,在校中小學生2481人。有衛生院2所。衡山縣眼科醫院坐落在境內107國道邊。 店門鎮
伯務社區於1995年5月2日經縣民政局山民字(1995)22號文批准成立的。為紀念本鎮籍革命烈士方伯務同志而取名為伯務社區。轄機關店門前街道、九觀橋水庫3個居民小組,698人。
位於店門鎮西南部,九觀橋尾端。與印山、前進、天鵝、衡陽縣樟木鄉竹園、九渡、新文、岣嶁鄉廟溪等村和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交界。距鎮機關駐地14公里。8.5公里村公路和九觀湖5公里水上交通達107國道。以境內片村「白泥」而名白泥村。駐地株樹坳。總面積892.54公頃。其中水田45.33公頃,山林810.70公頃,產楠竹。轄鐵爐、南沖、正龍、巷子、謝家、友誼、花竹、竹葉、上白泥、新屋、豐城、吳家、鳥樓、宋家、康家等15個村民小組,279戶,1128人。該村山清水秀,被省政府定為農業旅遊示範村。主要設施和景點有白泥賓館、逸趣園、普賢院、白泥漂流、千年古樹等。
店門村位於是店門鎮中部偏北。與新田、勝利、繁榮、祝融等村交界。鎮機關坐落該村。境內有農貿市場、草席市場,店門一中、店門一完小等。以駐地「店門前」而名店門村。總面積548.47公頃,其中水田76.80公頃,山地369.80公頃。轄冬林、成家、前進、清溪、肖家、張家、和平、興旺、樟樹、水源、光明、金坪、金星、美麗、金龍、躍進、羅家、建設、社建、譚家、桶咀等21個村民小組,542戶,1776人。種植水稻、草席。從事席草加工。
位於店門鎮南部,九觀橋水庫大堤外側。與白泥、源天、前進、萱洲鎮里石、衡陽縣樟木鄉九渡等村交界。距鎮機關駐地6公里。107國道經境內3公里。以境內「天鵝坪」而名天鵝村。駐地老果場。總面積359.86公頃。其中水田35.27公頃,山林254.90公頃。轄界牌、桂子、托塘、龍家、白石、天鵝、李家、曾家、方家、柿子等10個村民小組,308戶,1090人。以種植水稻為主。
前進村】Qiánjìn cūn
位於店門鎮南部。與源天、天鵝、白泥、印山、勝利等村交界。1961年由流印大隊分出,以駐地何家坳而名何家大隊,1965年「社教」時改為前進大隊,後為前進村。總面積393.07公頃。其中水田46.33公頃,山林283.80公頃。轄譚家台、李家壠、方家壠、荷葉塘、何家、劉家、金家、曠家、何家灣、何家染鋪、南沖、北沖、朝東安等13個村民小組,331戶,1195人。
位於店門鎮南部。東與茶園村交界,南與前進村毗鄰,西緊靠印山水庫與印山村相連,北與店門村接壤。距鎮機關駐地2.5公里。107國道從境中經過。1969年由原「月山」和「新橋」兩大隊合並,取名勝利大隊,後為勝利村。駐地月山坳。總面積415.06公頃。其中耕地62.20公頃,旱土3.20公頃,山地259.4公頃。轄兔子咀、武家灣、武家新灣、月山坳、半邊街、雙板橋、王家灣、譚家台、寧家灣、八女坪、譚家新屋、神山沖等12個村民小組,357戶,1308人。
位於店門鎮西北部。東至石門村,南與祝融、繁榮村搭界,西接能仁村,北與南嶽區南嶽鎮興隆村相連。距鎮機關駐地5公里。有能仁村至107國道的公路在村內經過。以境內有2座山峰相峙並立而取名雙峰村。駐地仙人石。總面積341.81公頃。其中水田52.67公頃,山地235.1公頃。轄文家、周家、橫池、雙豐、排山、大禾坪、大屋沖、永豐、友誼、金錫沖、貫沖等11個村民小組,289戶,1120人。
坐落在店門鎮北部。東與雙峰村相接,南與水桐村相連,西與衡陽縣將軍廟村搭界,北與南嶽區南嶽鎮光明村接壤。距鎮機關駐地10公里。村公路接107國道。有一條龍蔭港支流發源於該村。
境內原有能仁寺而名能仁村。駐地大富。總面積614.27公頃。其中水田41.47公頃,山林513.60公頃。轄大茶、新大茶、上水、大富、新建、趙家、新鋪、毛鋪、上坳、上到洞、下到洞、長樂、袁家等13個村民小組,301戶,1038人。
該村種植水稻、席草。產竹木。
位於店門鎮西部。東與祝融村交界,南與繁榮村毗鄰,西連水桐村,北靠雙峰村。距鎮機關駐地2公里,離107國道1800米。以境內湃水嶺而名湃水村。駐地土王廟。總面積230.2公頃。其中水田34.07公頃,旱土1.07公頃,山林150.60公頃。轄前進、肖家、創業、土王、劉家、聶家、汪家、許家、樂公、新屋、新村、木水、紅旗、鄭家、太平、湃水等16個村民小組,233戶,780人。種植水稻、席草。
位於店門鎮北端。東與窗子坳村相接,南與左家坪村毗鄰,西與石門村交界,北靠南嶽區南嶽鎮雙田村。距鎮機關駐地4公里。村公路接107國道。從能仁、水桐發源龍蔭港支流之一流經該村。以境內戴家灣前原有兩株古柏樹。駐地龍潭堰。總面積382.07公頃。其中水田92.13公頃,山林190.20公頃。轄麻公、王家、黃泥、小沖、箭樓、李家、陳家、柏樹、橫塘、石頭、注沖、排泥、橫池等13個村民小組,434戶,1603人。種植水稻、席草。從事席草加工。
位於店門鎮東部。東與賀家、萱洲交界,南與源天村接壤,西靠107國道與勝利村交界,北與新田村毗鄰。距鎮機關駐地2.5公里。村公路接107國道。以境內地片茶園而名茶園大隊。駐地馬頸坳。總面積674.85公頃。其中水田97.80公頃,旱土6.20公頃,山地470公頃。轄汪家大屋、劉家台、劉家老屋、大毛沖、小毛沖、譚家、幸福沖、張家坪、唐家台、東風、康新屋、肖家坳、龍過沖、白路塘、符家、曹家塘、聶家新屋等17個村民小組,485戶,1764人。以種植稻穀、席草、西瓜為主。
坐落於店門鎮西南部。東與勝利村交界,南與白泥、前進村毗鄰,西靠衡陽縣的妙溪村,北與繁榮村接壤。距鎮機關駐地4公里。5公里長水泥公路貫穿本村與107國道相接。以境內印子山而名印山村。駐地株樹蔸。總面積642.09公頃。其中水田34.60公頃,山地531.60公頃。轄印山、陽和、響水、株樹、馬林、康家、譚家等7個村民小組,218戶,825人。盛產楠竹,有竹林333.33公頃。村民以竹子加工業為主。村內有小型水庫1座。
【株樹坳】Zhūshù』ào 村側山坳原多株樹。
【芋頭沖】Yùtouchōng 【豐城町】Fēngchéngtǐng
【老木園】Lǎomùyuán 【竹葉沖】Zhúyèchōng
【花竹園】Huāzhúyuán 【大茶園】Dàcháyuán
【道士庵】Dàoshi』ān 【巷子沖】Xiàngzichōng
【正壠】Zhènglóng 【鐵爐沖】Tiělúchōng
【顏家沖】Yánjiāchōng 【宋家嶺】Sòngjiālǐng
【吳家壠】Wújiālóng 【株木沖】Zhūmùchōng
【崩 壠】Bēngkànlóng
【鳥棲岩】Niǎoqīyán 村後岩洞原為鳥類棲聚之處,故名鳥棲岩。
【上白泥】Shàngbáiní 【下白泥】Xiàbáiní
【白泥】Báiní 為一片村,此地原有一處白泥。
【蟒蛇山】Mǎngshéshān 村後一山,宛似一條大蟒蛇,故名。
【天鵝坪】Tiān』épíng 村側有一山,形似天鵝,山下並有一坪,遂得名。
【九觀橋】Jiǔguànqiáo 此村橋邊原有一庵,相傳為南嶽第九道觀,故名九觀橋。今其西側建有九觀橋中型水庫。
【柿子林】Shìzilín 【白石村】Báishícūn
【龍家坪】Lóngjiāpíng 【羅家村】Luójiācūn
【界牌灣】Jièpáiwān 此村是衡山與衡陽兩縣交界處,曾立界碑。
【何家坳】Héjiā』ào 【譚家台】Tánjiātái
【李家壠】Lǐjiālóng 【潘家嶺】Pānjiālǐng
【朝東庵】Cháodōng』ān 村後原有一庵,座西朝東,故名。
【龍王坪】Lóngwángpíng 以村前坪內原有一龍王廟而名。
【月山坳】Yuèshān』ào 村後山坳形如彎月,故名。
【王家灣】Wángjiāwān 【寧家灣】Níngjiāwān
【神山沖】Shénshānchōng 此村山沖有一奇峰,儼似一神仙立於雲靄之中,故得名。
【蝦子沖】Xiāzǐchōng 村側沖里一山象只蝦子,故稱。
【仙人石】Xiānrénshí 神話傳說一仙人在此村石邊留有足跡,故得名。
【曠家大屋】Kuàngjiādàwū
【五頭嶺】Wǔtóulǐng 村後嶺上有五個崗巒,故名五頭嶺。
【龔家灣】Gōngjiāwān 【橫池頭】Héngchítou
【周家坳】Zhōujiā』ào 【黃泥嶺】Huángnílǐng
【排山】Páishān 【西子沖】Xīzǐchōng
【樊家沖】Fánjiāchōng 【大屋沖】Dàwūchōng
【大富】Dàfùyè
【上水塘】Shàngshuǐtáng 村建塘側,神話傳說塘里有龍王上水,故名。
【趙家坳】Zhàojiā』ào 【新鋪子】Xīnpùzi
【裕家排】Yùjiāpái 【茅鋪子】Máopùzi
【油榨壠】Yóuzhàlóng 【上到洞】Shàngdàodòng
【下到洞】Xiàdàodòng 【長路沖】Chánglùchōng
【王家棚】Wángjiāpéng 【袁家台】Yuánjiātái
【大茶園】Dàcháyuán
【跌馬石】Diēmǎshí 傳說曾有人騎馬路過此村,跌於石級路下,故名。
【土王廟】Tǔwángmiào 村內原有土地神王廟。
【康家台】Kāngjiātái
【樂公祠】Lègōngcí 此村原有吳樂公祠。
【肖家】Xiāojiāyè
【湃水嶺】Pàishuǐlǐng 村側溪水從嶺上石壁飛瀉而下,俗稱湃水。
【羅家塘】Luójiātáng 【王家大】Wángjiādàyè
【聶家新屋】Nièjiāxīnwū
【石門】Shímén 村側路上建有一石頭門,故村沿名石門。
【娘娘廟】Niángniangmiào 村內原有一娘娘廟。
【長沖鋪】Chángchōngpù
【箭樓灣】Jiànlóuwān 此村曾為防盜設有一箭樓。
【黃泥】Huángníkàn
【注沖】Zhùchōngyè 原為鑄沖。
【排泥田】Páinítián 【戴家灣】Dàijiāwān
【王家老屋】Wángjiālǎowū 【王家灣】Wángjiāwān
【橫池頭】Héngchítou 【石頭】Shítouyè
【瓦屋場】Wǎwūchǎng
【蛇咀嶺】Shézuǐlǐng 因村側一山咀似蛇形而名。
【譚家屋場】Tánjiāwūchǎng 【羅家灣】Luójiāwān
【楊家屋場】Yángjiāwūchǎng
【大卿公】Dàqīnggōng 原為曠大卿公祠。
【秦家灣】Qínjiāwān 【槽門屋場】Cáoménwūchǎng
【沙子坳】Shāzi』ào 【皮家】Píjiāyè
【芥茅塘】Jièmáotángyè 此村內一塘,原來四周草芥蘆茅叢生,故得名。
【菜山沖】Càishānchōng 【石家大屋】Shíjiādàwū
【肖家沖】Xiāojiāchōng
【窗子坳】Chuāngzi』ào 村位坳上,遠看此坳似窗戶,故名。
【水口山】Shuǐkǒushān 兩條溪水匯於村側山口,遂名水口山。
【康家町】Kāngjiātǐng 【蔣家】jiǎngjiāyè
【崩塘】Bēngtángyè 此村邊內一小塘常年崩塌,故名。
【劉家町】Liújiātǐng 【成家灣】Chéngjiāwān
【螺絲塘】Luósitángyè 村前一塘,形似螺絲,故名。
【楊林頭】Yánglíntou 曾名推子頭。以其村邊一山形似推子(舊時磨谷的工具)而名,爾後又植有楊柳,現名楊林頭。
【曠家屋場】Kuàngjiāwūchǎng 【羅家灣】Luójiāwān
【曠家】Kuàngjiāyè 【李家屋場】Lǐjiāwūchǎng
【溫沖】Wēnchōng 此村背陰向陽,氣候溫和,故稱。
【左家坪】Zuǒjiāpíng 【大王廟】Dàwángmiào
【康家灣】Kāngjiāwān 【譚家老屋】Tánjiālǎowū
【譚家灣】Tánjiāwān 【萬工橋】Wàngōngqiáo
【卜公祠】Bǔgōngcí 村內一祠,以劉晚卜取名。
【陽家灣】Yángjiāwān
【易家灣】Yìjiāwān 【龍家灣】Lóngjiāwān
【反坳沖】Fǎn』àochōng 【周家台】Zhōujiātái
【竹枝坳】Zhúzhī』ào 村建坳上,原多斑竹,枝繁葉茂。故稱。
【周家沖】Zhōujiāchōng
【楠竹山】Nánzhúshān 村後山嶺楠竹多,故稱。
【陽家】Yángjiāyè 【千斤土皂】Qiānjīnzào
【青山庵】Qīngshān』ān 【石子沖】Shízichōng
【石龍坑】Shílóngkēng
【化人坪】Huàrénpíng 村側一坪,原為焚化和尚之所。
【雙峰寺】Shuāngfēngsì 村內原有一雙峰寺。遂為村名。
【後園】Hòuyuán
【野芋沖】Yěyùchōng 村建沖內,原多生野芋。
【水桐】Shuǐtóngzào 村建內,原有一水桐(即泡桐)樹。
【瓦屋場】Wǎwūchǎng 【小干沖】Xiǎogānchōng
【西塔】Xītǎ 此處原有和尚骨灰墓塔,因在雙峰寺西,故村名西塔。
【明月庵】Míngyuè』ān 此處原有一明月庵。村沿其名。
【老庵堂】Lǎo』āntáng 【紅花堂】Hónghuātáng
【筆咀岩】Bǐzuǐyán 村旁山岩尖聳,形似筆咀,故名。
【桎木岩】Zhìmùyán
【道子坪】Dàozipíng 村內一坪,原為道人習武之地。
【吳家灣】Wújiāwān
【馬頸坳】Mǎjǐng』ào 村建在形似馬頸的山坳下。
【劉家灣】Liújiāwān 【陳家灣】Chénjiāwān
【大禾沖】Dàhéchōng 【聶家新屋】Nièjiāxīnwū
【符家】Fújiāyè 【王家】wángjiāyè
【冷水井】Lěngshuǐjǐng【樟樹咀】Zhāngshùzuǐ
【白露塘】Báilùtáng 村側一塘,傳說曾有白鹿在此飲水,取名白鹿塘,後演變為白露塘。
【肖家坳】Xiāojiā』ào 【大茅沖】Dàmáochōng
【柿竹園】Shìzhúyuán 原村後有一柿竹叢生的園地。
【毛鋪子】Máopùzi 村前路邊原有一茅廬小鋪。後訛名毛鋪子。
【茶山灣】Cháshānwān 此灣屋後均是油茶山。
【肖家灣】Xiāojiāwān
【新田灣】Xīntiánwān 此灣原由荒坪新開成田,爾後建村,故名。
【劉家灣】Liújiāwān 【張家坪】Zhāngjiāpíng
【馬家沖】Mǎjiāchōng
【香木司】Xiāngmùsī 村側路上原有一亭,為香客買香木之所。
【毛坪台】Máopíngtái 【觀音堂】Guānyīntáng
【塔山沖】Tǎshānchōng 【許家灣】Xǔjiāwān
【楊柳沖】Yángliǔchōng
【龍塘】Lóngtáng 神話傳說村前塘內曾有神龍現身,故村沿名龍塘。
【陳家沖】Chénjiāchōng
【株樹蔸】Zhūshùdōu 村前原有兩棵大株樹(即櫧樹)蔸而名。
【煙竹沖】Yānzhúchōng 【財神殿】Cáishéndiàn
【鋸木沖】Jùmùchōng 【筧沖】Jiǎnchōng
【白獅庵】Báishī』ān 此村原有一庵,庵後一山形如獅,且多白石,故名白獅庵。
【曠家台】Kuàngjiātái 【康家老屋】Kāngjiālǎowū
【龍背灣】Lóngbèiwān
【大庾嶺】Bàyǔlǐng 傳說仙人將「禹王碑」豎此嶺上,名大禹嶺,後訛為大庾嶺。
【唐家寨】Tángjiāzhài 【李家坳】Lǐjiā』ào
【譚家灣】Tánjiāwān
傳說明朝末年,此地開有一家店鋪,供往返南嶽朝聖者和旅客食宿,店門對面有座船形小山,山側有兩株大楓樹,遠遠望去,宛如輕舟揚帆,當時人們給此地取名「店門船」,後演變為「店門前」,並逐漸發展為一個小集鎮。1953年成立店門鄉,1993年10月,建立店門鎮,1995年5月,又將原祝融鄉並人其中,成為衡山縣18個鄉鎮中面積最大的鄉鎮。總面積96.59平方千米(2017年),轄21個村,l個居委會,283個村民小組。
鎮黨委、政府帶領店門鎮人民同舟共濟、艱苦創業,致力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旅遊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憑借豐富的資源優勢、優厚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優勢、宜人的氣候優勢和勤勞智慧的人的優勢,店門鎮經濟協調發展。
店門鎮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以山地 丘陵為主。歷經多年改造,生產條件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店門鎮有良好的 水利基礎設施。坐落在店門鎮天鵝村內的九觀橋水庫,蓄水量2880萬立方米,是全縣容量最大的 水庫。良好的水利基礎設施,為農業的高產穩產提供了保證。店門有著便利的交通,107國道貫穿店門鎮14公里路段,21條村級公路將村村相連;店門鎮程式控制電話均已開通,年發電總量30萬度的4 個發電站,用電普及率達100%。席草種植和加工既是傳統產業又是支柱產業。
進入21世紀,店門鎮經濟建設持續發展。在維修硬化山平塘1400口,渠道109公里的同時,全面推行一季席草一季稻或雙季稻模式,讓糧食增產,席草增收。2000年後,全鎮席草種植面積1.3萬余畝,占水田面積的近80%,普及到21個行政村,並實現梅橋等10餘個村1萬畝連片種植,草席集團公司擁有各類加工農戶0.2萬余戶。其中,雙峰村加工農戶231戶,擁有加工機械178台,年加工草席183萬條,人均純收入3500元;銷售專業戶30餘個,草席暢銷 上海、 廣州、 深圳等地。2001年後,在不放鬆席草生產的同時,將西瓜種植作為特產,為農民開辟致富途徑。2003年,草席集團公司改制為逢緣草藝開發有限公司,隨後成為省級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全鎮抓住契機,實現種養加、產銷供、貿工農一體化經營,贏得了「江南席草第一鎮」美譽,並被湖南省評為「席草專業鄉鎮」。至2004年,全鎮擁有草席編織機0.1萬余台,加工戶0.1萬余戶,從業2萬餘人。僅此一項,年總產值達3億元,農民增收3000餘萬元。湖南衛視晚間新聞曾以「店門田間不種稻子,只生草」為題進行專題報道。同時,楠竹生產基地、衡山黃雞生產基地不斷發展。2000~2005年,通過企業改制和招商引資,全鎮先後引進了逢緣草藝開發有限公司、店門磚廠、白泥賓館、白泥休閑山莊、白泥逸趣園、文家山採石場、五星煙花製造廠等民營企業,為農村剩餘勞力0. 1萬餘人提供了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