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紐西蘭網路安全事件
擴展閱讀
北京移動網路出故障 2025-10-20 08:58:18
西鄉網站製作多少錢 2025-10-20 08:54:23

紐西蘭網路安全事件

發布時間: 2022-07-18 03:24:44

A. 美國重返亞太具體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戰後,在經濟上,美國沒有在亞洲積極推進類似於歐洲一體化的地區主義建設;在安全上,也沒有建立類似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多邊安全框架,而是建立了以華盛頓為中心、以經濟和安全高度依賴美國為兩大支柱的雙邊同盟網路——這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中國台灣地區。

不可否認,這個雙邊網路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地區穩定,也帶來了經濟發展,但是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這個網路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從軍事層面上來說,隨著1979年中美建交,美國宣布從中國台灣地區撤軍(盡管還以對台軍售的方式延續了部分痕跡),美國同中國台灣地區的同盟關系已經結束。上世紀80年代,因為紐西蘭在核動力艦艇進入問題上同美國的分歧,美新同盟關系事實上已經名存實亡。

90年代初,菲律賓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國會通過決議不允許美國繼續駐軍蘇比克灣基地,而泰國則在柬埔寨問題解決後始終拒絕美國在境內部署軍隊和永久基地。

從經濟層面上來說,這些美國過去的和現存的亞洲盟友——除了菲律賓以外——其最大貿易夥伴,幾乎都已經從美國變成了中國,美國的雙邊同盟網路的經濟支柱也已經松動。

(1)紐西蘭網路安全事件擴展閱讀:

柯林頓在講話中指出,太平洋地區,或亞太地區不是總能得到應有的關注,但強調美國對太平洋地區的重視與關心。她表示,美國知道,這個地區從戰略和經濟兩方面講都至關重要,將來更為如此。她以講述歷史來拉近美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關系,稱美國也是太平洋國家。

70年前,美國在太平洋許多島國做出巨大犧牲。自那時起,美國就注重使本地區人民自由往來和自由貿易成為可能的安全問題。她說,美國一貫注重保護太平洋地區和加強與太平洋島國的夥伴關系,期待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在應對如今共同面臨的迫切而復雜的問題,如氣候變化等發揮領導作用。

B. 奪命手機里 梯陣是什麼意思

梯陣系統就是目前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商業監聽網路。

「梯陣」系統最早誕生在二戰結束後的1948年,當時為了服務於美蘇兩大軍事集團進行「冷戰」的需要,由美國牽頭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代號為「梯陣」(Echelon)的監聽網路,以對前蘇聯的政治、經濟、軍事動向進行嚴密監控。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為此還專門簽訂了「秘密安全協定」來確保該系統的合法性。根據「秘密安全協定」的規定,「梯陣」系統由各國聯合運作,各國的主管部門分別是美國的國家安全局、英國政府通訊局、加拿大通訊安全局、澳大利亞的國防通信處和紐西蘭的通訊安全局。

「梯陣」系統在上述各國均建立了大型的監聽站,並利用飄浮在太空的間諜衛星可以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對內對外的一切電子通信———電話、電報、傳真、電子郵件,以及包括短波、民用航空和航海通訊在內的各種無線電信號進行竊聽。據通信專家分析,事實上,如果電話或通信在其傳輸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經過衛星或微波中繼就很有可能被「梯陣」系統所監聽。即便是海底電纜或是地下通信光纜往往也可能在某個環節上與微波網路相連,因而這種「安全」的有線通信方式也不能倖免。

在「梯陣」系統遍及全球的監聽站中,最大的電子監聽站設在英國的約克郡高沼。此外,在澳大利亞的肖爾沃特灣、加拿大的利特里姆以及紐西蘭的懷霍帕伊也都設有「梯陣」系統的監聽站。盡管在「梯陣」系統的運作上美國同英、加、澳等國簽署有「安全協定」,但各國在獲取情報成果的分享和使用上其地位是不同的。協議規定,美國在情報使用權上具有最優先的地位,英國其次,而加、澳、新等國以及後來加入的日本、韓國等則只具有三流地位。

「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失去了傳統中的對手,耗巨資建立的「梯陣」系統一時也派不上了用場。然而美國不願意就那麼白白浪費經營了幾十年的「秘密產業」,於是便將其監聽體系的「戰略重心」轉向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領域。據歐洲議會近日公布的調查報告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梯陣」系統對整個歐洲的電話、傳真和電子郵件等電訊手段進行截收,而後全部傳回本土馬里蘭州的米爾德總部進行分析。為了幫助美國公司在商業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美國瘋狂搜集歐洲盟國的商業絕密情報,「直接損害了歐洲各國的商業貿易及政治利益和安全」。早在1994年歐洲最大的飛機製造公司———空中客車工業公司在為爭取沙特阿位伯的大批訂單而同兩家美國公司展開競爭時,美國國家安全局就曾插手。國家安全局通過「梯陣」系統竊聽到了歐洲空中客車公司同沙特國家航空公司以及沙特政府之間的全部電話和傳真內容,並發現空中客車公司的代表正在向沙特官員行賄。於是它將此情報轉給了美國政府和參與競標的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從而使這兩家美國公司最終以60億美元的有利價格招標成功。

早在1988年,英國著名調查記者杜爾肯就曾經撰文披露,在歐洲有一個多國聯合的龐大的電子監聽網路的存在。不過,由於杜爾肯當時沒有提供這套系統的細節,也沒有提及該網路的名稱,因而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至1998年,一份由歐洲議會議員阿蘭·蓬皮杜牽頭的名為《科技選擇評估》的調查報告才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梯陣」系統的基本情況。該報告公布後,在整個歐洲掀起了軒然大波,迫使歐洲議會不得不下令再次對「梯陣」系統進行更深入的調查。歐洲國家普遍擔心,美國企圖利用冷戰時期發展起來的這套龐大的監聽系統來擴展其經濟利益,並將其轉化為一個完全的商業間諜手段。歐洲議會議員們均認為,要麼將美國的「梯陣」系統全部拆除,要麼所有歐盟國家都應當參與系統的運作和情報的共享。

在「梯陣」系統的秘密曝光以後,美英兩國政府以及情報部門的表現也是異常一致,要麼宣稱「一無所知」,要麼回答「無可奉告」,總之不願公開承認這個全球性監聽網路的存在。而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則迫於民眾的巨大壓力,不得不發表聲明說,兩國在當時「特殊」的條件下的確參加了「梯陣」系統,但可以保證會採取措施來確保本國公民的權利不受侵犯。

對於一向自詡是歐洲盟國「利益保護者」的美國來說,「梯陣」監聽系統的曝光不僅嚴重損害了自己「西方老大」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美國同歐洲盟國之間的早已存在的不信任感。就連美國自己的各種媒體也紛紛質問:「美國為什麼要對自己的朋友搞間諜活動?」「我們需要進行一場新的冷戰嗎?」看來,如若想讓「梯陣」事件平息下去,美國的當權者可能還要真的想想辦法。

圖為美國駐澳的監聽站的雷達裝置 到處惹事的美國間諜這會兒在嚷嚷「統一歐洲」的歐洲人面前惹上麻煩——6月10日,正在美國訪問的德國自由民主黨議會黨團主席沃爾夫岡·格哈特就美國對別國進行大規模竊聽的做法提出強烈批評,並要求其停止此類間諜活動。

格哈特在訪問期間與各方進行的政治會談中多次表示,美國當局隨心所欲地對德國及其他國家的私人和公務活動進行大規模竊聽的做法是不能令人接受的。格哈特說,即使不考 慮經濟方面的因素,美國的這種間諜活動對德國「造成的政治和心理損害也已經非常大了」。格哈特還要求德國聯邦總理施羅德直接與美國總統布希就此事進行交涉。他說,德國應當在這個問題上明確表態,「我們不能容忍美國目前的這種竊聽行為」。

6月4日,美國軍方在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政府進行多次磋商無效後,只得決定撤消其設在巴伐利亞巴特艾布靈的通訊監聽站。2002年9月,監聽站的所有設備將停止運轉,基地將歸還德國政府。此前,巴特艾布靈監聽站一直是德國對美國間諜活動爭議的焦點。一些政界人士一直在為關閉這個美軍基地而四處奔走。

目前美國設在歐洲其他國家的10多個監聽站也被懷疑竊取工、商業情報,遭到所在國的強烈反對。近日,歐洲議會針對美國超級監聽系統「梯陣」活動,專門在布魯塞爾舉行了聽證會,對美國一直隱晦至深的「梯陣」監聽系統進行調查。

「梯陣」:什麼都偷聽

在地球任何一個地方,你的隱私安全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問題:你的一舉一動被人了如指掌,你的講話被一字不差地記錄,你的電話、手機被詳盡地竊聽,傳真被一覽無餘地盜看,電子郵件被不知不覺地泄密……

巴特艾布靈監聽站乾的就是這活兒。由巴特艾布靈等一系列監聽站組成的「梯陣」監聽系統,一直被有關專家認為是美國在全球的情報搜集網路領域的王中之王。

據BBC報道,該系統可以在同一時刻記錄上百萬個行動電話發出的微波信號,並利用一個強大的搜索引擎從這上百萬記錄中「斟詞酌句」,也正因為此,許多國家政府高層官員已逐漸開始有意識地避免使用行動電話。報道稱,該系統在收集情報的具體實踐中確實體現了梯隊操作協調一致的特點。在具體操作中,美國的衛星網路和設立在全球許多地方的監聽站點密切合作,「梯陣」系統主要是利用衛星接收站和間諜衛星,攔截了大量電話、傳真、網際網路和電子郵件信息,竊聽通話內容。目前,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境內都設有「梯陣」監聽站點。由於超強的監聽功能,從建立「梯陣」衛星監聽系統起,美國軍方始終不敢公開承認該計劃。

更令歐洲人擔心的是,長期以來「梯陣」系統可能竊取了大量的工業、商業情報。消息傳出,歐洲一些跨國公司、大銀行、大企業立時嘩然。

歐洲擬向美國索賠200億

今年4月份,一部專門披露美國監聽計劃的書籍——《秘密政權》在歐洲引起轟動。書中披露,美國特工部門正是根據「梯陣」計劃每天監聽網際網路20萬個電話。在太平洋地區,美國也從事類似的大規模間諜活動。他們幾乎對所有人,從政府總理到政治家及老百姓都搞監聽活動。

歐洲著名的信息安全方面的專家和程序設計人員認為,歐洲至少存在著10多個相互聯系的竊聽站,最大的天線似乎安裝在英國和德國南部。其中有不少藏在大球體里,另一些是大型拋物面天線。大型計算機藏在相當於12層樓深的地下室,由數千名美國人管理。

5月30日,歐洲議會就「梯陣」監聽系統舉行專門聽證會,要求對「梯陣」全球監聽系統進行調查,同時敦促歐洲國家在收發電郵時使用密碼,以防內容被偷看。歐盟委員會表示,利用「梯陣」收集工業情報將是「不能容忍的」。歐洲議會已經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搜集這方面的信息。如果情況屬實,代表們打算要求美英每年賠償200億美元的損失。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委員會的決議草案聲稱,這個全球性的截取信息系統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美國正利用該系統從歐洲公司竊取商業機密。此前,歐洲議會的一些議員已對這個系統進行了近1年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一份未加密的電子郵件如同一封沒有信封的信,這個情報收集系統對個人隱私和商業機密構成了威脅。草案發出警告稱,歐洲公司在傳送機密信息時也不安全,未能逃脫工業間諜的截取。除非它們在傳送敏感信息時對所有電子通訊設備設置了保護措施。這份議案提交歐盟各成員國後,將在6月底由歐盟國會討論和投票表決。

作為歐盟各成員國,英國卻成為「梯陣」的始作俑者,此事使英國成為聽證會的眾矢之的。歐盟委員會在明顯是針對英國的一項警告中說,如果歐盟成員國使用這種系統幫助它們的公司收集情報,從而贏得競爭優勢,那麼該國將違反歐盟的法律。

盡管美國一直矢口否認「梯陣」的存在,但面對指責也未免做賊心虛。日前,一名歐盟委員會負責調查「梯陣」的的官員召見美國國家安全局和中央情報局官員時,心裡有鬼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和中央情報局官員卻拒而不見。

美國要把竊聽進行到底

「梯陣」計劃無孔不入的竊聽行徑在美國國內也激起眾憤。民間組織美國公民自由協會稱,「梯陣」計劃嚴重違反美國《第四修正案》的規定:公民的自由表述權不受美國政府的監視。該協會會長稱,「梯陣」計劃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對間諜機構進行監聽,還監聽普通公民的通話」。該組織還在《紐約人》雜志和《紐約時報》上刊登了諷刺廣告,內容為:「現在手機有三方通信功能,打電話的人、接聽電話的人及(監視人們電話的)政府。」

長期以來,為了稱霸世界的野心,美國一直試圖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無孔不入的監聽系統,以此作為其控制世界的重要手段。布希上台後,極力鼓吹搞NMD,而NMD的前提配套工程就是情報收集系統。不久前,布希簽署了一項「國家安全總統令」,強調及時、准確的情報對美國外交政策和國防戰略的制定、法律的實施等至關重要,要採取措施「確保美國的情報收集能力能夠應付目前和將來的一系列挑戰」,指令中央情報局局長喬治·特尼特在今年夏季結束前「為收集和分析外國情報探索出一套新的、有創造性的技術、系統、辦法和程序」。

C. 如何防止網上銀行被盜受騙

過去很多年,紐西蘭的銀行已經因為客戶在網上銀行中的損失賠償了許多錢。

但就在今年5月,銀行們宣布要廢除這個「指導原則」對那些網上銀行詐騙的真正受害者進行賠付。

該規定和網路銀行的方便性相沖突。因為本身網路銀行的使用就是幫助人們隨時隨地可以進行交易。比如很多人會使用辦公室的電腦登錄網路銀行,而這些電腦通常不會自動更新軟體。

雖然很多銀行建議大家要定時更換密碼,但維多利亞大學網路安全專家說,這也不是個好建議。因為人們如果總換密碼,就肯定需要寫下來。

有關連續數字或字母的密碼安全問題,如果這些密碼違反了銀行的相關條款,最開始時銀行就不應該同意自己的用戶使用這些密碼。「否則就很不公平,他們先是接受了一個密碼,但是在遇到問題時有拒絕,說這種密碼不安全。」

銀行申訴專員提到一個用戶此前曾將自己的密碼等用戶信息存到筆記本電腦上面。沒想到的是,電腦裡面的信息自動同步到他的手機上,而不久之後他的手機弄丟了。小偷根據手機上的信息從他的銀行賬戶偷走了很大一筆錢。

防止網上銀行被盜受騙方法:

使用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統和軟體

不要在公共網路登錄網上銀行

和自己公司的技術團隊進行溝通確認是否可以使用公司電腦登錄網上銀行

不要使用連續的數字或者字母做密碼

通過正規渠道下載app,比如從蘋果或者谷歌商店

定時經常更換銀行密碼

D. 2013.7.8——7.14的時事政治

l 在九部委聯合發文加強嬰幼兒乳品質量管理後不到兩周的時間里,發改委又對惠氏等奶粉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這些整肅我國奶業市場的舉措,旨在重塑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信心。4日,國內知名奶企貝因美發布產品價格下調消息,多美滋也傳出准備降價的信息。自發改委2日公布對多美滋、美贊臣、惠氏、雅培以及合生元、貝因美等多家奶粉企業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後,已有三家企業宣布降價。
l 日本媒體7日報道說,日本政府計劃今後5年陸續發射9顆專用衛星,構建24小時監視全世界所有海域的系統。報道稱,如果該系統得以建成,可以迅速應對他國船隻侵犯日本領海。此外,日本還計劃把觀測到的數據和分析技術推銷給東南亞各國。法新社稱,雖然日本內閣還未確認,但在中國海監船頻頻進入爭議性海域之際,日本的舉動意圖明顯。
7.9
l 中新社紐約7月8日電美國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向蓋茨夫婦基金會和另外四家慈善機構捐贈了價值26億美元的公司股票。
l 據西班牙《世界報》7月9日報道,馬德里自治區突發事件辦公室證實巴爾的摩里略市郊山區日前發生了一場火災。由於事發地點風力較強,火勢開始向居民區蔓延,消防人員、當地警察和國民衛隊緊急疏散了2000多位當地居民。

7.10
l 今日起,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在華盛頓舉行。作為中美兩國完成政府換屆後的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間此次高級別對話備受注目。在斯諾登事件持續發酵的背景下,首次納入「對話框架」的網路安全問題無疑是本次中美對話的焦點議題之一。
l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經濟報告中,警告全球經濟主要面臨的仍然是下行風險,並下調了對今明兩年中國以及全球經濟的增速預期。預計2013年,全球增長仍將處在略高於3%的疲弱水平,雖然將中國經濟增速下調至7.8%,但中國經濟增速仍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首。
7.11
l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奶粉44.5萬噸,增加了24.8%,其中紐西蘭仍然是我國最大的奶粉來源國。上半年自紐西蘭進口的奶粉為37.1萬噸,增加了34.3%,占我國進口奶粉總量的83.3%。其次是法國、澳大利亞、荷蘭等,上半年的進口量基本上都在1萬噸左右,合計占我國奶粉進口總量的8%。
l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俄羅斯有確鑿證據證明敘利亞反對派使用了化學武器,足以得出明確的結論。俄羅斯已將這些證據轉交給西方國家核實。
n 哈薩克阿拉木圖州檢察長米拉佐夫10日在該州首府塔爾迪庫爾干說,極端主義在哈薩克東南部地區影響力日益擴大。阿拉木圖州檢察院當天召開會議,討論如何通過法律手段打擊該州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並制定了應對措施。
7.12
l 國土資源部官員昨日在全國土地利用動態巡查現場會上表示,將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土地利用動態巡查制度,對建設用地開發利用情況實行全程監管,防止土地閑置浪費。
l 今年上半年,經濟平穩但錯綜復雜,高耗能產品產量和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對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形成較大壓力,大氣霧霾問題突出,節能減排形勢嚴峻。
7.13
l 昨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明確了今起5年內全國棚戶區改造目標:改造城市棚戶區、工礦棚戶區等各類棚戶區1000萬戶。據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至2012年五年內,全國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1260萬戶,占同期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100萬套(戶)開工量的40%;基本建成各類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750萬套。根據《意見》,棚戶區改造實行實物安置和貨幣補償相結合,由棚戶區居民自願選擇。嚴禁企事業單位借棚戶區改造政策建設福利性住房。
l 中泰地球空間產業第二次合作會議12日在武漢召開,雙方確定中泰將聯合發射泰國第二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
7.14
l 為保障利用網路發票管理系統開具發票的管理需要,規范網路在線開具發票行為,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網路發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
l 英國軍情六處負責人約翰·索爾斯首次披露說,該局間諜曾在2008年阻止了伊朗獲得核武器的企圖,但伊朗仍可能在未來兩年內造出核武器。因此,美國和以色列可能在此時限之前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

E. 提高網路防禦能力要勇於「動真格」嗎

前不久,美軍邀請「五眼聯盟」的數百名頂級黑客,開展了為期數周的「黑進」美國國防部、空軍和陸軍網路挑戰大賽,以檢驗美軍真實的網路防禦能力。

無獨有偶,為檢驗網路安全能力,首都航空邀請360公司為其做了一次別樣的網路安全大檢查。他們打破常規的安全檢查方式,通過黑客對首都航空的網路系統進行持續攻擊,不僅成功入侵了網路,還接管了空管系統。這次主動設置的黑客攻擊行動,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網路安全意識,而且有效提升了首都航空的網路安全防禦能力。

如今,網路空間已經深度融入人類活動的各個角落,其安全問題日益凸顯。今年勒索病毒來襲時,凡是平時網路安全措施到位的單位,應急反應就迅速,損失就小。而平時不注重網路安全的單位,當病毒大面積來襲之時,甚至不知道該由哪個部門來負責,該怎麼處理。

近年來,我們在進行網路建設時加大了對安全防禦的投入,但落實網路空間安全的措施還存在不到位的情況。網路空間安全,是整體性安全,一個環節被攻破,就可能導致全網的崩潰。我們不能心存任何僥幸,必須扎扎實實地從技術、裝備、人員、管理等各個環節入手,整體性地提升網路安全防禦能力。須知,當我們的網路攻擊團隊能夠攻破自己的信息系統時,敵對的國家或者惡意的黑客組織也一定可以攻破我們的網路系統。因此,必須轉變觀念,在網路空間防禦能力檢驗方面「動真格」,聚合國內的網路安全力量,開展「真刀真槍」的網路安全攻防演練,主動發現漏洞,消除網路安全的潛在威脅。

畢竟,網路系統被自己人攻破頂多是沒「面子」,而被敵人攻破,可能就沒了「里子」。

F. 中國第一個黑客是誰

中國
1. 網名:goodwell 所屬組織;綠色兵團 介紹:中國最早黑客組織綠色兵團的創始人,中國黑客界泰斗級元老。 入選理由:作為中國黑客界最早組織創始人,goodwell領導下綠色兵團在網路界甚至更廣領域都得到認同。他與其組織揭開中國黑客歷史的序幕。他個人也因此受到黑客界的愛戴。雖然現在他本人已經很少在黑客界露面,其組織也已經解散。但他對黑客界的貢獻仍是巨大的。

2. 網名:lion 所屬組織:中國紅客聯盟 介紹:中國最大的黑客組織創始人,中國黑客界領袖人物。 入選理由:作為一個號稱世界第五.中國第一的黑客組織掌門。lion曾領導八萬紅客進行多次對外黑客攻擊。在對外大戰中打響了lion以及紅客聯盟的名字,紅客以成為代表著中國黑客界對外的標志。即使現在他已經退隱,組織已經解散。但他與其組織書寫了中國黑客史的輝煌,在黑客界震懾力仍然很大。

3. 網名:coolfire 所屬組織:飛鷹工作室 介紹:中國台灣著名黑客,中國黑客界元老人物 入選理由:作為黑客界元老級人物,coolfrie所編寫的許多技術文章仍在指導著眾多中國黑客技術方向。作為一位台灣黑客,他對海峽兩岸統一的支持,對黑客界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coolfrie以他的能力做出值得人們尊敬的黑客篇章。

4. 網名:中國鷹派 所屬組織:中國鷹派聯盟 介紹:中國現在最大黑客組織創始人站 長,中國黑客界泰斗級領袖。 入選理由:這位曾經加入綠色兵團後又創建了現在黑客界最大組織CEU的領袖。他經歷了黑客界各大組織發展變遷,深刻了解黑客文化發展才創立現役規范規模的鷹派聯盟。如今的鷹派聯盟以成為黑客界權威組織,也使「中國鷹派」成為黑客界不可缺少的影響力人物。

5. 網名:陳三少 所屬組織:第八軍團 介紹:中國技術實力最強的黑客教學網站 長,中國黑客界泰斗級領袖。 入選理由:三少領導下的第八軍團成為教學網中技術實力最強的組織,他與老邪的黃金搭檔擺脫了黑客教學平庸的局面,成為眾多各段級黑客的集中地。這與三少的領導不無相關,三少以他低調的風格影響著新一代黑客走向。

6. 網名:教主 所屬組織:華夏黑客同盟 介紹:中國黑客第一門戶教學網站站 長,中國黑客界領袖人物。 入選理由:華夏同盟作為中國黑客第一教學門戶,影響著黑客界的未來發展,他作為站 長在其中有著巨大作用。同時教主所開發的眾多黑客程序一直是受黑客們歡迎的必備工具。他以平凡的事情影響著黑客界的未來。

7. 網名:孤獨劍客 所屬組織:黑客基地 介紹:劍客聯盟站 長,中國黑客界新一代黑客泰斗人物。 入選理由:曾經作為劍客聯盟站 長風雲一時,現加入黑客基地,他的名字已經在黑客界家喻戶曉。他正演繹屬於他自己的黑客生涯,同時他用自身的技術實力征服著每個嚮往黑客的人,作為並不新的新一代黑客,未來黑客界還得靠他們。

8. 網名:冰葉 所屬組織;中國藍客聯盟 介紹:中國網路界黑馬組織的藍客聯盟組織部長,中國黑客界第一管理大師。 入選理由:作為曾經剎馳風雲的黑客組織藍客聯盟組織部長,他以其天才的組織管理策劃能力為藍客聯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由於內部原有的分裂和其它困境原因,一直得不到好的發展。他所創作論文對黑客組織發展有著指導性影響,為黑客界作出了貢獻。希望在以後他能繼續作為。

9. 網名:中華特攻 (King'Xer) 所屬組織:中國網路安全部隊、雷霆反計算機病毒小組 介紹:中國網路安全部隊站 長,雷霆反計算機病毒小組站 長,中國黑客界新一代黑客泰斗人物。 入選理由:此人對軟體程式編譯及程式破解方面有較高的技術,對防火牆及反病毒技術有著深入的研究,曾寫過不少技術論文《防火牆突破最新方案》、《雷霆教你反病毒》等一些有重要意義的文章就是出自此人之手,開發過不少黑客工具,其中 「WINDOWS 2000 安全過濾系統」也是出自此人之手,為黑客界作出了貢獻。

10. 網名:冰雪封情 所屬組織:邪惡八進制 介紹:中國現役風雲組織邪惡八進制站 長,中國黑客界後起領袖人物。 入選理由:現在如日中天的邪惡八進制在冰雪封情的正帶領走向另一個新的高峰,在進入黑客界並不很久的情況下冰血封情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自己和所在組織,並影響著其他黑客向著更高頂峰攀登,期待著他能更多的為黑客文化作出更多貢獻

全球

柏林當地時間5月9日,德國AllDas.de網站發布了全球排名前25位的黑客組織和個人,共1946個黑客組織和個人參與排名,Silver Lords黑掉864家網站位於榜首,中美黑客大戰中臭名昭著的美方黑客組織PoisonBOx位第二,「中國紅客聯盟」(H.U.C)黑掉126家網站(統計不全),排名第25位,(但由)

1) Silver Lords黑掉864網站,占總數的5.92 %

2) Poizonb0x黑掉629網站,占總數的4.31 %

3) Prime Suspectz黑掉435網站,占總數的2.98 %

4) Hi-Tech Hate黑掉348網站,占總數的2.38 %

5) Unknown黑掉340網站,占總數的2.33 %

6) Demonios黑掉313網站,占總數的2.14 %

7) Hackweiser黑掉277網站,占總數的1.9 %

8) Quit Crew黑掉242網站,占總數的1.66 %

9) WFD黑掉242網站,占總數的1.66 %

10) limit.br黑掉232網站,占總數的1.59 %

11) GForce黑掉206網站,占總數的1.41 %

12) Data Cha0s黑掉166網站,占總數的1.14 %

13) BHS黑掉156網站,占總數的1.07 %

14) WOH黑掉153網站,占總數的1.05 %

15) JNB黑掉152網站,占總數的1.04 %

16) xst黑掉150網站,占總數的1.03 %

17) USDL黑掉149網站,占總數的1.02 %

18) Supreme Entity黑掉148網站,占總數的1.01 %

19) C0BR4S黑掉140網站,占總數的0.96 %

20) fux0r Inc.黑掉140網站,占總數的0.96 %

21) Evil Angelica黑掉135網站,占總數的0.92 %

22) pr0phet黑掉130網站,占總數的0.89 %

23) cr1m3 0rg4n1z4d0黑掉129網站,占總數的0.88 %

24) InfernoZ黑掉128網站,占總數的0.88 %

25) H.U.C黑掉126網站,占總數的0.8%

G. 華裔女孩遭遇冒牌"中國警察"電話詐騙損失達多少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道,近日,紐西蘭奧克蘭一名華裔女孩小林,遭遇了一場電信詐騙,對方自稱是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稱小林(化名)涉嫌一起詐騙案,需要繳納保證金自證清白。在對方的威脅下,小林分3次將70萬人民幣匯至了騙子的賬戶。

王東主任提醒說,「不管騙子採取哪種托辭進行詐騙,最終的目的都是騙錢,而唯一的方式就是要求對方轉賬匯款。而中國大使館和國家任何一個公檢法部門,都不會通過電話方式索取銀行卡等個人財務信息,這也是騙子十分明顯的破綻。」

同時,王東主任補充說,「如果不幸上當受騙,應及時撥打111向紐西蘭警方報案,並同時向國內公安機關報警。大家身在海外,無法直接向國內公安機關報案的,可通過國內近親屬撥打110報案。」

王東說,「現在我國各省級和地市級公安機關均成立了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各級反詐騙中心在接到報警電話並確認受害人被騙後,可迅速對嫌疑人銀行賬戶進行凍結,並通過後續工作將凍結資金返還至受害人的賬戶,從而為受害人挽回損失。」

詐騙無處不在啊。

H. 谷歌工程師:殺毒軟體根本沒什麼用

如果說你還認為殺毒軟體對每個電腦用戶都是必不可少的,谷歌的高級安全工程師Darren
Bilby可能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不要在沒用的東西上投資」
Bilby作為企業基礎設施保護團隊中保障平台完整(Platform
Integrity)組的負責人,在近期紐西蘭的Kiwicon黑客大會上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殺毒軟體其實沒什麼用,安全行業應該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其他真正有用的方面,像是白名單這一類的應用。
Bilby不僅是谷歌悉尼辦公室應急事件響應人,還負責包括2009年極光行動(Operation
Aurora)在內等最高級入侵事件的研究。他在這次大會上譴責了多個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工具,認為工程師被迫安裝這些規定的殺毒軟體反而會犧牲真正的安全。極光行動是2009年12月可能源自中國的一場網路攻擊,其名「Aurora」來自攻擊者電腦上惡意文件所在路徑的一部分。遭受攻擊的除Google外,還有Adobe
System、雅虎、賽門鐵克等20多家公司。
「拜託再別變什麼把戲了,」Bilby稱,「我們應該停止再在這些已經證明沒用的東西上投資了。」他認為這些殺毒軟體只是看起來神奇的魔術,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真正作用。而且絕大多數人安裝殺毒軟體都是因為他們覺得應該要裝,而不是真覺得裝了之後多有用。
「殺毒軟體也不是一點用都沒有,但那點作用更像是將一隻金絲雀養在煤窯里,指望它的存在能凈化煤窯產生的有毒氣體,而我們就站在死去的金絲雀屍體旁說:『感謝上帝你把毒氣都吸走了』。」
Bilby希望安全專家和黑客們能花更多時間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像是白名單、硬體安全密鑰、動態訪問許可權等。就像谷歌的BeyondCorp模型。BeyondCorp模型是谷歌內部使用的安全策略,就是不要相信任何網路,無論何時何地。
「停止向用戶推卸責任」
Bilby認為網路很難做到安全防禦,因為用戶很容易就可以繞過傳統的防禦方式,通過移動網路將數據上傳到雲上。
所以安全使用互聯網這種建議聽起來就很「恐怖」,像是告訴用戶不要點擊釣魚鏈接、下載奇怪的可執行文件,其實這都是逃避責任,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那些硬體和軟體製造商從一開始就沒做出來能讓用戶安全上網的工具。如何改善這種現狀才是安全專家在未來最應該關注的事情,比如將IDS做得更好,即使用戶訪問了惡意網站或打開被感染的文件,系統可以始終保障用戶安全。
這種推卸責任聽起來就是:「我們給用戶提供了不能安全上網的設備,但出了安全問題都是用戶的錯。」
Bilby還說道Adobe
Flash光是去年一年就爆出了314個遠程代碼執行漏洞,嘲諷他們的後院基本上每隔一周就要失火一次。
雖說殺毒軟體是否真像Bilby說得那樣如此不堪還有待商榷,但Bilby提到的現狀也是不爭的事實。真正實現用戶的網路安全,各安全公司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