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些你到網路裡面都可以找到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網路之間互連的協議)的縮寫,中文簡稱為「網協」,也就是為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在網際網路中,它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路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規定了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則。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只要遵守 IP協議就可以與網際網路互連互通。正是因為有了IP協議,網際網路才得以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因此,IP協議也可以叫做「網際網路協議」。通俗的講:IP地址也可以稱為互聯網地址或Internet地址。是用來唯一標識互聯網上計算機的邏輯地址。每台連網計算機都依靠IP地址來標識自己。就很類似於我們的電話號碼樣的。通過電話號碼來找到相應的使用電話的客戶的實際地址。全世界的電話號碼都是唯一的。IP地址也是一樣。
網路協議(IP)是網路上信息從一台計算機傳遞給另一台計算機的方法或者協議。網路上每台計算機(主機)至少具有一個IP地址將其與網路上其他計算機區別開。當你發送或者接受信息時(例如,一個電子郵件信息或一個網頁),信息被分成幾個小塊,稱為信息包。每個信息包都包含了發送者和接受者的網路地址。網關計算機讀到了目的地址,信息包繼續向前到下一個鄰近的網關照例讀到目的地址,如此一直向前通過網路,直到一個網關確認這個信息包屬於其最緊鄰或者其范圍內的計算機。最終直接進入到其指定地址的計算機。 因為一個信息被分成了許多信息包,如果必要,每個信息包能夠通過網路不同的路徑發送。信息包能按照與它們發送時的不同順序到達。網路協議(IP)僅僅是遞送他們。另外一個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才是能夠將它們按照正確順序組合回原樣。 IP是一個無連接協議,這就意味著在通信的終點之間沒有連續的線路連接。每個信息包作為一個處理過的獨立的單元在網路上傳輸,這些單元之間沒有相互的聯系。(信息包能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是因為TCP,明了信息中信息包順序的面向連接協議。)在開放的系統互連(OSI)通訊模式中IP協議位於第三層——網路層。 如今最廣泛應用的IP版本是IPv4。然而,IP版本6(IPv6)也已經開始使用了。IPv6為了更長的地址作準備,因此可以滿足更多網路使用者的需要。IPv6包括了IPv4的功能,任何支持IPv6信息包的伺服器同樣也支持IPv4信息包。IP是怎樣實現網路互連的?各個廠家生產的網路系統和設備,如乙太網、分組交換網等,它們相互之間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們所傳送數據的基本單元(技術上稱之為「幀」)的格式不同。IP協議實際上是一套由軟體程序組成的協議軟體,它把各種不同「幀」統一轉換成「IP數據包」格式,這種轉換是網際網路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使所有各種計算機都能在網際網路上實現互通,即具有「開放性」的特點。
那麼,「數據包」 是什麼?它又有什麼特點呢?數據包也是分組交換的一種形式,就是把所傳送的數據分段打成 「包」,再傳送出去。但是,與傳統的「連接型」分組交換不同,它屬於「無連接型」,是把打成的每個「包」(分組)都作為一個「獨立的報文」傳送出去,所以叫做「數據包」。這樣,在開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連接好一條電路,各個數據包不一定都通過同一條路徑傳輸,所以叫做「無連接型」。這一特點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網路的堅固性和安全性。
每個數據包都有報頭和報文這兩個部分,報頭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內容,使每個數據包不經過同樣的路徑都能准確地到達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組合還原成原來發送的數據。這就要IP具有分組打包和集合組裝的功能。
在實際傳送過程中,數據包還要能根據所經過網路規定的分組大小來改變數據包的長度,IP數據包的最大長度可達 65535個位元組。
IP協議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給網際網路上的每台計算機和其它設備都規定了一個唯一的地址,叫做「IP 地址」。由於有這種唯一的地址,才保證了用戶在連網的計算機上操作時,能夠高效而且方便地從千千萬萬台計算機中選出自己所需的對象來。現在電信網正在與 IP網走向融合,以IP為基礎的新技術是熱門的技術,如用IP網路傳送話音的技術(即VoIP)就很熱門,其它如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術的研究重點。
[編輯本段]IP地址(IP v4)
所謂IP地址就是給每個連接在Internet上的主機分配的一個32bit地址。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Internet協議)協議規定,IP地址用二進制來表示,每個IP地址長32bit,比特換算成位元組,就是4個位元組。例如一個採用二進制形式的IP地址是「」,這么長的地址,人們處理起來也太費勁了。為了方便人們的使用,IP地址經常被寫成十進制的形式,中間使用符號「.」分開不同的位元組。於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為「10.0.0.1」。IP地址的這種表示法叫做「點分十進製表示法」,這顯然比1和0容易記憶得多。
有人會以為,一台計算機只能有一個IP地址,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們可以指定一台計算機具有多個IP地址,因此在訪問互聯網時,不要以為一個IP地址就是一台計算機;另外,通過特定的技術,也可以使多台伺服器共用一個IP地址,這些伺服器在用戶看起來就像一台主機似的。
將IP地址分成了網路號和主機號兩部分,設計者就必須決定每部分包含多少位。網路號的位數直接決定了可以分配的網路數(計算方法2^網路號位數);主機號的位數則決定了網路中最大的主機數(計算方法2^主機號位數-2)。然而,由於整個互聯網所包含的網路規模可能比較大,也可能比較小,設計者最後聰明的選擇了一種靈活的方案:將IP地址空間劃分成不同的類別,每一類具有不同的網路號位數和主機號位數。
IP地址是IP網路中數據傳輸的依據,它標識了IP網路中的一個連接,一台主機可以有多個IP地址。IP分組中的IP地址在網路傳輸中是保持不變的。
(一).基本地址格式 (IPv4)
現在的IP網路使用32位地址,以點分十進製表示,如192.168.0.1。
地址格式為:IP地址=網路地址+主機地址 或 IP地址=網路地址+子網地址+主機地址。
網路地址是網際網路協會的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分配的,下有負責北美地區的InterNIC、負責歐洲地區的RIPENIC和負責亞太地區的APNIC 目的是為了保證網路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主機地址是由各個網路的系統管理員分配。因此,網路地址的唯一性與網路內主機地址的唯一性確保了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二).保留地址的分配
根據用途和安全性級別的不同,IP地址還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隨意訪問。私有地址只能在內部網路中使用,只有通過代理伺服器才能與Internet通信。
[編輯本段]IP地址的分類
網路號:用於識別主機所在的網路;
主機號:用於識別該網路中的主機。
IP地址分為五類,A類保留給政府機構,B類分配給中等規模的公司,C類分配給任何需要的人,D類用於組播,E類用於實驗,各類可容納的地址數目不同。
A、B、C三類IP地址的特徵:當將IP地址寫成二進制形式時,A類地址的第一位總是0,B類地址的前兩位總是10,C類地址的前三位總是110。
1. A類地址
(1)A類地址第1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其它3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
(2)A類地址范圍:1.0.0.1—126.255.255.254
(3)A類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0.X.X.X是私有地址(所謂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聯網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區域網絡中的地址)。
范圍(10.0.0.0-10.255.255.255)
②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環測試用的。
2. B類地址
(1) B類地址第1位元組和第2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其它2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
(2) B類地址范圍:128.0.0.1—191.255.255.254。
(3) B類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
② 169.254.X.X是保留地址。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動獲取IP地址,而你在網路上又沒有找到可用的DHCP伺服器。就會得到其中一個IP。
3. C類地址
(1)C類地址第1位元組、第2位元組和第3個位元組為網路地址,第4個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另外第1個位元組的前三位固定為110。
(2)C類地址范圍:192.0.0.1—223.255.255.254。
(3) C類地址中的私有地址:
192.168.X.X是私有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4. D類地址
(1) D類地址不分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它的第1個位元組的前四位固定為1110。
(2) D類地址范圍:224.0.0.1—239.255.255.254
5. E類地址
(1) E類地址不分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它的第1個位元組的前五位固定為11110。
(2) E類地址范圍:240.0.0.1—255.255.255.254
IP的概念是非常廣泛的,包括品牌、商標、版權,還有很重要的就是商業秘密、商業模式、商業標准等。IP擁有量的多少,是區分製造與創造的最主要標志,一個國家擁有的IP太少,它的產業或者企業在國際分工中就只能扮演初級加工者的角色。
[編輯本段]特殊的IP地址
在IP地址空間中,有的IP地址不能為設備分配的,有的IP地址不能用在公網,有的IP地址只能在本機使用,諸如此類的特殊IP地址眾多:
受限廣播地址
廣播通信是一對所有的通信方式。若一個IP地址的2進制數全為1,也就是255.255.255.255,則這個地址用於定義整個互聯網。如果設備想使IP數據報被整個Internet所接收,就發送這個目的地址全為1的廣播包,但這樣會給整個互聯網帶來災難性的負擔。因此網路上的所有路由器都阻止具有這種類型的分組被轉發出去,使這樣的廣播僅限於本地網段。
直接廣播地址
一個網路中的最後一個地址為直接廣播地址,也就是HostID全為1的地址。主機使用這種地址把一個IP數據報發送到本地網段的所有設備上,路由器會轉發這種數據報到特定網路上的所有主機。
注意:這個地址在IP數據報中只能作為目的地址。另外,直接廣播地址使一個網段中可分配給設備的地址數減少了1個。
IP地址是0.0.0.0
若IP地址全為0,也就是0.0.0.0,則這個IP地址在IP數據報中只能用作源IP地址,這發生在當設備啟動時但又不知道自己的IP地址情況下。在使用DHCP分配IP地址的網路環境中,這樣的地址是很常見的。用戶主機為了獲得一個可用的IP地址,就給DHCP伺服器發送IP分組,並用這樣的地址作為源地址,目的地址為255.255.255.255(因為主機這時還不知道DHCP伺服器的IP地址)。
NetID為0的IP地址
當某個主機向同一網段上的其他主機發送報文時就可以使用這樣的地址,分組也不會被路由器轉發。比如12.12.12.0/24這個網路中的一台主機12.12.12.2/24在與同一網路中的另一台主機12.12.12.8/24通信時,目的地址可以是0.0.0.8。
環回地址
127網段的所有地址都稱為環回地址,主要用來測試網路協議是否工作正常的作用。比如使用ping 127.1.1.1就可以測試本地TCP/IP協議是否已正確安裝。另外一個用途是當客戶進程用環回地址發送報文給位於同一台機器上的伺服器進程,比如在瀏覽器里輸入127.1.2.3,這樣可以在排除網路路由的情況下用來測試IIS是否正常啟動。
專用地址
IP地址空間中,有一些IP地址被定義為專用地址,這樣的地址不能為Internet網路的設備分配,只能在企業內部使用,因此也稱為私有地址。若要在Internet網上使用這樣的地址,必須使用網路地址轉換或者埠映射技術。
這些專有地址是:
10/8 地址范圍:10.0.0.0到10.255.255.255 共有2的24次方個地址
172.16/12 地址范圍:172.16.0.0至172.31.255.255 共有2的20次方個地址
192.168/16 地址范圍:192.168.0.0至192.168.255.255 共有2的16次方個地址
[編輯本段]IPV6發展及其特點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縮寫,也被稱作下一代互聯網協議,它是由IETF小組(Internet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設計的用來替代現行的IPv4(現行的IP)協議的一種新的IP協議。
我們知道,Internet的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IP地址用一個32位二進制的數表示一個主機號碼,但32位地址資源有限,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了,因此Internet研究組織發布新的主機標識方法,即IPv6。在RFC1884中(RFC是Request for Comments Document的縮寫。RFC實際上就是Internet有關服務的一些標准),規定的標准語法建議把IPv6地址的128位(16個位元組)寫成8個16位的無符號整數,每個整數用四個十六進制位表示,這些數之間用冒號(:)分開,例如:3ffe:3201:1401:1280:c8ff:fe4d:db39
IPv6特點:
擴展的定址能力
IPv6將IP地址長度從32位擴展到128位,支持更多級別的地址層次、更多的可定址節點數以及更簡單的地址自動配置。通過在組播地址中增加一個「范圍」域提高了多點傳送路由的可擴展性。還定義了一種新的地址類型,稱為「任意播地址」,用於發送包給一組節點中的任意一個;
簡化的報頭格式
一些IPv4報頭欄位被刪除或變為了可選項,以減少包處理中例行處理的消耗並限制IPv6報頭消耗的帶寬;
對擴展報頭和選項支持的改進
IP報頭選項編碼方式的改變可以提高轉發效率,使得對選項長度的限制更寬松,且提供了將來引入新的選項的更大的靈活性;
標識流的能力
增加了一種新的能力,使得標識屬於發送方要求特別處理(如非默認的服務質量獲「實時」服務)的特定通信「流」的包成為可能;
認證和加密能力
IPv6中指定了支持認證、數據完整性和(可選的)數據機密性的擴展功能。
[編輯本段]IP的其他概念
1.在電子產品中,IP另一種意思為防水防塵等級
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護等級系統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將燈具依其防塵、防止外物侵入、防水、防濕氣之特性加以分級。這里所指的外物包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觸到燈具內之帶電部分,以免觸電。
IP防護等級是由兩個數字所組成,第一個數字表示燈具防塵、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級;第二個數字表示燈具防濕氣、防水侵入的密閉程度。數字越大,表示其防護等級越高,兩個標示數字所表示的防護等級如表一及表二。
第一個標示特性號碼(數字)所指的防護程度
第一個標示數字 :
0 無防護 對外界的人或物無特殊之防護 IP0-
1 防止大於50mm的固體物體侵入 ,防止人體(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觸到燈具內部之零件。防止較大尺寸(直徑大於50mm)的外物侵入 IP1-
2 防止大於12mm的固體物體侵入,防止人的手指接觸到燈具內部之零件。防止中等尺寸(直徑大於12mm,長度大於80mm)的外物侵入 IP2-
3 防止大於2.5mm的固體物體侵入,防止直徑或厚度大於2.5mm之工具、電線或類似的細小的外物侵入而接觸到燈具的內部零件 IP3-
4 防止大於1.0mm的固體物體侵入,防止直徑或厚度大於1.0mm之工具、電線或類似的細小的外物侵入而接觸到燈具的內部零件 IP4-
5 防塵,完全防止外物侵入。雖不能完全防止灰塵侵入,但侵入的灰塵的量並不會影響燈具的正常操作 IP5-
6 塵密 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塵侵入 IP6-
第二個標示特性號碼(數字)所指的防護程度
第二個標示數字:
0 無防護 對外界的人或物無特殊之防護 IP-0
1 防止滴水侵入, 垂直滴下的水滴(如凝結水)對燈具不會造成有害影響 IP-1
2 傾斜15°時仍可防止滴水侵入 ,當燈具由垂直傾斜至15°時,滴水對燈具不會造成有害影響 IP-2
3 防止噴灑的水侵入,防雨或防上與垂直的夾角小於60°之方向所噴灑的水進入燈具造成損壞 IP-3
4 防止飛濺的水侵入 ,防止各方向飛濺而來的水進入燈具造成損壞 IP-4
5 防止噴射的水侵入 ,防止來自各方向由噴嘴噴射出的水進入燈具造成損壞 IP-5
6 防止大浪的侵入 ,裝設於甲板上的燈具,防止因大浪的侵襲而浸水造成損壞 IP-6
7 防止浸水時的水侵入 ,燈具浸在水中一定的時間或水壓在一定的標准以下能確保不因進水而造成損壞 IP-7
8 防止沉沒時的水侵入 ,燈具無限期的沉沒早指定水壓的狀況下,能確保不因進水而造成損壞 IP-8
2.IP 表示Ingress Protection(進入防護)
等級的第一標記數字如IP6_ 表示防塵保護等級 (6表示無灰塵進入,參見下表)
第二標記數字如IP_5 表示防水保護等級 (5 表示防護水的噴射,參見下表)
防止固體物質入侵
第一個數字定義描述 防止液體入侵– 第二個數字定義描述
0 無防護。無專門的防護。 0 無防護。無專門的防護。
1 防護50mm直徑和更大的固體外來物。防護表面積大的物體比如手(不防護蓄意侵入)。 1 防護水滴(垂直落下的水滴)
2 防護12mm直徑和更大的固體外來物。防護手指或其他長度不超過80mm的物體。 2 設備傾斜15度時,防護水滴。垂直落下的水滴不應引起損害。
3 防護2.5mm直徑和更大的固體外來物。防護直徑或厚度超過2.5mm的工具、金屬線等。 3 防護濺出的水。以60度角從垂直線兩側濺出的水不應引起損害。
4 防護1.0mm直徑和更大的固體外來物。防護厚度大於1.0mm的金屬線或條狀物。 4 防護噴水。當設備傾斜正常位置15度時,從任何方向對准設備的噴水不應引起損害。
5 防護灰塵。不可能完全阻止灰塵進入,但灰塵進入的數量不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5 防護射水。從任何方向對准設備的射水不應引起損害。
6 不透灰塵。無灰塵進入。 6 防護大浪。大浪或強射水進入設備的水量不應引起損害。
7 防護浸水。在定義的壓力和時間下浸入水中時,不應有能引起損害的水量侵入。
8 防護水淹沒。在製造商說明的條件下設備可長時間浸入水中。
防水測試(IP_5)的測試方法和主要的測試條件定義如下:
測試方法 –噴嘴的噴水口內徑為6.3mm,放於距離測試樣品2.5-3m之處。
水流速率 – 12.5 l/min ±5%
測試持續時間 – 1 min/m2 但是 至少持續3分鍾。
測試條件 – 從每個可行的角度對測試樣品噴射
3.在8088或8086中,IP(instruction pointer)指指令指針寄存器,是CPU內部的一個寄存器,用來存儲將要執行的下一條指令的偏移量,可以通過JMP指令改變其值,如:JMP AX為用AX值改變IP,從而實現段間跳轉。
4.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等。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商標權是指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專有權。商標是用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我國商標權的獲得必須履行商標注冊程序,而且實行申請在先原則。
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專利權與專利保護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人對該項發明創造擁有獨占權,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厲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專利保護採取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平行運作、司法保障」的保護模式。本地區行政保護採取巡迴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專利執法形式,集中力量,重點對群體侵權、反復侵權等嚴重擾亂專利法治環境的現象加大打擊力度。
知識產權的三個特點
1、知識產權的專有性,即獨占性或壟斷性;
2、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即只在所確認和保護的地域內有效;
3、知識產權的時間性,即只在規定期限保護。
IP
abbr.
1. =Internet Protocol 【電腦】國際互聯網路通訊協定
5.香港警察的一種警銜
ip就是督察(Inspector of Police)的簡稱:小隊指揮官。
IP認證
IP認證(Identity Preservation Certification)是對企業為保持產品的特定身份(如轉基因身份)而建立的保證體系,按照特定標准進行審核、發
證的過程。
IP體系是為防止在食品、飼料和種子生產中潛在的轉基因成份的污染,從非轉基因作物種子的播種到農產品的田間管理、收獲、運輸、出口、加
工的整個生產供應鏈中通過嚴格的控制、檢測、可追蹤性信息的建立等措施,確保非轉基因產品「身份」的純粹性,並提高產品價值的生產和質量保
證體系。
IP體系的特點是:
(1)可追蹤性,為產品提供整個生產供應鏈的全方位信息
(2)嚴格的隔離,杜絕一切非受控材料的意外混入
(3)策略性的代表性取樣和檢測,驗證產品的非轉基因身份
(4)完善的體系文件和程序手冊,產品質量保證的基礎
(5)嚴格的內外控制,確保IP體系有效運行
另:世界規模最大的紙產品和林產品企業:美國國際紙業公司(International Paper) 簡稱IP
什麼是代理IP?
代理IP就是代理伺服器,英文全稱是Proxy Server,其功能就是代理網路用戶去取得網路信息。形象的說:它是網路信息的中轉站。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使用網路瀏覽器直接去連接其他Internet站點取得網路信息時,須送出Request信號來得到回答,然後對方再把信息以bit方式傳送回來。代理伺服器是介於瀏覽器和Web伺服器之間的一台伺服器,有了它之後,瀏覽器不是直接到Web伺服器去取回網頁而是向代理伺服器發出請求,Request信號會先送到代理伺服器,由代理伺服器來取回瀏覽器所需要的信息並傳送給你的瀏覽器。而且,大部分代理伺服器都具有緩沖的功能,就好象一個大的Cache,它有很大的存儲空間,它不斷將新取得數據儲存到它本機的存儲器上,如果瀏覽器所請求的數據在它本機的存儲器上已經存在而且是最新的,那麼它就不重新從Web伺服器取數據,而直接將存儲器上的數據傳送給用戶的瀏覽器,這樣就能顯著提高瀏覽速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Proxy Server(代理伺服器)是Internet鏈路級網關所提供的一種重要的安全功能,它的工作主要在開放系統互聯(OSI)模型的對話層。主要的功能有:
1.突破自身IP訪問限制,訪問國外站點。教育網、169網等網路用戶可以通過代理訪問國外網站。 2.訪問一些單位或團體內部資源,如某大學FTP(前提是該代理地址在該資源 的允許訪問范圍之內),使用教育網內地址段免費代理伺服器,就可以用於對教育網開放的各類FTP下載上傳,以及各類資料查詢共享等服務。 3.突破中國電信的IP封鎖:中國電信用戶有很多網站是被限制訪問的,這種限制是人為的,不同Serve對地址的封鎖是不同的。所以不能訪問時可以換一個國外的代理伺服器試試。 4.提高訪問速度:通常代理伺服器都設置一個較大的硬碟緩沖區,當有外界 的信息通過時,同時也將其保存到緩沖區中,當其他用戶再訪問相同的信息時, 則直接由緩沖區中取出信息,傳給用戶,以提高訪問速度。 5.隱藏真實IP:上網者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隱藏自己的IP,免受攻擊。
IP地址查詢
開始---運行,輸入cmd---在彈出的對話框里輸入ipconfig/all ,然後回車出現列表,
其中有一項:ip address就是ip地址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意思是知識產權(全稱為: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也稱智力成果權,它指的是通過智力創造性勞動所獲得的成果,並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這種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也稱之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所謂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割,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等。所謂財產權是智力勞動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後,權利人可利用智力勞動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創造,是人的智力成果權,它是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領域從事一切智力活動而創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權利。知識產權是國際上廣泛使用的一個法律概念。
② IP含義,用途。
在國際互聯網(Internet)上有成千百萬台主機(host),為了區分這些主機,人們給每台主機都分配了一個專門的「地址」作為標識,稱為IP地址,它就像您在網上的身份證,要查看自己IP地址可在Windows 9x的系統中單擊「開始」→"運行」→敲入「winipcfg」(2000/xp 輸入ipconfig )→按回車鍵。IP是Internet Protocol(國際互聯網協議)的縮寫。各主機間要進行信息傳遞必須要知道對方的IP地址。每個IP地址的長度為32位(bit),分4段,每段8位(1個位元組),常用十進制數字表示,每段數字范圍為1~254,段與段之間用小數點分隔。每個位元組(段)也可以用十六進制或二進製表示。每個IP地址包括兩個ID(標識碼),即網路ID和宿主機ID。同一個物理網路上的所有主機都用同一個網路ID,網路上的一個主機(工作站、伺服器和路由器等)對應有一個主機ID。這樣把IP地址的4個位元組劃分為2個部分,一部分用來標明具體的網路段,即網路ID;另一部分用來標明具體的節點,即宿主機ID。這樣的32位地址又分為五類分別對應於A類、B類、C類、D類和E類IP地址。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由1位元組(每個位元組是8位)的網路地址和3個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即第一段數字范圍為1~127。每個A類地址可連接16387064台主機,Internet有126個A類地址。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由2個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個位元組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即第一段數字范圍為128~191。每個B類地址可連接64516台主機,Internet有16256個B類地址。
3.C類IP地址
一個C類地址是由3個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個位元組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即第一段數字范圍為192~223。每個C類地址可連接254台主機,Internet有2054512個C類地址。
4.D類地址用於多點播送。
第一個位元組以「1110」開始,第一個位元組的數字范圍為224~239,是多點播送地址,用於多目的地信息的傳輸,和作為備用。全零(「0.0.0.0」)地址對應於當前主機,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
5.E類地址
以「11110」開始,即第一段數字范圍為240~254。E類地址保留,僅作實驗和開發用。
幾種用作特殊用途的IP地址
①主機段(即宿主機)ID全部設為「0」的IP地址稱之為網路地址,如129.45.0.0就是B類網路地址。
②主機ID部分全設為「1」(即255)的IP地址稱之為廣播地址,如129.45.255.255就是B類的廣播地址。
③網路ID不能以十進制「127」作為開頭,在地址中數字127保留給診斷用。如127.1.1.1用於迴路測試,同時網路ID的第一個8位組也不能全置為「0」,全置「0」表示本地網路。網路ID部分全為「0」和全部為「1」的IP地址被保留使用。
Internet的設計者也不清楚它會怎樣發展。一些人設想一個Internet會是包含有許多主機的幾個網。另一些人則預言有許多的網而每一個網上的主機並不太多,作為折中, Internet的地址是適合大網和小網的。它們被確定為32位但有三種類型。地址是自定義的,它的最高位定義地址的類型。A類地址支持多個主機在一個網:最高位為0,跟隨有7bit網路部份和24bii主機部份。在B類地址,最高位是非0,跟隨有14bit網路號和16bii主機號。C類地址以110 開始,跟隨有2lbit網路號和8bit主機號。按常規,Internet地址由加點的字元給出。地址由四部份10進制數組成,用點作分隔。例如,10. 0,0.51和128.10.2.1分別是A類和B類的Internet地址。
由於IP地址全是些的數字,為了便於用戶記憶,Internet上引進了域名服務系統DNS(Domain Name System)。當您鍵入某個域名的時候,這個信息首先到達提供此域名解析的伺服器上,再將此域名解析為相應網站的IP地址。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就稱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的過程是:當一台機器a向其域名伺服器A發出域名解 析請求時,如果 A可以解析,則將解析結果發給 a,否則,A將向其上級域名伺服器B發出解 析請求,如果B能解析,則將解析結果發給a,如果 B無法解析,則將請求發給再上一級域名伺服器 C……如此下去,直至解析到為止。域名簡單地說就是Internet上主機的名字,它採用層次結構,每一層構成一個子域名,子域名之間用圓點隔開,自左至右分別為:計算機名、網路名、機構名、最高域名。Internet域名系統是一個樹型結構。
以機構區分的最高域名原來有7個:com(商業機構)、net(網路服務機構)、gov(政府機構)、mil(軍事機構)、org(非盈利性組織)、 e(教育部門)、int(國際機構)。1997年又新增7個最高級標准域名:firm(企業和公司)、store(商業企業)、web(從事與WEB 相關業務的實體)、arts(從事文化娛樂的實體)、REC(從事休閑娛樂業的實體)、info(從事信息服務業的實體)、nom(從事個人活動的個體、發布個人信息)。這些域名的注冊服務 由多家機構承擔, CNNIC也有幸成為注冊機構 之一; 按照ISO-3166標准制定的國家域名,一般由各國的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網路信息中心 )負責運行。
以地域區分的最高域名有:AQ(南極洲)、AR(阿根廷)、AT(奧地利)、AU(澳大利亞)、BE(比利時)、BR(巴西)、CA(加拿大)、CH(瑞士)、CN(中國)、DE(德國)、DK(丹麥)、ES(西班牙)、FI(芬蘭)、FR(法國)、GR(希臘)、IE(、愛爾蘭)、IL(以色列)、IN (印度)、IS(冰島)、IT(義大利)、JP(日本)、KR(韓國)、MY(馬來西亞)、NL(荷蘭)、NO(挪威)、NZ(紐西蘭)、PT(葡萄牙)、RU(俄羅斯)、SE(瑞典)、SG(新加坡)、TH(泰國)、TW(中國台灣)、UK或GB(英國)、US(美國)(一般可省略)等。
我國域名體系分為類別域名和行政區域名兩套。類別域名有六個,分別依照申請機構的性質依次分為: A C-科研機構; COM-工、商、金融等專業; EDU-教育機構; GOV-政府部門; NET-互 聯網路、接入網路的信息中心和運行中心; ORG-各種非盈利性的組織。行政區域名是按照我國的各個行政區劃分而成的,其劃分標准依照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國家標准而定,包括「行政區域名」34個, 適用於我國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別為 : BJ-北京市; SH-上海市;TJ-天津市; CQ-重慶市; HE-河北省; SX-山西省; NM-內蒙古自治區;LN-遼寧省; JL-吉林 省; HL-黑龍江省; JS-江蘇省; ZJ-浙江省; AH-安徽; FJ-福建省; JX- 江西省; SD-山東省; HA-河南省; HB- 湖北省; HN-湖南省; GD-廣東省; GX- 廣西壯族自治區; HI-海南省; SC-四川 省; GZ-貴州省;YN-雲南省; XZ-西藏 自治區; SN-陝西省; GS-甘肅省; QH -青海省; NX-寧夏回族自治區; XJ-新 疆維吾爾自治區; TW-台灣; HK-香港; MO-澳門。 CN域名除 e.cn由CernNic(教育網)運行外,其他均由 CNNIC運行。
傳統的域名和網址是一個技術層面上的事物,並有著嚴格的規定,上述幾個部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網址」(URL),有的URL中還包含了資料庫、密碼等內容。近來出現了中文域名,如「3721中文網址」是一種架設在IP地址和域名技術之上的「應用和服務」,它不需改變現有的網路結構和域名體系,將一個復雜的URL轉換為一個直觀的中文詞彙,實現中文用戶的輕松上網。另一種「CNNIC中文域名」則突出網路的概念和技術,因為它是一個技術標准和規范,它的推出使域名漢化有標准可循,充分體現了CNNIC作為中國域名管理機構的身份,為中文網站提供了本土化
域名注冊的服務。這兩者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事物,因此完全不沖突,而且3721中文網址支持傳統的「IP地址」和「域名」技術體系,也就自然支持CNNIC「中文域名」,3721的用戶只要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http://」+ 「中文域名」就可以使用CNNIC中文域名系統,如果按照老習慣直接輸入中文名稱則仍然使用3721中文網址服務。一般每個「域名」或「中文域名」只對應一個「IP地址」,由於3721中文網址作為一種架設在上層的應用,3721中文網址可以實現「一對一」(一個中文網址對應一個網站)、「一對多」(一個中文網址對應多個鏡像站點)、「多對一」(多個中文網址對應一個中文網站)、「多對多」等不同形式。可以將整個URL(包括深層目錄)轉換成一個簡單直觀的中文詞彙。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地址與域名將有更豐富的含義……
在INTERNET上,另一類地址——電子郵件的地址,即E-MAIL地址。E-MAIL地址具有以下統一的標准格式:用戶名@主機域名,用戶名就是你在主機上使用的用戶碼,@符號是你使用的計算機域名。@可以讀成「AT」,也就是「在」的意思。
③ 網路上公開ip屬地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1.減少假新聞的發生
近期網路時不時出現假新聞,到處滿天飛,網民們很難判斷事件的真假。搞得網民們雲里霧里,把節奏故意帶壞了,什麼評論、轉發啊,有可能成為網路中的幫凶。劉學州的悲劇主要是因為網路上的新京報假新聞,網民們以為新聞是真的,對他說了不好聽的話語。盡管他出來辟謠,但是網民們繼續私下對他辱罵。搞得他承受不了網路暴力,最後自殺身亡。推出IP屬地後,假新聞發生的事件越來越減少,網民們不敢亂評論、轉發,甚至是不敢進行網路暴力了。
2.影響運營公司的業務
最近運營公司一開始以為是在異地,沒想到網紅紛紛翻車了。以為國外的月亮真的很圓?實際上在國內,他們喜歡崇洋媚外罷了,用來哄騙熱度。隨著IP地址的顯示,關注度逐漸下降。網紅就算出來澄清了,粉絲們仍然選擇取消。明星也不例外,IP地址經常更換。粉絲以為跟明星真正互動?實際上帶給他們的是失望,是運營公司管理的,而明星本身很忙,很少打理社交平台。
④ IP互聯網的主要作用和特點
IP互聯網是一種面向非連接的互聯網路,它屏蔽各個物理網路的差異、隱藏各個物理網路的實現細節,形成一個大的虛擬網路,為用戶提供通用的服務。
IP互聯網的主要特點包括:①網隱藏了低層物理網路細節,向上為用戶提供通用的、一致的網路服務。②不指定網路互聯的拓撲結構,也不要求網路之間全互聯。③所有計算機使用統一的、全局的地址描述法。④平等地對待互聯網中的每一個網路。
改變了人們的觀念,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使人們有了更寬廣的視野。構建和諧社會,網路的作用不容忽視。 一、網路發展的兩面性 當今網路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13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網民,「生活在網路」已經成為一種時尚。BBS、QQ、MSN已成為網路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博客、播客、閃客、維客等不斷涌現;3G、NGN、IPV6等發展迅猛;google新聞、網路新聞、RSS聚合新聞等多種新的新聞獲取方式層出不窮;網路新聞以幾何級的增長方式和多樣化的傳播手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網路新聞日益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
⑤ 文化產業中的ip是指什麼
IP,其實是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的縮寫,意思是知識產權,全稱為: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
IP產業也就是知識產權,IP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既可以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個概念,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識產品,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
⑥ IP地址有什麼作用沒有能行嗎大家講詳細點!
IP地址相當於你的電腦的身份證,如果要接入網路的話,不管是區域網還是英特網,都需要有IP地址,通常計算機會在你開機的時候自動獲取一個IP地址,不過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你必須設置你的IP地址才能訪問網路。
⑦ 簡述IP互聯網的主要作用
IP互聯網是一種面向非連接的互聯網路,它屏蔽各個物理網路的差異、隱藏各個物理網路的實現細節,形成一個大的虛擬網路,為用戶提供通用的服務。
IP互聯網的主要特點包括:①網隱藏了低層物理網路細節,向上為用戶提供通用的、一致的網路服務。②不指定網路互聯的拓撲結構,也不要求網路之間全互聯。③所有計算機使用統一的、全局的地址描述法。④平等地對待互聯網中的每一個網路。
⑧ 所謂IP是什麼啊有什麼用
IP地址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P簡介
Internet 上的每台主機(Host)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IP協議就是使用這個地址在主機之間傳遞信息,這是Internet 能夠運行的基礎。IP地址的長度為32位,分為4段,每段8位,用十進制數字表示,每段數字范圍為1~254,段與段之間用句點隔開。例如159.226.1.1。IP地址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網路地址,另一部分為主機地址。IP地址分為A、B、C、D、E5類。常用的是B和C兩類。ip地址就像是我們的家庭住址一樣,如果你要寫信給一個人,你就要知道他(她)的地址,這樣郵遞員才能把信送到,計算機發送信息是就好比是郵遞員,它必須知道唯一的「家庭地址」才能不至於把信送錯人家。只不過我們的地址使用文字來表示的,計算機的地址用十進制數字表示。
眾所周知,在電話通訊中,電話用戶是靠電話號碼來識別的。同樣,在網路中為了區別不同的計算機,也需要給計算機指定一個號碼,這個號碼就是「IP地址」。
什麼是IP地址
所謂IP地址就是給每個連接在Internet上的主機分配的一個32bit地址。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Internet協議)協議規定,IP地址用二進制來表示,每個IP地址長32bit,比特換算成位元組,就是4個位元組。例如一個採用二進制形式的IP地址是「」,這么長的地址,人們處理起來也太費勁了。為了方便人們的使用,IP地址經常被寫成十進制的形式,中間使用符號「.」分開不同的位元組。於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為「10.0.0.1」。IP地址的這種表示法叫做「點分十進製表示法」,這顯然比1和0容易記憶得多。
有人會以為,一台計算機只能有一個IP地址,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們可以指定一台計算機具有多個IP地址,因此在訪問互聯網時,不要以為一個IP地址就是一台計算機;另外,通過特定的技術,也可以使多台伺服器共用一個IP地址,這些伺服器在用戶看起來就像一台主機似的。
如何分配IP地址
TCP/IP協議需要針對不同的網路進行不同的設置,且每個節點一般需要一個「IP地址」、一個「子網掩碼」、一個「默認網關」。不過,可以通過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給客戶端自動分配一個IP地址,避免了出錯,也簡化了TCP/IP協議的設置。
那麼,區域網怎麼分配IP地址呢?互聯網上的IP地址統一由一個叫「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聯網網路號分配機構)的組織來管理。
IP是什麼?
——IP是當前熱門的技術。與此相關聯的一批新名詞,如IP網路、IP交換、IP電話、IP傳真等等,也相繼出現。那麼,IP是什麼呢?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縮寫,意思是「網路之間互連的協議」,也就是為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在網際網路中,它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路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規定了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則。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只要遵守IP協議就可以與網際網路互連互通。正是因為有了IP協議,網際網路才得以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因此,IP協議也可以叫做「網際網路協議」。
——IP是怎樣實現網路互連的?各個廠家生產的網路系統和設備,如乙太網、分組交換網等,它們相互之間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們所傳送數據的基本單元(技術上稱之為「幀」)的格式不同。IP協議實際上是一套由軟體程序組成的協議軟體,它把各種不同「幀」統一轉換成「IP數據報」格式,這種轉換是網際網路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使所有各種計算機都能在網際網路上實現互通,即具有「開放性」的特點。
——那麼,「數據報」是什麼?它又有什麼特點呢?數據報也是分組交換的一種形式,就是把所傳送的數據分段打成「包」,再傳送出去。但是,與傳統的「連接型」分組交換不同,它屬於「無連接型」,是把打成的每個「包」(分組)都作為一個「獨立的報文」傳送出去,所以叫做「數據報」。這樣,在開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連接好一條電路,各個數據報不一定都通過同一條路徑傳輸,所以叫做「無連接型」。這一特點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網路的堅固性和安全性。
——每個數據報都有報頭和報文這兩個部分,報頭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內容,使每個數據報不經過同樣的路徑都能准確地到達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組合還原成原來發送的數據。這就要IP具有分組打包和集合組裝的功能。
——在實際傳送過程中,數據報還要能根據所經過網路規定的分組大小來改變數據報的長度,IP數據報的最大長度可達65535個位元組。
——IP協議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給網際網路上的每台計算機和其它設備都規定了一個唯一的地址,叫做「IP地址」。由於有這種唯一的地址,才保證了用戶在連網的計算機上操作時,能夠高效而且方便地從千千萬萬台計算機中選出自己所需的對象來。
——現在電信網正在與IP網走向融合,以IP為基礎的新技術是熱門的技術,如用IP網路傳送話音的技術(即VoIP)就很熱門,其它如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術的研究重點。
IP地址類型
最初設計互聯網路時,為了便於定址以及層次化構造網路,每個IP地址包括兩個標識碼(ID),即網路ID和主機ID。同一個物理網路上的所有主機都使用同一個網路ID,網路上的一個主機(包括網路上工作站,伺服器和路由器等)有一個主機ID與其對應。IP地址根據網路ID的不同分為5種類型,A類地址、B類地址、C類地址、D類地址和E類地址。
IP地址分類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 地址范圍從1.0.0.0 到126.0.0.0。可用的A類網路有126個,每個網路能容納1億多個主機。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由2個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個位元組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地址范圍從128.0.0.0到191.255.255.255。可用的B類網路有16382個,每個網路能容納6萬多個主機 。
3.C類IP地址
一個C類IP地址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范圍從192.0.0.0到223.255.255.255。C類網路可達209萬余個,每個網路能容納254個主機。
4.D類地址用於多點廣播(Multicast)。
D類IP地址第一個位元組以「lll0」開始,它是一個專門保留的地址。它並不指向特定的網路,目前這一類地址被用在多點廣播(Multicast)中。多點廣播地址用來一次定址一組計算機,它標識共享同一協議的一組計算機。
5.E類IP地址
以「llll0」開始,為將來使用保留。
全零(「0.0.0.0」)地址對應於當前主機。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
IP地址是由什麼機構分配的?
所有的IP地址都由國際組織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負責統一分配,目前全世界共有三個這樣的網路信息中心。
InterNIC:負責美國及其他地區;
ENIC:負責歐洲地區;
APNIC:負責亞太地區。
我國申請IP地址要通過APNIC,APNIC的總部設在日本東京大學。申請時要考慮申請哪一類的IP地址,然後向國內的代理機構提出。
什麼是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負責。這些IP地址分配給注冊並向Inter NIC提出申請的組織機構。通過它直接訪問網際網路。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屬於非注冊地址,專門為組織機構內部使用。
以下列出留用的內部私有地址
A類 10.0.0.0--10.255.255.255
B類 172.16.0.0--172.31.255.255
C類 192.168.0.0--192.168.255.255
保留IP地址
最初設計互聯網路時,為了便於定址以及層次化構造網路,每個IP地址包括兩個標識碼(ID),即網路ID和主機ID。同一個物理網路上的所有主機都使用同一個網路ID,網路上的一個主機(包括網路上工作站,伺服器和路由器等)有一個主機ID與其對應。IP地址根據網路ID的不同分為5種類型,A類地址、B類地址、C類地址、D類地址和E類地址。
查找Ip有個cmd命令:tracert 後面加ip地址,可以查所經過的路由!
⑨ 文化ip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文化IP,怎麼構建
摘要 親,所謂IP,是文化積累到一定量級後所輸出的精華,具備完整的世界觀、價值觀,有屬於自己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