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泄密損失
擴展閱讀
無線連接不到網路怎麼辦 2025-07-01 23:28:35
win10平板電腦能炒股嗎 2025-07-01 23:11:54

網路安全泄密損失

發布時間: 2022-06-05 18:20:01

㈠ 中國網路安全現狀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發文稱iPhone手機存在安全隱患,Pegasus惡意軟體可能會入侵用戶的iPhone手機,竊取用戶的信息和郵件,甚至可以控制手機的麥克風和攝像頭,大數據時代用戶或無隱私可言。

實際上,我國對打擊大數據泄露安全事件有著強大的決心和執行力,在滴滴事件之後,國家網信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修訂了《網路安全審查好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掌握超百萬用戶信息國外上市須審查。

由此可見,在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用戶數據的監管變得越來越困難,此次網信辦修訂《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凸顯了我國對收集隱私數據行為嚴厲打擊的決心。

網路安全行業主要企業:目前國內網路安全行業的主要企業有深信服(300454)、安恆信息(688023)、綠盟科技(300369)、啟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

1、iPhone存在漏洞對用戶數據安全造成威脅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發文稱iPhone存在漏洞,Pegasus惡意軟體在用戶不點擊鏈接的情況下也可以入侵用戶的手機,竊取信息和郵件,甚至可以操控用戶的攝像頭,此消息一出,網友大呼大數據時代無隱私可言,網路安全問題堪憂,實際上,在我國對網路安全問題有著強大的決心,滴滴事件之後,國家網信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修訂了《網路安全審查好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掌握超百萬用戶信息國外上市須審查。

由此可見,在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用戶數據的監管變得越來越困難,此次網信辦修訂《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凸顯了我國對收集隱私數據行為嚴厲打擊的決心。

綜合來看,滴滴事件對國家數據安全層面敲起了警鍾,而iPhone此次網路安全漏洞問題針對個人數據安全問題敲響了警鈴,相信未來隨著我國網路安全相關法案的不斷完善,我國個人網路安全問題將得到有效的保護。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㈡ 信息安全把控,泄密風險方法有幾點

大部分企業都有信息安全需求和泄密風險,只是還沒因此造成損失所以還沒引起重視,人都有這種天性,特別是中國企業的這種觀念普遍不強。

常見的泄密風險包括員工有意、無意泄密、非員工的泄密、二次泄密等,泄密途徑包含即時通訊、移動存儲、網頁瀏覽、列印、郵件、文檔外發等。

建議選擇一款比較成熟的防泄密軟體直接進行部署
推薦下IP-guard,題主有需要自己了解下
IP-guard有成熟的防泄密解決方案,通過審計、授權、透明加密三個方面保護企業重要信息的安全。
IP-guard的防泄密解決方案擁有超過15,0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用戶,部署的計算機超過4,700,000台

計算機網路安全面臨的威脅有哪些

外部威脅包括網來絡攻擊源,計算機病毒,信息戰,信息網路恐怖,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威脅等。

內部威脅包括內部人員惡意破壞、內部人員與外部勾結、管理人員濫用職權、執行人員操作不當、安全意識不強、內部管理疏漏、軟硬體缺陷以及雷擊、火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構成的威脅等。

信息內容安全威脅包括淫穢、色情、賭博及有害信息、垃圾電子郵件等威脅。

信息網路自身的脆弱性導致的威脅包括在信息輸入、處理、傳輸、存儲、輸出過程中存在的信息容易被篡改、偽造、破壞、竊取、泄漏等不安全因素;在信息網路自身的操作系統、資料庫以及通信協議等方面存在安全漏洞、隱蔽信道和後門等不安全因素。

其他方面威脅包括如磁碟高密度存儲受到損壞造成大量信息的丟失,存儲介質中的殘留信息泄密,計算機設備工作時產生的輻射電磁波造成的信息泄密等。

(3)網路安全泄密損失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由於不同的環境和應用而產生了不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四種: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演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的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大雲自由傳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㈣ 網路安全威脅有什麼後果

網路安全所面臨的威脅可以來自很多方面,並且隨著時間的的變化而變化。網路安全威脅的類型有如下幾類。
(1)竊聽。
在廣播式網路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可以讀取網上傳播的數據,如搭線竊聽,安裝通信監視器和讀取網上的信息等。網路體系結構允許監視器接受網上傳輸的所有數據幀而不考慮幀的傳輸目標地址,這種特性使得偷聽網上的數據或非授權的訪問很容易而且不易發現。
(2)假冒。 當一個實體假扮成另一個實體進行網路活動時就發生假冒。
(3)重放。重復一份報文或報文的一部分,以便產生一個授權的效果。
(4)流量分析。通過對網上的信息流的觀察和分析推斷出網上傳輸的有用信息,例如有無傳輸、傳輸的數量、方向和頻率等。由於報文信息不能加密,所以即使數據進行了加密處理,也可以進行有效的流量分析。
(5)數據完整性破壞。有意或無意地修改或破壞信息系統,或者在非授權和不能監視的方式下對數據進行修改。
(6)拒絕服務。當一個授權的實體不能獲得應有的對網路資源的訪問或緊急操作被延遲是,就發生了拒絕服務。
(7)資源的非授權使用。 及與所定義的安全策略不一致的使用。
(8)陷阱和特洛伊木馬。通過替換系統的合法程序,或者在合法程序里插入惡意的代碼,以實現非授權進程,從而達到某種特定的目的。
(9)病毒。隨著人們對計算機系統和網路依賴程度的增加,計算機病毒已經構成對計算機系統和網路的嚴重威脅。
(10)誹謗。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廣泛互連性和匿名性,散步錯誤的消息以達到詆毀某個對象的形象和知名度的目的。

㈤ 網路安全注意哪些方面

1、使用安全的電腦

對於個人電腦而言:設置操作系統登錄密碼,並開啟系統防火牆;安裝殺毒軟體並及時更新病毒特徵庫;盡量不轉借個人電腦。

對於公共電腦而言:不在未安裝殺毒軟體的電腦上登錄個人帳戶;盡量不在公共電腦登錄網路銀行等敏感帳戶;不在公共電腦保存個人資料和帳號信息;盡量使用軟鍵盤輸入密碼;離開前注意退出所有已登錄的帳戶。

2、使用安全的軟體

只使用正版軟體;開啟操作系統及其他軟體的自動更新設置,及時修復系統漏洞和第三方軟體漏洞;非正規渠道獲取的軟體在運行前須進行病毒掃描;定期全盤掃描病毒等可疑程序;定期清理未知軟體

㈥ 揭秘網購信息泄露全過程,如何避免網購信息不被泄露

我覺得可以在網購的時候使用化名,在收到快遞之後把快遞盒上的個人信息及時隱匿。不過個人信息的泄露往往防不勝防,還是希望監管部門從源頭上加強管理。

㈦ 網路安全如何加強

一、剋制自己的慾望:網路帶給我們的東西特別多,尤其是平時我們得不到卻十分想得到的東西,那麼我們的這個慾望就會被別人網路上給利用了,為了要實現自己的慾望,就會對網路上某些人的行為放鬆警惕,自然就會讓自己處於網路安全的隱患之中。

所以如果你剋制自己的慾望,能夠清晰地對待別人對你的各種誘惑,在網路上自己會不會就更加安全了呢?

現代人把大部分生活交給了網路,身份信息、銀行賬戶、家庭情況、身體狀況等等信息,網路上映射著另一個完完整整的自己,然而,在隱私信息盜竊泛濫的互聯網上,每個人都被裸體般暴露。

沒人能夠免受網路風險的影響,但你可以採取一些步驟來最大程度地減少發生意外的機會。

所以關於網路安全,你要有自己的態度和原則,學會一兩個自己安全不被危及的方法技巧,其實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在網路上自由來往了。

最後呼籲,安全網路環境,全民共建!不法的請收手,不是今天不報,是時候未到,到頭來給你算總賬。全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讓不法見縫插針。

㈧ 網路運營者泄露個人信息有什麼刑罰

  1. 針對個人信息泄露問題,網路安全法規定: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

  2. 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並規定了相應法律責任。

  3. 法律規定,網路安全法第四十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對其收集的用戶信息嚴格保密,並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

  4. 第四十二條規定,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5. 第四十四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6. 網路運營者、網路產品或者服務的提供者侵害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

  7. 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㈨ 泄密的危害

1. 垃圾簡訊源源不斷: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無怪乎央視連續兩個在3.15晚會上將垃圾簡訊進行曝光。最新聽說的是,利用小區簡訊,可以基站作為發送中心,向基站覆蓋區域內的移動用戶發送簡訊,這一發簡訊系統每十分鍾可以發送1.5萬條。
2. 騷擾電話接二連三:本來只有朋友、同學或親戚知道的電話,會經常被陌生人打過來,有推銷保險的,有推銷裝修的,有推銷嬰兒用品的。你不找他們,他們就自動找上門。你可能還在納悶他們怎麼知道你的電話之時,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賣過多少回了。
3. 垃圾郵件鋪天蓋地:個人信息被泄露後,你的電子郵箱可以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也是以推銷為主,而且還是些亂七八糟且沒有創意的廣告。所以許多用戶每天打開郵箱的第一件事就是刪除垃圾郵件,多羨慕國外對垃圾郵件的重判,一封就罰一百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