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泄密的危害
1. 垃圾簡訊源源不斷: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無怪乎央視連續兩個在3.15晚會上將垃圾簡訊進行曝光。最新聽說的是,利用小區簡訊,可以基站作為發送中心,向基站覆蓋區域內的移動用戶發送簡訊,這一發簡訊系統每十分鍾可以發送1.5萬條。
2. 騷擾電話接二連三:本來只有朋友、同學或親戚知道的電話,會經常被陌生人打過來,有推銷保險的,有推銷裝修的,有推銷嬰兒用品的。你不找他們,他們就自動找上門。你可能還在納悶他們怎麼知道你的電話之時,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賣過多少回了。
3. 垃圾郵件鋪天蓋地:個人信息被泄露後,你的電子郵箱可以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也是以推銷為主,而且還是些亂七八糟且沒有創意的廣告。所以許多用戶每天打開郵箱的第一件事就是刪除垃圾郵件,多羨慕國外對垃圾郵件的重判,一封就罰一百多美元。
⑵ 泄密案例有哪些
防泄密的案例可以看一些做防泄密的廠商的主頁。我給你貼幾個數據吧:
據美國獨立研究機構波萊蒙研究所(Ponemon Institute)的最新報告顯示,對那些不願意對數據安全防護進行投資的公司來說,一旦系統被入侵,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波萊蒙研究所對來自17個國家的43家大型公司進行了關於數據入侵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200條到113000條客戶記錄丟失。此前業界曾發生過一些重大客戶數據泄密事件,其中受影響的客戶數據動輒上百萬,不過該調查數據主要是基於多數企業通常會遭遇的數據入侵。
據波萊蒙研究所表示,企業去年在數據入侵時的平均損失是,每條記錄大約202美元。而2005年該公司同類性質調查的結果是每條記錄損失138美元,相比之下上升了138美元,另外2006年的調查結果是182美元,2007則是197美元,呈逐年遞增趨勢。
這個每條記錄損失的成本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直接成本,例如檢測、緩解、通知和響應成本;另外還包括間接成本,諸如客戶滿意度的降低和因此而失去的企業機會。據波萊蒙研究所表示,數據入侵給企業帶來的平均損失是660萬美元,有的公司的損失甚至高達3200萬美元。
波萊蒙研究所董事長兼創始人拉里·波萊蒙表示,企業因數據入侵而遭受的最大損失是丟失業務。據其表示,在去年的每條記錄平均損失202美元中,有139美元(佔69%)是指丟失業務。波萊蒙表示,盡管企業一直在通過更好的防護措施來避免數據泄密,但客戶對此類事件的容忍度也越來越低,一旦發生數據泄密情況,客戶很可能轉向其它廠商。
可以在網路或者GOOGLE上尋找這些案例:
1.6萬病人隱私外泄都是醫院人為錯誤
倒賣安踏設計圖紙受審
匯豐遺失伺服器 泄漏16萬客戶資料
IBM前高管就竊取商業機密認罪
上市葯企內部上演「無間道」 線人內鬼一應俱全
eBay出售的照相機包含MI6文件 英國軍情六處嚴重泄
夠多了吧 :)
⑶ 網路安全威脅有哪些
第一、網路監聽
網路監聽是一種監視網路狀態、數據流程以及網路上信息傳輸的技術。黑客可以通過偵聽,發現有興趣的信息,比如用戶賬戶、密碼等敏感信息。
第二、口令破解
是指黑客在不知道密鑰的情況之下,恢復出密文件中隱藏的明文信息的過程,常見的破解方式包括字典攻擊、強制攻擊、組合攻擊,通過這種破解方式,理論上可以實現任何口令的破解。
第三、拒絕服務攻擊
拒絕服務攻擊,即攻擊者想辦法讓目標設備停止提供服務或者資源訪問,造成系統無法向用戶提供正常服務。
第四、漏洞攻擊
漏洞是在硬體、軟體、協議的具體實現或者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從而可以使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比如利用程序的緩沖區溢出漏洞執行非法操作、利用操作系統漏洞攻擊等。
第五、網站安全威脅
網站安全威脅主要指黑客利用網站設計的安全隱患實施網站攻擊,常見的網站安全威脅包括:SQL注入、跨站攻擊、旁註攻擊、失效的身份認證和會話管理等。
第六、社會工程學攻擊
利用社會科學並結合常識,將其有效地利用,最終達到獲取機密信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