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
專委會介紹
一、職能定位
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是根據我國信息安全領域管理決策、學術研究、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的需要建立的群眾性學術組織,是中國計算機學會的分支機構,接受中國計算機學會的業務指導。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的宗旨是:遵循國家有關規定,接受國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門的領導,積極參與國家信息安全的戰略政策、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研究與制定;緊密聯系黨政軍以及重要信息網路使用單位的信息安全部門,積極推進計算機安全各項國策和制度的落實;廣泛聯系國內信息安全領域從事科研、教學、開發、生產的企事業單位,積極開展信息安全領域的學術交流、技術研究、人才培訓等活動,努力促進我國信息網路安全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和提高,促進我國信息安全技術向產業化的轉化,為提高我國信息安全科學的學術技術水平做出貢獻。
二、發展歷史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已有二十四年的發展歷史。專委會的前身是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工程與應用分會計算機安全保密學組。1985年由公安部計算機安全監察司發起、黨、政、軍等負責信息技術的部門及其主要技術支持單位組織成立。1989年該學組正式加入中國計算機學會,更名為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目前,專業委員會成員已經擴展到中國信息安全領域的黨、政、軍相關機構和科研、教育、企業等的各個領域。包括單位會員57個,常務委員65人,委員近150人。目前專委會已經成為我國信息安全領域中管理、科研、應用和產業之間進行經常性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我國信息安全學術領域有著極強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領導構成
專業委員會的歷屆領導、成員和老專家都為專業委員會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專業委員會第一任和第二任主任由原公安部計算機安全監察司總工程師繆道期和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局長顧建國擔任。本屆主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方濱興。副主任由嚴明(常務副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蔣協助(中國科學院辦公廳主任)、崔書昆(解放軍保密辦公室研究員)、程琳(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書記兼校長)擔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戴浩為專委會特聘副主任。顧建國、繆道期擔任榮譽主任。秘書長唐前臨(公安部網路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副秘書長樊錦華(中國科學院辦公廳處長)、宋偉航(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信息安全事業部主任)、沈寒輝(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發中心主任)。
四、日常工作
專委會針對我國計算機安全的特點和難點及計算機安全技術發展的需求,開展理論研討和應用研究;組織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徵集和推薦優秀論文;探討解決技術難關的途徑和方向。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的信息安全學術交流會。期間,邀請國內權威的信息安全專家演講,安排國內相關測評機構發表當年測評認證情況和年度業界情況的報告。每屆交流會從徵集的論文中評選出的優秀論文並進行獎勵。會後入選的論文匯集成冊,並正式出版發行。論文集收錄的論文還將收錄到中國知網資料庫。截至2009年,交流會已經召開了24次,出版論文集24卷。專委會每年還舉辦多次專題高級論壇,組織專家就當前的信息安全界的熱點問題進行研討。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秘書處的辦公室設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專委會主辦的雜志《信息網路安全》,正式創刊於2001年1月,作為專委會對外宣傳的窗口全面報道專委會的各項活動。
專委會每年提出當年的行業技術發展報告,提交給我國信息安全界和政府有關部門作為決策參考。
專委會團結和凝聚了我國一大批熱心計算機安全的高層專家、管理幹部和應用領域的人士,專委會的活動努力為促進了我國計算機安全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在我國緊跟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中,為了應對日益突出的各種安全問題。確保我國信息安全,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任務也同樣任重而道遠。
我們將不斷拓展專委會的活動領域,繼續打開大門熱忱歡迎國內信息安全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研發、生產的企事業單位以及投身於信息安全事業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管理幹部,加入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我們願與全國各界人士一道共同努力,繼續為促進我國信息化建設,推動我國信息安全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工作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是根據我國信息安全領域管理決策、學術研究、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等相關學術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信息安全專業領域的學術組織,是中國計算機學會的分支機構。
第二條 本工作細則根據《中國計算機學會章程》和《中國計算機學會專業委員會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專委會的具體情況制定。
第三條 專委會的中文名稱為: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英文名稱為:Information Security Committee of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其英文縮寫為ISC of CCF。專委會的辦公地點設在北京。
第四條 專委會的宗旨是: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接受國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門的指導,緊密聯系黨政軍機關以及國家重要信息網路使用單位的信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廣泛聯絡和組織國內從事信息安全領域的科研、教學、開發、生產、服務等事業企業單位及院校,積極開展信息安全專業的學術交流、技術研究、人才培訓等活動;促進我國信息網路安全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推進我國信息安全科學技術的產業化進程;為提高我國信息安全科學技術做出貢獻。
第二章 工作范圍
第五條 專委會的工作范圍包括:
(一) 組織開展有關本專業的學術活動,活躍學術思想,跟蹤世界先進技術的動態,推動我國信息安全界交流合作並積極開展與國外同行的學術交流。同時,注重與其他相關學科的學術交流。
(二) 定期主辦我國信息安全的學術大會,適時舉辦各種形式和規模的信息安全學術技術、相關政策等的交流研討會議,不斷促進信息安全學科的學術技術和理論發展。
(三) 致力於提高我國信息安全技術水平,趕超國際技術發展步伐。遵循有關規定積極參與和支持包括計算機學會、專委會成員單位及我國信息安全的界的多種形式的活動,宣傳信息安全的有關科技知識和國家法律法規,推廣信息安全新技術新成果,推進本專業科技成果的產品化和產業化。
(四) 接受國家信息安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應邀撰寫和提交我國有關信息安全科學技術發展的專業性報告,向我國信息網路使用單位提供信息安全政策、安全法規、安全檢測、技術規范等各方面的咨詢服務。
(五) 接受國家、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委託,組織本專業專家對信息安全保護技術、方法、產品進行評估,提供咨詢意見。開展信息安全培訓。
(六) 與國外相關的學術組織和社會團體建立聯系、組織學術交流,學習跟蹤國際信息安全新成果。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六條 專委會由加入本專委會的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組成。專委會的決策機構是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設常務副主任一名。副主任人數原則上按專委會委員人數的10%設定,常務委員人數根據委員人數和專委會單位常務委員的申請情況,由秘書處提出建議,經主任辦公會議研究後確定。個人常委由專委會全體委員大會按照《中國計算機學會專業委員會條例》規定的程序選舉產生。主任、副主任由委員大會選舉產生,聘書由中國計算機學會頒發,任期按計算機學會規定執行。
根據專委會的專業特點和信息安全工作的特殊情況,可以在專委會成員中特聘本專業院士或者資深專家學者擔任特聘副主任,其聘書由專委會頒發,任期與該屆專委會同期。
往屆曾擔任專委會領導職務的資深專家和領導卸任後,可由主任辦公會議提出建議,經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授予專委會的榮譽主任等榮譽稱號,繼續邀請其參加專委會的各項活動。其期限與該屆專委會同期。
第七條 專委會常務委員會議的職責是:
(一) 審議頒布專委會工作細則與各項規定;
(二) 研究確定專委會的工作方針和計劃;
(三) 審議專委會各項工作報告;
(四) 討論專委會的其他重要事項並做出決議;
(五) 審查、批准增補專委會常務委員事宜。
第八條 常務委員會議一般由秘書處提出,經主任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召開。常委也可以通過秘書處或直接向主任辦公會議建議召開常委會直至提請臨時召開常委會。
第九條 常務委員會換屆選舉與專委會領導換屆選舉同期舉行。屆內可根據情況由主任辦公會決定增補。相關細則另行制定。
第十條 主任、副主任、常務委員的職責是:
(一) 主任主持主任辦公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審定批准重大決定和代表專委會出面協調處理各項對外工作。根據換屆大會醞釀意見,提名一名副主任擔任常務副主任協助其工作;
(二) 副主任參加主任辦公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參與提出與研究決定主任委員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的各項決議;
(三) 常務副主任協助主任召集主任辦公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主持專業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四) 常務委員參加常務委員會議,參與提出與研究決定常務委員會議的各項決議;貫徹、執行學會及專委會的決議;提出需要專委會討論的議案和工作計劃;向主任辦公會提出調整、增補常務委員及副主任委員的建議;提出召開常務委員會的建議。
第十一條 專委會秘書處是專委會的日常辦事機構。秘書處設秘書長一名、副秘書長和秘書若干名,秘書長由主任提名,專委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主持秘書處工作。副秘書長由主任提名,主任辦公會議討論通過後聘任,協助秘書長工作。
第十二條 專委會秘書處的主要職責是:
(一) 組織完成專委會內各項工作;
(二) 代表專委會與政府業務主管部門、上級學會和其他相關社會團體進行業務聯系; (三) 根據常務委員會或主任委員的決定,組織專委會成員完成學術交流、調研、評審評選、咨詢等工作任務; (四) 根據國家和專委會有關規定負責專委會的財務收支和協調管理工作,向專委會全體委員會議報告專委會年度財務狀況。具體管理辦法另定。
第十三條 根據學科的發展需要,經常務委員會研究決定,專委會可在限定時間段內組織針對特定課題的學術專業學組。有關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第十四條 根據專委會的特點和工作需要確定專委會的掛靠單位。掛靠單位應向專委會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專委會也根據有關規定尊重和支持掛靠單位的有關工作。
第四章 委員及單位委員的權利義務
第十五條 符合以下條件的個人,均可以申請成為專委會的委員:
(一) 具有中國國籍、享有公民政治權利;
(二) 在信息安全的專業領域從事管理、科研、教學、開發、生產、工程和技術服務等工作;
(三) 具有計算機專業教育培訓經歷或相關專業的職務、技術職稱;
(四) 同意並遵守中國計算機學會章程以及專委會工作細則;
(五) 書面申請加入中國計算機學會及本專業委員會,積極參加學會活動,支持學會工作。
第十六條 委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 應邀參加專委會的各項活動;
(二) 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三) 有對專委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四) 優先享受專委會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料;
(五) 有退出專委會的權利。
第十七條 委員須履行下列義務:
(一) 積極參加專委會組織的活動,完成專委會委託的工作;
(二) 遵守專委會工作條例,執行專委會決議,維護專委會的聲譽和權益;
(三) 按規定交納中國計算機學會會費和專委會有關費用;
(四) 一年不參加專委會任何活動或一年未按規定交納計算機學會會費視為自動退出。
第十八條 在中國境內注冊,在我國信息安全領域從事管理、教學、研發、生產、應用或服務的非外資企業事業單位,書面提出加入專委會的申請並承諾履行以下義務,可提名其單位一名同志作為該單位的常務委員候選人:
(一) 在其單位內部發展5名以上專委會委員;
(二) 每年交納專委會單位常務委員規定費用。
第十九條 符合第十六條所述條件的單位享有以下權益:
(一) 擁有專委會年會或高級論壇的項目建議和申辦權;
(二) 單位常務委員參加專委會年會時,免交年會會議費;
(三) 專委會為單位常務委員繳納中國計算機學會會費;
(四) 單位常務委員所在單位,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和人員變動情況向專委會提出申請,更換其推薦的單位常務委員。
第二十條 所有委員可以以個人名義推薦(包括自薦)個人常務委員提名人選。由一定比例委員附議(包括同時提名),被提名人納入候選人名單,經全體委員大會選舉通過成為常務委員。專委會正副主任、正副秘書長為當然的常務委員,計入常務委員會人數。
第二十一條 在信息安全領域具有較高學術造詣、擔任專委會職務超過8年、且身體健康的委員,由本人申請和兩名以上常務委員推薦,經主任辦公會議批准,可授予專委會資深委員榮譽稱號。無論其是否繼續參加中國計算機學會,都可以繼續邀請其參加專委會活動。
第五章 會費、經費及管理
第二十二條 為保證專委會開展學術活動的經費支持,設立專委會活動基金。專委會遵循國家有關非營利性組織管理規定管理專委會活動基金等財政收支。其來源和管理規定按照本細則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除常委單位推薦的常務委員以外,其他委員每年應按《中國計算機學會章程》的規定繳納學會會費(200元)。常務委員的會費由專委會繳納。秘書處負責催繳和協助辦理。
第二十四條 專委會活動基金等經費來源主要是:
(一) 單位常務委員所在單位繳納的活動基金;
(二) 政府部門的資助和企業、團體、個人的贊助;
(三) 從事相關技術服務所得;
(四) 其他收入。
第二十五條 專委會的經費主要用於專委會主辦的各項學術活動,內部資料的印刷、發放,專委會日常對外聯絡支出等。秘書處日常辦公費用主要由掛靠單位承擔。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其他工作人員工資福利等費用由各自所在單位承擔。
第二十六條 專委會經費由秘書處管理,常務副主任負責審批監管。秘書處負責起草制定專委會財務管理細則,經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後執行。經費使用的審批,記錄及審核管理等須符合國家有關管理規定,並按照專委會財務管理細則執行,並接受審計部門的審計監督。秘書處每年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專委會活動基金等各項經費的使用和結余等情況。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工作條例經秘書處廣泛徵求委員意見進行修改後提交專委會常務委員會議討論,獲三分之二以上常委通過後生效。
第二十八條 本工作條例由專委會秘書處負責解釋。
『貳』 公安三所網路安全技術研發中心 都有什麼產品
公安三所網路安全技術研發中心的產品很多,請查詢瀏覽
網頁鏈接
『叄』 公安局負責 網路安全的部門叫什麼
根據公安機關機構設置的規定,不同級別的公安局設置如下:
一、公安部負責網路安全的部門為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2010年後改為「網路安全保衛部門」 。
二、省級公安機關為網監總隊或者網監科;
三、地級公安機關為支隊或網監科;
四、縣區級公安機關應在其內部設置網監科或者網監大隊。
『肆』 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評估中心是干什麼的
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評估中心(以下簡稱為評估中心)成立於2003年7月28日,是依託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由國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門為建立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構建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而專門批准成立的專業技術支撐機構。
評估中心的主要任務:一是按照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要求,依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相關標准和規范,為國家管理部門在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過程中的監督、檢查、指導等行政執法工作提供專業技術支持;二是對國家基礎網路和重點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狀況進行權威測評並提出改進建議;三是作為國家實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骨幹技術支撐單位,負責全國信息安全等級測評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的技術管理及技術指導。
評估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規范制定以及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行政執法體系建設;承擔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標准體系設計和重要技術標準的編制及宣貫;作為國家信息安全專控隊伍之一,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各項信息安全檢查工作,開展針對重點領域、重要行業信息系統的安全評估和等級測評,截至目前為止,已先後完成了上百個重要系統的信息安全等級測評。
自2009年公安部開展等級保護測評體系建設工作以來,我中心作為主要技術支撐單位,承擔了技術培訓和測評機構的能力審驗工作。2010年以來,已經順利完成了對國家和地方等級保護協調小組推薦的30多家測評機構的能力評估工作,完成了近1000多人次的等級測評師的培訓工作。2010年6月23日獲得了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頒發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機構推薦證書[證書編號(國)001],可承擔全國性信息系統的等級測評工作。這一證書標志著評估中心在等級保護測評領域多年的努力得到認可,標志著評估中心在成為等級保護測評領域核心權威機構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評估中心作為依照國家標准(CNAL/AC01:2005)和國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門授權建立的專業技術機構,相繼獲得了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的實驗室認可證書(L0653)及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計量認證合格證書(L2407)。
評估中心經過6年的建設,配備了各類先進的專用檢測設備和測試工具,現有設備總值約2000萬人民幣左右,建有1000多平方米的辦公環境。現有人員40名,其中在編幹部33名均為授銜人民警察編制。工作人員由一批專業從事IT及信息安全行業研究、實踐工作多年的博士、碩士以及高級研究人員組成,同時吸引了若干在國內信息安全領域享有極高聲譽的專家學者開展研究和項目合作。評估中心與各重要行業信息安全管理機構也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並已經成為其技術支撐單位。
『伍』 國家信息技術安全中心是干什麼的
是為國家信息安全提供保障服務。
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信息技術安全中心),是經中央編制委員會批准組建的從事信息安全核心技術研究、為國家信息安全保障服務的科研單位。
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主要承擔信息技術產品/系統的安全性分析與研究;承擔國家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保障任務;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安全技術。
(5)公安部網路安全技術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的產品:
1、防護類-安全郵局系統。安全郵局系統採用最先進的IBC標識密碼技術構建,直接對郵件的內容加密傳輸。
2、檢測類-等級保護檢查工具箱。該產品適用於等保測評全部技術檢測項目。
3、檢測類-漏洞掃描評估系統。「漏洞掃描評估系統」主要用於等保測評、風險評估、安全審計和應急處置等系統安全性檢測工作。
4、檢測類-商品密碼安全性檢測工具集。系統採用特製硬體加速卡技術,是密碼安全性驗證效率大大提高。
『陸』 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的事例簡介
2009年全國信息網路安全狀況和計算機病毒疫情調查活動將啟動發布日期:2009年07月13日字體:【大】【中】【小】為掌握我國信息網路安全和計算機病毒疫情現狀,宣傳信息網路安全知識,提高廣大用戶網路安全防範意識,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將於7月15日至8月31日組織開展2009年全國信息網路安全狀況和計算機病毒疫情調查活動,重點調查我國互聯網接入服務單位、互聯網數據中心、大型互聯網站、重點聯網單位、計算機用戶2009年以來發生網路安全事件狀況以及感染計算機病毒狀況。
本次調查活動由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主辦,各省區市公安廳、局網路安全保衛部門、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國家反計算機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以及新浪網站承辦,國內主要計算機病毒防治廠商提供技術支持。 警惕利用網路電話「任意顯號」功能實施不法行為發布日期:2008年11月07日字體:【大】【中】【小】利用「任意顯號」功能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冒用特定身份實施詐騙。不法分子主叫顯示被害人親戚、朋友等特定的主叫號碼,冒充特定人員身份進行詐騙活動。該犯罪極具危害性,特別是設置某些特定號碼甚至是政府公務類號碼時,更具迷惑性,使被叫方不能通過顯號正確判斷來電方的真實身份。此類詐騙方法雖然很隱蔽,但也不是沒有辨識的方法。市民只要掛斷電話後回撥來電顯示的號碼,接聽的就會是來電顯示號碼的真正機主。上文所述的劉先生和某單位的接電者就因為及時識破騙局,沒有上當受騙。警方提示,無論是電信局還是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都絕不會要求群眾將錢轉入所謂的安全帳號,遇到此類情況,群眾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另據了解,電話主叫「任意顯號」現象(俗稱「透傳」)是部分運營商的中繼計費用戶利用修改顯號功能,使主叫方撥打他人電話時不再按標准顯號,實現主叫號碼「任意顯號」。部分運營商,特別是VoIP運營商為招攬客戶,會向客戶推薦並提供主叫號碼「透傳」功能,而由於一些客戶資質良莠不齊,運營商對客戶又監管不力,造成「透傳」功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原國家信產部早在2002、2004年就兩次向各大運營商下發了要求主叫號碼正確傳送的通知。本市各大運營商執行主叫號碼正確傳送工作,較為規范。但從全國范圍看,各地執行力度不一,為牟取自身業績利潤,「任意顯號」現象仍嚴重存在。
『柒』 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的介紹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路逐漸成為人們用來網路犯罪的重要工具,但同時網警也隨之而來。網警的全稱是「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2010年後改為「網路安全保衛部門」 。
『捌』 網監局電話是多少你好
直接撥打114查詢
『玖』 互聯網信息安全中心是警察嗎
是。根據調查相關資料得知,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互聯網信息中心是公安部直屬事業單位,本單位工作人員為事業編制人民警察,主要從事互聯網信息管理及相關技術工作。
『拾』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內設機構
一、行政管理
辦公室、
政治處、
科技處、
財務裝備處、
規劃發展處、
監察審計室。
二、研發平台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關鍵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863計劃反計算機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
信息網路安全公安部重點實驗室、
網路安全技術研發中心、
物聯網技術研發中心。
三、檢測鑒定平台
國家安全防範報警系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
公安部安全防範報警系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公安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公安部信息安全產品檢測中心、
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評估中心、
上海市安全防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
上海辰星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
四、產業平台
特種事業部、
刑偵事業部、
防偽事業部、
上海國際技貿聯合有限公司、
上海辰銳信息科技公司、
上海辰星物業管理中心、
北京銳安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網路安全》雜志社。
五、培訓平台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關鍵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網路安全技術培訓部、
國家反計算機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信息安全培訓中心、
國家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
全國公安教育訓練網路學院網路安全分院、
公安部網路警察培訓基地、
上海市信息安全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上海海盾安全技術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