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pve命令行設置網路
擴展閱讀
北京移動網路出故障 2025-10-20 08:58:18
西鄉網站製作多少錢 2025-10-20 08:54:23

pve命令行設置網路

發布時間: 2022-07-18 23:47:50

⑴ proxmox安裝kvm虛擬機網路怎樣配置

一、 伺服器配置過程說明

首先需要現在伺服器上找一個節點裝window server,然後開始配置存儲陣列為RAID 5;然後創建Proxmox集群以及KVM(也就是虛擬節點),在每個節點上安裝centos系統並下載Teamviewer;最後簡單講講Proxmox中節點備份與恢復。

二、 配置RAID:

1) 基本概念:

其實首先要知道RAID是什麼,它相當於是一個存儲模式,其實就是平常說起來很高大上的存儲陣列,是在window server上面做的,也就是機房的伺服器。一般機房默認是RAID 0,其實基本沒什麼改變,就是該有幾塊硬碟就用幾塊,不需要做額外的設置;但是這樣一來缺點也很明顯,因為一旦壞了那就只能自己和自己去哭了,沒有備份或者恢復機制。所以現在一般都做RAID 5,就是相當於會騰出一塊硬碟來做恢復與備份,用空間來換取整個集群的安全,還是很劃算的。步驟如下:

2)操作流程:

按照順序傻瓜操作向後點:硬體配置,配置向導——第一步,下一步——第1a步,清除外部配置,下一步——第2步,RAID0,下一步(這是為了清除最開始的時候默認RAID0配置)——第3步,協議:SAS,介質類型:HDD,加密功能:非加密,將磁碟全部選中,下一步——第4步,自動生成的參數,我的是:6517.00,1MB,自適應預讀;回寫,下一步——第5步,此步中要注意所有的物理磁碟都顯示出來了,否則就要返回關機重配,完成——成功!

三、 開始創建Proxmox集群

1)基本概念:

這一步是為了能在上一步的基礎上(window server操作系統和RAID 5的存儲陣列)進一步安裝集群,在集群上分配節點,然後每個節點都可以分別分給不同的人來操作,這樣就是我們日常中操作的節點。步驟如下:

2) 操作流程:

a. 此時為無界面階段

方法一: 進入黑屏界面之後,先按F11,進入界面選擇UEFI,再選擇有DVD那一步的選項;再按F1,進入簡潔界面;BIOS-BOOT,進入界面;選擇DVD;選擇F2(此處有空白,3min);reboot;等待等待等待,之後的就是安裝好之後的步驟···F1~~~

方法二: F12,然後PXE boot然後選擇DVD或者SLOT選項

b. 接著是有安裝界面的操作

同樣是傻瓜式操作向後點: 下一步—— country:China,TimeZone:Asia/Chongqing,KeyBoard Layout:US,English,下一步—— 此處參數由自己定,下一步——下一步—— 成功!

c. 傻瓜操作結束,開始命令行操作進行集群搭建。 但是集群搭建之前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1、vi編輯器過於不好用,下載vim: apt-get update; apt-get installvim;(然後在用vim編輯的時候看不到最上面就用shift+pageup向上調)

2、修改/etc/hosts與/etc/hostname中參數: 將二者中的PVE都改成每個ip對應的名字,eg:pve14之類的,這樣節點才能加進去。

d.開始集群命令行操作:

1、創建集群名字aciecluster:pvecm create aciecluster

2、登陸每個slave 節點,執行:pvecm add 192.168.2.104(主節點IP)

3、在主節點查看狀態:pvecm nodes

4、登錄:http://192.168.2.104(主節點IP):8006

e。出現問題:250節點加不進去

1、添加節點後面添加–force(是兩個橫線),命令變成:pvecm add 192.168.2.250;

2、再重啟集群:重啟物理機;之後在客戶端命令重啟reboot

四、 創建KVM

1) 基本概念

其實KVM就是一個一個的虛擬節點,和虛擬機差不多,只不過這是安裝在伺服器端的虛擬機,安裝步驟如下。

2)安裝步驟

點擊數據中心下想要創建節點的伺服器,然後在右上角有「創建VM」標志——一般:點擊之後給節點命名,給定VM ID,此處還可以改在其他的伺服器上創建節點——OS:點選右側Linux3.x/2.6kernel——CD/DVD:選第一個,導入鏡像——硬碟:自己設置參數——CPU:自己設置參數——內存:自己設置參數——網路:自己設置參數——確認

五、 節點上CentOS 6.4系統安裝:

1) 注意事項:

a)ALT+F5是把屏幕縮小,大致能看到下一步的位置;之後的界面就看不到了,在看不到tab之後連按兩下就到了下一步

b) 第一個選skip;安裝系統,一路正常配置,直到界面:

2)安裝步驟:

use all space,review and modify partition layout,點擊「next」——刪除所有分區後,創建兩個分區,其中一個為/boot(大小為200),另一個為/(點選「fill to maximum allowable size」,大小不用填寫,意為自動分配所有剩餘空間給它)—— Yes——next——Format——write changes to disk——next——點選minimal,next—— 完成後配置用戶信息,歐了!

六、 配置IP並下載Teamviewer

上面的步驟基本上節點已經差不多了,就差IP了,配好IP後為了方便操作節點,每個節點上最好下載一個Teamviewer。步驟如下:

1、虛擬機聯網(保證ip不變):

1)首先改成NAT模式(虛擬機——可移動設備——網路適配器——設置)

2)然後在IPv4裡面把ip設置成手動的,更改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以及DNS,應用

3)最後點擊右上角小電腦的logo,勾選enable notification就行了

2、 右上角小電腦變成disconnect的了,也就是說網路不能連接,而且ifconfig也找不到ip地址:

1)首先就是按照「1、」的步驟重新試一遍,其中要多注意一點就是他的物理地址要改成本機物理地址,就是ifconfig命令之後出來的那個本機地址(不是ip)

2)如果沒有ifconfig信息,那麼就需要先設置網路為橋接模式,然後再將網路改回來NAT模式。

3、開始下載Teamviewer:

1)wget download.teamviewer.com/download/linux_teamviewer.rpm

2)yum install linux_teamviewer.rpm3)這里就不用解壓了,直接就可以運行了,此時已經能用了,在Application-Internet中找到teamviewer,可以右鍵把它加到桌面上

4、設置開機自啟

1)在system-preference-startup Application 中設置

2)點擊add,將Teamviewer的屬性(從Teamviewer屬性中復制出來黏貼進去就行了)添加進去,歐了

七、 Proxmox節點恢復與備份

自此為止,節點已經全部搞定了,然後之後就涉及到節點備份與恢復的問題,這里會簡略講一下。

1) 備份:

選中【數據中心】,選擇【存儲】標簽,選中要添加支持的存儲,點擊【編輯】,在【內容】的下拉菜單中選上Backups。這里的【最大備份數】必須大於等於1,其含義為當某個虛擬機的備份文件超過最大備份數時,再進行備份將會刪除時間最早的備份。這對後面要提到的自動備份計劃而言非常有用,可以省去我們人工刪除過時備份的麻煩。

PVE的備份文件存在./mp文件夾中,根據備份時選擇的數據壓縮方式的不同,生成.vma.lo或者.vma.gz.為後綴的文件,同時伴隨一個相關的.log日誌文件。【Path/Target】為PVE備份文件夾所在的路徑,在本例中備份文件將存儲在/var/lib/vz/mp文件夾中。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開始備份了。先選中【數據中心】,切換到【備份】標簽頁,點擊【添加】,將出現【創建:備份計劃】對話框,可以選擇需要備份的節點,設定備份計劃於每周周幾的幾點開始,然後選擇需要進行備份的虛擬機,設置數據壓縮方式與備份模式後即可。數據備份將於設定時間自動啟動。

當然了,我們也可以對單個虛擬機進行立即備份,選中需要備份的虛擬機,切換到【備份】標簽,設置備份模式與數據壓縮方式,點擊【備份】即可開始備份。

2) 掛載磁碟將文件拷貝出來:

步驟很簡單,就是先把硬碟插到你所在的伺服器物理機上,然後

1)下載ntfs驅動: apt-get update apt-get install ntfs-3g

2)創建掛載點文件夾: mkdir /mnt/windows

3)進入/dev/查看移動硬碟信息 fdisk -l

4)插入移動硬碟,再次在/dev目錄下執行查看移動硬碟信息 fdisk -l

5)比較兩次信息,發現多出一個/dev/sda1,將sda1掛載到文件夾中: mount -t ntfs-3g /dev/sda1 /mnt/windows

6)進入目標文件夾(promox備份的文件都在/var/lib/vz中) cd /var/lib/vz

7)將文件拷貝到掛載硬碟中 cp -r(整個文件夾復制) mp /mnt/windows

8)解除掛載(相當於安全退出) umont /mnt/windowsd)

3)數據恢復:

同樣的上述掛載步驟,將所移出來的文件放在/var/lib/vz/mp中,可以看到備份文件以.vma.lzo為後綴。選中需要使用的備份文件,點擊【恢復】,將彈出【Restore VM】對話框,可以設置存儲位置與VM ID,點擊【恢復】即可開始恢復。有意思的是,這里的VM ID除了可以設置成原有的虛擬機ID,將備份文件恢復並覆蓋該虛擬機外,還可以設置成新的ID,將備份文件生成其他的與備份虛擬機一模一樣的虛擬機。至此,伺服器雜七雜八的配置完畢,如果有需要還會再進行補充的。

問題解決:1、節點關不掉以及開不了(命令查詢去官網查看)

1)204節點開不了:索性就不開了,將pve、pve14、pve15全部關掉,這樣就剩下那個關不掉的節點了。

2)205節點關不掉:關閉的時候會報錯,報錯信息是節點因為克隆被鎖住了,用命令行將節點斷開連接,然後再關掉。 qm unlink 205 -force qm unlock 205 qm destory 205 -skiplock

⑵ Pve bond後linux虛擬機設置

可以設置。
vmware虛擬機環境下linux網卡做bond配置,配置步驟,選擇2個自己需要的網口,查看有哪些網口。編輯網口的配置文件。
bond是將多塊網卡虛擬成為一塊網卡的技術,通過bond技術讓多塊網卡看起來是一個單獨的乙太網介面設備並具有相同的ip地址。在linux下配置bond,通過網卡綁定技術既能增加伺服器的可靠性,又增加了可用網路寬頻,為用戶提供不間斷的網路服務。

⑶ pve宿主機可以上網虛擬機不能上網

先讓真機聯網,在把虛擬機與真機的連接方式調整為NAT。
然後在虛擬機中使用「自動獲取IP地址。虛擬機就可以聯網了。
在虛擬機中選中編輯,編輯虛擬網路,將VMnet0改為host-only方式後,再將VMnet8更改為橋接方式,也可以正常上網。

⑷ PVE的PVE設定

PVE和PVP(玩家與玩家對戰,比如我們常說的PK、戰場、攻城戰等)相對,指的是在游戲中玩家挑戰游戲程序所控制的npc怪物和boss,PVE有時候又被稱作PVC(Player Vs Computer),在網路游戲中,主要指挑戰強大的BOSS等活動。
PVE設定,並不是完全取消玩家與玩家之間戰爭的PVP要素,而是對那些更加喜歡獨立發展的玩家進行一些保護。

⑸ pve提示默認網關

默認網關,又叫預設網關,是子網與外網連接的一個設備,通常來說是一個路由器
所以當一台計算機發送信息時,根據發送信息的目標地址,通過子網掩碼來判定目標主機是否在本地子網中,如果目標主機在本地子網中,則直接發送。
它的作用是在IP路由表中創建一個默認路徑,在TCP網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轉發數據包到其他網路,可以為網路上的TCP主機提供同遠程網路上其他主機通信時所使用的默認路由。還可以提供過濾和安全功能,可以手動或者自動設置。

⑹ pve網卡橋接無反應

首先要在VMware中指定橋接的網卡,打開VMvare->」編輯」->」虛擬網路編輯器」。在本地連接中安裝VMwareBridgeProtocol,打開本地連接,勾選VMwareBridgeProtocol,虛擬機指定橋接方式上網。配置網關或者路由。

⑺ Proxmox重啟網卡命令多少

Default Configuration (bridged) 默認配置(橋接)
The installation program creates a single bridge (vmbr0),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thernet card (eth0).
安裝程序創建一個單一橋(vmbr0),它是連接到第一個乙太網卡(eth0的)。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vmbr0
iface vmbr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0.2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0.1
bridge_ports eth0
bridge_stp off
bridge_fd 0
Virtual machine behaves like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physical network.
虛擬機行為就像直接連接到物理網路。
Routed Configuration
路由配置
Most hosting providers does not support above setup. For security reason they stop networking as soon as they detect multiple MAC addresses.
大多數託管服務提供商不支持以上設置。 出於安全原因,他們停止聯網,盡快為他們檢測多個MAC地址。
A common setup is that you get a public IP (assume 192.168.10.2 for this example), and additional IP blocks for your VMs (10.10.10.1/255.255.255.0). For such situation we recommend the following setup.
一個常見的設置是,您會獲得一個公網IP(假設這個例子192.168.10.2),和其它的IP為虛擬機(10.10.10.1/255.255.255.0)。對於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推薦以下設置。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0.2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0.1
post-up echo 1 > /proc/sys/net/ipv4/conf/eth0/proxy_arp

auto vmbr0
iface vmbr0 inet static
address 10.10.10.1
netmask 255.255.255.0
bridge_ports none
bridge_stp off
bridge_fd 0
Masquerading
Sometimes you want to use private IPs and masquerade the traffic:
有時你想使用私人IP和非真實地址:

auto vmbr1
iface vmbr1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0.234
netmask 255.255.255.0
bridge_ports none
bridge_stp off
bridge_fd 0
post-up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post-up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0.0/24' -o eth1 -j MASQUERADE
post-down iptables -t nat -D POSTROUTING -s '192.168.0.0/24' -o eth1 -j MASQUERADE
Unsupported Routing
不支持路由
Physical NIC (eg., eth1) cannot currently be made available exclusively for a particular KVM / Container , ie., without bridge and/or bond.
物理網卡(例如,eth1使用),目前不能提供專門針對特定的KVM /封裝,即,無橋和/或直連。