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區域網網路安全設備架構
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法監控主任責任 2025-07-05 16:29:00
世界上首個計算機網路 2025-07-05 14:15:44
電腦一扯就黑屏怎麼辦 2025-07-05 12:42:54

區域網網路安全設備架構

發布時間: 2022-07-16 01:23:47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框架包括哪幾方面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總的框架,應該包括:物理線路與設備體系架構;信息體系架構;防護體系架構;數據備份體系架構;容災體系架構;法律、法規體系架構等方面。

計算機網路安全體系結構是由硬體網路、通信軟體以及操作系統構成的,對於一個系統而言,首先要以硬體電路等物理設備為載體,然後才能運 行載體上的功能程序。通過使用路由器、集線器、交換機、網線等網路設備,用戶可以搭建自己所需要的通信網路。



(1)區域網網路安全設備架構擴展閱讀:

防護措施可以作為一種通信協議保護,廣泛采 用WPA2加密協議實現協議加密,用戶只有通過使用密匙才能對路由器進行訪問,通常可以將驅動程序看作為操作系統的一部分,經過注冊表注冊後,相應的網路通信驅動介面才能被通信應用程序所調用。

網路安全通常是指網路系統中的硬體、軟體要受到保護,不能被更改、泄露和破壞,能夠使整個網路得到可持續的穩定運行,信息能夠完整的傳送,並得到很好的保密。因此計算機網路安全設計到網路硬體、通信協議、加密技術等領域。

Ⅱ 區域網的連接設備有哪些

區域網的通信硬體設備主要有伺服器、工作站終端、網路適配器網卡、中繼器、集線器、網橋、路由器、網關和傳輸介質。

區域網的覆蓋范圍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之內,其具備的安裝便捷、成本節約、擴展方便等特點使其在各類辦公室內運用廣泛。

區域網可以實現文件管理、應用軟體共享、列印機共享等功能,在使用過程當中,通過維護區域網網路安全,能夠有效地保護資料安全,保證區域網網路能夠正常穩定的運行。

區域網特性

區域網自然就是局部地區形成的一個區域網路,其特點就是分布地區范圍有限,可大可小,大到一棟建築樓

與相鄰建築之間的連接,小到可以是辦公室之間的聯系。區域網自身相對其他網路傳輸速度更快,性能更穩定,框架簡易,並且是封閉性,這也是很多機構選擇的原因所在。

區域網自身的組成大體由計算機設備、網路連接設備、網路傳輸介質3大部分構成,其中,計算機設備又包括伺服器與工作站,網路連接設備則包含了網卡、集線器、交換機,網路傳輸介質簡單來說就是網線,由同軸電纜、雙絞線及光纜3大元件構成。

Ⅲ 區域網拓撲結構安全解決方案有哪些

網路拓撲結構主要有以下四大類: 區域網拓撲結構
(1)星型結構 (2)環型結構 (3)匯流排型結構 (4)樹型
一、星型
(1)容易實現: 它所採用的傳輸介質一般都是採用通用的雙絞線,這種傳輸介質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如目前正品五類雙絞線每米也僅1.5元左右,而同軸電纜最便宜的也要2.00元左右一米,光纜那更不用說了。這種拓撲結構主要應用於IEEE 802.2、IEEE 802.3標準的以太區域網中; (2)節點擴展、移動方便: 節點擴展時只需要從集線器或交換機等集中設備中拉一條線即可,而要移動一個節點只需要把相應節點設備移到新節點即可,而不會像環型網路那樣"牽其一而動全局"; (3)維護容易; 一個節點出現故障不會影響其它節點的連接,可任意拆走故障節點; (4)採用廣播信息傳送方式: 任何一個節點發送信息在整個網中的節點都可以收到,這在網路方面存在一定的隱患,但這在區域網中使用影響不大; (5)網路傳輸數據快: 這一點可以從目前最新的1000Mbps到10G乙太網接入速度可以看出。 其實它的主要特點遠不止這些,但因為後面我們還要具體講一下各類網路接入設備,而網路的特點主要是受這些設備的特點來制約的,所以其它一些方面的特點等我們在後面講到相應網路設備時再補充。

二、匯流排型
(1)組網費用低: 從示意圖可以這樣的結構根本不需要另外的互聯設備,是直接通過一條匯流排進行連接,所以組網費用較低; (2)這種網路因為各節點是共用匯流排帶寬的, 所以在傳輸速度上會隨著接入網路的用戶的增多而下降; (3)網路用戶擴展較靈活: 需要擴展用戶時只需要添加一個接線器即可,但所能連接的用戶數量有限; (4)維護較容易: 單個節點失效不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通信。但是如果匯流排一斷,則整個網路或者相應主幹網段就斷了。 (5)這種網路拓撲結構的缺點是可靠性不高,如果匯流排出了問題,則整個網路都不能工作,網路中斷後查找故障點也比較困難。

三、環型
這種拓撲結構的網路主要有如下幾個特點: (1)這種網路結構一般僅適用於IEEE 802.5的令牌網(Token ring network), 在這種網路中,"令牌"是在環型連接中依次傳遞。所用的傳輸介質一般是同軸電纜。 (2)這種網路實現也非常簡單,投資最小。 可以從其網路結構示意圖中看出,組成這個網路除了各工作站就是傳輸介質--同軸電纜,以及一些連接器材,沒有價格昂貴的節點集中設備,如集線器和交換機。但也正因為這樣,所以這種網路所能實現的功能最為簡單,僅能當作一般的文件服務模式; (3)傳輸速度較快: 在令牌網中允許有16Mbps的傳輸速度,它比普通的10Mbps乙太網要快許多。當然隨著乙太網的廣泛應用和乙太網技術的發展,乙太網的速度也得到了極大提高,目前普遍都能提供100Mbps的網速,遠比16Mbps要高。 (4)維護困難: 從其網路結構可以看到,整個網路各節點間是直接串聯,這樣任何一個節點出了故障都會造成整個網路的中斷、癱瘓,維護起來非常不便。另一方面因為同軸電纜所採用的是插針式的接觸方式,所以非常容易造成接觸不良,網路中斷,而且這樣查找起來非常困難,這一點相信維護過這種網路的人都會深有體會。 (5)擴展性能差: 也是因為它的環型結構,決定了它的擴展性能遠不如星型結構的好,如果要新添加或移動節點,就必須中斷整個網路,在環的兩端作好連接器才能連接。

四、混合型
(1)應用相當廣泛: 這主要是因它解決了星型和匯流排型拓撲結構的不足,滿足了大公司組網的實際需求; (2)擴展相當靈活: 這主要是繼承了星型拓撲結構的優點。但由於仍採用廣播式的消息傳送方式,所以在匯流排長度和節點數量上也會受到限制,不過在區域網中是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3)同樣具有匯流排型網路結構的網路速率會隨著用戶的增多而下降的弱點; (4)較難維護, 這主要受到匯流排型網路拓撲結構的制約,如果匯流排斷,則整個網路也就癱瘓了,但是如果是分支網段出了故障,則仍不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運作。再一個整個網路非常復雜,維護起來不容易; (5)速度較快: 因為其骨幹網採用高速的同軸電纜或光纜,所以整個網路在速度上應不受太多的限制。

什麼是網路安全架構

網路架構(Network Architecture)是為設計、構建和管理一個通信網路提供一個構架和技術基礎的藍圖。網路構架定義了數據網路通信系統的每個方面,包括但不限於用戶使用的介面類型、使用的網路協議和可能使用的網路布線的類型。網路架構典型地有一個分層結構。分層是一種現代的網路設計原理,它將通信任務劃分成很多更小的部分,每個部分完成一個特定的子任務和用小數量良好定義的方式與其它部分相結合。

Ⅳ 企業區域網的三層架構是怎樣的

企業區域網的三層架構:核心層(核心路由器,三層交換機)匯聚層(三層交換機)接入層(二層交換機連接到PC機)。三層架構通常意義上的三層架構就是將整個業務應用劃分為:表現層、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區分層次的目的即為了「高內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現層:通俗講就是展現給用戶的界面,即用戶在使用一個系統的時候他的所見所得。
2.業務邏輯層:針對具體問題的操作,也可以說是對數據層的操作,對數據業務邏輯處理。
3.數據訪問層:該層所做事務直接操作資料庫,針對數據的增、刪、改、查。
在軟體體系架構設計中,分層式結構是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種結構。微軟推薦的分層式結構一般分為三層,從下至上分別為:數據訪問層、業務邏輯層(又或稱為領域層)、表示層。
三層結構原理:3個層次中,系統主要功能和業務邏輯都在業務邏輯層進行處理。所謂三層體系結構,是在客戶端與資料庫之間加入了一個「中間層」,也叫組件層。這里所說的三層體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層,不是簡單地放置三台機器就是三層體系結構,也不僅僅有b/s應用才是三層體系結構,三層是指邏輯上的三層,即使這三個層放置到一台機器上。三層體系的應用程序將業務規則、數據訪問、合法性校驗等工作放到了中間層進行處理。通常情況下,客戶端不直接與資料庫進行交互,而是通過com/dcom通訊與中間層建立連接,再經由中間層與資料庫進行交互。
(5)區域網網路安全設備架構擴展閱讀:核心層
核心層:核心層的功能主要是實現骨幹網路之間的優化傳輸,骨幹層設計任務的重點通常是冗餘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傳輸。網路的控制功能最好盡量少在骨幹層上實施。核心層一直被認為是所有流量的最終承受者和匯聚者,所以對核心層的設計以及網路設備的要求十分嚴格。核心層設備將占投資的主要部分。核心層需要考慮冗餘設計。

Ⅵ 組建無線區域網需要哪些網路設備

硬體設備

1、無線網卡。無線網卡的作用和乙太網中的網卡的作用基本相同,它作為無線區域網的介面,能夠實現無線區域網各客戶機間的連接與通信。

2、無線AP。AP是Access Point的簡稱,無線AP就是無線區域網的接入點、無線網關,它的作用類似於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

3、無線天線。當無線網路中各網路設備相距較遠時,隨著信號的減弱,傳輸速率會明顯下降以致無法實現無線網路的正常通信,此時就要藉助於無線天線對所接收或發送的信號進行增強。

(6)區域網網路安全設備架構擴展閱讀

由於無線區域網需要支持高速、突發的數據業務,在室內使用還需要解決多徑衰落以及各子網間串擾等問題。具體來說,無線區域網必須實現以下技術要求:

1、可靠性:無線區域網的系統分組丟失率應該低於10-5,誤碼率應該低於10-8。

2、兼容性:對於室內使用的無線區域網,應盡可能使其跟現有的有線區域網在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軟體上相互兼容。

3、數據速率:為了滿足區域網業務量的需要,無線區域網的數據傳輸速率應該在54Mbps以上。

4、通信保密:由於數據通過無線介質在空中傳播,無線區域網必須在不同層次採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通信保密和數據安全性能。

5、移動性:支持全移動網路或半移動網路。

6、節能管理:當無數據收發時使站點機處於休眠狀態,當有數據收發時再激活,從而達到節省電力消耗的目的。

7、小型化、低價格:這是無線區域網得以普及的關鍵。

8、電磁環境:無線區域網應考慮電磁對人體和周邊環境的影響問題。

Ⅶ 公司區域網架構

你的這個網路基本上就是一個小型區域網了,而你使用的TP-LINK TL-R478+的性能不行,建議你把它換成一個企業級的邊界路由器,如華三(H3C)千兆企業級路由器MSR930-WINET 支持多WAN,價格也就千元左右,這樣不僅具有好的性能,而且具有比較好的安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